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溪花禅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辩玉轩]辩论第一期:对联应该用“马蹄韵”吗?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主题
616

7068

帖子

7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联都试官

Rank: 10Rank: 10

UID
5518
经验
76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28
41
发表于 2008-8-15 15:16 | 只看该作者
<P>溪花校长所引用的一段统计数据,是时习之先生《质疑“马蹄韵”》一文,我不妨引用详细一些,以下引用时先生文本:</P><P 0cm 0cm 0pt 48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 mso-list: l0 level1 lfo1; tab-stops: list 48.0pt">二、对“马蹄韵”关于联句句脚规则变格的质疑
<p><p><p><p><p><p><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2.0pt">余德泉教授在“马蹄韵”关于联句句脚规则的正格之外,还提出了一个变格,但是符合变格的联的数量之少,实在是出乎常人的意料。 <p><p><p><p><p><p><p><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2.0pt">余德泉教授在《对联格律·对联谱》一书中自己统计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2</FONT>种对联书籍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403</FONT>联,其中明确说明符合“马蹄韵”变格的竟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8</FONT>联(另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6</FONT>联只笼统说明其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0</FONT>联符合“马蹄韵”,未能判断其中有多少符合正格,多少符合变格),只占微不足道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45%</FONT>(已经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403</FONT>联中扣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6</FONT>联),而且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种对联书籍中完全没有符合“马蹄韵”变格的联,另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种书籍因只是笼统说明符合“马蹄韵”而无法判断是否有符合变格的联。 <p><p><p><p><p><p><p><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2.0pt">下面来看我的统计资料: <p><p><p><p><p><p><p><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2.0pt">每边二句联共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29</FONT>副,扣除上联平收或句脚(含联末)同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同仄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9</FONT>副后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30</FONT>副。其中句脚平仄为仄仄即符合“马蹄韵”变格的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2</FONT>副,仅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73%</FONT>,还没有句脚(含联末)同平同仄的联多。在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2</FONT>副中还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副是因为句脚重言而导致句脚平仄成为仄仄的。 <p><p><p><p><p><p><p><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2.0pt">每边三句联共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73</FONT>副,扣除上联平收或句脚(含联末)同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同仄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副后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03</FONT>副。其中句脚平仄为平仄仄即符合“马蹄韵”变格的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1</FONT>副,仅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4%</FONT>,远少于句脚平仄为仄平仄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5</FONT>副,也没有句脚(含联末)同平同仄的联多。在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1</FONT>副中还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FONT>副是因为后两句句脚重言而导致句脚平仄成为平仄仄的,如果扣除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FONT>副,则还没有句脚平仄为仄仄仄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3</FONT>副多。 <p><p><p><p><p><p><p><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2.0pt">每边四句联共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68</FONT>副,扣除上联平收或句脚(含联末)同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同仄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FONT>副后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15</FONT>副。其中句脚平仄为平平仄仄即符合“马蹄韵”变格的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副,仅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5%</FONT>,远少于句脚平仄为平平平仄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1</FONT>副和平仄平仄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FONT>副,也没有句脚(含联末)同平同仄的联多。在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副中还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副是因为后两句句脚重言而导致句脚平仄成为平平仄仄的,如果扣除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副,则仅与句脚平仄为仄仄仄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42
发表于 2008-8-15 16:51 | 只看该作者
以律诗的4种标准格式为例: <P>  平平仄仄平平仄——A</P><P>  仄仄平平仄仄平——B</P><P>  仄仄平平平仄仄——C</P><P>  平平仄仄仄平平——D</P><P>  作为上联只有AC两式。马蹄韵只能解释A式,而不能解释C式。</P><P>  马蹄韵的句脚规则,实际就是律诗A式的延伸,即:“……平平仄仄平平仄”。</P><P>  平平仄仄平平仄——A 变通格式:</P><P>  仄平仄仄平平仄——A1</P><P>  平平平仄平平仄——A2</P><P>  仄平仄仄平平仄——A3</P><P>  仄仄平平平仄仄——C 变通格式:</P><P>  平仄平平平仄仄——C1</P><P>  仄仄仄平平仄仄——C2</P><P>  平仄仄平平仄仄——C3</P><P>  从以上8个格式中可以看出:</P><P>  马蹄韵只能解释A、C3,马蹄韵不能解释A1、A2、A3、C、C1、C2。比率为:1/4。</P><P>  余德泉教授主编的《中国长联三百三》,单边分句在三句以上,符合马蹄韵规则的比率:弱于1/3,强于1/4。</P><P>  例证的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P><P>  余德泉教授的所选“手边的材料”,符合马蹄韵规则的比率,是85—96/100。</P><P>  在下咩咯咯,只选单边一句的对联,符合马蹄韵规则的比率,就是100/100。</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8:16 | 只看该作者
上面各类格式,可以一语概之吧,“1、3、5不论,2、4、6分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8:2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8-15 11:38:15的发言:</B>


<P>马蹄韵岂止存在不足?!简直就是谬论!
</P></DIV>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呵呵,看来三羊的观点无论是哪方面的,总喜欢走个极端。溪花倒觉得记者部部长虎斑贝的论点可圈可点。</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45
发表于 2008-8-15 18:24 | 只看该作者
<P>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将律诗七字句型2+2+3,用“〇〇+〇〇+▲▲▲”表示。其平仄格式,共有两类四种格式:</P><P>平平仄仄平平仄-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平仄仄-C
平平仄仄仄平平-D</P><P>A和B,为单脚类。在单脚类中,句子四个节奏的平仄规律是交替的。
C和D,为双脚类。在双脚类中,句子四个节奏的平仄规律是不交替的。</P><P>
<FONT color=#3300ff size=5><b>1
〇〇-〇〇-▲▲-▲
红旗-卷起-农奴-戟
平平-仄仄-平平-仄——4个节奏</b></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5><b>黑手-高悬-霸主-鞭
仄仄-平平-仄仄-平——4个节奏</b></FONT></P><P>
<FONT color=#3300ff size=5><b>2
〇〇-〇〇-▲-▲▲
云横-九派-浮-黄鹤
平平-仄仄-平-平仄——4个节奏</b></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5><b>浪下-三吴-起-白烟
仄仄-平平-仄-仄平——4个节奏</b></FONT></P><P>
<FONT color=#3300ff size=5><b>3
〇〇-〇〇-▲▲-▲
晓镜-但愁-云<FONT color=#ff0066>鬓-改
</FONT>仄仄-平平-平仄-仄——4个节奏</b></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5><b>夜吟-应觉-月<FONT color=#ff0066>光-寒</FONT>
平平-仄仄-仄平-平——4个节奏</b></FONT></P><P>
<FONT color=#3300ff size=5><b>4
〇〇-〇〇-▲-▲▲
白日-放<FONT color=#ff0066>歌-须</FONT>-纵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4个节奏</b></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5><b>青春-作<FONT color=#ff0033>伴-好</FONT>-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4个节奏
</b></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5><b>节奏点上的“红字”,并不“交替”!</b></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5><b> </P></b></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46
发表于 2008-8-15 18:3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溪花禅意</I>在2008-8-15 18:16:54的发言:</B>
上面各类格式,可以一语概之吧,“1、3、5不论,2、4、6分明”。</DIV>
<P><FONT color=#3809f7 size=6><B>平平仄仄<FONT color=#ff0066>平</FONT>平<FONT color=#f70938>仄</FONT>-A
仄仄平平<FONT color=#ff0066>仄</FONT>仄<FONT color=#ff0066>平</FONT>-B
仄仄平平<FONT color=#f70968>平</FONT>仄<FONT color=#ff0033>仄</FONT>-C
平平仄仄<FONT color=#ff0066>仄</FONT>平<FONT color=#ff0033>平</FONT>-D</B></FONT></P>
<P><B><FONT color=#3809f7 size=6>“135不论,246分明”和“余氏马蹄韵”,如何按照唐诗七律之正格,来解释上面的4个红字?</FONT></B></P>

<P><B><FONT color=#3809f7 size=6></FONT></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5 18:33: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8:40 | 只看该作者
<P>这个前面有帖子已经议论过了的,而一灯的解释比较简洁明了,转过来:</P><P>一灯:马蹄韵有1、3、5不论,2、4、6分明原则,即第1、3、5个字可以错律,2、4、6个字必须合律。如:</P><P>             仄仄平平平仄仄</P><P>如果1不论,那么<FONT color=#d52b2b>平</FONT>仄平平平仄仄</P><P>如果3不论,那么仄仄<FONT color=#dd4822>仄</FONT>平平仄仄</P><P>如果5不论,那么仄仄平平<FONT color=#e61a1a>仄</FONT>仄仄,这就尾三仄了,所以这个句式不能5 不论。</P><P>如果1、3都不论,那么<FONT color=#dd4822>平</FONT>仄<FONT color=#d52b2b>仄</FONT>平平仄仄,就是你的提问呵——平仄仄平平仄仄  表示疑问</P><P>看2、4、6位,不看1、3、5位。</P><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8:42 | 只看该作者
<P>余教授的文章中也有解释,转抄一段余德泉关于五言、七言联的说法:</P><P>  五言和七言句,与律诗五言和七言句平仄相同。</P><P>  五言律句,有四种格式。两种为仄收(末一字为仄声)句:</P><P>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P><P>  两种为平收(末一字为平声)句:</P><P>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P><P>  因为后两种与前两种正好相反,所以只要记住前两种,后两种便可以推出来了。</P><P>  七言只是在五言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字,其平仄也只是在五言的基础上加上两平或两仄。其规律是:五言句首之字按格律为平声者,则于其前加两仄:</P><P>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P><P>  五言句首之字按格律为仄声者,则于其前加两平:</P><P>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P><P>  把四句的括号都去掉,就是七言律句了。鉴于后两种与前两种正好相反,也只须记住前两种,后两种就可以推出来。</P><P>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间有三平或者三仄相连,与“仄顶仄,平顶平”的规则不合,句脚原则上是不允许的。但律诗的句式本来有此两种,且与节奏有关。律诗五言句为二三节奏,五分作“二”和“三”,“平平平仄仄”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三平三仄就成了两平和一平、两仄和一仄,这又在马蹄韵范围。</P><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49
发表于 2008-8-16 18:45 | 只看该作者
<P>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 </P><P>  我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两代的联家,基本上都是按马蹄韵进行对联创作的。由于代代相传,而今一些修养较高的老一辈的联家,在写对联时,仍然自觉不自觉地遵守马蹄韵的规则。笔者接触到的一些人,就是如此。尽管他们讲不出系统的理论,但总是告诉笔者,其乃师训,合格的对联,就应当这样写。南岳汪涛先生是一位颇谙马蹄韵的联家。据他说,清道光年间有位举人赵仲飙,就是在衡山地区传播马蹄韵的先贤。汪之曾祖父从学于赵后,由子及孙,而今汪涛先生又成了马蹄韵在南岳等地的传播者。湖南长沙夏国权先生、望城蔡干军先生等,年轻时亦有过从师学马蹄韵的经历。
————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 </P><P>==========================</P><P>       在湖南,汪老是首先倡导和阐述马蹄韵的,是祖传的珠宝。……据汪老讲授,马蹄韵的平仄,一是每句字数的平仄安排。一字式平对仄,或仄对平。二字式仄仄对平平,或平平对仄仄。三字句平平仄对仄仄平,或平仄仄对仄平平。四字句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对仄仄仄平。二是几句话以上的平句与仄句的安排。一字句上联仄,下联平。要仄起平收,不能平起仄收。二字句上联平句仄句,下联仄句平句。三字句平句平句仄句对仄句仄句平句。四字句,仄句平句平句仄句对平句仄句仄句平句。五句式,仄句仄句平句平句仄句对平句平句仄句仄句平句。平句与仄句的安排,就是按上例句式,平句踏平句,仄句踏仄句。这是规律之一。在马蹄韵的结尾句总是上联为单仄句,下联为单平句。这是规律之二。在长联中,不是按第一规律使用到底的,二是按长联分段来处理的。如七句式一段,就按七句式安排。如六句一段,就按六句式安排。因此,段与段之间可能会出现三平句或三仄句。这是规律之三。这是马蹄韵的正格。此外还有变格的破格。有的将马蹄韵搞得很繁琐,读者自察之。</P><P>——唐贻棣《楹联创作称高手 楹联组织领头人——记中国联坛十老提名奖获得者汪涛先生》摘自《对联 双月刊》2002、2
======================</P><P>       根据以上余氏和汪涛先生的说法,三羊总结归纳为:《余氏马蹄韵》和《汪涛马蹄韵》句脚公式,实际就是七律句中平仄第一格式的扩展。</P><P>每边一句:仄
每边两句:平仄
每边三句:平平仄
每边四句:仄平平仄
每边五句:仄仄平平仄
每边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每边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P><P>
《余氏马蹄韵》句中平仄:
一言句:仄
二言句:平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八言以上(含八言)之平仄视节奏而定。</P><P>《汪涛马蹄韵》句中平仄:
一言句:仄
二言句:平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P><P>《汪涛马蹄韵》直接解释四言句“平平平仄”就是马蹄韵。而没有像《余氏马蹄韵》那样,将“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随意切割为“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并且美其名曰“又在马蹄韵范围”。
 
三羊认为,《汪涛马蹄韵》句中平仄,四言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可以完全再加上“仄平平仄”。为什么《汪涛马蹄韵》只是举例解释了“四言句”,而没有解释57言句呢?这就说明,马蹄韵只能解释46体的“2+2”和“2+2+2”两种句型。</P><P>一般说来,律诗的七字句型的属于“2+2+3”句式。对于前四(2+2)后三(2+1、1+2)的七字律句,它只能解释“前四”而不能解释“后三”。如果说汪涛的马蹄韵是正宗,那么余氏的马蹄韵就是歪曲。</P><P>总之,“135不论、246分明”、“余氏马蹄韵”,二者只能解释“双音节奏和双音节奏”组成的句子,而不能解释“双音节奏和单音节奏”组成的句子。七言律句属于后者,因而都不能准确的解释。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

8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5832
经验
1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28
50
发表于 2008-8-16 23:40 | 只看该作者
<P>B组瘦马西风发言:</P><P>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个基本原则,对联亦如此。余德泉教授所说的马蹄韵,应该是余教授在归纳古人联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相对固化的公式。既然是联律中的一种,它当然不可能包罗联律的多样性。如果我们任意抽取古人对联,符合马蹄韵的,应该在多数。既然是大多数的东西,就应当是基本的东西。既然是基本的东西,大家在对联时就应当遵守。当然,遵守马蹄韵,并非说就要否定联律的多样性,诸如其它能带来抑扬顿挫美感的变格之类,也是可以遵守的联律。</P><P>前面看了一些教材,感觉有个顺口溜比较管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还有俩忌讳,三尾与孤平。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0:06 | 只看该作者
<P>瘦马说得没错,看来是很用心地看完了所有的观点。只有一点,中楹联的联律通则已经取消“孤平”一说,当然,依旧是有争议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8:34 | 只看该作者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首先感谢各位参与讨论,溪花以初级班教学的角度来说说自己对“马蹄韵”认识吧。<p></p></FONT></P><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1.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游戏总会有一个规则,作为“马蹄韵”来说,无非是指出“两两交替”是一个对联最基本的原则,在这个基本原则上由一些细则的调整,可以演变出形形色色的平仄格式,它是一个联律中最简单、易懂、易掌握的规则。有如初级数学中,1+2=3的格式,必须写成这样,而求3的和,会演变成许多形式,甚至要证明1+2,那则是陈景润的事了。解释与证明“马蹄韵”的合理性不在初级班教学范围之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幻教师的“马蹄韵”没有不足之处,是有道理的。“马蹄韵”无需概括所有联律,它只告诉联手们这仅是一个基本点。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要出如此一个辩题?无非是让同学开阔眼界,多掌握一些关于平仄方面的有关信息。感谢幻虚空、云卷、三羊各位教师与同学们的参与。<p></p></FONT></P><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2.“马蹄韵”名称不合适了吗?溪花觉得不是这样的,马之行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有许多的花样,比如说,起步前,马儿的前蹄先行点地,而后正式起步,这就形成“仄仄仄平平”,“盛装马术”上,马儿的步伐不再是仄顶仄,平顶平,而是跳跃式,左右前后蹄同时跃出,两蹄踏在一个音乐点儿上,就形成了平仄平仄的步子。“马蹄韵”无法合理解释律诗中某些平仄吗?例如“仄仄仄平平”,我觉得一个基本原则不用去解释个例、特殊问题,对联来自律诗中的对仗部分,凡是律诗中对仗正格的平仄,甚至包括“特拗句”,联律中全部吸纳,这也是平仄灵活的其中一个内容。<p></p></FONT></P><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3.“马蹄韵”的句脚是没用的,不实用的吗?这个观点,溪花也难赞同。句脚固定,有如盖楼先有一个钢筋承重柱的支架,而后在这个框架上或砌砖,或立门、或安窗,就会形成一个有序而成的作品。有句脚的限定,主要是针对长联而言,联手不用考虑前后分句之间是否还要照顾到平仄相谐,每个分句的平仄可以因句脚的限定,而各自为一个整体,句脚就是一幅长联大致的框架。当然有些联手认为不应该有什么句脚的限定,可以随意,我想这大概相当于半个无律联的追求者吧。对于初级班的学员来说,创作长联是以后的事,目前只要了解句脚是什么,它的格式是什么,就可以了。无论是否有争议,起码知道对联里还有这样的一个知识点。<p></p></FONT></P><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4.“马蹄韵”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溪花认为,存在既是合理,“马蹄韵”由来已久,在联界使用广泛。余德泉教授有一组数据,质疑者也有一组数据,我们无从考证,这也不是初级班教师有能力来作以鉴别的。仅拿质疑者的数据来说明一个问题吧:以四句联为例,“符合‘朱氏规则’的平平平仄,共</FONT>181<FONT face=宋体>联,占</FONT>43.51%<FONT face=宋体>;符合‘马蹄韵’正格的仄平平仄为</FONT>150<FONT face=宋体>联,占</FONT>36.14%<FONT face=宋体>,只居第二位。”既然这样,也说明“马蹄韵”还是占有一定的份量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吗?<p></p></FONT></P><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5.对于初级班的学员来说,掌握最起码的对联知识点,能够先应对句子,及至撰写成联,能够分析句子的优劣,做一些简单的点评。在这些方面同学们能做得很好了,那么初级班教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p></p></FONT></P><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再次谢谢各位参与讨论。<p></p></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8

350

帖子

0

精华

540

积分

联都贡士

E0919

Rank: 6Rank: 6

UID
17218
经验
5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2
53
发表于 2008-8-18 15:24 | 只看该作者
<P>E组联生个人观点:</P><P>1、同意西楼的情绪:不喜欢马蹄韵。</P><P>2、同意幻老师的意见:承认句中马蹄韵作用,不承认句脚马蹄韵。觉得分句多的若用马蹄韵来束缚并不能体现韵律美,如喜欢长短句的,可以参照词律去写词。</P><P>3、觉得马蹄韵与启功先生的“长竿截取法”有异曲同工处,可作为初学者听音辨律的基础,但不能用马蹄韵来限制所有联律之格。故同意溪花校长所说马蹄韵只是联律的一种,不能涵盖全部。</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54
发表于 2008-8-18 17: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溪花禅意</I>在2008-8-17 18:34:01的发言:</B>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首先感谢各位参与讨论,溪花以初级班教学的角度来说说自己对“马蹄韵”认识吧。

</FONT>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1.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游戏总会有一个规则,作为“马蹄韵”来说,无非是指出“两两交替”是一个对联最基本的原则,在这个基本原则上由一些细则的调整,可以演变出形形色色的平仄格式,它是一个联律中最简单、易懂、易掌握的规则。有如初级数学中,1+2=3的格式,必须写成这样,而求3的和,会演变成许多形式,甚至要证明1+2,那则是陈景润的事了。解释与证明“马蹄韵”的合理性不在初级班教学范围之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幻教师的“马蹄韵”没有不足之处,是有道理的。“马蹄韵”无需概括所有联律,它只告诉联手们这仅是一个基本点。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要出如此一个辩题?无非是让同学开阔眼界,多掌握一些关于平仄方面的有关信息。感谢幻虚空、云卷、三羊各位教师与同学们的参与。
<p></FONT>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2.“马蹄韵”名称不合适了吗?溪花觉得不是这样的,马之行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有许多的花样,比如说,起步前,马儿的前蹄先行点地,而后正式起步,这就形成“仄仄仄平平”,“盛装马术”上,马儿的步伐不再是仄顶仄,平顶平,而是跳跃式,左右前后蹄同时跃出,两蹄踏在一个音乐点儿上,就形成了平仄平仄的步子。“马蹄韵”无法合理解释律诗中某些平仄吗?例如“仄仄仄平平”,我觉得一个基本原则不用去解释个例、特殊问题,对联来自律诗中的对仗部分,凡是律诗中对仗正格的平仄,甚至包括“特拗句”,联律中全部吸纳,这也是平仄灵活的其中一个内容。
<p></FONT>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3.“马蹄韵”的句脚是没用的,不实用的吗?这个观点,溪花也难赞同。句脚固定,有如盖楼先有一个钢筋承重柱的支架,而后在这个框架上或砌砖,或立门、或安窗,就会形成一个有序而成的作品。有句脚的限定,主要是针对长联而言,联手不用考虑前后分句之间是否还要照顾到平仄相谐,每个分句的平仄可以因句脚的限定,而各自为一个整体,句脚就是一幅长联大致的框架。当然有些联手认为不应该有什么句脚的限定,可以随意,我想这大概相当于半个无律联的追求者吧。对于初级班的学员来说,创作长联是以后的事,目前只要了解句脚是什么,它的格式是什么,就可以了。无论是否有争议,起码知道对联里还有这样的一个知识点。
<p></FONT>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4.“马蹄韵”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溪花认为,存在既是合理,“马蹄韵”由来已久,在联界使用广泛。<FONT color=#f70968 size=4><b>余德泉教授有一组数据,质疑者也有一组数据,我们无从考证,这也不是初级班教师有能力来作以鉴别的。</b></FONT>仅拿质疑者的数据来说明一个问题吧:以四句联为例,“符合‘朱氏规则’的平平平仄,共</FONT>181<FONT face=宋体>联,占</FONT>43.51%<FONT face=宋体>;符合‘马蹄韵’正格的仄平平仄为</FONT>150<FONT face=宋体>联,占</FONT>36.14%<FONT face=宋体>,只居第二位。”既然这样,也说明“马蹄韵”还是占有一定的份量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吗?
<p></FONT>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5.对于初级班的学员来说,掌握最起码的对联知识点,能够先应对句子,及至撰写成联,能够分析句子的优劣,做一些简单的点评。在这些方面同学们能做得很好了,那么初级班教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p></FONT>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再次谢谢各位参与讨论。
<p></FONT>
<p></DIV>
<P>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
<P>联律从根本上说就是马蹄韵
马蹄韵,又称马蹄格。谓联律从根本上说就是马蹄韵,这不是谁的主观臆断,而是对上千年来对联规则详细考察得出的结论。
<P>下面再看一些统计资料:
<P>  <FONT color=#ff0066 size=5><b>《中国对联大辞典》 (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之“园林”部分,收对联357副,合马蹄韵正格者328副,占91.88%;合变格者2副,占0.56%;不合马蹄韵者27副,占7.56%。</b></FONT>
<P>  《中国楹联大辞典》(裴国昌主编)之南京莫愁湖部分,收对联110副,合马蹄韵正格者98副,占89%,合变格者1副,占0.9%,不合马路韵者12副,占10.91%。
<P>  《中国书院楹联》(陈海波、邓洪波、雷树德编),收对联548副,合马蹄韵正格者466副,占85%;合变格者12副,占2%;不合马蹄韵者66副,占13%。
<P>  《郑板桥对联辑注》(刁骏编著),收联154副,除2副尚有争议、一副可不按马蹄韵要求外,合马蹄韵正格者140副,占92.74%;变格一副,占0.66%;不合马蹄韵者10副,占6.6%。
<P>  《陶澍诗联辑释》(夏国?script ></scrip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3 小时
主题
13

225

帖子

0

精华

276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迎春花仙子

Rank: 3

UID
16343
经验
3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2
55
发表于 2008-8-20 11:22 | 只看该作者
<P>B组霜儿之拙见:</P><P>      观以上各位老师的看法,真是受益匪浅。</P><P>      但以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感觉还是应该用马蹄韵。记得最开始的时候,作了几句自我感觉良好的句子,发给老师一看,真是一塌糊涂,拗口又难懂,韵律也不美。后来在做作业时,注意以马蹄韵来对,就好多了。所以,对于我们这样对联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说,还是应该以马蹄韵为基本功,努力学习,才能灵活掌握。</P><P>      狂言乱语,望各位老师海涵!</P>[em04][em04][em04]
暖香春早,雪润红云巧,玉砌银妆新岁到,余韵何方去了?琴瑟尤晓清风,芳心怎寄来生,素笔难描旧梦,梅香慢撒柔情。                                  ______清平乐·梅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 小时
主题
109

268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16440
经验
5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8
56
发表于 2008-8-21 19:09 | 只看该作者
<P>对联是中国特 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凡不符合对联基本要求的,哪怕再怎样的琅琅上口,再怎样的惊天动地,再怎样的出神入化,都不是对联----那些称为打油诗的句子读来也节奏明快,但不是对联!"欲把西湖比西子"-----这样的句子绝对不是对联~~~~~</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1 19:10:4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95

434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贡士

混沌牧者+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15289
经验
47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7
57
发表于 2008-8-24 21:5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凭虚御风</I>在2008-8-21 19:09:03的发言:</B>

<P>对联是中国特 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凡不符合对联基本要求的,哪怕再怎样的琅琅上口,再怎样的惊天动地,再怎样的出神入化,都不是对联----那些称为打油诗的句子读来也节奏明快,但不是对联!"欲把西湖比西子"-----这样的句子绝对不是对联~~~~~</P>
</DIV>
<P>
<P>请问,什么是打油诗,什么是诗?什么是对联?什么是对联的基本要求?是谁在要求谁?种种要求都是合理的么?</P>
<P>欲把西湖比西子,是不是对联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读过只有一句的联。但是这个句子符合马蹄韵,是拗句。</P>
<P>我们从一点一滴开始学习对联,是为了学会了就攻击它、推翻它么?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开展交流探讨?不是无事生非么?</P>
<P>破,是为了立。</P>
烛心一点知明灭[冰儿] 禅意半分悟色空[一灯] 缚骨袈裟轻一掷 违心作派再休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2-2 21:47 , Processed in 0.1942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