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小肥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肥羊作业本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6-23 14:57 | 只看该作者
<B>6月17日《周末对句》</B>
<P>出句:小园寒竹瘦 [慕容凌儿]
对句:陋室只灯昏  [小肥羊]</P>
<P>出句:池塘贮月荷香细 [令狐旋风]
对句:驿路迎春柳色新  [小肥羊]</P>
<P>出句:破土草芽千点翠 [寒天]
对句:攀山藤蔓一年青  [小肥羊]</P>
<P>出句:巧借梨花读素雪 [怡然心会]  (今音)
对句:闲拈落蕊问青春  [小肥羊]</P>
<P>出句:醉李夭桃堪入画 [苏三]
对句:清风素月可吟诗  [小肥羊]</P>
<P>对句:一树繁花一树雨  [小肥羊](今音)
出句:半窗斜月半窗风[铿锵白菜]</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5 18:12:15编辑过]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12:43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宋体>由石人联友点评下列对句
</FONT>
<P>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石:羊兄,我等这天可等得很久喽.木炭已经备好了,开刀了哈….. </FONT>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出句</FONT><FONT face=宋体>: 新妆需浅浅 [苏不非]
对句: 彩帔尚翩翩 [小肥羊]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石:羊友是活脱脱画出一位新嫁娘来了.就是不知行完礼后的第二天清晨,新人是否还要再着彩帔,听说那东西很沉的.律是合滴,意嘛,一定是承的了. </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33ff>羊:汗!这就完啦???</FONT>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出句:晴烟和草色</FONT><FONT face=宋体> [含烟]
对句:细雨兑花香 [小肥羊]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石:我想晴烟是指烟雾吧,被草色渲染成淡淡的绿色.细雨蕴含着花的香气,很美的景,很好的想象.只是有一点要请教羊友,这是一个有雾有雨的日子吗?那又如何理解晴烟的晴字呢? </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968f7>羊:又汗!!光忙兑花香啦,石JJ说的对。唉~本来俺还最得意这个对句呢,都是睛字惹滴祸!</FONT>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出句</FONT><FONT face=宋体>: 一径秋风收落叶 [沉默]
对句: 半坡暮色染肥羊 [小肥羊]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石:上联是秋了,含着淡淡的悲,因为风起了,叶落.叶落不是出自它的本意,那是无耐的飘零.下联那半坡暮色是相当的美,另外小肥羊也染的不错,都成彩棉啦,哈哈.若说鸡蛋里挑骨头,那只能说下联可与季节无关了,不过这也不算是大毛病吧. </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3300ff>羊:关于此对句的暖与出句的冷是否意隔,和几位同学也多有争论,见仁见智。不过俺更侧重于画意,如果把上下两句景物入画,应该会是一幅佳作吧~</FONT>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出句:荷塘掬月惊鱼梦</FONT><FONT face=宋体> [淡香百合]
对句:柳岸迎风旷鸟音 [小肥羊]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石:这上联出得好,我最喜欢这一联了,静.美.羊友的柳岸也不错,旷字是指鸟音散了吗?有月的夜里,鸟儿都兴奋的不睡啦,开联欢会呢吧. </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33ff>羊:旷,是为衬托上句静的氛围。本意为空、广,此处引申为扩展、放大之意。意思是说在宁静的夜晚,小小的夜鸟忽啼也被放大了许多,传的更远。</FONT></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ee11ee>雨兮:罗嗦两句。此出句隐了主语--人,掬月惊梦的都是人,对句主语就不太明显,尤其“旷”字,按羊羊DD的解释,扩展的主语是风,结构就与出句不符,所以最需要改的就是这个“旷”字:)</FONT>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出句:一湾碧水留山色</FONT><FONT face=宋体> [如果]
对句:数片白帆映日辉 [小肥羊](今音)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石:这联对得好.我喜欢.青山连碧水,白帆映日辉.没得说,一幅美景.</FONT> </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66ff>羊:这联俺自觉也不错,嘻嘻,自夸一句先~不过,总感觉对句字词过于平正,无出彩之处,虽然整体意境良好。</FONT>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出句</FONT><FONT face=宋体>:四壁藏书堪锁客  [秋风传说]
对句:一双慧目善知人  [小肥羊]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石:呵,看来主人家不只是家藏万卷书,还有慧眼如炬的主人公哪.好友易得,知已难求.你有这双慧目做朋友,我可要恭喜你了.羊友.</FONT> </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938f7>羊:石人JJ又开始忽悠俺了。。。这个对子俺试了几个对句都不算满意,总感觉不能很好地与上句相配。以后再想吧,也许会忽遇妙手偶得之时捏~~</FONT>
<P></FONT>
<P>
<P><FONT color=#ff0000>石:小肥羊兄,对联高手,灌水高手,学习了!我是第一次评联,若是把你惹恼了,下次你评我,只是要小心不要硌了你的牙,嘿嘿</FONT></P>
<P><FONT color=#0938f7>羊:完了,终于瘸啦。。。。</FONT></P>
<P><FONT color=#0938f7>实话说,石人JJ,俺对你滴评联不满意,相当滴不满意!!净挑好听滴说啦,这样子俺还怎么进步啊?不过,俺还是要谢谢JJ的辛勤劳动和大力夸奖,呵呵,毕竟好话谁都爱听滴。但是,俺坚信——金身是用板砖拍出来滴,不是用喇叭吹出来滴。希望下次JJ再评俺时,一定要把丑话说在前头,要狠一点,猛一点,凶一点,冷一点,不要给俺留面子,最好刀刀见血,三刀六洞!</FONT></P>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33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66>6月24日周末对句</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66>由小肥羊联友点评下列对句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66>总算捞到一次露脸的机会~俺被楼下的石头人砸的满头包。。。现在,嘿嘿嘿~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938f7>由于俺是初练,可能还把握不好分寸和力度,如有失手之处还请香MM多多原谅~鹅米豆腐,愿主保佑香MM吧。。。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出句</FONT><FONT face=宋体>: 新妆需浅浅 [苏不非]
对句: 长袖且翩翩 [沉香]


<P></FONT><P><P><FONT face=宋体>  <FONT color=#0033ff>羊:这个“新妆”,俺当初也吃不准是虾米意思。是刚画的妆?新娘的妆?还是初次化妆?看了班长的“歪论”后,俺终于弄明白啦。“新妆”应该是“新化妇人妆”的意思!由此可见上联是大有典故,字字精妙,暗藏杀机~“妆”可为名词,也可作动词。作名词时,为女子身上的装饰或嫁妆;作动词时,为化妆。上联强调“妆”要“浅浅”,则“妆”不能为名词,否则意不相配,只有为动词“化妆”时,才能与“浅浅”相合。因此,俺斗胆认为:此上联中“妆”应为动词!!!发现绝大多数同学似乎都把“妆”当作名词来对滴,俺这么说还真有点风险捏,可能会犯众怒。。。不过无所谓啦,大不了再被涮一次,又不是头一回。。。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33ff>  看看香MM的下联,律合,意也合。好一个翩翩,引人遐想。。。新妆淡淡,长袖翩翩;盈盈浅笑,媚眼如烟;轻移莲步,体态纤纤;香似芝兰,貌比蝉娟。这样滴娇妻有多少俺都不嫌多~哎呀呀,老师救命~流鼻血啦。。。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33ff>  但是——(一手捂鼻,仰脸向天)按俺刚才的理解,“妆”是动词,“袖”就有点失对啦。“且”字的意义不明,姑且?尚且?并且?肥羊跳井——不懂,大大滴不懂。。。。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33ff>  补充一句,感觉“浅浅”用意也颇为朦胧。是妆浅浅(效果)?还是浅浅妆(动作)?头痛的事交给老师去办吧,有时间俺还不如眯一觉,梦里会婵娟,嘿嘿~~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33ff>  都是香MM不好,一上来就舞动长袖翩翩,弄滴俺春心萌动、神魂颠倒,今晚又睡不好啦。。。。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出句:晴烟和草色</FONT><FONT face=宋体> [含烟]
对句:丝雨入黄昏 [沉香]


<P></FONT><P><P><FONT face=宋体>  <FONT color=#0066ff>羊:上联意境之美妙不再赘言。下联律合,单句意境不错,但与上联相应略显不合。与俺滴对句犯一个毛病,刚刚还晴烟袅袅,马上就黄昏来临,老天爷说变脸就变脸,还下起了雨。镜头切换的太快,怎么也得让人有个适应滴过程吧?要是进洞房这么快就好啦:)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出句</FONT><FONT face=宋体>: 一径秋风收落叶 [沉默]
对句: 几痕寒雁敛残霞 [沉香]


<P></FONT><P><P><FONT face=宋体>  <FONT color=#0033ff>羊:PF上联!一个“径”字,顿使秋风灵动有形。一个“收”字,远比“扫”字来的更为精妙。用“扫”,只显出秋风强硬、冷酷。“收”则不然,何为“收”?收作业、收帐、帐租。。。收的是你所欠人家的,是必须要还的。秋风来收落叶,想给也得给,不想给也得给。“收”字虽不如“扫”来的冷硬,但于温柔处更见无情。一个字——高!实在是高!,先学习啦~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33ff>  香MM滴所对律合,意工。与上联相映衬,更显秋之肃哀。惜几处用字尚欠斟酌。雁以“痕”记,比较新鲜,此处对字痕迹明显。“寒”字不佳,上联为秋风,下联最多为秋雁,寒雁有些过了,雁不待寒,早已南飞避难去鸟,这年头谁会傻等着挨冻?“敛”字用的大了,残霞,也就是残云吧?最多是做了漂染而已,再残面积也是很大滴,风卷残云尚需尽力,何况小小几只寒雁,怎一个“敛”字了得???不如改成“逐”字,能使画面增加不少动感。虽然俗了点,但不犯病,先对付着用吧,等以后想到更好滴再说~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出句:荷塘掬月惊鱼梦</FONT><FONT face=宋体> [淡香百合]
对句:画舫听秋动客忧 [沉香]


<P></FONT><P><P><FONT face=宋体>  <FONT color=#0066ff>羊:见到出句,感触多多,俺就再罗嗦几句。香妹不要烦哦,谁让班里那帮家伙说俺是废话局局长捏!这帮家伙。。。下次评联不要犯到俺手里,否则要他们好看!只是委屈了香MM你,成了俺滴出气筒撒,晚上有时间没?哥哥请吃宵夜:)哎呀!谁乱丢鸡蛋,还是臭滴。。


<P></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66ff>  咳~咳~~不好意思,刚才说到哪啦,俺找找看。。。哦,说到感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39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4>6月28日学学练练</FONT></P><FONT size=4>
<P><FONT size=4>出句:波光潋滟舟痕浅 [猫猫酸子]</FONT></P>
<P><FONT size=4>对句:鹤颈缠绵爱意浓 [小肥羊]</FONT></P>
<P><FONT color=#ff0033>试剑:这个可以看着船上的人视线的转移,构思不错,鹤颈,用的有点过实,其他的都很不错。</FONT></P>
<P>谢谢剑斑斑指正~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1 13:14:29编辑过]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1 | 只看该作者
<P>6月29日学学练练:</P>
<P>出句:淡梅疏竹窗前月 [我爱F4] </P>
<P>对句:皓齿明眸梦里人 [小肥羊]</P>
<P><FONT color=#e61a42 size=3>幻虚空:呵呵,看来花前月下,挂念“梦里人”的不少,何况是“明眸皓齿”的佳人呢?对句能较好的对出句加以延伸和拓展,由物及人,暗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手法比较细腻动人,不错的对句。戏问一句:花娇还是人娇?</FONT></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1 13:16:14编辑过]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3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0000ff>联都学堂第五班课程安排
</FONT></b><P><FONT size=3>1、平仄学习  (大蒙)     2006年6月1--20日</FONT></P><P><FONT size=3>2、对联的格律(梅苑仙踪)  2006年6月21---7月10日</FONT></P><P><FONT size=3>3、对联的六大要素(草香香)   2006年7月11日---31日</FONT></P><P><FONT size=3>4、对联的禁忌(唐宋遗老)          2006年8月1日---20是</FONT></P><P><FONT size=3>5、话说意境  (家家)     2006年8月21日----9月10</FONT></P><P><FONT size=3>6、对联的撰写方法 (苏三)       2006年9月11---30日</FONT></P><P><FONT size=3>7、诗钟讲座    (飞扬)   2006年10月1---20日</FONT></P><P><FONT size=3>8、结业考试(小桥)      2006年10月20---31日
</FONT></P>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3 | 只看该作者
<b>《对联学堂讲义1-6》
</b>《第一讲:对联史话及对联的基本特征》(千堆雪)
http://yh2000.com/xnff/dispbbs.asp?boardID=67&amp;ID=2623


《第二讲:学习马蹄韵》(小鸟飞飞)
http://yh2000.com/xnff/dispbbs.asp?boardID=67&amp;ID=2825

                                
《第三讲:对联的基本要求和创作方式》(达之)
http://yh2000.com/xnff/dispbbs.asp?boardID=67&amp;ID=3208


《第四讲:对联的艺术机巧(一)》(南海十三郎)
http://yh2000.com/xnff/dispbbs.asp?boardID=67&amp;ID=3944


《第五讲:对联的艺术机巧(二)》[泓一]
http://yh2000.com/xnff/dispbbs.asp?boardID=67&amp;ID=4235


《第六讲:对联的种类》(潇湘妃子)
http://yh2000.com/xnff/dispbbs.asp?boardID=67&amp;ID=5367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4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0000ff>联都学堂纪律
</FONT></b>
<P>1、发帖或发言遵守本论坛各项管理规定     

2、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团结。不准吵架,不准谩骂,不准互相攻击,不准侮辱、诽谤网友,及散布不实言论者。</P><P>3、、以发表无实际内容之垃圾帖或通过同类手段恶意翻帖以进行灌水者。</P><P>4、、认真学习讲义,认真学习他人长处,一步一个脚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稳扎稳打,稳步前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学堂QQ群里提问,可以在学堂里发贴提问,也可以用悄悄话向老师提问。<FONT color=#3300ff>只要肯学习,肯钻研,没有学不会的东西</FONT></P><P>5、、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不要半途而废。</P><P>6、、作业提交办法:学堂会设作业提交专贴,学员跟贴发出,然后设置威望值3-才可以阅览即可。这样就不会互相抄袭作业了。</P><P>7、违反前三款者,学堂老师均可随见随删。</P>8、在开班的时候把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邮编、职业,性别、联系电话(手机)用短消息告诉大蒙和苏三。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6 | 只看该作者
<b>《第一讲:对联史话及对联的基本特征》(千堆雪)

</b>郑重声明:此系列贴为《对联学堂》专用,谢绝转载,多谢合作!
——————————————————————————————————————————

一、前言

1、本讲的教学目的:
本讲我准备通过对对联的产生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的介绍,让大家了解对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基本发展轨迹和发展史。并概括地介绍对联的基本特点和最本质的特征,让大家掌握和熟悉对联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基本要素。

2、本讲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形式:
(1)我打算分两个部分来完成本讲,一是简单综述对联发展史;二是对联的基本要素。大家在阅读本讲讲稿的同时,最好能配合有关介绍对联的有关书籍来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关于对联的起源和产生等目前还无确考,学术界仍然存在两种争论。我们也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因此第一个问题,大家只要了解基本的发展轨迹即可。第二个问题是本讲的重点。大家必须记住对联的基本要素,并熟练掌握每个要素的基本特征即可。因为本讲只是一个纲领,对联的具体内容、技巧、方法和创作要求,在以后各讲都要系统、完整、全面、详细地介绍。
(2)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大家需要把握四点:一是通读讲稿,提出质疑和问题;二是释疑解答,共同讨论,参考有关书籍形成基本共识;三是独立完成布置的作业和提出的问题;四是搞一个测试。按照统一的教学安排,本讲的学习消化拟在10天完成,请大家遵守教学计划,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
----------------------------------------------------------------------------

第一章:对联简史

讲对联的发展历史,难度最大的是关于对联的起源。对联的起源,是指对仗句式最初从作为一种修辞的对偶中分离出来独立使用的时间。
对联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无确考。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但在桃符上写“神荼”、“郁垒”二神名,其目的只是为了辟邪,直到《淮南子》记述有关二神时,尚无独立使用对仗句的意识,“神荼”与“郁垒”也非对仗句子。因此,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另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理由是《宋史·蜀世家》记载有“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提句。但从后来发现的材料看,在孟昶以前的唐代,已经有人作对联了。因此,把对联的起源时间定在五代,为时过晚。
谭伺同似乎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石菊影庐笔识》中,把对联的起源时间定在梁代。他说:“考孝(梁代)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是诗,而语皆对仗,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但这个结论同样不严密。因为,对联上下联末句句脚要求一仄一平,而“卿”与“生”都是平声,且正好押韵,因此两人是在作诗,而不是对联。
还有人把对联的产生定在西晋,谓“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是我国最早的对联。这也是难以另人接受的。考证结果,说明这两句之合于对仗,不过是二人自报家门时的一种巧合而已。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7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节: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对联产生于唐代,是有史实根据的。陆续发现的一些出现于唐代的实实在在的对联作品,便是有力的说明。方东先生就在《霞浦县志》和《福鼎县志》上发现三幅唐代的堂室对联: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这是唐代进士林嵩所题自己读书草堂之联,时间在(860--873))

还有两幅对联为陈蓬所题。
一曰:

竹篱疏见浦;
茅屋漏通星。

另一曰: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

陆续发现的唐代对联逐渐增多,这至少说明唐代对联的确实存在。导致对联产生于唐代的理由,绝非偶然。从对联产生的途径可以说明。
对联的产生途径,除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外,最关键的就是律诗。律诗除排律外,八句中要求中间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且合一定的平仄,对联也讲对仗平仄。这说明对联最本质的东西,是从律诗直接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根据很多史料记载,唐代很多诗人创作时,并非先得全诗,而是将律诗中比较精彩的中间两联写出,最后再配全诗。贾岛《忆江上吴处士》一诗就是如此。据《唐才子传》载:

(贾岛)逗留长安,虽行坐寝食,苦吟不濯。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

此对后来入了诗,因此没有被作为对联。没有能够独立成联,这说明律诗之“联”与对联,有联系又有区别。由律诗之“联”转化为对联,还有一定得条件。这一点,香港的梁羽生先生在《律诗之“联”不同于对联》一文中,介绍得非常透彻。他举例说,杜甫的《蜀相》中的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可说是概括了武侯生平,因此可以独立出来作为武侯祠的楹联;但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莺空好音”就不能独立出来作为武侯祠的楹联。

除了律诗以外,在唐代,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对联的产生。这些因素,主要是联句、摘句和书壁等。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由两人或多人共同作一首诗,相连成篇。后来习惯于一人出上句,续者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这种作诗方式唐代很常见。《孟浩然集序》中记载:(浩然)间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叹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
联句在唐代,又扩展为酒令、口号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摘句,就是把一篇作品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摘出来单独使用。程千帆先生在《关于对联》一文中说:将一篇作品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摘出来,单独加以赏析,此风起于六朝,盛于唐。白居易18岁入长安时,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就被广泛传诵。

书壁,即将诗句写在壁上。唐代一些诗人和书法家都喜欢如此。无锡惠山有唐代张祜题壁联:“小洞穿斜竹,重街夹细沙”便是一例。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诗的隔句对的特殊影响。这些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结合有关书籍自己课外阅读吧。
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唐代,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对联的产生,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对联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都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31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唐代以后,对联便逐步推广开来。到宋代就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了。吴越广顺初(951年),龙华寺僧人契盈一日陪吴越王游碧波亭,适逢黄浦江潮水初满,舟楫如云,契盈称可谓: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时人称为佳对,便题到了碧波亭上。这时游览题联,曰之为胜迹联。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筑沧州精舍,自书一联云: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这是书斋题联。南宋权臣贾似道镇淮扬时,上元张灯,客有摘句作灯门联,曰: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这是灯门题联。寿联和挽联在宋代也已经出现。同时,对联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中,也在宋代。宋话本小说,常常用对联进行章节的总结。总之,对联在宋代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渐被人们喜爱。

元代对联录载不多。赵子昂奉忽必烈之命所书的两副对联,是为元帝歌功颂德的,影响比较大。书于大殿上的一副录王维的诗句: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书于应门的一副是: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赵子昂还在扬州迎月楼题了这样一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明初,由于朱元璋的提倡,对联得到了一次大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史书载,朱元璋建都金陵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为了检查执行情况,朱元璋还“微行出观”,据说,他还专门为一家阉猪的题写了这样一联:

双手劈开生死地;
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还有一副题写秦淮河的对联:

佳山佳水佳月佳风,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由于朱元璋对对联的重视,上行下效,于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俗。春联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对联的发展。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清代:对联的鼎盛时期

命清以来,出现了无数撰写对联的高手。明代的解缙、清代的孙髯翁、郑板桥纪晓岚、曾国藩、俞樾等。有关他们的对联轶事,至今还在流传。他们所写的对联,有的已集而成册。
对联汇集,远在宋元两代就已经出现。周守忠的《姝联》、钱德苍的《玉堂巧对》就是。明代扬升庵所著的《榭华启秀》,是今天所见到的较早的一部对句专集。

清代,凡值大典庆成,皆有进御文字,为对联的鼎盛时期。康熙、乾隆年间曾有两次编辑楹联,因未见其书,不知面目如何。清代汪升刻了一部《评释古今巧对》汇集了康熙以前的趣联巧对,可称当时趣巧对联的集大成者。乾隆年间,李谦堂所著《联经》,共四卷,集儒家经语或根据经意自撰成联。有影响的还有:王有光的《吴下谚联》,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影响最大。个人专集有曾国藩的《求阙斋联语》、左宗棠的《盾墨馀沈》、俞樾的《楹联录存》等等。章太炎、吴恭亨等也有专门的对联集,而且中多精华。还有诸如《对联汇海》、《对联大全》之类的联集。
清代对联的发展在四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越写越长。号称“海内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有180字,已属洋洋大观,但就字数来说,清代光绪以来有不少对联都超过了它。如吴可读题甘肃举院长联、钟耘舫题成都望江楼长联、俞樾题杭州西湖彭玉麟祠长联、潘柄烈题武昌黄鹤楼长联、张之洞题屈原湘妃祠长联等等,每副从192字到1612字不等,可谓鸿篇巨制。二是越写越巧。把许多艺术手法都运用上了(以后在“对联的艺术技巧”中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风景甚佳有景物联;某人去世,有挽联;感于世情,有喻志联;交朋会友,有娱兴联。诸如此类,官民皆有。四是对联独有的整套格律-----马蹄韵不仅形成,而且已经完善(这在以后的讲解中有专门介绍,也不再展开)。总之,对联在清代以来,进入了它的空前鼎盛时期。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33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对联的特点和基本要素

对联同其他任何文学形式一样,也有自身的特点。概括地说,对联的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和。具体我们分四节来详细介绍。

第一节:对联的字数和句式

对联的第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上下两联字数相等。如果不是故意空出某个位置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概莫能外。

对联的句式也有自身特色。关于这一点,不同的对联书籍,有不同的表述,但归纳起来,无非三条。
其一、对联的句式一般是长短句,这点类似于词。凡每联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对联,字数相等的联不多。即使有少数字数完全相等的联,但节奏也不一样。例如峨眉山九老洞有这样一联:

问九老/何处飞来,一片碧云/天影静;
悟三乘/遥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

两联的第一句是按三、四节奏,第二句是按四、三结构念的。
两副对联字数相等,中间断句的地方并不一致的情形也很普遍。下面两副每边17字的联,断句的差别就很大。四川灌县离堆公园联:

两千年好事,车同轨,书同文,天府百流同灌;
数万顷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华一大有洲。

这副对联是按五、三、三、六断句的。四川乐山乌尤寺读书楼联也是17字:

江上此楼高,问坡颖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
蜀中游遍迹,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这副对联是按五、五、七字断句的。
字数相等的对联尚且如此,字数不等的,句子长短纷纭的自不必说了。

其二、对联的句式,喜欢用倒装句。这主要是为了韵律和平仄。例如长沙岳麓山云麓宫联:

二十年前此读书,记古寺夕阳,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
一千里外更穷目,数今朝风物,只有月色滩声似旧时。

“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是“常临绝顶看青枫红叶”的倒装。之所以这么倒装,是为了与下句“只有月色滩声似旧时”的句式相合。再如杭州岳庙联:

旧事总惊心,阶前桧贼;
感时应溅血,庙侧花神。

上联是“阶前桧贼,旧事总惊心”的倒装,下联也是。这种倒装是为了句末的平仄安排,否则句脚上平下仄了,读起来不铿锵。另外,倒装的结果,句子显得变化多样。

其三、对联的句式,常将若干结构相等的词语联合起来,作一个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例如: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这副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联,“红藕花中”、“绿杨阴里”都是偏正结构,联合起来作介词“在”的宾语,下联亦然。这样,不仅列述的事物较多,读起来也有均匀而强烈的节奏感。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34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对联的对仗、对偶

对联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彼此对仗。对联的对仗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分类,有30多种。本讲不可能按此细分的种类一一介绍,大家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参看有关专门书籍去领会,本论坛图书资料库里就有一篇介绍对联29种之“对”的文章,也不妨看看。本讲重点介绍常用的、最主要的、常见的、经过整理归纳的10种。大家只要能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和内容,应该足以应对自如了。

一、工对与宽对:

工对有三个基本要求:
一是词类必须相当。要做到词类相当,首先就要搞清古人对词的分类。北京大学的王力教授在《诗词格律》一书中说:“按照诗的对仗,词可分为九类,这就是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连词、助词之类)和代词。”(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参考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田松青和胡真主编的《诗对新编》ISBN7-5325-3190-0,该书将词按大类分成18种、100多小类、并按平仄列举了12000余对、24000余条,非常实用)。至于怎样才算词类相当,简单的理解就是:实对实、虚对虚,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对形容、数词对数词···。这还不够,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诗词中数目、颜色、方位各自成一类,“孤”、“半”等也算数目,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类相对;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连绵词只能跟连绵词相对,而连绵词中又分名词性(如鸳鸯、鹦鹉等)、形容词性(如逶迤、磅礴等)和动词性(如踌躇、叮咛等),不同词性的连绵词,一般也不能相对;专有名词只能跟专有名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这些虽然于律诗实用,也适用对联。此外,古代还将名词分成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皿、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所谓“词类相当”,也包括不同小类不能混对。由于古今属对的原理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按今天的说法和分类去分析古人的对联,也是大致吻合和可行的。我们来看看解缙一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此联各种词类对得都十分工整,大家应该很容易体会得,这方面的例句很多,不多介绍了。

二是结构必须相应。所谓结构相应,就是上下联具有相同的语法结构。仍以上例来说,上下联整句都是主谓结构;主语部分都是偏正结构;谓语部分都是联合结构;具体小类的结构都完全一致的。

三是节奏必须相同。也就是说上下两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例如下面两联: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明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万井/桑麻中,点缀/六桥花柳;
一城/灯火下,浑映/十里湖天。

两联虽然都是十字,但从大的停顿上却各不相同。节奏相同这一点,短联、长联都应该如此。

综上所述,一副对联,如果做到了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再加上平仄协和),那就是工对了。工对是对联的最高境界,它可以产生一种整齐和谐的美。如果不能完全做到以上三点要求,就是宽对。古人把词性相同而词类不同的对联,都放在宽对之列。古今宽对中,属于半对半不对的句子很多,一般联艺不高者,都是这样,无须举例了。我们说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对联也不例外。若一味拘泥对仗、平仄,有时可能会损害内容,因此,宽对的存在,也有其不拘泥、不苛求的需要,但是,如果能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自对与借对:

在工对的前提下,还有许多变化。在对联的艺术技巧中,有很多权变和特殊的表现形式。我们重点介绍其中最常见的、也最需要掌握的两种:即自对与借对。

(一)自对,就是当句对,又叫“边对”。即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这种对法起源很早,唐代以后,自对在对联中已经逐渐使用开来。使用方式首先分为两类:单字自对和非单字自对。其实单字自对比较容易被人忽略,也相对难掌握一些。例如下联:

杜老乾坤今日眼;
范公忧乐古人心。

此联中:乾与坤、忧与乐都属于自对。我个人认为,单字自对归类到词性和结构里比较好理解和掌握,硬要列一个单字自对,也仅仅是更严密的需要,我们重点需要把握的应该是非单字自对。而且非单字自对的对联相对要多得多。例如柳州柳侯祠一联:

山水来归,黄蕉/丹荔;
春秋报事,福我/佑民。

上下联的后小句,都是自对。由于上联的“黄蕉/丹荔”各自是偏正结构,而下联的“福我/佑民”各自是动宾结构。结构不相应,上下自然不对仗。但因各自属于自对,自对之间的词性与结构是相同的,因此整联也就工整了。联内自对和上下联相对,因此就显得特别工整。但是能做到这点是比较难得的,若不能同时兼顾,只要联内自对了,也算工整。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诗律学》中说过:“如果上联句中自对,则下联也必须自对,上下联之间就不必求工了”,又说“甚至于上联和下联之间完全不象对仗,只要句中自对是工对,全联也可以认为是工对了。”    自对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自对有时不要求字数完全相等。由于它相对比较复杂和不容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35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对联的平仄

对联的第三个特点是平仄的交替与对立。如要熟练运用平仄,我们必须首先要分辨平仄。

一、怎样分辨平仄:

从先秦的对偶句发展到汉、南北朝时期的赋、骈俪,文人们逐渐感觉到音律在赋、骈文中的神奇作用,人们开始对对偶声律注重考究。后来,沈约、刘勰声律说的出现和传播则是对联平仄日益走向成熟的催化刑。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因为按照四声原理,入声字与平声字的音频相差甚微,而平声的谐乐范围都在入声的谐乐范围之内,所以,到了元代以后,在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之中,平声又分出阴平和阳平两大类,后逐渐衍化成近代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人们将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去声(即标准拼音三、四声)的称为仄声。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联句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仄声,下句则必须用平声。这样,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有了字义的对仗,又有了字音的对仗,就形成了联句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现代诗歌理论家李汝伦说:“宇声的平仄合乎音乐的配置,使诗词具有了独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乐美,即使动眼不动口,在眼中出现文字,也能显示它的铿锵扬抑,因为有通感在起作用。”
(关于平仄方面的书籍很多,如要进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别是入声字的熟练运用,都需要看专门的工具书,在此我推荐几本供大家选择:首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其次闭克朗先生的《入声》、周秉均先生的《古汉语纲要》也不错)

二、对联平仄交替与对立的方式:

1、所谓平仄交替,是指一联之内,不能只用平声或仄声字,应当有规律地交替使用;

2、所谓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之间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应该是相的。既上仄下平,或上平下仄。除了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变通(如可平可仄)而外,不能违反。例如长沙爱晚亭联:

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其平仄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再看峨眉山万年寺联:


  海到天边云是岸
  山登绝顶雪为峰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3、对联的上下联句脚平仄安排是:上联仄收、下联平收。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都是如此。(这方面的例句比比皆是,大家只要留意一下即可)

4、句式的判断:我们说一副联是平声起头还是仄声起头,并不是去看第一字,而是要看第二个字,因为汉字多以两字为一个音节,而且音节的重点一般落在第二字的上面。两字一停顿,一字一煞尾(有的也以两个字煞尾的)。两字为一顿叫双音步,一字为一顿叫单音步。顿是音节单位。(例句略)

5、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有时也要灵活运用:
 (1).一、三、五有时不能不论:
例如在上面所举的峨眉山万年寺联中,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是仄,如果改成平声字,那么就变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叫“三平调”,是对联中的大忌,是绝对不允许的。还例如在长沙爱晚亭联中,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就必须用平,而不能不论,如用了仄声,句子就变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以外只有—个平声字,导致字的平仄、阴阳不平衡,这又犯了孤平的毛病。(在诗歌中,孤平是可以救的,救的办法是将出句中的第五字由仄变平,这样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

  (2).二、四、六有时可以不分明
例如,在蛾眉山万年寺联中的上联,第五字原为平,如果用了仄,那么第六字就要由仄改为平(为救)。即全句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注意在这种拗的情况下,本句七言的第三字或五言的第一字必须是平声)。再例如在长沙爱晚亭联的上联中,第六字也可不用平而用仄(拗),其条件是对句的第五字不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36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49 | 只看该作者
****课外阅读资料****

与本讲内容有关的资料与连接,也请大家跟帖提供:

1、[分享]关于“马蹄韵”知识[摘录于《对联格律》]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2015

2、对联与对联文学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3928

3、對仗及詞性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3897

4、 何謂平仄?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3894

5、 说平仄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3138

6、 说韵律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3139

7、说对偶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3137

8、对联的特点与格式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396

9、对联的词类与词性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399

10、对联的句法与结构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400

11、对联的音律与平仄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401

12、 [基础知识]平水韵部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651

13、[原创]《文盲联话·入门·声律篇》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299

14、 无情对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270

15、关于对联格律中“忌孤平或孤仄”“忌三平尾三仄尾”
http://www.mtxsnow.net/dispbbs.asp?boardID=12&amp;ID=1252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37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50 | 只看该作者
<P>6月1日学一学</P><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八.拔.白.薄.雹 </P><P>2、学点语法小知识</P><P>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规律。语法所反映的是语言单位(词素、词、词组、句子)之间的各种关系,它以语言结构为概括对象。任何语言都有它的结构规律,一种语言结构规律的总和叫语法构造。语言的语法构造具有鲜明的系统性。</P>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38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51 | 只看该作者
<P>6月2日学一学</P><P>1、记住五个普通话为平声的入声字~~~~~~别、伯、泊、博、憋</P><P>2、学点语法小知识</P><P>什么是实词和虚词?
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如:山、水、学生、走、看、考虑、生动、整齐等;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虚词,如:的、了、吗、吧、虽然、但是等。</P>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39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52 | 只看该作者
<P>6月5日学一学</P><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    一、勃、拨、剥、魄</P><P>2、学点语法小知识</P><P>名词 (一)
表示人、事物的名称的词叫名词。名词可以分为专有名词[某个(些)人,地方,机构等专有的名称]和普通名词[一类人或东西或是一个抽象概念的名词] 如:中国;山;文章;理由;和平;任务。</P><P>名词的语法特点:
(1)能用数量词加以修饰。名词中有可以计量的名词,有不能计量的名词,两者都能用数量词修饰。前者常用定量的数量词组修饰,如五架飞机,一个工人;后者常用不定量的数量词组修饰,如:一种理想,一点积极性。
(2)不能用副词修饰。
(3)能用在介词后面,组成介词结构,如:比上海、关于和平、对于同志。
(4)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P>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109

1287

帖子

1

精华

1989

积分

联都贵宾

(火锅城城主)

Rank: 4Rank: 4

UID
6989
经验
19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6
40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53 | 只看该作者
<P>6月6日学一学</P><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 七、竹、福、熟、菊</P><P>2、学点语法小知识</P><P>名词 (二)</P><P>名词中较特殊的是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
时间名词,如:今天、去年、从前。
处所名词,如:近郊,两侧,北京。
方位词分单纯的和合成的,单纯的方位词有:上、下、前、后、东、西、南、北、里、外、中、内等。合成的方位词如:底下、当中、东边、外头之类。
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词虽然有名词的特点(如能跟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但是它们常常修饰动词,这是他们不同于一般名词的地方。如:前仆后继。跑前跑后忙个不停。方位词还经常附着在别的词或词组上面,组成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或词组,如“屋里”“国外”“长江边”“太平洋以东”“开会前”。</P>
拈花惹草,游手好闲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9 15:20 , Processed in 0.9748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