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月14日学学练练的疑惑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35

292

帖子

0

精华

498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7771
经验
49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5
21
发表于 2006-6-14 22:17 | 只看该作者
<P>跟着疑惑</P>
<P>登楼醉晓天没问题,千江月色也没问题,两个放在一起似乎顺序有点问题……</P>
<P>是不是倒装?</P>
[em11][em06]


映月山泉静    舞烟杨柳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 小时
主题
384

7404

帖子

3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贵宾

御赐护龙大将军

Rank: 4Rank: 4

UID
6533
经验
88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13
22
发表于 2006-6-14 23:1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5>出句:<FONT color=#000000>登楼醉晓天,千江月色</FONT> [弹指]</FONT></P><P><FONT size=5>我的浅见:</FONT></P><P><FONT size=5>1.登楼所陶醉者,晓天月色也,美不胜收,是写实.</FONT></P><P><FONT size=5>2.由此而想到千江亦如是,是务虚.</FONT></P><P><FONT size=5>3.实虚相兼,是古今文人通用之创作方法.虚有所本,据实想象;实允化虚,活跃思维.</FONT></P><P><FONT size=5>4.如何实虚相兼,靠悟.熟而生悟,巧在其中矣.过实则呆,过虚则空,皆不可取.运用之妙,在乎一心.</FONT></P><P><FONT size=5>5.楹联.诗.词.散文等的创作及欣赏,皆合此理.</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 小时
主题
15

417

帖子

0

精华

542

积分

联都贵宾

资深留级

Rank: 4Rank: 4

UID
8375
经验
5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10
23
发表于 2006-6-14 23:3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5>对句:弹指杀鸭子<FONT color=#000000>,一地鸡毛</FONT> [凑不齐]</FONT></P><P><FONT size=5>我的浅见:</FONT></P><P><FONT size=5>1.弹指所杀者,鸭也,惨不忍睹,是写实.</FONT></P><P><FONT size=5>2.由此而想到杀鸡亦如是,是务虚.</FONT></P><P><FONT size=5>3.实虚相兼,是古今文人通用之创作方法.虚有所本,据实想象;实允化虚,活跃思维.</FONT></P><P><FONT size=5>4.如何实虚相兼,靠悟.熟而生悟,巧在其中矣.过实则呆,过虚则空,皆不可取.运用之妙,在乎一心.</FONT></P><P><FONT size=5>5.楹联.诗.词.散文等的创作及欣赏,皆合此理.</FONT></P><P><FONT size=5>凑不齐灌下水,活跃气氛,呵呵。</FONT></P>
蒙我师开新境界

赖斯友共懒生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946

6914

帖子

15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十大明星斑竹

Rank: 10Rank: 10

UID
998
经验
1004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5
24
发表于 2006-6-15 00:4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东张西望2006</I>在2006-6-14 15:14:25的发言:</B>
哈,苏三老师,对不起,俺没被说服呢 )</DIV>
<P>呵呵,对出句的理解常常见仁见智,本就不是简单的对错可以界定的,只是各抒己见而已,谈不上谁说服谁。宋代《嘉泰普灯灵》里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句子,说的是江不分大小,有水便有月,人不分贵贱,有人便有真灵性的道理。由一水而知千江,将佛典运用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使句子境界旷远,回味绵长,我觉得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其实,我觉得还有一种理解,作者描写的是夜色明亮如晓天的清幽景色,月色是因,给人晓天的感觉是果。这样似也合情合理。:)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5 1:39:59编辑过]

小憩自然凉 心怡处处皆福地浅斟不愿醒 身醉时时梦桃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946

6914

帖子

15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十大明星斑竹

Rank: 10Rank: 10

UID
998
经验
1004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5
25
发表于 2006-6-15 00:4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6-6-14 23:10:35的发言:</B>

<P><FONT size=5>出句:<FONT color=#000000>登楼醉晓天,千江月色</FONT> [弹指]</FONT></P>
<P><FONT size=5>我的浅见:</FONT></P>
<P><FONT size=5>1.登楼所陶醉者,晓天月色也,美不胜收,是写实.</FONT></P>
<P><FONT size=5>2.由此而想到千江亦如是,是务虚.</FONT></P>
<P><FONT size=5>3.实虚相兼,是古今文人通用之创作方法.虚有所本,据实想象;实允化虚,活跃思维.</FONT></P>
<P><FONT size=5>4.如何实虚相兼,靠悟.熟而生悟,巧在其中矣.过实则呆,过虚则空,皆不可取.运用之妙,在乎一心.</FONT></P>
<P><FONT size=5>5.楹联.诗.词.散文等的创作及欣赏,皆合此理.</FONT></P></DIV>
<P><FONT size=3>深以为然。欢迎<I>城谿先生雅临学堂。</I></FONT>[em27][em27][em27]</P>
小憩自然凉 心怡处处皆福地浅斟不愿醒 身醉时时梦桃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9

27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8283
经验
3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2
26
发表于 2006-6-15 02:4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苏三</I>在2006-6-15 0:46:55的发言:</B>


<P>呵呵,对出句的理解常常见仁见智,本就不是简单的对错可以界定的,只是各抒己见而已,谈不上谁说服谁。宋代《嘉泰普灯灵》里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句子,说的是江不分大小,有水便有月,人不分贵贱,有人便有真灵性的道理。由一水而知千江,将佛典运用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使句子境界旷远,回味绵长,我觉得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其实,我觉得还有一种理解,作者描写的是夜色明亮如晓天的清幽景色,月色是因,给人晓天的感觉是果。这样似也合情合理。:)
</P>
</DIV>
<P>
<P>斗胆与苏三老师商榷,兼与<b><EM>城谿先生探讨</EM></b></P>
<P>首先“千江月色”应该指的是月色融融,辉映江水。故必定是月色正浓,当值月亮正圆之时。显然不应是拂晓。</P>
<P>所谓拂晓,应指天色初蒙,日月交接之时。虽有晓月,但在拂晓时分已不十分明亮,应是晓月朦胧,哪里还有月色融融之感?</P>
<P><b><EM>此外,“</EM></b>夜色明亮如晓天的清幽景色,月色是因,给人晓天的感觉是果”---“晓天”当指拂晓无疑,拂晓天已微亮,寰宇初蒙,其景观给人一种生机,新馨,希望的感觉。“夜色明亮”是一种清幽,静寂,会引发怀古,伤别的感觉。无须多说,与拂晓所引发的差别太大,不好相比吧。</P>
<P><b><EM>城谿先生</EM></b>所言“<FONT size=3>登楼所陶醉者,晓天月色也”</FONT>未必尽然。问题出在晓天有月,但在较亮的光线下已无月色可赏了。</P>
<P><b>我倒有一解,“登楼醉晓天,千江月色”中“醉”字可有文章。</b></P>
<P><b>显然这里的“醉”不是陶醉千江月色,而是真的醉了。登楼后,景色使然,饮酒到晓天。此时恐怕已经饮得“水天一色”了,哪里还分得出月色和晨曦!!!故把江浴晨曦,当作千江月色了。</b></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1

29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911
经验
4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27
发表于 2006-6-15 08:08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1169ee size=4>呵呵, 我与楼上见解相近</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1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581
经验
22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15
28
发表于 2006-6-15 08:09 | 只看该作者
曾经看见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真是的也!:)[em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1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581
经验
22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15
29
发表于 2006-6-15 08:2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夜氓</I>在2006-6-15 2:42:01的发言:</B>


<P>
<P>斗胆与苏三老师商榷,兼与<B><EM>城谿先生探讨</EM></B></P>
<P>首先“千江月色”应该指的是月色融融,辉映江水。故必定是月色正浓,当值月亮正圆之时。显然不应是拂晓。</P></DIV>
<P>也探讨
<P>夜氓DD的推论我有点晕:)
<P>不太明白为何千江月色就必是月色融融,必是月圆之时?朦胧月色与融融月色,我觉得都很美啊,都使人陶醉。月色使人心旷神怡,还是惹人愁思,起人幽思,关键只在望月之人本来的心情。心中如何,眼中方如何。悲观的人看什么都是悲观的,乐观的人看什么都能找出美来:)
<P>此句,“醉”字表现的就是作者愉悦的心情,我是这么理解的:)</P>[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4

26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5959
经验
4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9
30
发表于 2006-6-15 09:1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晓一郎</I>在2006-6-14 16:18:52的发言:</B>

<P><FONT size=5>登楼醉晓天,千江月色</FONT></P>
<P><FONT size=5>在楼下喝了一晚上,早晨才爬起来上楼,眼见得是多的狠了,晕晕忽忽本来一条江看成一 千江了,月色就象个白面饼,关键是这位饿的厉害,也花了眼,一看,哇,这么多白面饼啊,所以千江月色齐了.呵呵</FONT></P></DIV>
<P>
<P>基本同意哈!</P>
<P>作者在小楼喝酒至天将破晓,也该回去了,凭栏远眺,把白白的江水当成月色,故做此句。</P>
<P>不过以后喝酒时最好不要在江边,更不要上小楼,小心脚下哈。来来来,喝了这一杯,还有999杯</P>[em10][em01][em01][em01]
皆言芦苇根基浅,我自摇曳心自闲。随风漫舞飞花梦,一丝微绿报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43 小时
主题
304

6835

帖子

19

精华

5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5212
经验
85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7
31
发表于 2006-6-15 09:57 | 只看该作者
<P>这个句子是因果倒置。因“千江月色”而“登楼醉晓天”。</P>
寒时自诩梅花瘦
天下居然知己多
----石桥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32
发表于 2006-6-15 10:14 | 只看该作者
<P>看到梅老师点评前的话,觉得颇有道理,偷转过供大家参考哈</P><P><FONT color=#ff0000>老梅:点评之前,看了大家对于此出句的讨论,感觉说的都很有道理。个人感觉,此句有深意:出句可能想表达,夜月高悬,清光泻地,如同拂晓天色,我登上高楼,见月入澄江,不禁陶然而醉,由此而联想到,此江月色亦为他江月色,所谓千江一月。不过“晓天”的暗喻手法毕竟还是突兀了些。我原想,千江 改为 千山 似乎更合理些。因为由一江而联想到“千江”, 毕竟不如 因峰峦起伏而联想到“千山”来得自然。虽有瑕疵,但立意甚高,旨趣很好,不失为一个好的出句。</FONT></P>[em05]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43 小时
主题
304

6835

帖子

19

精华

5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5212
经验
85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7
33
发表于 2006-6-15 11:32 | 只看该作者
<P>梅仙老师说得是有一定道理。</P><P>但此句的作者“弹指”若是故人,我想,以与其曾经的交往,或许能揣摩出其此句的境界。</P><P>在草老师的帖前我说是因果倒置,但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了共同探讨,细细说说吧:</P><P>1、“登楼醉晓天   千江月色”,出句由五言,四言两个分句组成。这种结构应该并不是随意的组合,无论从视觉还是吟诵来看,前分句字多,后分句字少的格式,都给人以极铿镪的感觉,这样的结构,落笔点在四字上,那四个字可以说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千古一叹。</P><P>2、如果按照正常的因果关系来解析出句:我们对句子的理解只停留在下面两个意境:</P><P>(1)我于拂晓之时登上高楼,临风把酒,眼下江水横流,水面有晓月清淡的光。</P><P>(2)我于拂晓之时登上高楼,眼下江水横流,水面有晓月清淡的光,令人沉醉。</P><P>这样问题就来了:</P><P>对于这两个意境,应该有以下疑问:</P><P>(1)拂晓而起,登楼饮酒赏月合常规吗?</P><P>(2)虽然古人有疏狂不羁之性情,饮酒或许会不管晨昏,何问朝暮,但名士更知道在什么样的时候去寻找最佳的境界,拂晓之时,是月光开始隐退的时候,若非整夜不眠在赏月之人,会早早起来看此时之月么?</P><P>所以,我们应该否定这种正常的因果理解。</P><P>3,为什么要说是因果倒置呢?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这样对出句意境的理解:</P><P>(1)我登上高楼饮酒,竟然醉至拂晓,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千江月色”。</P><P>(2)关于”千江月色“的艺术手法和其中的意境,前面很多联友遗迹梅仙老师,苏老师都做过精彩的解说了,省略。</P><P>(3),出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开始就先交代结果:我登楼饮酒,一夜未归。这时候读者会想:他为什么要一夜痛饮呢?是失意?还是伤感?亦或是闲愁?在我们猜测的时候,作者一声清越的吟唱揭开了谜底:“千江月色”!</P><P>(4)这样理解,出句的立意立刻便会脱颖而出,清标于人:我喜欢清静淡雅的境界,月色的清明之境正合我心,对月如对禅,会把人功名利欲之心一洗而净。</P><P>(5)这时候“醉”字的艺术性也出来了,登楼而坐,听江声,看月色,饮酒是免不了的,然而,饮酒并不是主要的,只是助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月!</P><P>(6)竟坐一夜,与月谈心,直至拂晓时月色渐渐隐退,好一位情怀高远,洒脱的名士风范!</P><P>结论:出句前后分句是因果倒置。</P><P>欢迎大家讨论:)))))</P>
寒时自诩梅花瘦
天下居然知己多
----石桥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9

80

帖子

0

精华

143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8360
经验
21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8
34
发表于 2006-6-15 12:12 | 只看该作者
<P>哦,总算整明白了,因为千江月色,而登楼饮酒,醉至晓天。</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1

29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911
经验
4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35
发表于 2006-6-15 12:2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1111ee size=4>寒天老师33楼的发言,偶服,偶服,偶服。</FONT></P><P><FONT color=#1111ee size=4>理不辩不明,讨论让大家越来越明白了。</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 小时
主题
15

417

帖子

0

精华

542

积分

联都贵宾

资深留级

Rank: 4Rank: 4

UID
8375
经验
5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10
36
发表于 2006-6-15 12:55 | 只看该作者
<P>苏校长漫谈夸张,城先生务虚正忙,梅教授微言大义,寒老师总结,是倒装[em07]
<P>凑不齐受教了,这个讨论是有益的,起码在这过程中,俺对如何理解出句的含义,有了更深的认识,谢过各位老师,给您敬茶[em27][em27][em27][em27]</P>
蒙我师开新境界

赖斯友共懒生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37
发表于 2006-6-15 13:13 | 只看该作者
<P>哎呀,我们老师们就是老师呢,学生佩服!终于把那个出句给弄懂了! </P><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9

27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8283
经验
3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2
38
发表于 2006-6-15 13:54 | 只看该作者
<P>寒天老师所说,有心得,见地,且汇集各流派议论,应该就是这意思了!</P>
<P>可问题在于这样的联句是否为好句,那就只有见仁见智了.我以为好句虽要引发深思,却不能太"曲径通幽". 太费解了,一不留神就误读了.</P>
<P>记得老师教我们习联,特别嘱咐:意思相关,时令有序,情景相宜,伦理相通.在这个出句中,我们却要一点,一点找出它的合理情节.有些累人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5 14:02:5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 小时
主题
495

2819

帖子

0

精华

4200

积分

联都举人

学堂五班+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968
经验
42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6
39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15:44 | 只看该作者
<P>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答疑释惑.尤其感谢寒天老师.</P><P>我认为如果一个出句或对句靠解释后大家才能弄明白,那么这个出句或对句就是不成功的.对联应该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体,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造出一些所谓的"境"来.</P><P>对联初学中</P><P>汗~~~~~~~~<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4.gif"><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4.gif"><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4.gif"></P>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 小时
主题
495

2819

帖子

0

精华

4200

积分

联都举人

学堂五班+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968
经验
42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6
40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15:4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夜氓</I>在2006-6-15 13:54:37的发言:</B>

<P>寒天老师所说,有心得,见地,且汇集各流派议论,应该就是这意思了!</P>
<P>可问题在于这样的联句是否为好句,那就只有见仁见智了.我以为好句虽要引发深思,却不能太"曲径通幽". 太费解了,一不留神就误读了.</P>
<P>记得老师教我们习联,特别嘱咐:意思相关,时令有序,情景相宜,伦理相通.在这个出句中,我们却要一点,一点找出它的合理情节.有些累人了.</P>

</DIV>
<P><b><FONT color=#000066></FONT></b>  
<P><b><FONT color=#000066>支持夜氓同学的观点</FONT></b></P>[em05]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2 17:07 , Processed in 0.1289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