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学堂窝人</I>在2009-5-25 19:49:44的发言:</B>
<P>马蹄韵是长联创作的一种形式,清代已有不少人自觉遵循这一形式创作。马蹄韵从声律角度看确实优于其他形式。另外,马蹄韵这一概念清代已经提出,余德泉教授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不容否定的。有当代人说,马蹄韵是他发现的,余教授窃取了他的成果。实践和命名乃清人,余教授也没说马蹄韵是他发现的,他只是马蹄韵的研究者。足见某些人的无知和可笑。马蹄韵是联律的一种,也可以说是长联中最为优秀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这一点余教授也是这样看的,但有些人硬要说是余教授完全否认了其他形式,如果认真读一下余教授关于马蹄韵的有关论述,就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对联和其他文学一样,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但总有些人一讲形式,就说内容是最重要的,以内容否定形式,这不是正确的。就如同一布料,做出的服装有优劣之分,但人们喜欢的只能是前者。也有人用什么形式的对联所占比例来衡量优劣,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形式的优劣并不由数量的多少来决定。就如某些作家动不动就说自己写了多少万字的著作,数量是远远超过了王之涣(只有五首诗传世)、金昌绪(只有一首诗传世),但有几百万字著作的某些作家可以与他们同日而语么?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余教授并没有高高在上过,倒是有些不懂学术的人以为自己不可一世,企图凌驾于余教授之上,动不动就攻击、嘲笑,有本事你也拿出点学术成果来给世人看看!也许你拿得出来,但如果你的学术成果即使同样是优秀的,到时候同样会有人攻击、嘲笑,那时你有余教授的心态和表现吗?</P></DIV>
<P>
<P>三 马蹄韵在对联句中的运用
马蹄韵的运用,除了句脚规则而外,还应包括句中规则。因为句中平仄的安排受句脚平仄的制约。这就使之与句脚规则成为一个系统的两个方面,不能割裂。
——余德泉《对联通》</P>
<P>马蹄韵,只能马马虎虎解释“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P>
<P>而不能完全彻底解释“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P>
<P>“句中平仄的安排受句脚平仄的制约”,这种说法更是谬论!这是因为,唐诗五律有两种交替规律,</P>
<P>一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P>
<P>一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P>
<P>由“仄仄平平仄,……”和“平平平仄仄,……”!</P>
<P>可知:当第五字同为“仄”声时,第二和第四字即可以是“仄平”,也可以是“平仄”。</P>
<P>所以对“句中平仄的安排受句脚平仄的制约”并不认同。</P>
[此贴子已经被潇湘妃子于2009-5-26 0:47:5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