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写得好不好,花得最多的心思的就是写这个,所以还是留个纪念吧
(完整版)
自对之我见
(本文所举例子多来自《清联三百副》,以便于读者查找。)
关于对联的自对,已经很多人发表过自己的认识或见解。在这里我也谈谈自己对自对的浅见。
我们平时读律诗的对偶句或对联,往往会读到上下联“失对”的诗联,如《清联三百副》之52:《簪碧堂》商 盘
北院喜新成,有寒碧千层,远青一角;
东君如旧识,正庭槐垂荫,梁燕将雏。
其中的后面两分句:“有寒碧千层,远青一角”对“正庭槐垂荫,梁燕将雏”,单看这部份,你会发现此联对仗欠工整,上下联的结构不相称,词性也不相当。难道作者不懂得对仗的要求么?答案肯定不是,如再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上联的“寒碧千层”和“远青一角”已经形成了工稳的对仗,下联的“庭槐垂荫”和“梁燕将雏”也同样对仗了。其实这就是作者在联中巧妙地运用了自对。
自对是成联的常用方法,就是上下联内相同的位置上,上下联句中各自形成对仗,即使自对部份在上下联中对仗欠工或不工,也算是工对了。
自对在诗词歌赋或对联中的运用是相当广泛的。当我们写诗或联的时候,在仗处要想工对却又难以达到神形统一,若能运用自对,可使对联的对仗得以放宽,变得更加灵活,思路更加开阔,创作手法更加丰富,不必囿于联句的对仗,从而使对联的意境表达更加自如,更加完美。
在长联中,因为上下联的字数较多,要上联下联工对相对短联更加不易,如果是单比几十甚至上百字以及更长的对联,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能还得对照着在上下联的位置来寻找它的对仗,如果不运用自对,就算写得十分工整,读到最后也许就如读散文一般了,而感觉不到对联所独有的对称美。长联中如果巧妙运用自对,可使读者耳目一新,如闻乐章,妙趣无穷。如大家都熟悉的《清联三百副》之56 孙髯翁所作的《大观楼》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再如《清联三百副》之268吴可读所作《贡院联》:
二百年草昧破天荒,继滇黔而踵湘鄂,迢迢绝域,问谁把秋色平分,看雄关四扇,雉堞千寻,燕厦两行,龙门数仞,外无弃九边桢干,内无遗八郡楩楠,画栋与雕梁,齐焜耀于铁马金戈以后,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莫辜负我名相怜才,如许经营,几番结撰;
一万里文明培地脉,历井鬼而指斗牛,翼翼神州,知自古夏声必大,想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瀚海西来,淘不尽耳畔黄河,削不成眼前兰岭,群山兼众壑,都奔赴于风檐寸晷之中,叠嶂层峦,惊涛骇浪,无非为尔诸生下笔,展开气象,推助波澜。
联中就大量运用了自对,从中可以看出,自对在长联中是很常见的写作手法。
自对不仅仅在长联中运用,短联中使用自对的也相当多。律诗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中颈联“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其中“小院”和“回廊”相对,“俗凫”和“飞鹭”相对。杜甫《滕王亭子》诗之一:“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中的“清江”和“锦石”相对,“嫩蕊”和“浓花”相对,等等,这律诗中的自对大多是本句中相对。对联中的如《清联三百副》之28:《云山阁》 贺君召所作的对联:“供桑梓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快春秋游览,一隅丘壑是新开。”联中的“桑”和“梓”,“春”对“秋”各自相对。而开篇第一个例《簪碧堂》中的“ 寒碧千层,远青一角;庭槐垂荫,梁燕将雏。”是两个分句间相对,由此可见,自对可按对仗部份所在的位置分为句中自对(即当对句)和句间自对(即邻句对)。自对还有着别的分类方式,在这里就不一一细分了。
我们试着把构成自对的单元称为元素,那么自对中的元系可以是字,词、词组、短语或句子等。
1、字是构成自对的最小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113《憩云楼》曹龙树
喜开心眼常登阁;
若问行藏且看云。
上比的“心”和“眼”相对,下比的“行”和“藏”相对。
再如一个最短的运用自对的联《清联三百副》224《风洞联》张祥河
到清凉境;
生欢喜心。
上比的“清”和“凉”相对,下比的“欢”和“喜”相对。这里可以看出自对和联的长短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长联短联都可以灵活运用。
2、以词为元素的自对,如《清联三百副》之183《沧浪亭》 前 人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上比的“明月”和“清风”相对,下比的“诗人”和“名将”相对。
3、以短语或词组为自对的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196《五咏堂联》 前 人
异代景重修,想石榻摊书,竹林怀友;
新堂还旧观,对半潭秋水,一柱奇峰。
上比的“石榻摊书”和“竹林怀友”相对,以短语作自对元素,下比的“半潭秋水”和“一柱奇峰”相对。以词组为自对元素。这里可以看出,如果上下联互对,“石榻摊书”对“半潭秋水”在结构上是显然对不上的。
4、以句子或词组为自对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206《江心寺楼》 李宗昉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上比的“青山横郭”和“白水绕城”相对,以句子作自对元素,下比的“初日芙蓉”和“晓风杨柳”相对。以词组为自对元素。
5、多组自对,如《清联三百副》之250《榕阴山馆》白让卿
衔远山,吞长江,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风雨之际,枕簟生凉。
上比的“衔远山”和“吞长江”相对,下比的“送夕阳”和“迎素月”相对。以动宾词组为元素。这里面还藏着两个以字为元素的自对。即,“西”对“南”,“风”对“雨”,“林”对“壑”,“枕”对“簟”。此联中有当对自对也有邻句自对。句句都含有自对元素。而且上下联互对也很工整。可见自对的运用是多么的灵活与巧妙。
自对的组合方式还有许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在网络中查找。
自对的元素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两个元素自对,也可以是三个元素相对,甚至更多。前面所举例中,自对元素均为两个。下面例举三个及以上的对联。
1、三个元素并列,以字为元素。如李啸村赠郑板桥联: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上比的“诗”、“书”、“画”相对,“归”、“去”、“来”相对。
2、三个元素并列,以词为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153《自挽联》鲍桂星
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
嬉笑悲歌怒骂,到此方休。
上比的“功名”、“事业”、“文章”相对,下比的“嬉笑”、“悲歌”、“怒骂”相对,自对的元素为三个
3、多个元素并列,如《清联三百副》之107《碧山书屋》前 人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上比的“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相对,下比的“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相对,自对的元素为九个。这里特别提醒下,最后一个元素,比前面的元素多了一个字,这就是所谓的不等量自对。
不等量自对,就是对仗元素的字数不相等的自对。工对的对联中要求上下联对仗的元素的字数必须相等,但在自对中,对仗的要求就放得比较宽了。
如《清联三百副》之145《自题联》 钱 楷
庭有馀香,谢草郑兰燕桂树;
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
上比的“谢草”、“郑兰”、“燕桂树”相对,下比的“唐诗”、“晋字”、“汉文章”相对。第一、二元素为两个字,第三元素为三字,多出一字来。(目前还没有找到多出两个字以上的例子)
还有一种特殊的自对,即扇面对。前人解释为旧体诗
对偶格式之一,即
隔句对,如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
扇面对。把它运用到对联中,便可以认为是自对的一种,我个人认为可以理解为两个句子作为元素的的自对。
如《清联三百副》之274《题襟馆》何 栻
当年多士登龙,追陪雅集,溯渔洋修禊,宾谷题襟,招来济济英髦,翰墨壮山河之色。翳玉钩芳草,绿蘸歌衫,金带名葩,香霏砚席,扬华摛藻,至今传宏奖风流。贤使君提倡骚坛,谁堪梅阁联吟,芜城续赋。
此日有人骑鹤,烂漫闲游,怅文选楼空,蕃厘观圮。阅尽茫茫浩劫,园林剩瓦砾之场。只桥畔吹箫,二分月古,湾头打桨,十里春深,补柳栽桑,渐次复承平景象。大都会搜寻胜概,我欲雷塘泛酒,蜀井评茶。
其中上比“玉钩芳草,绿蘸歌衫”和“金带名葩,香霏砚席”相对,下比“ 桥畔吹箫,二分月古”和“湾头打桨,十里春深”相对,特别是下比的,是很明显的扇面对。
再如《清联三百副》之56《大观楼》其中的部份:
上比的:“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下比的:“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其中“蟹屿”对“螺洲”,“朱帘”对“画栋” ,“风鬟”对“雾鬓”,“暮雨”对“朝云”,“蘋天”对“苇地”,“断碣”对“残碑”,“翠羽”对“丹霞”,“苍烟”对“落照”,自对中再运用自对,而且上下互对也工整,使得整联妙趣横生。
规则重字自对,如《清联三百副》之199、赠园丁 汤贻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此联使用复辞手法,每个字都重复使用,且上下互对也十分工整,不得不让人叹服复辞与自对并存的巧妙所在。
自对在对联的对仗上放得很宽,就是对联禁忌之不规则重字,也可以巧妙为之。
如《清联三百副》之238、文游台 前 人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处江淮而怀堂庙;
与古人稽,同今人居,若丘垤之仰泰山。
上比的“先天下忧”对“后天下乐”,“与古人稽”,“同今人居”,上比重“天下”二字,下比重“人”一字,因为已为自对,在这里可以宽而不忌。
另外隔字对,也是比较特殊的自对之一。即自对元素间有字相隔,如《清联三百副》之99《自题联》 钱 沣
并无半点生机,饿死不如读死;
只有一条活路,文通即是运通。
其中“饿死”和“读死”相对; “文通”和“运通”。此联互对的话,“饿死”对“文通”,就过宽了。这里可以明白地看出来,自对元素中间隔了两个字。
自对在对仗上是放得比较宽,就是对联禁忌之不规重字,也可以大胆破格而为之。如《清联三百副》之238《文游台》前 人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处江淮而怀堂庙;
与古人稽,同今人居,若丘垤之仰泰山。
其中“先天下忧”和“后天下乐”相对,“与古人稽”对“同今人居”,上比重“天下”二字,下比重“人”一字。但这个不规则重字其实还是有规则的,在自对中,它们属“同位重字”,是合联律通则的,切不可随意为之。
从上面的各种例句中,可以看出自对的元素主要是以并列结构存在的,自对元素的位置可以互换,当然也可以其它非并列结构存在,比如主语和宾语,但相对比较少。
自对是对联中非常实用的技巧之一,但我们不能说作联就必须自对,还须要根据立意和表达的需要来灵活运用。千万别走进逢联必自对的误区,切忌随意滥用。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并灵活运用自对,来满足我们欣赏、学习和创作楹联的需要,提升我们的楹联创作水平。
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