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楼主屡为掘作献花! 余原自号山人,一年前,得遇诲人不倦之论坛总版主落梅如雪(又名若水)于<梅>网(所谓故人即此君),其恩我甚多,余于该网一个多月中,共有四百多篇文字,其中,每有诗词作品,其必不嫌案牍之劳而评之,且承蒙其厚爱,扶余”上楼”,,主讲<诗律>.后其于课堂一 别,竟不知云游何处,踪影难寻.从此余失之一明师矣!每念之切切,但恨无缘再遇.不久余回山里,偶有上网时,却不知何故,竟无法登录<梅>网而每感怅怅然.余在告别<梅>网时.曾最后留有一篇<临行心语>的文字,现摘录如下: ; “承蒙总版主的厚爱和各版主们的支持,让我这么一个山里人占用了版面,谈了自己与诗肤浅的学习心得。我心中明白,为了这点,版主们遇到了一些阻力,听到了一些本不应该在诗坛里出现的含沙射影的风言风语,为此,管理员不得不封了一些人的IP 号。我心里也不是很好受。人非草木孰无情!何况还是喜欢诗的人。正因为如此,我也曾打中脸孔充胖子,尽可能从尘封的记忆中理出一些有用的东西做好自己抛砖引玉式的发言。--------但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才疏学浅,难以胜任总版主所出如此之大题目的发言。------担心再深讲下去非误人子弟不可。因此,只好十分抱歉地退出课堂,让能者上。------我会永远记住给我支持和鼓励的善良和热情的版主们,会永远记住所有一起踏雪寻梅邂逅相遇同游的朋友们。再见了!,愿<梅>网论坛欣欣向荣,充满生意!愿雪中之梅一如白雪般清纯靓丽,愈开愈诱人! 之后,余拾李义山《无题》韵吟成七言八句: 别时容易见时难,雨后云遮月又残。 时过但愁人意改,境迁唯恐地情寒。 情牵此际思难尽,弦断何年曲始弹? 正是秋香满院日,一枝丹桂任君看!” 谁知此后真应了余诗中” 别时容易见时难” ”弦断何年曲始弹”之语.人生离合如此,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