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30|回复: 10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8 1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size=3>也谈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FONT></P>
<P><FONT size=3>  近日,又认真看了论坛关于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的几个帖子。觉的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与说明:一是对联上下联内容到底是否应该关联;二是如何看待“隔”与“不隔”;三是如何解决所谓“隔”的问题。</FONT></P>
<P><FONT size=3>  一、对联上下联内容到底是否应该关联</FONT></P>
<P><FONT size=3>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弄清“对联”的概念。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对联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FONT></P>
<P><FONT size=3>  那么,什么是“对句”和“联语”呢?所谓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如:张之洞,陶然亭。所谓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FONT></P>
<P><FONT size=3>  因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答案:对联上下联的内容,可以关联,也可以不关联。</FONT></P>
<P><FONT size=3>  有联友可能马上会提问:新颁布的《联律通则》总则第六条是这样说的:“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既然《联律通则》都对“对联”有了这样的规定,那到底对联上下联之间是应该关联,还是不关联?</FONT></P>
<P><FONT size=3>  因《联律通则》的制定思路我不清楚,我不敢乱做解释。但我猜想:是不是制订规则者考虑了联语在广义的“对联”概念(对句和联语)中占了绝大部分比例的原因,而让《联律通则》面对着一个广义的概念,只为一个狭义的概念(联语)定了规则?</FONT></P>
<P><FONT size=3>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我们似乎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那就是除了“对句”以外的绝大部分“对联”,其上下联内容是应该相关联的。</FONT></P>
<P><FONT size=3>  二、如何看待“隔”与“不隔”</FONT></P>
<P><FONT size=3>  假如上文的猜测成立,按照上下联内容应该相关联的原则出发,为了把握内容相关的程度,把“隔(时隔、景隔和意隔等)”与“不隔”引用到对联创作和赏析中来,也就不是什么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或无中生有了,因为它只不过是为说明问题而来,并不侵犯对联的创作原则,我们应以理智的心态来接受它。</FONT></P>
<P><FONT size=3>  那么,如何来看待“隔”与“不隔”?我的理解是:第一、“隔”与“不隔”是相对,不是绝对的;第二、“隔”与“不隔”是有适用范围的。第三、“隔”与“不隔”是随着对联创作的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的。</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1、如何理解“隔”与“不隔”是相对,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妨用一个图形来说明。</FONT></P>
<P><FONT size=3>(图一)</FON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size=3>  我们估且把对联比喻成上图中从“A”点出发的两条锐角射线,“BC”点所在的线代表上联,“DE”点所在线代表下联。从这个图形我们可以看出:既“对”且“联”的好联,应在“BC”和“DE”这两段内,过了“B和D”点,离“A”点越近,两联内容也就越来越近(到达“A”点,则为全合掌),过了“C和E”点,离“A”点越远,两联内容也就越来越不关联。此图中, “B、C、D、E”这四个点并不固定,也就是说“BC”和“DE”长度也不固定,它的长度取决于对联的意境与对对联的把握与理解。</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FONT>、如何理解“隔”与“不隔”的适用范围。借八班学堂讨论中出现一联:</FONT></P>
<P><FONT size=3>  坚持重道尊师方向</FONT></P>
<P><FONT size=3>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FONT></P>
<P><FONT size=3>  这副对联如不加说明,大家一看就很容易发现,上下联分别说了两件事,“隔”了。但如果把联贴在教育局的门口,为表明教育局近期的工作重点,起宣传作用,这副联又不“隔”了。可见,有些应用联,抛开它的目的性,实用性,可能你会觉得他们之间“隔”,但结合它的目的性,实用性,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这个关联就是它的“目的性,实用性”。由此可知,一副对联是否有合适的适用范围,并是否将其放在了合适的适用范围,决定了这副联“隔”还是“不隔”。
<P></FONT>
<P>
<P><FONT size=3>  近期,空空道人老师写了篇《试论对联之“隔”》,该文中?script ></script>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优彩| 六合投优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优乐优城:顶级信用优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
发表于 2008-7-28 19:2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心飞扬</I>在2008-7-28 14:24:43的发言:</B>
<P align=center><FONT size=3>也谈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FONT>
</P>
<P><FONT size=3>  近日,又认真看了论坛关于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的几个帖子。觉的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与说明:一是对联上下联内容到底是否应该关联;二是如何看待“隔”与“不隔”;三是如何解决所谓“隔”的问题。</FONT></P>
<P><FONT size=3>  一、对联上下联内容到底是否应该关联</FONT></P>
<P><FONT size=3>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弄清“对联”的概念。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对联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FONT></P>
<P><FONT size=3>  那么,什么是“对句”和“联语”呢?所谓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如:张之洞,陶然亭。所谓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FONT></P>
<P><FONT size=3>  因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答案:对联上下联的内容,可以关联,也可以不关联。</FONT></P>
<P><FONT size=3>  有联友可能马上会提问:新颁布的《联律通则》总则第六条是这样说的:“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既然《联律通则》都对“对联”有了这样的规定,那到底对联上下联之间是应该关联,还是不关联?</FONT></P>
<P><FONT size=3>  因《联律通则》的制定思路我不清楚,我不敢乱做解释。但我猜想:是不是制订规则者考虑了联语在广义的“对联”概念(对句和联语)中占了绝大部分比例的原因,而让《联律通则》面对着一个广义的概念,只为一个狭义的概念(联语)定了规则?</FONT></P>
<P><FONT size=3>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我们似乎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那就是除了“对句”以外的绝大部分“对联”,其上下联内容是应该相关联的。</FONT></P>
<P><FONT size=3>  二、如何看待“隔”与“不隔”</FONT></P>
<P><FONT size=3>  假如上文的猜测成立,按照上下联内容应该相关联的原则出发,为了把握内容相关的程度,把“隔(时隔、景隔和意隔等)”与“不隔”引用到对联创作和赏析中来,也就不是什么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或无中生有了,因为它只不过是为说明问题而来,并不侵犯对联的创作原则,我们应以理智的心态来接受它。</FONT></P>
<P><FONT size=3>  那么,如何来看待“隔”与“不隔”?我的理解是:第一、“隔”与“不隔”是相对,不是绝对的;第二、“隔”与“不隔”是有适用范围的。第三、“隔”与“不隔”是随着对联创作的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的。</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1、如何理解“隔”与“不隔”是相对,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妨用一个图形来说明。</FONT></P>
<P><FONT size=3>(图一)</FON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size=3>  我们估且把对联比喻成上图中从“A”点出发的两条锐角射线,“BC”点所在的线代表上联,“DE”点所在线代表下联。从这个图形我们可以看出:既“对”且“联”的好联,应在“BC”和“DE”这两段内,过了“B和D”点,离“A”点越近,两联内容也就越来越近(到达“A”点,则为全合掌),过了“C和E”点,离“A”点越远,两联内容也就越来越不关联。此图中, “B、C、D、E”这四个点并不固定,也就是说“BC”和“DE”长度也不固定,它的长度取决于对联的意境与对对联的把握与理解。</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FONT>、如何理解“隔”与“不隔”的适用范围。借八班学堂讨论中出现一联:</FONT></P>
<P><FONT size=3>  坚持重道尊师方向</FONT></P>
<P><FONT size=3>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FONT></P>
<P><FONT size=3>  这副对联如不加说明,大家一看就很容易发现,上下联分别说了两件事,“隔”了。但如果把联贴在教育局的门口,为表明教育局近期的工作重点,起宣传作用,这副联又不“隔”了。可见,有些应用联,抛开它的目的性,实用性,可能你会觉得他们之间“隔”,但结合它的目的性,实用性,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这个关联就是它的“目的性,实用性”。由此可知,一副对联是否有合适的适用范围,并是否将其放在了合适的适用范围,决定了这副联“隔”还是“不隔”。
<P></FONT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⑼彩| 六合投⑼注| 网络赚钱去SO娱⑼乐⑼城:顶级信用⑼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3
发表于 2008-7-28 19:37 | 只看该作者
<P>扬校的观点比较全面,融合了各方面的论点,尤其用图标来解释问题,让人一目了然。</P>
<P>对联作为一种脱胎于诗词而形成的文学体裁,是中国文学的“特产物”,逐渐形成聚文学、实用的这一种载体,深受广大群众喜爱。<FONT face=宋体>梁启超称对联是一种“苦痛中的小玩意儿”,此话耐人寻味。</FONT></P>
<P><FONT face=宋体>对联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所以一概否定、或者不加分析的全盘肯定“内容相关”观点,都是失于片面的。</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8 19:49:2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4
发表于 2008-7-28 19:3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7-28 19:20:44的发言:</B>


<P>拜读!

<P>第一抢了个一级座位,电脑如何不显示我跟帖的内容呢?郁闷……!

</P></DIV>
<P>你引用太多,一个帖子容不了吧。你直接发言就好。</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 小时
主题
880

3503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2469
经验
4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5
5
发表于 2008-7-29 17:04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ff00ff size=4>       <FONT face=仿宋_GB2312>飞扬校长好 ,溪花校长好,先顶下帖子 ,内容我看了几遍,就是对于图,不怎么理解 .</FONT></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能不能单独将图再仔细讲讲 ,谢谢 .</FONT></P>[em23][em23][em23]
http://media.imhb.cn/homepic/2008/11/28/20081128154722_78021.jpg
抬头欲做爱情鸟
闭目常学解语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 小时
主题
880

3503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2469
经验
4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5
6
发表于 2008-7-29 17:14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ff00ff size=4>      <FONT face=仿宋_GB2312>乘锁帖女大王还没有发现之前,再和飞扬校长沟通下 ,你是楼主,要想让这个问题大家都参与,那请飞扬校长也随时跟帖,回答后面人的提问,这样大家对于你提出来的这个观点才能理解,消化 ,加深印象.</FONT></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   我提个简单方法,能不能将图形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 ,比如 :</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A-----()()() </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B-----()()()  它们之间关联,等等.....</FONT></P>
<P>[em23][em23][em23]</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9 19:57:38编辑过]

http://media.imhb.cn/homepic/2008/11/28/20081128154722_78021.jpg
抬头欲做爱情鸟
闭目常学解语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7
发表于 2008-7-30 08:32 | 只看该作者
<P>《“内容相关”谈》——张东继</P>
<P>笔者在对联讲座讲到“内容相关”之后,有学员举出一些上下联一写人、一写物或一写事、一写理,似乎不“相关”的联例进行质疑。为此,我写点文字,发点议论。</P>
<P>上下联“内容相关”是对联的特点之一,也是构成对联的一个要素。所谓“相关”,是说上下联的内容必须彼此关联,不能风马牛不相及。上下联的关系,有的相向,有的相反,有的相继或相补,有的相交或相同,总之,是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整体。</P>
<P>(一)“内容相关”,并非内容都相同
(二)“内容相关”看主题
(三)“内容相关”看“正”“反”
……</P>
<P>反对的上下联是从相反或对立面的角度写的,使之互相映衬,鲜明对照,相反相成,共同表达一个中心。但相反的事物(道理)必须互为关联。或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下面一联,上下联意思虽相反,但无逻辑关系,彼此内容也不关联,故不成对联: </P>
<P>坚持重教尊师方向;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P>
<P>“重教尊师”与“贪污受贿”虽是一正一反,但两者不存在对立关系,没有内在逻辑关系。如果将“重教尊师”改成“勤政爱民”则可成联。
==================================</P>
<P>2、如何理解“隔”与“不隔”的适用范围。借八班学堂讨论中出现一联:</P>
<P>  坚持重道尊师方向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P>
<P>  这副对联如不加说明,大家一看就很容易发现,<FONT color=#0033ff size=4><b>上下联分别说了两件事,“<FONT color=#ff0066 size=6>隔</FONT>”了</b></FONT>。但如果把联贴在教育局的门口,为表明教育局近期的工作重点,起宣传作用,这副联又不“隔”了。可见,有些应用联,抛开它的目的性,实用性,可能你会觉得他们之间“隔”,但结合它的目的性,实用性,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这个关联就是它的“目的性,实用性”。由此可知,一副对联是否有合适的适用范围,并是否将其放在了合适的适用范围,决定了这副联“隔”还是“不隔”。</P>
<P>=====================</P>
<P>对联,可以写:1、不同的两件事;2、同一件事不同的两个方面。</P>
<P>------------------</P>
<P>三羊请飞扬校长解释一下:</P>
<P><FONT size=5><b>上下联分别说了两件事,“隔”了。</b></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8:42: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8
发表于 2008-7-30 08:55 | 只看该作者
<P>什么是“对句”和“联语”呢?所谓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如:张之洞,陶然亭。所谓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P><P>------------------------</P><P>“对句”和“联语”的分界线,如何确定?</P><P>“联都 → 工部 → 应对创作区”的一般性对联,</P><P>是属于“对句”?还是“联语”?</P><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9
发表于 2008-7-30 09:3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溪花禅意</I>在2008-7-28 19:37:01的发言:</B>

<P>扬校的观点比较全面,融合了各方面的论点,尤其用图标来解释问题,让人一目了然。</P>
<P>对联作为一种脱胎于诗词而形成的文学体裁,是中国文学的“特产物”,逐渐形成聚文学、实用的这一种载体,深受广大群众喜爱。<FONT face=宋体>梁启超称对联是一种“苦痛中的小玩意儿”,此话耐人寻味。</FONT></P>
<P><FONT face=宋体>对联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所以一概否定、或者不加分析的全盘肯定“内容相关”观点,都是失于片面的。</FONT></P></DIV>
<P>不管怎么说,扬校的这个帖子,是非常中肯的。并非不加思索的人云亦云。
<P>虽然,我与其观点暂时不统一。在下三羊还是非常敬佩扬校的治学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10
发表于 2008-7-30 10:1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7-30 9:34:32的发言:</B>


<P>不管怎么说,扬校的这个帖子,是非常中肯的。并非不加思索的人云亦云。

<P>虽然,我与其观点暂时不统一。在下三羊还是非常敬佩扬校的治学精神。
</P></DIV>
<P>也很欣赏你的这种态度,理论就是在不断的讨论中得到完善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一个真正研究理论的人,会采纳众家之长,分析、判断,最后提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及观点。</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11
发表于 2008-7-30 10:5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溪花禅意</I>在2008-7-28 19:38:29的发言:</B>


<P>你引用太多,一个帖子容不了吧。你直接发言就好。</P></DIV>
<P>再下三羊,说明两个情况:</P>
<P>1、我打字太慢,人称“一指禅”。更加汉语拼音老是与羊闹别扭。</P>
<P>2、一般和联友讨论,我自认为还算比较慎重。何况是扬校的呢?!</P>
<P>==========================</P>
<P>另:还没有谢谢您呢!补上花茶:</P>
<P>[em23][em27]</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12
发表于 2008-7-30 13:27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飘儿</I>在2008-7-29 17:14:09的发言:</B>

<P><FONT color=#ff00ff size=4>      <FONT face=仿宋_GB2312>乘锁帖女大王还没有发现之前,再和飞扬校长沟通下 ,你是楼主,要想让这个问题大家都参与,那请飞扬校长也随时跟帖,回答后面人的提问,这样大家对于你提出来的这个观点才能理解,消化 ,加深印象.</FONT></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   我提个简单方法,能不能将图形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 ,比如 :</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A-----()()() </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B-----()()()  它们之间关联,等等.....</FONT></P>
<P>[em23][em23][em23]</P>
</DIV>
<P>
<P><FONT color=#3300ff size=5><b>对联对联,因对而联:
正对正联,反对反联;
工对工联,邻对邻联;
宽对宽联,不对不联。</b></FONT>
<P><FONT color=#3300ff size=5><b>对仗,就是汉字“形音义”的对仗。
关联,就是汉字“形音义”的关联。
“形音义”的对仗,产生和促成了对联“形音义”的关联。</b></FONT>
<P><FONT color=#3300ff size=5><b>字“<FONT color=#ff0033>形</FONT>”的对仗:偏旁和部首;
偏旁对偏旁、部首对部首。
同时允许:偏旁对部首、部首对偏旁。</b></FONT>
<P><FONT color=#3300ff size=5><b>字“<FONT color=#ff0033>音</FONT>”的对仗:双声和叠韵;
双声对双声、叠韵对叠韵。
同时允许:双声对叠韵、叠韵对双声。</b></FONT>
<P><FONT color=#3300ff size=5><b>字“<FONT color=#ff0033>义</FONT>”的对仗:反对和正对。
以及:颜色、方位、数字、形体、时令……。</b></FONT>
<P><FONT color=#3300ff size=5><b>对联的两行文字,好比两条并行而不相交的铁道。一组一组的形音义的形式对仗,就是一根一根的抽象的枕木。对仗组数越多,枕木根数越多。枕木越多,关联越紧;枕木越少,关联越松。
</b></FONT></P>
<P><FONT color=#3300ff size=5><b> </P></b></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5:3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飘儿</I>在2008-7-29 17:04:53的发言:</B>

<P><FONT color=#ff00ff size=4>       <FONT face=仿宋_GB2312>飞扬校长好 ,溪花校长好,先顶下帖子 ,内容我看了几遍,就是对于图,不怎么理解 .</FONT></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能不能单独将图再仔细讲讲 ,谢谢 .</FONT></P>[em23][em23][em23]</DIV>

飘儿,静下心来认真再看几遍,相信你能看懂。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5:4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
<P>三羊请飞扬校长解释一下:</P>
<P><FONT size=5><B>上下联分别说了两件事,“隔”了。</B></FONT></P>

</DIV>
<P>
<P>谢谢三羊老师的关注。
<P>此处所说上下联“隔”了,是指内容关联上。正如您所说,如果将“重教尊师”改成“勤政爱民”,上下联内容都统一到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上,关联就比较紧密了,自然就不“隔”了。</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15
发表于 2008-7-30 15:5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心飞扬</I>在2008-7-30 15:45:40的发言:</B>

<DIV class=quote>
<P>三羊请飞扬校长解释一下:</P>
<P><FONT size=5><B>上下联分别说了两件事,“隔”了。</B></FONT></P></DIV>
<P>

<P>谢谢三羊老师的关注。

<P>此处所说上下联“隔”了,是指内容关联上。正如您所说,<FONT color=#ff0099>如果将“重教尊师”改成“勤政爱民”,</FONT>上下联内容都统一到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上,关联就比较紧密了,自然就不“隔”了。</P></DIV>
<P>这,不是咩咯咯说的。这是张东继老师的观点!
<P>《“内容相关”谈》——张东继</P>
<P>笔者在对联讲座讲到“内容相关”之后,有学员举出一些上下联一写人、一写物或一写事、一写理,似乎不“相关”的联例进行质疑。为此,我写点文字,发点议论。</P>
<P>上下联“内容相关”是对联的特点之一,也是构成对联的一个要素。所谓“相关”,是说上下联的内容必须彼此关联,不能风马牛不相及。上下联的关系,有的相向,有的相反,有的相继或相补,有的相交或相同,总之,是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整体。</P>
<P>(一)“内容相关”,并非内容都相同
(二)“内容相关”看主题
(三)“内容相关”看“正”“反”
……</P>
<P>反对的上下联是从相反或对立面的角度写的,使之互相映衬,鲜明对照,相反相成,共同表达一个中心。但相反的事物(道理)必须互为关联。或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下面一联,上下联意思虽相反,但无逻辑关系,彼此内容也不关联,故不成对联: </P>
<P>坚持重教尊师方向;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P>
<P>“重教尊师”与“贪污受贿”虽是一正一反,但两者不存在对立关系,没有内在逻辑关系。如果将“重教尊师”改成“勤政爱民”则可成联。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6:1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7-30 8:55:44的发言:</B>

<P>什么是“对句”和“联语”呢?所谓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如:张之洞,陶然亭。所谓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P>
<P>------------------------</P>
<P>“对句”和“联语”的分界线,如何确定?</P>
<P>“联都 → 工部 → 应对创作区”的一般性对联,</P>
<P>是属于“对句”?还是“联语”?</P>
<P>
</P></DIV>
<P>
<P>什么联归属“对句”,什么联“归属”联语,看看概念,相信大家能看明白。但他们之间是否有严格“分界线”,我并未深究。但我认为,对我们这些业余对联爱好者来说,研究清楚这个“分界线”好象没什么必要。</P>
<P>第二个问题应试情况而论吧,您说呢?</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17
发表于 2008-7-30 16:3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心飞扬</I>在2008-7-30 16:19:29的发言:</B>


<P>
<P>什么联归属“对句”,什么联“归属”联语,看看概念,相信大家能看明白。但他们之间是否有严格“分界线”,我并未深究。但我认为,对我们这些业余对联爱好者来说,研究清楚这个“分界线”好象没什么必要。</P>
<P>第二个问题应试情况而论吧,您说呢?</P></DIV>
<P>我读楼主的帖子,意思好像是:对句,可不关联;联语,应该关联。</P>
<P>如果不是因此,要“分界线”何干?况且对于“我们这些业余对联爱好者来说”!</P>
<P>您的原话:“因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答案:对联上下联的内容,可以关联,也可以不关联。”</P>
<P>我的理解有误?!</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 小时
主题
880

3503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2469
经验
4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5
18
发表于 2008-7-30 16:4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感谢飞扬校长鼓励 ,又仔细读了几遍 ,把自己理解发来 ,先保证读正确,然后再说交流 :</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梦回江上秋 枫  杳</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A         B       F  H    C     </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愁入天涯春 草  长</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A         D              E</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飞飞举的这个例子是对联,时间隔,而情不隔 ,以景言情 .我读的是这样 ,理解正确否 ?和飞飞的第二个图  .羊哥哥,你说我读的对不对 ?羊哥哥,你对飞飞这个理论有不同的观点,也请直接提出来 ,而且要把你的依据,例子摆上 ,大家一起辩驳 ,交流 ,谢谢 .</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说明下 :为了让帖子人情味浓点 ,我喊飞扬校长 ----飞飞  ,三羊老师----羊哥哥  ,溪花校长-----花花  ,简单 ,好打字 ,也亲切 ,等狗狗,狼狼,空帅哥 他们再加入以后 ,这帖子就内容丰富了 ,大家继续 ,我临屏  ,速度请跟上 .</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ONT> </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羊哥哥接风 ,继续跑帖子  .</FONT></P>[em23][em23][em23]
http://media.imhb.cn/homepic/2008/11/28/20081128154722_78021.jpg
抬头欲做爱情鸟
闭目常学解语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 小时
主题
880

3503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2469
经验
4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5
19
发表于 2008-7-30 16:5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三羊哥哥一指禅 ?  有意思 ,哈哈打字就够慢的了 ,和蜗牛一样 ,继续讨论关联 </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枕木越多,关联越紧</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提问 :太紧了,是不是联就没有高度 ,就是空帅哥说的没有新异 ? </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含情吐芬芳. 心声无处寄=====[寄给谁 ?]</FONT></P>[em23][em23][em23]
http://media.imhb.cn/homepic/2008/11/28/20081128154722_78021.jpg
抬头欲做爱情鸟
闭目常学解语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0
发表于 2008-7-30 16:57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飘儿</I>在2008-7-30 16:52:05的发言:</B>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三羊哥哥一指禅 ?  有意思 ,哈哈打字就够慢的了 ,和蜗牛一样 ,继续讨论关联 </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枕木越多,关联越紧</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提问 :太紧了,是不是联就没有高度 ,就是空帅哥说的没有新异 ? </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含情吐芬芳. 心声无处寄=====[寄给谁 ?]</FONT></P>[em23][em23][em23]</DIV>
<P>俺上学做作文,老师要求内容要相关题目,要切题,要紧靠主题。
<P>从来没有“切题不要太紧”、“关联不要太近”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23 00:18 , Processed in 0.1215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