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名:雨梦 学号:C08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楹联的基本特征是( 对仗工整)和( 平仄协调 )。其基本规律是字句对等、( 词性对品 )、(结构对应 )、( 节律对拍 )、( 平仄对立 )和(形对意联 )。
2.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 )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 )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 ),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二.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词性对品?“对品”的具体涵义是什么?(10分)
答:词性对品即为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对品”的具体有两个方面涵义: 一是按现代汉语语法对词性的分类,(即名、动、形、代、数、量、副、介、连、助、叹、拟等),上下联对应的词或词组,其词性要相同而为成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二是上下联对应的字词,要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即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或者传统的对偶辞格而成对。也就是讲,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视之为“对品”才能构成对仗。 2、什么叫尾三仄和尾三平?试各举一例。(10分)
答:尾三仄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三字为仄声便为尾三仄。 对于“尾三仄”是否合律,仍在争论中,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们读唐诗,唐人是并不绝对避“尾三仄”的,即使到清代,虽对律诗格律要求严,但认为“平平仄仄仄”是拗律句。 如:韦庄的“昨日施僧裙带上,断肠犹系琵琶弦。”中的“琵琶弦”等。 尾三平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七言律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第五字应仄而平;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应仄而平,造成收尾三字均为平声的情况。 如:崔颢的“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中的“陕路去、华阴流”等; 在律诗里面,诗句的后三字称为‘三字尾’、‘三字脚’。在古体诗和近体诗里面,三字脚的平仄配搭一共有八种:
平脚: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仄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三、分析题(20分)
(1)请标注每个字的平仄。(5分)
(2)请指出此联在平仄规则上存在的问题,并修改。 (5分) 答: 1、几树梅花妆雪梦, 古:仄仄平平平仄通 今:通仄平平平仄仄 满庭月光惹风情 古:仄通仄平仄平平
今:仄平仄平仄平平 改:满庭月色惹风情 仄平仄仄仄平平
2、根据《联律通则》,请判断下列出句属于衔字对还是叠字对?并简述理由。
(1)红尘漫漫情何寄,(5分) (2)小棹沾春春泻绿,(5分) 答:(1)“漫漫”是叠字对又称连珠对。连珠对中所用的叠音词,是一个词,不是两个字; (2)“春春”是衔字对,即同一个字在句中连续使用,再两两相对的格式,但又不构成重叠关系,而是互相衔接。
四、对句(20分)
1、出句:诗囊欲瘦抛云水
2、出句:不皱心湖宜养月
答:1、出句:诗囊欲瘦抛云水 对句:梦笔思香入酒风
2、出句:不皱心湖宜养月 对句:常开梦笔可生风
五、古句新配,不得和原配重字(20分)
古句:金风未动蝉先觉【名贤集】
古句:宝剑得来你怎消【名贤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