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人在楼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联笔记提交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6 小时
主题
3

51

帖子

0

精华

182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9607
经验
1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2
41
发表于 2009-3-1 19:4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卷</I>在2009-2-27 22:13:17的发言:</B>

<P><B> </B></P>
<P><B>以下是引用<I>白衣孤鸿</I>在2009-2-23 11:01:56的发言:
</P></B>
<P><FONT size=3>我简单说一下自己关于挽联写作的一点看法吧。出于对死者的尊重而言,挽联似乎首先应该是严肃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所谓因人而宜,切合被挽者的身份是首要的,考虑到自己与死者的关系,亲疏有别,关系比较远的显然就不适合深情旧忆,遍地哀歌,比较密切的朋友也无妨嬉笑怒骂,在联中发一通牢骚。二来真情与质朴似乎最应该是挽联本色,前一段时间陆总发布的一副习二爹的挽联深受大家的好评,原因就在于朴实而情意真切。曾国藩挽乳母的联亦如此。至于动辄引发山崩海啸悲痛的句子我看已经有点俗了,当然也未可一概而论。三来写作挽联能言及其平生一二重大经历或不平凡的死因便足矣,没有必要挖空心思囊括其平生事迹,贪多求全往往反倒限制发挥。四来挽联有以典重而实胜的,也有以飘逸空灵胜的,前者如本坛联话清谈版中的“曾忠襄公荣哀录”一帖中的许多联,后者如曾国藩挽弟国华联:“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写作时都可以作些尝试。至于说到挽联如何布局以及遣词调句,这是核心问题,也是我没办法谈的一个问题,因为我感觉这实在需要多读书,多看联,多写作,然后才能自己体会的</FONT></P></DIV>
<P>受教!谢师傅!!</P>[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

37

帖子

0

精华

84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9719
经验
11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18
42
发表于 2009-3-2 20:2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4>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康熙挽郑成功</FONT></P><P><FONT size=4>“抗志”高尚的志向,何景明《李户部梦阳》诗:“抗志冀陈力,危言获罪愆。”。“孤忠”,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曾巩《韩魏公挽歌词》:“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下联指出明末诸王徒有其名,早已无立足之寸土,惟郑成功继续抵抗,收复台湾后仍沿用明朝年号而不降清,堪称“孤忠”。</FONT></P><P><FONT size=4>  作为大清皇帝,对曾以抗清为大业的郑成历赐联褒奖,表现了政治家康熙的胸怀和谋略,旨在期盼为政权的稳固能有如郑成功一样的更多忠臣良将。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此联也是康熙自己心志意趣的表述,即超越功利的人格尊崇的流露。</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5 12:10 , Processed in 0.0792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