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醉瑶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醉瑶池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41
 楼主| 发表于 2006-7-14 22:58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禁忌部分〗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9</FONT>、【上重下轻】对联是对称性文体,上下联要保持平衡,或下联略强于上联,作联一定要忌上联气盛,下联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如:万仞惊峰承日月;一枝柔柳伴花枝。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乱脚】对联上联要求仄声收尾,下联要求平声收尾。联末平对平或仄对仄,为乱脚。如:清风入座吟新诗;明月敲窗叙旧情。“诗”和“情”同为平声。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1</FONT>、【三平尾】指下联最末三个字,不可以都是平声,也叫三平调。如:有笔墨诗书做伴,与棋牌酒<U>烟无缘</U>。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2</FONT>、【三仄尾】指上联最末三个字,不可以都是仄声。如:依法修行<U>可入道</U>。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3</FONT>、【孤平】一般来讲,在五言、六言、七言的句子中,下联除句脚是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叫犯孤平句。如:万事俱<U>如</U>意。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4</FONT>、【孤仄】一句中只有一个仄声字,叫孤仄。如:菩提当<U>下</U>圆成。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5</FONT>、【粘律】上下联二、四、六偶数位平仄相同。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6</FONT>、【失对】上下联重点字平仄要相对,否则为失对。如:韬略终须建新国;奋起还要读良书。“略”和“起”同为仄,失对。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7</FONT>、【失替】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否则为失替。如:奋起还要读良书。因“起”与二四位字同仄,是为失替。 </FONT><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8</FONT>、【重字】分为几点说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FONT>、同位重字:指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例:法<U>界</U>,世<U>界</U>。<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异位重字:指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例:陶匠抟泥,掌中<U>观</U>果;樵夫<U>观</U>弈,梦里入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FONT>、异位互重:作为一种成联手法,比较特殊,允许适当使用。例:<U>万法一心</U>,<U>空</U>不异<U>色</U>;<U>一心万法</U>,<U>色</U>即是<U>空</U>。<FONT face="Times New Roman">D</FONT>、虚字相重:受赋体骈文的影响,对联允许适当虚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之乎者也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相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例:虎贲三千,直扫幽燕<U>之</U>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U>之</U>天。</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9</FONT>、【合掌】如两个手掌重合在一起,指上下联中内容词性雷同,平仄雷同,意义雷同,概念雷同。判断一个对联合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所用词语相似、所写事物相同;二、上下联意思相同,意象空间重叠。例:长空展翅,广宇翔云。</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上下联无关】上下联意思不统一,各表其意,风马牛不相及。如:春风得意;寒露浸心。 </FONT></P>

----------------------------------------------
<a href="http://www.inetcom.cn/"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inetcom.cn/Sign.aspx"></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42
 楼主| 发表于 2006-7-14 23:04 | 只看该作者
<b>对联入门-学对联三十六忌
</b>(一)动  机


  1、<FONT color=#0000ff>忌无决心、无恒心</FONT>。对联是文学,不是“笔墨游戏”,而是“做学问”,社会功能极广极大。三日打鱼两天晒网不行,须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并非要放弃或削弱本职工作(指在岗和寻觅生活者),意指经常妙巧地抓紧安排“读、想、练”。想学不想学,不想学又想学的动机难以成功。


  2、<FONT color=#ff0000>忌贪快。</FONT>决心很大,追求“快”,恨不得“一举成名天下知”,世间哪有那么“便宜事”。从小学到大学,要十多年;从懂得做对联到出佳作,绝非朝夕工夫,短得要两三载,此亦“恒”也。别被吓住,朝夕能出精品,这就在于个人基础。


  3、<FONT color=#0000ff>忌贪长厌短。</FONT>对联一般宜短而精,一味认为“长联易得出名”,非高手反而弄巧成拙。因为长联易犯“重字”,内部结构对应关系等复杂较难匹配。


  4、<FONT color=#ff0000>忌贪奇贪异</FONT>。实用对联作法尚未过关,便去搞巧、奇、怪之类的对联,则会失去重心。


  5、<FONT color=#0000ff>忌贪多</FONT>。懂得对联基础知识后,就年产对联几百甚至千余副,欲以“高产”称著,或者赶时间,急于出集子,操之过急。正确的方向是“少而精,精后多”。


  6、<FONT color=#ff0000>忌骄</FONT>。发表几副或一些作品,或得过一两次小奖(一指地区不广,二指含金量不足),便不想钻读报刊上的好作品(包括理论等),守株待兔无益。“功夫到家”这个话实难结论,在甲次征联获甲等奖,乙次不一定获奖,总有间破的。


(二)句  式


  7、<FONT color=#0000ff>忌句子长短不一</FONT>。古传有这种例子,如“红颜配老翁,妙;知己成佳偶,堪欢。”这不是“对联”。有的联书收入它,贻误初学知多少?!


  8、<FONT color=#ff0000>忌节奏不相称</FONT>(注意“假对”例外)。如某书中:“掌握/科学/创/大业;黄土/育出/金和玉”,除了缺乏对联味,上句是二二一二式,下句是二二三式,属对不成。


  9、<FONT color=#0000ff>忌把律诗对偶句式与非律诗对偶混谈</FONT>。律诗对偶句式是固定的,有二二三(或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两种节奏(音步)。非律诗句式,每个节奏的字数不能固定,以词、词组语意而定。总之,音步必在同一“点”上,如周恩来一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
  于/无字句处/读书。


(三)音  韵


  10、<FONT color=#ff0000>忌音步平仄不协</FONT>。对联基本原理——音韵(或叫声律)方面,是要讲平仄对仗的:


  本句之中,第一音步用平,第二音步必仄,第三音步又要回复用平……叫平仄相间(或交替)。
  对句之间,第一音步必仄,第二音步必平,第三音步必须用仄声……叫平仄相对(或相反)。


  此说既适应律诗对偶句式,也适应非律诗对偶句式。例如我的“祖国颂”百佳联:


  日出(●)东方(○)九万里(●)就无(○)哪个(●)重谈(○)冷;
  斗悬(○)北国(●)两半球(○)难得(●)有人(○)不道(●)明。


  不过律诗对偶型,句子的平仄要求严谨些,仄起句子(指上联)要避拗句,平收句子(指下联)要避孤平。犯了“拗、孤”要补救,因而要正确理解古传的“一三五不论”。如果你听某些人“不要提拗句、孤平”的说法,那就对于律诗对偶格律型和非律诗对偶格律型混淆不清,你上当了。例如:“金盾杯”全国征联赛有个出句:


  金盾耀金辉,题词五载千军奋;


  五、七句子都是律诗句式,平仄严谨。获奖的对句中有:


  警威凭警德,造福一方百姓安。(一等奖)


  从句脚“德对辉”来看,是古声,因“德”在今声中为“平”,那么七言句的“一”古乃仄声,便犯了孤平。如以今声论,不是孤平,但“德、辉”乃平对平,亦失律。终于留下遗憾,不能忽视。


  11、<FONT color=#0000ff>忌同声(同调)落脚。</FONT>上下联尾不能平对平、仄对仄。应“仄起平收”。古有个别例子,不能视为合理的平仄格式。


  12、<FONT color=#ff0000>忌三平尾</FONT>。这是专指律诗对偶型而言的,三连平影响音韵铿锵;三仄尾在遣词无法解决时可不避,因为仄调有上去入,(今声有上去两种),它们本身有高低升降之别,不可能同为去声(或上声)。


  13、<FONT color=#0000ff>忌长联句脚平仄乱阵</FONT>。通常是保持“马蹄格”形式,也可同字连脚(这是押韵式的一种),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以及某些排偶自对等有规律的形式。不宜把句脚搞得时而平对平、时而平对仄、时而仄对仄。米汤煮芋子,糊糊呷呷乏味。


  14、<FONT color=#ff0000>忌邻音字安排不当</FONT>。并非禁止使用,安排不当念起来拗口,有些像绕口令,则欠韵味。


  15、<FONT color=#0000ff>忌不突出读音重点</FONT>。对联虽与诗词不同体裁,但同属音韵文学这一范畴。虚词宜少用,音节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43
 楼主| 发表于 2006-7-14 23:06 | 只看该作者
(五)结  构


  22、<FONT color=#0000ff>忌“不学语法”。</FONT>曾遇到这么一回事:某友寄来一联,征求意见。我认为上了水平线,但要求他进行句法分析,终于没有达到目的。句子的正常结构是:


    定+主│状十谓 (定+宾) 补 语
  ─────┼────────────
   主语部分│  谓 语 部 分


  定语、状语在句中有时省略,有时可以超越一个。当然,有些句子对“主、谓、宾”也常分别使用省略方式。但要注意:谓语后边的连带部分,带了宾语就不带补语,相反亦然,没有“主谓宾补”的句法。


  有时也可使用倒装句,有全联倒装对仗的,也有半联倒装对仗的(这属假对范畴)。


  掌握了语法及其六种成分的用词,创作的路子自然拓宽了。


  23、<FONT color=#ff0000>忌“事物结构随便”。</FONT>例如某水库联:


  四面山青花鸟俏; (花鸟乃一植一动)
  一湖水碧鸭鹅欣。 (鸭鹅乃二家禽)


  以匹配对仗的镜子一亮,不成“对象”,不宜疏忽呀!然而杜甫诗有偶句: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鼓角”是平行二物,又何以对得“星河(银河)一物?二比一也不成对象。这是因为“鼓角”在句意中并非指两种军用品,而是“战事(或烽火)”的指代词。事物在对联中的变幻融通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红黄姹紫”有时可以对“龙凤山川”,前者为同一范畴的色彩,后者为“动物、地理”两个方面的事物,虽未体现对仗的彻底性,延伸而言,上下相对同为自现物体。不过,难谈上“工整”二字呀。


  24、<FONT color=#0000ff>忌“主次颠倒”。</FONT>古代有如下一联:


  子能登父业;
  臣未报君恩。


  乍看,没有弊病,实际在组句结构上,“尊卑倒置”,所以当场有人改成“君恩臣未报;父业子能登”,把“君父”摆到首位。此例可提醒我们一下,比如有些内容,或按时间、或按程度、或按轻重远近,要有结构次序。近见新作:“三代恩如尧舜禹;九州景胜画诗书”,“尧舜禹”顺序不可颠倒,“画诗书”是平行的,可以随意布局。


  25、<FONT color=#ff0000>忌“长联结构呆板”。</FONT>这要注意两点:①长短句搭配要得当,通常是长句在后,短句在前,如果用三、两字收尾,要有分量,不然“前重后轻”。特别是双句联,不搭短句前后都是同样的字数,弄不好最显呆板(八言四四式例外)。联中短句较多,可增加内容拱张画面。②段落层次结构要有序,亦防个别意义重复。


(六)内  容


  26、<FONT color=#0000ff>忌上强下弱</FONT>。例如有副获奖的环保联:


  改造环境,更须保护环境;
  征服自然,还要珍惜自然。


  把“更还”对换位置,下联才略胜上联语气。又如:“万仞惊峰承日月;一株柔柳伴花枝。”前句高唱,后句低吟,应当避免。当然,下句如擂之过盛,也欠妥。


  27、<FONT color=#ff0000>忌前后重复</FONT>。例如:


  一方灾难人人助,万户门迎千禧日;
  全国风流处处同,八方歌颂九州春。


  其中的“全国、处处”和“八方、九州”在句中雷同,内涵自然就单薄无力了。


  28、<FONT color=#0000ff>忌“合掌”。</FONT>对联合掌,常谓“同边对”,即上下两方意义雷同,炒现饭,熬现菜。如我的一联:


  墙高不塌根基正;
  室陋无奇墨迹香。


  某君建议将“墨迹香”改为“骨架刚”,这样便成了合掌对。


  合掌,主要是内容单调围着“现意思”打圈圈,不善于借题就相关方面去发挥,并不是“同义词”决定的,在尚未理解“合掌”之前,少用同义也有好处。


  29、<FONT color=#ff0000>忌风马牛不相及</FONT>。就是指上下联各自说的事物事理毫不相关,这是最重要的一忌。因为它无法使上下联成为一个整体来表达全联的主题(中心)思想。


  另一种情形,看似写同一事物,各个都不知所云,如某君的“地名巧对”:


  黄石黄冈黄果树;
  黑河黑水黑龙江。


  两两对峙,说明什么?但有人会提出,“无情对果然一点不相干怎么承认是对联?”所谓“果然不相干、越是风马牛不相及越好”,是指上下支取题(题材),不是指题旨,成功的无情对都能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思想内涵不相关,只“对”不“联”非对联。


  30、<FONT color=#0000ff>忌奢华浮躁</FONT>。例如一婚联:


  缔良缘两户英雄儿女;
  成佳偶一双模范夫妻。


  作为普通婚联,形容过火,过分夸张。还有堆砌词藻不讲事实(指高度概括),人谓华而不实。


(七)其  它


  31、<FONT color=#ff0000>忌“典庆联用字色素”。</FONT>凡婚寿联及重大典庆联,要注意色彩用字,“黑、白”或有关贬义词,宜禁用。说来似乎带迷信色彩,然中华传统民俗风气,逢“喜”总要讲究一个吉祥的兆头,给人们欢欣鼓舞,奋发向前。


  至于其他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44
 楼主| 发表于 2006-7-14 23:06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FONT face=幼圆><FONT color=#cc0029>对联中一些特殊的字、词对偶,可以不拘平仄。</FONT>主要有(1)同字相对。</FONT><FONT face=幼圆>(2)专有名词相对。(3)文言虚词相对。(4)成语、熟句相对。(5)用</FONT><FONT face=幼圆>字技巧奇险的字相对。例如五·四运动商店罢市门联:“学生一日不释;商店</FONT><FONT face=幼圆>一日不开”。中三字相同。另举一人名谐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FONT><FONT face=幼圆>我亦无忌;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因为专有名词是固定</FONT></FONT><FONT face=幼圆 size=4>的,不能削足适履。
</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4><FONT face=幼圆>      <FONT color=#aa0022> 孤平和拗句的补救问题</FONT>。五言七言对联原出于律诗,为了语气的抑扬起</FONT><FONT face=幼圆>伏,音节和谐,在调平仄上和诗一样,大忌犯孤平。所谓<FONT color=#cc0029>孤平是指五、七言的</FONT></FONT><FONT face=幼圆><FONT color=#cc0029>平收句(一般是对尾)中除了末尾一平声字外,只得一个平声字(七言第一字</FONT></FONT><FONT face=幼圆><FONT color=#cc0029>不算),</FONT>如:“平平仄仄平”变为“<FONT color=#0000ee>仄平仄仄平</FONT>”,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变</FONT><FONT face=幼圆>为“<FONT color=#0000bb>仄仄仄平仄仄平</FONT>”,都叫做犯孤平。但在仄收句中(一般是对首)虽只有</FONT><FONT face=幼圆>一个平声字,如:仄平仄仄仄和仄仄仄平仄仄仄,不算是孤平,只算为拗句。</FONT><FONT face=幼圆>这种孤平和拗句都应补救。补救办法:只要犯一、三、五不论,改为要论就</FONT><FONT face=幼圆>行。如上面孤平的举例中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一定要用平声字,不能</FONT><FONT face=幼圆>可平可仄。但遇到词意关系没办法改变时,必须于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FONT><FONT face=幼圆>字,改用平掷床咕龋荒苁韬龅摹^志湮逖缘牡谝弧⑷郑哐缘牡谌?lt;/FONT&gt;<FONT face=幼圆>五字,任意调一个平声字都可算合于格律;这种办法叫拗救。补救了就不算毛</FONT><FONT face=幼圆>病了.</FONT></P></FONT></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5 11:14:1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45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09:48 | 只看该作者
<P><B><FONT color=red>7月8日周末对句</FONT></B></P><P>出句1:春愁栖野草 [岚山风]
对句:遗梦断蓝桥[皓天]
对句:离绪满黄昏[皓天]


出句2:暮归樵子一肩月 [漫舞诗歌]今音
对句:晨出渔翁满网星[皓天]


出句3:草木葱茏迷野径 [莲心儿]
对句:蜂蝶烂漫闹春风[皓天]

出句4:清绝松风长洗耳[叶落无痕]
对句:稀疏竹影总怡心[皓天]

出句5:几首小诗茶饭后[一脉花香]
对句:一壶老酒笑谈中[皓天]

出句6:月照楼头,风中隐约思乡调 [莲心儿]
对句:萍浮浊水,浪里频繁追梦声[皓天]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46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09:49 | 只看该作者
对 联 的 用 词 <P>    对联的用词,本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但是,大家都知道,任何文章都要求,语句通顺,让人明白,知其然。对联是诗中之诗。在用语上,我认为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P><P>1、用语、词要诗化。就是与诗歌的用语一样,这样语言才凝炼,优美、简洁、概括。不要太随便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多读诗歌。</P><P>2、不要用生僻字,不要用异体字。这让人看不明白,不知所云,莫明其妙。</P><P>3、不要生造词语。生造词,字典没有的,自己为平仄的需要,凑合成句,用生硬的词,使联句不顺畅。有生涩的感觉,不舒服。要多读、多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P><P>4、不要用冷僻的典故。没有人在欣赏对联时,背着词典和书本。用典,应当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等。</P><P>     对联是雅俗共赏的文体。写对联,主要是给老百姓看的,以通俗易懂为主,不需要卖弄知识的,也不需要玩高深,这也算是一个原则吧。</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09:50 | 只看该作者
五种基本句法结构表: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8 border=1><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结构类型

</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B>语义关系

<P></B></P></TD><TD vAlign=top width=93><P><B>组成成分

<P></B>
</TD><TD vAlign=top width=83><P><B>主体位置

<P></B><p></TD><TD vAlign=top width=55><P><B>举例

<P></B><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偏正结构:

<P></B><P><P><B>名词性偏正结构:

<P></B><P><P><B>动词性偏正结构:

<P></B><P><P><B>形容词性偏正结构:

<P></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修饰(偏正结构前一部分叫修饰语,后一部分叫中心语。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

<P><p></TD><TD vAlign=top width=93><P>两部分

<P><p></TD><TD vAlign=top width=83><P>主体在后

<P><p></TD><TD vAlign=top width=55><P>-

<P><P><P>春风

<P><P><P>微笑

<P><P><P>桃红

<P><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动宾(述宾)结构:

<P></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支配(述语表示动作或行为,宾语表示跟动作相关的事物,两者之间是一种支配、影响的关系)宾语“琴”是“弹”的对象。

<P><p></TD><TD vAlign=top width=93><P>两部分

<P><p></TD><TD vAlign=top width=83><P>主体在前

<P><p></TD><TD vAlign=top width=55><P>弹琴

<P><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动补(述补)结构:

<P></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补充(补语“尽”是“散”的结果。)

<P><p></TD><TD vAlign=top width=93><P>两部分

<P><p></TD><TD vAlign=top width=83><P>主体在前

<P><p></TD><TD vAlign=top width=55><P>散尽

<P><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主谓结构:

<P></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陈述(主语是说话人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P><p></TD><TD vAlign=top width=93><P>两部分

<P><p></TD><TD vAlign=top width=83><P>平等

<P><p></TD><TD vAlign=top width=55><P>春归

<P><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并列(联合)结构:

<P></B><P><P><B>名词性联合结构:

<P></B><P><P><B>动词性联合结构:

<P></B><P><P><B>形容词性联合结构:

<P></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并列选择(几个成分并列,地位平等,不分主次。)   

<P><p></TD><TD vAlign=top width=93><P>等于大于2

<P><p></TD><TD vAlign=top width=83><P>平等

<P><p></TD><TD vAlign=top width=55><P>-

<P><P><P>日月

<P><P><P>来去

<P><P><P>高低

<P><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P></B></FONT><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FONT><p></TD><TD vAlign=top width=93><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FONT><p></TD><TD vAlign=top width=83><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FONT><p></TD><TD vAlign=top width=55><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FONT><p></TD></TR></TABLE></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48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09:50 | 只看该作者
<P>闲话诗钟   张西厢</P><P><B>一、钟义 </B></P><P>昔人敲钟,规律极严,拈题时,缀钱于缕,焚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钱落盘鸣,以为构思之限,故名「诗钟」,即刻烛击钵之遗意也。钟虽小品,惊天地,泣鬼神,征夫怨妇之思,怀乡忧国之感,均可流露于寥寥十四字中,变化无穷,奥妙莫测,固属雕虫小技,亦洋洋乎大观,或谓此中兴味,胜诗十倍,经验之语也。 </P><P><B>二、钟意 </B></P><P>诗钟固重对仗,尤重立意,无意义之诗钟,谓之「哑钟」,敲之不响,唱之无味。盖以白粉墙对黑漆板之类,决难引人入胜,粤派之弱点,即在于此。故正宗之诗钟,须有诗之声调风格,置之于诗中,则为名诗,置之于钟中,则为名钟。或谓诗钟,须有起承转合之势,未免言之过甚,盖诗钟为七律诗之一联,古人名联,或对描事物,或直舒怀抱,绝少于一联中,备有起承或转合之势也。 </P><P><B>三、钟派 </B></P><P>清初闽人,已有此制,名日「改诗」,即改律句绝句之七言诗而为两句也,此种改诗,或有称之为单羊角对百衲琴,雕玉双钩者,要皆不如诗钟名称之普遍。诗钟向有闽派、粤派之分,两派之争至今未息,闽派重空灵尚意义,粤派重典实尚对仗,平心而论,两派各有所长,能化粤派之典实,而兼闽派之空灵,斯为上乘,忆粤人蔡乃煌为钟坛宿将,且以敲钟得官,然每阅及粤派钟卷,即投之于簏中。故粤、闽两派之分,亦非限于人地也。近人林熊祥先生,对于诗钟之意见主张宽大其门径,使成为一种较绝句更为锤炼之诗,而侪于一般诗歌之列,善于此道者,多抱同感,若能别树一帜,使此铁钟而成为原子钟,不可谓非艺术界之一大改进也。 </P><P><B>四、钟社 </B></P><P>独起敲钟,兴味索然,故欲敲钟,必先集社,钟社之设,并无若何组织,亦无任何作用,不过文人墨士,藉以发舒怀抱,联络感情而已。近数年来,台、港两地,钟社之多,竟达四十余处,可谓盛矣。岂欲敲醒国魂欤,激扬民气欤,余拭目以俟之。 </P><P><B>五、钟眼 </B></P><P>钟眼须稳,务求不能移易,例如联与连,不得相混,用连则可,用联则不可,与榻,不得相借,用东则可,用东榻则不可。钟眼,更以有来历为佳,例如「千雪」一唱「千眼西方般若佛;雪肤南内太真妃。」千眼出自佛典千眼千手观世音,雪肤出自长恨歌「雪肤花貌参差是」。钟眼如不相称,则对仗更须求其工稳,上例「千」与「雪」绝不相称,而以「眼」、「肤」承对,可称能手。 </P><P><B>六、钟题 </B></P><P>普通拈题,常用抽字及翻书等法,以昭公允,分咏事物者,于书中翻出两事物,嵌字格则于书中任翻数字,作为钟题,绝少由每人自出题目也。分咏、合咏不可犯题面字,例如分咏「元宵」、「蝶」。则钟句须避用「元宵蝶」三字。分咏合咏事物,并忌以代替字明点题意,例如「象、扇」分咏。若用大兽、交趾兽、挥羽、羽毛、一羽、裁纨等字,不啻将题字明明点出,决难得到佳句,且易失去题意。例如「争钦挥羽运奇谋」、「指挥一羽定三分」明明是咏卧龙而非咏扇也。钟题可任意加以某种限制,以增兴趣,如合咏「竹」限用一「毛」字,则钟联中,须有「毛」字。反之,亦可禁用「虚节风月竿箨君妃栽」十字,则钟联中须避用此十字也。此外,尚有更严格之限制者,即钟题虚字而限实用,例如「而了」二唱,则须实用「吉了」、「以而」;「若于」二唱,则须实用「兰若」、「杜于」;「若然」二唱,则须实用「巨然」、「贺若」等等,方为合格,文人墨客,兴到之余,好用其极也。分咏、合咏,以切正本题不能移咏别人别物者为原则,严格言之,咏狗者不能移到犬,咏冠者不能移到帽。 </P><P><B>七、钟典 </B></P><P>古人名句,多用常语而不用典,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语虽浅近,意则深长,诗钟亦何独不然,不得已而用典,既忌过僻,而点题亦极严格,咏「履」不能引用「鞋」典,咏「眼」不能引用「目」典,以原典有履字眼字者为合格,如「象、扇」分咏,引用焚身典,多有以牙代齿者,殊为不妥,盖原典是齿而非牙也。钟贵典丽堂皇,引用僻典固不宜,即稗官野史之章回小说,亦须避用为宜。 </P><P><B>八、钟句 </B></P><P>诗钟常因限于题字及题字之位置,而造句煞费苦心。总之,以字字不落空,字字不能移易为佳制。例如「两空」六唱「不住猿声啼两岸;但闻人语响空山。」字字出自唐诗,字字不能移易,可称闽派中之佳制。基此理由,若能分集古人诗句,或古人诗意,且对仗工整,而切合题意者,较之自造,尤胜一筹。造句之技术,尤贵奇峰突出,例如「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若易以「鹦鹉啄残红豆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则较平实无奇矣,当年杜老,亦何曾不推敲及此乎。钟句避用叠字,盖仅仅十四字之小品,一字千金,不宜浪费半字,若以钟眼而叠字,则更不可,如「元旦」四唱,倘用元元、旦旦之叠字,则为三唱乎,抑为四唱乎。分咏事物之造句,常因两事物之相距过远,而难于落笔者,于此时须先觅对字,再就对字而构思,例如分咏「汉光武、燕」。先觅赤帻、紫襟等之对字,分咏「牧童、蛇」先觅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

1784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8095
经验
20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12
49
发表于 2006-7-15 09:52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学习了.果真秀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

1784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8095
经验
20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12
50
发表于 2006-7-15 10:10 | 只看该作者
越看到后面越晕了,你是那位老师的马甲吧?为了带动大家的学习热情.才来做学生的........是不?真可谓用心良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1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10:37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里笨笨</I>在2006-7-15 10:10:59的发言:</B>
越看到后面越晕了,你是那位老师的马甲吧?为了带动大家的学习热情.才来做学生的........是不?真可谓用心良苦啊!</DIV>
<P>山里笨笨同学,你想晕死我呀,我可是正宗的学生哟。你看的那些我可是从皓天同学的作业本上给抄来的呢,嘻嘻^^^</P>[em04][em04][em04][em04][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2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10:54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ff0000>7月12日学学练练(由轻舞飞扬版主点评)</FONT></b> <P>学一学</P><P>1、记住五个普通话读平声的入声字~~~芍、则、合、宅、执</P><P>2、学点语法小知识</P><P>词的兼类
从分类的角度,各类词都有自己的特点,类和类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从归类的角度,有些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的兼类。如:“代表”在“代表们”中是名词,在“代表着人民利益”中是动词。又如“声音很低”的“低”是形容词,“他低着头走进来”的“低”却是动词了。再如:丰富、方便、繁荣是形容词兼动词,因为是形容词,所以它们前面能加程度副词“很”但一加“很”,就不能带宾语了,又因为它们是动词,所以能带宾语,比如,丰富生活,方便群众,繁荣创作。
甲类词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修辞的需要,偶尔可用作乙类词,这是活用,活用不属于兼类,也不改变原来的词性。</P><P>练一练</P><P><FONT color=#111111>出句:暖酒浅斟飞雪处[苏三] </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3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11:01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ff0000>7月13日学学练练(由草香香版主点评)
</FONT></b><P>学一学  (对联修辞)</P><P>对偶:<FONT color=#000000>对偶</FONT>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严格的对偶规定:出句和对句必须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对应的字词性相同,平仄声调相对。对联,一般以上联仄收,下联平结为正格。</P><P>练一练</P><P>出句:林茂山深  曲曲层层皆入画 [苏三]</P><P>对句:龙吟虎啸 风风雨雨总惊人[皓天]</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4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11:01 | 只看该作者
<P>《叠 字 词 组》
    哀~ 皑~ 爱~ 暧~ 嗷~ 爸~ 伯~ 拜~ 班~ 斑~ 梆~ 薄~ 本~ 比~ 彬~ 饽~ 勃~ 步~ 擦~ 猜~ 苍~ 草~ 涔~ 层~ 喳~ 潺~ 尝~ 常~ 吵~ 沉~ 琤~ 哧~ 冲~ 忡~ 憧~ 重~ 瞅~ 楚~ 蠢~ 次~ 匆~ 葱~ 淙~ 簇~ 村~ 寸~ 大~ 代~ 单~ 眈~ 淡~ 荡~ 忉~ 噔~ 等~ 滴~ 弟~ 爹~ 鼎~ 咚~ 嘟~ 顿~ 多~ 咄~ 朵~ 谔~ 尔~ 泛~ 霏~ 狒~ 纷~ 拂~ 尜~ 刚~ 高~ 个~ 各~ 耿~ 公~ 姑~ 咕~ 呱~ 汩~ 乖~ 衮~ 滚~ 蝈~ 哈~ 赫~ 翯~ 狠~ 哼~ 画~ 缓~ 涣~ 慌~ 皇~ 惶~ 遑~ 恢~ 虺~ 唧~ 岌~ 急~ 藉~ 籍~ 戋~ 尖~ 佼~ 皎~ 喈~ 节~ 姐~ 家~ 津~ 仅~ 菁~ 兢~ 炯~ 赳~ 啾~ 九~ 久~ 舅~ 踽~ 句~ 涓~ 眷~ 侃~ 颗~ 可~ 硁~ 空~ 矻~ 款~ 框~ 睽~ 琅~ 朗~ 姥~ 累~ 冷~ 历~ 沥~ 呖~ 粒~ 涟~ 恋~ 两~ 寥~ 了~ 咧~ 冽~ 猎~ 粼~ 辚~ 凛~ 泠~ 溜~ 飗~ 六~隆~ 碌~ 辘~ 缕~ 荦~ 落~ 妈~ 嬷~ 脉~ 茫~ 莽~ 每~ 妹~ 昧~ 闷~ 濛~ 靡~ 绵~ 喵~ 渺~ 咩~ 冥~ 默~ 哞~ 奶~ 喃~ 囔~ 呶~ 讷~ 年~ 娘~ 袅~ 忸~   怩~ 扭~    捏~  哝~ 泡~ 跑~ 偏~ 篇~ 翩~ 片~ 飘~ 平~ 婆~ 凄~ 萋~ 嘁~喳~  恰~ 芊~ 悄~ 切~ 轻~ 区~ 蛐~ 拳~ 冉~ 苒~ 嚷~ 穰~ 攘~ 人~ 日~ 飒~ 嫂~ 瑟~ 森~ 沙~ 姗~ 闪~ 讪~ 莘~ 深~ 婶~ 声~ 叔~ 丝~ 咝~ 嗖~ 飕~ 簌~ 谡~ 岁~ 太~ 堂~ 滔~ 腾~ 天~ 田~ 迢~ 亭~ 婷~ 往~ 巍~ 娓~ 唯~ 嗡~ 兀~ 栖~ 淅~ 熙~ 纤~ 哓~ 萧~ 潇~ 翛~ 小~ 辛~ 欣~ 惺~ 猩~ 悻~ 讻~ 凶~ 熊~ 咻~ 徐~ 栩~ 醺~ 恂~ 恹~ 炎~ 奄~ 泱~ 洋~ 扬~ 怏~ 遥~ 爷~ 一~ 依~ 猗~ 悒~ 殷~ 狺~ 隐~ 慭~ 嘤~ 荧~ 喁~ 悠~ 呦~ 郁~ 月~ 云~ 芸~ 在~ 慥~ 啧~ 蓁~ 榛~ 铮~ 惴~ 谆~ 灼~ 濯~ 孜~ 孳~ 嗞~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5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16:34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ff0000>五班第三讲   对联的六要素
</FONT></b><P><FONT size=3>各位同学、联友、老师:大家好! </FONT></P><P><FONT size=3>       通过前面的《学学练练》和《周末对句》大家或多或少的“对联的六要素”有了接触和认识。对于有基础的联友来说,一点就通。但对于部分初次学联或学联不久的联友来说,六要素的掌握和运用有时还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不过,大家只要通过认真学习讲义和参考资料,做到多看、多读、多练、多记、多问。并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相信联友们都能顺利通过第三讲的。:)) </FONT></P><P><FONT size=3>       当然,正所谓,“明白”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知识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所以,希望大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不懈地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 </FONT></P><P><FONT size=3>      好!下面言归正传:</FONT></P><P><FONT size=3><B>第三讲:对联的六要素   </B></FONT></P><P><FONT size=3>       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平仄相反,上下相关。(有的叫做五要素,节奏相应略去)。</FONT></P><P><FONT size=3>    <FONT color=#f70909>一、字数相等</FONT></FONT></P><P><FONT size=3>       字数相等,指的是,上联、下联必须字数相等,不论上下联各有多少个字。否则,就不能算是一副对联。(不举例了)</FONT></P><P><FONT size=3>    <FONT color=#ff0000>二、词类相当</FONT>(又称词性相当)</FONT></P><P><FONT size=3>       词类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FONT></P><P><FONT size=3>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FONT></P><P><FONT size=3>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FONT></P><P><FONT size=3>       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FONT></P><P><FONT size=3>       要想弄懂词性的属对问题,先要弄清词的分类。古代词类的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潭ǎ骼啻试诰渥又凶鍪裁闯煞菀灿幸欢ǖ姆止ぁT谙执河镏校鹤址治罄啵疵省⒍省⑿稳荽省⑹省⒘看省⒋?以上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古人按照诗的对仗规律,将词大体可分为九类,即名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其中名词又可细分为十几类。这种划分的方法比较适应于对联的创作。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词性相当呢?《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原则。也就是说,名词必须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形容调必须对形容词,副词必须对副词,助词必须对助词等等,各归其类,映衬成趣。但细分,则每类之内品种仍多。如名词有专名、有注称;形容词有形容大小、高低、长短、颜色、状态等,许多不同的词以长对短、白对黑为工整;但内容决定形式,若内容可取,属对不妨稍宽。如清倪国琏的古藤书屋联:</FONT></P><P><FONT size=3>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其中“芳草”之“芳”与“藤花”之“藤”,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新绿”之“绿”指的是颜色,“古香”之“香”乃指气味。虽同为形容词,并非—类,从个别对语讲,似欠工整,可从全联角度看,却形象鲜明,音节和畅,被一致认为是“工对”。</FONT></P><P><FONT size=3>       比较而言。虚词的对仗似乎比实词要求得宽些。比如有时介词可与副词相对,这不仅因为虚词类的汉字相对少些,更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字、词本身词性就很复杂,往往一个字包容几种词性。比如“为”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介词、副词、助词,有时还可以做连词。“向”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介词、动词、副词、连词等等。所以通常人们对虚词要求得就不很严格了,能做到虚词对虚词也就可以了。但叹词、助词、象声词却很少与介词、副词、连词相对。</FONT></P><P><FONT size=3>    在讲究词类和词性对仗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个义类相对的问题。什么是义类相对呢?所谓义类相对,悬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FONT></P><P><FONT size=3>  1.天文(日月风雨等)  2.时令(年节朝夕等)  3.地理(山风江河等)
  4.官室(楼台门户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飞禽(鸡鸟凤鹤等)
  7.走兽(狼虎象马等)  8.鱼虫(蛇鱼蚁蝗等)  9.饮食(茶酒莱肴等)
  10.器物(盆杯壶盏等) 11.文具(笔墨纸砚等) 12.衣饰(衣冠巾带等)
  13.形体(身心手足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6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16:37 | 只看该作者
<P>附:五种基本句法结构表:</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8 border=1><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结构类型

</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B>语义关系

<P></B>
</TD><TD vAlign=top width=93><P><B>组成成分

<P></B><p></TD><TD vAlign=top width=83><P><B>主体位置

<P></B><p></TD><TD vAlign=top width=55><P><B>举例

<P></B><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偏正结构:

<P></B><P><P><B>名词性偏正结构:

<P></B><P><P><B>动词性偏正结构:

<P></B><P><P><B>形容词性偏正结构:

<P></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修饰(偏正结构前一部分叫修饰语,后一部分叫中心语。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

<P><p></TD><TD vAlign=top width=93><P>两部分

<P><p></TD><TD vAlign=top width=83><P>主体在后

<P><p></TD><TD vAlign=top width=55><P>-

<P><P><P>春风

<P><P><P>微笑

<P><P><P>桃红

<P><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动宾(述宾)结构:

<P></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支配(述语表示动作或行为,宾语表示跟动作相关的事物,两者之间是一种支配、影响的关系)宾语“琴”是“弹”的对象。

<P><p></TD><TD vAlign=top width=93><P>两部分

<P><p></TD><TD vAlign=top width=83><P>主体在前

<P><p></TD><TD vAlign=top width=55><P>弹琴

<P><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动补(述补)结构:

<P></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补充(补语“尽”是“散”的结果。)

<P><p></TD><TD vAlign=top width=93><P>两部分

<P><p></TD><TD vAlign=top width=83><P>主体在前

<P><p></TD><TD vAlign=top width=55><P>散尽

<P><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主谓结构:

<P></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陈述(主语是说话人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P><p></TD><TD vAlign=top width=93><P>两部分

<P><p></TD><TD vAlign=top width=83><P>平等

<P><p></TD><TD vAlign=top width=55><P>春归

<P><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3><P><B>并列(联合)结构:

<P></B><P><P><B>名词性联合结构:

<P></B><P><P><B>动词性联合结构:

<P></B><P><P><B>形容词性联合结构:

<P></B><p></TD><TD vAlign=top width=185><P>并列选择(几个成分并列,地位平等,不分主次。)   

<P><p></TD><TD vAlign=top width=93><P>等于大于2

<P><p></TD><TD vAlign=top width=83><P>平等

<P><p></TD><TD vAlign=top width=55><P>-

<P><P><P>日月

<P><P><P>来去

<P><P><P>高低
</P></TD></TR></TABLE></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7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0:01 | 只看该作者
每题20分 <FONT size=4><FONT color=#f70909>得分:100分</FONT>   </FONT>





<P><P align=left><FONT color=#ff00ff>第一题:你认为学习对联,有没有必要懂得古韵?为什么?</FONT> <FONT size=4><FONT color=#f70909>得分:20分</FONT>   </FONT><P><P><P align=left>答:大蒙校长好,我很喜欢对联,到了联都后就更喜欢了。



<P><P><P align=left>最近比较忙,今天终于忙完了,刚才看了好多同学都得了高分,眼谗死我了,我也来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也争取得个高分。



<P><P><P align=left>哈哈,这第一题有两个问呢,那我也要回答两个了。



<P><P><P align=left>那就先回答第一个小问,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即我认为学习对联有必要懂得古韵。



<P><P><P align=left>下面回答第二小问,为什么?哈哈,校长我可要捡你一个便宜了呢!因为我很喜欢而且赞成校长大人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的一段精彩发言——



<P><P><P align=left>我认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



<P><P><P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OK</FONT> ,校长可以算学生第一题回答过关了么?? <FONT color=#0909f7>过了!!!
</FONT><P><P><P align=left><FONT color=#ff00ff><FONT color=#ff00ff>第二题:下列是50个常用字,请用古汉语(古韵)标出(平上去入四声)。例:常祖辈国==平上去入</FONT>   <FONT size=4><FONT color=#f70909>得分:20分</FONT><FONT color=#000000>   </FONT></FONT><P></FONT><P><P align=left>海屋杰节发当足失复什   



<P><P><P align=left>上入入入入平入入入入



<P><P><P align=left>俗觉敌石吉用八拾食钟   



<P><P><P align=left>入入入入入去入入入平



<P><P><P align=left>枝说何局学伏鸭急天笔   



<P><P><P align=left>平入平入入入入入平入



<P><P><P align=left>实一哲积植竹托压伯合   



<P><P><P align=left>入入入入入入入入入入



<P><P><P align=left>杀光达责割叶作逐吃认     



<P><P><P align=left>入平入入入入入入入去



<P><P><P align=left><P><P><P align=left><FONT color=#f709f7>第三题:请分别标明下列句子的古、今韵 (标出平仄即可)



<P></FONT><P><P align=left>1、 <FONT size=4><FONT color=#f70909>得分:20分</FONT>   </FONT><P><P><P align=left>一片清莲收眼底(轻舞飞扬老师)



<P><P><P align=left>古:仄仄平平平仄仄



<P><P><P align=left>今:平仄平平平仄仄



<P><P><P align=left>几丝凉意上心头(轻舞飞扬老师)



<P><P><P align=left>  古:仄平平仄仄平平



<P><P><P align=left>  今:仄平平仄仄平平



<P><P><P align=left>2、



<P><P><P align=left>读罢奇书深见道;



<P><P><P align=left>古:仄仄平平平仄仄



<P><P><P align=left>今:平仄平平平仄仄



<P><P><P align=left>吟成佳句好观光。



<P><P><P align=left>古:平平平仄仄平平



<P><P><P align=left>今:平平平仄仄平平



<P><P><P align=left>3、
娇菊带霜花更艳(大蒙)



<P><P><P align=left>古:平仄仄平平仄仄



<P><P><P align=left>今:平平仄平平仄仄



<P><P><P align=left>孤蓑泻月影长空(大肠世家)



<P><P><P align=left>古:平平仄仄仄平平



<P><P><P align=left>今:平平仄仄仄平平



<P><P><P align=left>4   三尺方窗, 变幻四时图画(空空道人)



<P><P><P align=left>古: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P><P><P align=left>今: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P><P><P align=left>一支瘦笔,评说七彩人生(┓蚋迹?



<P><P><P align=left>古:仄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



<P><P><P align=left>今: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



<P><P><P align=left>5、岸柳堆烟,一湖春色一湖画(苏三)



<P><P><P align=left>古: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



<P><P><P align=left>今: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



<P><P><P align=left>庭花带雨,几束清香几束诗(轻舞飞扬)



<P><P><P align=left>古: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P><P><P align=left>今: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P><P><P align=left><FONT color=#ff00ff>第四题:学前考察          <FONT size=4><FONT color=#f70909>得分:20分</FONT><FONT color=#000000>   </FONT></FONT>



<P></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ff00ff>请按照目前你的水平,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8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0:06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f70938 size=4>总得分 93     <HR noShade SIZE=1><FONT color=gray>以下内容需要威望达到<B>3</B>才可以浏览</FONT>
五班第二讲作业提交专贴 </FONT>
<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第一题:下列句子都是学员最近应对习作,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平仄(古今韵均要求标出)再用音律检查是否合律,若有错误,则标出错误所在。(25分) </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1、  水柔容万象     古:仄平平仄仄
                    今:仄平平仄仄   </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     壁高蕴太极     古:仄平仄仄平
                    今:仄平仄仄平       </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下联犯了孤平的毛病,而且“万”“太”粘律。下联应用“平仄仄平平”来对。 </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2\   汲泉和月煮          古:仄平仄仄仄
                         今:平平仄仄仄
      放鹤伴松眠          古:仄仄仄平平
                          今:仄仄仄平平 </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上联犯了“三仄尾”和“孤平”大忌,应该用“平平平仄仄”或者“仄平平仄仄”来对。 </FONT></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和字古韵和今音都有平仄两读,在这里取与,同的意思,读平声,句子合律 -1</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3、满地落红帘半卷  古:仄仄仄平平仄仄
                    今:仄仄仄平平仄仄 </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   三杯残酒月一弯    古:平平平仄仄仄平
                     今:平平平仄仄平平 </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若按今音是合律的,古音则下联的“酒”“一”失替了,应把第六字换成“平”。 </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4、芭蕉雨韵催诗就   古:平平仄仄平平仄
                    今:平平仄仄平平仄
   芦苇风情摇句新   古:平仄平平平仄平
                    今:平仄平平平仄平 </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老师,恕学生眼拙和对联知识欠缺,我实在找不出这联有什么地方不合律的! 是,该联合律。</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第二题:请说出下列句子失律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见。 (25分)(古今韵择其一即可) </FONT></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25分</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1、雨洗峰峦翠   古:仄仄平平仄
   霞染原野红   古:平仄平仄平   </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下联的“染”粘律了,可改为“霞来旷野红”(平平仄仄平)。 </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2、万顷新荷微雨里   古:仄仄平平平仄仄
   千枝娇柳清风中   古:平平平仄平平平 </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下联“三平尾”而且“孤仄”了。可改为“千枝嫩柳晚风中”。哈哈,老师律到是和了,可意境不咋的。汗一下了! </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3、 松映烟霞流画影   古:平仄平平平仄仄
    雨弹夏荷惹情思   古:仄平仄平仄平平 </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这个好乱,本联里犯了“失替”错误,上下联里的“霞”和“荷”犯了“粘律”毛病。可改为“雨敲荷叶惹情思”。 </FONT></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70938>4、 雨过天晴莺语乱   古:仄仄平平平仄仄
    风来雾散花影明   古:平平仄仄平仄平 </FONT></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这个是“语”和“影”粘律了。可改为“风来雾散柳姿妖”。 </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5、清风入座吟新诗   古:平平仄仄平平平
   明月敲窗叙旧情   古:平仄平平仄仄平 </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上联“三平尾”。可改为“清风入座吟新赋”。 </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在这里我想请问老师,这到题要求我们找出失律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见,是不是做最小的修改,尽量维护作者原意和联的原貌呢? </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是的,本题只要求对失律的地方作出修改,你做得很好。:)</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第三题:请按格律填写句子(新旧声均可,但要标明清楚;自创联或者成联均可)(20分)  19分</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1、仄仄平平仄    瘦笔描肥菊
   平平仄仄平    粗麻裹俊才    呵呵,有趣的紧</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2、平平平仄仄     千山收眼底
   仄仄仄平平     万画跃心头 </FONT></P><P><FONT color=#f70938 size=4>3、平平仄仄平平仄     方砖整队聚徒汉     千山万水风光秀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9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22:03 | 只看该作者
出句1、野渚寒烟淡  [寒天]

<P>对句1、秋江钓叟闲  [淡茶]</P><P><FONT color=#d52bd5>不错!上下意境和谐,一幅秋江垂钓图,喜欢!</FONT></P><P><FONT color=#d52bd5>可不知道此时的鱼是瘦是肥呢?到时钓着了可别忘了叫上姐姐一起享用哈!</FONT></P><P>出句2、有虚怀可纳沧海 [寒天]</P><P>对句2、无壮志难登险峰 [淡茶]</P><P><FONT color=#d52bb3>这个,还是不错,有男儿气概!看你长得帅又有才气而且那天在群里你说还是单身呢,那哪天姐姐给你当红娘,也给你找个美女加才女如何呀?哈哈,还不知弟弟信得过姐姐眼光不呢?还是开溜吧.</FONT></P><P>出句3、临水扣弦参籁响 [寒天]</P><P>对句3、倚篱煮酒沁菊香 [淡茶](今音)</P><P><FONT color=#dd22dd>这个,汗,出句意思我就弄得不是很明了呢,我也弄了一个不是很明了的对上了。我还是不要评这句了吧.不过DD对的单句我到是很喜欢的,有点像五柳先生的悠闲舒适生活哟。</FONT></P><P>出句4、开卷能知今古事 [寒天]</P><P>对句4、泡坛难辨是非言 [淡茶]</P><P><FONT color=#dd22dd>汗,泡坛不明白什么意思!其他到是能懂的,也喜欢的!</FONT></P><P>出句5、风落黄花香满径 [可儿]</P><P>对句5、秋催绿叶老千回 [淡茶]</P><P><FONT color=#d52bd5>单句好喜欢,特别是"老千回"最喜欢,赞一个.</FONT></P><P><FONT color=#d52bd5>可我怎么老是觉得上下句的意境不对呀.上虽然说是"风落黄花"有点凄凉之感,可是"香满径"却又是咏"花虽落却香还存"呀,应该是悲中有喜,怜而赞赏的呀,但下联没有这样的转折与复杂情感,是悲而无喜,一怜到底.可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胡说一通呢。</FONT></P><P><FONT color=#d52bd5>还有,最后觉得那个"绿"字是不是可以换一个呀,因为到了秋天可不能单用一个"绿"字来写叶了吧?汗,赶紧溜吧.还是等老师来说说了.</FONT></P><P><FONT color=#d52bd5>哈哈,我发了帖子才发现应该还有个错误吧,"香满径"的"径"应该是名词,而"老千回"的"回"这里应该是量词吧?这样就不工了,对么?</FONT></P><P>出句6、落叶缤纷,相思一地凭谁扫 [可儿]</P><P>对句6、寒蝉凄切,愁绪满天空自鸣 [淡茶]</P><P><FONT color=#e61ae6>这个好喜欢呢,比我的对得好多了.最喜欢"空自鸣",学习了!</FONT></P><P><FONT color=#e61ae6>好了,完成了,砸错的地方淡茶弟弟可以回砸了,我俩不是互评么,我看你还没有评呢,嘻嘻,你可以使劲的砸呀,明白自己的句子破,我不怕疼的.最多下次作业争取多死点脑细胞,免得让我其他部位遭罪了。</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7908
经验
2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60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14:35 | 只看该作者
<b>《第三讲:对联的基本要求和创作方式》(达之)
</b>浅谈对联的基本要求和创作方式
肖大志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所谓对联的基本要求,实际上也就是对联的基本格律。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作者个人以为,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作者认为,这六要素可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
    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尽-飞身-去;心空-及第-归。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举例如下: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节奏)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音步)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 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00:39 , Processed in 0.5285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