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小雪赋(以「寒律变时,因风有渐」为韵)
伟兹雪之霏霏,应元冥而不失其期。赋象於虹藏之日,成形於冰冻之时。委地则微,庶表三冬之候;翻空虽小,那无六出之姿。当其寒气初升,阴风始变。既淅沥於遥野,却飘於广甸。边城一望,龙山之净色犹;上苑再瞻,凤阙之清光未遍。眇若毫端,轻飞可观。细细而千岩送令,飘飘而万户迎寒。霏微墀庑之间,瑶台月晓;仿佛草茅之上,玉树花攒。回拂阴轩,高翻晓律。萦枝分盈尺之象,带月误如圭之质。微交月影,天边之孤雁应迷;稍助山明,松际之浮烟已失。细糁长空,纤缘绮栊。净若芦花之覆水,轻同柳絮之因风。是则谢氏林亭,尽在回眸之内;梁王池馆,无非跬步之中。於以明洁白之姿,於以表阴凝之渐。虽见见而无滞,讵因污而成染。初疑画阁,妆奁之香粉微微;又若琼筵,玉箸之凝酥点点。既而纤细缤纷,呈祥是因。掩日而难分薄雾,开帘而不辨轻尘。影入空帷,预想映书之子;光侵远水,潜思访戴之人。可谓不远而来,自无而有。始萦盈於阶砌,终散漫於林薮。安得不燎薰炉,命芳酒。作小雪之赋,继大夫之後。
【律赋衡裁】其十
◆小雪赋
(以「寒律变时,因风有渐」为韵)
林滋(唐)
原文:
伟兹雪之霏霏,应元冥(1)而不失其期。赋象于虹藏(2)之日,成形于冰冻之时。委地则微,庶(3)表三冬之候;翻空虽小,那无六出之姿。当其寒气初升,阴风始变。既淅沥(4)于遥野,却飘颻(5)于广甸。边城一望,龙山之净色犹晞;上苑再瞻,凤阙(凤阙,皇宫)之清光未遍。
眇若毫端,轻飞可观。细细而千岩送令,飘飘而万户迎寒。霏微墀(chí,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庑(wǔ,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之间,瑶台月晓;仿佛草茅之上,玉树花攒。回拂阴轩(6),高翻晓律(7)。萦枝分盈尺之象,带月误如圭之质。微交月影,天边之孤雁应迷;稍助山明,松际之浮烟已失。细糁(sǎn,碎粒)长空,纤缘绮栊(qǐlóng犹绮疏。雕绘美丽的窗户)。
净若芦花之覆水,轻同柳絮之因风。是则谢氏林亭,尽在回眸之内;梁王池馆,无非跬步之中。于以明洁白之姿,于以表阴凝之渐。虽见骷而而无滞,讵(jù,岂、怎)因污而成染。初疑画阁,妆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子)之香粉微微;又若琼筵,玉箸之凝酥点点。
既而纤细缤纷,呈祥是因。掩日而难分薄雾,开帘而不辨轻尘。影入空帷,预想映书之子;光侵远水,潜思访戴之人(8)。可谓不远而来,自无而有。始萦盈于阶砌,终散漫于林薮(9)。安得不燎薰炉,命芳酒。作小雪之赋,继大夫之后。
解题
林滋,字后象,閩(今福建)人。生卒年、生平事蹟不詳。會昌三年(843)進士及第,與同年詹雄、鄭誠齊名,時稱「雄詩、誠文、滋賦」為閩中三絕,官終金部郎中。
滋善辭賦,今存賦四篇:〈小雪賦〉、〈陽冰賦〉、〈文戰賦〉、〈木人賦〉,見載於《文苑英華》、《全唐文》。李調元《賦話》說他:「體物最工,ㄠ么小題,卻能穿穴經史」。
林滋此賦據其末句「安得不燎薰爐,命芳酒,做小雪之賦,繼大夫之後。」可知為一應酬之作,將下雪之情景,由氣候之變到飄雪之狀再到下過雪後之景,細膩的加以鋪敘,且喜用疊字,如「霏霏、細細、飄飄」以形容雪景。
此賦共355字,題韻為「寒律變時因風有漸」,雖平仄各半,但平仄並不相間,作者易其次第,以平仄相間之方式呈現。其韻腳如下:期、時、姿(脂之同用);變、甸、徧(霰線同用);端、觀、寒、攅[1](寒桓同用);律、質、失(質術同用);空、櫳、風、中(東韻);漸、染、點(琰忝同用);因、塵、人(真韻);有、藪、酒、後(有厚同用),共用8韻27字。
其句式多變,或以四四句為基調:如「當其寒氣初升,陰風始變」;或六六句「既淅瀝於遙野,卻飄颻於廣甸」;或有加之字以成七七句「賦象於虹藏之日,成形於冰凍之時」、四七句「微交月影,天邊之孤雁應迷;稍助山明,松際之浮煙已失」等。雖然句式多變,但仍不失典雅,如「輕同柳絮之因風」一句,藉謝道韞之句賦雪;更用了「謝氏林亭」「梁王池館」[2]之典,形容雕梁畫棟之美;而「映書之子」[3]是用了晉朝孫康映雪讀書之典;「訪戴之人」[4]則是用了王子猷夜訪戴安道之典,見其運用事典之功。
译文:大雪纷纷飘落,是从深远幽寂的太空而来不会失去它的时序。在天气变冷的时候成形,在冰冻的时候成象。落到地上很小,差不多在严冬之时降落;从空中降落时虽然身形娇小,却有美妙的六瓣。正当寒气初升的时候,冷风开始变化。从遥远的天空淅沥而下,在广阔的大地飘飘而落下。一望边城,龙山成为一色;再看上苑,皇宫的一片清明。小的象毫毛的末端,在空中轻飞的时候可以看到。千山万户因雪的到来而迎接冷寒。台阶廊庑雪落霏霏,草上的落雪像晨月落在瑶台上一般,雪花在玉树上飞攒。雪花在窗前飞舞跳跃,雪花在高空中翻飞着仿佛顺着音乐的节律一般。雪花落满枝头,像玉圭一样洁白皎洁。雪花在天上如月影一样迷濛,很难分清天边盘旋的孤雁;雪花印着山峦使山峦变亮,与松树边上的浮烟融为一体。天空中雪花粒粒飞舞,俏丽的身影也飞舞在窗栊之间。它干净地像芦花落在水里,轻飘地像柳絮在风中起舞。这样谢氏的楼台亭阁,全都在目力之内;梁王的池馆曲径,也不过只隔半步之遥。
雪可以用来表明洁白的姿态,雪也可以用来表明冷气渐渐凝结的过程。即使看到万物枯委也不会凝滞,怎么能因为污秽而沾染了自身。一开始像女子画阁中镜奁中的点点香粉一般;又像芬芳的筵席中玉箸挑起的点点奶油酥酪一般。紧接着又纷飞而下缤纷而来,瑞气呈祥。掩盖了日光而难以分清是薄雾还是雪花,打开帘幕布而看不到一丝微尘。雪影进入空空的帷幕布,因思慕夜雪映书的才子孙康而来;雪光进入远处的水面,仿佛在想念雪夜访戴安的王子猷而来。可以说是不远万里而来,从无而到有。开始的时候萦绕在台阶上,最终的时候满布在山林川泽之上。怎么能不去点上火炉,命仆人摆出香酒小酌呢。于是继大夫之后写成了小雪赋。
注释:
1、元冥 yuán míng (1).即玄冥。水神名。《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方禺强 ” 晋郭璞注:“字元冥 ,水神也。” 宋•范成大 《三次喜雨诗韵少伸嘉颂》:“天籁侵晨占少女, 雨师连夜檄元冥 。” (2).即玄冥。深远幽寂。亦借指太空。明•何景明 《告咎文》:“乘元冥以丞行兮,乃觐帝于太微 。”
2、虹藏: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会出现了;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3、 庶 [shù众多:~务。~物。~绩。富~。平民,百姓:~民。~人。黎~。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子(妾生的儿子)。~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竭驽钝,攘除奸凶”。~免于难。~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乎可行。
4、淅沥:xī lì象声词。形容雪霰、风雨、落叶、机梭等的声音。
5、飘飖(飘颻)piāo yáo风吹貌;飘荡;.飞翔貌。
6、轩: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驾(帝王的车驾)。~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轾(车前高后低称“轩”,车前低后高称“轾”,用来喻高低优劣)。有窗的长廊或小屋。门、窗、楼板或栏杆。高:~敞。~昂。~然大波。
7、律: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约束:~己。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旧诗的一种体裁:~诗。
8、映书之子:是用了晋朝孙康映雪读书之典;访戴之人|则是用了王子猷夜访戴安道之典。
9、林薮林 : 林 lín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薮 : 薮 sǒu 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
伟兹雪之霏霏,应元冥而不失其期。 赋象于虹藏之日,成形于冰冻之时。
委地则微,庶表三冬之候;翻空虽小,那无六出之姿。 [轻隔]
当其寒气初升,阴风始变。
既淅沥于遥野,却飘颻于广甸。
边城一望,龙山之净色犹晞;上苑再瞻,凤阙之清光未遍。 [七言杂隔]
眇若毫端,轻飞可观。
细细而千岩送令,飘飘而万户迎寒。
霏微墀庑之间,瑶台月晓;仿佛草茅之上,玉树花攒。 [重隔]
回拂阴轩,高翻晓律。
萦枝分盈尺之象,带月误如圭之质。
微交月影,天边之孤雁应迷;稍助山明,松际之浮烟已失。[七言杂隔]
细糁长空,纤缘绮栊。
净若芦花之覆水,轻同柳絮之因风。
是则谢氏林亭,尽在回眸之内;梁王池馆,无非跬步之中。[轻隔]
于以明洁白之姿,于以表阴凝之渐。
虽见骷而无滞,讵因污而成染。
初疑画阁,妆奁之香粉微微;又若琼筵,玉箸之凝酥点点。 [七言杂隔]
既而纤细缤纷,呈祥是因。
掩日而难分薄雾,开帘而不辨轻尘。
影入空帷,预想映书之子;光侵远水,潜思访戴之人。[轻隔]
可谓不远而来,自无而有。
始萦盈于阶砌,终散漫于林薮。
安得不燎薰炉,命芳酒。
作小雪之赋,继大夫之后。
罗初来评:散句开头,共计27韵字、25联,4个提引词,7个隔句,4联仄起仄落,对句结尾。3个六言长句虚词“而、于”都用在第四字位置。
伟兹雪之霏霏,应元冥而不失其期。 古:仄平仄平平平 通平平平通仄通平 ◆期【上平四支】
赋象于虹藏之日,成形于冰冻之时。
古:仄仄平通通平仄 平平平平仄平平 ◆时【上平四支】
委地则微,庶表三冬之候;翻空虽小,那无六出之姿。
古:通仄仄平 仄仄通平平仄 平通平仄 通平仄仄平平 ◆姿【上平四支】
当其寒气初升,阴风始变。
古:通通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变【去声十七霰】
既淅沥于遥野,却飘颻于广甸。
古: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 ◆甸【去声十七霰】
边城一望,龙山之净色犹;上苑再瞻,凤阙之清光未遍。
古:平平仄通 通平平仄仄通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遍【去声十七霰】
眇若毫端,轻飞可观。
古:仄仄平平 通平仄通 ◆观【上平十四寒】
细细而千岩送令,飘飘而万户迎寒。
古:仄仄平平平仄通 平平平仄仄通平 ◆寒【上平十四寒】
霏微墀庑之间,瑶台月晓;仿佛草茅之上,玉树花攒。
古:平平平仄平通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攒【上平十四寒】
回拂阴轩,高翻晓律。
古:通仄平平 平平仄仄 ◆律【入声四质】
萦枝分盈尺之象,带月误如圭之质。
古:平平通平仄平仄 仄仄仄通平平仄 ◆质【入声四质】
微交月影,天边之孤雁应迷;稍助山明,松际之浮烟已失。
古:平平仄仄 平平平平?通平 通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 ◆失【入声四质】
细糁长空,纤缘绮栊。
古:仄?通通 平通仄? ◆栊【入声四质】
净若芦花之覆水,轻同柳絮之因风。
古:仄仄平平平仄仄 通平仄仄平平平 ◆风【上平一东】
是则谢氏林亭,尽在回眸之内;梁王池馆,无非跬步之中。
古:仄仄仄通平平 仄仄通平平仄 平通平仄 平平仄仄平通 ◆中【上平一东】
于以明洁白之姿,于以表阴凝之渐。
古: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通平通 ◆渐【上声二十八琰】
虽见骷而无滞,讵因污而成染。
古:平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 ◆染【上声二十八琰】
初疑画阁,妆奁之香粉微微;又若琼筵,玉箸之凝酥点点。
古:平平仄仄 平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通平仄仄 ◆点【上声二十八琰】
既而纤细缤纷,呈祥是因。
古: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因【上平十一真】
掩日而难分薄雾,开帘而不辨轻尘。
古:仄仄平通通仄仄 平平平通仄通平 ◆尘【上平十一真】
影入空帷,预想映书之子;光侵远水,潜思访戴之人。
古:仄仄通平 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通通仄仄平平 ◆人【上平十一真】
可谓不远而来,自无而有。
古:仄仄通仄平平 仄平平仄 ◆有【上声二十五有】
始萦盈于阶砌,终散漫于林薮。
古:仄平平平平仄 平仄通平平仄 ◆薮【上声二十五有】
安得不燎薰炉,命芳酒。
古:平仄通通平平 仄平仄 ◆酒【上声二十五有】
作小雪之赋,继大夫之后。
古: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 ◆后【上声二十五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