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轻罗小扇 于 2011-4-23 22:23 编辑
第二讲作业:对联的基本规则
学号:A1406 姓名:紫荷依然 OK 总分:6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得分:
1、隔:所谓“隔”就是对联之间缺乏了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虽然有的对句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
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
如出句风格上俏皮可人,对句就要求语言风格及语气上的融合统一,如果对句古板平稳,便会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这就造成了风格语气上的“隔”。
正确。语言可以更简练些。5分
2、合掌:所谓”合掌”,就是上下两联中有些词语内容相同或近似,象两个手掌合龙在一起那样。因为,对联字数很少,要求言简意赅,你一副对联十几个字,上下联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就是最大的重复、浪费.所以“合掌”,被认为是对联创作中的大忌。
基本正确。4分
3、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等等。
基本正确。4分
4、结构相称、及常见的四种词组结构: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常见的四种词组结构,动宾结构、主谓结构 并列结构、偏正结构。
上下联句式一致,词组结构一致。4分
5、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
正确。5分
6、平仄相对、平仄交替:
(1) 所谓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就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所谓平仄相对,
就是上下联的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如按语音节奏而言,对联与格律诗中的对仗句基本相同。而且,对音步的安排也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此在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律平仄相对,只是要求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否则,就是失对。
(2)
所谓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的是一个句子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否则就是失替(又称串调)。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
正确。5分
7、马蹄韵、及律句的要求:
现将马蹄韵要求的平仄安排原则如下:
第一类:
一字:仄
二字:仄仄
三字:平仄仄
四字:平平仄仄
五字:仄平平仄仄
六字:仄仄平平仄仄
七字:平仄仄平平仄仄
……
以下以此类推。
根据前人诗词对联创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平仄安排还有一种更为多见的用法,同样也是马蹄韵规则。格式如下:
一字:仄
二字:平仄
三字:平平仄
四字:仄平平仄
五字:仄仄平平仄
六字:平仄仄平平仄
七字: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以下以此类推。
(1)马蹄韵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的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若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了。马蹄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句脚规则,指对联一边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一是句中规则,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句中平仄安排受句脚平仄安排的制约。句脚平仄在正格与变格之分。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对联每边最后两句的句脚平仄不相同者,称为正格,相同者称为变格。句中平仄有正格与变格之分。马蹄韵既用于联句句中,亦用于联句句脚,而以用于联句句脚特征最为明显。A、按照马蹄韵的要求,一联中平仄要有规律的交错使用。B.对联最基本要求之一是平仄相对,就是在上、下联之间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应该是相反的。
(2)律句的平仄,有三个基本点要说明,一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就是七言的一、三、五位置,平仄上并不做严格要求,但二、四、六位置必须严格按照上面所说的平仄格式,五言的一、三位置和二、四位置亦当如此;二是要避免孤平,孤平的定义是是指第一种格式的下联,除去最后一个平声字外其余六个字中只有一个平声字;三是要避免最后三个字三连平或者三连仄,俗称三平尾、三仄尾。
不要照搬教材,名词解释并非论述题,只需用简洁的语言解析清楚就可。3分
8、请列举对联声律上需要避免的禁忌(至少4个):
(1)忌合掌
所谓合掌是指联中部分词语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即:是同义相对,又称雷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
如:
出句:秋水长天何浩渺,
对句:涛声依旧拂秋尘。(错)
(2)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三平尾:指的是下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也叫三平调。所以,在应用“一三五不论的定理时,要注意,有这种情况产生时,就不能一三五不论了,而是要论了”。
就是说: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
如:曲入清风随浮云。仄仄平平平平平(三平尾错)
(3)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也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上。若不是具备特别突出的强调作用或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则属于犯忌的类型。就是说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不能相对。
如:出句:临水/看云/起,
对句:依窗/看日/斜。“看” 不能相对。
对句改为:依窗/月影/斜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说:同一个字不能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也就是我们说的“重字”。
如:出句:临水/云霞/美,
对句:依窗/水色/幽。“水”是重字。对句应改为:依窗/山色/幽。
(4)忌失替,失对
撰写对联时注意平仄相对,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 用,切忌失替。
(5)忌上下联无关
指上下联意思不统一。即:格调不同,上下无关联。
如:出句:欲扫/门前/雪,对句:红梅/岭上/开,上下联无关,风马牛不相及。对句应改为:休题/瓦上/霜。
(6)忌上联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或仄声。上联如(联脚)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
如:出句:一片冰心花解语(联尾仄),
对句:千般梅影月知情(联尾平)。
只需简单列出对联声律上需要避免的禁忌即可。5分
二、实战分析(每项5分,每题15分,共60分) ——得分:
指出下列各对句主要违反了哪个要素,说明理由,并调整、修改对句。
9、
——得分:5分
出句:何觅来时路
对句:清明自解忧
违反:词性不对 2.5分
理由:何觅是偏正结构的动词,“清明”是名词,“时”是名词,“解”是动词。2.5分
修改:出句:何觅来时路,
对句:登高骋远怀。0分
修改后的对句词性、结构、节奏也皆不对。
10、
——得分:9分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平平平仄仄平仄(对)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仄仄平平平平平 (错);
违反:平仄不相谐。是违反平仄相谐 0分
对句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理由: 对句:曲入清风<FONT color=blue
随浮云,三平尾。 4分
修改: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彩云 5分
11、
——得分:6分
出句:浓浓春意随花肆
对句:肆风急雨摧花落
违反:虽然是顶针联,但词性不相当,不规则重字“花”,平仄不相谐。有合掌意向。3分。
违反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理由:
对句:肆风急雨摧花落。(错)仄平平仄平平仄。
对句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下联:落为仄,宜以平收尾。3分
修改:
出句:浓浓春意随花肆,
对句:杨柳依依绿岸堤。 0分
12、
——得分:5分
出句:吟罢江风帆入暮
对句:舞出诗海万般情
违反:词性不相当,上下联意隔。2分
理由:“帆”是名词,“入”是动词,“万般”是形容词,此联上下联是两句意境豪不相干的联。2分
修改:
出句:吟罢江风帆入暮,
对句:渔歌夕照柳如烟。 1分
批改:茶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