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瘸老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3:26 | 只看该作者
<P>
<FONT color=#ff0000>李调元巧对三则</FONT></P><P>
    (1)巧续对
    “蜀中才子”李调元,乾隆年间中进士后,任广东学政。
    李调元到任之日,轿过闹市时,胡成义也乘轿而过。李调元的随从人员,不明究竟,喝令通名。胡成义在轿内,朗声报道:
      “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胡成义。”
李调元立刻明白了胡的用意,当胡转请他通名时,他在轿中随口应道:
      “柬紫薇,西长庚,南箕北斗,我本谪仙子,四川李调元。”
胡成义一听,不胜惊讶和佩服,赶忙下轿相迎。并当即邀请李调元,到自己家中饮宴。这时,当地文人也应邀前来,一时文星荟萃。众诗友素慕李调元的才华,便纷纷出联请他续对。李调元才思敏捷,均一一应对。其中,有一上联是:
      两舟同行,橹速不如帆快;
    这上联,表面上是说摇橹的船,不如帆船快,实际上,却是话中有话,“鲁肃”跟“橹速”谐音,是三国时的文官。而“樊噜”跟帆快谐音,则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武将。言外之意即是:“文官不如武官”。
    李调元稍思片刻,发现案上有一把笛子,带笑对道: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这下联,表面上,也是说笛子不如洞箫。而实际上,是说:“狄青”(笛清的谐音)怎比“萧何”(箫和的谐音)。言外之意,是武官(因狄青是宋朝的武官)怎比文官(萧何是汉朝的文官。)众人听了,赞叹不已,皆尽称绝。
    (2)意对
    李调元上任不多久,当地的文人墨客,邀他郊游。他们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这里悬崖峭壁,风景幽静,谁料小路突然中断,只有溪水,仍从路旁崖下潺潺流着,崖上刻有“半边山”三个字。崖下路旁,立一石碑,碑上刻字一行: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同行者解释说:“这是宋朝苏东坡学土、黄山谷和佛印三人同游此地时,佛印为老苏东坡,出了这上联,苏东坡对不上,只好请黄山谷将此上联刻碑于此,以示自抑,兼求下联。”那人说完后,笑对李调元道:“学士大人才思敏捷;能否代贵同乡苏学士。一洗此羞?”李调一兀一听就明白,那人欲借此事来侮辱他。于是,不慌不忙笑着说:
“这下联,苏学士早已对好了,何须再对?”众人惶惑不解,他接着说.“其实,苏学士请黄山谷写字刻碑于此,正是为了联对,这叫‘意对’,很明显,下联是:”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众人听后,觉得无可非议,只好连声赞叹。李调元却说.“这样的意对,在四川,虽孩童亦解,诸公何足挂齿?”说得有些人羞愧交加。内有一秀才,很不服气,投问而说.“学政大人刚才说,四川孩童也会意对,实不相瞒,我游学蜀中时,曾当面试过两人,请其联对,不料均若木鸡,无一以对。”李调元笑着问:“一试何人?”答:“一童孩。”问:“足下所出何对?”答:
      远观重重宝塔,六角四面八方;
    李调元又问:“童孩有何表示?”答“他伸手摇摇,表示不解,笑着跑了。”李调元说:“他伸手摇摇,就是联对了,所对应是:
      近看平平玉手,五指两短三长。
    秀才愕然。李调元又问:“二试又为何人?”答:“一农夫。”问:“足下所出何对?”答:
      塔里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又问:“农夫有何表示?”答:“他自顾自在池中采藕,一字未答。”李调元说:“农夫已经对了,可惜足下未领会过来,他对的是:
      “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李)长根(庚)”。那秀才听后,深施一礼,道一声:“名不虚传”。就退到角落去了。那些真心仰慕李调元才华的人,拍手叫好,至于那些谑意戏谑者,则是汗颜羞色,无地容身。
   (3) 即景巧对
    有一年冬天,李调元从新疆冒雪回京。途中,在一家酒店歇脚时,发现店中墙上,悬挂一副对联,只见上联写着:
      黄狗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
    再看下联,却空无一字。李调元迷惑不解。店主告诉他,几个月前,有一书生早起,来店饮酒,见店外桥上,有一黄狗行走,随口吟出了上联。但他费尽心机,再也吟不出下联来,故书写后,挂在这里,期待后人,有朝一日,对出下联。当店主得知,眼前这位,就是名噪一时的“蜀中才子”李调元时,便说:“相公,何不一展胸中之才!”李调元想,这并非难事,欣然答应。可是,当他再把上联仔细品味后,才感到此联不凡,字字千金。他思虑再三,难成佳对,不免心焦。这时,突然有几只乌鸦,落在门前雪地上,跳跃觅食,他心中顿时开朗,赶紧要来笔墨,在空白下联处一挥而就。只见他写的是:
      乌鸦跳雪地,片片竹叶朝天。
    于是,下联与上联,配合得天衣无缝。博得酒店众人齐声喝彩。

<BR line-break"><BR line-break"></P>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3:2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ff0000>半月依旧照乾坤</FONT></P><P>
    清乾隆年间,江西萍乡人刘凤诰进京应试,考中了第三名进士。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皇帝在放榜前,要亲自会见新科进土,并进并殿试,然后才以御笔,点出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刘凤诘相貌平常,小时候贪玩,伤了一只眼睛。殿试时,乾隆皇帝看到他的相貌,心里有点不愉快,本想取消他的探花资格,但又怕被议论“以貌取人”。于是,特出一联,试试他的真才实学。乾隆皇帝的上联是:
      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诰听了,知是针对自己的相貌出联的,立即对道:
      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皇帝听了,又惊又喜,因为下联的意境深远,说明刘凤诰不但有文才,而且更有抱负。一时兴来,又以四方星辰为题,再出上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诰马上对出: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皇帝心花怒放,喜上眉梢,欣然命笔,点他为探花。
    “老残游记”里,曾写到老残在游山东济南大明湖时,十分赏识的一副对联:
      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你知道,这副对联的作者是谁吗?原来就是他——江西萍乡才子,独眼探花郎刘凤诰。这副对联,只用了四个数字,以及“荷花”、“柳”、“山色”、“湖”寥寥数字,便把济南的特点,大明湖的秀丽,展现在人们面前,真是出神入化,鬼斧神工,足以证明刘凤诰确实文才不凡。

<BR line-break"><BR line-break"></P>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3:2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ff0000>郑板桥巧对得田黄石</FONT></P><P>
    郑板桥(一六九三--—七六五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在诗、书、画三方面,皆有成就,号称“三绝”,为时人推重争求。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少年时代,是在老家兴化度过的。当时,兴化县内,有一个姓米的读书人,篆刻技艺十分高明,人称米先生。一次,米先生得了一块由黄石。田黄是雕刻图章最珍贵的材料,俗说:“田黄比金子还贵”,素有“石帝”之称。米先生得田黄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索求的人络绎不绝。
    这天,米先生家中,来客格外多,郑板桥也前去看热闹。只见大家争着用高价,欲买取由黄,有几个富家子弟,为得田黄,差点动起拳头来。米先生急得满头大汗。心想,田黄只有一块,想买的人这样多,不论卖给那一个,都将引起争执,如何是好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眼前火盆里炭火一闪,使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客客气气地,对来客们说:“承蒙诸位错爱,举索这块田黄,只是石头一块!不能人人如愿。为免除争执,我出一上联,先对上者,便是这块田黄的新主人了。”接着,米先生以“火盆”为题,出了上联:
      炭黑火红灰似雪;
    联一出来,满屋哑然。那些富商、书生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敢开口的。站在一旁的郑板桥,也被难住了。他怏怏地回到家里。当时,他的继母郝氏和乳母黄妈妈,正在磨麦。只见她们先把黄灿灿的麦粒,一次一次地丢进磨眼,磨好后,将磨下来的面粉,用筛子筛一遍。筛子下,撒着雪白的粉,筛子上,留着红色的麸。
    “有了!”郑板桥激动地,几乎跳了起来。他一溜烟;跑回米先生家,当众对出了下联:
      麦黄麸赤面如霜。
    真是一呜惊人,满屋子的人,都啧啧赞叹起来。米先生当即取出田黄,用纯熟的刀法,刻上“郑燮”二字,送给郑板桥。
<BR line-break"><BR line-break"></P>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3:28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ff0000>徐文长巧对杭州知府</FONT></P><P>
    徐文长名渭(一五二--一五九三年),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土、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屡应乡试不第。工诗文、书画,其草书和水墨画,别具一格,为明代书画所宗。民间流传着许多他的轶闻趣事。
    有一次,徐文长在杭州西湖吟诗作画,杭州知府听说后,找到徐文长,表示要和他对对。这一天,知府带徐文长走到苏堤上,指着保椒塔,出了上联.
      保椒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徐文长听了,并不回答,只是指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之后,又两手平摊,向上一举。
    知府见徐文长这样,不觉心中暗喜,又带他到钱塘江边,指着六和塔,再出上联: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谁知徐文长听了,还是不回答,只是向知府扬扬手。这下子,知府更得意忘形了,他说:“久闻先生才高八斗,为何今日山间竹笋,腹中空空?”
    徐文长站在一旁,不慌不忙地说:“知府大人,徐某早已对好下联,大人为何不解?”
    “你何时对了下联?”知府以为徐文长在愚弄他,不禁勃然大怒。
    徐文长仍旧不紧不慢地说.“大人暂且息怒,请你细想我刚才的手势,难道不是两副双塔的下联吗?”知府仔细一想,不禁哑口无言。原来,徐文长对第一联时,指锦带桥,拱拱手,然后两手平推,向上一举,就是所对下联: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里九州。
    徐文长对第二联时,扬扬手,其下联是:
      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BR line-break"><BR line-break"></P>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3:29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ff0000>祝枝山巧对三秀才</FONT></P><P>
    祝枝山(一四六一--一五六七年)名允明,因生枝指,故自号枝山,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他与唐伯虎、徐真卿、文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
    有一次,祝枝山到杭州游玩。当地文人争相请他赴宴、题诗、作画。在这些文人中,有三个秀才,由于“文人相轻”,对祝枝山的才学不服气,趁此机会,要和他一较高低。三秀才言明,要和他对对,祝枝山欣然同意。
    秀才甲,出了个同韵对:
      屋北(1)鹿独宿;
    这上联五个字皆同韵,以为这一招,可以难倒祝枝山了,谁知祝枝山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便对出了巧妙的下联:
      溪西鸡齐啼。
    秀才乙,见势不好,立即吟出,早已准备好的第二上联:
      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乐;
    上联既用了“童子”、“桐子”、“不落”、“不乐”的谐音,又用了顶真格,祝枝山思索片刻,便答出了符合要求的下联:
      麻姑吃蘑菇,蘑菇真鲜,麻姑真仙。
    秀才丙,见两联都难不倒祝枝山,便走上前去,念出了自认为看家的第三个上联:

      大丈夫半截人身;
    这个上联,颇费心思,利用“大丈夫”,三个字形的下一半,均是“人”的特点撰成,有一定的难度。祝枝山果然一时对不出来。三个秀才,以为这下子,难倒祝枝山了,胜券在握,准备扬长而去。祝枝山忽然想起对对开始,互通姓名时,有一个秀才,自称姓“朱”,他灵机一动,当即对出了下联:
      朱先生三个牛头。
下联“朱先生”,三个字的字形的上一半,均是“牛”字头,不仅符合上联的要求,同时,还挖苦三个秀才,不过是“牛头”,蠢得可以。从此,祝枝山名声,在苏杭一带,更加响亮了。
    注:(1)北:按苏、杭一带读音,北读bu与屋、鹿、独、宿同韵。
<BR line-break"><BR line-break"></P>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3:3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ff0000>腹内孕乾坤</FONT></P><P>
    清朝思想家、史学家魏源( 一七九四——一八五七)(1)是湖南邵阳(今邵阳市)人。道光进士。他九岁那年,到邵阳县城,参加童子试。唱名时,县令指着茶杯上画的太极图说:
    杯中含太极;
    当时,魏源怀中,正揣着两张麦饼,他应声答道:
     腹内孕乾坤。
    众人大惊,县令也觉得奇怪,就问:“何为乾坤?”魏源答道:“天地谓乾坤,我吃了怀中这两张麦饼,就要考虑天下大事....”县令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年幼聪颖又有大志。
    魏源不但聪颖,而且性情爽宜,从小就嫉恶如仇。在他的家乡,有个无耻又无能的举人,好抄袭别人的诗作。一次,被年方十一岁的魏源揭了老底,举人恼羞成怒,想借题报复。有一天,他找到魏源,声称要和魏源对对。举人指着灯笼里的腊烛,出了个上联:
     油蘸腊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随声应道:
      纸糊灯笼,笼边多强,眼里无珠。
    举人挨骂,不肯罢休,又气冲冲地说:
      屑小欺大乃谓尖;
    魏源又立即回敬:
      愚犬称王即是狂。
    这个妄自菲薄的举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注:(1)魏源历任东台知鲧、高邮知州。研究经术颇深,又熟于经济掌故,尤精史地学。他依据林则徐所辑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辑成《海国图志》一百卷。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自建船厂,自造炮舰,练军经武,以加强海防,抵御外国侵略,著有《圣武记》。叙述清朝开国至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兼述各项军事制度。还著有《古微堂集》、《老子本意》等书。
<BR line-break"><BR line-break"></P>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主题
77

2025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09
经验
7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4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3:31 | 只看该作者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 color=#ff3300>山登绝顶我为峰</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face=宋体>虎门销烟,抗拒列强的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一七八五--一八五O)。福建候官(今福州)人。从小就聪明过人,同时又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林宾日,是个很有经验的教师。林则徐七岁时,他的父亲就教他作文、吟诗、对句。</FONT><FONT face=宋体>   </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    </FONT> <FONT face=宋体>有一次,林则徐到姑父家作客。姑父家的门槛特别高,姑父见他半天还迈不过门槛,便取笑说:</FONT><FONT face=宋体>神童足短</FONT><FONT face=宋体>; 林则徐马上回答:</FONT><FONT face=宋体>姑父门高。</FONT><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face=宋体>当天,姑父家来了许多客人,大家都想看看,这位远近闻名的小“神童”。其中,一位客人,指着塘里游水的鸭子,出了个上联,考考林则徐。</FONT><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face=宋体>客人的上联是:</FONT><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face=宋体>母鸭无鞋空洗脚</FONT><FONT face=宋体>;
        林则徐马上答道:</FONT><FONT face=宋体>      </FONT><FONT face=宋体>公鸡有髻不梳头。</FONT><FONT face=宋体>    </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客人们惊奇不已,连声夸奖。其中,有位麻脸的客人,有些不服气,他看林则徐长得瘦弱,便出联相嘲:                 小孩子两腿木耳;
林则徐马上反唇相讥:      老大人一脸花椒。    </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众人听了,笑得前仰后合,那位麻脸客人面红耳赤,尴尬得很。   </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 晚上,月上中天,皎洁的月光洒在园中,一位客人,望着水中的北斗七星,又出了一上联: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上联用的是析数格,要对,有一定难度。</FONT><FONT face=宋体>林则徐沉思片刻,一抬头,看见空中孤雁飞过,便答对:</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 这一即景下联,不仅与上联对仗工整,而且比上联更含蓄、深沉。从这三次答对中,显露了小小年纪的林则徐,有这么惊人的才华,倾倒了姑父家的众来客。    过了年,林则徐上学,随私塾先生念书。开学伊始,适逢上元佳节。先生针对上元佳节,闹花灯的情景,出了上联,叫学生应对。联文是:      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    </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林则徐抢先应声答对:      打一声鼓,代天地行威。    </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先生连声称好,对这下联十分赞赏。    福州东郊的鼓山,苍松滴翠,岩秀谷幽,又有古刹涌泉寺,是当地著名的风景区。它屹立於闽江口北岸,登上山巅,松涛声声,远看江水浩渺,水天一色,甚为壮观。    有一次,私塾先生,带领全班学生上鼓山游玩。登上山后,先生被这里的山光海色所陶醉,一时情兴大发,提出以“海”、“山”两字作为开头,要学生作一七言联句。才思敏捷的林则徐,略加思考,就作了一副:     </FONT></P>
<P justify? TEXT-ALIGN: break-all; WORD-BREAK: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副气魄宏大、意境深远的对联,先生十分欣赏。小神童林则徐的名声,从此更广为传开了。</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7 23:36:28编辑过]
亦瘸亦老宜学道,知乐知足自胜仙。——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 小时
主题
46

1627

帖子

0

精华

3238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0518
经验
323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0
28
发表于 2008-11-8 14:25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909f7 size=4><b>非常感谢瘸老道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美的故事套餐!</b></FONT></P><P><b><FONT color=#0909f7 size=4>掌声在哪里?!</FONT></b></P><P><b><FONT color=#0909f7 size=4>不够热烈!</FONT></b></P><P><b><FONT color=#0909f7 size=4>(雷鸣般的掌声)</FONT></b></P>
憨态可掬,疑是南山寿至  
宝刀不老,分明北海云来      
------剑隐琴风老师题赠
暂借好诗消永夜 (苏轼)
莫将美酒负良辰 (杨发)
——三少爷的微笑老师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5 09:38 , Processed in 0.0891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