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潇湘妃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红楼梦》诗词赏析(1-36回)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1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2 | 只看该作者
续《庄子·胠箧》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qu1) 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 名家点评: 袭人不满宝玉与黛玉过分接近。她一边向宝钗说:“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边风。”一边对宝玉弄性气撒娇,故意不加理睬,冷淡他。宝玉恼恨之余,饮酒,读《南华经》,有所感角,趁着酒兴,提笔续了这一段文字。 (参见下一篇《题宝玉续庄子文后》后的点评。)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2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2 | 只看该作者
题宝玉续子文后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 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 名家点评: 与黛玉存在着矛盾的钗、袭,为了收伏宝玉,施展了撒娇含嗔,忽热忽冷的手法,使宝玉陷入苦恼之中。他从庄子思想中去寻求解脱,以为一论哪一方面都应弃绝不顾,才能怡然自悦。这虽是出于一时激、“趁着酒兴”所说的话,但毕竟还是皂白不分、是非不明之言。所以黛玉作诗相讥,说他“无见识”,不能知人,因为把黛玉混同钗、袭,都说成是“张其罗穴其隧”。说出这样“丑语”来的人,正应该知道“自悔”才是。作者让玉出来反驳,正是让黛玉为自己作必要的洗刷。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3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3 | 只看该作者
参禅偈 寄生草·解偈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参禅偈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黛玉续) 寄生草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 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名家点评: 《山门》中鲁智深所唱的曲子与宝玉作一偈一曲,都是在现实中“碰壁”之后想用逃避现实的方法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破坏佛门清规的鲁智深和不遵封建家教的贾宝玉,都不为周围的人们所容,亿以,作者以前者作为触发后者“禅机”的诱因。这样我们看待宝玉的苦恼,也就不应只限于表面所写的儿女纠葛。《参禅偈》中宝玉所作和黛下所续,既是禅理,也是谶语。后来,宝玉流落在外,讯息杳不可闻,以至他最终“悬崖撒手”,与世缘断绝,都应了“无可云证”的话;而黛玉扫说的“无立足境”,则是为她泪尽夭亡作谶。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禅宗的宗教思想对曹雪芹侵蚀之深。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4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3 | 只看该作者
贾环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名家点评: 第二十二回书中写元妃从官里派太监到荣府送谜语让大家猜;同时荣府的小姐、少爷们也都编了谜语让太监带给元春猜。到了晚上,元纪派太监来颁赐奖品,独迎春;贾环没得。元妃还批评贾环这首谜语“不通”,根本没猜,贾环十分难堪。据贾环说,他这首谜语的谜底,一个是枕头,一个是房脊上的兽头。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5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猴子身轻站树消。 名家点评: 贾母谜的寓意在于暗示将来所谓“树倒猢狲散”(谜底“荔枝”又可谐音“离枝”)。这句在秦氏托梦、预言贾府后事时郑重提到过的俗语。作者并非随便拈来,而是有生活真实作为基础的。这对稍知曹氏家世的人来说,已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它曾是曹雪芹祖辈的一句口头禅,在亲友中,几乎无人不知。如施瑮就有“廿年树倒西堂(曹寅的斋室)闭”的诗句,注云:“曹楝亭公(寅)时拈佛语,对坐客云:‘树倒猢狲散’。今忆斯言,车桦腹转。”(《隋村先生遗集》卷六第十六页《病中杂赋》)。这当然只能证明小说取材于生活,而不能把小说看作家传。在小说里用第一个谜(前贾环的谜与此无关)来暗示这句俗语,正为了先点整个贾府的命运。按我们理解,大树实际上就是靠朝廷庇护着的这个封建大家庭在政治上所取得的特权和地位。而在贾府上下层层宗法等级关系之中,“老祖宗”贾母是处于最高地位的太上家长,如果用这句俗语来比喻,她恰似一只站在树梢头的老猢狲。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6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3 | 只看该作者
贾政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名家点评: 贾政念出这首谜语后,立即把谜底告诉宝玉,暗示宝玉告诉贾母,所以贾母一“猜”便着:“是砚台!” 这首谜语和贾政的身分相称。他从封建阶级的标准说,还算有“德”,同乃兄大恶棍贾赦作风不同,不膘不赌,恪守“忠孝”之道,俨然是位道学先生,这就是“身自端方”。在维护封建阶级利益和贵族家庭传统上,他是死硬派,对宝玉的“叛逆”行为深恶痛绝,把宝玉打得死去活来,够得上“体自坚硬”了。他虽然并无才学,还硬撑着一副读书人的架子,仿佛和笔、砚结下了多么深的情缘,有些令人作呕。这样一个封建家长作这样一首一本正经的谜语,即使人觉得正常,同时又觉出一些讽刺意味。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7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3 | 只看该作者
元春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名家点评: 一响而散的爆竹,恰好是贾元春富贵荣华瞬息即逝的命运的写照,这已毋需多说。《红楼梦曲》中元春曾以自己的死为鉴,劝父亲赶快从官场中“退步抽身”,脱免即将临头的大祸。可见,她的早死,实在与她所依仗的势力在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的勾心斗角中失势倒台有关,而并非象续书中所说的因“圣眷隆重,身体发福”,“偶沾风寒”,遂成不起的。这样,在她入宫为妃、煊赫飞腾之时,敌对政治势力亦即所谓“妖魔”,因贾家忽然得到皇亲为靠山而曾震恐得“胆尽摧”,也就不难理解了。见到过后半部佚稿的脂砚斋说元春之死是“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戚序本第十八回批),正可帮助我们理解贾府“一败涂地”的真正的政治原因。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8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3 | 只看该作者
迎春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 只为阴阳数不同。 名家点评: 这首谜语的谜底是算盘,谜面的语言句句双关。 贾赦想选个有财有势的贵婿,结果把女儿送进“中山狼”的口里。对迎春的婚配,贾母心中不称意,又不想出头多事;贾政深恶孙家,“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宝玉为此痴痴呆呆的,也只能跌足自叹;王夫人十分怜惜迎春,也只能劝她服从命运……都曾乱纷纷地拨弄过算盘,结果都是“有功无运”,迎春这个善良的姑娘终于断送了青春的生命。作者为迎春拟作的这首谜语,其实是一首带有浓厚宿命色彩的自伤自悼的抒情诗。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9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8 | 只看该作者
探春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名家点评: 贾政猜是“风筝”,探春笑答:“是“。 作者每写及探春命运时,总用风筝暗喻。她的判词前面着两人放风筝,第七十回探春的软翅凤凰风筝被风刮走,这首谜语又是说的风筝。探春的命运犹如断线风筝,将要远嫁他乡。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0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8 | 只看该作者
惜春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身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名家点评: 贾政猜是“佛前海灯”,惜春笑答:“是“。海灯是点在寺庙里佛像前的长明灯,隐喻惜春出家为尼。 对惜春将来出家为尼,作者充满悲悯、同情。出家修行,可以成佛作祖,永生不死,这不是绝大的好事吗?可是从古至今有几个人真正相信?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种精神安慰而已。“性中自有大光明”是带有苦涩味道的解嘲的话; “听佛经”、“沉墨海”等句才见作者的真情。试看前面判词:“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写得多么惨淡凄凉。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1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8 | 只看该作者
黛玉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借,风雨阴晴任变迁。 名家点评: 这首谜语的谜底是更香。更香用于计时,即在香上标出刻度,以燃烧的长短计算时间。 通行的《红楼梦》(即“程乙本”)以这首谜语属黛玉。脂本系统中,有的(庚辰本)属宝钗,有的(甲辰本)属黛玉。这就形成一件小“公案”。如把这些诗句理解成日后宝钗寡居的苦况,也无不可;但从“焦首”、“煎心”等句看,似乎更像黛玉的口吻。“琴边衾里两无缘”,也不像说宝钗,因为她就竟还是同宝玉结了婚,不能说一点夫妻的缘分没有。在无更确凿的根据证明定属宝钗的情况下,暂认定属黛玉。 这首诗句句说的是更香,又句句在说人。“琴边衾里两无缘”,是说黛玉和宝玉没有夫妻恩爱的情份,白白地恋爱一场。“晓筹不用鸡人报”,似乎有写黛玉忧思不眠之意。第七十六回写湘云去潇湘馆过夜,湘、黛二人同时失眠,黛玉说:“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黛玉多病、多愁、多泪,焦首煎心,日日年年,正是她的特点。最后两句是同情怜惜的话:要珍惜青春的时光,周围生活中的风雨阴晴、是非纠葛任它去,不要挂在心上。 这类诗,说谜语是很巧的谜语;丢开谜底去欣赏,就是很有味道的诗。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2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9 | 只看该作者
宝玉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名家点评: 谜底是镜子。 有的早期《石头记》抄本上没有这首谜语,而且又见于明代冯梦龙编的《挂枝儿》中,所以有的研究者认为是后人增补的。 这是一首很巧妙的谜语,为打灯谜的聚会增加了兴味。贾政看后连说:“好,好,如猜镜子,妙极。”待贾母告诉他是宝玉作的,他才不言语了。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3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9 | 只看该作者
宝钗谜语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去,恩爱夫妻不到冬。 名家点评: 谜底是竹夫人。这是一种用竹蔑编成的夏季抱着取凉的器具。 这首谜语也不见于某些脂本,故有人认为不是出自曹雪芹笔下,为后人所增补。 谜底无深意,但谜面的字句从当时人看来都是十分“不吉利”,特别从一个年青的女孩子口里说出来,更其如此。谜语显然是预言宝钗同宝玉的婚姻生活很短暂,不能白头偕老。所以贾政看后,心内自付:“此物倒还有限,只是小小年纪,作此等言语,更觉不祥。看来皆非福寿之辈。”接着就烦闷悲戚,劝了贾母一阵酒,就退出去了。 有的研究者认为,以宝钗大家闺秀的身分和平日种持守“礼”的态度不可能去写“恩爱夫妻”这类的话,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由此可见,这首谜语为后人增补无疑。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4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9 | 只看该作者
四时即事四首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默默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 倦绣侍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唯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名家点评: 《四时即事》是贾宝玉进了大观园后,写自己一年四季与姊妹丫鬟们相亲相近的生活情景的诗。以眼前的事物为题材的诗叫即事诗。 贾宝玉一方面是敢于蔑视封建礼教的大胆的叛逆者,一方面又是过惯了封建地主阶级吃喝玩乐的寄生生活的公子哥儿。当他初进大观园暂时地感到“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的时候,他更多地是一个“富贵闲人”。《四时即事》诗即是他这一面生活的自我写照。但大观园不是世外桃源,它同样存在着污秽、眼泪、挣扎和反抗。当宝玉领略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时候,他就不能再悠然闲适下去;于是,愤懑、痛苦、绝望,终至以“悬崖撒手”来抹去他身上的粉渍脂痕。《四时即事》诗所代表的那种生活,是贾宝玉那样的人所经历的道路中必然会有的一个过程,用他自己作诗来加以概括,是情节结构上的省笔。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5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9 | 只看该作者
癞和尚赞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 破衲芒鞋无住迹,腌(za)更有满头疮。 名家点评: 点评参见《叹通灵玉二首》的点评。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6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9 | 只看该作者
跛道人赞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 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名家点评: 点评参见《叹通灵玉二首》的点评。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7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39 | 只看该作者
叹通灵玉二首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其一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其二 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名家点评: 小说中凡提到癞各尚、跛道人处,都有着隐示节发展、人物命运的预言作用。正当宝玉与黛玉的恋爱婚姻问题发展到明朗化、仿佛已被贾府众人公认(读此回众人对他俩所开的玩笑便知)、幸福就在眼前的时候,突然飞来横祸,宝玉被魇魔法镇住,险些送命。这种“乐极生悲,好事多魔”的变故情节,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后来更大的变故情节--贾府事败,宝玉沦落,宝黛爱情理想突然破灭而“作引”的。因为,我们知道,后来淹留于狱神庙的,除宝玉外,还有凤姐。而他们二人的罪名,不外乎是癞僧所说的迷于“声色”与“货利”。续书者曾仿此回写宝玉失玉疯颠、癞僧送玉除邪。但脂评指出,“通灵玉除邪,全部百回只此一见,何得再言。可见,在原作者的构思中,后面已不再重复此类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情节了。 作者借癞和尚之为“声色”所迷,犹如凤姐之为“货利”所迷。这也是对宝玉生活中“绮栊昼夜困鸳鸯”一面的否定。但这决不等于说作者把宝玉与凤姐等量齐观。凤姐终到至利欲熏心,自食恶果;而宝玉却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地“醒”来,冲破了所谓“迷关”。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醒悟”并非表现为最后成了一个“改恶从善”的“正人君子”,恰恰相反,他与劝谏他成为正人君子的薛宝钗决裂了。可见,小说不是为了宣扬“去欲存理”。脂砚斋责备宝下“有情极之毒”、“一生偏僻”,正可证明宝玉不仅有所悔,更有所恶、有所恃。如果不透过现象分析实质,就无法解说为什么宝玉始终不醒悟,并改变他的“偏僻”“乖张”亦即封建叛逆者的性格。不这两首诗中,宝玉的生活思想历程被作者蒙上了一件厚厚的风月情孽和宗教宿命的外衣,其中又渗透着作者对现实人生无可奈何的悲观主义情绪,这样,就不仅把事情的本质弄得扑朔迷离,而且也给人以消极的思想影响。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8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40 | 只看该作者
黛玉哭花阴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密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花魂默默无情绪, 鸟梦痴痴何处惊。 名家点评: 林黛玉到怡红院叫门不开,呕了气,独自站在墙角花阴下哭泣,插入此对句和下面一诗渲染气氛,以表示对黛玉的怜惜。 点评参见《哭花阴诗》点评。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9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40 | 只看该作者
哭花阴诗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密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颦儿才貌世应希, 独抱幽芳出绣闱。 呜咽一声犹未了, 落花满地鸟惊飞。 名家点评: 下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是小说中的重要文字,所以预先用黛玉哭花阴细节作引;有了这一番渲染,更增强了后文的艺术效果。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80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23:40 | 只看该作者
葬花辞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名家点评: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9 22:39 , Processed in 0.0996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