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翁 于 2014-6-19 11:28 编辑
从高州“金中杯”楹联评比反观当今文化发展问题
文/冷雪散人 近来关于高州“金中杯”楹联评比其结果在“国粹”可谓是引起一片哗然,但大家争论得最多的不过是将“冼太庙”简化为“冼庙”或“太庙”以及将“三个代表”简化为“三代表”的问题,然这些比起更深层的更严重的问题在我看来还也是小事一桩。不过虽言“小事”也不妨在此说上一说:首先“冼太庙”本身以是一简化用语,若在简化为“冼庙”这本有冼氏宗庙之嫌,根本无从定向的指“冼太庙”之意,当然不合适;再则简化为“太庙”一词,这凡是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太庙”一词从秦汉时起就专指中国古代皇室的宗庙,用它来代指“冼太庙”肯定是张冠李戴,这就更加不合适了。这就好比将“诗仙”简化为“诗”或“仙”一样,说“诗仙”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指李白,若单说一“仙”这不但不能代指李白也根本没人会这样理解是一个道理。再说“三个代表”吧,也本身就是一句简化的术语,再将其简作“三代表”就有第三代表或排行老三的代表之嫌了,这很难恰当地指引“三个代表”的意思,可说也实在是不高明。若确实需要简写就我个人观点来看莫如作“仨代表”到似乎可行。这里就不再赘言了,还是来说说所为更深层的更严重的问题吧。
下面我将引用一则高州这次的“征联要求”内容,其中之“(1)”如下:“参赛联作要紧扣主题,立意新颖,构思精巧,语言鲜活,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在此要请大家留意的是所谓“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这句话,可什么叫“地方特色”呢?它可不是就嵌几个地方地名,或与之有关的人名,或古迹名并加上拍马吹牛的一串“广告语”那么简单的事。这就好比叫我们描述一个人的特点一样,我们不从其个性,其功绩等作手来写,就嵌上其大名言一些与之毫不相关的亦竟而夸夸其谈的“广告语”来说事,这还叫特点吗?也就是相对来说还叫什么“地方特色”吗?
当然之所以关注也在于我也曾写过两联参与此次活动,也才促使我有去了解这事的动机。但在此首先申明,对于对联我并非所谓的“高手”,写不好也是事实。虽然不算好,然重在参与吧,也不妨拿来在此晒一晒,做个参照。其联一:“千年古郡高凉傍,慕胜迹殷然,远闻副副楹联堪比潘仙名五岳; 一座新城鉴水间,识民风质朴,近阅园园水果恰如丁颖惠三农。”其联二:“楹联胜地,温顾精华扬美德;木偶之乡,引擎时代筑新篇。”虽然不是“高手”,但在写联上我至少还是遵循了“地方特色”这一重要原则,就说联一吧,上联着眼于“楹联之乡”入笔,下联则围绕“水果之乡”来写,这两点对于高州也属实事之美誉,是完全可以参照相关资料得到证实的。而且我想能遵循“地方特色”这一原则写就的佳联也应该比比皆是,也不必在乎我这两下子,因此在此举例言事对我也并非奖不奖的问题。当然凡是参与者希望拿奖是人之常情的事,这我不必否认。但是就算能拿到这次最高奖项不管对谁也不可能就此富甲一方,高枕无忧了,所以这本就是次要的事情。我要在此说的原因,却只因看见这次其评比的结果与之征联公告未免过于“南辕北辙”了?——难道所谓的“地方特色”就是“广告语”吗?这难免太笑话了吧?故而有心来说一说。不妨先援引其例证如下:
以下是引用朱朋够友在2014-6-6 21:38:26的发言:
一等奖(1名):
弘千年对韵,起一代联风,创建获殊荣,人文古郡新名片;
促百业辉煌,增万民修养,追求无止境,魅力高州大品牌。
二等奖(2名):1、
斯文郁郁壮高州,更高擎联纛,高挂联帆,不愧岭南之高地;
盛世皇皇修大业,喜大振国风,大兴国粹,已掀天下之大潮。
两个大奖联换去“高州”“岭南”二词,放到哪个地方都毫无问题。这样的标语口号式文字居然名列前茅,令人难以置信!
正如朱朋够友先生在“金中杯”大赛公布结果的发言所说:“两个大奖联换去“高州”“岭南”二词,放到哪个地方都毫无问题。这样的标语口号式文字居然名列前茅,令人难以置信!”所以我曾回复道:“这些联赛仅口号高叫得响,说白了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这并非是我一时的气话,而是纵观当今不少打着文化名目的幌子而扬其莫须有的臭名却有盖不住“马脚”这一可笑现象的不争的事实而言之。在此也不用再言别的地方了,就同一省的新会“滨崎杯”征联来说吧,虽说是学校嵌名校门联,然就这“嵌名”正确的评比来看,它只能算次要的因素而已,更重要的还应当是其对联与“学校”有没有相关联性才对。也不妨援引一例如下:
以下是引用带刺马甲在2014-6-15 9:12:04的发言:
糊涂评委糊涂联!
文不从,字不顺,生涩得比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作品真没有公示必要。
嵌字联
一等奖(1名)
茶村坑绿千株秀;
乡学桃红一校春。
坑绿是什么意思?把绿色埋掉?老坑绿(翡翠)?天知道。乡学本身就是学校的意思,后面又来一个一校春,怎么让人度(读)得下去。
依我来看此联不仅如带刺马甲先生所言其造句意思不明朗外,而且就全联其意向来看也于“学校”关联性不大。又比如其二等奖联:“茶村毓秀坑泉美;苑校钟灵品学优。”像这类虽有“茶坑学校”嵌名其内容却与“学校”互不相干的对联,只单评评奖到也没什么关系,倘若将其贴在校门上这就不仅仅是张冠李戴毫无美感,还将成为明眼人中的一处大笑话。对此也不必再赘言,还是切如正题的好。
所谓反观当今文化发展问题就目下来说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有趣现象,再则就是“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这两种现象都是很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的。
首先来说一说对于“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当今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只看好所谓的某方面的“专家”,或某方面的博士生“导师”这些外挂招牌,而不看实际本质。只知道名牌效应,招牌消费。然则,要是真正名副其实的算得上某方面的“专家”或“导师”,又只要有“心”的话,那自然能引导一方面的发展,这到是很好的事。可惜的就怕是些沽名钓誉者,名不副实者,瞎在那儿“忽悠”,这就是所谓“外行领导内行”,不但不能引导发展,反而只会误导不知者,无一利而成百害。在此也不必再举例说明了,就从近来一些闹“笑话”的评比来看就足以看出这一些所谓的“专家”或“导师”们的不“专”亦不“师”之本来面目了。
再就是“地方保护主义”这一现象,这也是很不利于文化发展传承的了。首先文化的发展进步也来源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才能得到较高的提升。然而就实行“地方保护主义”而言,从小的角度来看,确似乎给地方起到了一定推动与支持效应,可从大的角度来看,这种“关门”现象,只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谈不上较好的发展提升。这就好比某一地方的一地方品牌酒一样,不管怎么“关门”保护也无从与国酒茅台媲美是一个道理。在经济上我们都知道引进外资(这里并不一定要指外国资源)来谋求发展,为何在文化上就打不开这个思路了呢?而是一再的“地方保护主义”,关上门来守护自家“一亩三分地”到底能保护出什么名堂来呢?——怎不看看十七至十九世纪西方经济文化飞跃发展,而清廷治下的中国不但因此而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就连文化相比之下也颓废不振,这难道不能引以为戒吗?话已经说得够多的了,也就不在赘言,就此打住吧,只是希望所谓的“专家”或“导师”领导们不要在故作风雅了,应该好好自忖一下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