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希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14希望56法笔记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1

104

帖子

0

精华

178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9022
经验
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17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08:12 | 只看该作者
第42法:
  “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与前法小异。如唐韩愈《初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孙原湘《画梅》
  新年无客到山家,雨洒幽窗鼎沸茶。
  最是称心清绝事,对梅花恰画梅花。

作业
《七绝.霜催荷花落》56法第42法
芙蓉深处浴心尘,袅袅繁香侵客衣。
最是无情霜露起,满塘残叶逐波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1

104

帖子

0

精华

178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9022
经验
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17
6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08:13 | 只看该作者
第43法:
  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如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李商隐《代赠》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宋郭震《老卒》
  老来弓箭喜离身,说著沙场更怆神。
  任使将军全得胜,归时须少去时人。

作业
《七绝·望敦煌》56法第43法
回瞻佛刹丝绸路,万里阳关无碧华。
总恨天公如冷月,归时处处尽黄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1

104

帖子

0

精华

178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9022
经验
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17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08:14 | 只看该作者
第44法:
  “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如唐杨凌《明妃曲》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
  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
  
  明赵师秀《采药径》
  十载仙家采药心,春风才过得幽寻。
  如今纵有相逢处,不是桃花是绿荫。

作业
《七绝.一生独爱》56法第44法
后院杨桃妩媚开,香招彩蝶落春台。
今生纵有花千朵,独爱寒山飞雪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1

104

帖子

0

精华

178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9022
经验
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17
6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08:14 | 只看该作者
第45法:
  “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如唐王维《少年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唐高蟾《春》
  明月断云青蔼蔼,平芜归思绿迢迢。
  人生莫遣头如雪,纵得东风也不消。

作业
《七绝.美景难抚心殇》56法第45法
漫步青云樽酒扬,几多红艳扇迎香。
谁为醉客春风送,纵得群华心亦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1

104

帖子

0

精华

178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9022
经验
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17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08:14 | 只看该作者
第46法:
  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如唐王维《送沈子》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明谢榛《怨歌行》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绕楼东复转西。

作业
《七绝.天山雪景》56法第46法
北风卷地白蓬哀,一夜梨花天外来。
银雪披峰如卧虎,山南山北暗云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1

104

帖子

0

精华

178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9022
经验
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17
6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3:43 | 只看该作者
第47法:
  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如唐杜牧《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明皇甫濂《杨柳枝》
  韶华回首怅离宫,梁苑隋堤荒草中。
  独有江边杨柳色,垂垂还是怨秋风。

作业
《七绝.江边客》56法第47法
笛鸣江岸暮烟愁,波漾轻帆自水流。
唯有长堤孤客影,杯杯浊酒复难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9 小时
主题
1

73

帖子

0

精华

2425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2476
经验
53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6
67
发表于 2013-3-21 21:4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3 06:23 , Processed in 0.0839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