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风中芦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芦花慕香也学莲(风中芦苇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14:58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ff0000>6月15日学学练练(由雨兮版主点评)
</FONT></b><P>学一学</P><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跌、涤、滴、迭、叠</P><P>2、学点语法小知识</P><P>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1)如:尺、寸、斤、两、亩、点(能用在名词和形容词前面,要求同名词或形容词配合)如:两亩地,一尺长。
(2)如:个、只、件、条、根、架、堆、双、副(专门用在名词前面,要求同名词配合 (1)和(2)合称物量词。)
(3)下、次、遍、趟、场、回、番、阵(用在动词后面,如:看一下,说两遍,要求和动词配合。叫动量词)
   能跟同一个名词或动词配合的常常不止一个量词,不同的量词适应不同的要求,如:“解释一番”不同于“解释一遍”,一遍含有从头到尾的意思,“一番”不包含这个意思。
   数量词组修饰名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但有时也放在名词的后面,如:父子两个,大小房间一百多间,白菜三斤。</P><P>练一练</P><P>出句:花底不知春寂寞 [逸名]
对句:月中常叹影孤单(风中芦苇对)</P>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4

46

帖子

0

精华

91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7950
经验
1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4
22
发表于 2006-6-15 17:18 | 只看该作者
[QUOTE]哈哈,与我对的相似,不过我是一般老百姓,你是仙人.我对的是'闺中难耐影孤单'看来这次我对的一定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17:4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种豆得瓜</I>在2006-6-15 17:18:21的发言:</B>
[QUOTE]哈哈,与我对的相似,不过我是一般老百姓,你是仙人.我对的是'闺中难耐影孤单'看来这次我对的一定齐了</DIV>

是对的很齐了,偶们越队越齐,老师都不管我们了,专门去辅导凑不齐了[em01][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5 18:50:50编辑过]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 小时
主题
15

417

帖子

0

精华

542

积分

联都贵宾

资深留级

Rank: 4Rank: 4

UID
8375
经验
5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10
24
发表于 2006-7-2 23:51 | 只看该作者
阿苇哪去了?是不是被旋风还是清风拐卖啦,想你了,回来上课。
蒙我师开新境界

赖斯友共懒生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7 小时
主题
110

430

帖子

0

精华

1100

积分

联都贵宾

总钻风+御赐巡山大将军

Rank: 4Rank: 4

UID
5958
经验
11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8
25
发表于 2006-7-3 16:13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6>阿苇妹妹家中有事,本月中旬回校!</FONT>
临池思黑女  面壁诵黄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

1784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8095
经验
20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12
26
发表于 2006-7-4 10:46 | 只看该作者
今才发现你的作业本,看你做作业特认真的,学习了。不过那天你在我的本子上说你闲对句,我是忙学联,看来是假的,你也很忙的,忙的都没空到学堂里来了,好多人在盼你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7-16 22:47 | 只看该作者
终于回来了,好想大家!!!明天开始补作业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0:52 | 只看该作者
6月17日《周末对句》

<P>出句:小园寒竹瘦 [慕容凌儿]
对句:长轩细柳香(风中芦苇对)</P>
<P>出句:池塘贮月荷香细 [令狐旋风]
对句:小山落日归鸟闲(风中芦苇对)</P>
<P>出句:破土草芽千点翠 [寒天]
对句:出水芙蓉一池红(风中芦苇对)</P>
<P>出句:巧借梨花读素雪 [怡然心会]  (今音)
对句:再向杨柳寻清风(风中芦苇对)</P>
<P>出句:醉李夭桃堪入画 [苏三]
对句:青山绿水总藏情(风中芦苇对)</P>
<P>对句:一帘清风一帘梦(风中芦苇对)
出句:半窗斜月半窗风[铿锵白菜]</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7 23:32:38编辑过]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0:54 | 只看该作者
<B>6月21日学学练练(特邀陆秋儿MM点评)
</B>
<P>学一学</P>
<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夺、咄、极、息、直</P>
<P>2、学点语法小知识</P>
<P>代词:在句中代替名词词组的词
代词分三类
(1)人称代词:如:我、你、他、自己、别人、大家 等
(2)疑问代词:如:谁、哪儿、几时、多少、怎么等
(3)指示代词:如:这、那、这里、这会儿、这么些、那么样等
值得注意的是三类代词都可以活用,这就是代词的虚指用法。如:你一言,我一语。这里的“你”“我”不指特定的人,“问这问那”这里的“这”“那”也不是定指,“哪儿都可以去吗?”虽然是疑问句,但句中的“哪儿”并非疑点,只是任何地方的馑肌T俦热纭疤桓鐾纯臁保残橹福庵中橹敢丫俏匏赋疲皇O略黾佑锸频淖饔昧恕?lt;/P&gt;

<P>练一练</P>
<P>出句:名利常抛丝钓外 [苏三]
</P>对句:纷争总现江湖中(风中芦苇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5 14:09:08编辑过]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0:55 | 只看该作者
<B>6月22日学学练练(由苏三版主点评)</B>
<P>学一学</P>
<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荻、鞑、耷、褡、白</P>
<P>2、学点语法小知识</P>
<P>虚词的作用和类别</P>
<P>介词:(一)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 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常见的介词有:(1)表示对象、范围的:对、对于、关于、让、教、比、给、为等
       (2)表示依据的:在、根据、依照、凭、遵照等
       (3)表示目的、手段、方式的:为、为了、按照、以、通过等
       (4)表示时间、处所的:自、从、自从、当、往、朝、沿、向、顺着、由等</P>
<P>练一练</P>
<P>出句:山情水韵王维画 [苏三]</P>
<P>对句:竹秀石清板桥情(风中芦苇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7 0:35:42编辑过]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1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0:57 | 只看该作者
<B>6月23日学学练练(特邀一脉花香版主点评)
</B>
<P>学一学</P>
<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屋、服、什、石、卓</P>
<P>2、学点语法小知识</P>
<P>介词:(二)
介词有如下语法特点:
(1)不能单独充当谓语,即使带上名词也不能充当谓语,这是它跟动词的区别。例如:去是动词,“我去北京”可以成句;从是介词,“我从北京”则不能成句。必须说成“我从北京来”才完整。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是从古代的动词演变而来的,有些词兼有动词和介词两种功能。如:
在:他不在家(动词);我在黑板上写字(介词)
为:我为大家(动词);大家为此高兴 (介词)
比:我们比比看(动词);你比我高(介词)
到:火车到站了(动词);他到半夜才睡(介词)
(2)介词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主要是名词)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介词结构的用途是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如:“为人民服务”中的“为人民”是介词结构,修饰服务。
(3)介词“向、在、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面,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好在大家都知道。(好在)走向胜利(走向)。习惯于这样做(习惯于)。献给人民(献给)</P>
<P>出句:柳蕴新芽春浅浅 [苏三]</P>
<P>对句:荷藏苦心情深深(风中芦苇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5 14:14:26编辑过]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0:58 | 只看该作者
<B>6月24周末对句
</B>
<P>出句: 新妆需浅浅 [苏不非]
对句:</P>
<P>出句:晴烟和草色 [含烟]
对句:细雾隐花颜(风中芦苇对)</P>
<P>出句: 一径秋风收落叶 [沉默]
对句:  满城春雨洗轻红(风中芦苇对)</P>
<P>出句:荷塘掬月惊鱼梦 [淡香百合]
对句:兰谷探芳赏花影(风中芦苇对)</P>
<P>出句:一湾碧水留山色 [如果]
对句:半江清风隐月影(风中芦苇对)</P>
<P>出句:  四壁藏书堪锁客 [秋风传说]
对句: 一纸泼墨亦迷人(风中芦苇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7 23:41:23编辑过]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3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0:59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ff0000>6月28日学学练练(特邀试剑MM点评)
</FONT></B>
<P>学一学</P>
<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侠、屋、服、渎、读</P>
<P>2、学点语法小知识</P>
<P>虚词的作用和类别
1、连词:连词的作用是连接。
(1)和、跟、同、与、及、而、并、或(表示联合关系的连接)如: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不但~~而且;或者~~或者;与其~~不如 (表示联合关系的连接)
(3)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即使、除非(表示偏正关系的连接)如:因为天气冷,所以河水结了冰。</P>
<P>练一练</P>
<P>出句:波光潋滟舟痕浅 [猫猫酸子]</P>对句:  山色旖旎春意深(风中芦苇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7 23:34:22编辑过]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4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1:00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ff0000>6月29日学学练练(由幻虚空版主点评)
</FONT></B>
<P>学一学</P>
<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扑、出、发、札、失</P>
<P>2、学点语法小知识</P>
<P>(虚词)助词:助词是附着在词或词组上面,表示一定的附加意义,助词大多念轻声。
(1)的、地、得是助词结构,“的”附着在词或词组后,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如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地”附着在词或词组后,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如:迅速地前进,仔仔细细地调查。“得”附着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词或词组是补语,如:说得清清楚楚。红得可爱。
(2)“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时态,“着”表示进行态,指明动作在进行,如:“他大声地说着话”。或表示动作的结果在持续,如:“屋里点着灯”。“了”表示完成态。“过”表明经验态。
(3)还有一些助词,如:们、所、似的、来、把、初、第等。如:所见所闻,二十来人,斤把米,花园似的城市。</P>
<P>练一练</P>
<P>出句:淡梅疏竹窗前月 [我爱F4]</P>
<P>  对句:闲云野鹤松间风(风中芦苇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7 0:50:18编辑过]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22:11 | 只看该作者
每题20分




第一题:你认为学习对联,有没有必要懂得古韵?为什么?<FONT face=宋体> <FONT color=#ff3300>得分:20分</FONT></FONT>

答:<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要做一个联林高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懂古韵是不行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一定要学会这晕人的古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align=left>第二题:下列是50个常用字,请用古汉语(古韵)标出(平上去入四声)。例:常祖辈国==平上去入   <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3300>得分:18分</FONT></FONT>


海屋杰节发当足失复什

上入入平入平入入入入-------节是入

俗觉敌石吉用八拾食钟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平入入入入去入入入-----俗八是入,用是去
</FONT></FONT></P><P align=left>枝说何局学伏鸭急天笔


<FONT size=3>平入平入入入入入入平入 -------

</FONT>实一哲积植竹托压伯合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入入入入入入入入入入</FONT></FONT></P><P align=left>杀光达责割叶作逐吃认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入平入入入入入入入去 </FONT><P></FONT><P><P align=left>第三题:请分别标明下列句子的古、今韵 (标出平仄即可)<FONT face=宋体> <FONT color=#ff3300>得分:17分</FONT></FONT>
1、


一片清莲收眼底(轻舞飞扬老师)几丝凉意上心头(轻舞飞扬老师)



<FONT size=3>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仄仄平平平仄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通平平仄仄平平-----<FONT color=#3809f7>平仄是根据字在句子中的作用,读音来定的,不能写“通”,</FONT></FONT> <P align=left>今:平仄平平平仄仄  <FONT size=3>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仄平平仄仄平平


</P></FONT><P align=left>2、读罢奇书深见道;吟成佳句好观光。


<FONT size=3>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仄仄平平?仄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平平仄仄通平?</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仄平平平仄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平平仄仄平平



<P></FONT><P><P align=left>3、 娇菊带霜花更艳(大蒙)孤蓑泻月影长空(大肠世家)


<FONT size=3>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仄仄平平通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平仄仄仄通通</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平仄平平仄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平仄仄仄平平</FONT></P><P align=left>4、三尺方窗,变幻四时图画(空空道人)一支瘦笔,评说七彩人生(农夫耕霞)


<FONT size=3>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通仄平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仄仄仄平平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仄平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仄仄仄平平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平仄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平平仄平平


</P></FONT><P align=left>5、<FONT size=3> </FONT>岸柳堆烟,一湖春色一湖画(苏三)庭花带雨,几束清香几束诗(轻舞飞扬)


<FONT size=3>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平仄仄?通仄平平通仄平</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仄仄平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平平仄平平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平平仄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仄仄平平仄仄平


</P></FONT><P align=left>第四题:学前考察    <FONT face=宋体> <FONT color=#ff3300>得分:20分</FONT></FONT>      

请按照目前你的水平,写一副对联,不要抄袭,独立完成。不论水平高低,仅是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6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22:13 | 只看该作者
<P LINE-HEIGHT: break-all; 12pt?><B>第二讲作业

</P></B><P><P LINE-HEIGHT: break-all; 12pt?><B>第一题:下列句子都是学员最近应对习作,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平仄(古今韵均要求标出)再用音律检查是否合律,若有错误,则标出错误所在。(25分)</B> <FONT color=#f70938>22分





</FONT><P><P><P LINE-HEIGHT: break-all; 12pt?>1、






<P><P><P break-all?>水柔容万象   
壁高蕴太极
今: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上联的容失律    <FONT color=#f70938>容合律,出律的是下联 -2</FONT>
古: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2、
汲泉和月煮
放鹤伴松眠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及好,很喜欢这句. </P><P break-all?>古: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3、
满地落红帘半卷 
三杯残酒月一弯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下联弯为量词,与上联的卷词性不合. <FONT color=#f70938>这个句子可以看成词性活用。</FONT></P><P break-all?>古: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FONT color=#f70938>古韵一沾律 -1</FONT>
4、
芭蕉雨韵催诗就
芦苇风情摇句新
今: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就对新,词性不合.不过很喜欢这句.我也是芦苇嘛.</P><P break-all?>古: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B>第二题:请说出下列句子失律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见。 (25分)(古今韵择其一即可)</B>
1、 <FONT color=#f70938>23分</FONT>
雨洗峰峦翠
霞染原野红
染失律,改为妆.
2、
万顷新荷微雨里
千枝娇柳清风中
清风中三连平,清风改为细风或晓风.
3、
松映烟霞流画影
雨弹夏荷惹情思
烟霞为两字意思并列,夏荷音律与词性都不合画影对情思也欠缺.下联改为:
鹤凌云雾舞诗情
4、
雨过天晴莺语乱
风来雾散花影明
花影失律,不会改   :) <FONT color=#ff0033>改燕身轻如何?  -2</FONT>
5、
清风入座吟新诗
月敲窗叙旧情
吟新诗三平尾,改为吟新句.

<B>第三题:请按格律填写句子(新旧声均可,但要标明清楚;自创联或者成联均可)(20分)  <FONT color=#f70938>20分
</FONT></B><B>今韵</B>
1、
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
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荫(昆明龙门联) </P><P break-all?>2、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辉光天在抱;
钩索月窥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3、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无端旧梦驱残醉;
九畹贞风慰独醒。<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4、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水色岚光相映带;
高松修竹共盘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第四题:说说最常见的五言,七言联的句中平仄规则,并应对下列两个出句。(30分)<FONT color=#f70938>27</FONT></B><FONT color=#f70938> </FONT>

1、风来波影乱
2、惜春欲往花间住

五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A 上联: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仄平平。

B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七言:

A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B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1、风来波影乱 =雨住草色新  <FONT color=#f70968>色字出律 -3</FONT>

2、惜春欲往花间住=读月常来水里寻   <FONT color=#ff0033>不错,读字尤其好</FONT></P>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7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14:45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0000ff>[公告]第四讲   对联的禁忌
</FONT></b><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第四讲   对联的禁忌</FONT></FONT></P><P><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3>在对联的创作或赏析中,比较常见有以下几种重要的禁忌需要留意:</FONT></P><P><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P><P><FONT face=宋体 color=#f70909 size=3>1.忌上重下轻</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对联忌上联气盛,下联势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 </FONT></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例如:气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离骚廿五篇。
下联就显得弱了许多。</FONT></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又如:万仞惊峰承日月;
      一株柔柳伴花枝。
前句高唱,后句低吟,应当避免。</FONT></FONT></P><P><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P><P><FONT face=宋体 color=#f70909 size=3>2.忌乱脚</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无论短联还是长联,上联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例如: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
      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
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联尾最后一个字若出现平声对平声或仄声对仄声,均为乱脚。是对联大忌。
例如:党恩比海深;
      人心向阳红。
其中的深、红同为平声,犯了乱脚的禁忌。</FONT></FONT></P><P><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P><P><FONT face=宋体 color=#2222dd size=3>(幻注:对联的韵脚上仄下平,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少数对联反其道而行之,韵脚采用上平下仄,这是因为上下联在表意上前后呈现顺序的需要,以及遣词用字的限制而采用的一种变通方式。由于这样的情形在对联中极少出现,这里不再细说。所以真正的乱脚应是同平同仄。)</FONT></P><P><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P><P><FONT face=宋体 color=#f70909 size=3>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三平尾:指的是下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也叫三平调。所以,在应用“一三五不论的定理时,要注意,有这种情况产生时,就不能一三五不论了,而是要论了”。
例如:一年春作首(仄平平仄仄),
      万事公为先(仄仄平平平)。
还有的联家也忌上联末三仄尾,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尽管诗律中没有提到,但同三平尾一样(特别是音调也一样)读起来很单调,还是应当避免才好。
例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但“可”是三声,有时还可通融。(参加比赛当中,最好连此能避免则能避免)</FONT></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color=#2222dd>(幻注:这一规矩通常只是针对短联创作的限制。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为平声,在断句时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前两种的语顿均以平声收尾,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后一种情形若按照意节说,还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偶有所见的,尤其在长联的创作中。只是连续三字平声,读起来依然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所以能避免当尽量避免。至于三仄尾,个人认为除了三种同声调的需要避免以外,其余的可以完全不必顾忌。因为仄声韵还有三调的变化,在听觉上不会产生单调的感觉,而三同声不仅在听觉上感觉单调,比如连续的三去声,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出现三同声仄韵的概率比较小,所以不必有太多的顾忌。)</FONT></FONT></P><P><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P><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color=#f70909>4.忌孤平和孤仄</FONT> </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孤平句只出现在句脚是平声字的下联里。同理,孤仄句也只出现在句脚是仄声字的上联中。</FONT></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关于何谓孤平、孤仄以及忌孤仄在联界一直有争论,下面引用一些老师的话,我觉得足以将本题搞清楚了:</FONT></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关于“孤平”,目前大多数都赞成王力教授的定义:除句脚是平声字外,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属于孤平。王力《诗词格律》: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大蒙)</FONT></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关于“孤仄”一说,是由“孤平”的概念类推出来的,忌孤平和忌孤仄应该是为了使得对联声律和谐,孤平的句子,会造成音韵不顺,当然要尽量避免(犯孤平为诗家大忌)。孤仄的句子,因为仄声还有上去入几音,尚不显呆板。所以可以通融.(苏三)</FONT></FONT></P>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8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00:21 | 只看该作者
8月3日学学练练(特邀可儿MM点评)






<P>学一学</P>
<P>
</P>
<P>学一学</P>
<P>关于对联的工对</P>
<P>工对也就是严对,要求严格遵守对仗的“六相”原则,尤其是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三个基本原则。特别是词类对仗,要求所对仗的词属于同一小类。在传统的诗联创作中,词可划分为28小类。即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宫室类、器物类、衣饰类、饮食类、文具类、文学类、植物类、动物类、形体类、人事类、人伦类、代名类、方位类、数目类、颜色类、干支类、人名类、地名类、同义连用字类(如“格调”)、反义连用字类(如古今)、连绵字类、重叠字类、副词类、连介词类、助词类。小类相对中,数目、体形、颜色、方位更是自成一格。相对仗的词是相邻的小类,也认为属工对。对联应尽力求工,但求工太过,走上反面,形成同义反复,则是作联之大忌。诗联学中称之为“合掌对”。</P>
<P>练一练</P>
<P>出句:春山无酒花迎客 [砍柴的]</P>
<P>对句:寒舍有竹云赠君(风中芦苇对)</P>
<P>此句理解为有隐士去山上会友,山本有情,无法以酒待客,但有山花相迎.我下联所对,来到朋友住处,君子屋有竹伴,却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好友,便取山风闲云相赠.不过这对句联律可真是错的乱七八糟的可以.</P>[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7 23:06:48编辑过]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9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7:0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宋体 size=4>第一题:指出下列对联中犯了那些禁忌,请简要说明。每小题3分,共30分。</FONT><FONT face=宋体 size=4>(里面可夹杂着没有犯忌的句子哦,请各位小心分辨^_^)
1、月圆花好千家乐;家福民强万户欢!
答:千家乐与万户欢意思同,合掌.<FONT color=#ee1169 size=3>幻:“家”异位不规则重字,-1。</FONT>

2、小院回廊春寂寂,红枫黄菊水潺潺。
答:小院回廊与红枫黄菊不关联.<FONT color=#ee1169 size=3>幻:上春下秋,时间隔了,所以不联,-1。</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3、细雨笼烟工笔画;奇峰映水天然诗。
答:下联三平尾.</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4、桨动千波月;荷涵一寸香。
答:上重下轻.

5、春山无酒花迎客;碧海有情浪助帆。

答:下句孤平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早读书。
答:读古韵为仄,失对.<FONT color=#ee1169>幻:今音合律。</FONT>

7、莫以贪婪存史册;但求肝胆染汗青。</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答:合掌.<FONT color=#ee1169>幻:汗,失替,-1。</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8、爆竹声声传喜讯;红莲朵朵吐清香。

答:上下联不关联,改为红梅.我见别人家贴的春联都是这样的.<FONT color=#ee1169 size=3>幻:“爆竹”在此不一定是特指春节;上下的联接点在于托物而言欣喜之情,营造的氛围一致,所以不犯忌,-3。</FONT>

9、纵观五岳三川,古今英雄功过;遥看两山一城,历代风流善恶。</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答:下联应平收.<FONT color=#ee1169>幻:还有许多错误没有指出,-1。</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1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答:没问题.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第二题:对句练习。每小5题分(意境2分,结构2分,平仄1分),共30分。 (每小题只限一句,多做不批,用今音应对要注明。本期的对句有点难,还请大家慢慢应对,请别太随意了^_^)
1、胜境无康道;<FONT color=#ee1169>幻:估计你是不喜欢对这联了。不计入分数。</FONT>

2、绣花春雨细;飞雪梨花香</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ee1169 size=3>幻:比喻形象,在联意的和谐上略欠。较高要求不扣分。</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4>3、冷月枝头花寂寞;清石古巷人徘徊。<FONT color=#ee1169>幻:“清石”当为“青石”,三平尾,犯忌,-2。改为客徘徊</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4、寂静苍山春入梦;喧嚣松海风奏音。<FONT color=#ee1169>幻:“寂静/喧嚣”自相矛盾;奏,失替,-2。</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4>5、笑看飞花无宠辱;静观闲云亦卷舒。<FONT color=#ee1169>幻:“云”失替,“卷”粘律,-2。</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4>6、苍原策马,风生腋下云逐我;联海泛舟,词绕心头句弄人。<FONT color=#ee1169>幻:呵呵,有感而发:)上下意隔。-2。</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4>第三题:撰写成联练习。每小题只限一句,多做不给分,用今音应对要注明。每小题10分(立意3分、意境3分、结构2、韵律2分),共20分。1、以咏云或赋水为题写5至11字的成联(注意:以云为题的联中,不许出现“云”字;同样以水为题的成联中,不许出现“水”字)</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雨画圈圈点点
天书渺渺茫茫 我写的是雨水.<FONT color=#ee1169>幻:很不错:)欣赏。</FONT>
2、自撰一对联,长短不限(用典要说明出处)</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联飘千古韵=墨书九州风。<FONT color=#ee1169>幻:大气,颇具豪情,惜“书”出律,-2。</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4>第四题:谈谈学习第四讲的收获。20分。</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6 0:39:41编辑过]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40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7:44 | 只看该作者
晕倒,这次作业怎么这么难,不知从哪下手了[em06]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2 04:19 , Processed in 0.1155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