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最佳楹联结构》 陆震纶/著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1 | 只看该作者
§3.5.3 五、七言B型句式的优越性

  在五言、七言律诗中,A型和B型两种句式缺一不可。但是在楹联句式体系中,只需要五言、七言B型句式。五言、七言A型句式还继续应用于短联,是楹联从律诗发展而来的遗迹,但不属楹联句式体系。现将五、七言B型句式的优越性列举如下:

  (1)在结构上,五言、七言A型句式同B型句式有质的区别。A型句式结尾是单平或单仄;B型句式结尾是双平或双仄。在楹联句式体系中,既然四言和六言只有A型句式0011/1100和110011/001100,五言和七言句式以采用B型为佳。因为五言和七言A型句式,结构与四言和六言基本相同,仅仅增加了一个单平或单仄的句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采用B型句式,可以避免单调,增加变化。

  (2)B型句式的平仄变换比A型简单。如果把句式中平变仄或仄变平的次数称为变换数,那末,五言B型00011/11100与四言0011/1100的变换数相同(都是1),而五言A型11001/00110的变换数是2;七言B型1100011/0011100与六言110011/001100的变换数相同(都是2),而七言A型0011001/1100110的变换数是3。在长联中需要快读时,五言B型近似四言,七言B型近似六言,而A型则无此特性。

  (3)律诗中的“拗救”,集中在A型句式。“拗救”会造成上下联平仄错位现象。废弃五言、七言A型句式,也就否定了“拗救”在楹联中的应用。

  (4)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优点是:五言、七言B型句式,同四言、六言句式一样,是结尾双平或双仄,这种结构上的一致与统一,易于互相连接,互相置换,互相转化。例如,五言B型句式“00011/11100”可转化为四言句式加一字领“-0011/-1100”。七言B型句式“1100011/0011100”可转化为四言句式加三字领“---0011/---1100”。由此可知,采用五言和七言B型句式,就可以消灭律诗句式和骈文句式的差异,形成统一的楹联句式。承认不承认只有五言七言B型才是楹联句式,是区别联家与诗家的试金石。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七对楹联句式:一言(1/0),二言(11/00),三言(001/110),四言(0011/1100),五言(00011/11100),六言(110011/001100),七言(110011/001100),构成统一的楹联句式体系。

  顺便说明一下:每对句式由两个互反序列组成,因此,句脚有上仄下平(1/0)和上平下仄(0/1)两种可能。为了简化叙述,本书一般用(1/0)表示。

  四言(0011/1100)、五言(00011/11100)、六言(110011/001100)、七言(110011/001100)四种句式是基本句式。五言一不论,四言、七言一三不论,六言一三五不论。

  一言(1/0)二言(11/00)三言(001/110)作句式时,只要求末位讲平仄。合成基本句式时,按基本句式要求讲平仄。

  律诗五言A型句式(1100!/00110)和七言A型句式(0011001/1100110),可用于五言联和七言联。律诗五言B型句式(00011/11100)的变格(00101/11100)和七言B型句式(1100011/0011100)的变格(1100101/0011100)在楹联中亦为合律。这已经成为联界共识。楹联既要保持文体的独立性,又有继承历史传统的兼容性,这样才有利于格律文学的共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1 | 只看该作者
§3.5.4 楹联句式分析

  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能独立成联,因此是基本句式。一言、二言、三言一般不能独立成联,因此不是基本句式。但句式的划分是相对的。一言,二言、三言除少数作为相对独立句式外,多数已经融合在基本句式中(其标准是符合规范句式平仄)不再分析。此外,一言,二言、三言常作领、衬字用。放在基本句式前的是“领”字,放在基本句式之间的是“衬”字。领、衬字一般与自对句相连接。因为是“逗”,不是“句”,不算在基本句式之内,也不同于相对独立的句式。领、衬字一般不拘平仄,但末字最好平仄相对。

  一言句(1/0)

  一言句作为相对独立句式,十分罕见。例如:

  ●杭州岳坟讽刺秦桧夫妇联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此联以秦桧夫妇吵嘴口吻讽刺。上下联第一字“咳/啐”(0/1)是独立的一言句。“咳”是感叹,“啐”是蔑视。放在联首,形象十分生动。

  《桐阴清话》:阮文达元平蔡牵得其兵器,更铸秦桧夫妇像跪岳王祠外。好事者制一联,作夫妇问答口吻,以木书之,其一系桧项云:“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又一系王氏项云:“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阮一日谒庙见之,为狂笑。(张伯驹《素月楼联语》第373页)

  一言常以叠字形式出现,可合并为二言句或三言句。

  一言领字以动词居多,如:问,看,望,想,忆,趁等等。例如:

  ●裘行恕题晴川阁(《楹联续话》卷二,晴川阁误作滕王阁)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11100,-0011,1100,110011)   绕阑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秸阁收来(00011,-1100,0011,001100)

  此联第二句“问/看”(1/0)是“楼头黄鹤,天际白云/树外烟波洲边芳草”四言自对句的领字,既不是独立句式,也不算在所领句式之内。

  晴川阁位于武汉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取唐人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中“晴川”两字命名。

  崔颢题《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联作者是从晴川阁遥望黄鹤楼时抒发怀古寻胜之情的。所以有“隔岸眺仙踪”。“白云黄鹤”是在对岸,所以问“可被大江留住”。而崔颢是在黄鹤楼望见“晴川历历汉阳树”。不知为什么梁章钜《楹联续话》,吴恭亨《对联话》都把这副对联说成是“滕王阁”对联?

  二言句(11/00)

  二言句不是基本句式,不能单独成联,一般成对出现,成为四言句或六言句的相对独立部分。例如:

  ●徐阮邻(保宇)题甘肃盐茶同知署(《楹联四话》卷一)

  回民汉民,多是子民,我最爱民无异视(1100,1100,1100011)   礼法刑法,无非国法,尔须畏法莫重来(0011,0011,0011100)

  回民、汉民是相对独立的二言句,但已组成四言句,其中重字复盖句式,不拘平仄。

  二言常作领衬字。多数由副词和动词组成,如:试看,试问,长随,长教,敢教,且教,漫道,何愁,何须,何来,且来,只须,应怜,不因,也留,莫向,曾记,犹存,犹抱。难期,足令,唯求,方知,无非,等等。例如:

  ●王文勤公(凯泰)题都门江安会馆(《楹联新话》卷三)

  联襼集群贤,都看五色云中,恩迎日下(11100,001100,0011)   停骖逢盛会,犹忆百花洲上,春到江南(00011,110011,1100)

  此联都看/犹忆(00/11)二言与紧接的四言已经融合成六言句。后面两个四言未能形成自对,作领字有点勉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2 | 只看该作者
三言句(001/110)

  三言句总是成对出现。也就是说,两个三言句可以合成一个六言句。三言句有短小精悍,节奏轻快的特点。例如:

  ●梁章钜题藤花吟馆(《楹联丛话》卷十二)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此联作于58岁。是引疾归里后,在福州的休闲生活和自我评价,淡泊高雅。

  ●梁章钜题草堂(《楹联续话》卷二)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此联作于68岁。是藤花吟馆联的修改,结构不同,风格依旧。

  ●茶亭联(吴恭亨《对联话》卷十二)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斟碗酒来

  此联以谚语入联,别有风味,自是上乘之作。可见用白话文撰联更需功力。

  三言句常作领衬字,使语气更婉转,情调更缠绵。如:又何妨,更何堪,最难忘,到如今,记当年,当此际,都付与,莫辜负,且安排,且领略,尽流传等,例如:

  ●纪昀挽龚匏伯(《楹联丛话》卷十)

  地接西清,最难忘枢密院旁,公余茶话(1100,---1100,0011)   恩深南檄,惜空留昆明池畔,去后棠阴(0011,---0011,1100)

  此联最难望/惜空留为三字领,可接四言自对。但此联为非自对。

  四言句(0011/1100)

  四言句式是最基本的句式。五、六、七句式都可以由四言句式生成。四言句式是便于自对的句式,因此,也是长联用得最多且的句式。四言联例如:

  ●汤阴岳王家庙龛上联(《楹联四话》卷二)

  凛凛生气(0011)   悠悠苍天(1100)

  梁恭辰评曰:“此八字可以包扫一切”。盖岳飞之忠之怨尽在其中矣。

  四言句式结构,既适合相对,更适合自对。相对者例如:

  ●洪稚存(亮吉)题九江庾楼(《楹联续话》卷二)

  半壁江山,六朝雄镇(1100,0011)   一楼风月,几辈传人(0011,1100)

  此联半壁江山/一楼风月,六朝雄镇/几辈传人。同边不自对。

  五言句(00011/11100)

  五言句最适合做对联的起句,特别是三仄一平(11100)做起句很得体,而且与四言句结构相近,便于连接。例如:

  ●徐星北题西湖茶舍

  千载许勾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11100,-0*10,0011)   千秋同俯仰,惟青山不老,如见故人(00011,-0011,1100)

  梁恭辰《楹联四话》卷二云:西湖茶舍,徐星北鹾令(福辰)题联句(如上)。

  此联结构比较特殊,第一个五言句是真正的五言句,第二个五言句是一言与四言合成的。虽然两个四言没有形成自对,并不因此减色。惟西湖与青山相对,似欠妥。但“西湖”两字不能改动,只好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2 | 只看该作者
 六言句(110011/001100)

  六言句式节奏鲜明。朗诵时平稳、舒展。六言联不如五言联七言联常用,偶一为之,别有风味。例如:

  ●董其昌题杭州飞来峰下冷泉亭(《楹联丛话》卷六)

  泉自几时冷起(110011)   峰从何处飞来(001100)

  六言句可与四言、五言相接。例如:

  ●严问樵代人祝蔡仰斋夫妇五十双寿(《楹联续话》卷三)

  屈指三秋,天上又逢七夕(1100,110011)   齐眉百岁,人间自有双星(0011,001100)

  此联四言句平仄与六言句前四位平仄相同,声律平稳,比较单调。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钧成、成纲《颐和园楹联镌刻浅释》)

  烟景学潇湘,细雨轻航暮屿(11100,110011)   晴光总明圣,软风新柳春堤(00011,001100)

  此联声律比上面一联要活泼些。

  七言句(1100011/0011100)

  楹联的七言句式是律诗七言B型句式。节奏鲜明而舒展,提供的空间有回旋余地,因此七言联是短联的主体,同时也适合做长联的尾句。例如:

  ●张英题华山陈希夷庙(《楹联丛话》卷三)

  天下太平无一事(1100011)   山中高卧有千秋(0011100)

  一副七言联把由乱到治的时代背景和陈抟的隐士风形象概括无遗。,

  《宋史·陈抟传》:陈抟,字图南,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移居华山,每寝处,百余日不起。周世宗召为谏议大夫,不受。宋太平兴国中来朝。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太宗待之甚厚,赐号希夷先生。

§3.6 四言模式与最佳楹联结构

  成为最佳楹联结构,有两个条件:一是采用规范句式,二是按最佳方式连接。规范句式已经讲过。下面讲四言模式是最佳连接方式。

  §3.6.1 满足同边自对需要

  楹联句式体系的科学性,决定了这些句式本身就是最佳结构。每边一句的对联,不存在句式连接问题,句脚就是(1/0)。每边二句或二句以上对联,就存在句式连接方式问题。显然,并非任何连接方式都是最佳的。

  什么样的连接方式才能生成最佳对联结构?能满足同边自对需要的连接方式才能生成最佳对联结构。也就是说,最佳对联结构的句脚安排不是任意的,而是由同边自对决定的。

  按照这一原则,在末句句脚固定为“1/0”的情况下,每边两句的对联,句脚(0,1/1,0)可以唯一确定。例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2 | 只看该作者
●颐和园谐趣园澄爽斋

  芝砌春光,兰池夏气(1100,0011)   菊含秋馥,桂暎冬荣(0011,1100)

  因为只有这种连接方式,才能满足同边自对的需要。因此称为最佳对联结构。另一种句脚(1,1/0,0)就不能构成同边自对。

  每边三句的对联句脚,可以在每边两句的句脚“0,1/1,0”之前添加句脚“0/1”或“1/0”。因此有两种选择:

  一种选择是“0,0,1/1,1,0”,能满足后两句自对(也满足一、三句自对,但罕见应用)。例如:

  ●清王子实题金陵棋胜搂联:

  恨我晚来游,只落得万柄枯荷,一湖秋水(11100,---1100,0011)   问谁能不朽,除非是六朝儿女,千古英雄(00011,---0011,1100)

  另一种选择是“1,0,1/0,1,0”,能满足前两句自对或后两句自对,例如:

  ●梁山舟挽钱载(《楹联丛话》卷十)

  青宫授几,骆社图形,官府神仙皆慧业(0011,1100,1100011)   达尊备三,绝艺擅四,儒林文苑并传人(1100,0011,0011100)

  这两种选择都能满足自对需要。但后者句脚平仄交替,非最佳选择。

  每边四句的对联句脚,可以在每边三句的句脚“0,0,1/1,1,0”之前添加句脚“1/0”或“0/1”。因此也有两种选择:

  一种选择是,“1,0,0,1/0,1,1,0”。例如;

  ●张锡戊挽陆元錞(《楹联丛话》卷四)

  名成鲤对,诰赐銮封,最愜心镜水辞官,霞城就养(0011,1100,---1100,0011)   闲即种花,病还作草,忍撇手金英正放,墨渖犹浓(0011,1100,---1100,0011)

  另一种选择是“0,0,0,1/1,1,1,0”。例如:

  ●7654 柯玉栋题福州冶山吕仙祠(《楹联新话》卷二)

  四围紫气捧心香,结成胜地蓬壶,正屏麓云开,剑池月上(0011100,001100,-1100,0011)   万丈白毫悬肘篆,分与神山药石,早葫头日驻,枕底春回(1100011,110011,-0011,1100)

  这两种选择都能满足自对需要。就结构而论,前者优于后者;就风格而论,两者各有千秋。从清代楹联的发展过程来看,在初期和中期,满足自对需要是形成格律的主流。在后期又出现了不受自对束服潮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2 | 只看该作者
§3.6.2 四言模式与句脚安排

  对联句脚平仄格式来源于骈文。“唐代骈文,至李商隐始集大成。商隐与温庭筠段成式三人,号三十六体,盖三人皆行三十六也。四六之名,实始于商隐。”(刘麟生《中国骈文史》)宋有博学宏词科,所试多为四六,形成一代文风,影响至巨。

  四六多以四字六字为句。例如:

  ●范成大《上梁文》

  吴波万顷,偶维风雨之舟;越戌千年,因筑湖山之观。(0011,001100,1100,110011)

  彭元瑞《宋四六话》卷十一云:“文穆范公成大,晚岁卜筑于吴江盘门外十里。盖因阖闾所筑越来溪故城之基,随地势高下而为亭榭。所植多名花,而梅花尤多。别筑农圃堂,对楞严山,临石湖,概太湖之一派,范蠡从入五湖折也。所谓姑苏前后台,相距亦止半里耳。寿皇尝御书“石湖”二大字以赐之。公作上梁文。”(引自《齐东野语》)

  也有在六言句中加一虚字成七言句的,例如:

  ●范仲淹《归宗启》

  志在逃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1100,1100-11,0011,0011-00)

  洪迈《容斋四六丛谈》云:“范文正公微时,尝冒姓朱,及后归本宗,作启曰:志在逃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用范睢、范蠡,皆当家故事。”

  也有只用两个四言句作偶对的,例如:

  ●吕东莱《月泉疏》:

  断崖吐月,才出半规;古甃涵星,尚怀金壁。(0011,1100,1100,0011)

  彭元瑞《宋四六话》卷十一云:“月泉在德清县燕相寺,出石罅间,形如半月。”

  以上所举之例,都是偶对,其结构序列自然符合自对需要:

  这种由骈文偶对造成的句脚平仄规律,能满足同边自对需要,因此,常作为对联句脚安排的最佳选择。

  由于偶对句脚规律与句式长短无关,我们就把表示四言句偶对结构的正反两种二元序列称为四言模式。其句脚规律如下(“/”区分上下):

       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每边一句            1/           0   每边二句         0   1/        1   0   每边三句      0   0   1/     1   1   0   每边四句   1   0   0   1/  0   1   1   0

  于是,每边一句到四句的最佳对联结构,都可用四言模式的句脚来表示:

  每边一句的句脚       1/0       相当于四言模式最后一句句脚   每边二句的句脚     0,1/1,0     相当于四言模式最后两句句脚   每边三句的句脚    0,0,1/1,1,0    相当于四言模式最后三句句脚   每边四句的句脚  1,0,0,1/0,1,1,0  相当于四言模式全部句脚

  这种源于偶对的句脚平仄格式,一旦公认为对联格律,就会推广到非偶对的情况。因为这种格式,既适用于自对,也适用于非自对。

  由于句脚格式与句式长短无关,四言模式中的四言句式,可以用五言B型、六言、七言B型句式替代,且可在任何位置上添加领衬字,而不影响最佳对联结构性质。这些基本句式虽然节奏不一定相同,但在结构上有共同点,因此组合规则与四言句式相同。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每边四句或四句以下的对联,“四言模式”的句脚安排是最佳选择。四言模式能充分满足同边自对需要,因而成为最佳对联结构的基础,一切最佳对联结构都可由四言模式生成。

  每边四句以上对联的句脚安排,当然可以参照四言模式酌情处理。四言模式的句脚格式来源于骈文偶对的句脚规律。但对联毕竟不同于骈文:骈文句式以四六为主,对仗以偶对为主,因此句脚规律非常明显;对联句式包括一言至七言,而且偶句(包括自重句和自对句)的有无、多少,都会影响句脚平仄。对联同骈文的这些区别,要求在句脚安排上比骈文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孙髯昆明大观楼联,在句脚安排上完全符合四言模式,但并非循环反复,一成不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3 | 只看该作者
§3.6.3 昆明大观楼长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楹联史上令人瞩目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楹联足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并驾齐驱,争妍媲美。联曰: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长联在楹联史上的地位,不在于“长”,而在于创造了楹联结构的完美典型。

  其特点是:以四言模式为基础,通过在不同位置添加不同数量领、衬字的方法,构建了三组不同形式的同边自对。对仗工丽多姿,声调荡气回肠。

  全联共180字,36句;每边90字,18句(领、衬字与所在句合为一句)。其结构可按“起、承、转、合”分为4组。每组4句或6句,相当于一组或一组半四言模式。我们把(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四言模式;把四言模式的反向(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称为反向四言模式,把每组最后一句句脚称为“组脚”。现分述如下:

  第一组“起”: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11100 0011 0011 -001100   00011 1100 1100 -110011

  上联描绘滇池景色,一望无际;下联追忆云南历史,百感交集。

  此组第一句用五言句式。五言句式是四言句式的扩展,并与第三、第四两个四言句式自然相接。第四句一字领接六言句式。六言句式也是四言句式的扩展。如果将扩展部分忽略不计,其结构就是一组反向四言模式:

  (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   句脚(0,1,1,0/1,0,0,1),组脚(0/1)

  第二组“承”: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0011 1100 1100 0011 0011 001100   -1100 0011 0011 1100 1100 110011

  上联眺望四周远山,浮想联翩,乘兴将视线转向下面要重点描绘的滇池风光。下联借四个朝代的典故作出“伟烈丰功,总归一空”的议论,为下面艺术渲染定下基调。

  此组前四句是加一字领接四言模式:

  (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句脚(1,0,0,1/0,1,1,0)

  后两句是四六句式,由于六言句是四言句的扩展,应视为半组反相四言模式:

  (0011,1100/1100,0011)   句脚(1,0/0,1)

  这两句不仅在文意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声律上改变了“组脚”的平仄,使原来组脚(1/0),增加两句后,组脚成为(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组“转”: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1100 ---0011 -0011 ---1100   -0011 ---1100 -1100 ---0011

  上联将滇池无限风光简约化,蟹屿螺洲,苹天苇地,形象生动。下联将历代兴亡哲理艺术化,珠帘画栋,断碣残碑,对比强烈。

  如果将领、衬字忽略不计,此组在结构上仍然是一组反相四言模式

  (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   句脚(0,1,1,0/1,0,0,1)组脚(0/1)

  第四组“合”: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0011 1100 1100 0011   ---1100 0011 0011 1100

  上联从稻香触发,联想滇池四时美景,艳若骄阳。下联从疏钟惊醒,返回现实人生,净如秋水。

  此组是加三字领的四言模式

  (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句脚(1,0,0,1/0,1,1,0)组脚(1/0)

  全联结构如下:

  11100 0011 0011 -001100   00011 1100 1100 -110011

  -0011 1100 1100 0011 0011 001100   -1100 0011 0011 1100 1100 110011

  -1100 ---0011 -0011 ---1100   -0011 ---1100 -1100 ---0011

  ---0011 1100 1100 0011   ---1100 0011 0011 1100

  孙髯昆明大观楼长联,以空间与时间为两条主线,使自然景色,历史沧桑,与艺术心灵,融为一体。令人百读不厌,余味无穷,历久弥新,叹为观止。

  大观楼长联为最佳楹联结构提供了经典模式。因为四言模式包含“句式生成基础”和“句式连接方式”这两个互相联系的结构因素。就句式生成基础而言,四言句式逐字向前扩展,可生成五字至七字楹联句式。就句式连接方式而言,从四言模式最后一句开始,逐句向前增长,其句脚是每边四句和四句以下一切对联句脚安排的最佳选择。

  但是,当四言模式成为长联分组的基本单位时,“组脚”(即每组最后一句的句脚)又成为全联声律关键。大观楼长联的组脚是0,0,0,1/1,1,1,0。由此推论,每边五句以上(包含五句)的楹联,在确定句脚时,还应考虑全联是否需要按单句或偶句,甚至按三句或四句分组,并以此确定组脚。例如,可以将平仄序列相反的自对句,或平仄序列相同的自重句,视为一组。但是这种分组,应该是客观的,全联统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3 | 只看该作者

§3.7 长短联的划分

  长短联的划分,目前议论纷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不要打破传统概念?因此,首先要了解传统的长短联概念是什么?

  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八:鄂文瑞公(鄂尔泰)亦有菜圃长联云:

  此味易知,但须绿野亲身种   对他有愧,只恐苍生面色多

  曹雪芹《红楼梦》第53回云: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面悬一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两边有一副长联写道: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由此可见,清代楹联大师曹雪芹和梁章钜都把11言联(22字)作为长联的下限。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当时的约定俗成,不能等闲视之。

  为什么清人把11言和11言以上的对联,称为长联?这需要从对联结构上来分析。

  对联由律诗和骈文的对仗句脱颖而出,成为独立文体。律诗对仗句以5言、7言为典型,可以直接构成5言联或7言联。骈文对仗句以4言、6言为典型,单对可构成4言联、6言联,偶对可构成8言联、10言联,尤以四六结构的10言联为典型。因此,一般地说,10言和10言以下的对联,在结构上与律诗或骈文的对仗句没有多大区别。只有当4言骈文句式与7言律诗句式结合为11言联时,对联才有了不同于律诗和骈文的结构。这种新的对联结构,宋代朱熹已经熟练运用。正如“§1,3 对联史话”中提到的:

  鸟识元机,衔得春来花上弄   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

一联创造了不同于律诗和骈文的对联结构。

  既然11言与10言的区别,在典型情况下反映了对联结构与律诗、骈文结构的区别,把它作为长联的下限是合理的。这里说“在典型情况下”,是指例如上述鄂尔泰菜圃联的对联结构。而贾氏宗祠联,虽然也是11言长联,仍保留了浓厚的骈文色彩

  当然,曹雪芹和梁章钜并不是从结构上,而是从习惯上区分长短联的。对联与其他文体的最大区别是作为文化装饰公诸于众。悬挂于厅堂斋室的对联,其长度(即字数)要受空间环境与视觉效果的制约。对联的长度,字的大小,应与建筑空间相适应;要尽量写成一行,能看清每个字,以便观赏。这些基本要求,对今人、古人并无差别。

  因此,大量斋室联是5言(10字)、6言(12字)、7言(14字)8言(16字)。

  北京故宫太和殿雄伟庄严,也只用14言联(28字)

  乾隆题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与楹联:

  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   天心佑夫一德,咏言保之,遹求厥宁

  帝命式于九围:见《毛诗·商颂·长发》。式,用。九围,九州。兹惟艰哉:见《尚书·商书·伊训》。咏言保之:见《毛诗·周颂·载见》。咏同永。遹求厥宁:见《毛诗·大雅·文王有声》。遹,发语词。厥,其。

  可见,一般场合的对联多数在15言(30字)以内。寿联挽联,咏史咏事,可以写得长些,有20言(40字),充其量40言(80字),也足以尽情发挥了。总之,对联虽不限长度,但并非越长越好。因此,清人称11言和11言以上为长联,是有道理的,符合科学,并未过时。

  如上所述,如果把长联下限界定为11言(22字)。4言(8字)到10言(20字)就属于短联,不必再考虑何种结构,不必再考虑一句还是两句,以利操作。至于一言至三言,称对,不称联的理由,在“§1.2.1 联与对”中早已说明。

  余下的问题是:长联的上限如何界定?鉴于昆明大观楼长联在楹联史上的公认地位,仍称长联为宜,并以此为界,把22字至180字称长联,180字以上称超长联。这样界定的好处是,使昆明大观楼长联是“天下第一长联”的地位,不可超越。同时也给超长联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证明,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楹联结构的典范:全联180字,36句;每边90字18句;平均每句5字。四言模式(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在实际应用时不全是四言句,而且有领衬字。所以平均每句5字有普遍意义。如果每边4句按20字计算,长联结构以四言模式为基础,成倍增长,也就是字数从20字,增长为40字等等。于是,楹联分为短联、长联、超长联三类。短联每边4-10字,长联每边11-90字,超长联每边91字(含)以上。长联还可以细粉为三类:每边11-20字,每边21-40字,每边41-90字。这样的界定和分类,既兼容了传统称呼习惯,也照顾了当前研究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4 | 只看该作者

第4章 两行对仗艺术

  两行对仗是楹联的本质特性,是楹联艺术的核心。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律诗对偶最难”,两行对仗之难,不言而喻。但楹联对仗与律诗、骈文有所不同。律诗对仗是单对,限于五言或七言两句之间,通常用于颔联和颈联。骈文对仗主要是偶对,限于四言(或五言)和六言(或七言)四句之间。楹联是两行对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四种基本句式,可任意选用,不限句数;既有两边相对,又有同边自对;其格律之严不亚于律诗,其花样之多更超过骈文。由于楹联对仗的这些特点,使对仗艺术发展到登峰造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4 | 只看该作者

§4.1 “重”与“对”

  两行对仗的全部理论与技巧,在于认识与处理“重”(repetition)与“对”(antithesis)。追根溯源,“对偶”由“重复”演化而来。在诗歌、乐曲中常见同一诗句或同一旋律的反复(refrain)。诗句在反复一次时,只需改变若干字就成为对偶形式,例如:

  山有扶苏(《毛诗·郑风》)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南风歌(《孔子家语·庙制》)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这种以两边同位重字为特征的对偶形式,称为“相重相对”,在楹联中已罕见。例如:

  ●释硕揆书赠钱陆灿(《楹联丛话》卷一)

  名满天下,不曾出户一步   言满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钱陆灿,字湘灵,常熟人,顺治举人。好藏书,教授常州、金陵间,从游甚众。王应奎《柳南随笔》称:此联“为三峰释硕揆所书”。每边10字,其中7字相同,3字不同(名/言,户/口,步/字)同声相对,句脚全仄,很难说是楹联。

  随着楹联对仗从“相重相对”发展为“自重自对”,“相重相对”已罕见。但个别虚字“相重相对”现象依然存在。在无法避免时,亦不必苛求。例如:

  ●归有光赠某公联(《楹联三话》卷上)

  居东海之滨   如南海之寿

  “重”与“对”,是“同”与“异”的特例。“重”,就是完全相同,按不同情况称为:重复、反复、重字、重句、叠字、叠句、相重、自重、等等。“对”,就是互相对立,按不同情况称为:对偶、对仗、正对、反对、言对、事对、相对、自对、等等。

  楹联异中有同:相对的两行(或称两边)属于同一副对联,同一主题;相对的两句通常属于同一语法结构;相对的两字属于同一词类。

  楹联同中有异:同一个主题,必须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描述或议论。同一副对联,两边忌合掌,忌相重相对,忌不规则重字;而同边自重自对,允许重字、重句。以上是概说,下面择要分别叙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6 | 只看该作者

§4.2 词性相同(以类相从)

  属对是做诗的基本功,更是撰联的基本功。刘坡公《学诗百法》云:“学习对偶之法,不外以平声字对仄声字,以仄声字对平声字,而字面则以类相从。”平仄相对是对仗的声律原则。一字至七字属对,请参阅本书§3.5.2七种楹联句式的平仄。这里不再多说。字面以类相从是对仗的语法原则。“以类相从”,按现代语法来说,就是词性相同,即要求以词性相同之字属对。按现代汉语语法,词有实词、虚词两大类,然后分为12类:

  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对仗最重要的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除一般词性相同外,数字、色彩、方位、人名、地名的对仗最令人瞩目,不能等闲视之。例如:

  ●徐宗幹(树人)咏炭(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

  一半黑时犹有骨(1100011)   十分红处便成灰(0011100)

  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云:官场口语,以得宪眷者为“红”,否则为“黑”。同治初元,徐清惠公(宗幹)抚闽时,前抚满洲仲文中丞(瑞瑸)总督正轩制府(庆瑞)以事被劾去位,一时私人废黜殆尽。公咏炭有句云:“一半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谓此。程同轩太守(荣春)为书其语,加跋,锓本,印成楹帖,分贻寅好。今多有悬挂者。附要津者可以鉴矣。

  此联对仗工整,含义深刻。一/十,数词;半/分,名词;黑/红,色彩;时/处,时空;犹/便,副词;有/成,动词;骨/灰,名词。

  词性一般按词的本义确定。但不少汉字为多义词(polysemant),且分属不同词类,在形态(morphology)上无法区别,词性须由上下文(context)决定。在不同场合,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含义,其词性也可能会有所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该词在句中的功能(function),并参照相对之字的词性,最后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7 | 只看该作者
●郑仁圃集句题九江天后宫墙外(《楹联续话》卷四)

  潮平两岸阔   花满九江春

  阔/春,按本义,阔,形容词;春,名词。此联春字,春色也,可视为形容词。

  词组结构必须相同。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不可混肴。例如:

  ●潘松谷(伟)题扬州驾鹤楼(《楹联丛话》卷七)

  楼台突兀排青峰   钟磬虚徐下白云

  楼/台,突/兀(叠韵),钟/磬,虚/徐(双声),并列结构。青峰/白云,偏正结构。

  句结构在一般情况下也相同,例如:

  ●集颜鲁公《争坐位帖》字(《楹联丛话》卷十一)

  畏友恨难终日对   异书喜有故人藏

  此联为倒装句,以便突出“畏友/异书”并为格律所需。原序为“恨难终日对畏友/喜有故人藏异书”,比较平淡,且不合格律。

  但在多数情况下,两边相对,只要求字面对仗工整,不必死抠句结构。至于在同边自对情况下,两边相对,只要求虚实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7 | 只看该作者

§4.3 反对为优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词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反对的优越性在于“理殊趣合”。道理不同,旨趣相合,也就是相反相成,殊途同归。这是对仗精义所在,不可不知。例如:

  ●松江徐氏女题西湖岳坟(《楹联丛话》卷四)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此联可以明显看出使用了反义词属对:青山/白铁,有幸/无辜,忠骨/佞臣,对比鲜明,而且使本来无情之物,也带有感情色彩。

  ●伍生辉春联

  十年宦比梅花冷   一夜春随爆竹来

  伍生辉居成都,宦情萧瑟,十年候补,更无消息。某岁除夕写了这副春联,以抒心怀。川督锡良见其书法非泛泛之流,乃召见,授署绵竹知县。此联没有使用反义词,但在时间上(十年/一夜)和心态上(冷落/热闹)对比强烈。最可贵的是:消极中有积极,失望中有希望。终于得到伯乐的赏识。

  ●纪昀挽朱笥河(《楹联丛话》卷十)

  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   交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伤悲

  上联不露声色的写实手法,使人以为彼此关系不密切,感情不深。错了!作者采取类似相声“系包袱”的手法,使人误入歧途。等到下句“抖包袱”时,就产生轰动效果。这是更高层次的反对。

§4.4 正对为劣(忌合掌)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举例说:“仲宣《登楼》云:锺仪幽而楚奏,庄舄显而越吟。此反对之类也。孟阳《七哀》云: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此正对之类也。”

  在这两个例子中,幽/显,是反义词(antonym),故称反对;想/思,是同义词(synonym),故称正对。由此可见,刘勰所说“正对为劣”,就是指词形不同,词义相同,也就是“合掌”。“正对为劣”的原因是:重复讲了意义相同的话,而并未起到强调作用。例如:

  ●扬州九峰园玉玲珑馆(《楹联丛话》卷七)

  高树夕阳连古巷   小桥流水接平沙

  此联集薛能、张谓句,对仗十分工整。句中唯一动词“连/接”合掌,显得单调。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云:黄星岩随园偶成云:“山如屏立当窗见,路似蛇旋隔竹看”。厉樊榭崇光寺云:“花明正要微阴时,路转多从隔竹看”。二人不谋而合。然黄不如樊者,以“如”字与“似”字犯重。竹垞为放翁摘出百余句,后人当以为戒。

  按袁枚所说,“如”字与“似”字犯重,是同义词,是合掌,理论上没有错。但在陆放翁诗里就可以找出百余处,说明实际上有时难以避免,不必苛求。如:

  ●纪昀自题联

  浮沉宦海如鸥鸟   生死书丛似蠹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8 | 只看该作者

§4.5 句内自对(当句对)

  洪迈《容斋续笔》卷三《诗文当句对》云:“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并举李义山一诗为例:

  李商隐《当句有对》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1100110,0011100)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0011001,1100110)   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1100011,0011100)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0011001,1100110)

  密迩:靠近。平阳:相传为尧都,秦置河东郡,今临汾。上兰:汉宫观名,今西安附近。三星:参宿、心宿、河鼓。三山:方丈、蓬莱、瀛洲。紫府:仙人居所。碧落:天空。

  按:此诗八句,句句有当句对:平阳/上兰,秦楼/汉宫,池光/花光,日气/露气,游蜂/舞蝶,孤凤/离鸾,三星/三山,紫府/碧落。但所谓“当句对”,仅仅是词性相对,平仄不拘。其中有三组重字相对(池光/花光,日气/露气,三星/三山)。

  当句对在唐诗中屡见不鲜。举例如下:

  一字对

  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乾/坤,日/夜,自对。

  杜甫《宿府》“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风/尘,荏/苒(双声),关/塞,萧/条(叠韵),自对。

  杜甫《曲江》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自对。《左传·成十二年》注:“八尺曰寻,倍寻曰常”。

  二字对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紫台/朔漠,青冢/黄昏,自对。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风急/天高,渚清/沙白,自对。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自对。

  自对工整,相对亦视为工整。楹联句中自对继承了律诗的传统。例如:

  ●陆眉生挽周翠琴(朱应镐《楹联新话》卷十)

  生在百花前,万紫千红齐俯首   春归三月暮,人间天上总销魂

  朱应镐云:咸丰年间,京师有名优周翠琴者,生于花朝前一日,以三月末卒。

  此联雅切周生卒时令。“万紫/千红”自对,“天上/人间”自对。

  钱钟书《谈艺录》云:“此体创于少陵,而名定于义山。”实际上不同于洪迈定义的“当句对”,而是指当句对中有重字者,可称为“重字自对”。因为重即是对,对即是重,亦可称为“自重自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8 | 只看该作者
例如:

  唐杜甫《闻官军收两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曲江对酒云》“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当句有对》“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

  韩愈《遣兴》“莫忧世事兼身事,且著人间比梦间”。

  白居易《偶饮》“今日性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寄韬光禅师》“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宋刘子仪《咏唐明皇》“梨园法部兼胡部,玉辇长亭复短亭”。

  邵尧夫《和魏教授》“游山太室更少室,看水伊川又洛川”,《所失吟》“偶尔相逢即相别,乍然同喜又同悲”。

  王安石《江雨》“北涧欲通南涧水,南山正绕北山云”。

  刘原父《小园春日》“东山云起西山碧,南舍花开北舍香”。

  梅尧臣《春日拜垄》“南岭禽过北岭叫,高田水入低田流”。

  黄庭坚《杂诗》“迷时今日如前日,悟后今年似去年”,《同汝弼韵》“伯氏清修如舅氏,济南萧洒似江南”,《咏雪》“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卫南》“白鸟自多人自少,污泥终浊水终清”,《次韵题粹老客亭诗后》,“惟有相逢即相别,一杯成喜只成悲”。(钱钟书《谈艺录》1986年,中华版,1986年,第11-12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9 | 只看该作者
又:

  元萨都剌《望吴山》“后岭楼台前岭接,上方钟鼓下方闻”。

  冒借庐殷书联“姑迟一食当再食,更坏何衣补此衣”。

  清邵子湘《西湖》“南高云过北高宿,里湖水入外湖流”。

  祁叔颖《雨后》“暑雨送凉似秋雨,高田流水入低田”。

  莫子偲《青田山中喜故人相遇》“东邻鸟过西邻遇,下番花连上番开”。

  黄廷昭《晚泊九江》“东浦水连西浦水,大姑山接小姑山”。

  朱紫贵《初秋泛湖》“风声远送树声到,水气凉兼花气浮”,“后巷莲开前巷谢,南山船少北山多”,“山自云中出云外,云从山北度山南”。

  郑子尹《自霑益出宣威入东川》“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当异事徵”,“逢树便停村便宿,与牛同寝豕同兴”,“昨宵蚤会今宵蚤,前路蝇迎后路蝇”。

  钱载《清隐庵》“蛙语入人语,山香连水香”,《风渚湖》“禺山翠对丰山立,下渚清连上渚开”,《月桥作》“日气晓蒸云气暖,钟楼新出鼓楼高”,《和御制咏风花》“绿枝暗比红枝亚,三里浓胜五里开”,《咏绣樱花》“畹晚留春更留月,玲珑如玉也如珠”,《春游曲》“土山抱得石山势,柳树浓于松树林”,《题寒山旧庐图》“见画最先题最后,江仍当阁树当楼”,《题紫藤花图》“晚来花重晓来枝,今日人看昨日诗”,《清明至万寿寺》“黄尘几辈埋黄壤,佛树依然傍佛台”,“东院轻阴西院暖,十分好句百分杯”,《晚出花坞书堂独行》“钓蟹无竿还放蟹,采蓴有艇漫思蓴蓴”,《百花洲追怀金总宪、先文端》

  钱钟书评曰:“每如俳谐打诨。清高宗诗亦多此制,一体君臣,岂所谓上有好而下必甚耶。(《谈艺录》183-185页)

  又云:“律体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仅举其中数联为例:

  唐李白《子规》“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海录碎事》卷二十二引张祜句“杜鹃花发杜鹃叫,乌臼花生乌臼啼”。

  残唐五代杜荀鹤《隽阳道中》“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

  宋邓林《皇荂曲·赋江郊渔弋》“鸿鹄鲲鹏鵰鶚鶻,鳟鲂鰷鲤鰋鲿鯋”。

  杨万里《红锦黄花》“节节生花花点点,茸茸丽日日迟迟”。

  钱箨石《宜亭新柳》“如何密密疏疏影,绊惹千千万万丝”,《德安北山行雨》“旱禾渴雨雨而雨,修树藏山山复山”。

  诸襄七《前韵酬和》“似李似梅还似蝶,非球非璧亦非珠”。(《谈艺录》187-191页)

  楹联也有句内重字自对,例如:

  ●康熙六十寿辰般若庵经棚联(《楹联丛话》卷一)

  周雅赓歌,如山如川如日月   箕畴敛福,曰富曰寿曰康宁

  梁章钜云:康熙五十二年,恭值仁庙六旬万寿。自大内出西直门达西苑,一路皆有牌楼坛宇。每座落必有楹联,肃括宏深,闻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39 | 只看该作者
周雅,周代的《大雅》和《小雅》。赓歌,作歌唱和。《大雅》“如山之苞,如川之流”,比喻军队不可动摇,不可阻挡。《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比喻国家蒸蒸日上,繁荣昌盛。箕畴,即《洪范九畴》,相传为箕子所述。《周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副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此联引经据典,字字有来历,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七言句由二、二、三合成,而且具有独立性。“如山,如川”/“曰富,曰寿”是独立的二言句,“如日月/曰康宁”是独立的三句。为了方便起见,仍可视为七言句的特例。

  此联第二句如/曰,以间重形式出现三次。正如《谈艺录》所说“在五七字中翻筋斗作诸狡狯”,已经变出这些花样。不受五七字束缚的长联,当然可以大做文章。下面超越句的范围,讲同边自对、同边自重、同边重字、自重自对等花样。这些都是两行对仗的最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7:01 | 只看该作者

§4.6 同边自对(自对句)

  楹联把句中自对扩大到同边自对,成为两行对仗艺术的精华。例如:

  ●阮元题杭州贡院(《楹联丛话》卷六)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贡院是科举时代考举人的场所,学而优则仕。上联说考试季节很美,有利于发挥才智,中举当官。桂,隐含“折桂”,即中举;槐,隐含“槐厅”,即官厅。下联说考完后不管成绩如何,可以放松一下,去西湖赏月,钱塘观潮。用诗一般的语言,做做思想工作,合情合理。

  此联文字简炼,对仗工丽,四言自对很有艺术魅力。

  ●费西墉(锡章)题书室(《楹联丛话》卷十二)

  酒阑兴倦,事过境迁,祗不忘游过名山,别来旧友   春去仍归,人老难复,更休诧殿前起草,海外题诗

  梁章钜云:费西墉“久为军机章京,以才望著名,及居谏垣,又曾奉命充册封琉球使者”故云“殿前起草,海外题诗”。

  酒阑兴倦/事过境迁,自对句。游过名山/别来旧友,自对句。

  春去仍归/人老难复,自对句,殿前起草/海外题诗,自对句。

§4.7 同边自重(自重句)

  ●明袁于令门联(《楹联丛话》卷十二)

  佛言不可说,不可说(00011,011)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11100,100)

  梁章钜云:前明袁箨庵(于令)以荆州守罢官,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大书门联云:“佛言不可说 不可说/子曰如之何 如之何。”亦自谓以经对经也。

  上联出自《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下联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均出自经典,但已经改写,不是集句。

  此联妙在不言中有牢骚,无奈中有幽默。两个三言句全重,其结构变异为(111/000)。自重句是指结构相同,联文重复(全部自重,或部分重字)的两句。因为平仄与字集是一对多的映射关系,自重句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结构相应变异。

§4.8 重字自对

  重字自对包括重字的各种形式,有叠重、连重、间重等等。

  ●西湖花神庙旧联(《楹联丛话》卷六)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1100,110011)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0011,001100)

  此联由叠字组成,每边两句,46格。“红红”对“翠翠”,“燕燕”对“莺莺”,“雨雨”对“风风”,“朝朝”对“暮暮”,都是句中叠字自对;只有“年年”对“处处”是叠字相对。梁章钜评曰:“曼调柔情,与题恰称”。

  ●顾宪成题东林书院(《名联谈趣》27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0011100,0011)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1100011,1100)

  顾宪成(1550-1612),字叔时,无锡人。明万历进士,累官至吏部文选郎。

  ●南京燕子矶永济寺(《楹联丛话》卷六)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0011100,0011)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1100011,1100)

  《楹联丛话》云:燕子矶本在江中,近因沙滩日长日宽,遂离江稍远。有高阁凌空而立,俗所称铁锁链孤舟者,今铁索尚存,犹令人不可方物。旁有永济寺。

  此联与上联结构完全相同,都采用七四倒接和重字自对结构,但风格迥然不同。前者入世,后者出世;前者与东林书院学风相称,后者与永济寺净土相称,绝对不可更换。

  此两联虽为倒接,因重字自对,更富有特色,在风格上掩盖了倒接的特点.

  ●刘师亮庆“双十节”(苏文洋《古今联话》第110页)

  普天同庆,庆得自然,庆庆庆,当庆庆,当庆当庆当当庆(0011,1100,011,011,1100011)   举国若狂,狂到极点,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懂狂(1100,0*11,100,100,0011100)

  民国17年(1928年)“双十节”,刘师亮在他所住的成都昌福馆门外,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

  此联第一句为林纾巧对(见龚联寿《中华对联大典》第642页)。第三句“庆庆庆/狂狂狂”是独立的一言句,以“三叠”形式出现,用以加强语气。“当庆”是“应当庆祝”,又是打击乐器“铛”与“镲”发出的音响;“懂狂”是“懂得狂欢”,又是打击乐器“鼓”与“锣”发出的音响。作者采用极度夸张的语言表示“庆祝”,使人感到滑稽可笑,从而发泄了无可指责的不满情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0

178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118
经验
262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7:01 | 只看该作者

§4.9 自重自对

  ●俞樾题静趣(《春在堂全集·楹联录存》)

  七旬外老翁,固知死之为归,生之为寿(11100,001100,0011)   半日内静坐,不识此是何地,我是何人(00011,110011,1100)

  俞樾题曰:“余喜静坐,人事纷扰未能也。山馆中偶一为之,颇得静趣,因题此联。”

  此联第二句后四字与第三句四字“死之为归,生之为寿/此是何地,我是何人”形成四言自对,但其中“之为/是何”两字分别自重,故称自重自对。因重字覆盖格式,平仄不拘。自重自对是自对句的特例,在结构上,与自对句相同。

  如果把“死之为归/生之为寿”前四字和后四字分别放在两边,就形成“相重相对”,这是对联的大忌。现在放在同边,形成自重自对,不仅合律,而且意义连贯,重字还增强了节奏感。其中奥妙,不可不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9 13:39 , Processed in 0.1002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