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心玩转金镶玉——嵌字出句大赛第十五场
[主评:湖边山麓 ]
本期嵌字:"拈"(不限字位)
汉典:
◎ 拈 niān
〈动〉
(1) (形声。从手,占声。本义:用指取物)
(2) 同本义 [pick up with the thumb and one or two fingers]
拈,揶也。——《说文》
拈,持也。——《广雅》
女何蚩而三招子。——《列子·汤问》。注:“拈,指取物也。”
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三国演义》
(3) 如:拈毫(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拈团儿(拈阄);拈撮(用指头取物);拈周试晬(抓周。小儿周岁从罗列的多种物品中拈取,旧俗以为可预测未来的性情志趣);拈酒(唐代口语。拿起酒杯吃酒)
(4) 摆弄 [fiddle with]。如:拈弄(摆弄);拈掇(摆弄;提及);拈花弄月(玩赏花月);拈花弄柳(比喻玩弄女性);拈花惹草(比喻挑逗异性;淫乱)
百度:
拈,用手指搓转,还可以用指取物
拼音:niǎn niān diān 简体部首:扌 部首笔画:3 总笔画:8
五笔:RHKG
汉字五行:木
[1] 拈(niǎn)用手指搓转。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引绵作线,揉纸使紧曰拈。”杨万里《观雪》诗:“倩谁细拈成汤饼。”
拈(niān)用指取物。如:信手拈来。《释名·释姿容》:“拈,粘也,两指翕之,粘着不放也。”杜甫《韦偃画马歌》:“戏拈秃得笔扫骅骝。”
拈(diān)通“敁”。
拈花微笑(拈niān)佛教典故。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大梵天王献上金色波罗花,佛即拈花示众,大众不解其意,惟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说,这是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法门,今付与迦叶。因此,后世禅宗推尊迦叶为始祖。
康熙字典释义:
【唐韵】【集韵】【韵会】𠀤奴兼切,音鲇。【说文】𢬴也。【广韵】指取物也。【杜甫诗】舍西柔桑叶可拈。 又【集韵】职琰切,音飐。【正韵】尼占切,音黏。义𠀤同。
拈,有别于拿,抓,捧,抄,这些词,拈使用恰到好处的力气,多一份体现不出小心的样子,少一分却拈不上来的感觉。
版主出句:
出句01:拈斤播两谁偷税[正阳恒叶]
出句02:拈毫弄管题诗趣[正阳恒叶]
出句03:拈酸吃醋伤情意[正阳恒叶]
出句04:摘艳拈华凭素手[正阳恒叶]
出句05:黄金二两谁拈撮[正阳恒叶]
出句06:拈轻怕重偷偷懒 [正阳恒叶]
出句07:拈来白雪堆公主 [正阳恒叶]
出句08:东西几两君拈掇[正阳恒叶]
出句09:纸片拈阄难认命[正阳恒叶]
出句10:扫径拈来前世蝶[正阳恒叶]
出句11:削发拈盂尘缘了[正阳恒叶]
出句12:独我相思拈入画[正阳恒叶]
出句13:独我拈梅无处送[正阳恒叶]
出句14:玉阶伫立拈花嗅[可儿]
出句15:拈香一起团团,甜蜜圆圆满满[可儿]
出句16:拈花不语,娇羞却把情郎顾[可儿]
出句17:雨亲花蕊风拈叶 [半水清]
出句18:拈来古句入新赋 [半水清]
出句19:拈来百蕊成佳酿[半水清]
出句20:素手拈花香玉指[天涯浪子]
出句21:拈来妙句敬山麓[天涯浪子]
出句22:拈花在手流波媚[月绣千江潮]
出句23:我欲拈花香玉案[清凉]
出句24:起笔梅花拈笔雪[清凉]
出句25:拈来柳色润诗笺[清凉]
出句26:拈花问柳新春咏[清凉]
出句27:占手拈成字[正阳恒叶]
出句28:摘艳拈花君不齿[杏花村]
出句29:手占为拈,拈得梅花讨好雪[杏花村]
出句30:拈针刺绣鸳鸯枕[正阳恒叶]
出句31:遍阅春秋拈妙句(天涯浪子)
出句32:手拈胡须习扮相 [半水清]
出句33:红袖拈花香染指 [半水清]
出句34:拈花无处送[正阳恒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