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皓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皓天作业本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3:34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4>第一讲作业</FONT></P><P><FONT size=4>每题20分</FONT></P><P><FONT size=4>第一题:你认为学习对联,有没有必要懂得古韵?为什么?  <FONT color=#f73809>得分:18分</FONT>  </FONT></P><P><FONT size=4>有必要,</FONT></P><P><FONT size=4>可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对联艺术。------------太简单了,象填空。</FONT></P><P><FONT size=4>第二题:下列是50个常用字,请用古汉语(古韵)标出(平上去入四声)。例:<FONT color=#0938f7>常祖辈国==平上去入</FONT>   <FONT color=#f73809>得分:20分</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size=4>海屋杰节发当足失复什  <FONT color=#0938f7>上</FONT>入 入 入 入 <FONT color=#0938f7>平</FONT><FONT color=#000000>入入入入</FONT></FONT></FONT></P><P><FONT size=4>俗觉敌石吉用八拾食钟    入 入入入入<FONT color=#0938f7>去</FONT><FONT color=#000000>入入入</FONT><FONT color=#0938f7>平</FONT></FONT></P><P><FONT size=4>枝说何局学伏鸭急天笔   <FONT color=#0938f7>平<FONT color=#000000>入</FONT>平</FONT><FONT color=#000000>入入入入入<FONT color=#0938f7>平</FONT>入</FONT></FONT></P><P><FONT size=4>实一哲积植竹托压伯合   入入入入入入入入入入</FONT></P><P><FONT size=4>杀光达责割叶作逐吃认    入<FONT color=#0938f7>平</FONT><FONT color=#000000>入入入入入入入入</FONT></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第三题:请分别标明下列句子的古、今韵 (标出平仄即可)<FONT color=#f73809>得分:20分</FONT></FONT></P><P><FONT size=4>1、</FONT></P><FONT size=4><P>一片清莲收眼底(轻舞飞扬老师)</P><P>古:仄仄平平平仄仄</P><P>今:平仄平平平仄仄</P><P><FONT size=4>几丝凉意上心头(轻舞飞扬老师)</FONT></P><P>古:仄平平仄仄平平</P><P>今:仄平平仄仄平平</P><P></FONT><FONT size=4>2、</FONT></P><P><FONT size=4>读罢奇书深见道;</FONT></P><P><FONT size=4>古:仄仄平平平仄仄</FONT></P><P><FONT size=4>今:平仄平平平仄仄</FONT></P><P><FONT size=4>吟成佳句好观光。</FONT></P><P><FONT size=4>古:平平平仄仄平平</FONT></P><P><FONT size=4>今:平平平仄仄平平</FONT></P><P><FONT size=4><P><FONT size=4><P><FONT size=4></FONT></P></FONT><P><FONT size=4></FONT></P><P></FONT><FONT size=4>3、</FONT><FONT size=2> </FONT>


</P><P><FONT size=4>娇菊带霜花更艳(大蒙)</FONT></P><P><FONT size=4>古:平仄仄平平仄仄</FONT></P><P><FONT size=4>今:平平仄平平仄仄</FONT></P><P><FONT size=4>孤蓑泻月影长空(大肠世家)</FONT></P><P><FONT size=4>古:平平仄仄仄平平</FONT></P><P><FONT size=4>今:平平仄仄仄平平</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4、</FONT></P><P><FONT size=4>三尺方窗,变幻四时图画(空空道人)</FONT></P><P><FONT size=4>古: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FONT></P><P><FONT size=4>今: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FONT></P><P><FONT size=4>一支瘦笔,评说七彩人生(农夫耕霞)</FONT></P><P><FONT size=4>古: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FONT></P><P><FONT size=4>今: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七今是平</FONT></P><P><P><FONT size=4></FONT></P><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5、</FONT>
</P><P><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岸柳堆烟,一湖春色一湖画(苏三)</FONT></P><P><FONT size=4>古: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FONT></P><P><FONT size=4>今: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FONT></P><P><FONT size=4>庭花带雨,几束清香几束诗(轻舞飞扬)</FONT></P><P><FONT size=4>古: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FONT></P><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第四题:学前考察      <FONT color=#f73809>得分:20分</FONT>     </FONT></P><P><P><FONT size=4>    请按照目前你的水平,写一副对联,不要抄袭,独立完成。不论水平高低,仅是考察你在学习以前的水平状态,不代表什么,看看学习结束以后水平如何?作个对比。</FONT></P><P><FONT size=4>日月星辰皆可对</FONT></P><P><FONT size=4>鱼虫花鸟亦能联</FONT></P><P><FONT size=4>----------------不错:)</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    </FONT>
<FONT size=4>第五题:简述题   <FONT color=#f73809>得分:20分</FONT>        </FONT>


<FONT size=4>    说说你这次学习对联的计划和目的以及要达到的目标?</FONT> <P><FONT size=4>    </FONT><FONT size=4>    认真做作业,多看多练多思。多到联都各版块走动,练习学习,常到对联书库取经。</FONT></P><P><FONT size=4>        争取毕业时,能应付一般日常所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22
发表于 2006-6-26 10:5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皓天同学,瑶池来过了.可不敢指导呢!我是来向你学习的!![em07][em07][em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3:3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醉瑶池*</I>在2006-6-26 10:55:37的发言:</B>
哈哈,皓天同学,瑶池来过了.可不敢指导呢!我是来向你学习的!![em07][em07][em07]</DIV>

不好意思,我作业也没做多少,如果找借口的话,是因为工作太忙,时间太紧.实际是太懒[em04].让MM见笑了,不过,MM来就得留点意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2:28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ee113d>瑶池MM,有缘啊,向你学习来了,先握手!等晚上回来在欣赏!</FONT></P><P><FONT color=#ee113d>由皓天联友点评下列对句</FONT></P><P>出句: 新妆需浅浅 [苏不非]
对句:旧曲尚绵绵[醉瑶池]</P><P><FONT color=#058405>皓天:律工.需:动词;尚:在此应为副词,"还,仍然"的意思.对不上.</FONT></P><P><FONT color=#058405>绵绵: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在此是指?MM是想说"缠绵"吗?汗```,请老师帮忙</FONT></P><P>出句:晴烟和草色 [含烟]
对句:玉露醉花红[醉瑶池]
对句:青橹荡渔歌[醉瑶池]</P><P><FONT color=#1f9900>皓天:MM很勤奋哦,偶喜欢第一句.</FONT><FONT color=#1f9900>晶莹剔透的露珠如醇酒使花儿醉了红了.红是色的一种,在此是否恰当呢?</FONT></P><P><FONT color=#000099>青橹荡渔歌,"青橹"什么橹?</FONT></P><P>出句: 一径秋风收落叶 [沉默]
对句: 满山暮霭瘦黄菊[醉瑶池](今音)
<FONT color=#009900>皓天:MM好聪明,用今音解决了"菊"的平仄问题,如把"菊"改为"花"是否和上句更好的相对呢?对句承接上句的意境,渲染了萧瑟的气氛.很好.
</FONT>对句:半江寒水照斜阳[醉瑶池]
<FONT color=#009900>皓天:上联写秋景,凄凉萧瑟,下联寒水\斜阳同样烘托了这样的气氛,承接的很好.我个人认为上联的主语是"秋风",下联的主语是"斜阳",意思是斜阳照半江寒水.如把"照"改为"映",主语就成"寒水"了.MM以为呢?</FONT></P><P>出句:荷塘掬月惊鱼梦 [淡香百合]
对句:柳榭抚琴醉客魂[醉瑶池]
<FONT color=#009900>皓天:很喜欢上联,对句也很好,律合意工.不过老师说过"醉"不可滥用哦!</FONT></P><P>出句:一湾碧水留山色 [如果]
对句:两叶扁舟逐日晖[醉瑶池]
<FONT color=#009900>皓天:景合,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是"两叶"扁舟,有什么典故啊?</FONT></P><P>出句: 四壁藏书堪锁客 [秋风传说]  
对句:一轮弯月可吟诗[醉瑶池]
<FONT color=#009900>皓天:MM是个诗人哦,月圆时不知可否吟诗?</FONT></P><P><FONT color=#009900>哈哈,终于完成了,不过说的不到之处很多,MM尽管砸来.</FONT></P><P><FONT color=#009900>评完才知偶才疏学浅,不当之处,盼和MM交流.</FONT></P>[em23][em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25
发表于 2006-6-27 11:0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皓天</I>在2006-6-26 22:28:56的发言:</B>
<P><FONT color=#ee113d>瑶池MM,有缘啊,向你学习来了,先握手!等晚上回来在欣赏!</FONT></P>
<P><FONT color=#ee113d>由皓天联友点评下列对句</FONT></P>
<P>出句: 新妆需浅浅 [苏不非]
对句:旧曲尚绵绵[醉瑶池]</P>
<P><FONT color=#058405>皓天:律工.需:动词;尚:在此应为副词,"还,仍然"的意思.对不上.</FONT></P>
<P><FONT color=#058405>绵绵: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在此是指?MM是想说"缠绵"吗?汗```,请老师帮忙</FONT></P>
<P>出句:晴烟和草色 [含烟]
对句:玉露醉花红[醉瑶池]
对句:青橹荡渔歌[醉瑶池]</P>
<P><FONT color=#1f9900>皓天:MM很勤奋哦,偶喜欢第一句.</FONT><FONT color=#1f9900>晶莹剔透的露珠如醇酒使花儿醉了红了.红是色的一种,在此是否恰当呢?</FONT></P>
<P><FONT color=#000099>青橹荡渔歌,"青橹"什么橹?</FONT></P>
<P>出句: 一径秋风收落叶 [沉默]
对句: 满山暮霭瘦黄菊[醉瑶池](今音)
<FONT color=#009900>皓天:MM好聪明,用今音解决了"菊"的平仄问题,如把"菊"改为"花"是否和上句更好的相对呢?对句承接上句的意境,渲染了萧瑟的气氛.很好.
</FONT>对句:半江寒水照斜阳[醉瑶池]
<FONT color=#009900>皓天:上联写秋景,凄凉萧瑟,下联寒水\斜阳同样烘托了这样的气氛,承接的很好.我个人认为上联的主语是"秋风",下联的主语是"斜阳",意思是斜阳照半江寒水.如把"照"改为"映",主语就成"寒水"了.MM以为呢?</FONT></P>
<P>出句:荷塘掬月惊鱼梦 [淡香百合]
对句:柳榭抚琴醉客魂[醉瑶池]
<FONT color=#009900>皓天:很喜欢上联,对句也很好,律合意工.不过老师说过"醉"不可滥用哦!</FONT></P>
<P>出句:一湾碧水留山色 [如果]
对句:两叶扁舟逐日晖[醉瑶池]
<FONT color=#009900>皓天:景合,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是"两叶"扁舟,有什么典故啊?</FONT></P>
<P>出句: 四壁藏书堪锁客 [秋风传说]  
对句:一轮弯月可吟诗[醉瑶池]
<FONT color=#009900>皓天:MM是个诗人哦,月圆时不知可否吟诗?</FONT></P>
<P><FONT color=#009900>哈哈,终于完成了,不过说的不到之处很多,MM尽管砸来.</FONT></P>
<P><FONT color=#009900>评完才知偶才疏学浅,不当之处,盼和MM交流.</FONT></P>[em23][em23]</DIV>
<P><FONT color=#d52bd5>谢谢皓天的点评,我全部接受,本来这次作业我就不是很满意呢!不过,我好象满意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哟。[em04][em04]</FONT></P>
<P><FONT color=#d52bd5>我只回答那个为何是两叶扁舟,有什么典故么?哈,这个有典故没有我是不知道的,不过书上好象都说的是一叶扁舟吧.那我用了两叶扁舟一来纯属为了不和上联的一重复;二来我想像的是在那迷人的湖光山色中,情侣们泛舟水上,怡然浪漫,美不可言,但如果舟太多,那可就说明人太多,因为我不想有更多的人去打扰那情侣之间,山水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那份宁静,和谐而浪漫的时刻与画面,所以我就用了两叶扁舟了(瑶池很笨,不能尽表心中之意,所以不好意思发到那边,只好发到这里).其实我做的时候自己就觉得勉强的。谢谢皓天同学的真诚点评。</FONT></P>
<P><FONT color=#d52bd5>另外,瑶池还想请问,皓天是五班的正式同学么?那边有五班的群,你没有加入么?群号码    一群:21670272    二群:5236169</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7 11:10:1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12:5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d52bd5>瑶池说:"皓天是五班的正式同学么?那边有五班的群,你没有加入么?群号码    一群:21670272    二群:5236169"</FONT></P><P><FONT color=#000088>谢谢MM关心,我是五班的正式同学,我的电脑上次坏了,重装的系统,还没下载QQ呢.</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1:25 | 只看该作者
<P>波光潋滟舟痕浅[猫猫酸子]</P>
<P>柳浪婆娑鸟语轻[皓天]</P>
<P><FONT color=#ff0033>试剑:不错,挑骨头的话,私自认为,婆娑不适合修饰场面相对大一点的柳浪,这个是个人感觉,可能每个人的语感不同。</FONT><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4.gif" border=0></P>
<P>
</P>
<P>试剑老师的话:</P>
<P><FONT color=#2b2bd5 size=3>终于完成任务了,自己都觉得有点有始无终,嘻嘻,翻来覆去点评一个句子,说到最后,发现自我矛盾的话都出来了,感觉学堂老师真不容易,这可比作试官难。说不上是点评,准确的说,交流一下自己的经验更合适些,通篇看过来,感觉有以下几个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FONT></P>
<P><FONT color=#2b2bd5 size=3>       一是读句,相当一部分同学读句马虎,审题马虎。对句是一个被动创作和主动创作兼而有之的过程,怎么对,自己肯定有主动的一面在,但是,更多的是被动的,对句的语境、分量、情感,甚至风格,都要在充分读懂对句的基础上进行。读懂,不仅仅是懂明白出句说什么,更要弄清楚字外的含意,搞清楚出句者的心态、情绪。</FONT></P>
<P><FONT color=#2b2bd5 size=3>       二是构思,不能拿<FONT color=#ff0033>字</FONT>对句,要用<FONT color=#ff0033>意</FONT>对句,很多同学是字面上的对,事实是灵魂游离于出句外,咋一看,对的字字工整,实际上和出句没啥关系,更不用说延伸出句的内涵,要在考虑好你要表达什么观点的基础上组织文字。</FONT></P>
<P><FONT color=#2b2bd5 size=3>       三是炼字,前面两个是基础,做好了前面两个,才能说道炼字,炼字是需要时间和练习的堆积,所以这个摆在后面说,用字不可太猛,要用意说话,而不能拿字说话,表现情绪,不能用现成的词说你怎么怎么,而是通过你的句子,让抽象的情绪变得具体,这个需要下功夫。</FONT></P>
<P><FONT color=#2b2bd5 size=3>对句是成联的基础,说到底,对句是为成联做准备的,大家可以试着写一些成联,通过写成联,更能体现上下联“联”的技巧。</FONT></P>
<P><FONT color=#2b2bd5 size=3>              申明,以上不是教谁,是我的个人感受。</FONT><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4.gif" border=0></P>

<P><FONT color=#000066><FONT size=3>终于点评完了,前面的仔细一点,后面的因为问题都差不多,因此马虎些,通过点评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想说以下几点:</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66 size=3>1、慎重使用的几个词:醉、韵、舞……这几个字很多同学爱用,其实不好用,同学们为什么爱用?除开确实用得合适的,很多不合适的,我猜测其中一个原因是懒,比如一个“韵”字,因为他比较虚,对仗起来,可以和很多字对仗,而且看似炼过的,其实正是因为他虚,所以不好用,用得多了,所以显得粗俗,所谓雅极生俗,就是这个道理。“醉”也是,很多人爱用,猜测也是感觉这个字可以代替很多动词用(同学们都拿他当动词用的),懒得想更适合的字眼,其实,对联,就是一个构意炼字的问题,用了一个合适的字,可以让句子生色,否则就是累赘。有个个人看法,少用形容词,或者有意不用,炼字到一定功夫了再说,用你的联意,让人家咀嚼出味道,而不是用你的字,告诉人家你要表达的情绪。</FONT></P>
<P><FONT color=#000066 size=3>2、审题:不少同学不审题,或者说,审不准题,这个是读句的功夫。对句,先要读句,读懂了,你的创作成功一半,或者更多,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个不能忽视,不能为对而对,要为购置一幅完整的对联来对,对句是成联的基本功,读句是对句的基本功,不能轻视,不同的字,有不同的情绪、分量、色彩……凉,他表达的情绪轻于冷,青,表达的色彩淡于翠,该用轻的不用重的,该用重的不用轻的,这个是字的敏感,来自于多读多思考。</FONT></P>
<P><FONT color=#000066 size=3>3、目前最需要注意的,不少同学习惯用绮丽、花月、小儿女态的句子对付一切句子,这是不妥当的,清丽的句子,你不能艳丽、阔大的句子,你不能秾艳,之所以容易这样,是因为浓烈的、雕琢的句子好学,清淡的、内敛的句子不好学,那么我们试着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对今后的进步是有好处的。</FONT></P>
<P><FONT color=#000066 size=3>当然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之所以提出来,是想请同学们慢慢的克服,慢慢的理解。</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0 15:03:3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9 小时
主题
235

2420

帖子

3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76
经验
33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9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9
28
发表于 2006-6-28 22:23 | 只看该作者
<P>波光潋滟舟痕浅[猫猫酸子]</P><P>柳浪婆娑鸟语轻[皓天]</P><P><FONT color=#0000ff>云说:工整,不错的写景句子。上联写水色波光,下联由水色而想到柳,很是自然。意思承接也不错,后面以鸟语不知道是不是说柳叶茂密而遮住了鸟声,如果是这样想的就很好了。如果是随意添的一个“轻”字,那么皓天同学在炼字方面还要努力哦:)加油。</FONT></P><P><FONT color=#0000ff>个人喜欢 “鸟语浓”波光潋滟,岸边柳叶茂密,风影婆娑,掩映间许多鸟儿正在争鸣。应该是副不错的闹春景。</FONT></P><P><FONT color=#0000ff>胡说了!见谅:)</FONT></P>
中国青年诗词楹联网欢迎您!——“凡持有青春之心者,皆我等所云青年!”

李杜苏黄去今久矣,凭余诗赋足鸣世。来龙仪凤化地奇哉,借此湖山好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23:01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渡野桥</I>在2006-6-28 22:23:29的发言:</B>

<P>波光潋滟舟痕浅[猫猫酸子]</P>
<P>柳浪婆娑鸟语轻[皓天]</P>
<P><FONT color=#0000ff>云说:工整,不错的写景句子。上联写水色波光,下联由水色而想到柳,很是自然。意思承接也不错,后面以鸟语不知道是不是说柳叶茂密而遮住了鸟声,如果是这样想的就很好了。如果是随意添的一个“轻”字,那么皓天同学在炼字方面还要努力哦:)加油。</FONT></P>
<P><FONT color=#0000ff>个人喜欢 “鸟语浓”波光潋滟,岸边柳叶茂密,风影婆娑,掩映间许多鸟儿正在争鸣。应该是副不错的闹春景。</FONT></P>
<P><FONT color=#0000ff>胡说了!见谅:)</FONT></P></DIV>

谢谢小桥老师,用"轻",当时的想法是柳叶浓密,风影婆娑,鸟儿的叫声被遮的隐约不清,但是又能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23:40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ff0000>6月29日学学练练(由幻虚空版主点评)
</FONT></B>
<P>学一学</P>
<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扑、出、发、札、失</P>
<P>2、学点语法小知识</P>
<P>(虚词)助词:助词是附着在词或词组上面,表示一定的附加意义,助词大多念轻声。
(1)的、地、得是助词结构,“的”附着在词或词组后,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如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地”附着在词或词组后,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如:迅速地前进,仔仔细细地调查。“得”附着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词或词组是补语,如:说得清清楚楚。红得可爱。
(2)“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时态,“着”表示进行态,指明动作在进行,如:“他大声地说着话”。或表示动作的结果在持续,如:“屋里点着灯”。“了”表示完成态。“过”表明经验态。
(3)还有一些助词,如:们、所、似的、来、把、初、第等。如:所见所闻,二十来人,斤把米,花园似的城市。</P>
<P>练一练</P>
<P>出句:淡梅疏竹窗前月 [我爱F4] </P>
<P>对句:山色湖光水底云[皓天]</P>
<P><FONT color=#e61a42 size=3>幻虚空:皓天朋友深谙联艺,“<FONT color=#000000>山色/湖光</FONT>”是典型的自对,完全不拘泥于个别词性的对应上,这种开阔的思路很值得我们学习仿效了。“<FONT color=#000000>水底云</FONT>”这一物象的选择足见匠心,“云”的物象特性本身具有飘逸等诸多特点,很切合出句的语境。出句能以全名词(不带一个形容词)的“白描”手法,勾画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意境,值得称道!</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7 11:31:4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31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23:57 | 只看该作者
由流浪的风联友点评下列对句<P>出句: 新妆需浅浅 [苏不非]
对句: 爱意应浓浓[皓天]</P><P>风:汗,对出句的意境拿不准。我理解的意思是:刚修饰好的仪容要淡一点吧。这样解释又觉得出句无甚意义了。但也实在想不出别的意思来了。
对句中的“应”随联意该是平声,这样的话就三平尾出律了(唉!实在不好判断,纯属个人臆断)。仪容要淡淡的,爱意要浓浓的.上下联关联的很好.联意就实在没什么好评的了!</P><P><FONT color=#0808d6>"应"出律,失误!晕,我咋老失误,看来还是太菜的缘故!</FONT></P><P>出句:晴烟和草色 [含烟]
对句:初日映湖光[皓天]</P><P>风:出句“和”应是动词,调和,混合的意思吧。晴烟调和草色呢还是晴烟混合在草色里?一个字“晕”!
对句能承接联意,晴烟--初日,和--映,草色--湖光.律合句工.初日(朝阳)是为了合律吧,总觉得不顺口。</P><P><FONT color=#0707c6>嘿嘿,不知怎的我觉着顺口!</FONT></P><P>出句: 一径秋风收落叶 [沉默]
对句: 漫天溯雪掩凡尘 [皓天]</P><P>
风:律合,“溯雪掩凡尘”自叹学浅,理解不了。</P><P><FONT color=#0000bb>本以为不错,我的意思是:大雪纷飞,遮住了世间一切.可没表达好,以至晦涩!</FONT></P><P>对句: 半边冷月锁残荷 [皓天]</P><P>风: 律合句工,“半边”感觉不错,那半边被荷叶遮住了吧。整联可理解为秋风卷起一径的落叶,冷月映荷塘,月光在池中映出半边残荷影.上下联一写陆,一写水.同是秋景,同感凄凉,却有不同的意境<FONT color=#0000cc>.?</FONT></P><P>出句:荷塘掬月惊鱼梦 [淡香百合]
对句:柳岸寻花扰蝶眠 [皓天]</P><P>风:律合句工,出句"掬月"惊鱼梦,很风趣.对句很好的承接了出句的意思.夜晚去寻花,还真是扰了蝶眠啊!</P><P>出句:一湾碧水留山色 [如果]
对句:三径黄花瘦客心 [皓天]</P><P>风: 律合句工,出句,青山倒影在水中,碧水才能留住山色。苦想半天,也未得出黄花是如何瘦客心的。</P><P><FONT color=#000099>黄花即"菊花",取"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中"瘦"意,因思念而瘦,因思念家乡而瘦.</FONT></P><P>出句:  四壁藏书堪锁客[秋风传说]
对句: 两袖清风亦留人[皓天]</P><P>风: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对句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两袖清风亦留人
仄仄平平仄平平 </P><P><FONT color=#000099>为了赶时间犯了超低级错误!汗~~~~~~~~~</FONT></P><P>对句失律了。两袖清风亦留人 ,风灌两袖,是风要留人呢还是人想让风留他呢?可见"亦"字用的不好.两袖清风留人?留青史差不多吧。</P><P>
总算评完了!叹,偶肚里墨水少,评起来就感觉头有点大。如有得罪之处敬请皓天学友海涵。虽评的不是很好但已尽力了。</P><P><FONT color=#0000aa>谢谢流浪的风,评的好快!握手!辛苦了.
首先要向你说抱歉,由于我的粗制滥造,造成你不好评,我决定下次没对好决不发帖.
</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02:04 | 只看该作者
<P><B><FONT color=#ff0000>6月30日学学练练(由大蒙校长点评)
</FONT></B></P>
<P>学一学</P>
<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节、汁、匝、竹、伏</P>
<P>2、学点语法小知识</P>
<P>语气词:(虚词)
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在整个句子的末了,表示语气。如:了、吗、呢、吧、啊等</P>
<P>叹词:
叹词包括表示感叹和应答的词,如:唉、呀、哟、哎哟、喂、唔 等。这些词在句子当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和其他实词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法成分,但它们能独立成句,所以是一种特殊的词类。摹声词如“乒乓”“哗啦”“叮当”等,有同叹词相近的一面,也有同叹词不同的一面,这类词也归入叹词。</P>
<P>练一练</P>
<P><FONT size=4>出句:赏月观花求雅趣 [大蒙]</FONT></P>
<P><FONT size=4>对句:轻名淡利寄素心[皓天]</FONT></P>
<P><FONT color=#0066ff size=4>大蒙:还可以,有些许隔</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3 17:45: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33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2:58 | 只看该作者
<P><B><FONT size=3>096号   <FONT color=#ff0066>总得分 </FONT></FONT><FONT color=#ff0066><FONT size=4>92 </FONT></FONT></B>
<P><FONT color=#000000><B>第一题:下列句子都是学员最近应对习作,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平仄(古今韵均要求标出)再用音律检查是否合律,若有错误,则标出错误所在。(25分) <FONT color=#ff0033>22分</FONT></B></FONT></P><P><FONT color=#000000>1</FONT><FONT color=#ff0033>、</FONT><FONT color=#0909f7>注:画线为失律处</FONT></P><FONT color=#000000><P><FONT color=#000000>水柔容<U>万</U>象  古:仄<U>平</U>平仄仄 今:仄<U>平</U>平<U>仄</U>仄</FONT></P><P>壁高蕴<U>太</U>极 古:仄<U>平</U>仄仄<U>仄</U> 今:仄<U>平</U>仄<U>仄</U>平 粘律   <FONT color=#ff0066>-2   上联的平仄可以的。</FONT><FONT color=#000077>(冤,本意指下句画线处和上句同位置处相同,失律了,谁知这一下成了上句也错了,我怎么总是注意不到这些细节.)</FONT></P><P></FONT><FONT color=#000000>2、</FONT></P><P><FONT color=#000000>汲泉和月煮 古:仄平平仄仄 今:仄平平仄仄</P><P>放鹤伴松眠 古:仄仄仄平平 今:仄仄仄平平</P></FONT><FONT color=#000000></FONT><P><FONT color=#000000>3、</FONT></P><P><FONT color=#000000>满地落红帘半卷 古:仄仄仄平平<U>仄</U>仄 今:仄仄仄平平仄仄    </FONT><FONT color=#f70938>-1</FONT></P><P><FONT color=#000000>三杯残酒月一弯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古:平平平仄仄<U>仄</U>平 今:平平平仄仄平平</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4、</FONT></P><P><FONT color=#000000>芭蕉雨韵催诗就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古:</FONT>平平仄仄平平仄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今:</FONT>平平仄仄平平仄

芦苇风情摇句新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古:</FONT>平仄平平平仄平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今:平仄平平平仄平</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B>第二题:请说出下列句子失律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见。 (25分)(古今韵择其一即可)</B></FONT></P><P><FONT color=#000000>1、 </FONT><FONT color=#f70938>22分</FONT></P><P><FONT color=#000000>雨洗峰峦翠 仄仄平平仄</P><P>霞<U>染</U>原野红 平<U>仄</U>平仄平“霞侵原野红”</P></FONT><P><FONT color=#000000>2、</FONT></P><P><FONT color=#000000>万顷新荷微雨里  仄仄平平平仄仄</FONT></P><P><FONT color=#000000>千枝娇柳清风中  平平<U>平</U>仄<U>平平平</U> 孤仄 三平尾“清”可改为“惠”</FONT></P><P><FONT color=#000000>“娇”也可改为“嫩”
</P></FONT><P><FONT color=#000000>3、</FONT></P><P><FONT color=#000000>松映烟<U>霞</U>流画影 平仄平<U>平</U>平仄仄    <FONT color=#ee113d>霞字的平仄没问题 -1</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FONT><P><FONT color=#000000></FONT><P 12pt? break-all; LINE-HEIGHT:><FONT color=#000000>雨弹夏<U>荷</U>惹情思 仄平仄<U>平</U>仄平平 “夏荷”可改为“红叶”</FONT></P><P><FONT color=#000000>4、</FONT></P><P>雨过天晴莺语乱  仄仄平平平仄仄</P><P>风来雾散<U>花</U>影明 平平仄仄<U>平</U>仄平 “花”可改为“叶”    <FONT color=#ee113d>影字沾律 ,花字的平仄正确 -2
</FONT></P><P><FONT color=#000000></FONT></P><P><FONT color=#000000>5、</FONT></P><P><FONT color=#000000>清风入座吟新<U>诗</U>   平平仄仄平平平  “诗”可改为“曲”</FONT></P><P><FONT color=#000000>明月敲窗叙旧情   平仄平平仄仄平</FONT></P><P><FONT color=#000000><B>第三题:请按格律填写句子(新旧声均可,但要标明清楚;自创联或者成联均可)(20分) <FONT color=#f70968>20分</FONT></B></FONT></P><P><FONT color=#000000>1、</FONT></P><P><FONT color=#000000>仄仄平平仄    竹有凌云志</FONT></P><P><FONT color=#000000>平平仄仄平     人怀报国心</FONT></P><P><FONT color=#000000>2、</FONT></P><P><FONT color=#000000>平平平仄仄   浓云知雨意</FONT></P><P><FONT color=#000000>仄仄仄平平   细柳解风情</FONT></P><P><FONT color=#000000>3、</FONT></P><P><FONT color=#000000>平平仄仄平平仄     无求便是安心法</FONT></P><P><FONT color=#000000>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饱真为却病方  </FONT></P><P><FONT color=#000000>4、</FONT></P><P><FONT color=#000000>仄仄平平平仄仄      海上明珠明上海</FONT></P><P><FONT color=#000000>平平仄仄仄平平      华中泽雨泽中华</FONT></P><P><FONT color=#000000><B>第四题:说说最常见的五言,七言联的句中平仄规则,并应对下列两个出句。(30分)<FONT color=#f70938>28</FONT></B></FONT></P><P><FONT color=#000000>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34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0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50594>十圣:我国被尊称为“圣”的十位古代文化名人:</FONT>
一:至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
二:亚圣孟子,名柯,自子舆,战果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尊为亚圣。
三: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诗人,有《杜工部集》。
四:词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五:文圣欧阳修,宋代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六:书圣王羲之,东晋时大书法家。
七:画圣吴道子,唐代大画家,擅画佛道人物,也画山水。
八:医圣张仲景,汉末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经》
九:药圣李时珍,明代药学家,著《本草纲目》。
十:茶圣陆羽,唐代人,所著《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4 0:59: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3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 23:44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ff0000>7月1日《周末对句》</FONT></b> <P>出句:秋风摧叶老 [天池水清月光游]
对句:残雪孕春生[皓天]
</P><P>出句:梅开添雪色 [静然]
对句:雪降促梅香[皓天]</P><P>出句:细雨芭蕉愁点点 [CT]
对句:微风杨柳恋依依[皓天]</P><P>出句:月淡风清诗醉我 [我爱F4]
对句:鸟吟花笑景迷人[皓天]</P><P>出句:枰中车马纵闲趣 [月和弦]
对句:槛外风云写春秋[皓天]</P><P>出句:人海沉浮,炎凉自体 [苏三]
对句:书山勤懒,得失己知[皓天]</P><P>you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36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00:5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临溪弄石</I>在2006-7-3 22:43:56的发言:</B>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49、有请临溪弄石朋友点评皓天的:

</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出句:秋风摧叶老 [天池水清月光游</FONT><FONT face=宋体>]
对句:残雪孕春生 [皓天]
<P></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石语:好句子,境佳律工词准,一个“孕”字炼得极为传神。本来在出句中,秋的萧瑟和无情让人不由自主的有一种岁月无常,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等等伤感的情绪,而在对句中我们却看到了希望,看到新一轮生机就孕育在严寒之中,“残雪”暗示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还会远吗?佩服,真不愧是学长老师,石头受益非浅,呵呵,一杯咖啡聊表仰慕    ^_^^_^
<P></FONT></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出句:梅开添雪色 [静然</FONT><FONT face=宋体>]
对句:雪降促梅香 [皓天]
<P></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石语:晕,石头今天看来是没有用武之地了,皓天同学这个句子应该是个好句,曾经在哪里见过这种对法,好象是被允许的,石头愚钝,还是请皓天同学<st1:PersonName ProductID="和" w:st="on">和</st1:PersonName>老师指点吧。</FONT></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_^^_^</FONT></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ff>此为异位互重,是允许的,不过我没用好!
</FONT></P><P></FONT></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出句:细雨芭蕉愁点点</FONT><FONT face=宋体> [CT]
对句:微风杨柳恋依依 [皓天]
<P></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石语:  ^_^^_^,逮了个机会了撒,偶的石头锤子终于有机会出手了,对句和出句在意境上有点隔,由细雨打芭蕉而生出丝丝愁绪缠绕在心头,而下句描述的却是一幅春光旖旎的画面,微风和杨柳缠缠绵绵,交织在一起,就象一对恋人一样依偎在一起,难舍难分,和出句就不协调了,在有,上句省略了主语人,是人在愁点点,对句的主语是微风杨柳。
<P></FONT></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出句:月淡风清诗醉我 [我爱</FONT><FONT face=宋体>F4]
对句:鸟吟花笑景迷人 [皓天]
<P></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石语: 这句就明显的没有前几句好,在有月亮的夜晚,鸟儿也该睡觉了吧。花儿笑此时也应该是朦胧的。石头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请请皓天同学<st1:PersonName ProductID="和" w:st="on">和</st1:PersonName>老师指点</FONT></FONT></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P></FONT></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_^  ^_^。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ff>“明月别枝惊鹊”“月出惊山鸟”,在有月亮的夜晚,鸟儿不一定睡得着啊,不过上句说“月淡”了。
上联写夜晚,下联写白天,景隔了。
</FONT></P><P></FONT></FONT>
</P><P></FONT></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出句:枰中车马纵闲趣 [月和弦</FONT><FONT face=宋体>]
对句:槛外风云写春秋 [皓天]
<P></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石语:对句境界开阔,仿佛置身与世外,看风云变幻,用一枝狼毫写尽春夏秋冬,人生百态,好句子,唯一遗憾的是:春字粘律了。^_^</FONT></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00>[em04]</FONT>
</P><P></FONT></FONT><P><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出句:人海沉浮,炎凉自体 [苏三</FONT><FONT face=宋体>]
对句:书山勤懒,得失己知 [皓天]
<P></FONT><P><P 0cm 0pt;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 WORD-BREAK:><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4db361"><FONT color=#ff0000>石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_^  ^_^,</FONT>皓天同学是有感发呢,少时没有努力,现在已经知道失去的太多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55</FONT>,石头也有这种感慨,怎么就想不到呢,再次学习了。<b>

</b><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color=#0000ff><b>对我有警示作用,不敢偷懒了!

因工作需要,做周末对句时只剩30分钟了,我是掐着秒表做题的,到0:00赶紧交作业,发现老师还没收,又溜进来检查了5分钟。

上次发誓不交次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37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20:04 | 只看该作者
<b>对联应掌握的90个知识点

</b><DIV class=item-content><P><FONT size=3>〖基础部分〗</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一般有出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如:张之洞,陶然亭。</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一般由一人单独完成,多独立悬挂出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对联的历史】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副】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言】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称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字】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八字;“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十四字;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一百八十字。</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对联的标点】文章中引用对联一般在上联收尾处用标点符号。一般而言,单句联联尾用分号为宜;中长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句号,上联尾用句号为宜;至于某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可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对联中一般不使用括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对联贴在墙上或门的两侧不用标点符号。</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尾……。</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FONT>、【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横披、横额),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横批应当与主题内容相关,应当尤其精炼(实践中多以四字为格),也应当考虑平仄交替。横批的字词和内容还应避免与上下联简单地重复。横批应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当是画蛇添足。“横批”之“虚额”:不直书地名,或用典,或拟景,更具文采的横额,如南昌滕王阁的“仙人旧馆”,《红楼梦》中的“有凤来仪”、“杏帘在望”;“横批”之“实额”:直书该处地名、店名的横额,如“黄鹤楼”、“同仁堂”。</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38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20:0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item-content><P><FONT size=3>〖应对部分〗</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4</FONT>、【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词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对联的对仗有许多种,宽对为主基调,工对为追求目标。</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FONT>、【字数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FONT>、【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主谓:面熟;并列:声音;偏正:铁路;动宾:司令;述补:鼓足。</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8</FONT>、【节奏相应】指对联语句中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如:风和¦日丽;人杰¦地灵。</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9</FONT>、【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联意)应当关联,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幅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比如“一劳永逸长生乐,万象回春大地新”,此联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工对】又称严对,是严格、工整的对仗。工对的对仗要求七要素: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文字相异。在一副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多数的概念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5%</FONT>,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个字至少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个是工的,就是工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个字都是工的,叫全工对),就是工对。工对是对联的最高境界,它可以产生一种整齐和谐的美。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1</FONT>、【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就是对仗上放宽要求,基本合乎格律,句式结构基本一致,平仄大体相对,词性大致相当即可,但内容仍然相关。宽对,往往只需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可以了。古今楹联作品,以宽对为主,因为刻意求工,往往因词害意,步入形式主义。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2</FONT>、【自对】就是当句对,又叫“边对”,即于一句中自成对偶。如:甘霖成瑞雪;百岭见千娇。</FONT></P><P><FONT size=3>33、【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语的甲义的同时,又借它的乙义来与另一个词语相对。如: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下联中“东西”主是在用其表“物件”的意思的同时,借其表方位意思来与上联的“南北”相对。</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4</FONT>、【失对】上下联全体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对仗规则的,即为“失对”。全联完全失对者,自然不算是对联,而部分失对者,则称之为“病联”。古今联坛,“失对”与“病联”可以说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联中也并不罕见。如佚名题乌江项王祠联:“司马迁本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真豪士,临祠大哭,至今草木有余悲”。联中“本纪一篇”与“临祠大哭”,全不对仗,是典型的“失对”。</FONT></P><P><FONT size=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39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20:05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韵律部分〗</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9</FONT>、【四声】汉语读音四个层次的声调读法,有“古韵”与“今声”两种分法,四声与平仄关系密切,平仄包括了四声。</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FONT>、【今音】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中的发音,即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又作第一、二、三、四声)四个声调读法为今音,它有一二三四声和轻声。</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1</FONT>、【今律】今律规定:长音为平,短音为仄。“阴平、阳平”两声为平声;“上声、去声”两声为仄声。</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2</FONT>、【古韵】指依照《平水韵部》归纳列表的古代汉语读音,分为“平(上平、下平)、上、去、入”五个声调读法。其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3</FONT>、【平水韵】唐代官方颁布的归类的汉字读音。后世的诗、词、曲、联多依照其中归类的读音来区分平仄。</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4</FONT>、【用韵规则】使用古声一般要求注明,古声、今声不能在一幅联作中混用。</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5</FONT>、【平仄】古人做诗区分汉语声调的一种术语。仄通“侧”,即不平之意,平仄之分即汉字声调读法的两大分类,圆缓平和的读音为“平声”;短促有力的读音为“仄”。一联之内,不能只用平声或仄声字,应当有规律地交替使用。古音平仄:其中将“平”(包括上平和下平)归划为平声调,“上、去、入”三声全部划分为仄声调;今音平仄:“阴平、阳平”俱归划为平声调,“上声、去声”俱归划为仄声调。</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6</FONT>、【平仄交替】是指在一联内,不能只用平声或只用仄声的字,应当有规律地交错使用。</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7</FONT>、【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之间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应当是相反的。即上联是仄声的,下联就应当是平声;上联是平声的,下联就应当是仄声。除了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的变通(如可平可仄)而外,也不应违反。</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8</FONT>、【对联句脚平仄规则】对联句脚对马蹄韵的运用,有正格与变格之分。句脚平仄完全符合马蹄韵的要求者,为正格。每边两句的,其正格是“平仄,仄平”;每边三句的,其正格是“平平仄,仄仄平”;每边四句的,其正格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四句以上的长联,不管仄起(指首句句脚为仄声字)还是平起(指首句句脚为平声字),若为偶数句正格,则除首尾为单仄或单平而外,中间的句脚皆保持连珠;若为奇数句正格,则除末句为单仄或单平而外,其前的句脚皆保持连珠。每边尾二句句脚的平仄不是单仄或者单平,又未从根本上违反“仄顶仄,平顶平”的规矩的,为变格。每边两句的,其变格是“仄仄,平平”;每边三句的,其正格是“平仄仄,仄平平”;每边四句的,其正格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既不合正格又不合变格者,谓之破律。不管是短联还是长联,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句的句脚必须是平声。</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9</FONT>、【对联句中平仄规则】同一联句中,每两个或三个字就互换平仄。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一言联:仄,平。二言联(第一个字可以不论):仄仄,平平。三言联(两种,第一个字可以不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四言联(两种,一、三不论,可以活用,二、四分明,不忌孤平、孤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五言联(两种,平仄要求是在遵守对联“禁忌”的基础上一、三不论,二、四分明):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六言联(平仄要求是在遵守对联“禁忌”的基础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七言联(两种,平仄要求是在遵守对联“禁忌”的基础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八言联以上的句子,按节奏停顿将其分为几节,每节就按几言联的平仄规则处理。</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出律】当出句为标准韵律,对句也必须使用标准韵律。无论对句哪个位置的平仄发生错误,都是出律。</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548

帖子

0

精华

6656

积分

联都举人

乱弹派之无名堂主

Rank: 4Rank: 4

UID
5453
经验
9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18
40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20:06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禁忌部分〗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9</FONT>、【上重下轻】对联是对称性文体,上下联要保持平衡,或下联略强于上联,作联一定要忌上联气盛,下联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如:万仞惊峰承日月;一枝柔柳伴花枝。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乱脚】对联上联要求仄声收尾,下联要求平声收尾。联末平对平或仄对仄,为乱脚。如:清风入座吟新诗;明月敲窗叙旧情。“诗”和“情”同为平声。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1</FONT>、【三平尾】指下联最末三个字,不可以都是平声,也叫三平调。如:有笔墨诗书做伴,与棋牌酒<U>烟无缘</U>。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2</FONT>、【三仄尾】指上联最末三个字,不可以都是仄声。如:依法修行<U>可入道</U>。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3</FONT>、【孤平】一般来讲,在五言、六言、七言的句子中,下联除句脚是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叫犯孤平句。如:万事俱<U>如</U>意。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4</FONT>、【孤仄】一句中只有一个仄声字,叫孤仄。如:菩提当<U>下</U>圆成。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5</FONT>、【粘律】上下联二、四、六偶数位平仄相同。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6</FONT>、【失对】上下联重点字平仄要相对,否则为失对。如:韬略终须建新国;奋起还要读良书。“略”和“起”同为仄,失对。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7</FONT>、【失替】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否则为失替。如:奋起还要读良书。因“起”与二四位字同仄,是为失替。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8</FONT>、【重字】分为几点说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FONT>、同位重字:指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例:法<U>界</U>,世<U>界</U>。<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异位重字:指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例:陶匠抟泥,掌中<U>观</U>果;樵夫<U>观</U>弈,梦里入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FONT>、异位互重:作为一种成联手法,比较特殊,允许适当使用。例:<U>万法一心</U>,<U>空</U>不异<U>色</U>;<U>一心万法</U>,<U>色</U>即是<U>空</U>。<FONT face="Times New Roman">D</FONT>、虚字相重:受赋体骈文的影响,对联允许适当虚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之乎者也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相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例:虎贲三千,直扫幽燕<U>之</U>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U>之</U>天。</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9</FONT>、【合掌】如两个手掌重合在一起,指上下联中内容词性雷同,平仄雷同,意义雷同,概念雷同。判断一个对联合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所用词语相似、所写事物相同;二、上下联意思相同,意象空间重叠。例:长空展翅,广宇翔云。</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上下联无关】上下联意思不统一,各表其意,风马牛不相及。如:春风得意;寒露浸心。 </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18 15:00 , Processed in 0.1056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