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098|回复: 182

对偶与对仗的区别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发表于 2012-4-18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偶与对仗的区别:

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文学作品使用对偶的现象出现较早,几乎是随着文字的产生就有。也许这和使用结构近似的语言能加强语气有关。
下面举一些唐代之前的例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东汉·蔡琰《悲愤诗》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东汉·辛延年《羽林郎》

秋时自零落,春日复芬芳。东汉·宋子侯《董娇娆》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南朝之前)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魏·刘桢《赠从弟》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七哀》

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左思·《招隐》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晋·刘琨《扶风歌》

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钗朵多而讶重,髦髦高而畏风。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
-----南朝 梁·庾信《春赋》

    对偶到初唐时在诗文中应用已经相当广泛而熟练。如初唐上官仪的诗几乎全部诗句都使用对偶:

奉和过旧宅应制 初唐·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
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
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
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而对仗则是在认识到声调的作用时才出现的,最早使用对仗的应该在隋朝,是和切韵的建立、永明体诗发展到律诗的进程同步的。且看一首诗: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隋·明余庆《从军行》

   这首诗除了结句平仄未“沾”之外,其余完全符合五律的平仄要求。其中第二第三联不仅句意对偶,而且声律对仗。到初唐时期上官仪和元兢提出了四声的二元化,到宋之问沈佺期杜审言时,要求颔联颈联既对偶又对仗的律诗格律就已经完全成熟了。

可见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在于:

1,出现的时间不同;

2,对仗比对偶多出了声律也成对的要求;

3,使用的范围不同,对仗限于诗联,对偶使用范围更广泛。

在线时间
1372 小时
主题
539

4498

帖子

5

精华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铁板砖亦求砸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6629
经验
53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16
发表于 2012-4-19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收藏,明早研究,眼皮子打架了。。。谢谢青松前辈赠与资料
溪水淙淙,逐波心远涤尘净
歌声阵阵,率性智达通慧灵[虎斑贝]
涤去心尘方觉悟 [心涤灵声]
抛开业障证菩提 [去而风随]
逸少无忧,悦色灵眸描洁雅;
笃勤忘我,书山艺海尽逍遥。[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发表于 2012-4-1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1、对偶句是两句,对仗句可以多句;
2、对偶可以重字,对仗不允许重字;
3、对偶不计平仄,对仗讲究平仄。
4、对仗可以自对,对偶因句数所限,无法自对。


      不可否认的是:对仗句由对偶句发展而来。由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对仗句的定型,是以声律平仄的进入开始的。五七律中的对仗句,也叫对偶句(因为也是两句),这是对仗与对偶的交集。例如,在下面的对联中: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晚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王十朋题江心寺联)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与“初日芙蓉,晚风杨柳”,只能叫对仗,不宜叫对偶!这是两句与两句的对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1、对偶句是两句,对仗句可以多句;
2、对偶可以重字,对仗不允许重字;
3、对偶不计平仄,对仗讲究平仄。
4、对仗可以自对,对偶因句数所限,无法自对。

      不可否认的是:对仗句由对 ...
三羊 发表于 2012-4-19 10:01

你所列的四条除了第三条对仗增加了平仄因素是一区别,其余三条对仗和对偶没有区别。
对偶,各种文体皆存在。
对仗,来源于律诗的术语,声律相对是其主要特点,与声律相比,词(句)文义对偶这一因素仅占次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对仗”?
对仗,汉典解释:[律诗、骈文等] 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其中[骈文] 应该指“律赋”。“虚实”应该是指“词性”。

“对仗”是“对联”的主要特点,但“对仗”不等于“对联”。对联除了对仗的要求,还有其他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发表于 2012-4-1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列的四条除了第三条对仗增加了平仄因素是一区别,其余三条对仗和对偶没有区别。
对偶,各种文体皆存在。
对仗,来源于律诗的术语,声律相对是其主要特点,与声律相比,词(句)文义对偶这一因素仅占次席。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19 17:15


如您所说,您如何解释下面的说法或定义呢?

【1】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
对偶:【名】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对仗:【动】(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2】
网络教材《现代汉语》http://www.yyxx.sdu.edu.cn/chinese/index.htm
什么是对偶
  将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放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
什么是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这叫排比。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发表于 2012-4-1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2-4-19 17:44 编辑
你所列的四条除了第三条对仗增加了平仄因素是一区别,其余三条对仗和对偶没有区别。
对偶,各种文体皆存在。
对仗,来源于律诗的术语,声律相对是其主要特点,与声律相比,词(句)文义对偶这一因素仅占次席。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19 17:15


唐诗的对仗
  近体诗的对仗,和骈体文的对仗一样,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

六朝的骈体文就有对仗(见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为何“对仗”来源于律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发表于 2012-4-19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晚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王十朋题江心寺联)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与“初日芙蓉,晚风杨柳”,只能叫对仗,不宜叫对偶!
假令“青山横郭,白水绕城”与“初日芙蓉,晚风杨柳”,叫做“对偶”,是不符合6楼引用《现代汉语》对于“对偶”的定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您所说,您如何解释下面的说法或定义呢?

【1】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
对偶:【名】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对仗:【动】(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 ...
三羊 发表于 2012-4-19 17:38

二句是对偶句,三句和三句以上是排比。
有声律(平仄相对)要求的是对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的对仗
  近体诗的对仗,和骈体文的对仗一样,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

六朝的骈体文就有对仗(见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为何“对仗”来源于律诗呢?
三羊 发表于 2012-4-19 17:41

请注意:这里王力是指“律赋”。只有对偶无声律要求的骈文对偶叫“骈偶”,只有唐代才出现“律赋”。你再仔细研读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发表于 2012-4-19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注意:这里王力是指“律赋”。只有对偶无声律要求的骈文对偶叫“骈偶”,只有唐代才出现“律赋”。你再仔细研读一下。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19 17:59


谭献评徐陵《与王僧辩书》所云:
“徐庾出而大变六朝之体势,比于诗家之沈宋”。骈文演进到了徐庾,如同五律发展到了沈宋,已经基本定型了。徐陵、庾信的骈文“五色相宣,八音迭奏”,不仅集六朝之大成,将六朝骈文的声律之美推向了一个高峰,而且还导初唐四杰之先路,在骈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发表于 2012-4-19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2-4-19 18:24 编辑
二句是对偶句,三句和三句以上是排比。
有声律(平仄相对)要求的是对仗。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19 17:57


还有:对偶可以重字!


“二句是对偶句,三句和三句以上是排比”。
很对!
“二句”或“两句话”,可以叫“对偶”和“对偶句”。
“两句”,我们决然不能叫“对仗”,或“对仗句”。
这就是“名词对偶”与“动词对仗”的重要区别。因此,二者不能混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句”,我们决然不能叫“对仗”,或“对仗句”。
---------是吗?????
“两句”:一联的“上句”(上联,或出句),与”下句“(对句,或下联)是对仗句。我们说“功盖三分国”与“名成八阵图”这两句是对仗句,怎么不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名词对偶”与“动词对仗”的重要区别。因此,二者不能混用。”

--------------什么“名词对偶”“动词对仗”?真是莫名其妙!你的概念十分混乱,劝你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发表于 2012-4-19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名词对偶”与“动词对仗”的重要区别。因此,二者不能混用。”

--------------什么“名词对偶”“动词对仗”?真是莫名其妙!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19 18:48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
对偶:【名】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对仗:【动】(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发表于 2012-4-19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句”,我们决然不能叫“对仗”,或“对仗句”。
---------是吗?????
“两句”:一联的“上句”(上联,或出句),与”下句“(对句,或下联)是对仗句。我们说“功盖三分国”与“名成八阵图”这两句是对仗 ...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19 18:41


平常我们说的“对偶”,实际就是“对偶句”的简称。“对偶”所指的对象或单位是“句子”。对仗所指是“功、名”、“成”与“盖”……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1 小时
主题
28

232

帖子

0

精华

17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5773
经验
15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发表于 2012-4-19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是特殊的对偶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4 小时
主题
63

217

帖子

3

精华

346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10679
经验
3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7
发表于 2012-4-20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偶就是对仗,只是叫法不同。对偶或对仗,在律诗中讲音律,在骈文中可不讲平仄,只讲相对(不避重字)。《辞源》:“[对仗]:诗赋等的对偶,也叫对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1 小时
主题
28

232

帖子

0

精华

17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5773
经验
15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发表于 2012-4-20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偶句字数也可以不相等。
比如: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1 小时
主题
28

232

帖子

0

精华

17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5773
经验
15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30
发表于 2012-4-20 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比如,上山采蘑菇,下河摸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4-18 18:09 , Processed in 0.1112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