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画上荷花和尚画”选择佳偶 韩崇文 “画上荷花和尚画”,这一绝对,至今没有一比郎才女貌般的配偶。说起这一绝对,对其独特性,十分惊叹。首先是她描述的画面优美,你想一想,一幅上有 “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作者是和尚。有画、有荷花、有和尚,会勾起我们多少遐想。中国的和尚和画是源远流长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和尚名画家。就是现代、当代,也有不少当过和尚的名画家。因此,说“画上荷花和尚画”,一点也不假。其逻辑、语意十分通畅。而且读来明白如话,朗朗上口。其次是音韵的优美,总共七个字,有两个是同音字,“上”和“尚”,音同字不同。还有五个是同声字,“画”“ 荷”“ 花”“和”“ 画”,其声母相同。其中“画”又为重字,既同音,又同形,但不同义。一个为名词,一个为动词。再次是回文。我们平常所说的回文联,如:“人 过 大佛 寺 ,寺 佛 大 过 人”,“ 雾 锁 山 头 山 锁 雾 ,天 连 水 尾 水 连 天 ”等等,这比却不同。严格的说,这是一比回音联。回环的时候,是音回环。而不是文字回环。“上”和“尚”,同音异字。如此等等就造成其 “绝”。且“绝”的美妙,“绝”的出众。“绝”的简直无人能对。现在大家公认的一比对句是“书临汉帖翰林书”,网上还有人评价说是珠联璧合。实际上这是一比鱼目混珠的对句,它以假乱真。表面上看,似乎很匹配,实则相差甚远。远在哪里,远在音韵上。看看这两比的字音就知道了。 画 上 荷 花 和 尚 画 huà shàng hé huā hé shàng huà 书 临 汉 帖 翰 林 书 Shū lín hàn tiè hàn lín shū 在“书临汉帖翰林书”中,并无五个同声字。不看不知道,一看,其不能匹配便暴露无遗。 在网上,有关“画上荷花和尚画”的对句,少说也有上百副,但是能匹配的又有多少呢?我下载了几比还可以说得过去的,供分析。 书衷妙语庙中书 题边注释主编题 书裁朽作秀才书 书间函件汉奸书 书中官署管仲书 上述五比对句,没有一个可以匹配的。原因是什么,就在于作者审题不细心。没有洞察出有五个同声字的奥密。有一比值得拿出来说一说。先看其音: 书 中 柿 树 侍 钟 书 Shū zhōng shì shù shì zhōng shū 这比对句,作者注意到了同声的问题。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语意不甚明白,也不甚通畅。用 “柿树”去对“荷花”,未尝不可。如果说是“柿树”是书出来的,很勉强;另外“侍钟”是什么?是让人服侍的钟,还是侍者的钟。这种不通不畅,不明不白的语句,是属对的大忌。 近日,我试对出一比,成联后为: 画上荷花和尚画 歌中改革公众歌 “歌”“改”“革”“公”“歌”,是五个同声字,“中”“众”是同音。前面的“歌”是名词,后面的“歌”是动词。完全满足出句的全部条件。语句也很通畅,在歌中歌唱改革的是什么人呢,是公众。因为公众是改革成果的受益者。当然,我这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好的对句出现。, 编后语:韩崇文联友的对句中“改”和“公”同声母但不同声,“中”和“众”同声但不同调,因此并不能破除出句机巧,在这里发出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起到和广大联友交流探讨的作用。 此文刊登在《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11年下半月第二期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