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的介入,经历最初混乱的认知,摸仿后,习俗就会对它加以改造和包装,并让原生文化群落的人,给与它各取所需的诠释.用来说这个圣诞节,是颇有些道理的,记得十年前,还是在校生时的我,有一天晚饭回到寝室,对铺小Z,拿出一包咖啡豆,说东西是老爹亲戚从巴西带来的,让大家尝尝.由于没SMARSHER,大家动手,胡乱的弄碎了那些豆子,直接丢到电水壶里.乖乖,水煮的香弥漫了整个楼道,可谁也没糖,过滤的是新手绢,我也分到一杯.尝了尝,真苦,不过鼻子很受用.外班同学也引来了,都是爱玩,爱闹的人,大家还争着,调笑着将这壶苦苦的,浓的发黑的液体咽到了肚子里.
</P>
<P> 这天晚上熄灯后很久,也没人睡的着,在七晕八素的闲扯中,我打开了短波收音机,在熟悉的波段上,正是美国之音特别节目时间,几个圣经小故事之后,是苏格兰的那首老歌: 友谊地久天长....</P>
<P>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P>
<P>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P>
<P>我才知道,过了正点,就是圣诞节</P>
<P> 下一次过平安夜是在餐桌前,也不知道工作有那么事,那么多环节,非要讲那么多话,好像一年走不到头的,可又在你还没回过味来时,就逼近年关了.算算错过了朋友生日,同学结婚.这个圣诞节,便重要了,有点修复关系,赶着还债的意思.早早的就下了邀请,去的是当地最好的西餐馆,左等右催的,总算来一桌 </P>
<P> 现在想来,当时随便说几句,别人会以为眩耀的事,有点像炒隔夜饭,不过为了回忆的完整.我从那些明黄,咖棕,梅红为主色调的大厅里,在精心烹制的主菜和间歇送上来的,香气扑鼻的甜点中,宛见佳人青春如昨.当时哥们,姐们几个在一支小夜曲之后,听到一声文静的女声"小杰,卖单哪".是广东口音,才注意到隔座的她,上身是皮草,毛色和光亮远非市面上的大路货.下面是格子花呢裙,映衬的身形小巧,容颜如玉,神色安祥.对面座一男人,西装革履的. 长的清秀,就是眼光,有点机敏的四下打量,只有凝住她时,脸上的轮阔线,才会舒展开来</P>
<P> 她没有等到派对抽奖结束,付了帐,没有理会桌上的礼品盒.却接过男的递上的一枝红玫瑰,对他微微一笑.两个人就这么手挽手走了出去.
</P>
<P>是的,回溯一下,岁月会告诉大家,我们追求的是时尚,留给自己的,却是那点淡淡关怀,直待于人倾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3 10:42: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