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96 小时
主题0
联都初级会员

- UID
- 34858
- 经验
- 0 点
- 威望
- 1 点
- 在线时间
- 9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7-4
|
A组19-左耳
七律
春
昨夜新红次第开,微将浅醉问春苔。
谁知丽鸟因何梦,或许东风有意媒。
淡叶偷窥枝隐处,痴心迷失月遥台。
花容最是酬君好,忘却秋香索命来。
影子评析:题目是”春”,左耳没有加小标题,那么,这诗的主体就是以春为构架了.这个范围很大,春可写的事物太多了.且看左耳的生花妙笔如何在诗句中展现春的生机了.
起句: 昨夜新红次第开,微将浅醉问春苔。
起句直入主题,时间以昨夜入笔,物象以春花开为托,次第开,形容花开放的秩序,一下子就夺人眼球了,起句很美.但有个问题,起句过于写实了.会使后面的句子诗意不利于铺展.昨夜花开而且用了”次第”来形容,这从逻辑上看,有点不自然,花开,大家都知道,从初蕾到盛花,是需要一定时日的.这里的”昨夜”和”次第:等于把这个过程给省略掉了.如果这个起句把花开换成一些没有具体形象物来代替,效果又如何呢?比如,春姑如何的到来等等.
前分句写花开了,因为花的香而醉人,然后转到青苔上,这个衔接非常好,但我觉得如果第一句不写实的话,这第二句也得换着写.比如刚才说的”春姑”,那么接着这春姑会带来什么呢?完全有很多思路可考虑.如果换作我,我会写雨水,春之苏醒,皆因水润万物而盛也.
承句: 谁知丽鸟因何梦,或许东风有意媒。
承句入情了,鸟做梦皆因东风做的媒,这个构思很有新意.对诗意而言,于情于景,只要整体脉络通畅,景情是不一定要区分的过于仔细的.这个承句如果按我上面提示的构思法,这里应该写草绿花红好些,接着把这个承句放在转句上,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就真实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转句: 淡叶偷窥枝隐处,痴心迷失月遥台。
这个转句转得有点弱,之所以弱,是因为起句过早写花开,春的气息过早宣扬.再加上承句的鸟的出现,到这里仿佛已经词穷了,这个转句在整首诗上看,成了可有可无的不重要的一联了,没能托出转的效果来了.整首的诗意到此就有点”滞”的感觉.另外,”偷窥”与”隐”字意象重复.
合句: 花容最是酬君好,忘却秋香索命来。(接下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