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罗初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唐朝之赋集,取格律之精华。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31 | 只看该作者
 

唐·柳宗元《永州八記》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餘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囬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僕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縈青繚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顥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觴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鉧潭记

  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於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歟?


  钻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於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餘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囬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灃、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为“渴”。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瀨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而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词,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瀨,退贮溪穀,摇飃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餘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餘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於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紆餘,睨若无穷,然卒入於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巔,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於是始穷也。


  石涧记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亙石为底,达於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閫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瀨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於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餘未信之。


  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年至公元八一九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柳宗元贞元九年(公元七九三年)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调为蓝田县尉。不久,囬朝任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为同官,并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柳宗元被擢为礼部员外郎,协同王叔文诸人,在半年内推行了一系列进步措施,由是为宦官、藩镇、保守官僚所反对。同年八月,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即宪宗,改元永贞。九月,王叔文集团遭到*。柳宗元初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陈諫、韩曄、凌准、程异亦同时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

  永贞元年冬,柳宗元到达永州贬所。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瞭解人民疾苦,游览本州山水名胜,写下不少诗文名篇。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春,奉召至京师。三月,又外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六月至任所,官虽稍升,而地更僻远。他在这里兴利除弊,修整州容,发展生产,兴办学校,释放奴婢,政绩卓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病歿。当地居民哀悼他,在罗池地方建庙纪念。现在柳州市柳侯公园内,还有柳宗元衣冠墓。诗歌的数量较少,只存一百四十多首,都是贬謫以后所作。前人评论柳诗,大多以为是继承陶渊明传统,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的集子,为刘禹锡所编,题《河东先生集》,宋初穆修始为刊行。《四库全书》所收宋韩醇《詁训柳先生文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为现存柳集最早的本子。宋童宗说音注、张敦颐音辨、潘纬音义的《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四十三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一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为现行影印本之最早者。宋童宗说注《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四十五卷,宋建州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宋魏怀忠编注《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二十一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龙城录》二卷、附录八卷,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文渊阁本。宋廖莹中编注《河东先生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补遗、附录等,为宋人注本中最后的一种,有隐庐影印宋刻世堂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以排印,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重印本。明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五卷、遗文、附录等,虽采辑旧注,中多蒋氏自注的部分;有明三径藏书刻本、《四部备要》排印本。

  柳宗元生平事迹,参见韩愈《柳子厚墓誌铭》、新、旧《唐书》本传、文安礼《柳先生年谱》(载五百家注柳集卷首,别有《粤雅堂丛书》本)。今人著作,施子瑜《柳宗元年谱》(载《武汉大学学报》一九五七年第一期,有湖北人民出版社本),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柳宗元年谱初稿》(载《山西师院》一九七四年第三期),可供参考。关於柳宗元的研究论著,章士釗《柳文指要》,取材详博,为论柳著作的巨帙,但其中多扬柳抑韩之论。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32 | 只看该作者
唐·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偽临朝武氏者[1],人非温顺,地实寒微[2]。昔充太宗下陈[3],尝以更衣入侍[4]。洎乎晚节[5],秽乱春宫[6]。密隐先帝之私[7],阴图后庭之嬖[8]。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9];掩袖工谗[10],狐媚偏能惑主[11]。践元后於翬翟[12],陷吾君於聚麀[13]。加以虺蜴為心[14],豺狼成性,近狎邪僻[15],残害忠良[16],杀姊屠兄[17],弑君鴆母[18]。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19]。君之爱子,幽之於别宫[20];贼之宗盟[21],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22],朱虚侯之已亡[23]。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24];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25]。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塚子[26]。奉先帝之遗训[27],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28],良有以也[29];桓君山之流涕[30],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31]。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32],爰举义旗[33],誓清妖孽。南连百越[34],北尽三河[35],铁骑成群,玉轴相接[36]。海陵红粟[37],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38],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39],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40]。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公等或家传汉爵[41],或地协周亲[42],或膺重寄于爪牙[43],或受顾命于宣室[44]。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45]?儻能转祸為福[46],送往事居[47],共立勤王之勋[48],无废旧君之命[49],凡诸爵赏,同指山河[50]。若其眷恋穷城[51],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52],必貽后至之诛[53]。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选自清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


  註释:

  [1]偽:指非法的,表示不為正统所承认的意思。临朝:蒞临朝廷掌握政权。[2]地:指家庭、家族的社会地位。[3]下陈:古人宾主相馈赠礼物、陈列在堂下,称為“下陈”。因而,古代统治者充实於府库、内宫的财物、妾婢,亦称“下陈”。这里指武则天曾充当过唐太宗的才人。[4]更衣:换衣。古人在宴会中常以此作為离席休息或入厕的托言。《汉书》记载:歌女卫子夫乘汉武帝更衣时入侍而得宠倖。这里藉以说明武则天以不光彩的手段得到唐太宗的宠倖。[5]洎(jì记):及,到。晚节:后来。[6]春宫:亦称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后人常借指太子。[7]私:宠倖。[8]嬖(pì闭)宠爱。[9]蛾眉:原以蚕蛾的触鬚比喻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这里借指美女。[10]掩袖工谗:说武则天善於进谗害人。《战国策》记载:楚王夫人郑袖对楚王所爱美女说:“楚王喜欢你的美貌,但讨厌你的鼻子,以后见到楚王,要掩住你的鼻子。”美女照办,楚王因而发怒,割去美女的鼻子。这里借此暗指武则天曾偷偷窒息亲生女儿,而嫁祸于王皇后,使皇后失宠的事(见《新唐书·后妃传》)。[11]狐媚:唐代迷信狐仙,认為狐狸能迷惑害人,所以称用手段迷人為狐媚。[12]元后:正宫皇后。翬翟(huì—dì灰狄):用美丽鸟羽织成的衣服,指皇后的礼服。翬,五彩雉鸡。翟,长尾山鸡。[13]聚麀(yōu忧):多匹牡鹿共有一匹牝鹿。麀,母鹿。语出《礼记·曲礼上》:“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这句意谓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姬妾,现在当上高宗的皇后,使高宗乱伦。[14],虺蜴(huǐ—yì毁易):指毒物。虺,毒蛇。蜴,蜥蜴,古人以為有毒。[15]狎:亲近。邪僻:指不正派的人。[16]忠良:指因反对武后而先后被杀的长孙无忌、上官仪,褚遂亮等大臣。[17]杀姊屠兄:据《旧唐书·外戚传》记载:武则天被册立為皇后之后,陆续杀死侄儿武惟良、武怀远和姊女贺兰氏。兄武元庆、武元爽也被贬謫而死。[18]弑君鴆(zhèn振)母:谋杀君王、毒死母亲。其实史书中并无武后谋杀唐高宗和毒死母亲的记载。弑,臣下杀死君王。鴆,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其羽毛浸酒能毒死人。[19]窥窃神器:阴谋取得帝位。神器,指皇位。[20]君之爱子,幽之於别宫:指唐高宗死后,中宗李显继位,旋被武后废為庐陵王,改立睿宗李旦為帝,但实际上是被幽禁起来(事见《新唐书·后妃传》)。二句為下文“六尺之孤何在“张本。[21]宗盟:家属和党羽。[22]霍子孟:名霍光,西汉大臣,受汉武帝遗詔,辅助幼主汉昭帝;昭帝死后,昌邑王刘贺继位,荒嬉无道,霍光又废刘贺,更立宣帝,是安定西汉王朝的重臣(事见《汉书·霍光传》)。作:兴起。[22]朱虚侯:汉高祖子齐惠王肥的次子,名刘章,封朱虚侯。高祖死后,吕后专政,重用吕氏,危及刘氏天下,刘章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合谋,诛灭吕氏,拥立文帝,稳定了西汉王朝(事见《汉书·高五王传》)。[24]“燕啄皇孙”二句:《汉书·五行志》记载:汉成帝时有童谣说“燕飞来,啄皇孙”。后赵飞燕入宫為皇后,因无子而妬杀了许多皇子,汉成帝因此无后嗣。不久,王莽篡政,西汉灭亡。这里借汉朝故事,指斥武则天先后废杀太子李忠、李弘、李贤,致使唐室倾危。祚,指皇位,国统。[25]“龙漦(lí利)帝后”二句: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当夏王朝衰落时,有两条神龙降临宫庭中,夏帝把龙的唾涎用木盒藏起来,到周厉王时,木盒开啟,龙漦溢出,化為玄黿流入后宫,一宫女感而有孕,生襃姒。后幽王為其所惑,废太子,西周终於灭亡。漦,涎沫。[26]塚子:嫡长子。[27]先帝:指刚死去的唐高宗。[28]宋微子:微子名啟,是殷紂王的庶兄,被封于宋,所以称“宋微子”。殷亡后,微子去朝见周王,路过荒废了的殷旧都,作《麦秀歌》来寄託自己亡国的悲哀(见《尚书大传》)。这里是李敬业的自喻。[29]良:确实、真的。以:缘因。[30]桓君山:东汉人,名谭,光武帝时為给事中,因反对当时盛行的讖纬神学,而被贬為六安县丞,忧鬱而死(事见《后汉书·桓谭传》)。[31]社稷:原為帝王所祭祀的土神和穀神,后借指国家。[32]宇内:天下。推心:指人心所推重。[33]爰:於是。[34]百越:通“百粤”。古代越族有百种,故称“百越”。这里指越人所居的偏远的东南沿海。[35]三河:洛阳附近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是当时政治中心所在的中原之地。[36]玉轴:战车的美称。[37]海陵: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泰州市,地在扬州附近,汉代曾在此置粮仓。红粟:米因久藏而发酵变成红色。靡:无,不。[38]江浦:长江沿岸。浦,水边的平地。黄旗:指王者之旗。[39]班声:马嘶鸣声。[40]喑:(yìn阴)呜、叱吒(zhà炸):发怒时的喝叫声。[41]公等:诸位。家传汉爵:拥有世代传袭的爵位。汉初曾大封功臣以爵位,可世代传下去,所以称“汉爵”。[42]地协周亲:指身份地位都是皇家的宗室或姻亲。协,相配,相合。周亲,至亲。[43]膺(应yìng):承受。爪牙:喻武将。[44]顾命:君王临死时的遗命。宣室:汉宫中有宣室殿,是皇帝斋戒的地方,汉文帝曾在此召见并咨问贾谊,后借指皇帝郑重召问大臣之处。[45]一抔(剖póu)之土:语出《史记·张释之传》:“假令愚民取长陵(汉高祖陵)一抔土,陛下将何法以加之乎?”这里借指皇帝的陵墓。六尺之孤:指继承皇位的新君。安在:有本作“何托”。参阅前注[20]。[46]儻:通“倘”,倘若,或者。[47]送往事居:送走死去的,侍奉在生的。往,死者,指高宗。居,在生者,指中宗。[48]勤王:指臣下起兵救援王室。[49]旧君:指已死的皇帝,一作“大君”,义近。[50]“同指山河”二句:语出《史记》,汉初大封功臣,誓词云:“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寧,爰及苗裔。”这里意為有功者授予爵位,子孙永享,可以指山河為誓。[51]穷城:指孤立无援的城邑。[52]昧:不分明。几(jī机):跡象。[53]貽(yí怡):遗下,留下。后至之诛:意思说迟疑不囬应,一定要加以惩治。语见《周礼·大司马》,原句為“比军眾,诛后至者。”


  作者小传:

  骆宾王,约公元*零年至?,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早慧,七岁能赋诗,有“神童”之誉。早年随父游学于齐鲁一带,有志节,以诗文著称,与当时著名文士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曾在道王李元庆幕府中供职,后又歷任武功、长安两县主薄。此间曾随军到过西域,及宦游於蜀滇一带。唐高宗永徽年间官至侍御史,因上书言政事而获罪入狱,并贬為临海县丞,乃怏怏弃官而去。光宅元年(公元六八四年)武则天称制,李敬业在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起兵反对武氏。他投在李敬业幕下,专撰军中书檄。讨武失败后,下落不明,有说投水而死,有说在灵隐寺出家為僧。

  骆宾王怀才不遇,一世落魄,但其诗文却颇有成就。他善為五言诗,七言歌行尤為擅长,其中不乏托物寄兴,直抒胸臆的佳作。这些都奠定了他作為“唐初四杰”之一的地位。骆宾王的诗文,早在唐中宗时,就有人為之搜采结集,仅存一百餘篇。其诗文集名称甚多,至明胡应麟始命名為《临海集》。清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最称完备。

  落落校録编辑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33 | 只看该作者
唐·魏徵《道觀內柏樹賦(並序)》


  元坛内有柏树焉,封植营护,几乎二纪。枝干扶疏,不过数尺,笼於眾草之中,覆乎丛棘之下,虽磊落节目,不改本性,然而翳薈蒙蘢,莫能自申达也。惜其不生高峰,临绝壑,笼日月,带云霞,而与夫拥肿之徒,杂糅兹地,此岂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者哉?有感於怀,喟然而赋。其词曰:

  览大钧之播化,察草木之殊类。雨露清而并荣,霜雪г而俱悴。唯丸丸之庭柏,稟自然而醇粹。涉青阳不增其华,历元英不减其翠。原斯木之攸挺,植新甫之高岑。干霄汉以上秀,绝无地而下临。笼日月以散彩,俯赩霞而结阴。迈千祀而逾茂,秉四时而一心。灵根再徙,兹庭爰植。高节未彰,贞心谁识。既杂遝乎眾草,又芜没乎丛棘。匪王孙之见知,志耿介其何极?若乃春风起於末,美景丽乎中园。水含苔於曲浦,草铺露於平原。成蹊花乱,幽谷鶯喧。徒耿然而自抚,谢桃李而无言。至於日穷於纪,岁云暮止。飘蓬乱惊,愁€叠起。冰凝无际,雪飞千里。顾眾类之颯然,鬱亭亭而孤峙。贵不移於本性,方有儷乎君子。聊染翰以寄怀,庶无亏於善始。(《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九)


览大钧之播化,察草木之殊类。
雨露清而并荣,霜雪г而俱悴。
唯丸丸之庭柏,稟自然而醇粹。
涉青阳不增其华,历元英不减其翠。

原斯木之攸挺,植新甫之高岑。

干霄汉以上秀,绝无地而下临。
笼日月以散彩,俯赩霞而结阴。
迈千祀而逾茂,秉四时而一心。

灵根再徙,兹庭爰植。

高节未彰,贞心谁识。
既杂遝乎眾草,又芜没乎丛棘。
匪王孙之见知,志耿介其何极?

若乃春风起於末,美景丽乎中园。

水含苔於曲浦,草铺露於平原。
成蹊花乱,幽谷鶯喧。
徒耿然而自抚,谢桃李而无言。

至於日穷於纪,岁云暮止。

飘蓬乱惊,愁€叠起。
冰凝无际,雪飞千里。
顾眾类之颯然,鬱亭亭而孤峙。
贵不移於本性,方有儷乎君子。
聊染翰以寄怀,庶无亏於善始。



      
古: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  ◆类【去声四寘】
    г  
古:仄仄平平通平 平仄 平平?  ◆悴【去声四寘】
      
古:仄平平平通仄 仄仄平平平仄  ◆粹【去声四寘】
      
古:仄平平通平通通 仄平平通仄通仄  ◆翠【去声四寘】

      
古: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平平  ◆岑【下平十二侵】
      
古:通平仄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通  ◆临【下平十二侵】
      
古:通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  ◆阴【下平十二侵】
      
古: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心【下平十二侵】

      
古:平平仄仄 平通平仄  ◆植【入声十三职】
      
古: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  ◆识【入声十三职】
      
古:仄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仄  ◆棘【入声十三职】
      
古:仄通平平仄平 仄仄仄通平仄  ◆极【入声十三职】

      
古:仄仄平平仄平 仄 仄仄通平通平  ◆园【上平十三元】
      
古:仄平平平仄仄 仄通仄平平平  ◆原【上平十三元】
      
古: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  ◆喧【上平十三元】
      
古: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平  ◆言【上平十三元】

      
古: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  ◆止【上声四纸】
      
古:平平仄平 平 仄仄  ◆起【上声四纸】
      
古:平通平仄 仄平平仄  ◆里【上声四纸】
      
古: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  ◆峙【上声四纸】
      
古:仄通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  ◆子【上声四纸】
    怀  
古:平仄通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仄  ◆始【上声四纸】







  关於魏徴:

  徵字元成,钜鹿曲城人。少以策干李密不用,后随密来降,授秘书丞。隐太子引為洗马。太子败,太宗引為詹事主簿。及践祚,迁秘书监,参预朝政,进侍中,封郑国公,拜太子太师。薨年六十四,赠司空相州都督,諡曰文贞。(《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九)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有大志。初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拜諫议大夫、秘书监,寻晋检校侍中,封郑国公。以疾辞职,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徵性谅直,知无不言。太宗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尝以古名臣称之。校辑秘省群书,及撰齐、梁、陈、周、隋诸史,序论多出其手。卒諡文贞。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47 | 只看该作者
唐·白居易赋集








01、唐·白居易《大巧若拙赋》



 以“随物成器,巧在其中”为韵

  巧之小者有为,可得而闚;巧之大者无迹,不可得而知。盖取之於巽,受之以随。动而有度,举必合规。故曰大巧若拙,其义在斯。尔乃抡材於山木,审器於轨物。将务乎心匠之忖度,不在乎手泽之翦拂。故为栋者资其自天之端,为轮者取其因地之屈。其公也於物无情,其正也依法有程。既游艺而功立,亦居肆而事成。大墟乎目击,材无所弃;取舍资乎指顾,物莫能争。然後任道宏用,随形制器。信无为而为,因所利而利。不凝滞於物,必简易於事。岂朝疲而暮倦,庶日省而月试。知大巧之有成,见庶物之无弃。然则比其义,取其类。亦犹善从政者,物得其宜;能官人者,才适其位。嘉其尺度有则,绳墨无挠。工非剞劂,自得不矜之能;器靡雕锼,谁识无心之巧。众谓之拙,以其因物不改;我为之巧,以其成功不宰。不改故物全,不宰故功倍。遇以神也,郢人之术攸同;合乎道焉,老氏之言斯在。噫!舟车器异,杞梓材殊。罔枉枘以凿,罔破圆为觚。必将考广狭以分寸,审刓方以规模。则物不能以长短隐,材不能以曲直诬。是谓心之术也,岂虑手之伤乎?且夫大盈若冲,大明若蒙。是以大巧,弃其末工。则知巧在乎不违天真,非劳形於木人之内;巧在乎无枉物情,非役神於棘刺之中。若然者,岂徒与班倕之辈骋技而校功哉。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47 | 只看该作者
02、唐·白居易《动静交相养赋》


 动静交相养赋(并序)
  居易常见今之立身从事者,有失於动,有失於静,斯由动静俱不得其时与理也。因述其所以然,用自敬遵,命曰《动静交相养赋》云:
  天地有常道,万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终静,济之以动;性不可以终动,济之以静。养之则两全而交利,不养则两伤而交病。故圣人取诸《震》以发身,受诸《复》而知命。所以《庄子》曰“智养恬”,《易》曰“蒙养正”。吾观天文,其中有程。日明则月晦,日晦则月明。明晦交养,昼夜乃成。吾观岁功,其中有信。阳进则阴退,阳退则阴:则动养静之道斯存;且有者,生於无也,斯则无为母,有为子,以母养子,生成之理:则静养动之理明矣。所以动之为用,在气为春,在鸟为飞。在舟为楫,在弩为机。不有动也,静将畴依?所以静之为用,在虫为蛰,在水为止。在门为键,在轮为柅。不有静也,动奚资始?则知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吾何以知交养之然哉?以此有以见人之生於世,出处相济,必有时而行,非匏瓜不可以长系;人之善其身,枉直相循,必有时而屈,故尺蠖不可以长伸。嗟夫!今之人,知动之可以成功,不知非其时,动亦为凶;知静之可以立德,不知非其理,静亦为贼。大矣哉!动静之际,圣人其难之。先之则过时,後之则不及时。交养之间,不容毫厘。故老氏观妙,颜氏知几。噫!非二君子,吾谁与归。

  本文来源及依据版本:
  《白居易全集》 (丁如明 聂世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5年5月 第一版 第1次印刷 统一书号:ISBN7-5352-2451-5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48 | 只看该作者
03、唐·白居易 《泛渭赋(并序)》


  右丞相高公之掌贡举也,予以乡贡进士举及第;左丞相郑公之领选部也,予以书判拔萃亚科。十九年,天子并命二公对掌钧轴,朝野无事,人物甚安。明年春,予为校书郎,始徙家秦中,卜居於渭上。上乐时和岁稔,万物得其宜;下括铥遂官闲,一身得其所。既美二公佐清静之理,又荷二公垂特达之恩,发於嗟叹,流为咏歌。予时泛舟於渭,因为《泛渭赋》以导其意。词曰:
  亭亭华山下有人,兮望兮,爱彼三峰之白云;泛泛渭水上有舟,沿兮氵斥兮,爱彼百里之清流。以我为太平之人兮,得於斯而优游。又感阳春之气熙熙兮,乐天和而不忧。曰予生之幸兮,时哉时哉。当皇唐受命之九叶兮,夷与华而无氛埃。及帝缵位之二纪兮,命高与郑为盐梅。二贤兮爰立,四门兮大开。凡读儒书与履儒行者,率充赋而西来。虽片艺而必收兮,故不弃予之小才。感再遇於知己,心惭怍而徘徊。登予名於太常兮,署予职於兰台。台有兰兮阁有芸,芳菲菲兮其可袭。备一官而无事,又不维而不絷。家去省兮百里,每三旬而两入。川有渭兮山有华,澹悠悠其可赏。目白云兮漱清流,其或偃而或仰。门去渭兮百步,常一曰而三往。夜分兮扣舷,天无云兮水无烟。迟迟兮明月,波澹滟兮棹夤缘。曰暮兮舟泊,草萋萋兮沙漠漠。习习兮春风,岸柳动兮渚花落。发浩歌以长引,举浊醪而缓酌。春冉冉兮其将尽,予何为乎不乐。鸟乐兮云际,鸣嘤嘤兮飞裔裔;鱼乐兮泉底,拨拨兮尾氵敝氵敝;我乐兮圣代,心融融兮神泄泄。伊万物各得其乐者,由圣贤之相契。贤致圣於无为,圣致贤於既济。凝为和兮聚五福,发为春兮消六。不我後兮不我先,适当我兮生之世。彼鳞虫兮与羽族,咸知乐而不知惠。我为人兮最灵,所以愧贤相而荷圣帝。乐乎乐乎,泛於渭兮咏而归,聊逍遥以卒岁。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49 | 只看该作者
04、唐·白居易《鸡距笔赋》


  以“中山兔毫作之尤妙”为韵

  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就足之中,奋发者利距;在毛之内,秀出者长毫。合为乎笔,正得其要。象彼足距,曲尽其妙。圆而直,始造意於蒙恬;利而铦,终骋能於逸少。始则创因智士,制在良工。拔毫为锋,截竹为筒。视其端若武安君之头锐,窥其管如元元氏之心空。岂不以中山之明视劲而迅,汝阴之翰音勇而雄。一毛不成,采众毫於三穴之内;四者可弃,取锐武於五德之中。双美是合,两揆相同。故不得兔毫,无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及夫亲手泽,随指顾。秉以律,动有度。染松烟之墨,洒鹅毛之素。莫不画为屈铁,点成垂露。若用之交战,则摧敌而先鸣;若用之草圣,则擅场而独步。察所以,稽其故。虽云任物以用长,亦在假名而善喻。向使但随物弃,不与人遇。则距畜缩於晨鸡,毫摧残於寒免。又安得取名於彼,移用在兹。映赤管状绀趾乍举,对红笺疑锦臆初披。辍翰停毫,既象乎翘足就栖之夕;挥芒拂锐,又似乎奋拳引斗之时。苟名实之相副,信动静而似之。其用不困,其美无俦。因草为号者质陋,折蒲而书者体柔。彼皆琐细,此实殊尤。是以搦之而变成金距,书之而化作银钩。夫然,则董狐操可以修为良史,宣尼握可以删定《春秋》。其不象鸡之羽者,鄙其轻薄;不取鸡之冠者,恶其软弱。斯距也,如剑如戟,可系可缚。将壮我之毫,必假尔之锋锷。遂使见之者书狂发,秉之者笔力作。挫万物而人文成,草入行而鸟迹落。缥囊或处,类藏锥之沈潜;团扇或书,同舞镜之挥霍。儒有学书临水,负笈登山。含毫既至,握管未还。过兔园而易感,望鸡树以难攀。愿争雄於爪趾之下,冀得隽於笔砚之间。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49 | 只看该作者
05、唐·白居易《洛川晴望赋》


  以“愿拾青紫”为韵

  金商应律,玉斗西建。嘉旬雨之时晴,叶秋成而适愿。是用步闾里,询黎献。皇风演溢,歌且听於升平;圣泽汪洋,诵不闻於胥怨。尔乃命亲懿,会朋执。赋邙山,眺洛邑。天寥而云静,气肃杀而风急。三川浩浩以奔流,双阙峨峨而屹立。飞梁径度,讶残虹之未消;翠瓦光凝,惊宿雨之犹湿。嘉三时之是务,观五谷之斯入。览涤场之在勤,知滞穗之见拾。及夫日色黯黯,寒光荧荧。远水澄碧,群山结青。山水隐映,花气氲冥。瞻上阳之宫阙兮,胜仙家之福庭。望中岳之林岭兮,似天台之翠屏。宜其回銮舆兮检玉牒,朝千官兮御百灵。使西宾之夸少弭,东人之思攸宁。不亦盛哉!客有感阳舒,咏乐只。挥毫翰,独徙倚。愿得采於刍荛,终期拾乎青紫。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0 | 只看该作者
06唐·白居易《求元珠赋》


 以“元非智求,珠以真得”为韵
  至乎哉!元珠之为物也,渊渊绵绵,不知其然。存乎视听之表,生乎天地之先。其中有象,与道相全。求之者刳其心,俾损之又损;得之者反其性,乃元之又元。元无音,听之则希;珠无体,搏之则微。故以音而求者妄,以体而得者非。倏尔去焉,将冥而齐往;忽乎来矣,与罔象而同归。是以圣人之求元珠也,损明圣,薄仁义。索之惟艰,失之孔易。将在乎以心忘心,以智去智。其难得也,剧乎剖巨蚌之胎;其难求也,甚乎伺骊龙之睡。夫惟不不昧,至明至幽。将致之於驯致,岂求之於躁求。性失则遗,若合浦之徙去;心虚潜至,同夜光之暗投。斯乃动为道枢,静为心符。至光不耀,至真不渝。察之无形,谓其有而非有;应之有信,谓其无而非无。故立喻比夫至宝,强名谓之元珠。名不徒尔,喻必有以。以不凝滞为圆,以不炫耀为美。盖外明者不若内明之理,纯白者不若虚白之旨。藏於身不藏於川,在乎心不在乎水。然则外其心,颐其神,韬其光,保其真,虽无胫求之必臻;劳其智,役其识,肆其志,徇其惑,虽没齿求之不得。则知真宗奥秘,妙本冥默。珠者无形之形,元者无色之色。亦何必游赤水之上,造昆邱之侧。苟悟漆园之言,可臻元珠之极。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0 | 只看该作者
07、唐·白居易《伤远行赋》


 求元珠赋(以“元非智求,珠以真得”为韵)
  至乎哉!元珠之为物也,渊渊绵绵,不知其然。存乎视听之表,生乎天地之先。其中有象,与道相全。求之者刳其心,俾损之又损;得之者反其性,乃元之又元。元无音,听之则希;珠无体,搏之则微。故以音而求者妄,以体而得者非。倏尔去焉,将窅冥而齐往;忽乎来矣,与罔象而同归。是以圣人之求元珠也,损明圣,薄仁义。索之惟艰,失之孔易。将在乎以心忘心,以智去智。其难得也,剧乎剖巨蚌之胎;其难求也,甚乎伺骊龙之睡。夫惟不皦不昧,至明至幽。将致之於驯致,岂求之於躁求。性失则遗,若合浦之徙去;心虚潜至,同夜光之暗投。斯乃动为道枢,静为心符。至光不耀,至真不渝。察之无形,谓其有而非有;应之有信,谓其无而非无。故立喻比夫至宝,强名谓之元珠。名不徒尔,喻必有以。以不凝滞为圆,以不炫耀为美。盖外明者,不若内明之理;纯白者,不若虚白之旨。藏於身不藏於川,在乎心不在乎水。然则外其心,颐其神,韬其光,保其真,虽无胫求之必臻;劳其智,役其识,肆其志,徇其惑,虽没齿求之不得。则知真宗奥秘,妙本冥默。珠者无形之形,元者无色之色。亦何必游赤水之上,造昆邱之侧。苟悟漆园之言,可臻元珠之极。

  注:今亦见此赋为《求玄珠赋》盖元为避讳玄而为。

  本文来源及依据版本:
  《白居易全集》 (丁如明 聂世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5年5月 第一版 第1次印刷 统一书号:ISBN7-5352-2451-5
  (赵云翔校辑、录入)
  附网络版载此文
  求元珠赋(以「元非智求,珠以真得」为韵)

  至乎哉元珠之为物也,渊渊绵绵,不知其然。存乎视听之表,生乎天地之先。其中有象,与道相全。求之者刳其心,俾损之又损;得之者反其性,乃元之又元。元无音,听之则希;珠无体,搏之则微。故以音而求者妄,以体而得者非。倏尔去焉,将冥而齐往;忽乎来矣,与罔象而同归。是以圣人之求元珠也,损明圣,薄仁义。索之惟艰,失之孔易。将在乎以心忘心,以智去智。其难得也,剧乎剖巨蚌之胎;其难求也,甚乎伺骊龙之睡。夫惟不不昧,至明至幽。将致之於驯致,岂求之於躁求。性失则遗,若合浦之徙去;心虚潜至,同夜光之暗投。斯乃动为道枢,静为心符。至光不耀,至真不渝。察之无形,谓其有而非有;应之有信,谓其无而非无。故立喻比夫至宝,强名谓之元珠。名不徒尔,喻必有以。以不凝滞为圆,以不炫耀为美。盖外明者不若内明之理,纯白者不若虚白之旨。藏於身不藏於川,在乎心不在乎水。然则外其心,颐其神,韬其光,保其真,虽无胫求之必臻;劳其智,役其识,肆其志,徇其惑,虽没齿求之不得。则知真宗奥秘,妙本冥默。珠者无形之形,元者无色之色。亦何必游赤水之上,造昆邱之侧。苟悟漆园之言,可臻元珠之极。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0 | 只看该作者
08、唐·白居易《省试性习相近远赋》


  以“君子之所慎焉”为韵
  噫!下自人,上达君。德以慎立,而性由习分。习则生常,将俾夫善恶区别;慎之在始,必辨乎是非纠纷。原夫性相近者,岂不以有教无类,其归於一揆;习相远者,岂不以殊途异致,乃差於千里。昏明波注,导为愚智之源;邪正歧分,开成理乱之轨。安得不稽其本,谋其始。观所恒,察所以。考成败而取舍,审臧否而行止。俾流遁者返迷途於骚人,积习者遵要道於君子。且夫德莫德於老氏,乃曰道是从矣;圣莫圣於宣尼,亦曰非生知之。则知德在修身,将见素而抱朴;圣由志学,必切问而近思。在乎积艺业於黍累,慎言行於毫厘。故得其门,志弥笃兮,性弥近矣;由其径,习愈精兮,道愈远而其旨可显,其义可举。勿谓习之近,徇迹而相背重阻;勿谓性之远,反真而相去几许。亦犹一源派别,随浑澄而或浊或清;一气脉分,任吹煦而为寒为暑。是以君子稽古於时习之初,辨惑於成性之所。然则性者中之和,习者外之徇。中和思於驯致,外徇戒於妄进。非所习而习则性伤,得所习而习则性顺。故圣与狂由乎念与罔念,福与祸在乎慎与不慎。慎之义,莫匪乎率道为本,见善而迁。观诚伪於既往,审进退於未然。故得之则至性大同,若水济水也;失之则众心不等,犹面隔面焉。诚哉性习之说,吾将以为教先。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2 | 只看该作者
唐·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原文及译解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白行简撰(原文)

  夫性命者人之本,嗜欲者人之利。本存利资、莫远乎衣食。既足,莫远乎欢娱。至精,极乎夫妇之道,合乎男女之情。情所知,莫甚交接。(交接者,夫妇行阴阳之道)。其余官爵、功名、实人怀之衰也。夫造构已为群伦之肇,造化之端,天地交接而覆载均。男女交接而阴阳顺。故仲尼称婚姻之大,诗人著《螽斯》之篇,考本寻根,不离此也。
      遂想男女之志,形貌妍嗤之类,缘情立仪,因像取意,隐伪变机,无不尽有。所难字异名,并随音注。始自童稚之岁,卒乎人事之终。虽则猥谈,理标佳境。具人之所乐,莫乐如此,所以名"大乐赋"。至于俚音号,辄无隐讳焉。唯迎笑于一时□□唯雅素□□□□赋曰:
  玄化初开,洪炉耀奇,铄劲成健,镕柔制雌,铸男女之两体,范阴阳之二义,观其男,既禀刚而立矩,女之质,亦叶顺而成规。 夫怀抱之时,总角之始,蛹带米囊,花含玉蕊,忽皮开而头露(男也),俄肉□而突起(女也)。时延岁改,生□□之乌毛(男也);日往月来,流涓涓之红水(女也)。既而男已羁冠,女当笄年,温润之容似玉,娇差之貌如仙。英威灿烂,绮态婵娟。素水雪净,粉颈花团。睹昂藏之材,已知挺秀;见窈窕之质,渐觉呈妍。 草木芳丽,云水容裔,嫩叶絮花,香风□砌。莺接翼想于男,分寸心为万计。然乃求吉士,部良媒。初六礼以盈止,复百两而爰来。既纳征于两九,娉交礼于同□。

  于是,青春之夜,红炜之下,冠缨之际,花绩将御。息已静默,有殊鹦鹉之言;柔情暗通,是念凤凰之卦。而乃出朱雀,揽红□,抬素足,抚玉臀。女握男茎,而女心忒忒;男含女舌,而男意昏昏。方以津液涂抹,上下揩擦。含情仰受,缝微锭而不知;用力前冲,茎突入而如割。观其童开点点,精漏汪汪,六带用拭,承筐侍将。然乃成于夫妇,所谓合乎阴阳。

  从兹一度,永无闭固。或高楼月夜,或闲窗早暮,读素女之经,看隐侧之铺,立鄣圆施,倚枕横布。美人仍脱罗裙,解秀裤,颊似花团,腰如束素。情宛转以潜舒,姣眼恒迷而下顾。初变体而折搦,后从头而勃□。或掀脚而过肩,或宣裙而至肚。然更□口嗍舌,碜□高抬。玉茎振怒而头举(男阴),金沟颤慑而唇开(女阴)。屹若孤峰,似嵯峨之挞坎;湛若幽谷,动趋趋(呼役)之鸡台。于是精液流澌,淫水洋溢。女伏枕而□腰,男据床而竣膝,玉茎上下来去,左右揩□。阳峰直入,邂逅于琴弦;阴于斜冲,参差磨于谷实。(《交接经》云:男阴头峰亦曰阴干。又《素女》曰:女人阴深一寸曰琴弦,五寸曰谷实,过谷实则死也。)莫不上挑下刺,侧拗傍揩。臀摇似振,□入如埋。暖滑□□,□□深深,或急抽,或慢□,浅插如婴儿含乳,深刺如冻蛇入窟。扇萁而和核欲吞,冲击而连根尽没。乍浅乍深,再浮现沉。舌入其口,□刺其心,湿达达鸣椤椤,或即据,或即捺,或久浸而淹留,或急抽而滑脱。方以帛子干拭,再内其中。袋□□而乱摆,茎逼过时而深攻。纵婴婴之声,每闻气促,举摇摇之足,时觉香见。然更纵湛上之□。用房中之术,行九浅而一深,待十候而方毕。既恣情而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女乃色变声颤,钗垂髻乱。慢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月临肩。男亦弥茫两目,摊垂四肢,精透子宫之内,津流丹穴之池。(《洞玄子》曰:女人阴孔为丹穴池也。)于是玉茎以退,金沟未盖,气力分张,表神散溃(若回)。□精尚湿,傍粘昼袋之间,□汗由多,流下尻门之外,侍女乃进罗帛具香汤,洗拭阴畔,整顾□裆。开花箱而换服,揽宝镜而重妆,方乃正朱履,下银床,含娇调笑,接抚徜徉。当此时之可戏,实同穴之难忘。

   更有婉娩姝姬,轻盈爱妾,好细眼长眉,啼□笑脸,皓齿□牡丹之唇,珠耳映芙蓉之颊。行步盈跚,言词宛惬。梳高髻之危峨,曳长裙辉烨。身轻若舞,向月里之琼树,声妙能歌,碎云间之玉叶,回眸干黑,发凤藻之夸花;含嘉舌衔,驻龙媒之喋躞。乃于明窗之下,白昼迁延,裙□尽脱,花钿皆弃。且扶拍以抱坐,渐瞢顾而放眠。含□嗍舌,抬腰束膝。龙婉转,蚕缠绵,眼瞢瞪,只蹁跹。鹰视须深,乃掀脚而细观;鹘床徒窄,方侧卧而斜穿。上下扪摸,纵横把握,姐姐哥哥,交相惹诺。或逼向尻,或含口嗍,既临床而伏挥,又骑肚倒踔。是时也,□□核袋而差为,夏姬掩□而耻作。则有□映素体,□转轻身,□精禁液,吸气咽津。是学道之全性,图保寿以延神。

   若乃夫少妻嫩,夫顺妻谦,节候则天和日暖(春也),闺阁则绣户朱帘。莺转林而相对,莺接翼于相兼。罗幌朝卷,炉香幕添,佯羞偃蹇,忍思□□。枕上交头,含朱唇之诧诧;花间接步,握素手之纤纤。其夏也,广院深房,红帏翠帐,笼日影于窗前,透花光于簟上。苕苕水柳,摇翠影于莲池;□□亭葵,散花光于画帐。莫不适意过多窈窕婆娑,含情体动,逍遥姿纵,妆薄衣轻,笑迎欢送。执纨扇而共摇,折花枝而对弄。步砌相偕,登筵乐动,俱□浴,似池沼之鸳鸯共寝匡床,如绣阁之鸾凤。 其秋也,玉簟犹展,朱衾半薰,庭槐□而叶落,池荷茂而花芬。收团扇而闭日,掩芳帐而垂云。弦高凤曲,锦织鸳纹,透帘光而皎毡,散香气之氤氲。此时也,夫怜夫爱,不若奉倩于文君。 其冬也,则暖室香闺,共会共携。披鸳鸯兮帏帐翡翠,枕珊瑚兮镜似颇黎。铺旃毡(毯)而雪敛,展绣被而花低。熏香则雕檀素象,插梳则镂掌红犀。萦凤带之花裙,点翠色之雪篦。□酒同倾,有春光之灼灼;红炉压膝,无寒色之凄凄。颜如半笑,眉似含啼。娇柔之婉娩,翠姣眼之迷低。在一坐之徘徊,何惭往燕,当重衾之缱绻,惟恨鸣鸡。 此夫妇四时之乐也,似桃李之成蹊。

  至若夫妇俱老,阴阳枯栲(朽),□空皮而□□,□无力而□□,尚田纵快于心,不虑泄精于脑,信房中之精,实人间之好妙。

  若乃皇帝下南面,归西殿,渌服引前,香风后扇。妓女娇迎,宫官拜见。新声欲奏,梨园之乐来庭,菱角初尝,上林之珍入贡。于是阉童严卫,女奴进膳,昭仪起歌,婕妤侍宴。成贵妃于梦龙,幸皇后于飞燕。然乃启鸾帐而选银环,登龙媒而御花颜。慢眼星转,羞眉月弯,侍女前服后助,娇容左倚右攀。献素臀之宛宛,内玉茎而闲闲,三刺两抽,纵武皇之情欲;下迎下接,散天子之髡鬟。乘羊车于宫里,插竹枝于户前。然乃夜御之时,则九女一朝,月满之数,则正后两霄。此乃典修之法参女史彤所标。今则南内西宫,三千其数,逞容者俱来,争宠者相妒。矧夫万人之躯,奉此一人之故。 嗟呼!

  在室未婚,殊乡异客,是事乘违,时多屈厄。突旅馆而鳏情不寐,处闺房而同心有隔。有□花貌,每恳交欢。睹马上之玉颜,常思匹耦。委禽于庭弊,愿掷果于春陌。念刚肠之欲断,往往癫狂;觉精神之散飞,看看瘦瘠。是即寝食俱废,行止无操,梦中独见,暗处相招。信息稠于百废,顾眄希于一朝。想美质,念纤要(腰),有时暗合,魄散魂销。如女捉色乾贞,恼人肠断。虽同居而会面,且殊门而异馆。候其长夜深天长,闲庭月满,潜来偷窃,焉知畏惮?实此夜之危危,重当时之怛怛。(狗)也不吠(男淫仇偷女也),乃深隐而无声,女也不惊,或仰眠而露□。于时入户兢兢,临床款款。精在阳锋之上,滴滴如流,指刺阴缝之间,□暾似暖,莫不(心)忒忒,意惶惶。轻抬素足,纵揭□裆,抚拍胸前,虑转身如睡觉;摩挲腿上,恐神骇而惊忙。定知处所,安盖相当。未嫁者失声如惊起,已嫁者佯睡而不妨,有婿者诈嗔而受敌,不同者违拒而改常。或有得便而不绝,或有因此而受殃。斯皆花色之间难,岂人事之可量。 或有留(因)事而遇,不施床铺;或墙畔草边,乱花深处。只恐人知,乌论礼。

  或铺裙而藉草,或伏地而倚柱。心胆惊飞,精神恐惧,常嗟独自,不逢艳之娘,乃遇人家之婢,一言一笑,因兹而有意,好意身衣绮罗,头簪翡翠。或□鸟青衫,或云鬟绣帐,或十六十七,或十三十四。笑足妖姿,言多巧智。貌若青衣之俞倩,艺比绿珠之类。摩挲乳肚,滑腻之肥浓;掀起衣裳,散氛氲之香气。共此婢之交欢,实娘子之无异。故璞设计而苦求,院咸走趁而无愧。 更有恶者,丑黑短肥,臀高面欹,或口大而□□,或鼻曲而累垂,髻不梳而散乱,衣不敛而离披。或即惊天之笑,吐棒地之词,笑嫫母之美妪,呼敦洽为妖姬。遭宿瘤骂,被无盐期。梁鸿妻见之极哂,许允妇号钟馗。艰难相遇,勉强为之,醋气时闻。气念糟糠之妇,荒□不择,岂恩同于忱席之姬。此是旷绝之火急也,非□□之所宜。

  更有金地名贤,□□幼女(师姑是也),各恨孤居,常思于同处。口虽不言,心常暗许。或理桑间大夫,鼎族名儒,求净会舍俗(大僧也)。髡发剃须,汉语胡貌,身长□粗,思心不触于佛法,手持岂忘乎念珠(女也)。或年光盛小,闲情窈窕,不短不长,唯端唯妙,慢眼以菩萨争妍,嫩脸共桃花共笑。 圆圆翠项娈臣断袖于帝室,然有连壁之貌,

□珠之年,爱其娇小,或堪怜。三交六入之时或搜获□,百脉四枝之内汝实通室。不然则何似于陵阳君指帝宠于韩嫣。故惠帝侍臣冠□□,载貂蝉,傅脂粉于灵幄,曳罗带于花筵。岂女体之足□,是人性这相沿。 更有山村之人,形貌丑恶,男则峻屹凌兢,女则□□醵削,面屈如匙,颈长似杓,眉毛乃逼侧如阴森,精神则瞢瞪而□□。日日系腰,年年赤脚□以为□倡歌以为乐,攀花摘叶,比翟以开怀。(下缺)。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白行简撰(原文)

夫性命者人之本,嗜欲者人之利。

本存利资、莫远乎衣食。
既足,莫远乎欢娱。
至精,极乎夫妇之道,合乎男女之情。
情所知,莫甚交接。(交接者,夫妇行阴阳之道)。
其余官爵、功名、实人怀之衰也。
夫造构已为群伦之肇,造化之端,
天地交接而覆载均。男女交接而阴阳顺。
仲尼称婚姻之大,诗人著《螽斯》之篇,
考本寻根,不离此也。


遂想男女之志,形貌妍嗤之类,
缘情立仪,因像取意,
隐伪变机,无不尽有。
所难字异名,并随音注。
始自童稚之岁,卒乎人事之终。
虽则猥谈,理标佳境。
具人之所乐,莫乐如此,所以名"大乐赋"。
至于俚音号,辄无隐讳焉。
唯迎笑于一时□□唯雅素□□□□赋曰:

玄化初开,洪炉耀奇,
铄劲成健,镕柔制雌,
铸男女之两体,范阴阳之二义,
观其男,既禀刚而立矩,女之质,亦叶顺而成规。
怀抱之时,总角之始,
蛹带米囊,花含玉蕊,
忽皮开而头露(男也),俄肉□而突起(女也)。
时延岁改,生□□之乌毛(男也);日往月来,流涓涓之红水(女也)。
既而男已羁冠,女当笄年,
温润之容似玉,娇差之貌如仙。
英威灿烂,绮态婵娟。
素水雪净,粉颈花团。
睹昂藏之材,已知挺秀;见窈窕之质,渐觉呈妍。
草木芳丽,云水容裔,
嫩叶絮花,香风□砌。
莺接翼想于男,分寸心为万计。
然乃求吉士,部良媒。
初六礼以盈止,复百两而爰来。
既纳征于两九,娉交礼于同□。


于是,青春之夜,红炜之下,
冠缨之际,花绩将御。
息已静默,有殊鹦鹉之言;柔情暗通,是念凤凰之卦。
而乃出朱雀,揽红□,
抬素足,抚玉臀。
女握男茎,而女心忒忒;男含女舌,而男意昏昏。
方以津液涂抹,上下揩擦。
含情仰受,缝微锭而不知;用力前冲,茎突入而如割。
观其童开点点,精漏汪汪,
六带用拭,承筐侍将。
然乃成于夫妇,所谓合乎阴阳。


从兹一度,永无闭固。
或高楼月夜,或闲窗早暮,
读素女之经,看隐侧之铺,
立鄣圆施,倚枕横布。
美人仍脱罗裙,解秀裤,
颊似花团,腰如束素。
?情宛转以潜舒,姣眼恒迷而下顾。
初变体而折搦,后从头而勃□。
或掀脚而过肩,或宣裙而至肚。
然更□口嗍舌,碜□高抬。
玉茎振怒而头举(男阴),金沟颤慑而唇开(女阴)。
屹若孤峰,似嵯峨之挞坎;湛若幽谷,动趋趋之鸡台。
于是精液流澌,淫水洋溢。
女伏枕而□腰,男据床而竣膝,
玉茎上下来去,左右揩□。
阳峰直入,邂逅?于琴弦;阴于斜冲,参差磨于谷实。
(《交接经》云:男阴头峰亦曰阴干。又《素女》曰:女人阴深一寸曰琴弦,五寸曰谷实,过谷实则死也。)
莫不上挑下刺,侧拗傍揩。
臀摇似振,□入如埋。
暖滑□□,□□深深,
或急抽,或慢□,
浅插如婴儿含乳,深刺如冻蛇入窟。
扇萁而和核欲吞,冲击而连根尽没。
乍浅乍深,再浮现沉。
舌入其口,□刺其心,
湿达达,鸣椤椤,
或即据,或即捺,
或久浸而淹留,或急抽而滑脱。
方以帛子干拭,再内其中。
袋□□?而乱摆,茎逼过时而深攻。
纵婴婴之声,每闻气促,举摇摇之足,时觉香见。
然更纵湛上之□。用房中之术,
行九浅而一深,待十候而方毕。
既恣情而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
女乃色变声颤,钗垂髻乱。
慢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月临肩。
男亦弥茫两目,摊垂四肢,
精透子宫之内,津流丹穴之池。
(《洞玄子》曰:女人阴孔为丹穴池也。)
于是玉茎以退,金沟未盖,
气力分张,表神散溃(若回)。
□精尚湿,傍粘昼袋之间,□汗由多,流下尻门之外,
侍女乃进罗帛,具香汤,
洗拭阴畔,整顾□裆。
开花箱而换服,揽宝镜而重妆,
方乃正朱履,下银床,
含娇调笑,接抚徜徉。
当此时之可戏,实同穴之难忘。


更有婉娩姝姬,轻盈爱妾,
细眼长眉,啼□笑脸,
皓齿□牡丹之唇,珠耳映芙蓉之颊。
行步盈跚,言词宛惬。
梳高髻之危峨,曳长裙之辉烨。
身轻若舞,向月里之琼树,声妙能歌,碎云间之玉叶,
回眸干黑,发凤藻之夸花;含嘉舌衔,驻龙媒之喋躞。
乃于明窗之下,白昼迁延,
裙□尽脱,花钿皆弃。
且扶拍以抱坐,渐瞢顾而放眠。
含□嗍舌,抬腰束膝。
龙婉转,蚕缠绵,
眼瞢瞪,只蹁跹。
鹰视须深,乃掀脚而细观;鹘床徒窄,方侧卧而斜穿。
上下扪摸,纵横把握,
姐姐哥哥,交相惹诺。
或逼向尻,或含口嗍,
既临床而伏挥,又骑肚而倒踔。
是时也,□□核袋而差为,夏姬掩□而耻作。
则有□映素体,□转轻身,
□精禁液,吸气咽津。
是学道之全性,图保寿以延神。


若乃夫少妻嫩,夫顺妻谦,
节候则天和日暖,闺阁则绣户朱帘。
莺转林而相对,莺接翼于相兼。
罗幌朝卷,炉香幕添。
佯羞偃蹇,忍思□□。
枕上交头,含朱唇之诧诧;花间接步,握素手之纤纤。
其夏也,广院深房,红帏翠帐,
笼日影于窗前,透花光于簟上。
苕苕水柳,摇翠影于莲池;□□亭葵,散花光于画帐。
莫不适意过多窈窕婆娑,
含情体动,逍遥姿纵,
妆薄衣轻,笑迎欢送。
执纨扇而共摇,折花枝而对弄。
步砌相偕,登筵乐动,
俱□ 浴,似池沼之鸳鸯;共寝匡床,如绣阁之鸾凤。
其秋也,玉簟犹展,朱衾半薰,
庭槐□而叶落,池荷茂而花芬。
收团扇而闭日,掩芳帐而垂云。
弦高凤曲,锦织鸳纹,
透帘光而皎毡,散香气之氤氲。
此时也,夫怜夫爱,不若奉倩于文君。
其冬也,则暖室香闺,共会共携。
披鸳鸯兮帏帐翡翠,枕珊瑚兮镜似颇黎。
铺旃毡(毯)而雪敛,展绣被而花低。
熏香则雕檀素象,插梳则镂掌红犀。
萦凤带之花裙,点翠色之雪篦。
□酒同倾,有春光之灼灼;红炉压膝,无寒色之凄凄。
颜如半笑,眉似含啼。
 娇柔之婉娩,翠姣眼之迷低。
在一坐之徘徊,何惭往燕;当重衾之缱绻,惟恨鸣鸡。
此夫妇四时之乐也,似桃李之成蹊。


至若夫妇俱老,阴阳枯栲,
□空皮而□□,□无力而□□,
尚田纵快于心,不虑泄精于脑,
信房中之精,实人间之好妙。


  
若乃皇帝下南面,归西殿,
渌服引前,香风后扇。
妓女娇迎,宫官拜见。
新声欲奏,梨园之乐来庭,菱角初尝,上林之珍入贡。
于是阉童严卫,女奴进膳,
昭仪起歌,婕妤侍宴。
成贵妃于梦龙,幸皇后于飞燕。
然乃启鸾帐而选银环,登龙媒而御花颜。
慢眼星转,羞眉月弯,
侍女前服后助,娇容左倚右攀。
献素臀之宛宛,内玉茎而闲闲,
三刺两抽,纵武皇之情欲;下迎下接,散天子之髡鬟。
乘羊车于宫里,插竹枝于户前。
然乃夜御之时,则九女一朝;月满之数,则正后两霄。
此乃典修之法参女史彤所标。
今则南内西宫,三千其数,
逞容者俱来,争宠者相妒。
矧夫万人之躯,奉此一人之故。


嗟呼!在室未婚,殊乡异客,
是事乘违,时多屈厄。
突旅馆而鳏情不寐,处闺房而同心有隔。
有□??花貌,每恳交欢。睹马上之玉颜,常思匹耦。
委禽于庭弊,愿掷果于春陌。
念刚肠之欲断,往往癫狂;觉精神之散飞,看看瘦瘠。
是即寝食俱废,行止无操,
梦中独见,暗处相招。
信息稠于百废,顾眄希于一朝。
想美质,念纤腰,
有时暗合,魄散魂销。
如女捉色乾贞,恼人肠断。
虽同居而会面,且殊门而异馆。
候其长夜深天长,闲庭月满,
潜来偷窃,焉知畏惮?
实此夜之危危,重当时之怛怛。
(狗)也不吠(男淫仇偷女也),乃深隐而无声,女也不惊,或仰眠而露□。
于时入户兢兢,临床款款。
精在阳锋之上,滴滴如流,指刺阴缝之间,暾似暖,
莫不心忒忒,意惶惶。
轻抬素足,纵揭□裆,
抚拍胸前,虑转身如睡觉;摩挲腿上,恐神骇而惊忙。
定知处所,安盖相当。
未嫁者失声如惊起,已嫁者佯睡而不妨,
有婿者诈嗔而受敌,不同者违拒而改常。
或有得便而不绝,或有因此而受殃。
斯皆花色之间难,岂人事之可量。
或有留(因)事而遇,不施床铺;或墙畔草边,乱花深处。
只恐人知,乌论礼。

或铺裙而藉草,或伏地而倚柱。

心胆惊飞,精神恐惧,
常嗟独自,不逢艳之娘,乃遇人家之婢,一言一笑,因兹而有意,好意身衣绮罗,头簪翡翠。
或□鸟青衫,或云鬟绣帐,或十六十七,或十三十四。
笑足妖姿,言多巧智。貌若青衣之俞倩,艺比绿珠之类。
摩挲乳肚,滑腻之肥浓;掀起衣裳,散氛氲之香气。
共此婢之交欢,实娘子之无异。
故璞设计而苦求,院咸走趁而无愧。
更有恶者,丑黑短肥,臀高面欹,
或口大而□□,或鼻曲而累垂,
髻不梳而散乱,衣不敛而离披。
或即惊天之笑,吐棒地之词,
笑嫫母之美妪,呼敦洽为妖姬。
遭宿瘤骂,被无盐期。
梁鸿妻见之极哂,许允妇号钟馗。
艰难相遇,勉强为之,醋气时闻。
气念糟糠之妇,荒□不择,岂恩同于忱席之姬。
此是旷绝之火急也,非□□之所宜。


更有金地名贤,□□幼女(师姑是也),各恨孤居,常思于同处。口虽不言,心常暗许。
或理桑间大夫,鼎族名儒,求净会舍俗(大僧也)。
髡发剃须,汉语胡貌,身长□粗,
思心不触于佛法,手持岂忘乎念珠(女也)。
或年光盛小,闲情窈窕,
不短不长,唯端唯妙,
慢眼以菩萨争妍,嫩脸共桃花共笑。
圆圆翠项娈臣断袖于帝室,然有连壁之貌,


□珠之年,爱其娇小,或堪怜。
三交六入之时或搜获□,百脉四枝之内汝实通室。
不然则何似于陵阳君指帝宠于韩嫣。
故惠帝侍臣冠□□,载貂蝉,
傅脂粉于灵幄,曳罗带于花筵
岂女体之足□,是人性这相沿。
更有山村之人,形貌丑恶,
男则峻屹凌兢,女则□□醵削,
面屈如匙,颈长似杓,
眉毛乃逼侧如阴森,精神则瞢瞪而□□。
日日系腰,年年赤……
以为□倡歌以为乐,攀花摘叶,比翟以开怀。(下缺)。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意译译文)

  生命是人的最宝贵的东西,欲望则是人生存的需求。保持生命的重要因素是衣食,衣食满足之后,还有功名利禄等欲望和要求,但这些要求比起夫妻性生活的欢快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宇宙和自然界已为的结构生化安排得完美而奇特,天地交接(指阴阳交接),日月运转,保持均衡是生物界的巧妙结合。男女性活动协调是生理的本能,阴阳气血也能舒通顺畅,故圣人孔子曾经说过,婚姻之事是人生的大事。《螽斯》是古诗人借用螽斯这种昆虫的特性来歌颂人生的,它的寓意是祝贺人类多子多孙。

  这一切现象终归又离不开男女交合之事,因此,我想用这篇文章来描述一下男女交合的形貌、情趣、类型及美丑等方面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立一些法则。根据不同的表现来理解其意义,隐瞒各种假象,变化各种方式方法和情况很可能也有,其中有些难字和异名,随时在旁标注释。从人的童年开始起,一直写到人生的终结。虽然在有些人看来,这篇文章可能是淫秽低级的东西,但其中的道理和乐趣是谁都会体验到的。可以说它表明了人生之佳境,所有人间的快事中,没有比男女交合更快乐的了,所以给它取名为《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为了使文章通俗易懂,文中对一些民间常用的俚语也就不加避讳了,下面就是我写的赋辞:

  从野蛮洪荒到文明开始的时候,宇宙造化万物的洪炉就射放出奇特的光辉。创造出的阳刚之物为雄性,阴柔顺从之物为雌性,这样就形成了男女两种性征和性别。从自然界大致可分为阴阳两种形式的观点来看,男性因禀受了阳刚之气,所以刚健而粗犷;女性因为被赋予了优柔之气,所以温顺而柔润。 始自童年,尚在父母怀抱,男性的外生殖器就好象在茧壳里的虫蛹,而女性的外阴就好像鲜花里的玉蕊。在青春发育阶段,男性的阴茎逐渐会从包皮时露出龟头,而女性的乳房也会随着发育而高高耸起。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男性的阴茎周围会长出茸茸的阴毛,女性则会定期的月经来潮。这时候的男女,就已发育成熟了。青春焕发的少女,容颜温润如玉,面貌娇羞多情;男子英俊威武,容光焕发,看到自己高大的身材,已经会在女性面前显露魁伟英俊了。此时的女子,肌肤洁润,素手纤纤,粉面玉颈,艳丽光彩,苗条动人,在男性面前也会显露自己的秀丽和妩媚了。艳丽多彩的青春时代,就像花草树木一样芬芳可爱,像行云流水一样潇洒自如,像嫩叶絮花一样随风飘香。此时的女子,若要看见燕子发情交尾,也会春心萌动,想到男子,因而会愁绪绵绵,百般相思。于是便问良媒,求美缘,运用传统的婚嫁方式,实行古代的六礼,然后大办宴席,迎娶进门,在双方家庭愿意接受对方时,就共饮交杯喜酒。

  此后,青年男女便开始了令人销魂的新婚之夜。他们的红烛光下同入洞房,然后宽衣解带,准备交合。此时,双方都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凤交雁欢的情景在他们的脑海时翻动,他们柔情暗通,心照不宣。终于,男子首先迫不急待的露出了阴茎,他替妻子脱下了红色的内裤,抬起了她那白玉般的大腿,抚摸着柔软的臀部,兴奋而羞涩的妻子此时也忍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伸手便会抚摸丈夫体肤和他的阴茎,心中七上八下地等待着,男子热烈地吻着妻子,口里含着妻子的舌头,不断嗍吮,已感昏然如醉。这时,男子会用手触摸妻子的外阴,当发现阴道外分泌物溢出时,还会在妻子的身上涂抹揩擦。妻子含情脉脉地仰面而睡,承受着丈夫的爱抚,阴唇自然而然地微微张开了。当男子将阴茎插入阴道时,妻子的外阴就像刀割一样疼痛,这便是处女膜被捅破,流出殷殷点红,接着便流出汪汪的精液和淫水,证明两人都达到了性高潮。于是用准备好的布帕擦拭干净,扔进竹筐。这样,婚姻大事就算完成了,这就是阴阳调合的道理。

  从此,夫妻之间就开始了正常而有规律的性生活。有时在高楼月夜,有时在窗帏之旁,两人互相依偎拥抱,共读《素女经》,同习房中术。为了创造良好的交合气氛和环境,还可设立圆帐,随时可以放下来。同床共枕后,美从便可脱去罗裙,解掉绣花绸裤。此时,女子那花容月貌的容颜,洁白、优美而细腻的身体,情意缠绵的动作及那低垂迷恋的眼神,都会使男人心荡神驰。他先对妻子遍体抚摸,然后又从头向下仔细触摸;有时把她的玉腿抬起来,放在自己肩上摸;有是撩起内裙而向上摸至腹部;有时又口对口、舌对舌的亲吻,舌头相濡相吮;有时拥抱一起研磨上身;有时高抬下臀而互摸生殖器。于是,男子的阴茎充分勃起,坚硬挺举,如同高山屹立;女阴如同幽谷,阴唇自然松开,并有节律地扇动着。男子粗壮的阴茎的开始做抽动活动。于是,男子精液流淌,女子淫水洋溢。 女子有时会伏在枕上高抬起腰臀部,男子便采取跪姿踞床而入。阴茎插入后,上下来去,左右研磨,有时阴茎深入到阴道深处的宫颈部位,有时侧磨阴道壁;妻子则要主动配合,举腰抬臀,以增加男方的快感。阴道的温暖和润滑,使阴茎舒畅之极,它或急速抽动,或慢慢揉磨,全由男子的兴致来决定。浅刺,则如婴儿含乳;深插,犹如冻蛇入洞。此时的女子,把臀部来回摇摆晃动,简直要把男人的阴茎整个"吞"进去;而此时的男子,则一会儿浅刺,一会儿深插;一会儿浮起,一会儿沉下。此时,男子的舌头也送进女子的口中,整个阴茎根隐没在阴道之中。男子有时会踞守不动,有时会用力深压,有时会久停其中不出,有时还会急速抽动而滑出。此时,女阴流出的淫水越来越多,甚至还会随着阴茎的出进发出叽叽的声响。一旦阴茎滑出时,正好可用布帕擦拭干后再插入润滑的阴道中。往往在交合正欢时,女子玉穴套住了男子阴茎后便会乱摇身子,男子的阴茎更易向女阴深处冲刺。这时候,女子呼吸急促,往往会因兴奋逼进高潮,会不由自主的发出各种叫声和呻吟声。也会情不自禁地高举并摇晃她的腿,甚至会发觉有一种异味从阴户中散出。于是男女再纵情淫乐,充分运用房中术,行九浅一深之法(约有十个动作)之后,才结束交合活动。 这期间,既要纵情地动作,还要有所徐缓,不但要向下看阴茎的抽出送入,还要看妻子的面部表情。这时的女子,姿色更艳丽可爱,她声音变颤,首饰掉下,发髻散乱,眼神迷离,散乱的鬓发中露出半个脸来,犹如半月落在肩膀。这时,男子也两眼迷离,四肢瘫垂。精液泄于阴道之内,淫水流于阴道周围。于是阴茎退出,精神和气力都受到很大的损耗,思睡怠动。湿漉漉的精液,会粘在大腿之间,女子的淫水甚至会流到肛门附近。此时,侍女便送上帛巾和热水,洗擦干净阴部后,穿好内衣,重新换装,对镜梳妆打扮,穿戴好之后,下地再接吻拥抱,含娇调笑一番。此时的嬉戏调笑,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更有美貌温顺的女子或举止轻盈动人的爱妾相伴,她们长的眉清目秀,打扮得艳俊俏;她们红若牡丹般的口唇在微笑时露出雪白整齐的牙齿,一个个梳着高高的发髻,拖着五光十色的长裙,走起路来似仙女下凡,袅袅婷婷,说起话来温柔婉转,娓娓动听,尤其那转身回眸一笑的神韵,就是狂奔的天马也会为之驻足停步。在这样的美人面前哪个男人能不动心呢?于是,又在明窗之下,相依相偎,盼来夜晚,便将衣裙内裤全部脱去,头上的饰物全部摘下来,一边拥抱而坐,一边互相抚摸,当双方兴奋得进入眩迷状态时,相拥而卧,狂热亲吻。此时,男含女舌,女吮男津;你弯腿,我抬腰,你摸我的阴部,我摸你的阴茎;充分嬉戏达到最高兴致时,便开始了房中术中所常用的交合花样。一会儿是双龙宛转,一会是春蚕缠绵,闹得连床都显得窄小了,兴奋得两个懵眩晕,双脚不知所措了。迷懵时还不忘向下探看,男方抬起女方的大腿,仔细观察润润而微开的阴门,再侧身躺卧,将那阴茎斜向插入阴道,然后纵抱横握,上下抚摸,当性高潮到来之前,有些人嘴里会不停的互相喊着亲哥哥、亲妹妹等甜言蜜语;有些人还会把阴茎插到女子肛门里进行肛交;也有的让女含着阴茎进行口交;还有的从女子后面进行后位性交;也有的采取女上男下的倒位(即女上位)性交。这些动作和性交方式,就是当时有名鱼玄机、夏姬这样的荡妇也都羞而不为的。 应当提醒的是,当性高潮即将到来时,有时故意不射精,把阴茎抽出来,离开美人的玉体,使精液回转而不泄,再深深地吸气,并吞咽口中津液,这就是所谓还精补脑的延年益寿养生之道。

  四季的变化,会给年轻的恩爱夫妇带来不同的感受。在风和日暖的春天,绣彩垂珠的帏帘挂在闺阁的门窗上,林子里的黄莺相对鸣唱,屋檐下的燕子在接翼交尾。早晨卷起了罗帐,晚上又在香炉中加添了燃香。在香气袅袅的气氛中,妻子佯装羞涩,半推半就地和丈夫同床共眠,其实都巴不得和对方接吻交欢。他们先互相拥抱在一起,含唇嗍舌,发出令人心动的啧啧声;他们在花间散步,相偎相依,男人还拉着妻子的纤纤素手,难分难舍。 到了夏天,大院深房之中挂着红色的窗帏,翠绿色的帐幔遮蔽住窗前透进的日光,投在席上形成斑烂的花影。高高的垂柳在莲池边摇曳,那多姿挺拔的葵花,将身影和花香散进了帐幔;这一切多么令人舒适惬意啊!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中,女子更显得窈窕可爱,美丽动人。他们含情脉脉地移动脚步,舞动腰肢,显得是那样逍遥轻柔,随意自然。夫妻两个互相对摇着扇子,玩弄着随手折来的花枝,说说笑笑,走上台阶,留下一路香气和笑声;进入筵席时,有音乐伴奏,在水中嬉戏时,如同一对鸳鸯;同床共被时,又如绣房中的鸾凤。 到了秋天,床上的凉席还没有去掉,艳丽的锦被还让香气薰着,院内池塘里的荷花依然展姿吐芳,夫妻若在院中散步时,不再用团扇遮蔽阳光;室内帏帐掩映着,如同垂云一般,再弹起凤凰之曲,配上那有鸳鸯画面的织锦,帘中透进皎洁的月光,帐中散发了芬芳的香气,此时,夫妻恩爱共处,情意交融,自然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到了冬天,室内温暖,闺房溢香;夫妻同盖一床鸳鸯被,枕着珊瑚枕,帏幔上挂着翡翠,床边还配有似玻璃的明镜,铺上松软的褥毯,展开绣花的被子,用雕有素像的檀木薰香,头上插着用红色犀角刻有精致图案的插梳,还点缀着翠绿色的雪蓖,身上穿着凤带环绕的花裙,膝上放着暖炉。此时,夫妻共饮美酒,驱走了寒冷,浑身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妻子面露微笑,含情脉脉地向丈夫暗送秋波,举止缠绵,充满了对丈夫的无限眷恋。这样一起难舍难分的时刻,就是那双飞双宿的燕子也会自愧不如的。他们同衾共忱,恩爱如初,不愿分离,只恨那报晓的公鸡叫得太早了。 这就是夫妇之间的四时之乐。它就像人们喜爱桃花和李花的心情一样,在树下争相观看时,会自然形成一条小路来,享受四时之乐的夫妇同样会像喜爱桃李花一样去向往这条小路。

  夫妻到了老年,他们的生殖器官都已经萎缩了,女的绝了月经,阴血已干了,外阴也失去弹性而成松驰的空皮,男子的阴茎也因年迈而软弱无力,但是性欲还未消失,他仍可以在夫妻间的爱抚动作中获得快感,只是不必再担心排泄精液的损耗之苦子。因此,我劝人们要相信男女交合的房中术是很精深奥妙的,它确是人间最美妙的乐事。

  至于皇帝,他们退朝归西宫之时,前有衣冠整洁漂亮侍者的引路,后有香气袭人的宫妇簇拥,内宫的侍女和侍官也忙出来迎接。到后庭,梨园的乐师不断演奏着动人的乐曲,皇帝品尝了上林园新进贡的菱角之后,在宦官的严密护卫下,宫女端上御膳,并有专人侍奉酒宴,皇帝边吃边欣赏歌舞伎的表演,酒足饭饱之后,或去成全妃子们与天子交合的美梦,或与皇后同枕共眠。于是便选定侍御宫女,启开凤幔鸾帐,登上龙床,与那如花似玉的后妃寻欢作乐。此时,只见那赐幸的后妃双眼痴迷,羞眉弯弯,与皇帝搂在一起,旁边侍奉的宫女有前扶后助的,也有左靠右搀的,仰面享受太子宠爱的后妃,不断给皇帝献露着洁白的臀部,皇帝也将阴茎插进阴道不停的抽动,他动几下,停几下,纵情泄欲,以至于连自己的发髻散乱了都顾不上。皇上高兴时,有时还会与嫔妃们坐羊车在宫里游玩;有时还与嫔妃们在门上插竹枝嬉戏,但是到了晚上交合,则是九女一朝;逢上大月,可与皇后共度两夜的时光,这都是法典中制定了的,在女吏登记的册子里有明确的记载。当今的皇上后宫中有三千个嫔妃,每个人都想呈现自己的美色来在皇帝面前争宠,嫔妃们互相之间的嫉妒是不可避免的,那全是因为用万人的身躯来奉献给一个人享受的缘故啊!唉,真是无法再说了啊。

  若有独自外出旅游者,在独宿旅店夜不能眠时,对隔壁住宿的美女往往会产生欲求欢的念头。如在途中看到美女,就会念及自己没有妻室而羡慕别人送聘礼娶新情景。总希望自己在春天的路途中能摘取情果,但总是难以如愿,于是便愁绪万端,食不甘味,形体消瘦,焦躁失眠,难以自制。甚至在梦中与所思念的美女见面,还私下邀请媒人去说媒,希望有一天能巧遇,能会面;有时还在梦中与美女交合,弄得自己魂飞魄散,肝肠寸断。 偶而,同院或邻居如有美貌女子,则会等到夜深人静时,悄悄潜到美女窗下窃听,虽然蹑手蹑脚地可能做到狗不叫,鸡不鸣,但还是心惊胆战地害怕。有的女子曾在事前互相约好,她便脱光衣服仰卧等候,男子小心潜入房中后,虽然可以交合燕欢,但心中总是惶惶不安。如果遇到已熟睡的女子,潜入房中想脱掉她的衣服后抚摸乳房和大腿,怕她突然受惊而大喊起来;若遇一未婚女子,她会惊恐万状、大声哭喊;若遇已婚女子,有的还会假装熟睡,任你轻薄调戏,虽会假意责怪,但仍乐意接受这婚外的交合。也有的会断然拒绝,就是撕打起来强行施暴,也不会得手。有时这种偷香窃玉的行为会惹来杀身之祸,这些都是因贪色而遭的灾难,是违犯伦理道德的。 有些男女随便野合,没有床铺,为怕别人发现,在背墙角、草坪、草木深处等地草草行事,或铺裙子,或在身下垫些草;或弯腰从背后插入,或站立靠着柱子交合,虽然有些担惊和不适,但这种幽会和交合,胜过床上的百次。

  还有些性生活不和谐的人,常怨叹自己没有遇到美艳的女子,就去和别人家的婢女调情,有的十三四岁、有的十六七岁,一旦展出笑颜露出姣容,也并不比闺秀逊色。与她们交合,和贵人之妻没有区别。所以,晋代的郭璞曾苦求主人之婢,竹林七贤的阮咸,曾借客人之马追回姑弃之婢,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至于丑女,有的短肥黑胖,臀大面歪,口大如盆,歪鼻散发,衣着脏乱;有的能说会道,说丑女嫫母是美妇,喊丑女敦洽是美姬。丑女宿瘤骂她丑,美妇无故欺负她,贤女梁鸿之妻孟光也极力嘲笑丑女,说她象鬼一样难看。她依门而立,连鬼都会说她像钟馗。同这样的女人交合,臭气袭人,那里他会想起自己的妻子来,但他在做这种荒唐淫乱的事前,怎么不会想到自己的妻子呢?这都是因为当时欲火中烧,性冲动难耐造成的,不是在性欲满足的情况下发生的。

  佛寺僧侣、庵堂尼姑,都是孤怨的独居者,他们口中虽不说,心中却渴望男女交欢之事。有些名门显贵或风流官员为求安静,脱俗剃度,他们讲汉语着胡服,身材魁伟,性欲旺盛,而尼姑虽静心修行,不想犯戒,她们大都年纪较轻的相貌姣美,虽然手拿念珠,但见到英俊的和尚,怎能抑制性的冲动呢?长期的性禁锢,使她们焦躁不安啊。

  还有那些皇宫侍臣、白嫩宦官,凡娇美光鲜的,皇帝尤为喜欢、宠爱。弥子瑕在卫灵君前分桃,汉高祖宠于藉孺,孝武宠幸韩嫣,就是惠帝也令侍臣戴貂婵帽,涂脂抹粉在宫中行走,尤以汉哀帝有断袖之癖(即同性恋)的典故,难道这是对女人独钟的行为吗?只不过这是人欲的表现罢了。 还有那些乡村山野之人,他们虽貌丑体瘦,体态难看,但他们腰系草绳,光头赤脚,以结羊尾为欢,唱山歌为乐,攀折花枝,像快翟父一样开怀畅快。(下缺)




 唐、宋两朝性文化的特色,从总体到细节、局部都有很大不同。在宋代以前的汉唐,中国性学处在繁荣发展时期,入宋后则进入转型的时期。在汉唐,性医学与性宗教(主要是道教)是和谐共处,有时甚至是合流的,很多性学家亦道亦医,如孙思邈。入宋后,由于理学兴起,儒家礼教重振旗鼓,为符合儒家规范,医学家与书再不能像唐朝有专门讲"房内"的章节,房中术专著更是绝迹,性医学主要在优生子嗣和治疗性疾患的名目下发展,同时道教内丹派大言"御女之战"的房中术流行于信徒之中,但不为正统医书所容。所以看上去在宋代、性医学与性宗教开始分开,传统性就沿两个明显不同的方向发展。(当然,在古代中国,囿于时代和认识方式的局限,科学与宗教乃至巫术一直没能彻底分野,只是大体有分野罢了。)

  除了以上所说,唐宋代性文化之差异还明显表现在,唐代色情"性爱"文学在整体开放、繁荣的性文化推动下发展起来了。在唐代,文人学士们可以自由地谈论性问题,不少作家诗文中加以戏谑的口吻插入一些描写来逗乐,色情性爱文学很有市场,不过宋代以后,它们绝大部分都被删除或焚毁,所以从入宋到明朝中后期之前,中国性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即色情文艺的创作比较沉寂,礼教下的性压抑无法纾解,娼妓业倒是"合法地"繁荣起来。还需指明的,与明代中后期到清初色情文艺"淫秽"类居多不同的是,唐代色情文艺就现在所能发现的,如传奇小说《游仙窟》《神女传》以及笔者本文专论的敦煌写本《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来看,都是非常健康、美妙的性爱作品。尤其是《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堪称中国性爱文学之经典,"中国的《爱经》"。

  原件现保存于法国巴黎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出自敦煌菲高窟藏经洞,1908年由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偷购出境,为遗书P2539。原卷计134行,每行字数从21字到28字不等,字体以楷书为主,间夹行书。小序与正文字体不一,或非一人所抄。中间偶有双行小字注释。第一行为赋题及作者,赋末残缺。作者"白行简",具体写作年代不详。白行简(776-826),字知退,唐代文学家,下封(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大诗人白居易之弟,贞元末进士,先任职于剑南东川府,后罢官,随居易至江州,后双随居易自忠州入朝,授左拾遣,累迁主客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行简敏而好学,善辞赋,所著传奇小说《李娃传》尤著声誉,惜已失传。《大乐赋》原稿系唐人的手抄搞,文中错字、漏字颇多,由端方请人于1913年在巴黎拍摄,罗振玉遂把它作为《敦煌石室遗书》的一部分在北京出版,次年,学者叶德辉加注校改,在《双梅景瘅丛书》首次刊印校勘本,现多数学者据此稿流传此赋。叶氏较勘本后有跋语,曰: 右赋出自敦煌县鸣沙山石室,确是唐人文字,而原抄讹脱甚多,无别本可据以校改。又末一段文字亦未完,读之令人怏怏不乐也。……赋中采用当时俗语,如含奶醋气,姐姐哥哥等字,至今尚有流传。亦足见千余年来,风俗语言之大同,因未有所改变也。至注引《洞玄子》、《素女经》,皆唐以前古书……于此益证两书之异出同原,信非后人所能伪造。而在唐宋时,此等房中书流传士大夫之口之文,殊不足怪。使道学家见之,必以为诲淫之书,将拉杂烧之,唯恐其不绝于世矣。此类书终以古籍之故,吾辈见之,即当为刊传。以视扬升庵伪造之《杂事秘辛》,袁随园假托之《近代鹤监记》,不诚有猪龙之别耶! 叶氏提到,全赋用词多俗言俚语,通俗易懂,如文中所引男女做爱时所说甜言蜜语后来一直沿用,例如女子称男子"哥哥",男子称女子"姐姐"等。这种文风,自然与作者之史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所主张的"老妪能解"、"童孺能知"的文风有关。赋中多引《素女经》、《洞玄子》之语。足证《洞玄子》为隋唐时期的作品,亦可见古代房中著作在社会流传甚广,且已流传于士大夫之口、文之中。而用文学形式来叙写房中术内容的,恐怕比赋是中国文学现存唯一仅见之作。其旨在叙人伦,睦夫妇,和家庭,明延寿保健之道,是难得的性文学之作。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原稿真貌 《大乐赋》原稿由于年代久远,传抄有误,文中短缺,兼之抄者多用当时俗字、手抄字,多有难以辨认之处。本稿在整理时参考了罗敦仁编著《中国古代房中养生集成》、宋书功编著《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安贵萍编《中国古代养生精粹》、王凯编译《中国古代性典诠释》、优俊连编《敦煌赋校注》和刘达临编著《中国古代性文化》等书。因各种书稿引用《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原稿时,出入较大,本稿特先将敦煌遗书中该赋的缩微胶片影印放大,并重新核对校正,以原稿真貌飨读者。

  
  此篇赋文辞清畅,既雅丽又入俗,是篇精美的爱的经典。作为赋体,它结构上明显受到《七发》一类汉赋的影响,所以采用分子目依次铺叙。各分目之间繁简错落有致。为便读者理解,本书将原文分成25个小段15节,现将各节内容提要如下:

  第1节先述天地阴阳交合这道,认为人们衣食足后必求欢娱,而欢娱之最莫过于男女交合孕育,故作者打算不避烦细,尽述性爱之快乐,并取名"大乐赋"。

  第2节讲男女性禀之异,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变化及男孩女孩生理心理发育成熟,乃婚配择偶、交换聘礼。

  第3节讲少年新婚之夜的欢合。文中提到的破身之后用来擦拭阴部然后放入篮子的"六带",当指世界各地都曾有过的一种习俗,即把染有破身之血的手巾保存下来,以证明新娘是处女。

  第4节是对夫妇之间性爱生活展开更为详细的描述,中间引用了《素女经》和《洞玄子》这类隋唐时期流行的著名房中书以及现在已不知其详的《交接经》。这证明房中书是为夫妻写的房事生活指南,而且表明《素女经》的插图本被广泛应用。实际上在东汉大科学家张衡所写的描写新婚的优美诗篇《同声歌》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房中书都附有表现各种交合姿势的插图,这类书图新娘嫁妆的一部分。关于《素女经》等房中书及古代房中学的有关术语,我们在后面再详加解释。

  第5节讲男子与姬妾的欢合。此节最后一行谈到"回精禁液"的问题,即男人在姬妾身上要忍精不泄,以便"采阴补阳",从而保证与妻子交合射精时能怀上健壮的孩子,好优生子嗣。"采阴补阳"显然是荒谬的,后面再谈。而对古代中国妻妾成群的贵族绅士来说,多交泄也是房中家要男子保持体力的一种忠告。

  第6节则是赞美夫妇一年四季的性爱。从文学角度看,这一部分有相当价值,它细腻也描绘了贵族男女婚爱的情状。

  第7节是说老年夫妇也当有性欢乐。

  第8节写帝王后宫性生活,暗含讥讽之意:"今则南内西宫,三千其数,逞容者俱来,争宠者相始,矧夫万人之躯,奉此一人之故。"也表明,"夜御之时,则九女一朝;月满之数,则正后两宵"的礼规,在三千后宫面前,帝王总是不能严格遵守。按礼规,与君王同床的次序是:从月初起,先是八十一位女御与君王同宿九夜,然后二十七位世妇与君王同宿三夜,以上平均一夜御九女即"九女一朝",接着是九位嫔与三位夫人分别与君王各宿一夜,而到了十五月圆之时,由王后与君王共宿两夜,如此轮流循环。

  第9节描写旷夫怨女的性焦渴及其窍玉偷香式的欢合,带有嘲谑的语气。

  第10节描写匆遽的野合,下面所附为成都汉墓砖上著名的"林中野合图"。 阅者不难对比看出,本赋中的野合同此汉墓砖上的野合上的不同,后者野合时很轻松,交合方式很正规,衣物还挂在树上,树后还有人偷看,这显然与合法的野法狂欢习俗相关。而到了唐代中后期(根据白行简生平,《大乐赋》约作于公元800年前后),野合不再是被社会普遍认可的习俗,由于是非法野合,所以仓促完事。

  第11节援引几位迷恋婢女的古代名人为例,盛美与婢女欢合,颇有"爱婢亦何羞"的味道。

  第12节旁征博引,描写丑女与欲火难禁者的交合,有嘲弄的意味。

  第13节,讲佛寺中的非法私通。

  第14节援引历史上的著名例子(主要是汉代皇帝)讲男子当中的同性恋关系。此节原文讹误较甚。需说明的,在古代社会无论东西方都有视同性恋美好的倾向,同性恋不仅不被歧视为"性变态",相反还受到人们的敬慕。古埃及人就曾把男性间的性爱行为看成神圣的事情,美洲玛雅文明据说也是属于喜爱同性恋的文明。对于"同性之爱"予以充分赞美的要首推古希腊文明。在那里,尚未成熟的英俊少年受到人们的万般恩宠,因为他们既有姑娘式的腼腆,又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男子汉气质含苞待放,所以比异性情侣更能燃起成熟男子炽热的感情之火,这是一种超越纯生理范围,高雅的审美之爱,即"柏拉图之爱"。这种爱实际上只存在于男人之间,情感的真正贵族与骑士开工即男性间的爱。

  在古代中国,同性恋虽未得到如希腊文明中那样高的赞美,但古典文献都有大量同性恋现象记载,汉代宫廷里的同性恋是一个普遍现象。所谓"龙阳之好"、"断袖之欢"、"共枕树"等就是我国古代关于同性恋的美谈。

  "龙阳之好",出于《战国策·魏策》:有一天,魏王和他的男宠龙阳君一起钓鱼,虽然龙阳君钓了十多条鱼,可是他却哭了。魏王问其故,龙阳君说,因为我不过是王的一条鱼。魏王很不理解。当我钓到第一条鱼时,满心欢喜,后来又得到更大的,于是将第一条弃之于海了。现在我受宠于君,与君共枕,位至人君,人们都敬我怕我,可是四海之内漂亮的人那么多,他们会千方百计地讨好于你,而我有朝一日也会像第一条鱼那样被弃之于海,念及于此,我怎能不哭呢?魏王说,你有这种想法,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于是颁布命令,如果有人敢在王面前提出另一个美貌者,就要满门抄斩,以此表明他对龙阳君情爱始终如一,永远不变。后人因此而称同性恋为"龙阳之好"。

  "断袖之炊"或"断袖之癖",出于《汉书》:汉哀帝与董贤同性相恋。有一次董贤与哀帝午后共眠,不久哀帝有事起床,但袖子被董贤压在身下,哀帝不忍惊醒他,就用剑把袖子割断了。董贤20岁时,哀帝就命人在自己的"万年冢"旁另筑一冢给董贤,使他们死后还能朝夕为伴。可见同性相恋,情爱之深。

  "共枕树"则是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中的潘章和王仲先从想见到相爱,情同夫妇,甚至同死。他俩合葬的墓冢后来还长了一棵枝叶相抱的树,可谓死后仍相爱如故,贞诚感天,此树即称"共枕树"。

  第15节是缺文,显然是讲农夫和乡村的两性关系,持肯定态度。就缺文而言,将此节同上一节原文对调更好,因为从异性交过渡到同性交更合逻辑,全上一节末句"人性之相沿"云云,可以作为全赋之结语,以成就一篇完整的《爱经》。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的性学解析

  作为唐代的一部"爱经","大乐赋"涉及到汉唐性学的诸多方面,例如房中名著《素女经》、《洞玄子》的内容,房内学的具体问题如"九浅一深"、"戏道"、"补益"等等。 这些性学内涵都需要阐释,以便阅者能更为全面地了解这部"爱经"。

  《大乐赋》的写作内容,从传统性学看,最显著的是对性交体位与技巧的描绘,赋中引用了《交接经》《素女经》《洞玄子》等。《交接经》今不知其详,观其书名可能是专讲男女交合之道,即性产技巧的。《素女经》、《玄子》,其书在本土已亡佚,但有中国血统的日医丹波康赖公元984年编成的巨著《医心方》中收录了原文,可能涉及其内容的大部分。《医心方》还收录了也已亡佚的房中名著《玄女经》。三部书中《洞玄子》当为晚出,因《洞》书中有转引"素女论"文;关于性交体位技巧,《玄女经》提出"九法",而《洞玄子》则提出"卅法",可谓集中房中术关于房事体位、动作、技巧内容之大成,照理亦应晚于《玄女经》。《素》《玄》两书,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均有载,《素》书里尚记汉孝武帝事,可知两书约成于汉晋之间,隋唐以前。

  《大乐赋》乃男女夫妻交合的颂诗,写得很美,也反映了当时的性学成就。关于交合技巧,《洞玄子》讲得很详细,"卅法"还包括了性前嬉(戏),即古人所说的"戏道"或"和志"("卅法"的个体内容本书第一部分关于传统性学一节有介绍,读者可参看)。房事技巧有助于克服婚姻内性生活的单调,但不可生搬硬套,因为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所有的人,而"卅法"较之"九法"只是强调了更细微的变化,不过"大大是同,小小是异"。过于繁琐,定势太多,反而易使人无所适从。笔者以为,指出几种基本方法就够了,给人们留下创意的空间,更有利于婚内性生活的美妙和谐,使夫妻感情更融洽。但也要防止对性交技位变换的盲目崇拜。英国曾有一位性学家写过一本书,叫做《性交的1053种姿势》,顿时抢购如潮。但抱回家一看,读者都禁不住哑然失笑,作者是故意开玩笑,因为就是在男在上、女在下的体位中,角度稍异就可分很多种,以此类推何止千种。作者显然是为纠正在当代西方很普遍的对性交姿势变化的盲目崇拜。

  现将《玄女经》所列"九法"解释如下,还望已婚男女不要胶柱鼓瑟,权且当知识了解,这也有利于读者对《大乐赋》原文的认识。 《医心方》卷28是"房内"专卷,其第12篇即录《玄女经》"九法",原文如下:"《玄女经》云:黄帝曰:所说九法,未闻其法,愿为陈之,以开其意,藏之石室,行其法式。玄女曰:九法:

  "第一曰龙翻。令女正偃卧向上,男伏其上,股隐于床,女举其阴,以受玉茎。刺其谷实,又攻其上,疏缓动摇,八浅二深,死往生返,热(势)壮且强,女则烦悦,其乐如倡。致自闭因,百病销亡。 "

  第二曰虎步。令女俯,尻首伏。男跪其后,抱其腹,乃内玉茎。刺其中极,务令深密,进退相薄,行五八之数,其度自得,女阴闭张,精液外溢。毕而休息,百病不发,男益盛。 "

  第三曰猿搏。令女偃卧,男担其股,膝还过胸,尻背俱举,乃内玉茎。刺其臭鼠,女烦动摇,精液如雨,男深案之,极壮且怒。女快乃止,百病自愈。 "

  第四曰蝉附。令女伏卧,直伸其躯,男伏其后,深内玉茎。小举其尻,以扣其赤珠,行六九之数,女烦精流,阴里动急,外为开舒。女快乃止,七伤自除。 "

  第五曰龟腾。令女正卧,屈其两膝,男乃推之,其足至乳,深内玉茎。刺婴女,深浅以度,令中其实,女则感悦,躯自摇举,精液流溢,乃深极内。女快乃止,行之勿失,精力百倍。 "

  第六曰凤翔。令女正卧,自举其脚,男跪其股间,两手授(据)席,深内玉茎。刺其昆石,坚热内牵,令女动作,行三八之数,尻急相薄,女阴开舒,自吐精液。女快乃止,百病消减。 "

  第七曰兔吮毫。男正反卧,直伸脚,女跨其上,膝在外边,女背头向足,据席枕头。乃内玉茎,刺其琴弦,女快,精液流出如泉,欣喜和乐,动其神形。女快乃止,百病不生。 "

  第八曰鱼接鳞。男正偃卧,女跨其上,两股向前。安徐内之,微入便止,才授勿深,如儿含乳,使女独摇,务令迟久。女快男退,治诸结聚。 "

  第九曰鹤交颈。男正箕坐,女跨其股,手抱男颈,内玉茎,刺麦齿,务中其实。男抱女尻,助其摇举,女自感快,精液流溢。女快乃止,七伤自愈。"

  原文大意是: 《玄女经》记载,黄帝问:"你曾说房事技巧有九中,今请一一说明,详细讲解,以便撰录成册,妥为收藏,演练其中的秘法。" 玄女答:"九种房事技巧中的第一种叫龙翻。女子面向上躺卧,男子伏趴在对方身上,男股在女子两腿中间。女子阴户上迎阳具,阳具刺激阴蒂,攻击阴户上部。然后在插入阴道时,疏缓摇动,行八浅二深之法,阳具坚硬时抽送,软时再行插入,遵照死往生还原则,阳具便能日益壮强;女子也会无比愉悦,春情荡漾,阴道紧缩,百病消除。 "

  第二种名叫虎步。女子面向下俯状,屁股垫起,头部向下。男子跪在她股后,双手抱女腰腹,插入阳具后,直抵最深处,速抽速送,约四十次左右,自行适度控制,待女子阴户一紧一缩,津液流出,就可鸣金收兵,静静休息。如此便能百病不生,男子更加强壮。 "

  第三种名叫猿搏。女子仰躺,高举双腿。男子面向女子,跪在她股间,双手捧扶女腿在肩上,使女双膝高度过胸,并略提高对方屁股脊背。此时再插入阳具、刺激臭鼠(俞鼠之别名),女子就会快乐无比,津液如雨滴。阳具就再深深插入,则会更形坚挺硬壮,待女子高潮后即大功告成。作此技巧,百病自然消除。 "

  第四种名叫蝉附。女子面向下,身体正直俯卧。男女趴伏在她背后。将阳具深深插入后,略抬高女股,再用阳具刺激小阴唇(赤珠)。反复做四五十次,等到对方春情荡漾,津液流溢,阴道颤动,阴户大开,达到高潮后就停止动作。如此,因喜、怒、爱、思、悲、恐、惊等七种情绪导致的病症自可消除。 "

  第五种名叫龟腾。女子面向上正躺,双膝提起弯曲至胸前。男子跪姿面对女子,双手推女腰至女乳。阳具刺激大前庭腺,并刺激阴核。在一抽一送之际,必须深浅适度,并充分爱抚察弄阴核,女子春情荡漾,身子左右摇摆不止,津液流溢,阳具再向阴道深插,女子高潮来临,结束交合。循此技巧,男子精力倍增。 "

  第六种名叫凤翔。女子面向上正躺,以腿弯曲打开。男子跪俯在女子两腿中间,双脚撑地,阳具深入阴道,并刺激阴核。在坚挺温热的阳具插入阴道时,让女子摇摆二十四次。务必要命名女股密接阳具,阴道兴奋而大开,津液如泉涌至,待女子达到高潮后便偃旗息鼓。常行此法,百病自然消除。 "

  第七种名叫兔吮毫。男子面向上正躺,双脚伸直。女子跨在上面,面向男脚,背对男头,双膝跪在两侧,两手扶床上,俯头向下,让男子阳具插入阴道。阳具插入后,刺激女子阴核玉蒂(琴弦)。女子快感亢进,津液流出如泉水一般,愉快欣乐,喜形于色,达到高潮后停止动作。如此,可使百病不生。 "

  第八种名叫鱼接鳞。男子面向上,双腿伸直科躺。女子跨坐大他的大腿与胯骨间。女子臀股前移,徐徐以阴道吞夹阳具。切勿深入,浅插即止,像小儿含着奶头一样。男子不必有所动作,仅由女子单独摇动,并且须持续较长的时间。待女子达到高潮后,男子更收兵撤退,结束交合。常行此法能祛除各种疾病。 "

  第九种名叫鹤交颈。男子跪姿,双膝打开,女子跨骑在他身上,两脚分置在男子左右两侧,双手环抱男颈。阳具插入阴道的同时,磨擦女子阴唇,刺激阴核。男子双手捧抱女臀协助她摇晃,上下刺插。女子几经交合后,津液淋漓,达到高潮后便停止。如此,可使各种心理郁结病症不治自愈。 "

  九法"之中首推"龙翻",是因为这种女在下,男在上的交合,是大多数人采用的姿势。交合时,男方双手和双膝弯曲支撑身体,望之似龙,翻谓性交时上下起伏翻动和动作韵分赴,故名曰龙翻。西洋人则称"爱神正看式",这也是世界各地人所采用的传统姿势。"九法"中可看出特别强调抚弄女子外部性器官。如本法中提到"刺其欲实",即是用手或阳具刺激女子阴蒂(或称阴核),因这是女子最敏感部位,刻意抚弄之,能很快提高女子性欲,使其性欲高涨达到高潮,获得满足。以"龙翻"姿势,男人压伏在女子身上,女子正面的一对乳房和阴部,承受男方压力,产生肌肤相亲的独境快感,也能带给女子身临交合的半死状态。对男子而言,压伏女子,可以满足"征服欲"这种口中不说而却普遍存于男人脑海里的意识的优越感。 "

  九法"之二"虎步",取这种姿势的男人,很像是猛虎蹲踞在猎物后面,虎视眈眈,随时可以获取对方,谓之"虎步",极为传神。男子在女子背后,可以饱览圆肩、阔背、细腰和丰臀,S形的弧形线背后看来更诱人。取此势之优点是,男人不必再用双手支撑身体,空出双手可以尽情抚摩双乳,把细腰、擦会阴,当抽送进退之际,可紧搂女腰,狠力抽送直达阴道。也可用双手摆动女臀,阳具的酌情左右钻动。可见,虎步最大特色在阳具进攻灵活。 "

  九法"之三"猿搏",以男子肩抗女子双腿为其特色,是我国古代男性非常喜欢采用的姿势,以前的春宫画里很多这种交合的姿势。"虎步"与"猿搏"都能把女子阴户升高凸出,因而比较有利于交合。对女方属窈窕型、男子属肥胖型,取此势最恰当不过。这种姿势,女子双腿由男子双肩来承担,喜此姿势的男子为便搬动、更刺激性欲,就会偏爱窈窕型女子和小脚女子,臀腿脚硕大壮肥不易产生美感。据说,这也是五代、宋以后男子爱缠足苗条女子的性审美心理根源之一。明代色情小说《僧尼孽海》讲喇嘛高僧有两种性秘术即"猿搏"与"龙翻",妄称是能使阳具壮大、女子欢乐的绝技。若《玄女经》得传,人人皆知"九法",此等迷信怎能糊弄众生。 "

  九法"之四"蝉附",男子虽说趴在女子背后,但并不是将重量放置她身上,而是用双肘支撑身体重量,双脚打开依靠在床上。因此,在下位的女子,不会因为男子全身重量压得透不过气来。造成呼吸困难,破坏交合情趣。顾名思义,蝉"附"而非"压"。"蝉附"交合,女子的姿势是由面向下俯卧,在交合时动作较少,多半在左右摆臀迎合男方阳具的冲刺。此法很适合阴户部位生得较低的女性,交合时在女骨盆下还可垫个小枕头之类的东西,以便阴户抬高暴露。 "

  九法"之五"龟腾",取此势交合,女子快感来临时,由于全身为男人所束缚,双腿又紧握至胸前,此时欲宣泄快感情绪,必左右摇摆不停,边带地使男人也左右翻腾不已,再加上阳具左右往还,便会像只神龟在翻江倒海里遨游,称之"龟腾",极为传神。行此法,女方阴户男人饱览无遗,可使阳具深入阴道,可以感觉到女性性器官的功能与构造的伟大与神奇。 "

  九法"之六"凤翔",凤为雄,凰为雌,并称凤凰,类似的还有鸳鸯、蝴蝶等等,它们都象征着夫唱妇随、恩爱永恒,令人钦羡。《左传》有"凤凰于飞"之句,形容规律婚姻甜蜜,爱情弥坚。此交合法名之"凤翔",真是恰当之至。 "

  九法"之七"兔吮毫",取此名是因为女子在上曲膝低头,身体主动上下摇摆晃动,阴户吞吐阳具,动作若太过粗鲁和快速,往往会使阳具滑出或折痛,所以女子必须动作细心,就像小白兔舐梳自己的细毛银毫,温柔而谨慎。行此法,男子除双手扶握女股外,可任意抚爱女子身体各部位,女子改被动为主动,在心理上会有奇异的感觉,彼此动作熟练后,会更觉刺激、愉快。 "

  九法"之八"鱼接鳞",在此交合姿势下,女子用温柔的动作,主动发起攻势,反客为主,这种女子控制全局、掌握场面主宰权的新尝试,更能提高其性欲和亢奋快感。男人则一反往常的地位,扮演被动的角色,静静欣赏跨在其上的女子,上下颤动或左右摇摆,是其他交合姿势可比的。"鱼接鳞"三字,很能传达此法的特色:细腻而兼采旖旎。"鱼水之欢"的比喻大约不过如此罢。"鱼接鳞"与"兔吮毫"很想像,唯一区别是后者女子背向男,而前者女子面对男。 "

  九法"之九"鹤交颈"交合法,男女双方面对面相互搂抱,面颊交贴、颈项交吻,其乐也融融,自有别种姿势所无法体会到的妙处。

  以上是对《玄女经》"九法"的评析,后有附图,可参看。但应当很明白,中国古代房中术讨论做爱技巧,是在借性交的方法来达到身心快乐、健康长寿的目的,另外也是帮助男女双方以合乎体形健美并结合气功的性交技巧去消病强身。不能因房中术讲性技巧就断言是宣淫纵欲。一个色情狂或生活糜烂的人,即使不懂房中术,照样淫乱。相反,医家房中术则反复告诫要节欲,"乐而有节",性交除为生育外,就是养生、保健、长寿,纵欲绝达不成此目标。而且,医家房中术讲的主要是婚内性生活,而非宗教的性修炼。

  美国名医师范弗尔曾谈到欧洲人的性生活,说那些做丈夫的,大部分都不适应床上生活的单调,也不知道这种单调的生活,是可以用的变换来改进的。而这种姿势的改变,并没有逾越出正常的范围之外。然而,他们由于了解不够,始终无法解开这个症结,以致一直不能改善他们刻板无味的性生活。姿势的变换,只要彼此在心理上不生反感,生理上又能接受,则是非常有益于身心而又能增进爱恋情趣的。这也正是唐人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所宣扬的,而西洋人却比中国人晚了一两千年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需指出的是,就《大乐赋》所描绘的,从夫妻交合到帝妃承欢,从偷香窃玉到仓促野合,从宫廷同性恋到村夫愚妇的性生活,与《玄女经》所述"九法"对照,多可大体指实,而且《大乐赋》中的性交体位似更丰富。这表明,《大乐赋》的写作同诸多房中书――自然包括赋中引用过的集性交体位技巧之大成的《洞玄子》――关系密切,前者正是以诗赋的开工演译了后者,且有很多社会生活内容,足证笔者称其为"中国的《爱经》"之不诬。说其性技"更丰富",当然也与诗赋文学描写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更多有关。

  《大乐赋》中有些交合姿势可看作是对《玄妇经》"九法"的变通,如描写搜皇(高宗)与武则天的交合:"……献素臀之宛宛,内玉茎而闲闲,三刺两抽,纵武皇(武则天)之情欲;下迎下接,散天子之髡鬟。"据"献素臀"、"下迎下接"等字眼,极可能是并卧蝉附式,与《玄女经》"九法"之四"(上下)蝉附"稍异,即双方均处"下"位。考唐高宗好色体弱,而武则天则是名垂史册的荡妇,所以据描写,武后掀开鸾帐,爬上龙床,花容月貌,星眼明艳,由侍女挽着褪去衣裳,露出雪玉般肌肤,献出丰润的玉臀并不停摇动,让皇帝在其臀后将插入阴道的阳具来回地抽送,以满足武后无边的情欲……懒于行动任她摆布的高宗可谓勉为其难,算是尽了"绵薄之力"。上述侧卧的体位,《玄女经》"九法"中没有。

  《大乐赋》里描写夫妻交合时有一句话:"用房中之术,行九浅而一深,待十候而方毕",提到"九浅一深"和"十候"的概念。上述《玄女经》"九法"之首"龙翻"中也用到"八浅二深"、"死往生还"等术语。这里有必要作一简释。"九浅一深"、"八浅二深"均为古代房中术所习用的性动作,以"九浅一深"多见。明代房中书《素女妙论》有个具体的解释:"浅插九回,深刺一回,每一回以呼吸定息为度,谓之九浅一深之法也。自琴弦至玄珠为浅,自妥□至谷实为深。凡太浅不美快,太深有所伤。"则"八浅二深"谓浅插八浅、深刺二次。现代性学认为,房事动作应依双方感觉而调适,不宜定式。忽深忽浅的变化能以不同的感受而增加快感,但不必拘泥于九浅而后一深,或八浅而后二深。《玄女经》和上述引文中关于女性阴道各位置的名称,由于现大多无图解,难以统一认定。依《素女妙论》的看法,谷实在阴道内深5寸处,麦齿、琴弦、妥□、玄珠分别在阴道内1、2、3、4寸处,昆石则在7寸处。"九法"中说的"死往生还",也叫"弱入强出",指房事时男性可在阴茎不十分坚挺时插入,但房事结束前(已射精或未曾射精)应趁阴茎尚未疲软时抽出,认为如此双方有利于男性通过交合来养生和避免疾病。房中术这一主张的道理和效果目前尚难以得到证实,但人们若持这种方法能达到满意的性生活,也并无害处。

  至于《大乐赋》中提到的"十候"显然是指房事中十种快感征候。在长沙马王堆汉墓性书《合阴阳》《天下至道谈》中叫"十已"。其中《合阴阳》将其具体内容表述如下:"十已之征,一已而清凉出(指男女交合第一个回合后会有凉爽的感觉出现),再已而臭如燔骨(指第二个回合后有类似烤焦的骨头气味出现),三已而燥(指第三回合后可闻到焦燥的气味),四已而膏(指第四回合后阴部产生如油膏状的分泌物),五已而□(指第五个回合后可出现稻谷样的清香之气),六已而滑(指第六个回合后阴部产生光滑的感觉),八而已脂(指第八个回合后则感觉阴部分泌物状如凝脂),九已而胶(指第九个回合后阴部分泌物如胶似漆),十已而腴(指第十个回合后阴部产生如肥肉壅滞的感觉)。腴已复滑,清凉复出,是谓大卒(犹言大好事办完了)。"古人讲究房事养生,认为两性通过持久的交合,都达到性高潮,则对身体十分有益。现代观点认为,不必拘泥每次房事均须出现性高潮。

  《大乐赋》的性行为描写还很着笔性前嬉,即男女交合前的亲昵行为。马王堆汉墓性书《合阴阳》称之为"戏道",后世《医心方》称之为"和志"(交合前调和情志),并在卷28"房内"专卷中设专篇予以讨论。《大乐赋》就大致描述了这一行为过程:男女间从握手开始,男方顺女方的腕、肘、腋向上抚摩,再从头、颈、胸向下抚摩直至阴部,以使女方通体产生舒适的感觉。此时虽有交合欲望,但还不宜即刻进行,而应亲吻拥抱,尽情亲昵。待女方出现"气上面热"等"五征"的生理反应后,男方方可伏于女方身上。此时仍不要即刻交合,还须等待男方的气至("四至"),也就是须等待男方生殖器充分勃起。"五征"指气上面热,乳坚、鼻汗,舌薄而滑,下液股湿,嗌干、咽唾。"四至"照《玄女经》的说法,指"和(he)气"、"肌气"、"骨气"、"神气"四气之至,相应地指男性生殖器的四种充盈状态:"怒"、"大"、"竖"、"热",并强调"四气至而节之以道",交合时仍要符合阴阳调和之道。这就是中国古代房中术关于男女交合的主流精神:和谐、享乐、养生。因古今中外有异,现代性学对爱抚程序并不拘泥。但古代中国人强调"戏道和志",仍是现代男女性生活和谐之必需,也无怪乎荷兰学者高罗佩在评价中国古代性文化是认为,古代中国人过的是一种健康的性生活。本文后面所附"西域唐女性性嬉图",可供读者欣赏、体会。

  在《大乐赋》所描写的夫妻性交合活动中,还明显地体现了《素女经》中所提出的"浅内徐动,出入欲希(稀),女快意,男盛不衰,以此为节"的性行为技巧。即房事时阴茎插入阴道不宜过深,舞动时应做到徐缓稀疏,这样既可避免女方因插入过深而感到的不适,也可避免男方因刺激太强而过早射精,达不到较长时间交合和使女方充分性唤起的目的。认为如此则能增加男女房事的快感,并能避免损伤血络、发生病变。《素女经》还提出性交时将气功导引相结合的养生方法,即所谓"七损八益"(参见本书第一部分对传统性学的介绍)。这些对现代人的性生活和性学研究都很有启发性。

  至于《大乐赋》中对"丑女"的嘲弄则不可取,另外在讲贵族弟子与姬妾的性交时讲"回精禁液",实际上隐含着道教性修炼所讲的"采阴补阳"的意思,则多有荒谬。笔者前文提到过,汉唐时期的性学,其性医学养生与性宗教修炼是和谐共存,有时甚至是合流的。虽然从《大乐赋》――一篇充盈着人性光辉的华章――看,没有丝毫宗教神秘主义的性交崇拜色彩,但这里对"采阴补阳"的观念有必要澄清,以免谬种误传。

  "采阴补阳"是道教房中术的一个重要行为观念。它认为,男性若想获得补益、长寿,甚至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可通过有意识的与女性行房来达到目的。这一观念沿起很早,晋代道教理论家、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就有明确记载。它是基于以下似是而非的认识而产生的:房事中男性泄出的阳精是身体中最宝贵的物质,应经常保持盈满方利长生。阳精数量有限,房事泄精将使其耗竭,但女性在房事中分泌的阴精却不会耗竭,故男性补充精液除通过服食滋补品获取之外,也可通过房事从女性的阴精中获取。 它的具体作法是:①尽可能处长性交时间,时间越长所吸收的阴精就越多;②务必使女性达到高潮,因为女性在达到高潮时,阴精分泌达到最高峰;③忍精不泄,男性如果在性交中达到高潮而射精,就会前功尽弃,因此要用各种方法达到"忍精不泄,上升补脑"的境地;④要从不同女人身上获得阴精的滋补,因为重复与同一个女人性交,她的阴精会转弱;⑤男性选择性伴侣的首要条件不是美丽,而是发育良好、娇小、丰满、曲线玲珑、刚好到达成熟期的女性,这样的女性滋补作用最强。其中,除①②条对一般性医学养生有一定价值外,③④条则是对上层社会妻妾成群的婚姻制度的适应。道教房中术无须对古代中国社会制度之优劣负责,但它讲"多御少女"显然是鼓励了妻妾成群或娼妓制度的存在,可能激励性开放、"滥交";而"忍精不泄"也似乎确实解决了贵族男子如何应付成群的妻妾的性需求,"既纵欲又能长生"的实际问题。道教之所以曾盛行天下,的确与其房中术对上层社会的吸引力相关。至于第⑤条则是某种婚配观念的反映,无可无不可。是否"滋补作用最强",只有天知道。

  历史上采阴补阳之术主要在道教的某些流派中盛行,宋代以后更发展为"炼内丹"之术,它很早就受到佛教珠抨击,也受到很多医家的批评,甚至有来自道教内部的指责。操此术者不可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但却容易流于纵欲和愚昧的性淫滥;不仅与医学房中术"乐而有节"的基本原则相悖,也败坏了作为中国传统性学之重要内容――房中术――的声誉,所以被认为是导致我国古代房中术衰落乃至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潘承祥 整理)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2 | 只看该作者
唐·丁春泽《日观赋》


 ◇ 日观赋(以「千载之统,平上去入」为韵)

  日之升也,浴海而丽天;岳之峻了,切汉而临边。登高者以致九霄之,爱景者欲在万人之先。其所惟一,其仞惟。伊风灵之有,彼日观之存焉。夫其夜刻未终,曙色犹昧。彼穷高之极远,此有进而无退。未辨昏明,斯分覆。屡闻鸣雁,犹阴沉而不睹;忽听晨鸡,即瞳而可爱。夜间渐出谷,将离地维。岩峦既秀,草树生姿。气则赫,人皆仰。其望也如烛,其照也无私。昔者帝王御宇,立极垂。封禅及此成功,巡狩应其春仲。莫不登兹绝顶,遐烛大明。思煦妪之义,穷造化之精。以为日象一人之德,岳是三公之名。信王侯之设险,俾夷狄之来。方今一德无为,三光有象。动植昭泰,神祗脍。千岩瑞色,思效祉以爰升;万壑春€,欲入封而空。客有才乏羽仪,心思骞翥。每积聚萤之志,难登望日之处。引领终夕,含情达曙。知照烛之有期,故踌躇而不。重曰:日有观兮绝代独立,登之望兮无远不及。何太阳之至精,莫不专於出


日之升也,浴海而丽天;
岳之峻了,切汉而临边。
登高者以致九霄之,爱景者欲在万人之先。
其所惟一,其仞惟
伊风灵之有,彼日观之存焉。

夫其夜刻未终,曙色犹昧。
彼穷高之极远,此有进而无退。
未辨昏明,斯分覆
屡闻鸣雁,犹阴沉而不睹;忽听晨鸡,即瞳而可爱。

夜间渐出谷,将离地维。
岩峦既秀,草树生姿。
气则赫,人皆仰
其望也如烛,其照也无私。

昔者帝王御宇,立极垂
封禅及此成功,巡狩应其春仲。

莫不登兹绝顶,遐烛大明。
思煦妪之义,穷造化之精。
以为日象一人之德,岳是三公之名。
信王侯之设险,俾夷狄之来

方今一德无为,三光有象。
动植昭泰,神祗脍。
千岩瑞色,思效祉以爰升;万壑春€,欲入封而空

客有才乏羽仪,心思骞翥。
每积聚萤之志,难登望日之处。
引领终夕,含情达曙。
知照烛之有期,故踌躇而不

重曰:日有观兮绝代独立,登之望兮无远不及。
何太阳之至精,莫不专於出



      
古:仄平平仄 仄仄平通平  ◆天【下平一先】
      
古:仄平仄通 仄仄平通平  ◆边【下平一先】
      
古: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通  ◆先【下平一先】【去声十七霰】
      
古:通仄平仄 通仄平平  ◆千【下平一先】
      
古: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通平平平  ◆焉【下平一先】

      
古:平通仄仄仄平 仄仄通仄  ◆昧【去声十一队】
    退  
古: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  ◆退【去声十一队】
      
古:仄仄平平 平通仄仄  ◆载【去声十一队】
      
古:仄通平? 通平通平通? 仄通平平 仄平 平仄仄  ◆爱【去声十一队】

      
古:仄通通仄 仄 通平仄通  ◆维【上平四支】
    姿  
古: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姿【上平四支】
      
古:仄仄仄  平平仄平  ◆之【上平四支】
      
古:通通仄通仄 通仄仄平平  ◆私【上平四支】

      
古:仄仄仄通仄仄 仄仄平仄  ◆统【去声二宋】
      
古:通通仄仄平平 平仄通通平仄  ◆仲【去声一送】

      
古:仄通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  ◆明【下平八庚】
      
古:通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精【下平八庚】
      
古:仄通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通平平平  ◆名【下平八庚】
      
古:仄通平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平  ◆平【下平八庚】

      
古:平平仄仄平通 通平仄仄  ◆象【上声二十二养】
      
古:仄仄通仄 平平仄  
      
古:平平仄仄 通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  仄仄通平通仄  ◆上【上声二十二养】

      
古:仄仄平仄仄平 平通平仄  ◆翥【去声六御】
      
古:仄仄仄平平仄 通平通仄平仄  ◆处【去声六御】
      
古: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  ◆曙【去声六御】
      
古:平仄仄平仄平 仄?通平通仄  ◆去【去声六御】

      
古:通仄 仄仄通平仄仄仄仄 平平通平平仄通仄  ◆及【入声十四缉】
      
古:平仄平平仄平 仄通平平仄仄  ◆入【入声十四缉】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3 | 只看该作者
唐·杜牧《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3 | 只看该作者
唐·杜牧《晩晴賦(并序)》


 秋日晩晴,樊川子目于郊園,見大者小者,有状類者,故書賦云:
  雨晴秋容新沐兮,忻遶園而細履。面平池之清空兮,紫閣青横,遠來照水。如高堂之上見羅幕兮,垂乎鏡裏。木勢黨伍兮,行者如迎,偃者如醉。高者如逹,低者如跂。松數十株,切切交風。如冠劍大臣,國有急難,庭立而議。竹林外裹兮,十萬丈夫,甲刃摐摐,密陣而環侍。豈負軍令之不敢嚻兮,何意氣之嚴毅。復引舟于深灣,忽八九之紅芰,姹然如婦,斂然如女。堕蘃黦顔,似見放棄。白鷺潜來兮,邈風標之公子。窺此美人兮,如慕悅其容媚。雜花參差於岸側兮,絳緑黄紫。格頑色賤兮,或妾或婢。間草甚多,叢者束兮。靡者杳兮,仰風獵日。如立如笑兮,千千萬萬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若予者則爲何如?倒冠落珮兮,與世闊踈。敖敖休休兮,眞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4 | 只看该作者
唐·杜牧《望故园赋》



 余固秦人兮,故园秦地。念归途之几里。诉余心之未归兮,虽系日而安至。既操心之大谬,欲当时之奏技。技固薄兮岂易售,矧将来之岁几。人固有尚珠金印节,人固有为,背憎面悦。击短扶长,曲邀横结。吐片言兮千口莫穷,触一机而百关俱发。嗟小人之颛蒙兮,尚何念於逸越。余之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老。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寂寥四望,蜀峰联嶂。葱茏气佳,蟠联地壮。缭粉堞於绮城,矗未央於天上。月出东山,苔扉向关。长烟苒惹,寒水注湾。远林鸡犬兮,樵夫夕还。织有桑兮耕有土,昆令季强兮乡党附。怅余心兮舍兹而何去,忧岂无念,念至谓何?愤愠凄悄,顾我则多。万世在上兮百世居後,中有一生兮孰为寿夭?生既不足以纫佩兮,顾他务之纤小。赋言归兮余之志,世徒为兮纷扰。





余固秦人兮,故园秦地。
念归途之几里。
诉余心之未归兮,虽系日而安至。

既操心之大谬,欲当时之奏技。
技固薄兮岂易售,矧将来之岁几。

人固有尚,珠金印节,
人固有为,背憎面悦。
击短扶长,曲邀横结。

吐片言兮千口莫穷,触一机而百关俱发。
嗟小人之颛蒙兮,尚何念於逸越。

余之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
岩曲天深,地平木老。
陇云秦树,风高霜早。
周台汉园,斜阳暮草。

寂寥四望,蜀峰联嶂。
葱茏气佳,蟠联地壮。
缭粉堞於绮城,矗未央於天上。

月出东山,苔扉向关。
长烟苒惹,寒水注湾。
远林鸡犬兮,樵夫夕还。

织有桑兮耕有土,昆令季强兮乡党附。
怅余心兮舍兹而何去,

忧岂无念,念至谓何?
愤愠凄悄,顾我则多。

万世在上兮百世居後,中有一生兮孰为寿夭?
生既不足以纫佩兮,顾他务之纤小。
赋言归兮余之志,世徒为兮纷扰。



      
古:平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  ◆地【去声四寘】
今:平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  ◆地【十二齐,i,er,ü】
      
古:仄平平平仄仄  ◆里【上声四纸】【去声四寘】
今:仄平平平通仄  ◆里【十二齐,i,er,ü】
      
古: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  ◆至【去声四寘】
今: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  ◆至【十三支,(-i)(零韵母)】
      
古:仄通平平仄仄 仄通平平仄仄  ◆技【上声四纸】
今:仄平平平仄仄 仄通平平仄仄  ◆技【十二齐,i,er,ü】
      
古:仄仄仄平仄仄通 ?通平平仄仄  ◆几【上声五尾】
今:仄仄通平仄仄仄 仄通平平仄通  ◆几【十二齐,i,er,ü】
      
古: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  ◆节【入声九屑】
今: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  ◆节【三皆,ie,üe】
      
古:平仄仄通 仄平仄仄  ◆悦【入声九屑】
今:平仄仄通 通平仄仄  ◆悦【三皆,ie,üe】
      
古:仄仄平通 仄平通仄  ◆结【入声九屑】
今:平仄平通 通平通平  ◆结【三皆,ie,üe】
      
古: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发【入声六月】
今:仄通平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仄通  ◆发【一麻,a,ia,ua】
      
古: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  ◆越【入声六月】【入声七曷】
今:平仄平平平通平 仄平仄平仄仄  ◆越【三皆,ie,üe】
    西  
古:平平通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  ◆道【上声十九皓】
今:平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  ◆道【六豪,ao,iao】
      
古:平仄平通 仄平仄仄  ◆老【上声十九皓】
今:平通平平 仄平仄仄  ◆老【六豪,ao,iao】
      
古: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早【上声十九皓】
今: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早【六豪,ao,iao】
      
古: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草【上声十九皓】
今: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草【六豪,ao,iao】
      
古:仄平仄通 仄平平仄  ◆嶂【去声二十三漾】
今: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  ◆嶂【十唐,ang,iang,uang】
      
古: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壮【去声二十三漾】
今: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壮【十唐,ang,iang,uang】
      
古: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  ◆上【上声二十二养】【去声二十三漾】
今: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  ◆上【十唐,ang,iang,uang】
      
古: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  ◆关【上平十五删】
今: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  ◆关【八寒,an,ian,uan,üan】
      
古:通平仄仄 平仄仄平  ◆湾【上平十五删】
今:通平仄仄 平仄仄平  ◆湾【八寒,an,ian,uan,üan】
      
古: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  ◆还【上平十五删】【下平一先】
今: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  ◆还【四开,ai,uai】【七尤,ou,iu(iou)】【八寒,an,ian,uan,üan】
      
古: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通仄通平平仄仄  ◆附【去声七遇】
今: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通仄通平平仄仄  ◆附【十四姑,u】
      
古: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去【上声六语】【去声六御】
今: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去【十二齐,i,er,ü】
      
古: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  ◆何【下平五歌】
今: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  ◆何【二波,o,e,uo】
      
古: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  ◆多【下平五歌】
今:仄仄平通 仄仄平平  ◆多
    寿  
古: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通仄仄平平仄通仄通  ◆夭【下平二萧】【上声十七筱】【上声十九皓】
今: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通仄平平平平通仄平  ◆夭【六豪,ao,iao】
      
古:平仄通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  ◆小【上声十七筱】
今: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通仄  ◆小【六豪,ao,iao】
      
古: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平通平平仄  ◆扰【上声十七筱】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4 | 只看该作者
唐·浩虚舟《木鸡赋》


 ◇木鸡赋(以「致此无敌,故能先鸣」为韵)

  浩虚舟

  惟昔有人,心至术精,得鸡之情。情可驯而无小无大,术既尽而不飞不。对劲敌以自持,坚如挺植;登广场而莫顾,混若削成。初其教以自然,诱之不惧。希渐染而能化,将枯槁而是喻。质殊朴斫,用明不竞之由;状匪雕锼,盖取无情之。然则饮啄必异,嬉游每殊。伫栖心而自若,期顾敌而如。曰就月将,功尽而稍同颠;不震不悚,性成而渐若朽株。已而芥羽讵设,雕笼莫闭。卓然之志全变,兀若之姿已。首圆胫直,轮桷之状俱呈;觜利距,枳枸之并利。是以纵逸情绝,端良气全。臆离披而踵附,眸眩曜而节穿。惊被文而锦翼蔚矣,迷搴木而花冠烂然。虚╂者怀不才之虞,安能自恃;贾勇者有攻坚之惧,莫敢争。故能进异激昂,处同虚寂。郢工误起乎心匠,后阝氏徒惊乎目击。澹然无挠,子綦之质方俦;确尔不回,周勃之强未。其喻斯在,其由可徵。驯致已忘乎力制,积习渐通乎性。是则语南国者未足与议,斗东郊者无德而称。士有特立自持,端然不倚。块其形而与木无二,灰其心而顾鸡若是。彼静胜之深诚,冀一鸣而在


惟昔有人,心至术精,得鸡之情。
情可驯而无小无大,术既尽而不飞不
对劲敌以自持,坚如挺植;登广场而莫顾,混若削成。

初其教以自然,诱之不惧。
希渐染而能化,将枯槁而是喻。
质殊朴斫,用明不竞之由;状匪雕锼,盖取无情之

然则饮啄必异,嬉游每殊。
伫栖心而自若,期顾敌而如
曰就月将,功尽而稍同颠;不震不悚,性成而渐若朽株。

已而芥羽讵设,雕笼莫闭。
卓然之志全变,兀若之姿已
首圆胫直,轮桷之状俱呈;觜利距,枳枸之并利。

是以纵逸情绝,端良气全。
臆离披而踵附,眸眩曜而节穿。
惊被文而锦翼蔚矣,迷搴木而花冠烂然。
虚╂者怀不才之虞,安能自恃;贾勇者有攻坚之惧,莫敢争

故能进异激昂,处同虚寂。
郢工误起乎心匠,后阝氏徒惊乎目击。
澹然无挠,子綦之质方俦;确尔不回,周勃之强未

其喻斯在,其由可徵。
驯致已忘乎力制,积习渐通乎性
是则语南国者未足与议,斗东郊者无德而称。

士有特立自持,端然不倚。
块其形而与木无二,灰其心而顾鸡若是。
彼静胜之深诚,冀一鸣而在

罗初来评:此赋大部分都是采用紧长隔句式段,值得学习,不愧是名篇。


      
古: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  ◆情【下平八庚】
      
古: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通平通平  ◆鸣【下平八庚】
    广  
古:仄仄仄仄仄平 平通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成【下平八庚】

      
古:平通通仄仄平 仄平通仄  ◆惧【去声七遇】
      
古:平通仄平平仄 通平仄平仄平  ◆喻【上平七虞】
      
古:仄平仄仄 仄平通仄平平 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  ◆故【去声七遇】

      
古:平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平  ◆殊【上平七虞】
      
古: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通平  ◆无【上平七虞】
      
古:仄仄仄通 平仄平通平平  通仄通仄 仄平平通仄仄平  ◆株【上平七虞】

      
古:仄平仄仄仄仄 平通仄仄  ◆闭【去声八霁】【入声九屑】
    姿  
古: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致【去声四寘】
      
古: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平平 通仄仄  仄通平 通仄  ◆利【去声四寘】

      
古:仄仄通仄平仄 平平仄平  ◆全【下平一先】
    穿  
古: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仄通  ◆穿【下平一先】
      
古:平仄平平仄仄仄仄 平通仄平平通仄平  ◆然【下平一先】
    怀  
古:平 仄平通平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通  ◆先【下平一先】

      
古: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  ◆寂【入声十二锡】
      
古: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通平平平仄仄  ◆击【入声十二锡】
      
古:通平平通 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通通 平仄平通仄仄  ◆敌【入声十二锡】

      
古:通平平仄 通平仄通  ◆徵【下平十蒸】
      
古:平仄仄通平仄仄 仄仄通平平仄平  ◆能【下平十蒸】
      
古:仄仄仄平仄仄仄仄通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通  ◆称【下平十蒸】

      
古: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通仄  ◆倚【上声四纸】
      
古:仄通平平通仄平仄 平通平平仄平仄仄  ◆是【上声四纸】
      
古:仄仄通平通平 仄仄平平仄仄  ◆此【上声四纸】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5 | 只看该作者
唐·浩虛舟 陶母截髮賦


  陶家客至兮方此居贫母氏心耻兮思无饌宾断鬢
  髮以将贸庶珍羞而具陈欲明理内之心不求尽饰

  庶使趋庭之子得以亲仁原夫兰客方来蕙心斯至

  顾巾橐而无取俯杯盘而内愧啜菽饮水念鸡黍而

  何求舍己从人虽髮肤而可弃於是搔首心乱低眉

  恨生畏东閭之恩薄归北堂而计成拂撮凝抽簪

  注情解髮而凤髻花折发匣而金刀刃鸣喜乃有餘

  惭无所极窥在握而错落抚垂领而绸直锋鋩不碍

  翻似雪之孤光倭堕徐分散如云之翠色已而展转

  增思徘徊向隅元鬢垂颅而散乱青丝委簟而盘紆

  象櫛重理兰膏旧濡伤翠凤之全弃骇盘龙之半无

  观夫擢乃无遗敛之斯积凝光而粉黛难染盈握而

  腥膻是易将成特达之意欲厚非常之客宾筵既备

  空思一饭以无惭匣镜重窥岂念同心而可惜及乎

  宴罢空馆闲成晓妆纚换新髻釵迷旧行诚伐木之

  可亲疏而是愧苟如珪之足慕断亦何伤重义者情

  莫违厚慈者身可毁语其决同勉虞之一战思其仁

  逾训孟之三徙昔咸曰陶氏所以成大名母贤如此



陶家客至兮,方此居贫;母氏心耻兮,思无饌宾。
断鬢髮以将贸,庶珍羞而具陈。
欲明理内之心,不求尽饰;庶使趋庭之—,得以亲仁。

原夫兰客方来,蕙心斯至。
顾巾橐而无取,俯杯盘而内愧。
啜菽饮水,念鸡黍而何求;舍己从人,虽髮肤而可弃。

於是搔首心乱,低眉恨生。
畏东閭之恩薄,归北堂而计成。
拂撮凝?,抽簪注情。
解髮而凤髻花折,发匣而金刀刃鸣。

喜乃有餘惭,无所极。
窥在握而错落,抚垂领而绸直。
锋鋩不碍,翻似雪之孤光;倭堕徐分,散如云之翠色。


已而展转增思,徘徊向隅,
元鬢垂颅而散乱,青丝委簟而盘紆。
象櫛重理,兰膏旧濡。
伤翠凤之全弃,骇盘龙之半无。

观夫擢乃无遗,敛之斯积。
凝光而粉黛难染,盈握而腥膻是易。
将成特达之意,欲厚非常之客。
宾筵既备,空思一饭以无惭;匣镜重窥,岂念同心而可惜。

及乎宴罢空馆,闲成晓妆,
纚换新髻,釵迷旧行,
诚伐木之可亲,疏而是愧;苟如珪之足慕,断亦何伤。

重义者情莫违,厚慈者身可毁,
语其决,同勉虞之一战,思其仁,逾训孟之三徙。
昔咸曰陶氏所以成大名,母贤如此!

罗初来评:此赋是标谁的律赋,标点分段,化费了吾一个小时,却不知以那八字为韵,非常遗憾。


      
古: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  ◆贫【上平十一真】
      
古:通通平仄平 通平?平  ◆宾【上平十一真】
      
古:仄仄仄仄通仄 仄平平平仄平  ◆陈【上平十一真】
    使  
古:仄平仄仄平平 通平仄仄 仄仄平通平  仄仄通平  ◆仁【上平十一真】

      
古: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  ◆至【去声四寘】
      
古: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  ◆愧【去声四寘】
      
古:仄仄仄仄 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通平 平仄平平仄仄  ◆弃【去声四寘】

      
古: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  ◆生【下平八庚】
      
古:仄平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  ◆成【下平八庚】
      
古:仄仄通  平平仄平  ◆情【下平八庚】
      
古:仄仄平仄仄平通 仄仄平平平仄平 ◆鸣【下平八庚】

      
古:仄仄仄平? 平仄仄  ◆极【入声十三职】
      
古: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仄  ◆直【入声十三职】
      
古:平平通仄 平仄仄平平平 平通平通 仄通平平仄仄  ◆色【入声十三职】

      
古:仄平仄仄平通 ?平仄平  ◆隅【上平七虞】
      
古: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通仄平平平  ◆紆【上平七虞】
      
古:仄仄通仄 平通仄平  ◆濡【上平七虞】
      
古: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通平仄平  ◆无【上平七虞】

      
古:通平仄仄平通 仄平平仄 ◆积【入声十一陌】
      
古:通平平仄仄通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  ◆易【入声十一陌】
      
古:通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  ◆客【入声十一陌】
      
古:平平仄仄 通通仄仄仄平? 仄仄通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惜【入声十一陌】

      
古:仄平仄仄通仄 平平仄平  ◆妆【下平七阳】
      
古:通仄平仄 平平仄通  ◆行【下平七阳】
      
古:平仄仄平仄通 通平仄? 仄通?平仄仄 仄仄平平  ◆伤【下平七阳】

      
古:通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  ◆毁【上声四纸】
      
古:仄通仄 平仄平平仄仄 通通平 平仄仄平通仄  ◆徙【上声四纸】
      
古:仄平仄平通仄仄平仄平 通平通仄  ◆此【上声四纸】





陶母截发(转自冰雪紫竹博客)

     陶母,陶侃的母亲。
    陶侃是东晋时的一位名将,大司马,字士行,原籍都昌,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陶侃以县吏起家,在军41年,转战南北,几乎每战告捷。他病终时,东晋成帝下诏他的头衔很多,位极群臣之上。他的发迹与其母亲的支持和教育有直接关系。
    陶侃少年时因父早亡,家境竟至“酷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是位很坚强的女性。她立志要使儿子出人头地。在这种环境下,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湛氏对陶侃管教很严,并通过自己纺织资助儿子去结交朋友。后来,陶侃在县功曹周访的荐引下当上县主簿,才开始摆脱充当贱役的地位。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陶侃很发愁,他母亲却想出了办法。她吩咐儿子只管在堂屋陪着客人,自己在一边忙开了。她先忍爱剪下自己的长发,去邻近的假发店卖掉,用钱买了米和酒菜。丰盛的酒宴让客人们畅饮极欢,连仆从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范逵等人很高兴,告别时,陶侃又相送百余里。范逵问,卿想到郡中去任职吗?陶侃说,想去可无人引荐。范逵回去后,见到庐江太守张夔,极力赞美和推荐陶侃。张夔召陶侃为督邮,领枞阳令。陶侃也倾心报答张夔的知遇之恩。一次张夔的妻子有病,要到数百里之外去请医生。当时正值大雪天寒,众僚属都面有难色,独陶侃请行,大家都佩服他的义气。之后,陶侃即被张夔举为孝廉。靠这种身份,陶侃开始结识洛阳的上层名流,去实现他的大志。
    陶母“截发”的故事已成历史佳话。有一次,我和朋友们讲起这个故事,有位朋友质疑,女人的长发能卖多少钱呢?我当时没有掌握古代女人长发的价值,但我知道现在质量好的长发每斤能卖一千多元。即使是现在,一千元在家里招待客人还是够用的。最重要的我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陶母对儿子的爱。母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一丝一发都是无价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就是尽心尽孝,也难以报达母亲的恩情。据说,乌鸦出生后,母哺六十日后,尚且返哺母亲六十日呢,何况人乎。《二十四孝》记载:晋时孟宗,少年丧父。其母年老病笃,冬日想吃笋煮羹食。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孟宗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唐朝诗圣杜甫,因母亲名叫海棠,为表示对自己母亲的尊敬,从不作海棠诗。
    人,有母亲在是一种幸福,听听母亲的唠叨,吃口母亲做的饭菜,或是给卧在病床上的母亲捶捶背,揑揑腿,喂口饭,端杯水,那是上仓给你回馈母爱的机会,一旦母亲仙逝了,才会真正感到失去母亲是多么的痛苦。
朋友们,有母亲健在要尽心善待。母亲离开了我们,要终生对母亲祈祷和思念……


经典故事:截发延宾(陶母教子)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

    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古书有载:

    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谌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谌氏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坐诸荐以为马革。日夕,遂为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知谌氏所为,既叹其才识,又深愧其厚意,语曰:“非此母,不生此子。”逵至洛阳,遂称之於羊晫、顾荣等人,大获美誉。

    陶母截发延宾,锉荐喂马之事乡里传谈,以为贤良。官府特为陶母住所立坊,名为延宾坊,命屋边之桥为德化桥,以此嘉彰这位贤母。北宁范仲淹知饶州时,曾下令于德化桥头立“延宾坊故址”巨碑,供人瞻仰,以此宣传陶母“截发延宾”的事迹。

   (译文)湛氏拉扯着小陶侃,过着十分清苦的日子。有一天,陶侃的好友范逵等数人途经新淦,见冰雪封道,且又天色将晚,特来陶侃家借宿。可是家中拿什么来招待客人。侃手足无措,范逵也显得尴尬。湛氏连忙热情招呼客人,要侃儿和客人聊天叙旧。然后,她便转过身去安排食宿。

  家中早已无钱买米,她趁客人们闲坐寒暄之际,毫不犹豫地将青丝剪下,编成假发卖与邻人,换回了米油酒菜、还有柴火、马料,在这冰天雪地里也难寻觅,湛氏便撬下几块旧楼板当柴烧,把垫在床上的禾草席子拿出来切碎喂马。范逵等人,深为感动。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7 | 只看该作者
唐·李世民赋集



01、唐·李世民《感旧赋》(并序)


  余将问罪东夷,言过洛邑,聊因暇景,散虑郊畿。流盼城阙之闲,睹弱龄游观之所。风云如故,卉木维新,少壮不留,忽焉白首。追思曩日,缅成异世,感时怀旧,抚辔忘归。握管叙情,赋之云尔。

  惟端扆之馀隙,属凝阴於暮年。时观兵於九伐,聊息驾於三川。登临原隰。怅望郊壥,览绮纨之游践,观畴昔而依然。地不改其城阙,时无异其风烟;想飞盖於河曲,思解佩於芝田;挟弹铜驼之右,连镳金谷之前。薪指倏其代谢,舟壑俄而贸迁。属隋季之分崩,遇中原之丧乱。濯龙变为汙池,平乐化为京观。天地兮厌黩,人神兮愤惋。遂收袂而电举,乃奋衣而云翔。据三秦兮凤跱,出九谷兮龙骧;挥宝剑之虹彩,回雕戈於日光;扫欃枪兮定六合,廓氛沴兮静八荒。昔总戎於藩屏,今拱已於岩廊。营馀故柳,垒有残墙。怀壮龄之慷慨,抚虚躬而自伤。观世俗之飘忽,鉴存亡於宇宙。林何春而不花,花非故年之秀;水何日而不波,波非昔年之溜。岂独人之易新,故在物而难旧。岁月运兮寒复暑,日月流兮夜还昼。信造化之常经,孰圣贤之可救。於是停舆郊郭,极眺山川,信兹都之壮丽,乃卜宅於姬年。兴亡兮代袭,隆替兮相沿。惟在德而为故。实弃道而难全。仰烟霞兮思子晋,俯浩汗兮想张骞。叹高踪之靡觌,嘉令誉之空传。聊凭轼而静虑,怀古人而怅焉。况复气结隆冬,岁穷馀律;对洛景之苍茫。听寒风之萧瑟;云散叶而无蒂,雪凝花而不实;雾岭断兮疑连,烟林疏兮似密。节物同於前载,欢忧殊於曩日。扣沈思而多端,寄翰墨而何述。

  来源:《全唐文》

惟端扆之馀隙,属凝阴於暮年。
时观兵於九伐,聊息驾於三川。
登临原隰。怅望郊壥,
览绮纨之游践,观畴昔而依然。
地不改其城阙,时无异其风烟;
想飞盖於河曲,思解佩於芝田;
挟弹铜驼之右,连镳金谷之前。
薪指倏其代谢,舟壑俄而贸迁。

属隋季之分崩,遇中原之丧乱。
濯龙变为汙池,平乐化为京观。
天地兮厌黩,人神兮愤惋。

遂收袂而电举,乃奋衣而云翔。
据三秦兮凤跱,出九谷兮龙骧;
挥宝剑之虹彩,回雕戈於日光;
扫欃枪兮定六合,廓氛沴兮静八荒。
昔总戎於藩屏,今拱已於岩廊。
营馀故柳,垒有残墙。
怀壮龄之慷慨,抚虚躬而自伤。

观世俗之飘忽,鉴存亡於宇宙。
林何春而不花,花非故年之秀;
水何日而不波,波非昔年之溜。
岂独人之易新,故在物而难旧。
岁月运兮寒复暑,日月流兮夜还昼。
信造化之常经,孰圣贤之可救。

於是停舆郊郭,极眺山川,
信兹都之壮丽,乃卜宅於姬年。
兴亡兮代袭,隆替兮相沿。
惟在德而为故。实弃道而难全。
仰烟霞兮思子晋,俯浩汗兮想张骞。
叹高踪之靡觌,嘉令誉之空传。
聊凭轼而静虑,怀古人而怅焉。

况复气结隆冬,岁穷馀律;
对洛景之苍茫。听寒风之萧瑟;
云散叶而无蒂,雪凝花而不实;
雾岭断兮疑连,烟林疏兮似密。
节物同於前载,欢忧殊於曩日。
扣沈思而多端,寄翰墨而何述。

罗初来评:6韵2个发语,重复用【下平一先】15韵,说明这个韵好用。

      
古:平平仄平?仄 仄通平平仄平  ◆年【下平一先】
      
古:平通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通平  ◆川【下平一先】
      
古:平通平仄 仄通平平  ◆壥【下平一先】
      
古:仄仄平平平仄 通平仄平平平  ◆然【下平一先】
      
古:仄通仄通平仄 平平仄通平平  ◆烟【下平一先】
      
古:仄平仄平平仄 通仄仄平平平  ◆田【下平一先】
      
古:仄通平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  ◆前【下平一先】
      
古:平仄?通仄仄 平仄平平仄平  ◆迁【下平一先】

      
古:仄平仄平通平 仄通平平通仄  ◆乱【去声十五翰】
      
古:仄通仄通仄平 平仄仄通平通  ◆观【去声十五翰】
      
古:平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惋【去声十五翰】

      
古:仄通仄平仄仄 仄仄通平平平  ◆翔【下平七阳】
      
古:通通平平仄? 仄仄仄平通?  ◆骧【下平七阳】
      
古:平仄仄平通仄 通平平平仄平  ◆光【下平七阳】
      
古:?平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荒【下平七阳】
      
古:仄通平平平通 平仄仄平平平  ◆廊【下平七阳】
      
古:平?仄仄 通仄平平  ◆墙【下平七阳】
    怀  
古: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  ◆伤【下平七阳】

      
古:通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  ◆宙【去声二十六宥】
      
古:平平平平通平 平平仄平平仄  ◆秀【去声二十六宥】
      
古:仄平仄平通平 平平仄平平仄  ◆溜【去声二十六宥】
      
古: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通仄  ◆旧【去声二十六宥】
      
古: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  ◆昼【去声二十六宥】
      
古:仄仄仄平平通 仄仄平平仄仄  ◆救【去声二十六宥】

      
古: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川【下平一先】
      
古:仄平平平仄通 仄仄仄平平平  ◆年【下平一先】
    沿  
古:通平平仄仄 平仄平通平  ◆沿【下平一先】
      
古:平仄仄平通仄 仄仄仄平通平  ◆全【下平一先】
      
古:仄平平平通仄仄 仄仄通平仄通平  ◆骞【下平一先】
      
古:通平平平仄仄 平通通平通通  ◆传【下平一先】
    怀  
古: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平  ◆焉【下平一先】

      
古: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  ◆律【入声四质】
      
古:仄仄仄平通平 通平平平平仄  ◆瑟【入声四质】
      
古:平仄仄平平? 仄通平平通仄  ◆实【入声四质】
      
古: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通平仄仄  ◆密【入声四质】
      
古: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  ◆日【入声四质】
      
古:仄通通平平平 仄通仄平平仄  ◆述【入声四质】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57 | 只看该作者
02唐·李世民《皇德颂》


 厥初造化,人伦既兴,乃建君长,司牧黎烝。肇自爻画,爰代结绳,轩昊既谢。唐虞以升。后隋德衰,顺时革命。三季之末,干戈是争。赫矣神武,经期作圣。下括九围,上齐七政。业统文武,勋迈高光。何险不济,何患不攘,士女绥悦,篚厥元黄。斯物之至,昭於我王。我王覆育,资生怀造。配尧登唐,方周在镐。翕受敷施,明徵定保。允迪厥德,惟清帝道。帝道钦明,天下和平;三时不害,百谷以成;我庾斯积,如坻如京;既富而教,讼息刑清。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百姓为心,万邦在己。家赖宽政,朝称多士。齐一华戎,混同书轨。东池溟渤,西苑隅邱。八蛮职贡,六狄怀柔。至德潜洽,元化旁流。日慎一日,虽休勿休。先天不违,灵物效质;丹羽仪韶,翠黄承辔;甘露零草,祥风应律;嘉禾醴泉,比焉自出。符瑞见兮焕图书,坛场设兮望銮舆。至人忘已体冲虚,凝神姑射厌宸居。厌宸居,叶冥契,龙驾昇兮邈遐逝。垂元范兮光来裔,与元象兮长昭晰。飞英声兮越三代,永锡祚兮万亿载。

  来源:《全唐文》

厥初造化,人伦既兴,
乃建君长,司牧黎烝。
肇自爻画,爰代结绳,
轩昊既谢。唐虞以升。

后隋德衰,顺时革命。
三季之末,干戈是争。
赫矣神武,经期作圣。
下括九围,上齐七政。

业统文武,勋迈高光。
何险不济,何患不攘,
士女绥悦,篚厥元黄。
斯物之至,昭於我王。

我王覆育,资生怀造。
配尧登唐,方周在镐。
翕受敷施,明徵定保。
允迪厥德,惟清帝道。

帝道钦明,天下和平;
三时不害,百谷以成;
我庾斯积,如坻如京;
既富而教,讼息刑清。

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百姓为心,万邦在己。
家赖宽政,朝称多士。
齐一华戎,混同书轨。

东池溟渤,西苑隅邱。
八蛮职贡,六狄怀柔。
至德潜洽,元化旁流。
日慎一日,虽休勿休。

先天不违,灵物效质;
丹羽仪韶,翠黄承辔;
甘露零草,祥风应律;
嘉禾醴泉,比焉自出。

符瑞见兮焕图书,
坛场设兮望銮舆。
至人忘已体冲虚,
凝神姑射厌宸居

厌宸居,叶冥契,
龙驾昇兮邈遐逝。
垂元范兮光来裔,
与元象兮长昭晰。

飞英声兮越三代,
永锡祚兮万亿载。


罗初来评:
前面四言八韵,后面七言压三韵,“厌宸居”顶针重叠耐人寻味。



     
古:仄平仄仄 平平仄通  ◆兴【下平十蒸】
      
古:仄仄平通 通仄平通  ◆烝【下平十蒸】
      
古: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  ◆绳【下平十蒸】
      
古: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  ◆升【下平十蒸】

      
古: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  ◆命【去声二十四敬】
      
古:通仄平仄 通平仄平  ◆争【去声二十四敬】
      
古:仄仄平仄 通平仄仄  ◆圣【去声二十四敬】
      
古:仄仄仄平 仄通仄仄  ◆政【去声二十四敬】

      
古: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  ◆光【下平七阳】
      
古:平仄通仄 平通通通  ◆攘【下平七阳】
      
古: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黄【下平七阳】
      
古:平仄平仄 通平仄通  ◆王【下平七阳】

    怀  
古:仄通仄仄 平平平仄  ◆造【上声十九皓】
      
古: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  ◆镐【上声十九皓】
      
古:仄仄平通 平通仄仄  ◆保【上声十九皓】
      
古:仄?仄仄 平平仄仄  ◆道【上声十九皓】

      
古:仄仄平平 平仄通平  ◆平【下平八庚】
      
古:通平通仄 仄仄仄平  ◆成【下平八庚】
      
古:仄仄平仄 通通通平  ◆京【下平八庚】
      
古:仄仄平通 仄仄平平  ◆清【下平八庚】

      
古:平平平仄 通通通仄  ◆已【上声四纸】
      
古:仄仄通平 仄平仄仄  ◆己【上声四纸】
      
古:平仄平仄 平通平仄  ◆士【上声四纸】
      
古:通仄通平 仄平平仄  ◆轨【上声四纸】

    西  
古:平平通仄 平仄平?  ◆邱【下平十一尤】
    怀  
古: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柔【下平十一尤】
      
古:仄仄通仄 平仄平平  ◆流【下平十一尤】
      
古:仄仄仄仄 平平仄平  ◆休【下平十一尤】

      
古:通平通平 平仄仄仄  ◆质【入声四质】
      
古: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  ◆辔【去声四寘】
      
古:平仄平仄 平平通仄  ◆律【入声四质】
      
古:平平仄平 通平仄仄  ◆出【去声四寘】【入声四质】

      
古:平仄仄平仄平平  ◆书【上平六鱼】
      
古:平平仄平通平平  ◆舆【上平六鱼】
      
古:仄平通仄仄平平  ◆虚【上平六鱼】
      
古:通平平仄仄平平  ◆居【上平六鱼】

      
古:仄平平 仄平仄  ◆契【去声八霁】【入声九屑】
      
古:通仄平平仄平仄  ◆逝【去声八霁】
      
古:平平仄平平平仄  ◆裔【去声八霁】
      
古:通平仄平通通仄  ◆晰【入声九屑】

      
古:平平平平仄通仄  ◆代【去声十一队】
    亿  
古:仄仄?平仄仄仄  ◆载【去声十一队】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4 00:45 , Processed in 0.1464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