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透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知青下乡40周年感赋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主题
2204

1万

帖子

83

精华

17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3
经验
356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4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7:15 | 只看该作者

卜算子·赛诗(知青生活素描)

小序:“文革”中某一阶段,江青蹲点天津的小靳庄,发动社员写诗,并把“经验”推向全国,于是全民皆诗人,也就是“革命豪情满胸怀”之类的高调。本人一下子“创作”了数十首这样的高调,一时“名闻遐迩”。

有令自高层:文艺须兴旺。小靳庄中榜样多,个个诗豪放。 我也上台来,革命词儿壮。头彩居然稳稳拿,从此声名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64 小时
主题
1203

1万

帖子

12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244
经验
1695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11
42
发表于 2008-7-1 17: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文革”的指令推行,“诗歌”满天飞,全民皆诗人了。然而文学原本就不应该是大跃进式的“全民皆诗人”,更不应该是“文革”时期只有八个样板戏,文学就应该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繁华。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后,很多诗人包括网友写了成千上万首诗,可谓全民皆诗,这种全民抒情的现象,却是人们自发的情感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本能需要,中国有诗歌传统,也有文化本能。

这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将丽藻铺陈,一快雄毫,满页英馨堪透纸;
更韶华把握,常明典训,凝心慧业总扬眉.(魏启鹏赠)
广西岑溪市归义中学 陈英训  QQ 122582051
http://blog.sina.com.cn/cenxichenyingx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 小时
主题
24

1032

帖子

0

精华

102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5499
经验
10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4
43
发表于 2008-7-1 17:5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透风在2008-7-1 17:08:01的发言:

指教岂敢,共同提高吧。

我原是喜欢诗的,特别是七律。只是觉得七律太严肃了,这些反映知青生活的不宜用它来表达,那几位MM又要求来点苦中作乐的东东,于是勉为其难。发在这里的只有几首是改自多年前的旧作,多数是这几天赶写的,就让各位了解点那时的我们吧。

呵呵。。。 透风版版太客气了!

瞧,当大哥有多不容易!!

[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主题
2204

1万

帖子

83

精华

17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3
经验
356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4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5:44 | 只看该作者

破阵子·割草江心洲(知青生活素描)

小序:积肥是生产队每年必做“功课”之一,周边的草割光了,于是向江心洲进发。这倒成了我们放松心情的时候。

为积绿肥塘里,割他碧草江心。洲上蒹葭新气色,滩侧波涛旧步音。挥镰向莽深。 半日攻坚渐累,满舱战果初临。甘薯充饥添野趣,芦荡捉迷牵浩吟。却忧天转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主题
2204

1万

帖子

83

精华

17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3
经验
356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4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0:28 | 只看该作者

菩萨蛮·民兵拉练(知青生活素描)

小序:那时民兵拉练是经常的事,据称这是“反帝反修”的需要。词中“营长”指民兵营长。

号声激越侵酣梦,青年男女闻风动。卅里急行军,前村复后村。 腹空人欲倒,营长犹高调:“领袖最英明,防修筑铁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主题
997

3976

帖子

3

精华

583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227
经验
5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7
46
发表于 2008-7-4 06:48 | 只看该作者
透风的诗词哪么好,原来是小靳庄毕业的啊,看来江青还是有功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64 小时
主题
1203

1万

帖子

12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244
经验
1695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11
47
发表于 2008-7-5 08:30 | 只看该作者

腹空人欲倒,营长犹高调:“领袖最英明,防修筑铁城!”

盖上了知青时期的印章。

将丽藻铺陈,一快雄毫,满页英馨堪透纸;
更韶华把握,常明典训,凝心慧业总扬眉.(魏启鹏赠)
广西岑溪市归义中学 陈英训  QQ 122582051
http://blog.sina.com.cn/cenxichenyingx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主题
2204

1万

帖子

83

精华

17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3
经验
356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4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8:10 | 只看该作者

诉衷情-辅导社员学哲学(知青生活素描)

小序:约1971年前后,最高领导忽然号召全民学哲学,说是反修防修的需要,知青成了辅导员。词中费尔指费尔巴哈,他同杜林皆是大哲学家。

新传指示到基层,哲学筑长城。杜林、费尔难啃,辅导找知青。 油盏下,召群英,作先生。理论轻带,故事神飞,四壁掌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7 15:47:1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650 小时
主题
674

5732

帖子

0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多半是农民

Rank: 6Rank: 6

UID
8722
经验
723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6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30
49
发表于 2008-7-6 19:01 | 只看该作者

透风老师是下乡知青(城市户口或叫做非农业户口),我是回乡知青(因是农业户口,农民的后代),叫做回乡闹革命。都叫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参加工作后,下乡的都算做工龄,回乡的不算。可能因你原本是农民吧。

毛主席当时有几句话,“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哪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现在的刘源、习近平、陈昊苏等很多中央领导的孩子都下去了。

把月桂移来,聚七姊归心,乡谊直令神智爽;
将云舟驶去,邀群星送目,号声常促感怀深。
魏启鹏老师题
-----------------------------------------------------------------------
廪丘食客_新浪博客
http://bl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主题
2204

1万

帖子

83

精华

17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3
经验
356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4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15:54 | 只看该作者

踏莎行·学烧窑未果(知青生活素描)

小序:当年见烧窑师傅很能赚钱,我曾去拜师学艺,谁知被目为“两条路线斗争新动向”,几遭批斗,赶紧回归“正确路线”,总算过关。

券洞烟迷,炉膛火旺,鼓风添炭燃希望。拜师岂惧汗狂浇,身怀薄技心儿壮。 路线问题,斗争动向,无端招惹无名谤。卷包归去敢生嗔?自嘲半个烧窑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主题
2204

1万

帖子

83

精华

17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3
经验
356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6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4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16:13 | 只看该作者

生查子·返城

浑浑数载过,雨雪常相顾。日日盼春风,春在何方住? 雪消春忽临,急觅来时路。回望小江村,百味翻心腑。

(就此作结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9 9:30:3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6 小时
主题
20

306

帖子

0

精华

450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0317
经验
45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4
52
发表于 2008-7-10 10:06 | 只看该作者
可怜我辈全被耽误了。


寻常更向壶中睡,醉抱晴晖枕落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7

352

帖子

2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2407
经验
85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16
53
发表于 2008-7-18 07:52 | 只看该作者

透风老师的经历可谓坎坷矣,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然也。

虽透风老师大我们几轮,然拜读透风之作,却未发现老干体,喊口号之句,作品皆有情感,有画面,透风之才,令人一叹。

在此,向经历那场精神和肉体折磨的一代知识分子表示深深的悲悯。他们表现出来的在逆境之前百折不挠和乐观的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5 20:31 , Processed in 0.0953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