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溪花禅意</I>在2007-9-13 9:31:02的发言:</B>
<P>流水老师所说,正是溪花想说的。正是因为看到一些同学的点评(不仅是这里的同学,还有一些在各论坛有点面熟的人),简单划分“隔与不隔”,才会想到这个话题。自己的观点如下:</P>
<P break-all; 20.25pt? list tab-stops: lfo1; level1 l0 mso-list: -20.25pt; TEXT-INDENT: WORD-BREAK: 20.25pt; MARGIN-LEFT: white;><FONT face=宋体>一,</FONT> <FONT face=宋体>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关系与对联的“隔”没有必然的联系,目前对联界所谓“隔”的实际含义是“联与不联”,联界里人们已经通用了 “隔”的说法,所以已经没人能去纠正这个提法,姑且认同。
</FONT>
<P>
<P break-all; 20.25pt? list tab-stops: lfo1; level1 l0 mso-list: -20.25pt; TEXT-INDENT: WORD-BREAK: 20.25pt; MARGIN-LEFT: white;><FONT face=宋体>二,</FONT> <FONT face=宋体>对联对联,自然是既对且联。如何正确区分“联与不联”(且也说作“隔与不隔”)的关系,不可教条,不可狭隘,不可简单化。上、下联完全说的是两样事,而风马牛不相及,自然是无“联”,自然是所谓的“隔”,不能只因时间点、地域的不同来简单区分。
<P></FONT>
<P>
<P break-all; 20.25pt? list tab-stops: lfo1; level1 l0 mso-list: -20.25pt; TEXT-INDENT: WORD-BREAK: 20.25pt; MARGIN-LEFT: white;><FONT face=宋体>三,</FONT> <FONT face=宋体>初学者应该将有关讲义吃透,不可片面理解“隔与不隔”含义。
<P></FONT>
</DIV>
<P><FONT size=4>很好,以上看法,绝大多数,我个人表示完全赞同!</FONT>
<P><FONT size=4>但有两点,需要补充说明的是:</FONT>
<P><FONT size=4>一、“隔”与“联”是分析对联的两个不同角度,前者是分析上下联句因什么缘故造成断离开来,后者是分析上下联句由什么线索而连接在一起的。本身并不矛盾。要准确评价上下联是否和谐,严肃的科学态度应该要从两个不同视角来审视,才能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价。所以“隔”的提法不但不需要纠正,而且这是评价对联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视角。</FONT>
<P><FONT size=4>二、上述论述,只是说明判断对联是否和谐,“<FONT face=宋体>不可教条,不可狭隘,不可简单化。”很中肯,也指出了欣赏联句的一般通病。但并没有为人们提供欣赏和判断依据、理由或方法。“不能只因时间点、地域的不同来简单区分。”这个观点更带有“不可知论”的色彩。本人不赞同这样的观点。</FONT></FONT></P>
<P><FONT size=4>想要说的东西太多了,可惜没有时间……郁闷!</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3 10:49: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