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刘雪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是否允许孤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37

157

帖子

0

精华

406

积分

联都贵宾

菜缸

Rank: 4Rank: 4

UID
2268
经验
4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9
21
发表于 2005-4-19 10:2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沈浪</I>在2004-2-15 11:39:00的发言:</B>
象此种句式算不算孤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


</DIV>

其他的算不算孤平尚有争议,这个应该是典型孤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1

帖子

0

精华

457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985
经验
6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1
22
发表于 2005-5-22 02:34 | 只看该作者
<P>“孤仄”并非一个传统的正统术语。</P><P>古人认为孤平是大拗,孤仄则不是,所以很少用到这个词。</P><P>与孤平对应的孤仄的句式是“平平平仄平平仄”。这在唐诗里见得多了,已有救成“平平平仄仄平仄”的,但不救的居多,所以说所谓“孤仄”是允许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1

帖子

0

精华

457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985
经验
6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1
23
发表于 2005-5-22 02:4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沈浪</I>在2004-2-15 11:39:00的发言:</B>
象此种句式算不算孤平?




</DIV>
<P>这是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P>按孤平定义:“仄平脚句型七言第三字,五言第一字为仄的则为孤平”,又说“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却是除韵脚外有两平。
<P>但孤平拗救又说,这种拗救只能是在七言第五字、五言第三字用平声,才是救了。那么第一字用平声,则未救到。
<P>以上都是诗韵大家王力先生的观点,这不是矛盾的吗?所以平仄仄平仄仄平这种句型是不是孤平是有争议的。
<P>一般认为以孤平拗救的要求为标准,联句和律诗中尽量避免。理由是律诗中,第一字一般是平仄通的(只有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例外),所以这个句型可以当孤平对待。所谓“典型的孤平”,不确。</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37

157

帖子

0

精华

406

积分

联都贵宾

菜缸

Rank: 4Rank: 4

UID
2268
经验
4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9
24
发表于 2005-5-22 11:58 | 只看该作者
<P>按孤平定义:“仄平脚句型七言第三字,五言第一字为仄的则为孤平”,又说“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P>
<P>这个</P>
<P><FONT color=#ee1169>又说“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P>
<P>王力原文举例中查到:<EM>至於像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EM><FONT color=#000000><EM>》“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種拗句,不是孤平</EM>。(<FONT color=#1111ee>注:如果按照又说的定义,这句就是孤平了</FONT>)
</FONT></P>
<P><FONT color=#000000>偶个人理解:王力孤平论建立在五言上,7言也只看后5言是否孤平(第2字为仄的前提)</FONT></P>
<P>孤平在5言中只有  仄平仄仄平 </P>
<P>7言是5言拓展,7言中 孤平是 通仄仄平仄仄平 </P>
<P>最典型的是 仄仄仄平仄仄平(偶前几楼说是平仄仄平仄仄平典型的有问题,检讨一下,在前面说他是典型的是想强调后5言是判断的标准,没有根据哈)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2 12:15:1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1

帖子

0

精华

457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985
经验
6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1
25
发表于 2005-5-23 09:09 | 只看该作者
<P>孤平拗救说,仄平脚只有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为仄时才算孤平。“八月湖水平”为什么不算孤平呢?很显然,这个句子首先犯了二、四不清的毛病,还没到谈论孤平的时候。</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37

157

帖子

0

精华

406

积分

联都贵宾

菜缸

Rank: 4Rank: 4

UID
2268
经验
4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9
26
发表于 2005-5-23 10:29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ee1169><FONT color=#000000>楼上对具体的一个句子是否孤平结论估计会与我相同,</FONT></FONT><FONT color=#ee1169><FONT color=#000000>在23楼提到<FONT color=#3809f7>所谓“典型的孤平”,不确。</FONT><FONT color=#000000>我也接受。但在23楼中提到</FONT>孤平定义</FONT>又说“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FONT color=#000000>甚是不解。这句话不是王力原文。楼上在23楼中说,<FONT color=#3809f7>以上都是诗韵大家王力先生的观点,这不是矛盾的吗?</FONT>我觉得关键<FONT color=#ee1169>又说“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不是王力观点,所以并不矛盾。王力原文是什么呢?</FONT></P><P><EM>*********************************************************************************************************</EM></P><P><EM>(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詩(包括長律、律絕)的大忌,所以詩人們在寫律詩的時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詞曲中用到同類句子的時候,也注意避免孤平。</EM></P><P><EM><FONT color=#f70968>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FONT><FONT color=#3809f7>因為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FONT>。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21]。在唐人的律詩中,絕對沒有孤平的句子[22]。毛主席的詩詞也從來沒有孤平的句子。試看《長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橋”字都是平聲字,可為例證。</EM></P><P><EM>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仄聲,另有一種補救辦法,詳見下文。</EM></P><P><EM>*************************************************************************************************************</EM></P><P><EM><FONT color=#f70968>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FONT></EM></P><P><FONT color=#f70968><EM>———这就是王力的孤平定义</EM></FONT>
<FONT size=3><b><EM><FONT color=#3809f7>因為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FONT>。VS   </EM><FONT color=#ee1169>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b></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这2句是不同的,前者是原文,后者是楼上在23楼中所谓的<FONT color=#ee1196>又说</FONT></FONT></P><P><FONT size=3>前者偶理解,王力定义(。。<EM><FONT color=#f70968>就是犯了孤平。定义用语)</FONT></EM>之后,从“孤平”这2个字表面意思1个平声来解释这个词指的是哪一个平声(不含韵脚),说明孤平的表现形式之一是<b><EM><FONT color=#3809f7>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FONT></EM></b>,说明了因何而得名“孤”,而其逆命题是不是具备了孤的特征就是孤平呢?比如感冒会发烧,能不能定义说发烧就是感冒?而<b><FONT color=#ee1169>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b>在原文中是没有的)显然是定义用语,看起来和王力原文有相似之处,却不是王力的意思。</FONT></P><P><FONT size=3>如果按照<b><FONT color=#ee1169>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b></FONT></P><P><FONT size=3>这一定义,首先失去了</FONT><FONT size=3>王力的<b><EM><FONT color=#3809f7>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FONT></EM></b>前提是在讨论5言中)5言约束,对7言言的判断就造成混乱,其次定义<b><FONT color=#ee1169>为孤平</FONT></b>用语显然是不严密的,是王力先生很怕造成的一种误解,因此,特别在注21中明确了不能按<b><FONT color=#ee1169>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FONT></b>办法来判断孤平:</FONT></P><P><EM>[21] 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腳的句子;仄腳的句子即使衹有一個平聲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我宿五松下”衹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至於像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種拗句,不是孤平。</EM></P><P><FONT size=3>所以在下认为 <b><FONT color=#ee1169>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b>这一定义貌似而不是王力观点,而正好与王力观点背道而弛,走到了王力已经遇见不愿看到的歧途上。冒昧猜测是网友自己发挥发到网上以讹传讹而来。</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37

157

帖子

0

精华

406

积分

联都贵宾

菜缸

Rank: 4Rank: 4

UID
2268
经验
4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9
27
发表于 2005-5-23 11:03 | 只看该作者
<P>有时候我门要问一句,我们的这些概念是从哪里来的?追索不到最权威的原文,就值得怀疑</P><P>孤仄这个概念的支持者,你们能提供纸质媒体的原文吗?反正偶搜索的都是网友观点。有些网友想当然有孤平就有孤仄,其实平仄是不对称的。仄优于平</P><P>比如 平平仄平仄 是特拗,可以成立,但其镜像  仄仄平仄平  就难说了</P><P>象一平救五仄,能不能一仄救5平?</P><P>除非很精通音韵,或者作过一些统计分析,或者是很专业人士,建议一些网友不要随意发挥,最好引用权威原文,有什么新的想法也要在具有一定识别能力网友范围内交流,不宜将网友观点指导初学者</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

21

帖子

0

精华

58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992
经验
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1
28
发表于 2005-5-23 13:15 | 只看该作者
<P>我一直认为孤平即是上联中只出现一个平声字,而下联中除去最末一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这两种形式。但看“平仄仄平仄仄平”,除最末一字外,还有两个平声,为何算是孤平呢?难道上述定义有错?</P>
剑 气 淋 漓, 吼 荡 不 羁。 西 烟 渐 起, 风 啸 凄 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1

帖子

0

精华

457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985
经验
6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1
29
发表于 2005-5-24 13:0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收集资料</I>在2005-5-23 10:29:00的发言:</B>

<P><FONT color=#ee1169><FONT color=#000000>楼上对具体的一个句子是否孤平结论估计会与我相同,</FONT></FONT><FONT color=#ee1169><FONT color=#000000>在23楼提到<FONT color=#3809f7>所谓“典型的孤平”,不确。</FONT><FONT color=#000000>我也接受。但在23楼中提到</FONT>孤平定义</FONT>又说“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FONT color=#000000>甚是不解。这句话不是王力原文。楼上在23楼中说,<FONT color=#3809f7>以上都是诗韵大家王力先生的观点,这不是矛盾的吗?</FONT>我觉得关键<FONT color=#ee1169>又说“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不是王力观点,所以并不矛盾。王力原文是什么呢?</FONT></P>
<P><EM>*********************************************************************************************************</EM></P>
<P><EM>(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詩(包括長律、律絕)的大忌,所以詩人們在寫律詩的時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詞曲中用到同類句子的時候,也注意避免孤平。</EM></P>
<P><EM><FONT color=#f70968>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FONT><FONT color=#3809f7>因為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FONT>。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21]。在唐人的律詩中,絕對沒有孤平的句子[22]。毛主席的詩詞也從來沒有孤平的句子。試看《長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橋”字都是平聲字,可為例證。</EM></P>
<P><EM>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仄聲,另有一種補救辦法,詳見下文。</EM></P>
<P><EM>*************************************************************************************************************</EM></P>
<P><EM><FONT color=#f70968>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FONT></EM></P>
<P><FONT color=#f70968><EM>———这就是王力的孤平定义</EM></FONT><FONT size=3><B><EM><FONT color=#3809f7>因為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FONT>。VS   </EM><FONT color=#ee1169>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B></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这2句是不同的,前者是原文,后者是楼上在23楼中所谓的<FONT color=#ee1196>又说</FONT></FONT></P>
<P><FONT size=3>前者偶理解,王力定义(。。<EM><FONT color=#f70968>就是犯了孤平。定义用语)</FONT></EM>之后,从“孤平”这2个字表面意思1个平声来解释这个词指的是哪一个平声(不含韵脚),说明孤平的表现形式之一是<B><EM><FONT color=#3809f7>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FONT></EM></B>,说明了因何而得名“孤”,而其逆命题是不是具备了孤的特征就是孤平呢?比如感冒会发烧,能不能定义说发烧就是感冒?而<B><FONT color=#ee1169>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B>在原文中是没有的)显然是定义用语,看起来和王力原文有相似之处,却不是王力的意思。</FONT></P>
<P><FONT size=3>如果按照<B><FONT color=#ee1169>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B></FONT></P>
<P><FONT size=3>这一定义,首先失去了</FONT><FONT size=3>王力的<B><EM><FONT color=#3809f7>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FONT></EM></B>前提是在讨论5言中)5言约束,对7言言的判断就造成混乱,其次定义<B><FONT color=#ee1169>为孤平</FONT></B>用语显然是不严密的,是王力先生很怕造成的一种误解,因此,特别在注21中明确了不能按<B><FONT color=#ee1169>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FONT></B>办法来判断孤平:</FONT></P>
<P><EM>[21] 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腳的句子;仄腳的句子即使衹有一個平聲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我宿五松下”衹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至於像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種拗句,不是孤平。</EM></P>
<P><FONT size=3>所以在下认为 这一定义貌似而不是王力观点,而正好与王力观点背道而弛,走到了王力已经遇见不愿看到的歧途上。冒昧猜测是网友自己发挥发到网上以讹传讹而来。</FONT></P></DIV>
<P>楼上网友,我所引用的是正规出版物,并非网上搜来的,我又对了一遍,与王力说的一字不差。<b><FONT color=#ee1169>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FONT></b>这个说法,其实我也不是很同意的,大概我也是有断章取义的嫌疑。不过确实,先生是这么说的:)这句话应该跟他的孤平拗救联系起来看,或者跟楼上网友所提出的限定条件(仅仅就五言而言)联系起来看。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1

帖子

0

精华

457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985
经验
6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1
30
发表于 2005-5-24 13:1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收集资料</I>在2005-5-23 11:03:00的发言:</B>

<P>有时候我门要问一句,我们的这些概念是从哪里来的?追索不到最权威的原文,就值得怀疑</P>
<P>孤仄这个概念的支持者,你们能提供纸质媒体的原文吗?反正偶搜索的都是网友观点。有些网友想当然有孤平就有孤仄,其实平仄是不对称的。仄优于平</P>
<P>比如 平平仄平仄 是特拗,可以成立,但其镜像  仄仄平仄平  就难说了</P>
<P>象一平救五仄,能不能一仄救5平?</P>
<P>除非很精通音韵,或者作过一些统计分析,或者是很专业人士,建议一些网友不要随意发挥,最好引用权威原文,有什么新的想法也要在具有一定识别能力网友范围内交流,不宜将网友观点指导初学者</P></DIV>
<P>是的,我也不支持孤仄这个概念。</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37

157

帖子

0

精华

406

积分

联都贵宾

菜缸

Rank: 4Rank: 4

UID
2268
经验
4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9
31
发表于 2005-5-24 15:1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不知谁的马甲,在学堂里讨论多有不便,如蒙不弃,上QQ来交流:94043456,群:18365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64

1479

帖子

1

精华

1744

积分

联都举人

对联资料搜集人

Rank: 4Rank: 4

UID
4946
经验
174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5
32
发表于 2005-6-11 01:02 | 只看该作者
两头的叫单仄,中间的叫孤仄,孤仄犯六禁律呢!当然不可以的。
对句原则:能工则工,难工则宽,力求意境完美的工对。 对句技术:意境联:从后往前对。拆字联:先对多笔画的。巧联:从中央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4 小时
主题
206

3560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036
经验
43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
33
发表于 2005-6-11 15:03 | 只看该作者
<P>以上观点是大家各自解读,部分还是非难辨,所以有必要提醒一下各位学员:</P><P>初学者对联的格律,类似的最好能避免则避免——因为考试或比赛中,不知考官是支持哪个观点的;出现类似的格律,你就多了个被一票淘汰的危险啦,呵呵~~:)</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55 小时
主题
241

3790

帖子

7

精华

5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副站长

Rank: 10Rank: 10

UID
19
经验
758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34
发表于 2005-7-2 08:49 | 只看该作者
<P>个人认为,孤仄的概念是一些人太聪明了,通过孤平来反推孤仄一说。文学不是数学。</P><P>关于孤平,个人认为是适用于诗律,至于联律,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为联律的韵脚并不一定是彻底遵循马蹄韵滴,而诗律则无法避免。</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4 小时
主题
206

3560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036
经验
43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
35
发表于 2005-7-2 08:59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d52b2b>手头倒有几本王力(1900年~1986年)先生的书,不过不太好读~~</FONT></P><P><FONT color=#d52b2b>《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版32开本)</FONT></P><P><FONT color=#d52b2b>《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58年1月出版32开本)</FONT></P><P><FONT color=#d52b2b>《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于1979年10月出版32开本)</FONT></P><P>———————————————————————————————— </P><P><FONT color=#d52b2b>以下是摘录一些相关段落,供大家参考:</FONT></P><P>“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是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P><P>……</P><P>“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P><P>小注:“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P><P>————《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8页</P><P>————————————————————————————————</P><P>“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P><P>……</P><P>“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P><P>————《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页</P><P>————————————————————————————————</P><P>……</P><P>“七言第一字用平声是不中用的,因为它的地位太不重要了……”</P><P>————《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58年1月出版第91页)</P><P><FONT color=#d54d2b>阳光附注:这里是指“平仄仄平仄仄平”这里有三个平声字的句式。</FONT></P><P>————————————————————————————————</P><P><FONT color=#d52b2b>阳光附注:《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于1979年10月出版)第三章关于乐律的内容与《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所论述的定义与内容基本类同,不重复列举了</FONT>
————————————————————————————————</P><P><FONT color=#d52b2b>综合所论:在五言七言中,孤平只有“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三种律句式(注意是限于律句)。</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4 小时
主题
206

3560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036
经验
43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
36
发表于 2005-7-2 09:00 | 只看该作者
<P>上面的这个,还只是诗律的观点。对联是否有孤平,目前还是有些争议。对于有关其他定义的争议,大致可以这样解读:</P><P>对联——要么就没有‘孤平’的定义与要求,要么就须遵守格律诗中‘孤平’的定义;</P><P>换而言之,即对联不该也另有其他许多莫名其妙的‘孤平’新定义或新规则;若非说有不可,则也应叫其他的称谓,不能套用或混淆律诗的术语。</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4 小时
主题
206

3560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036
经验
43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
37
发表于 2005-7-2 09:06 | 只看该作者
<P>本来想举个‘孤平’的例子来说明就十分清楚的,不过犯‘孤平’的7言律句不多(几乎没有),一时也不好找合适的例子,作罢;</P><P>但非律句的7言句子却很多,却可以佐证。譬如:</P><P>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P><P><FONT color=#d52b2b>前分句就不是7言律句,断句为223并列句式</FONT>,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类似这种情况的时候,几乎随便什么套用音律都可以,即无所谓孤平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4 06:17 , Processed in 0.5633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