[quote]以下是引用钝刀在2003-8-16 18:40:00的发言:
:))哈哈,这次争论,你肯定输,输了可不许哭鼻子。^_^
先答复上贴——
1、“在另一古装本上也有同样的话,我想应该不是印刷错误。”
古装本的书应该没论述轻声的吧?古音四声当中应该没轻声。请看下面转贴: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1)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2)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3)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4)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 (注:摘自《詩詞格律》 作者:王力)
当然,古时是否有轻声,或许是我才疏学浅,不得而知。可惜我手里边没有查古音的字典,不然,一查便知。
2、“ 江西省楹联协会的老师,他说这个读仄声的规则他知道。”
这个当然!江西省楹联协会的老师是我等前辈,读仄声的规则他当然知道,可他并没有说牡丹的丹是仄声字啊。
3、“何况平水韵所标注的字数极有限。”
遗憾的是,丹字恰好收集在内。
以上是答复,下面,我再阐发我的观点——
1、虽然我在资料中没有查到有关轻声的平仄,但是,通过大量例子可以得出结论,牡丹的丹字必平无疑。我想,我们先看看下面转贴论述古诗的平仄规律吧——
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
這種平仄規則在律詩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例如毛主席《長征》詩的第五、六兩句: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這兩句詩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來說,每兩個字一個節奏。平起句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後一個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後一個又是平。這就是交替。就對句來說,“金沙”對“大渡”,是平平對仄仄,“水拍”對“橋橫”,是仄仄對平平,“雲崖”對“鐵索”,是平平對仄仄,“暖”對“寒”,是仄對平。這就是對立。 (注:摘自《詩詞格律》 作者:王力)
了解了上面知识后,我们再来分析一句古诗(前面已经具有例子,不再重复,而且,这样的例子,查查资料,举不胜举)
姑苏馆上元前一夕观灯
杨万里
茂苑元宵亦盛哉, 千红百紫雪中开。
牡丹自是吴门有, 莲菡移从都下来。
光射琉璃最精彩, 吐成蝃蝀贯昭回.
归船尚有残灯在, 更与儿曹饮一杯。
我们只看看颔联:牡丹自是吴门有, 莲菡移从都下来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如果是我有错,那么,杨万里以及杜甫,苏轼等古人不会有错吧。:))
ROSE联友说:“菡萏是绝对对不上的”,试问:这两字无论是古音还是今音,都是仄声,“莲菡”可以,“菡萏”又有何不可?如果可以的话,再试问:丹是平是仄?
2、至于说“无独有偶”,ROSE可能有两本书为证,但我更有大量古诗词和上贴中的依据为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16 18:59: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