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多多不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13期三年级升级考试题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2 小时
主题
1

77

帖子

0

精华

198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2843
经验
46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8
41
发表于 2013-7-7 1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铁和铬 于 2013-7-7 10:14 编辑

B01 听雨的作业:第二题:写一首《五律·荷》40分
<五律•荷>
文/听雨
翠绿显清幽,莲蓬水里尤。
粉红漾白洁,佳画叙情愁。
朵朵惹迷眼,苞苞待日忧。
鸟吟枝上住,何处启心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 小时
主题
0

21

帖子

0

精华

97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3256
经验
20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9
42
发表于 2013-7-7 19: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朵愁云 于 2013-7-12 17:09 编辑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答: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如下
仄起偏格: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2、  什么叫布局?
答:古诗布局之真谛,起、承、转、合。
起:通常是描述所歌咏对象的一般状况。
承:进一步描述所歌咏对象的特征状态。
转:通常是诗人对所歌者的理性思考
合:也就是结论,是对所咏事物的理性所华
3、啥叫诗眼?
答:就是诗的精髓,这句话反映了诗的主题和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苏轼那首诗的诗眼。
4、如何立意?
答:诗歌的立意,讲的是诗人对诗歌内容,即要表现的情思、事物、事件等题材的构思。写一首诗首要的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而是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诗歌主题思想的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歌思想性的深刻程度。在诗歌创作中,这样的情况层出不穷:往往同一题材,甚至同一具体事物,由于诗作者艺术修养不同,以及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或者由于诗作者的阶级立场不同,一句话,由于诗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其结果,写出来的诗,就有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效果。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比、兴就是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 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五律。荷
稀疏三五立,寒意水边来。
昔日英姿展,如今枯萎哀。
谁言芳华逝?过路行人猜。
风韵真当是,清风来作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00 小时
主题
53

226

帖子

0

精华

561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8642
经验
12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0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21:27 | 只看该作者
C05若卿若云答题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起首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2、什么叫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啥叫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        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        什么是赋 比 兴?
“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比,就是对于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或者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使人易于理解;或者借助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使某一事物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兴就是先言他物而引此,或者是以时、天地,借景物引起意中之所欲言。或者是托事于物而起发已心。

6、        什么叫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
7、        什么叫收放?
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收放”。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        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        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        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五律-荷
生于泥淖底,不染出陂塘。
楚楚娇无语,亭亭暗自香。
盖圆茎耸碧,衣裂蕊摇黄。
漫说少情物,濂溪遗爱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 小时
主题
0

36

帖子

0

精华

119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5922
经验
26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24
44
发表于 2013-7-7 21:42 | 只看该作者
      A03秋水五律诗
六月天光暖,池塘格外新。
浮波生绿盖,弱冠系红巾。
直干无骄态,虚心伴左邻。
何当泥淖里,自在不沾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 小时
主题
0

6

帖子

0

精华

353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6044
经验
5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8
45
发表于 2013-7-8 0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溪月 于 2013-7-9 06:47 编辑

3期三年级D08-云溪月 考试作业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啥叫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就是诗的精髓,这句话反映了诗的主题和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苏轼那首诗的诗眼
4、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什么是赋 比 兴?
“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比,就是对于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或者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使人易于理解;或者借助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使某一事物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兴就是先言他物而引此,或者是以时、天地,借景物引起意中之所欲言。或者是托事于物而起发已心。
6、什么叫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
7、什么叫收放?
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收放”。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荷

翠盖依红影,幽香传路堤

鱼翔莲叶动,风过水波犁

玉骨尘难染,冰肌洁自泥

娉婷观雅韵 ,不觉暗痴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7 小时
主题
3

264

帖子

0

精华

6251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733
经验
150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6
46
发表于 2013-7-10 22: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剑如花 于 2013-7-11 00:16 编辑

小渔村13期新3年级D03飞剑如花  试卷(第1部分—简答题部分)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3、啥叫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要弄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立意要准确、集中,不能散。一首诗一个意,决不能有两个或多个,主题多了结果什么也表达不清楚。但是相同的题材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立意。写好一首诗,首要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首要的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诗歌的主题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所写的诗深刻程度。   
5、什么是赋 比 兴?---
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的方法。
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
6、什么叫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理论上详细解释如下: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
7、什么叫收放?---
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气势指诗文的气韵或格调。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气盛而言之,高下皆宜。”--“气”是文字的主脑;把作品主观气质形成一种高亢昴扬的独特体势; “气,水也;言,浮物也;”--“气”是驾驭语言的; “文以意为主,而辞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臂之车然,意为之御,而气则所以行也。”--“意”是根本,“辞”是以副之,而气势载其辞,形象地说明了内容,语言和气势三者之间的关系。
“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帮“情与气偕”。这里的“情与气偕”--说明了气势和感情是相伴而生的,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里可以理解气势是作品的内容与作者的情感相关,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抑扬顿挫,疾徐有致的气度和气韵。它虽难言传,但可以意会;虽然无形,但可以感受。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律诗的脉络是是作者思路的体现,它把文章的零散材料连成一个有机的体。就象人体的血脉、经络贯穿全身。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第2部分)
   五律•荷/如花
碧塘粼浪秀,绿草慢摇波。
袅袅烟霞色,纤纤水镜娑。
容清身曼妙,气韵淡新荷。
自爱高风雅,泥滩不染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主题
69

710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9981
经验
31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0
47
发表于 2013-7-12 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稚弱鱼 于 2013-7-13 20:03 编辑
起弦风雅 发表于 2013-7-5 21:18
B03起弦风雅

问好起弦风雅。鱼不会说客气话,我们就直入主题吧。如果说得不当之处,还请多包涵,并给指正。
你们的基础知识比鱼掌握得好,第一大题,准确无误,让鱼又跟着你学习了一遍。谢谢了。我们一起来交流第二题。首先看标题—荷 。再看起句:月色清塘映,点明地点清塘,时间,夜晚。后分句:轻风碧浪鳞。从清塘写到塘里的浪。景没在原地打转,在布局上这点做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意,碧浪鳞,应该是形容碧波荡漾。鱼认为这个鳞字用得不是很妥,感觉是为了凑韵。再有就是写的夜景,在晚上应该看不清楚是碧浪的。起句没有写到荷,先写荷生长 的环境。但单看起句,也看不出是荷生长的环境。春心稍露角,仙子欲迎君。春心,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春景所引发的情怀,还有一意思是指男女的爱慕之情。结合后面的稍露角,可以理解成是第一种解释,但问题也出来了。荷一般是夏天开始露角,这里时令就不对了哈。仙子欲迎君。这里的仙子是指什么呢?君鱼理解成是荷哈。承句风雅是想写荷露尖尖角吧,但句意不太明确。而且与起句有些隔,这就是起句没为承句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起句后分句把主角“荷”引出来,那承句按这样的意来写,就不会有断痕了哈。另外君字错韵了。鳞,身,尘都是十一真韵,而君是十二文韵。估计风雅是想用新韵,但我们渔村的作业都是按平水韵要求的。下次注意一下,这最基本的错误不应该犯哈。丹笔开幻境,翠纱罩娇身。转句入情,写到自身。这样的思路是可以的,但因为前面写荷的特征没写到位,这里的丹笔开幻境,就显得没力了哈。翠纱罩娇身,鱼理解能力确实有限,没弄懂翠纱是指什么,所以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另外幻是仄,这里失替了哈。瑶池无限好,何苦坠凡尘。结句点出中心意,单看这句不错,意也很好。但与前面断开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前面没有一句是为合句铺垫的。瑶池无限好,好在哪?前面没有铺垫,所以结句就显得相当突兀了哈。从整体来看,格式不正确,没有标点符号,韵字错误,平仄有误。这些最基本的错误不应该犯。整首诗脉络不顺畅,起承转合还是没掌握好。遣词造句上也要下功夫。建议:保留结句的意,改前面三联。可以把瑶池与清塘对比,最后得出结论,也就是结句。也可以前两联写清塘的荷,转句转到瑶池上的荷仙上去,最后得出结论。这样脉络就顺畅了。仅个人观点。
不好意思,鱼下手狠了点哈,说错了别生气,大胆的指出来,我们共同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主题
69

710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9981
经验
31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0
48
发表于 2013-7-12 1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稚弱鱼 于 2013-7-13 20:03 编辑
鱼是水中魂 发表于 2013-7-5 21:19
E01-鱼是水中魂答卷

问好鱼是水中魂。咱们都是鱼,一个家族的哈,就不说客套话了。
第一大题,比弱鱼掌握得好,希望能运用到写作中去。谢谢你又让鱼复习了一遍。我们重点交流第二题 。
起句:湖面绿波荡,轻舟卧睡莲。前分句点明地点,湖面。后分句引出“主角”睡莲。轻舟卧睡莲,倒装句,运用得不错。不过轻舟在这里可以换一个更能为主题服务的意象。弱鱼感觉轻舟在这里没起到什么作用。起句不错。再看承联:天生妩媚笑,丽质艳阳天。用妩媚来形容荷,不是很贴切。这一联也有全掌的嫌疑,前后分句表达的一个意思。都是写荷的娇艳。律诗字数受限,为了不浪费,所以要求一联一意。也就是说一句话说一个意思,但要注意的是,都是围绕主题写,不是说一句一意就可以东扯一句西扯一句了。这条主线还是不能断的哈。而且对仗不工。天生丽质是成语不错,但天生对丽质,就是属于词性不对了哈。笑是动词,天是名词,词性也不对。还有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就是妩媚笑三仄尾了。写好后,最好自己检查一下格律,看是否有误。再看转句:秀色淤泥染,馨香处处传。这里的染字用得很不好,都知道荷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染字把你的原意完全变了哈。按你的原意应该是:虽与淤泥伴。看到后分句,问题又出来了。还是对仗的问题。词性不对,淤泥对处处。转联的意还是蛮好的,不过后分句的意可以再提炼一下。虽然它常与淤泥做伴,但怎么样?这样你想表达的意就出来了哈。你要多在对仗上下点功夫了。最后看结句 :笑看君隐世,托意小池边。结句不错,我理解成看看着荷隐世池塘,我也想归隐。这里也有一败笔。笑,为什么要是笑看呢?笑看一般多有嘲讽之意,或是自嘲,或是嘲他人。弱鱼是这样理解的,也不知道对不对哈。如果按鱼是水中魂的诗意来解释,那就有些与前面脱节了哈。前面是赞荷,后面却笑荷,笑他虽隐世,却对名利不忘。如果结句是中心意的话,那么前面也没有一句是为这中心意铺垫的哈。从整体来看,脉络基本通畅,起承转合掌握得还算可以,最大的问题就在对仗上面。和遣词上面。在这两方面多下点功夫,相信会进步很快的。
弱鱼妄评了,不当之处请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8 小时
主题
0

42

帖子

0

精华

144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2860
经验
32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8
49
发表于 2013-7-12 2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落雨清心 于 2013-7-12 21:24 编辑

小渔村十三期三年级升级考试题
E02-落雨清心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首诗 五律也好 七律也罢,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和我们之前学的七律基本都是一样的。

3、啥叫诗眼?
答: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五言句的每句诗眼多在第三字,也有在第二字、第五字或第二及第五字的,一般诗眼不用虚字,而用表示动词或形容词的实字。
诗眼用得好,诗句自然矫健。

4、如何立意?
答:欲写诗文,必先立意。苏东坡说过一句话“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中山诗话》中也说到:“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要写好一首诗,首要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就要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诗歌的主题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写诗深刻程度。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
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去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荷》
绿水连天碧,云峰倒影栽。
蜻蜓惊藕梦,蝴蝶吻莲开。
娇蕊清风拂,罗裙小浪推。
出泥身自洁,墨笔总相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8 小时
主题
0

42

帖子

0

精华

144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2860
经验
32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8
50
发表于 2013-7-12 21:31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十三期三年级升级考试题
E02-落雨清心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首诗 五律也好 七律也罢,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和我们之前学的七律基本都是一样的。

3、啥叫诗眼?
答: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五言句的每句诗眼多在第三字,也有在第二字、第五字或第二及第五字的,一般诗眼不用虚字,而用表示动词或形容词的实字。
诗眼用得好,诗句自然矫健。

4、如何立意?
答:欲写诗文,必先立意。苏东坡说过一句话“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中山诗话》中也说到:“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要写好一首诗,首要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就要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诗歌的主题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写诗深刻程度。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
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去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荷》
绿水连天碧,云峰倒影栽。
蜻蜓惊藕梦,蝴蝶吻莲开。
娇蕊清风拂,罗裙小浪推。
出泥身自洁,墨笔总相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50 小时
主题
285

3797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60
经验
1415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22
51
发表于 2013-7-13 18:45 | 只看该作者
铁和铬 发表于 2013-7-5 21:23
B01听雨的作业:考试一题: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

B01听雨的作业:50分
考试一题: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50分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5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什么叫布局?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5


3、啥叫诗眼?答: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如何立意?们可从以下几点来判断:准确、深刻、新颖、简约、有时代感、格调高。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什么叫收放?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
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大家对“气势”二字的意思,想来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而它其中的一个解释是: 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大家都知道脉络,是贯通人体全身,古人称脉络为“筋脉”、“命脉”, 它是作者思路的体现,它把文章的零散材料连成一个有机的体。就象人体的血脉、经络贯穿全身, 那么律诗的脉络是什么呢?
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我们欣赏王勃等几个古人的作品,相信大家都有顺畅的感觉,没有阻塞的感觉, 由于作品的“通”,从而使读者阅读的时候,不会有拗口的感受。相反某些高手的作品,让人读起来,很有障碍,那里有不解(阻塞),读起来费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由于“脉”不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圣域琼楼,逸几瓣香花,云仙欲采遮羞貌;
松林雪蕊,开无涯瑞象,月镜高悬沐古风。
——高原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50 小时
主题
285

3797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60
经验
1415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22
52
发表于 2013-7-13 18:53 | 只看该作者
天使星尘 发表于 2013-7-5 21:23
班长天使星尘答题如下: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答:五 ...

班长天使星尘答题如下:89分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50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答: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的基本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的基本格式如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2、什么叫布局?
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大家知道,一首诗 五律也好 七律也罢,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和我们之前学的七律基本都是一样的。
一:起句:
【一】:起句要扣题
1.起句一定要点明主题
2.起句不能起的太满
3.起句的前后分句之间 衔接性一定要做好
4.兴起 比较适合初学者
【二】:所选的景物跟要表达的感情不可相隔太远。
选的景物必须跟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五律 就那么几个字,所以要字字如金。
大家写作的时候注意一下三点:
1、写景不是随便写的,而是把情藏在了景里。抒情也不要单一的抒情,最好把景藏在情里。这个我们叫作情景互藏。
2、情景相生一般要虚实结合。情和景要互为虚实。
3、情景相生的目的是要把情感升华到一定的境界。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写诗填词的工具来使用,或者公式来使用。
【三】:音律
古时候讲究音律,我们要大声朗读所写的诗,看看哪个地方读的时候卡住,就是那个字的音不对了,或者相邻的字同韵母了,或者相邻的字同声母了。这个很重要,希望大家照做。在一首诗里同韵字、同声字一般尽量不用(这个就是撞韵、挤韵的问题)
【四】:炼字诗须篇中炼句,句中炼字,这个炼字,不是炼名词,名词是死的,不用炼。只要在整首诗里别用名词多了就可以了,炼,指的是,选择最佳、最合适的动词,(当然,还有形容词),这个动词是不是合适,就决定了承联是不是生动、是不是更具美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二、承句的写法
承:就是承接哈。承句不单要承接,还要扩展。扩展到一个什么度呢?不能不扩,也不能无边无际的扩,扩的自己都收不住了,扩展的时候要考虑着这个扩是为了和转之间有个过渡的,让转不要来的那么突然,那么出人意料,那么突兀。

三,转句的写法“转”是写作重要的一环,往往是一首诗的主旨所在。它的重点就是要有变化,即必须转出新意,必须使读者眼前一亮,有读完全诗的强烈欲望。否则就流于平淡。四、合句写法合,又称为结,七律、五律一般是尾联,有的仅仅是尾句(最后一句,律的第八句)。尾联往往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关键,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他不受对仗的限制,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律诗的尾联和首联一样,较中间两联富于变化。合句应以意为上。应为无尽之意,不要把意一下子写完、写尽,写得没有想象的空间,要留有余味。

3、啥叫诗眼?
答: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如何立意?
答:欲写诗文,必先立意。写诗的目的,也是要表达的这个“意”。写诗不是写小说,更不是记流水帐,写诗的主要功能目的就是“言志”。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简单地说,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的如何确定,决定了我们诗作的风格取向,当然也决定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谋篇的如何谋划。从上述知道因为不同的立意就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法,需要不同的词语的承托,也需要不同的骨架来支撑它。要谋篇,就得先有立意。那么什么叫立意?我们知道,我们每次写诗词,都是有其明确的目的的。才去写诗,在你握笔写诗之前,脑子里就必须首先确立一个中心,弄明白自己在这首诗里,要告诉朋友一个什么道理,什么观点,什么思想。这道理、思想、观点,就叫立意。清朝刘熙载说过:“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小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于手忙脚乱。”当然做不好诗,可见立意是写好诗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再从诗的过程来看,诗的构思、选材、布局、谋篇都是靠立意来统帅全诗的句子、词语。谋篇不可按死板教条的章法程序硬套,立意不同,章法自然有所变化。这是我先说到立意的目的所在。意在笔先,情在笔端。
要写好一首诗,首要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就要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诗歌的主题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写诗深刻程度。在诗歌创作中,由于诗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或者因作者的立场、感情不同,写出来的诗自然就有不同的思想境界效果。立意:立意就是确定主题,诗、词、文章都要有主题。不可想象在进行创作时,还弄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立意应该准确集中而不能散,一首诗一个意,决不能有两个,主题多了结果什么也表达不清楚。但是相同的题材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立意。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比、兴是营造意境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经》注里提出的三种写作修辞手法,赋属于写作,比兴属于修辞。赋是直接叙述或描写,不用明比或暗比。
(一)所谓“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平铺直叙,开门见山。一般来说,诗中比兴赋兼用; 词中比兴多于赋; 曲中赋比多于兴。
(二)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的方法。
比 包括比喻和比拟,比喻,是将两种以上的事物联系起来,用其中一种事物去说明或描写另一种事物,使它更鲜明,更生动,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中要说明或描写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方的那个事物叫喻体。一般把比喻分为四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1、明喻:本体和喻体一并托出,一般在两者之间加上“如”“似”“若”或“犹如”“恰似”“仿佛”等字眼。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2、暗喻:又称隐喻。这种比喻,一般也要求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不同于明喻的是不用“如”“似”等明显的比喻字眼,而是用其他谓词和状词。暗喻较明喻更近一层,它突出本体或喻体的某种特征,比喻更传神,更生动。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突出喻体“桃花潭水”千尺之深的特征,来夸张本体“汪伦送我情。” 3、借喻:本体不用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表本体。例如骆宾王的《秋日送尹大赴京》:“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竹叶,桃花各比喻的啥?“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竹叶”喻酒,“桃花”喻马。借喻二体合一,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应该是人们比较容易了解的,或者从诗句的前后句的联系中从典故、文献的联想中,能够琢磨出来,不宜晦涩难懂。注意 :不宜晦涩难懂。4、博喻:用多种事物同时比喻一个事物。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十四句诗用了十种声态作比喻,对于琵琶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而且暗示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三)所谓“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
兴就是先言他物而引此,或者是以时、天地,借景物引起意中之所欲言。或者是托事于物而起发已心。简单就是讲,兴”指借一物来引起他物,触景生情,以引起下面的歌词,“托物以起兴,借物以表情”。朱熹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所以,兴的意义一是为了引起下文的开始之辞,二是兼有比喻的作用。所谓引起下文之辞,是说这首句主要是为全诗的押韵定下一个基调,也就是确定全诗的韵脚;二是兼有比喻的作用,但这种比喻是隐性的,不通过思考是看不出来的那种比喻。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她的声音很甜,或者说她笑得很甜。我们都常听过到或者自己也说过,对不对?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声音和视觉,就是通感。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理论上详细解释如下: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用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在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总之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收放”就是解决被缩、被锁的情况的办法,或者说是写律诗的章法。
“收放”分大小两个含义。具体的定义是: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单个分句中的收与放,简单的讲,就是收回来与放出去,收放的,不仅是作者的目光,同时也是读者的眼球,这个叫做“小收放”。
在一个步骤中的收放,是“中收放”。在两个步骤中的收放,是大收放。四个步骤结合起来的收放,就是全篇收放。
全篇收放,就是景+情的收放。这个收放的定义,同时也可以是“放收”。并不是因为收字在前、放字在后,而先收后放。先放而后收,都叫做“收放”。至于哪个先哪个后,视作品的需要而决定。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古人称脉络为“筋脉”、“命脉”, 它是作者思路的体现,它把文章的零散材料连成一个有机的体。就象人体的血脉、经络贯穿全身,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总的讲,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是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五律·荷》            文/天使星尘
20130705晚考试写的:
袅袅弄清影,亭亭立水津。
随风香去远,盖伞碧犹新。
生自污泥底,偏为洁净身。
何曾随逝水,留得洗清尘。
20130706早上改的:
袅袅弄清影,亭亭立水津。
随风香去远,擎雨玉盘屯。
生自污泥底,偏为洁净身。
何曾随逝水,排雾倒星尘。
问好星尘,颔联 去-盘,词性不对,当折腰格看,诗意不错,转句弱了点儿。39分
圣域琼楼,逸几瓣香花,云仙欲采遮羞貌;
松林雪蕊,开无涯瑞象,月镜高悬沐古风。
——高原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50 小时
主题
285

3797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60
经验
1415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22
53
发表于 2013-7-13 18:55 | 只看该作者
小小鹿 发表于 2013-7-5 21:26
13期 A01-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13期 A01-一蓑烟雨任平生  50分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50分1、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答: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如下
仄起偏格: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韵)。
2、        什么叫布局?
答:古诗布局之真谛,起、承、转、合。
起:通常是描述所歌咏对象的一般状况。
承:进一步描述所歌咏对象的特征状态。
转:通常是诗人对所歌者的理性思考
合:也就是结论,是对所咏事物的理性所华
3、        啥叫诗眼?
答:就是诗的精髓,这句话反映了诗的主题和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苏轼那首诗的诗眼。
4、        如何立意?
答:诗歌的立意,讲的是诗人对诗歌内容,即要表现的情思、事物、事件等题材的构思。写一首诗首要的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而是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诗歌主题思想的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歌思想性的深刻程度。在诗歌创作中,这样的情况层出不穷:往往同一题材,甚至同一具体事物,由于诗作者艺术修养不同,以及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或者由于诗作者的阶级立场不同,一句话,由于诗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其结果,写出来的诗,就有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效果。
5、        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比、兴就是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        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        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8、        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        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题
圣域琼楼,逸几瓣香花,云仙欲采遮羞貌;
松林雪蕊,开无涯瑞象,月镜高悬沐古风。
——高原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50 小时
主题
285

3797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60
经验
1415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22
54
发表于 2013-7-13 19:00 | 只看该作者
玲珑月月 发表于 2013-7-5 21:26
1、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玲珑月月
85分
一题:50分
1、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        什么叫布局?
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啥叫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句,点睛之笔

4、        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        什么是赋 比 兴?
“赋” ,就是直接叙述、描写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就是比喻、比拟,一般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方法。比,就是对于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或者用浅显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使人易于理解;或者借助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使某一事物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兴”,就是即物起兴,即一首诗词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首先从别的事物写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写的对象上去。兴就是先言他物而引此,或者是以时、天地,借景物引起意中之所欲言。或者是托事于物而起发已心。

6、        什么叫通感?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它其实也是比喻的一种。

7、        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单个分句中的收与放,简单的讲,就是收回来与放出去,收放的,不仅是作者的目光,同时也是读者的眼球,这个叫做“小收放”。  在一个步骤中的收放,是“中收放”。在两个步骤中的收放,是大收放。四个步骤结合起来的收放,就是全篇收放。 全篇收放,就是景+情的收放。这个收放的定义,同时也可以是“放收”。并不是因为收字在前、放字在后,而先收后放。先放而后收,都叫做“收放”。至于哪个先哪个后,视作品的需要而决定

8、        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在这里气势并不是我们常讲的那种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气势,这种气势与律诗中的气势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律诗中的气势一般是指我们写诗时的起句部分,它是由景物和情感结合而成的。

9、        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

10        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二、写一首《五律•荷》 共40分
五律 荷
娇俏临波影, 端庄西子仙。                                             
池中香菡萏, 佛下素金莲。                                             
破雾轻擎扇, 迎风渐展拳。                                            
出泥尘不染, 映日碧塘莲..
问好玲珑月月:菡萏-金莲说的是同一个物象扣2.5,另外两个“莲”重韵了扣2.5。颈联对仗漂亮,特喜欢你尾联的议论和景结。35分
圣域琼楼,逸几瓣香花,云仙欲采遮羞貌;
松林雪蕊,开无涯瑞象,月镜高悬沐古风。
——高原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50 小时
主题
285

3797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660
经验
1415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22
55
发表于 2013-7-13 19:08 | 只看该作者
三秋 发表于 2013-7-5 21:29
E组三秋作业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E组三秋作业 89分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50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什么叫布局?
答: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首诗不外乎起承转合,“起”,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要求:起要扣题;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啥叫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4、如何立意?
答: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
    2)切忌意杂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5、什么是赋 比 兴?
答: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什么叫通感?
答: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7、什么叫收放?
答:收放,指风景的变化,和思维的变化。
所谓放:就是可以扩大,属于外张,外张充沛而有气势的,也就是把思维放出去或者把目光放出去,眼前由近到远处。
所谓收:是集中深化主题,属于内敛,内敛传神而有精神。把远到近为收,所以收放的对立统一,收放没有固定的地方,哪句收,哪句放没有规定,我体会收放分两类:一类是思维的收放;一类是景物的收放。重要的是要把这两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收放”就是解决被缩、被锁的情况的办法,或者说是写律诗的章法。
“收放”分大小两个含义。具体的定义是: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8、律诗中的气势二字作何解释?
答:气势,指诗文的 气韵或格调
9、什么是律诗的脉络?
答:律诗的脉,是由气连接起来的一个物 相互之间的贯通与顺畅,脉,要求在律诗创作中,不要有什么物,对其他的物形成阻碍或障碍。脉的阻碍、阻塞,是不顺畅,而脉呢,要求的,就是从头至尾的顺畅。。套用一句中医常用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总的讲,气→脉→络,是相互非常和谐的统一,同时,必须是集体行动,而不是擅自单独行动。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局出现不畅,从而影响到律诗作品的整体质量。气,即使是属于同一类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必须考虑到“脉”是否能够畅通,如果有阻塞,这样的气,即使是同一类的,也需要避免使用。当脉畅通之后,要考虑到“络”是不是生硬的,切记不要写成机器人那样动作僵硬的句子来,使律诗读起来显得少了灵气或灵性。

10、什么是和诗?有几种方式?
答:和诗: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和 读 hè ,指唱和,和答。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也叫从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五律·荷
乡村新雨后,水漫夏荷塘。
红瘦波心碎,绿肥湖面殇。
明妃怨胡帐,越女恨吴王。
长叹周公去,谁人更赞扬?
周公:周敦颐

问好三秋:首联景起,漫字不好,满怎样?景承含情了,颈联对仗工稳,用典渲染的漂亮,诗人的情感表达的很浓郁,尾联以不寐作收。39分
圣域琼楼,逸几瓣香花,云仙欲采遮羞貌;
松林雪蕊,开无涯瑞象,月镜高悬沐古风。
——高原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主题
69

710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9981
经验
31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0
56
发表于 2013-7-13 1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稚弱鱼 于 2013-7-13 20:02 编辑
小小鹿 发表于 2013-7-5 21:21
13期 ☆小鹿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1、 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答:五律仄起首 ...

问好小鹿,鱼水平有限,如果有说错的地方,请多包涵,并指正。
第一大题,诗眼解释得不够完整,诗眼有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语,或一句话,你只解释了一句话。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就是诗眼。其它回答得相当好,谢谢你又领着鱼学习了一遍。
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第二题。其一——赏荷。先看起句:柳苑引红蜓,点明地点——柳苑,很好。只是地点与主 题感觉没有什么关系,荷一般是生长在荷塘,为什么点地点时不写荷生长的地方呢?也许你写的是荷塘在柳苑,但别人想不到呀,为什么不直接说荷塘呢?后分句:鸳鸯侧耳听。感觉这句凑痕明显。鸳鸯听什么呢?前面的柳苑引红蜓,也没声音呀。听细雨吗?如果这句是为下面承句的后分句铺垫的,也感觉这句在整首诗里没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是为了题图,鸳鸯在这句里的意要重新考虑了。再看你的承句,莲舟摇碧叶,这句好。只是前面没有铺垫,这里就显得脉络不顺畅了。如果前面起句点明的地点是荷生长的地方,这句就理所当然了。细雨颤珠灵。应该是说细雨凝聚在荷叶上的水珠。颔联不错,建议保留颔联,修改首联。再来看颈联:秋水氤氲郁,花枝缥缈馨。继续写景,氤氲在这里应该是指浓郁的香味,如果是这意思,那后面的郁就多余了。荷花也是淡香,而且与后面的花枝馨也重意了。如果是指浓烟,也感觉这个郁字不妥。再看后分句:花枝缥缈馨。缥缈不好。尾联:瑶池云隔断,这里的瑶池统领了前面六句,给前面三联做个总结,不错。但云隔断,鱼就费解了,不知道是想表达什么意思。余墨照清屏。应该是指作者题荷花诗吧。鱼的理解能力有限,这结句没理解透。如果按鱼的理解,结句与前面有些隔了。这个可以在尾联的前分句铺垫一下,脉络就顺畅多了。整体来说,空间布局有些乱。你看,从柳苑写到塘里的鸳鸯,然后是塘里的莲舟,荷叶上的水珠,塘里的秋水,再是花枝,是不是有些混乱呢?因为这布局的混乱,显得脉络也不太通畅。这诗的转结都在尾联,这样的章法不好掌握,特别是转句的景,写出来容易平淡无味。如果按这们的章法写作,转句就得下点功夫,得有递进,有所拓展。空间上要有合理的变化。值得赞的是,对仗工整,对仗的两联名动词有错过开。也有好句:莲舟摇碧叶,细雨颤珠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主题
69

710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9981
经验
31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0
57
发表于 2013-7-13 2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稚弱鱼 于 2013-7-13 20:53 编辑
雅趣 发表于 2013-7-5 21:22
小渔村13期D02- 雅趣  考卷提交:

一, 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问好雅趣。鱼水平有限,说得不当之处还请多包涵,并指正。
从第一大题可以看出雅趣很认真,不是简单的把老师的讲义搬过来,而是认真的复习后,简洁明了的回答。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来看第二题。格律是没什么问题,脉络也通畅,第二联对仗不太工。文鸳是名词,而后分句的承露应该是动宾。承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叶下是方位,芯芳是主谓。属于词性不对。转联的绫罗应该是形容一片碧绿的荷叶的,这里用了比喻,不错,但比喻不太恰当。全诗脉络也通畅。这诗全篇写景,没有融入情感。这应该就是所说的景点介绍了。全篇景也不是说不可以,但景中要含情,景语要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服务。雅趣,试着融入自己的情感。建议你按最普遍的章法写。也就是首联点明时间地点,颔联写景,颈联入情,尾结总结。先用这样的章法练习,等你熟练掌握后,再尝试其它章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我们初学。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主题
69

710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9981
经验
31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0
58
发表于 2013-7-13 21:44 | 只看该作者
奇缘 发表于 2013-7-5 21:22
小渔村13期A06-奇缘考试作业
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5分)
1、写出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的基本格式

问好奇缘。弱鱼水平极其有限,说得不当之处,请多包涵,并指正。
第一大题回答得很好,你们基础都比鱼掌握得好,鱼学习了。我们重点看看第二题 。起句点明地点,平湖,也引出了诗的”主角“-荷。很好。承句洁身修雅境,是写作者还是写荷呢?按字面意思,应该是写作者,这样脉络才理得通,但鱼认为应该是作者想写荷,但这里主语不明确。可能是鱼的理解能力太差了。后分句冰魄蕴清莲。冰魄通常是指月亮,鱼感觉这里的蕴字不妥。首联写荷生长的地方,平湖。承联点明时间晚上。其实这两联可以合为一联,因诗受字数限制,所以不管是用字还是句,都得精炼,用两联来交待时间地点,就显得浪费了。建议承联写荷的姿态,也正好可以承接起句的秀妍。另外洁身的洁是动,洁身是动宾结构,而冰魂,冰是修饰魂的。所以对仗不太工,属于词性不对。再看转联,冷看红尘事,因为承联的主语不明确,导致这转联的主语也不明确了。这里的冷看红尘事,应该是指荷,但如果按承接看下来,却不知道主语是谁了。后分句的凌波独自翩,就与前面断了。而且对仗不工,冷是形,凌是动,看是动,波是名,所以冷看对凌波不工。红尘事对独自翩也一样不工,也是属于词性不对。结句前分句蛮好的,缘是水中仙感觉就弱了点了。还可以再把意提升一下。从整体来看,脉络不太通畅,对仗不工,思路是可以的。建议:首联交待清楚时间和地点,颔联写荷的姿态,颈联议论。尾联总结。这样脉络就顺畅了,每联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再在意上提炼一下,就是佳作了。个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主题
69

710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9981
经验
31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0
59
发表于 2013-7-13 21:45 | 只看该作者
任务完成,请多多姐验收: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2 小时
主题
23

92

帖子

0

精华

662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2780
经验
66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7
60
发表于 2013-7-15 1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0 04:21 , Processed in 0.1189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