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7-10-12 10:00 编辑
二. 小时候 过早的断奶, 吃烯粥、糊糊撑大了胃, 使得我从小饭量就大, 脾气也大, 不屈不挠的两岁的小女孩竟然用小石头打破了同院的4岁的小男孩的头,…(现在也找不到那个小哥哥。不然要说 对不起了) 日本投降的那一年. 爸爸带着我离开了埋葬着妈妈的城市---济南, 回到了天津的老家, 三岁的我, 满口的山东口音.一头天生的小卷发, 乌黑闪亮的大眼睛安装在克服了东方人种五官平平的毛病的脸上, 鼓脑门, 凹眼窝, 右边的脸颊上按进去一个园园的酒窝. 加上, 两条舞蹈演员才有的匀称修长的腿, 除了耳朵小了点以外, 实在看来就是一个东方血统的西方式的小美人啦.爸爸用在济南挣来的钱买了一栋小楼房. 座落在天津马场道附近的文明区内, (云南路的聚英大楼 10号) 据说, 聚英大楼是八国联军进住天津时候的英租界. 这个胡同是一八九几年英国人盖的, 住着英国人, 因此取名聚英大楼, 我们家住在那里的时候就都是中国人了, 大多数住的是中等人家. 也 有几家是拉三轮的工人, 胡同里比较显赫的一家, 7号, 大门口挂着一个白底红字的牌子, 写着 功臣之家 .里面住着一位老太太, (活到90多岁) 那功臣就是他的儿子, 他儿子当年和周恩来在法国一起留学的好友, 解放后, 周总理只要来天津一定要到这家去看望老人, 我小的时候(一九四几年)胡同里有几间特殊的平房是过去英国人放汽车的车房, 只有大门,没有后窗, 当时住着几家贫苦的工人, 那年代在炎热的夏天, 没有风扇, 更没有电视, 空调了,家里除了一台电子管的话匣子, (收音机) 就是手电筒是电器了, 人们在晚饭后都走出家门出来乘凉. 那几家工人住的车房门前的空地最热闹, 二胡一拉, 就开始唱起了京剧, 满胡同的大婶, 大娘们, 也扇着大蒲扇, 坐在那里拉家常, 我时常也能拉着奶奶的衣角. 跟着有着一双漂亮的中国妇女裹着的小脚的祖母, 规规矩矩的.走出来, 玩一会, 祖母只生了我爸爸和大爸爸两岁的姑姑, 祖父不大爱讲话, 老实厚道, 为人和气, 祖母领导着我们这个家, 我们都怕她, 祖母严格的管教我, 吃饭时不能和大人们共吃大盘子里的菜. 要另用小盘子为我放一些菜, 不够吃和想吃别的均不能说, 不然就是没规矩, 祖母常说, 站要有站像, 坐要有坐像, 我这个不易训服的小姑娘, 常常在祖母的骂声中被纠正着各种错误的姿态和做法. 爷爷和善, 不骂我, 常背着我出去玩一会儿, 但谁也不能违背了奶奶的意愿, 不然大家一起挨骂, 我小小的心灵里总是不明白, 奶奶骂我那是因为我总是做不到奶奶要求的那么好, 可爷爷这么好, 为什么也总是挨骂呢? 尤其是爷爷一出门,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要看奶奶的脸色, 我不知道爷爷去了什么奶奶让他去又骂他去的地方, 也不明白爷爷做了什么使奶奶不高兴的大事, 我很少看到爸爸, 不记得爸爸对我有什么抚爱, 爸爸常常出远门, 好像不知道世界上爸爸也该爱孩子, 爸爸和奶奶一样看着我总是说我 这不好 那不对 .后来还常常带一个长的一般,又有点胖的孙姨来我家, 但看上去奶奶倒有点怕她, 我开始有了一点出去和小朋友玩耍的自由了, 不过一定要在奶奶限制的时间内回来, 我像出笼的小鸟. 在胡同里. 胡同口, 和小姑娘们跳呀!!唱呀!!!. 可奶奶给我做的布鞋就在这跳呀, 跑呀, 的过程中张开了嘴, 我看着破了的鞋, 不再笑了, 但也不哭. 一步一步的挨回了家去准备接受奶奶的一顿常时间的反复不断的训词, 我不知道我的童年为了鞋破了受过多少气, 直到上小学, 上中学, 我都没有好看的鞋穿, 上学后, 爸爸总是给我买球鞋穿, 说为了多穿些时候不破, 可人家的小姑娘都穿布鞋. 皮鞋, 我只好一双一双的穿着臭而不透气的球鞋, 大学毕业的那一年爸爸去北京办事顺便到北航去看我, 我还穿着一双打了补丁的破布鞋, 爸爸说: 你的鞋破了, 我苦笑着说: 毕了业我就有可以买鞋的钱了, 爸爸听了什么都说不出来… 不知道大家喜欢看吗 请说一声 如果大家喜欢看 我会再发出来的。。。待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