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源流之我见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98 小时
主题
119

190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无情谷道仙

Rank: 6Rank: 6

UID
8911
经验
108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5 1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联源流之我见
      楹联,悬挂在楹柱上的对联。楹是柱子,古代有钱人家,深宅大院,门前有廊有柱,挂在门柱上的联语称为楹联。普通百姓的住宅,门前无其他建筑,只有两扇门板当街,直接贴在门上,所以也称为门联。
      对联 ,有许多别称。雅称:楹联、联语,俗称:联对、门联、对子等等。对联由两行对仗的句子组成,其基本要求为:文字和句子数量相等、修辞手法相应、词性相同、音律节奏相谐、平仄对立,几方面都形成对仗关系,上下联语寓意相关连。好的联作,体现了意境美,语言美,艺术美和形式美(联语上的工稳贴切)。对联最早是贴于门上的,后来发展为口头、书籍,戏台,乃至能够容纳这种文体的各方面媒介。
      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稳,格律谐畅,雅俗共赏,应用广泛,具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功能。对联历经千年不衰,是因为它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颇富雅俗共赏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它能与时俱进,包罗万象,是国粹文学艺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那么对联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楹联界众说纷纭,笔者不才,出于对对联的爱好,也想与各位老师作一探讨,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斧正。
      首先,笔者认为,究其源流,也应采取:信,达,雅的评判标准;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所谓信,既忠实于历史;所谓达,既客观地还原历史;所谓雅,既尊重历史,继承历史,发展历史。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真、善、美。只有信才能真,只有达才能善,只有雅才能美。
      几千年以前的社会,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还无法正确解释,还不掌握如今的科学方法,迷信现象和迷信风俗因此盛行。对联的起源与人们辟鬼驱邪的民俗有关。对联最早是贴在门和柱上的,比对联还早的是贴门神。
      门神的源流有二:
      其一,源自贴“神荼郁垒”像。《论横。订鬼》引《山海经》说:“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皇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南朝梁宗懔撰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其二,源自贴唐代大将秦琼、魏迟恭的画像。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呼号,以告群臣。秦叔宝清与魏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准奏,夜果无事,于是令画工画两人形象,悬挂宫门左右,后世沿习为门神。还有一说,是因为神荼和郁垒,长的比较凶丑,而画秦琼和魏迟恭比较英武,所以后来都以悬挂后者驱鬼辟邪。挂门神要用桃木板,桃木取逃的语音,象征辟邪。
      对联,在古代称为:“桃符”或者“桃板”。而对联产生最早的是春联。《六贴》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玉烛宝典》记载:“元日造桃板著户,百鬼畏之。”此制一年一换。
      民间习俗一经传开,家家效之。画像不好画,以名字代之,有的人家就用书写秦琼、魏迟恭的名字贴于门上,以驱邪镇鬼。
      对联的起源与诗词中的对偶句也有关系。但是,对联与对偶句是有区别的。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两个句子成双成对地排列在一起,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对偶。
      运用对偶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矛盾或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其对立统一关系。运用对偶可以借助于结构的整齐,形式的匀称,音节的和谐,以加强语言的感人力量,从而达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这种修辞手法,周朝时期就有了。《易经》中有“水流湿,火就爆”等对偶句。魏晋骈体文崇尚对偶句,逐步形成了“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文风。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晋时代文学家陆云拜会文学家张华的口头句:“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魏晋以后,诗人们自觉地在诗中大量使用对偶手法。这种手法到了唐朝而大备。时有“闲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等对偶句产生。
      人们对桃符的应用,不仅是为了驱邪镇鬼,后来又发展为祈福纳祥之寓意。桃符与对偶句的有机结合,便产生了中国的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自宋人将此联语推而施之于楹柱,后人纷纷效仿,到了明代,对联与桃符才真正脱离。门神贴于门或者神龛,神符挂于腰间。而对联则登堂入室,门柱,殿堂,书斋,卧室,商号,戏台等都可以看见身影。相传,明太祖建都金陵,除夕日,一面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上须各加春联一副,一面微服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户独无之,问由,乃屠户。太祖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至此,对联便盛行起来。
      到了清代,尤其是乾隆年间,对联艺术炉火纯青,体制完备,大家倍出。除春联继续盛行外,吊死问生,庆婚祝寿,送行接风,楼台殿宇,风景名胜,戏台曲苑等范围不断扩大。
      对联变成了美丽的装饰品,变成了重要的交际手段,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前进,对联的内容不断增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新风格,新时尚。春节贴春联,结婚贴婚联,祝寿悬寿联,乔迁贴迁居联,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良好习俗。对联上春晚,更是新时期的盛事。人民喜爱更需要对联艺术,对联艺术应该更好地服务人民。
      因此,笔者的结论是:对联借助桃符的形式,汲取诗词歌赋之精华,独立于其他文体,形成于五代,发展于明,鼎盛于清,广泛应用于现代。
      浅尝陋见,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彩笔常行无俗韵 青锋欲试有雄怀 ----龙脊山人老师赐赠
在线时间
84 小时
主题
206

3560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036
经验
43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
2
发表于 2011-6-7 09:0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好几遍,貌似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很常见,并没看到有其他独特新颖的“我见”,标题党员:)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3彩| 六合投3注| 网络赚钱去SO娱3乐3城:顶级信用3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 小时
主题
119

190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无情谷道仙

Rank: 6Rank: 6

UID
8911
经验
108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7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8:3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好几遍,貌似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很常见,并没看到有其他独特新颖的“我见”,标题党员:)
阳光在线 发表于 2011-6-7 09:07


不会吧?很多老师,大家们不认可泥。{:5_103:}
彩笔常行无俗韵 青锋欲试有雄怀 ----龙脊山人老师赐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 小时
主题
119

190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无情谷道仙

Rank: 6Rank: 6

UID
8911
经验
108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7
4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8:3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好几遍,貌似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很常见,并没看到有其他独特新颖的“我见”,标题党员:)
阳光在线 发表于 2011-6-7 09:07


不会吧,很多老师,大家不认可泥。{:5_103:}
彩笔常行无俗韵 青锋欲试有雄怀 ----龙脊山人老师赐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5 02:49 , Processed in 0.0878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