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蒹葭苍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十班第一讲答疑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4

帖子

0

精华

479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19681
经验
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6
101
发表于 2009-3-5 02:23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3809f7 size=4>    看到蒹葭苍苍状元的辛苦和认真,真的感动,当一个老师不容易,当联都老师更不容易,当十班的老师最不容易.正如状元所感慨的那样,在这藏龙卧虎之地,是汗都不敢出的了.庆幸的是这是希望所在.会有更多个蒹葭苍苍,会出更多个状元的.</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3809f7 size=4>    我信笔涂鸦的文字能得到蒹葭苍苍如此认真的关注,很是欣慰的.无端给状元增加了负担.很觉过意不去.对君的敬业精神和博学多才只能说声佩服了.对于楹联我是外行,但我会认真向君学习的.有疑问会随时与状元交流的,打扰之处还请多担待.失礼之处望谅解.</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3809f7 size=4>    我只是随意的说一下对一期作业的个人看法,目的是让学堂更完美无缺.把一个初级班办到如此程度,相当出色了.为你们喝彩</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1 小时
主题
4

180

帖子

1

精华

144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0368
经验
1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13
102
发表于 2009-3-5 11:41 | 只看该作者
呀,都是大家之言,我听傻了,声都不敢出了。[em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1 小时
主题
4

180

帖子

1

精华

144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0368
经验
1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13
103
发表于 2009-3-5 11:4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苍苍</I>在2009-3-3 18:11:34的发言:</B>


<P>    第一、机巧联是对联大家庭的成员之一,相比较而言,难度相对来说要高,所以,作为初学者,尚不宜过早涉及机巧联的出句对句。</P>
<P>    第二、机巧联作为一个概念,属于基础知识的范畴,初学者自然要对其有一定了解,知道什么是机巧联。就像我们都知道飞机,但坐过飞机的人就少一些,会驾驭飞机的,那就是凤毛麟角了。所以,识别与应用,是两回事。</P>
<P>    第三、春风好惹花心动、莫辜负一江春水,既是意境联,同时又隐含了两个词牌名,也就是说有一定的机巧在里面。再从整体来看,这两句都是意境胜于机巧,那么对句自然要以意境为主了,如能兼顾机巧,那是最好。至于我说“不以机巧联应对”,就是为了顾及初学者的能力,对好意境,就是好联了,并不代表这联里没有技巧。
    至于第七题的两个小题,字面意思浅白,又无更深寓意,而所含机巧比较明显,可以定性为纯机巧联。</P>
<P>    对联学堂所能做的,是总结前人治联的经验,以及学堂老师自己的心得体会,择其要者与大家分享,让初学者少走弯路。学堂里的教材,只是对联知识海洋中的一粟,如果指望着在联都学堂学习五个月就能从一个联盲到对联高手,恐怕是不现实的。</P>
<P>     成为对联的行家,掌握了联理知识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没有一定的古典文学艺术的积累,即便是掌握了大量的联理,也只是空具一副皮囊。所以,学堂为大家准备了大量的知识链接,供大家参考。</P>
<P>网上的学习,主要是靠自学。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切忌过贪,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当然,如果你有深厚的古文诗词积累,那么即便你不学联理,亦可自通。</P>
</DIV>

老师辛苦![em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2

226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C1007

Rank: 4Rank: 4

UID
12148
经验
37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16
104
发表于 2009-3-5 13:3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白说也说</I>在2009-3-2 21:08:37的发言:</B>
<P><B><FONT color=#0938f7 size=4>   </FONT></B><B><FONT color=#0938f7 size=4>     杜甫此诗的名字叫&lt;春望&gt;.重在"望"上.春与深怎么成了动词.又作何解呢?</FONT></B></P>
<P><B><FONT color=#0938f7 size=4>    </FONT></B></P></DIV>
<P>放眼望去,草木生长,山花吐蕊,国破家亡中却有一股生机悄悄然、昂昂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5 13:40:03编辑过]
纵有微瑕纯自在 难得妙趣是天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3 小时
主题
6

310

帖子

0

精华

244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9506
经验
29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2
105
发表于 2009-3-5 17:1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苍苍</I>在2009-3-4 22:53:13的发言:</B>


<P>作业所列句子,因<FONT color=#ff0000>未注明其所在背景、场合</FONT>,换言之就是一般场合了; 那么,对此句的判定,<FONT color=#ff0000>应以一般场合为准,而非依个人意志赋予其一个特定的场合</FONT>。

<P>隔与不隔,本来就是对联中一个难以把握的命题。所幸,兔儿所言及的句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上句所言的雨中心事,是人的心事;而下句所说的烟云,是画里的烟云,这是一个偷换主语的常识性问题,在对联里,这样的问题也成为隔。

<P>当然,这道理也同样有商量的余地-----特定: 画里烟云的形态,是人眼看到的形态,——假如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这画里的烟云 就是我心里的烟云(譬如,人在幻想之时、或者喝醉了,看见的亦非实际中的物象),我们同样认定,连偷换主语的问题也没了。

<P>凡事总有例外。所谓的特定,自然在例外的范畴。但是,<FONT color=#ff0000>我们不能用一个特定的物象,来诠释普遍的道理</FONT>。对联同样如此。</P></DIV>
<P>对于老师的一些观点不赞同(标注了红色)
<P>我又看了一遍地一讲教材中链接的关于“隔”的讨论:
<P><a href="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17415&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17415&amp;page=1</A>
<P>在这篇文章里,如果按照老师的观点,那么,空空道人认为“<FONT size=3>坚持重道尊师方向</FONT><FONT size=3>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FONT>”这一联不隔,就是错误的了。
<P>再看:<a href="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87025&amp;page=2" target="_blank" >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87025&amp;page=2</A>
<P>同样,9楼的溪花也是错误的了?
<P>本兔儿认为:对联的创作绝大多数并不是为了一联能用在很多普遍场合。
<P>另外,至于偷换主语根本谈不上,因为是两个句子,很多联都是上下联各有各的主语。</P>
淡定炎凉看,墨清当自珍。凝眸物长处,香郁漫红尘。                            ——————器小易盈学姐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3 小时
主题
6

310

帖子

0

精华

244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9506
经验
29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2
106
发表于 2009-3-5 17:2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苍苍</I>在2009-3-4 23:08:28的发言:</B>


<P>因这几天忙着批改作业,所以,关于作业中第七题最后两个小题的上句是否为机巧出句的问题,容后再议—— 但这里我先说一下结论:这两个对句的上句,为机巧出句无疑,对句未破机关,自然不能成对。

<P>在谈谈“沉鱼落雁……”的问题。

<P>兔儿所听评书,俺也听过,且在很多书籍中看到过,用途如兔儿所言,用来形容女子之美貌的。

<P>关键是在于对“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句话中,沉鱼等四组词的意思该如何正确理解。 先按兔儿的意思,依据气本意解释一下: 让鱼沉到水里、让大雁落到地上的姿容; 让月亮关闭起来、让花害羞的貌相。 单从本意上看,这是啥样的容貌? 为啥这样的容貌就是美呢??

<P><FONT color=#ff0000>再说说我个人的理解(尽管是老师教的 书本上学的,但目前仅作为俺个人看法):像西施、昭君那样的姿容;像貂蝉、贵妃那样的貌相。 这就很容易看出来 这是说美人的。
</FONT>
<P>兔儿后面说到的问题。已经超出我个人的能力了,不敢多言,以免误人子弟。等扬校他们回来,应该会有让大家满意的回答。

<P>再次感谢兔儿!!</P></DIV>
<P>老师未免书生气太足了!<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5.gif">
<P>我感觉是老师和不懂联的普通人“隔”了
<P>难道老师真的不知道在大众中,这两个成语的普及程度吗?————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出处,却能够随意拿来形容女子美貌,根本不会去琢磨什么“水里没有鱼”、“天上没有雁子”之类
<P>我们普通人要多多了解古典文化,老师也要多多走出书斋,了解了解普通老百姓都日常都说些什么
<P>来这里看看:<a href="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35657&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35657&amp;page=1</A>
<P>应该能从侧面了解一些了</P>
淡定炎凉看,墨清当自珍。凝眸物长处,香郁漫红尘。                            ——————器小易盈学姐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94 小时
主题
250

2947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二零零八年殿试状元 初级学堂校长 ...

Rank: 10Rank: 10

UID
16058
经验
275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7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8:3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淡墨凝香</I>在2009-3-5 17:13:59的发言:</B>


<P>对于老师的一些观点不赞同(标注了红色)

<P>我又看了一遍地一讲教材中链接的关于“隔”的讨论:

<P><a href="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17415&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17415&amp;page=1</A>
<P>在这篇文章里,如果按照老师的观点,那么,空空道人认为“<FONT size=3>坚持重道尊师方向</FONT><FONT size=3>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FONT>”这一联不隔,就是错误的了。

<P>再看:<a href="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87025&amp;page=2" target="_blank" >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87025&amp;page=2</A>
<P>同样,9楼的溪花也是错误的了?

<P>本兔儿认为:对联的创作绝大多数并不是为了一联能用在很多普遍场合。

<P>另外,至于偷换主语根本谈不上,因为是两个句子,很多联都是上下联各有各的主语。</P></DIV>
<P>     空空道人是人人敬仰的大师,他对于“坚持重道尊师方向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这一联的是否隔的评价,比较系统全面,扬校的观点与之相仿,概括起来,那就是:<FONT color=#ff0000><b>单看这副联,上下各自说了一件事,是隔了;但是如果把它挂到教育局门口,就不隔了。</b>
      </FONT><FONT color=#000000>这正是特定环境与一般环境的区别所致,也印证我的观点(上面被兔儿标为红字的部分)。</FONT>
<P><FONT color=#ff0000><b>   </b></FONT><FONT color=#000000>再说花校的观点。我估计兔儿是不是理解错了?请再把你说的那个帖子前后连起来看看,就知道花校想说的是什么了。</FONT></P>
举目苍苍, 蒹葭丛里分舟影
转身寂寂, 杨柳楼头问燕踪 —罗衣赠
九遐府: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display.php?fid=2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94 小时
主题
250

2947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二零零八年殿试状元 初级学堂校长 ...

Rank: 10Rank: 10

UID
16058
经验
275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7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8:4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淡墨凝香</I>在2009-3-5 17:22:33的发言:</B>



<P>老师未免书生气太足了!<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5.gif">

<P>我感觉是老师和不懂联的普通人“隔”了


<P>难道老师真的不知道在大众中,这两个成语的普及程度吗?————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出处,却能够随意拿来形容女子美貌,根本不会去琢磨什么“水里没有鱼”、“天上没有雁子”之类


<P>我们普通人要多多了解古典文化,老师也要多多走出书斋,了解了解普通老百姓都日常都说些什么


<P>来这里看看:<a href="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35657&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35657&amp;page=1</A>

<P>应该能从侧面了解一些了</P></DIV>
<P>兔儿所言极是,俺一向在学习做一个书生滴! [em07][em07][em07]</P>
<P>因为啊 俺是山沟里长大的,20岁之前,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到现在,很多农民的习惯还保留着。嘿嘿!!!</P>
<P>生活中,三教九流的人,我都能跟他们谈得来,比较而言,乡里俗语,掌握的还可以。</P>
<P>说个别的事:逃之夭夭,是个成语,是说人逃跑的很快,一眨眼就没影了。其实是以讹传讹而来。最初是:桃之夭夭,说的是桃花盛开的美妙景色,夭,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妖娆的妖。</P>
<P>诗经,被古典文学爱好者封为至宝,其实大多是当时的乡下歌谣。</P>
<P>说了老半天,就为说明一个问题:书生跟书生气 其实米必然关系。</P>[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5 18:52:26编辑过]
举目苍苍, 蒹葭丛里分舟影
转身寂寂, 杨柳楼头问燕踪 —罗衣赠
九遐府: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display.php?fid=2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109
发表于 2009-3-5 20:2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苍苍</I>在2009-3-5 18:38:46的发言:</B>


<P>     空空道人是人人敬仰的大师,他对于“坚持重道尊师方向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这一联的是否隔的评价,比较系统全面,扬校的观点与之相仿,概括起来,那就是:<FONT color=#ff0000><B>单看这副联,上下各自说了一件事,是隔了;但是如果把它挂到教育局门口,就不隔了。</B>
      </FONT><FONT color=#000000>这正是特定环境与一般环境的区别所致,也印证我的观点(上面被兔儿标为红字的部分)。</FONT>
<P><FONT color=#ff0000><B>   </B></FONT><FONT color=#000000>再说花校的观点。我估计兔儿是不是理解错了?请再把你说的那个帖子前后连起来看看,就知道花校想说的是什么了。</FONT></P></DIV>
<P>大师的说法是非常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94 小时
主题
250

2947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二零零八年殿试状元 初级学堂校长 ...

Rank: 10Rank: 10

UID
16058
经验
275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7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00:11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9-3-5 20:22:59的发言:</B>



<P>大师的说法是非常错误的!
</P></DIV>
<P>呵呵 评价空空大师的说法是否正确,已超出初级学堂讨论的范畴。尽管在下不同意三羊先生这一句没有说出理由而直接否定空空大师意见的论断,但也不宜在此处做进一步探讨,以免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计划。

<P>三羊先生如果感兴趣,可以另择时间、地点,与空空大师一起做更深层次的研究,以正视听。</P>[em10][em10][em10][em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6 0:20:04编辑过]
举目苍苍, 蒹葭丛里分舟影
转身寂寂, 杨柳楼头问燕踪 —罗衣赠
九遐府: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display.php?fid=2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0 小时
主题
0

159

帖子

0

精华

164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9834
经验
2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27
111
发表于 2009-3-6 23:06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3300ff size=3>苍苍老师好~敬茶先~<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   </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3>学生有个问题,曾在A组里也请教过同窗,但仍是不解,请老师给予指点迷津。</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3>以下是我在A组的求助贴</FONT></P><P><!--StartFragment --><FONT color=#3300ff>============================================================================ </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3>老师组长助教们辛苦了,在这给你们每人敬一杯茶<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  <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   </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3>学生有个问题请教,就是关于“一”字今音的平仄问题。我查看了百度百科,以及汉典,今音的“一”只有一个标音,那就是“yī”,阴平声,自然我的理解就是为平声了。</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3>也曾见过一些资料说“一”在平声字前读仄音,但我觉得那是为了能使诗词在吟唱的时候更加的抑扬顿挫,所以才读为仄音,这并不能就将此字变为仄声字吧?</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3>举几个例子,在百度找的。</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3>一知半解 yīzhī-bànjiě  一针见血  yīzhēn-jiànxiě  一言为定 yīyán-wéidìng 一丘之貉 yīqiūzhīhé</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3>以上的一字均在平声字的前面,可一字还是以阴平声标之。</FONT></P><P><FONT color=#cc00ff><FONT color=#3300ff size=3>对此我很困惑,或许是我学识尚浅,理解有误,还请老师学长们指点!</FONT>
============================================================================</FONT></P><P><FONT color=#cc00ff size=4>以下是轻纱卷碧同窗的解答</FONT></P><P><FONT color=#cc00ff size=4>问好同窗,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FONT></P><P><FONT color=#cc00ff size=4>“一”字古仄,今音中可平可仄,在不同语义中有不同读法,“一”字读法变音是有规律的,不是随意性的。</FONT></P><P><FONT color=#cc00ff>“一”的变调
A、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或表示序数、基数等时,读原调阴平
例如:说一不二 数一数二 一班 一楼 统一 划一 万一
B、 在去声前读阳平
例如:一致 一阵 一切 一块
C、非去声前读去声
例如:一杯 一直 一早
D、夹在词语中间变轻声
============================================================================</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4>谢谢同窗解答,可是读音和拼音是两码事吧?</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4><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6.gif"><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6.gif"><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6.gif"></FONT></P><P><FONT color=#3300ff size=4>就像老鼠的“老”字,它在此读阳平声,你不能因为它的读音而把这个字标成是“平音”吧?</FONT></P>
风雨兼程,年华逝水无须怨 琴筝共鸣,岁月如流终是歌 ------剑冷天河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94 小时
主题
250

2947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二零零八年殿试状元 初级学堂校长 ...

Rank: 10Rank: 10

UID
16058
经验
275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7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9-3-7 00:40 | 只看该作者
<P>回楼上</P><P>与世无争同学:</P><P>   你的问题有点专业性太强了  呵呵  本来我以为轻纱的回复已经很全面了,再看了你的跟帖(从百度里找的一些读音),感觉有些复杂。容我查查资料。</P><P>有知道答案的同学可以发来。</P><P>另:联都以古音为主,“一”字都是发仄声的;今音还是以平声占绝大多数。从使用的角度,这个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我建议先按照轻纱提供的答案为准。</P>
举目苍苍, 蒹葭丛里分舟影
转身寂寂, 杨柳楼头问燕踪 —罗衣赠
九遐府: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display.php?fid=2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37

329

帖子

0

精华

378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9434
经验
50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23
113
发表于 2009-3-7 10:4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雨逝无筝</I>在2009-3-6 23:06:40的发言:</B>

<P><FONT color=#3300ff size=3>苍苍老师好~敬茶先~<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   </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3>学生有个问题,曾在A组里也请教过同窗,但仍是不解,请老师给予指点迷津。</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3>以下是我在A组的求助贴</FONT></P>
<P><!--StartFragment --><FONT color=#3300ff>============================================================================ </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3>老师组长助教们辛苦了,在这给你们每人敬一杯茶<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  <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   </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3>学生有个问题请教,就是关于“一”字今音的平仄问题。我查看了百度百科,以及汉典,今音的“一”只有一个标音,那就是“yī”,阴平声,自然我的理解就是为平声了。</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3>也曾见过一些资料说“一”在平声字前读仄音,但我觉得那是为了能使诗词在吟唱的时候更加的抑扬顿挫,所以才读为仄音,这并不能就将此字变为仄声字吧?</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3>举几个例子,在百度找的。</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3>一知半解 yīzhī-bànjiě  一针见血  yīzhēn-jiànxiě  一言为定 yīyán-wéidìng 一丘之貉 yīqiūzhīhé</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3>以上的一字均在平声字的前面,可一字还是以阴平声标之。</FONT></P>
<P><FONT color=#cc00ff><FONT color=#3300ff size=3>对此我很困惑,或许是我学识尚浅,理解有误,还请老师学长们指点!</FONT>
============================================================================</FONT></P>
<P><FONT color=#cc00ff size=4>以下是轻纱卷碧同窗的解答</FONT></P>
<P><FONT color=#cc00ff size=4>问好同窗,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FONT></P>
<P><FONT color=#cc00ff size=4>“一”字古仄,今音中可平可仄,在不同语义中有不同读法,“一”字读法变音是有规律的,不是随意性的。</FONT></P>
<P><FONT color=#cc00ff>“一”的变调
A、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或表示序数、基数等时,读原调阴平
例如:说一不二 数一数二 一班 一楼 统一 划一 万一
B、 在去声前读阳平
例如:一致 一阵 一切 一块
C、非去声前读去声
例如:一杯 一直 一早
D、夹在词语中间变轻声
============================================================================</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4>谢谢同窗解答,可是读音和拼音是两码事吧?</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4><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6.gif"><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6.gif"><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6.gif"></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4>就像老鼠的“老”字,它在此读阳平声,你不能因为它的读音而把这个字标成是“平音”吧?</FONT></P></DIV>
<P><FONT color=#f709f7 size=4>问好同窗,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不知同窗可否有《现代汉语词典》?在1337页“一”字读音为阴平(yī),在1355页“一”字读音为去声(yì)。
“一”和“老”没有可比性。</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0 小时
主题
0

159

帖子

0

精华

164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9834
经验
2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27
114
发表于 2009-3-7 14:06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谢谢苍苍老师及同窗耐心教导。</FONT></P><P><FONT size=3>其实问题是源自于下题,我的作业是:</FONT></P><P>
<FONT size=3>成文自足一家言。</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color=#3300ff>平平仄仄仄平平(古音)</FONT>


<FONT face=宋体 color=#3300ff>平平仄平平平平(今音)</FONT> </FONT></P><P><FONT size=3>而老师的标准答案是</FONT></P><P><FONT size=3>成文自足一家言。
<FONT face=宋体 color=#3300ff>平平仄平仄平平(今音)</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 color=#3300ff><FONT size=3>呵呵,或许是各地的方言不同所致吧,我们这都读一为<FONT color=#f709f7>yī,</FONT>而不读作<FONT color=#f709f7>yì<FONT color=#3300ff>。</FONT></FONT></FONT></FONT></P>
风雨兼程,年华逝水无须怨 琴筝共鸣,岁月如流终是歌 ------剑冷天河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20

565

帖子

2

精华

769

积分

联都贵宾

风月闲人

Rank: 4Rank: 4

UID
19471
经验
7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28
115
发表于 2009-3-8 12:2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宋体 size=3><B>老师,我今天也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句法的。前几天碰到一个五言的出句——炉烟虚篆字,很多同学在分析这个句的句法时都这样分析:</B></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 size=3><B>炉烟(名词偏正词组,作主语)虚(形容词,作谓语)篆字(名词偏正词组,作宾语)</B></FONT></P>
<P><B><FONT face=宋体 size=3>但我对这个出句的分析却一直是:</FONT></B></P>
<P><B><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 size=3>炉烟(名词偏正词组,作主语)虚篆(副词加动词偏正词组,作谓语)字(名词,作宾语)</FONT></B></P>
<P><B><FONT face=宋体 size=3>因为我查阅过语法资料,虽然形容词和动词都可以作谓语,但是形容词作谓语时,一般情况下后面是不能带宾语的;而动词作谓语时除去不及物动词之外,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带宾语的。</FONT></B></P>
<P><B><FONT face=宋体 size=3>现在的分岐就在于“篆”到底是作为动词篆刻这个意思来使用,还是作为一种书法字体的名称来使用的?但据我所知,篆作为一种书法字体来使用时通常是这几个词语:大篆、小篆、篆体、篆书,而很少听到有“篆字”这样的词。所以请老师们帮我解答下这个疑问,谢谢!</FONT></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8 12:28:53编辑过]
归莫归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94 小时
主题
250

2947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二零零八年殿试状元 初级学堂校长 ...

Rank: 10Rank: 10

UID
16058
经验
275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7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15:11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夜微凉</I>在2009-3-8 12:21:47的发言:</B>
<P><FONT face=宋体 size=3><B>老师,我今天也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句法的。前几天碰到一个五言的出句——炉烟虚篆字,很多同学在分析这个句的句法时都这样分析:</B></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 size=3><B>炉烟(名词偏正词组,作主语)虚(形容词,作谓语)篆字(名词偏正词组,作宾语)</B></FONT></P>
<P><B><FONT face=宋体 size=3>但我对这个出句的分析却一直是:</FONT></B></P>
<P><B><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 size=3>炉烟(名词偏正词组,作主语)虚篆(副词加动词偏正词组,作谓语)字(名词,作宾语)</FONT></B></P>
<P><B><FONT face=宋体 size=3>因为我查阅过语法资料,虽然形容词和动词都可以作谓语,但是形容词作谓语时,一般情况下后面是不能带宾语的;而动词作谓语时除去不及物动词之外,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带宾语的。</FONT></B></P>
<P><B><FONT face=宋体 size=3>现在的分岐就在于“篆”到底是作为动词篆刻这个意思来使用,还是作为一种书法字体的名称来使用的?但据我所知,篆作为一种书法字体来使用时通常是这几个词语:大篆、小篆、篆体、篆书,而很少听到有“篆字”这样的词。所以请老师们帮我解答下这个疑问,谢谢!</FONT></B></P></DIV>
<P>篆字,就是篆书。你是否听说过“双手能写梅花篆字”这句话?此语多见于说书之场所,来赞风流才子篆字之妙的。</P>
<P>你所举之例,为使动句,完整滴解释是:<B><FONT color=#0909f7 size=3>炉烟--(使)--篆字--虚。
</FONT></B>
所以,本句的意节是:

<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炉烟(名词偏正词组,作主语)虚(形容词,作谓语)篆字(名词偏正词组,作宾语)</FONT></P>
<P><B><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FONT></B></P>古人此类用法极多,包括名词动用,也多为此类句式。举个最常见的:“家天下”,就是 使天下成为自己的家。多喻指专制统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8 15:22:18编辑过]
举目苍苍, 蒹葭丛里分舟影
转身寂寂, 杨柳楼头问燕踪 —罗衣赠
九遐府: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display.php?fid=2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20

565

帖子

2

精华

769

积分

联都贵宾

风月闲人

Rank: 4Rank: 4

UID
19471
经验
7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28
117
发表于 2009-3-8 15: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苍老师的解释,我现在明白了,这个出句的句意大概是说——香烟袅袅,使炉上篆刻的文字变得模糊不清。谢谢![em23][em23][em23]
归莫归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1 小时
主题
4

180

帖子

1

精华

144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0368
经验
1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13
118
发表于 2009-3-8 16:2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夜微凉</I>在2009-3-8 15:31:50的发言:</B>
谢谢苍老师的解释,我现在明白了,这个出句的句意大概是说——香烟袅袅,使炉上篆刻的文字变得模糊不清。谢谢![em23][em23][em23]</DIV>
<P>
<P><b><FONT color=#0909f7 size=3>炉烟虚篆字</FONT></b></P>
<P>我觉得理解成炉烟袅袅,隔着烟雾看那篆字若隐若现比较好。嘻嘻……</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3 小时
主题
6

310

帖子

0

精华

244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9506
经验
29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2
119
发表于 2009-3-8 20:0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苍苍</I>在2009-3-5 18:38:46的发言:</B>




<P>     空空道人是人人敬仰的大师,他对于“坚持重道尊师方向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这一联的是否隔的评价,比较系统全面,扬校的观点与之相仿,概括起来,那就是:<FONT color=#ff0000><B>单看这副联,上下各自说了一件事,是隔了;但是如果把它挂到教育局门口,就不隔了。</B>
      </FONT><FONT color=#000000>这正是特定环境与一般环境的区别所致,也印证我的观点(上面被兔儿标为红字的部分)。</FONT>
<P><FONT color=#ff0000><B>   </B></FONT><FONT color=#000000>再说花校的观点。我估计兔儿是不是理解错了?请再把你说的那个帖子前后连起来看看,就知道花校想说的是什么了。</FONT></P></DIV>
<P>
<P>空空道人个人的观点是那一联判为“不隔”!(请参考空空道人的原文:<a href="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34530&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34530&amp;page=1</A> 空道人的文章在2楼,他明确指出“<FONT color=#3300ff>赞同后一种观点</FONT>”)显然,与苍老师的观点是相反的;</P>
<P>当然,也会有老师们反对空道人,这样的话,这个话题的讨论将继续下去~~~~大师们尚且没有定论,那么我们在这里是不是也不应该将这一“有特定适用范围的联”定性?</P>
<P>再说杨校的观点:“<FONT color=#0000ff size=3>我的理解是:第一、“隔”与“不隔”是相对,不是绝对的;第二、“隔”与“不隔”是有适用范围的。第三、“隔”与“不隔”是随着对联创作的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的。</FONT>”显然,杨校是不赞成将“隔与不隔”绝对化的</P>
<P>“<FONT size=3>一副对联是否有合适的适用范围,并是否将其放在了合适的适用范围,决定了这副联“隔”还是“不隔”。</FONT>”而且,“隔与不隔不是绝对的”</P>
<P>我的观点:如果没有事先说明适用范围,是不适合去讨论“隔”这个概念的,至少,不能将其绝对化(将“意隔”作为基础知识作业里一联的第一考察点,毫无疑问是将其绝对化了)</P>
<P>还有,你不可能定义一个“通用的适用范围”。因为:</P>
<P>1)它适用的那个环境场景可能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但这是人们自己的问题,并不是联的问题。</P>
<P>2)而且,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对“一般场合”的感受和理解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P>
<P>举例:最后那个美女英雄一联,我看到有的同学也在说上下联并无关联,但是也有的同学说是“英雄娶美女”,我的想法:如果把此联用在一位军人的婚礼上,非常合适。</P>
<P>对于一位军人来说,或者对于一个有军人朋友的人来说,这个联应用的一般场合就是用来表现军人和其妻(或者女友)的;但对于专门喜欢把玩对联和历史典故的人来说,当作机巧联来应对便可以看作是他们的一般场合。</P>
<P>至于溪花的观点那个帖,我前后都看完了才发言的,不明白为何老师以为我理解错了?对于具体那个句子,我偏向幻的理解,但是赞成的是溪花的“思路”,因为没有事先给出的适用环境,才造成的争执。注意:我注明了是9楼发言的思路。我认为溪花也是认为隔这个概念不应绝对化。</P>
<P>至于作业中出现的联,我认为,作为第一讲的作业,是考察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如:平仄、韵律、古音(入声等)、词的结构等————这个前提我想是足够作为适用环境(也就是“一般场合”)的。</P>
<P>隔这个概念即使在大师们那里也是颇多争议的,所以在初级班、尤其第一节课,并不应作为考察点的标准,因为这样做显然是将这个概念绝对化了,而且是“过早地”绝对化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8 22:31:27编辑过]
淡定炎凉看,墨清当自珍。凝眸物长处,香郁漫红尘。                            ——————器小易盈学姐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3 小时
主题
6

310

帖子

0

精华

244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9506
经验
29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2
120
发表于 2009-3-8 20:17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苍苍</I>在2009-3-5 18:49:58的发言:</B>



<P>兔儿所言极是,俺一向在学习做一个书生滴! [em07][em07][em07]</P>
<P>因为啊 俺是山沟里长大的,20岁之前,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到现在,很多农民的习惯还保留着。嘿嘿!!!</P>
<P>生活中,三教九流的人,我都能跟他们谈得来,比较而言,乡里俗语,掌握的还可以。</P>
<P>说个别的事:逃之夭夭,是个成语,是说人逃跑的很快,一眨眼就没影了。其实是以讹传讹而来。最初是:桃之夭夭,说的是桃花盛开的美妙景色,夭,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妖娆的妖。</P>
<P>诗经,被古典文学爱好者封为至宝,其实大多是当时的乡下歌谣。</P>
<P>说了老半天,就为说明一个问题:书生跟书生气 其实米必然关系。
</P></DIV>
<P>老师举诗经的例子我很赞同,不过不同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P>老师对最后这个“一定属于机巧联”的辩解分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连起来看,却是自相矛盾的:

<P>机巧联并非没有实用性,但往往是技巧更重,很多时候是一种“卖弄联”,作业中的这一联,其实用性很明显:美女英雄——永恒的主题,这个主题在任何形式的艺术中都是永恒的,而且是最通俗的,所以,没有理由去强调必须是机巧

<P>如果因为有典故,就必须用典,那么,很多已经改变了原意的成语在被我们用作对联时该如何判定?就借老师举的“桃夭”一例,嘻嘻嘻!

<P>说起自相矛盾,老师在回答另一题为何不是机巧联时说到最后一联用语“通俗易懂”(明明很通俗的东西,偏偏一定要按典故解释,不是“书生气”是什么?[em07]),而后面却又去按字面分析,又仿佛这两个成语很不好理解......</P>
<P>不提书生了,老师还是去这里看看吧:<a href="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35657&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67&amp;ID=135657&amp;page=1</A></P>
<P>这是本兔儿的第二次邀请了<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8 20:51:17编辑过]
淡定炎凉看,墨清当自珍。凝眸物长处,香郁漫红尘。                            ——————器小易盈学姐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2-2 23:54 , Processed in 0.1115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