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辕北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奇小筑】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22:0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反接和突接</FONT></P>
<P><FONT size=3>所谓反接,实际是作者由于所处的特殊境遇,当时的心情跟一般人不一样,并不是有意要写的特殊,是作者当时心情的一种真实反映。杜甫《述怀》“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反映了饱经战乱的人的心情;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都是饱经忧患离别的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流露。</FONT></P>
<P><FONT size=3>突接,通常是用写景来突接抒情或叙事,常有显示人物心情的作用。。如杜诗《醉歌行》,在抒情和对侄子鼓励的话后面,突接上一段写景的“春光淡沲秦东亭,渚蒲芽白水荇青,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正是在送别侄子时,不由生发出自己失意的感叹。《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中讲“文章有神交有道……诸生颇尽新知乐”接下去忽然写景“气酣日落西风来,愿欢野水添金杯”从而引出借酒浇愁的意思。这些突接的运用,一是衬托作用,用美好景物来衬托失意心情,二是转折作用,像从日落西风,转到希望西风把水变成酒来浇愁。</FONT></P>
<P><FONT size=3>另有一种用议论来突接叙事,象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突接“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头陀两句引出了后面的一系列狂言。自具其艺术特色。私以为,此处当属李白的独有风格和特色,别人若强加模仿,恐有东施效颦之虞。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8 22:06:2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20:2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仿效和点化
一、
仿效就是在文学创作中,继承和变化前人的写法,并做到推陈出新,丰富和深化了原作品的内涵。如曹操《短歌行》“日月之行,若出其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比司马相如的“日出东沼,月生西陂”加入了更加丰富的意象,境界更开阔,构成了新的意境,是好的点化。而马融的“天地虹洞,因无端涯,大明出东,月生西陂”只是在字面上作了一些改变,概念性的话大同小异,就谈不上是点化,只是模仿。</FONT></P><P><FONT size=3>二、
在点化后,内容更加生动细致,也是点化的一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比起李白的“一笑皆生百媚”“回身转佩百媚生”来,既有神态又有动作,更生动。王安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比王维“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更写出诗人从容悠闲的情态和景物的美好,更加工细,而且没有王维诗里的倦意。</FONT></P><P><FONT size=3>三、</FONT></P><P><FONT size=3>此节所举的点化,是比前人讲的更深刻、更尖锐,更集中凝练,因而更激动人心。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象这样的话《孟子》《史记.平原君传》《淮南子》里面都有过,如“贫民糟糠不接于口,而虎狼餍刍豢,百姓短褐不完,而宫室衣锦绣”。但这里短短十个字,用“朱门”来指豪门贵族,用“冻死骨”来指饿死的百姓,更有代表意义,更形象凝练,故读来惊心动魄,传颂千古。</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20:29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仿效和点化</FONT></P>
<P><FONT size=3>四、</FONT></P>
<P><FONT size=3>此节所讲的点化,是借用前人的话融化到自己的境界中,同时把它的风格也改变为自己的风格。如晏几道“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其词曲折柔婉,是写女子情思。而他点化自杜甫的《羌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反映的是经受离乱苦痛的夫妇的心情,其语言质朴。二者风格完全不同,这说明,不同风格的描写,相互之间也可以吸收。</FONT></P>
<P><FONT size=3>五、</FONT></P>
<P><FONT size=3>作品要求创造,反对抄袭,是指作品中的主要内容或全篇意境说的。要是作品有全篇的新的内容,创作了新的意境,只是在个别地方借用了别人文辞或境界,应该说是可以的。</FONT></P>
<P><FONT size=3>秦观词“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尾句是袭用隋炀帝“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但原句单纯写景,而秦词写的却是“境”,其间复合了游子的感情,更加上画角、斜阳、芳草、征棹、离樽这一系列的情景交融的描写,自有其辽阔而悲凉的意境,能勾起无限的感慨和共鸣,并不单纯靠这袭用的二句成其境。</FONT></P>
<P><FONT size=3>而著名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本是出于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虽只易二字,但用王国维的观点来看“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所用”,诗人应是先有了切身的体验,才会从前人的诗句中受到触发。然后构成新的意境,新的主题,是一种再创造。</FONT></P>
<P><FONT size=3>六、</FONT></P>
<P><FONT size=3>此节所说是模仿形式结构和个别词语,也就是一种句式,但内容完全不同,因此意境也是全新的。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模仿了庚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两者内容大相径庭,王勃的一句境界开阔辽远,胜庚信多矣。</FONT></P>
<P><FONT size=3>七、</FONT></P>
<P><FONT size=3>“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这一句曾被众多的诗词化用。如苏轼的“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陈与义的“明朝有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辛弃疾的“明月扁舟去,和月载离愁”;陆娟“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作家们都不愿机械地模仿,都力求变化,其中,“万点落花”创造了新的境界。</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4 21:52:2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6:29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兴起</FONT></P>
<P><FONT size=3>一、</FONT></P>
<P><FONT size=3>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赋、比、兴如此次者,言事之道,直陈为正,故《诗经》多赋,在比兴之先。比之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B>比显而兴隐,</B>当先显后隐,故比居居兴先也。</FONT></P>
<P><FONT size=3>这里是说,比者比方于物,而兴者是托事于物,是有寄托的。在诗经中,是用一物来引起情思,这种比拟比较隐微,并且都在开头,即“兴者起也”。而“环譬以记讽”则是围绕一个主题用几个暗比来引起它,不是一物引起另一物,也不都在开头,则是另一种兴。</FONT></P>
<P><FONT size=3>故兴有两种,一种放在诗的开头,用来引起所兴的事,一种是引了好多鸟兽草木来显示用意,婉而成章,就不一定放在开头。故说“称名也小,取类也大”。在开头的兴,引起下文,一种是引起个别的人或物,如《关睢》;一种是引起全篇,如《孔雀东南飞》。</FONT></P>
<P><FONT size=3>兴与全诗的关系不是“毫无巴鼻”,而是有联系的。就朱熹论此论点的三个例子来说:“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客,忽如远行客”,是用松石的长久来反衬人生的短促;“高山有涯,林木有枝。忧来无端,人莫之知”是用山的有涯,木的有枝来反衬忧来无端;“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中,草本来是同怀念远游人相联系的,就更不是毫无关系了。而《孔雀东南飞》是取象自《双白鹄》这个悲剧中的白鹄,是为了引起全篇夫妇生离死别的悲剧,而不是游于情节之外的形象。</FONT></P>
<P><FONT size=3>二、</FONT></P>
<P><FONT size=3>比兴到了后世,在一篇诗文中,多见不能加以分别的,常有合而为一者。虽有刘勰的“取象曰经,取义曰兴”,但此说亦常不能自圆,通常把有寄托的看作是兴。故有比兴合一而不加分别的,有按诗经的说法加以分别的,也有按离骚的说法不加分别的。像《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后面木兰坠露兴什么却没说明,吴乔的“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是兴,兴什么也没说,这是兴的变化。而把一首诗的后两句说是兴,是兴的扩大。</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8 21:45:5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6:0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比喻</FONT></P><P><FONT size=3>一、诗词中的比喻有各种表达法,一种是以一样东西即一个词来比,如“落红万点愁如海”;第二种是以词组和句子来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忧端齐终南”“夕阳楼上山重迭,未抵闲愁一倍多”。</FONT></P><P><FONT size=3>二、“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以雨声比落叶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用野火燃烧来比喻夕阳西下的景色。这是另一种比喻手法。</FONT></P><P><FONT size=3>三、说理文中的比喻同诗里不同。说理文中的比喻,只是用来说明道理,道理说明了,比喻就可以放弃,故为了说明道理,可以用多种比喻,比喻本身不是道理,即“求道之能喻而理之能明,初不拘泥于某象,变其象也可;及道之既喻而理之既明,亦不恋着于象,舍象也可”而“说明理道而一意数喻者,为防读者囿于一喻而生执著也”。而诗之喻则是不能舍弃的,诗中的比喻往往成为诗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来表达情思,形象已成为诗的一部分,舍之则不成诗,即“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变象易言,是别为一诗甚且非诗矣”</FONT></P><P><FONT size=3>对说理文中的比喻,须问其意义,对诗中之比喻,有寓意的诗在全诗所写的形象中总要透露一些寓意出来,没有寓意的诗,则不能于形象之外寻找寓意,否则则成穿凿附会。</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12:33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博喻</FONT></P><P><FONT size=3>博喻是用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加强形象性。</FONT></P><P><FONT size=3>一是用多种比喻来比一样事物的各个方面,使这个事物的丰富多彩突显出来。如《送石处士序》用“若河决下流东注”来比喻议论的雄辩不穷,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来比喻他对所议论事物的了如指掌,用“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三个比喻来比喻他的先见之明,这五个比喻长短错落变化,非常生动。而《柏舟》篇用“我心若匪鉴,不可以茹”来比喻我的心不是镜子,不能不分好坏,一概容纳,用“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来比喻我的心不是石头,不能任人转动,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说我的心不是席子,不能听人摆布,表明意志的不能动摇。</FONT></P><P><FONT size=3>二是用多种比喻来比一样事物的一个方面,突出这种事物一个方面的特点,收到特写镜头的效果。如《百步洪》用“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六个比喻来形容船行的飞快。如用《读孟郊诗》用“孤芳擢荒秽”“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彭[虫月],竟日持空螯”四个比喻来比喻孟郊诗的虽有可取而好处不多。</FONT></P><P><FONT size=3>三是用几个寓言故事和比喻交错起来来说明一个道理。如《庄子.天运》篇,用“刍狗已陈”和“东施效颦”的寓言和水里不能走车,陆上不能行船,水车转动的高低不一致,梨柚味道不同,猿猴和人不同五个比喻和孔丘受难的故事,交错起来说明古今不同,古代的制度不能在今天实行,比光用比喻更显得内容深厚而有说服力。</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12:4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喻之二柄</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贬,或以褒,或示喜,或示恶,词气迥异,修词之学,亟宜拈示。斯多噶派哲人尝曰:“万物各有二柄”,合采慎到、韩非“二柄”之称,聊明吾旨,命之“比喻之两柄”可也。</FONT></P><P><FONT size=3>比喻的“异用”即同一个比喻的褒贬、好恶异用,钱钟书先生据此提出“比喻之两柄”。[慎到的二柄是“威德”,韩非的二柄是“刑德”,在此均为借用。]可观韦应物的“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彻底清”中,用冰壶来赞美诗的彻底清,而在“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中则是贬义的比喻,贬低冰壶是为了抬高少年,显示少年的冰清玉洁,与少年相比,玉壶就显得不清了。</FONT></P><P><FONT size=3>比喻的二柄,也有用来指同样的事物的,主要是写变化。屈原《离骚》先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此处是以秋兰和辟芷比喻品德的高洁,到后来“兰芷变而不芳兮,茎蕙化而为茅”则是变坏了,而“纫秋兰以为佩”用秋兰等香草结成佩,也是褒义,此处即是喻之二柄,外面的香草变坏了,我的佩上的香草还是香的,没有变,在一篇作品里,同样用秋兰作比,喻有二柄,前后并不矛盾。正说明了事物的变化。</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21:55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喻之多边</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别,著眼因殊,指因而旨则异;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FONT></P><P><FONT size=3>比喻常取事物的一点或一边来作比,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取柳叶细长来比眉,“柳腰”取其随风摇摆,《世说》把王恭比做“濯濯如春月之柳”是比其青春焕发,《晋书.顾悦之传》“蒲柳常质,望秋先零”比喻早衰。这就是一喻的四边。喻的多边一般不用在一篇作品里。有用在一篇作品里的,往往是讲变化。如韩愈《海水》“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喻世道之艰,人事难测,盖鱼鸟依风波为生,亦因风波失所者,巨细之异耳。而鲸鹏则风波愈大而所凭愈厚,所游愈远,如君子之可大受,周于德者之不忧邪世也。此为二边。而“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我鲸日已大,我羽日以修,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则是说,我的鳞羽未成,不宜在大风波中遨游,是一边,等我鳞羽长成,也要凭大风波来施展才力,以又一边。这就写出寸鳞尺羽与鲸鹏的不同,我又有怎样的变化,写出这种不同和变化来,才能在我身上适用两边的比喻。</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21:5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曲喻</FONT></P><P><FONT size=3>曲喻比一般的比喻要转一个弯,通过联想,来理解它的意思。</FONT></P><P><FONT size=3>如李商隐“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把莺啼的啼转为啼哭,由啼哭引出眼泪,联到泪湿最高的花,来表达悲苦的心情。“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丈长”从心绪的绪转为丝绪,引出游丝,反映作者的懒散心情。李贺的“银浦流云学水声”把云的流动比成水的流动,转成流云也像流水的发声,是一种联想。牛希济《生查子》“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从草的绿联想到裙的绿,从绿罗裙联想到穿裙的人,于是看到绿草就联想到那人,因爱人而怜草,也是借助联想。这些曲喻显示出诗人丰富的联想。</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00:04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通感</FONT></P><P><FONT size=3>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上的手法。如《礼记.乐记》里指出音乐感动人意“上如抗”“下如坠”,声音从高变低,是跟视觉联系。《琵琶行》里“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声间低到像泉水因冷而凝结那样越来越低沉。韩愈《听颖师弹琴》“倨中矩”指声音雅正,,“累累乎如贯珠”指声音圆润,皆通于视觉、触觉。“声入心通”,写出音乐感动人的力量。</FONT></P><P><FONT size=3>通感有助于理解一些原来不易理解的诗句,“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依微香雨青氛氲”“云气香流水”“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阵阵寒香压麝脐”,都是把嗅觉通于视觉、意觉等其他感觉。</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00:06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夸张
一、
诗的描写有两种,一种是形似,就是照形象描写 ,如“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一种是激昂之语,即夸张,如《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对于夸张的话,不可拘泥字面来理解。对于描绘形象,也是镜取形,灯取影的比较。细写如镜取形,毫发毕露,略写如灯取影,轮廓逼真,有如工笔与写意的不同。</FONT></P><P><FONT size=3>二、
抒情诗里往往运用夸张手法,说出事实上绝对不会有的事,通过这种描写来表达极为深刻的感情。也可以理解为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比生活更集中、更高。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颜不及寒鸦色”“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都是为了强调某种感情。</FONT></P><P><FONT size=3>其中,一种写明是假设比况的话,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一种是不写明的,这样的例子很多,皆是“情至之语”</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22:04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比体和直言</FONT></P><P><FONT size=3>比体即比拟,以物喻人或以人喻物。</FONT></P><P><FONT size=3>儒家对诗教提倡“温柔敦厚”,但这种说法不足取,在诗中,直言指斥在很多时候更有力度。“诗教虽云温厚,然光照之态,无畏于天,无恤于人,揭日月而行,岂女子与小人半含不吐之志乎?”王夫之就指出《离骚》中直言处亦无讳。这种直言无讳的诗,更具有思想性和战斗性。</FONT></P><P><FONT size=3>在《小雅.鹤鸣》中,也用到比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应是比喻真言能广为流传,“鱼潜在渊,或在于渚”就是指理无定在,“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绀 ”应是指美好的事物也会有缺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是指极平凡的东西也有它的用处。这四个比体之间没有联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写法,它通过比喻让读者自己体会诗中的含意,需要读者的再创造,这种含蓄的风格,可以同直言相对照。</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22:3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衬托</FONT></P>
<P><FONT size=3>不正面描写事物本身,却描写它的影子,通过影子来显出形体,叫做衬托。</FONT></P>
<P><FONT size=3>一、在写人的诗作中,不正面描写人物,却描写别的事物,或别的人物来烘托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是衬托的手法如。如《少年行》“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猎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通篇没有对这个少年的正面描写,只通过“白马金鞍”写服饰的豪华,“从武皇”写声势的煊赫,用鸣筝来暗露少妇的得意心情,再用少妇来做陪衬,暗示这个少年正是她的丈夫,写出的少年的声势地位,是典型的衬托手法。</FONT></P>
<P><FONT size=3>二、写情用景来衬托,在诗经中古已有之。《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用鸡栖、牛羊归来、日暮这些景色来衬托妇人对外出丈夫的思念,这里用的景物都是没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衬托手法还比较简单。到了《楚辞.九辨》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就用了许多形容词来形容景色,还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加强了远行气氛的烘托,比较成功。《楚辞.湘夫人》中“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而木叶下”“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烘托得就更加生动细致。</FONT></P>
<P><FONT size=3>悲愁无形,侔色揣称,每出两途。或取譬于有形之事,如《悲回风》之“心踊跃其若汤”,是为拟物;或摹写心动念生时耳目之所接,不举以为比喻,而假以烘托,使读者玩其味可以会其情,如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为寓物,如推心置腹矣。二法均有当于黑格尔谈艺所谓“形而下象示形而上”之旨,然后者较难,所须篇幅亦逾广。(钱钟书《管锥编.楚辞补注.九辨》)</FONT></P>
<P><FONT size=3>李仲蒙说“六义”,有曰:叙物以言情谓之赋,刘熙载《艺概》论楚辞:《九歌》最得此诀。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正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来,妙得文心。</FONT></P>
<P><FONT size=3>李商隐:背灯独共余香语”没有用事物来烘托“香”是只用事物烘托悼亡的感情,吴文英《声声慢》“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以“闻”烘托香,仍是直接烘托。</FONT><FONT size=3>而用景物来烘托事物,用事物来烘托感情的,有“黄蜂频探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是用黄蜂频探来烘托香气的留存,再用这个场景来衬出对打秋千女子的怀念,更加曲折。</FONT></P>
<P><FONT size=3></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5 22:56:2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2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反衬和陪衬</FONT></P><P><FONT size=3>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是陪衬,而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就是反衬。</FONT></P><P><FONT size=3>《诗经.小雅.采薇》里写兵士出征时的愁苦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风中美好的杨柳来反衬,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士兵却被迫出征,加倍显得愁苦,写归来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雨雪中赶路是愁苦的,但归来的愉快心情已经让士兵顾不得这些,加倍显得心情愉快。</FONT></P><P><FONT size=3>反衬手法在表情上往往比陪衬更有力量,但也不是绝对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强烈反差,具有很强的批判力量,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以哀景写哀景,是陪衬的名句,也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4:39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衬垫和衬跌</FONT></P><P><FONT size=3>衬垫是防止语气太直,一泻无余,用景物来旁衬,好比不让水直泻下去,所谓“走处仍留,急语须缓”。如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先讲行船速度之快,在第三句,用猿声来作旁衬,避免在整首诗中都讲船行快速而显得单调,丰富了江行的景物,缓和了语势,使全篇有起伏。而哀转的猿声在此处也作了轻舟的背景,更衬出了诗人的豪情,具有李白特具的风格。</FONT></P><P><FONT size=3>衬跌是正意先不说出,用一句话来衬托一下,再说出正意,这样一来,说出的正意就更有力量,好像把水闸住,让水位提高了再跌落下去,就更有力。如文天祥《满江红》“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先说人情世态的变化无常,再说出自己的坚贞志向,相互映衬,就更有力。《酹江月》“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先说朱颜变尽,自己饱经忧患,国破家亡,再反衬出自己的忠心不变,也是这种写法。</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56
发表于 2008-4-11 21:04 | 只看该作者
<P>南北好勤奋哦!赞一个!</P>[em17]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4-12 22:2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谢香师关心,请喝茶![em27]</FONT></P><P><FONT size=3>顿挫</FONT></P><P><FONT size=3>顿挫往往同抑扬相连,说成抑扬顿挫,诗中的抑扬顿挫跟京戏中的抑扬顿挫有相似之处。京戏中,为了避免平板没有起伏,中间要有抑扬,为了有缓有急,到关键的地方要有小顿,显得摇曳多姿,就是顿挫。诗文中,顿挫就是用含蓄关锁的话,作小小的停顿。用陈廷焯的话说“后人为词,好作尽头语,一览无余,有何趣味?”如周美成词”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圃。” 此处一顿,“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又一顿“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亦一顿,“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依人之苦,患失之心,层层道来,陈廷焯评为:沉郁顿挫中别绕蕴借。</FONT></P><P><FONT size=3>顿挫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相通的。引林纾的话来说“凡读大家之文,不但学其行气,须学其行气有止息处。由之走长道者,惜马力,惜仆力,惜自己之脚力,必少驻道左,进糗加秣,然后人马之力皆复。文之用顿,即所以息养其行气之力也”。“惟顿时不可作呆相,当示人以精力有余,故作小小停顿,非力疲而委顿中道者比。若就浅说,不过有许多说不尽阐不透处,不欲直捷宣泄,然后为此关锁之笔,略为安顿,以下再伸前说耳。不知文之神妙者,顿笔之下并不说明而大意已笼于一顿之中”。“大家文字以小结作顿,往往有之”。</FONT></P><P><FONT size=3>于欧文中,最善用顿挫来加强一唱三叹之韵致。如“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又有“百年之间,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两句中前之故老,为问南唐事,后之遗老则兼综南汉、吴、楚而言,迂回缓转说来,更添含蓄和声情之美。</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2 22:3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反说</FONT></P><P><FONT size=3>反说往往是在有些特殊的场合,适宜的时候,用的一种特殊的手法。</FONT></P><P><FONT size=3>杜甫《奉陪郏驸马韦曲》“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绿樽虽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花丛,头带小乌巾”全是反言形容佳胜。无赖正见其有趣,恼杀人正见其爱杀人,钩衣刺眼亦觉可喜,而好禁春正是无奈春何,面对美好的春光和自身的衰老,而生无限感慨。全篇抑扬顿挫,极具生动之致。</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2:4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用事
用事就是用典,诗词要不要用典,不能一概而论。钟嵘认为,诗是表情达性的,许多名句如“思君如流水”“高台多悲风”“明月照积雪”等“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都是白描,不用典的。而经国济世的大文章,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或序述或辩驳,才需要用典。这是针对当时“文章殆同书钞”的弊病而说的。</FONT></P><P><FONT size=3>诗中用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写景抒情,写景为主的,用典不容易把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造成隔膜,这一点和王国维反对用代字的看法一致。另一种是以抒情为主,所抒发的感情比较深沉复杂,在诗中受字数的限制,或为含蓄隐讳,则借用过去的事来表达,就需要用典了。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有这种丰富的感情要表达,而不是为了堆砌典故,卖弄博学而“有意为之”,即不是为用事而用事才好。</FONT></P><FONT size=3><P>
如辛弃疾的《贺新郎》“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王国维此处却不说用事,而赞他“语语有境界,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他的境界是和情景相结合的,词中用了李陵、王昭君、荆轲、燕燕的四个典故,但这四个故事是同作者当时的心情结合的。不是写一般的离情别恨,不用这些故事就表达不出来,而写昭君出塞的时候,用到“关塞黑”来表达心情,所以构成一种境界。</P><P>
二、
用事有比较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不明显的,就如水中著盐,味尽入而形尽隐。这样的用法,把出典融化在诗词里,也把出典中的某些意味融化在诗词里,使诗词的意味更浓厚。</P><P>如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哀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呈。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用到李白《秋浦歌》、《世说新语.宠礼》,江左句本自苏轼《和陶》,岂识句本自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不恨古人句本自《南史.张融传》,而除江左一处外,其余各处几乎看不出用典,故唐圭璋赞“稼轩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703

9383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逆旅行人

Rank: 6Rank: 6

UID
10282
经验
1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2:54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用事</FONT></P><P><FONT size=3>三、诗人用故事,往往借古喻今,有所寄托,才有意义 。严有翼《艺苑雌黄》说“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孪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FONT></P><P><FONT size=3>李商隐的《贾生》诗,从汉文帝召见贾谊的典故引发感慨,感叹汉文帝明知贾生的才能却不能重用他,即反用故事。而马子才《文帝》诗“可怜一觉登天梦,不梦商岩梦棹郎”诗中不是直用其事,而是反其意用之,含有他不该梦见邓通的意思,再用商朝高宗梦见傅说的典故来做反衬,两相比较,是反用结合反衬,含蓄的批判了汉文帝。</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8 12:49 , Processed in 0.1528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