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13期二年级六讲D组作业——竹山居士老师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招剑封喉 时间: 2013-4-5 20:39
标题: 13期二年级六讲D组作业——竹山居士老师点评
作业:
一、 简答题
1、 韵句中第五字都用什么声调的字?为什么?
2、律诗八句中首字平仄的怎么分配为好呢?
3、什么是白脚?
二、写一首以清明题材的七律,题目自拟
要求
1、标出韵句第五字的读音
2、标出白脚处的音调
3、标出每句首字的平仄,并标明平仄比
2013年4月10日前完成
4月11日开始评阅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ス彩| 六合投ス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ス乐ス城:顶级信用ス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沙里雪 时间: 2013-4-8 22:55
D--04沙里雪
一、 简答题
1、 韵句中第五字都用什么声调的字?为什么?
韵句中第五字都是仄,是根据去声激厉劲远的需要,但多数情况下,去声为佳,去声,重而远 。所以诗有时是可以用的。去声音重,留音远 ,也比较响亮;一般读起来上口指的是一句话而不是个别字。第五字,所处的音节这个位置比较特殊,正是五个音节的正中,而离韵字的位置不远不近,一虚一实居多,可以增加韵字所表达的情感。
2、律诗八句中首字平仄的怎么分配为好呢?
首字平仄分配方面:以4:4为最好,5:3或3:5也很好
3、什么是白脚?
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这个字除了第一个字采用入韵式时,都是仄声字。
二、写一首以清明题材的七律,题目自拟
要求
七律/《清明忆母》
塞外飘移三十载,艰辛屯垦尽沧桑。
腮红褪去尘敷面,黛绿随流鬓染霜。
风雨潇潇侵弱体,病魔渐渐入膏肓。
探亲故里成遗梦,化作桃花绣北疆。
1、标出韵句第五字的读音
尽---上声
鬓---去声
入---入声
绣---去声
2、标出白脚处的音调
载---上声?
面---去声
体---上声
梦---去声
3、标出每句首字的平仄,并标明平仄比
?塞-仄 艰平 腮平 黛仄 风平 病仄 探平 化仄 平仄比4:4
?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山中婴宁 时间: 2013-4-10 13:51
D--08 山中婴宁一、 简答题1、 韵句中第五字都用什么声调的字?为什么?答:韵句中第五字都是仄,是根据去声激厉劲远的需要,但多数情况下,去声为佳,去声,重而远 。所以诗有时是可以用的。去声音重,留音远 ,也比较响亮;一般读起来上口指的是一句话而不是个别字。第五字,所处的音节这个位置比较特殊,正是五个音节的正中,而离韵字的位置不远不近,一虚一实居多,可以增加韵字所表达的情感。2、律诗八句中首字平仄的怎么分配为好呢?答:首字平仄分配方面:以4:4为最好,5:3或3:5也很好3、什么是白脚?答: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这个字除了第一个字采用入韵式时,都是仄声字。二、写一首以清明题材的七律,题目自拟七律《清明》斜风细雨又清明,几许愁思渐渐生。
游子有心归故里,红尘无意酹亲情。
遥将小字随风去,恨把悲伤共泪萦。
犹记一抔黄土地,屈膝长跪哽无声。
1、标出韵句第五字的读音渐---上声酹---去声共---去声哽---上声2、标出白脚处的音调里---上声去---去声地---去声3、标出每句首字的平仄,并标明平仄比斜--平,几--仄,游--平,红--平,遥--平,恨--仄,犹--平,屈--仄;5:3
作者: 一朵愁云 时间: 2013-4-14 12:52
作业:D05一朵云
一、 简答题
1、 韵句中第五字都用什么声调的字?为什么?
答:去声调的字。这些不仅仅是仄声字,而且是以去声字为多。去声=第四声。
是根据去声激厉劲远的需要,但多数情况下,去声为佳,去声,重而远 。所以诗有时是可以用的。,去声音重,留音远 ,也比较响亮;
2、律诗八句中首字平仄的怎么分配为好呢?
律诗八句的首字的平仄分配方面,有4:4的。有5:3或3:5的。
3、什么是白脚?
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这个字除了第一个字采用入韵式时,都是仄声字
二、写一首以清明题材的七律,题目自拟
要求
1、标出韵句第五字的读音
2、标出白脚处的音调
3、标出每句首字的平仄,并标明平仄比
平仄比5:3
清明。七律
炮【平】竹声声不绝耳【上声】,烟【平】岚缭绕掩【yǎn】晴空。
火【仄】光闪烁陪青冢【上声】,一【仄】地冥钱悲【bēi】痛中。
昔【平】日叮咛依在响【上声】,如【平】今温暖已【yǐ】随风。
满【仄】腔相思凄凉对【去声】,冰【平】冷碑前泪【lèi】眼朦。
作者: 飞剑如花 时间: 2013-4-16 23:19
本帖最后由 飞剑如花 于 2013-5-8 13:52 编辑
D组飞剑如花作业
一、 简答题
1、 韵句中第五字都用什么声调的字?为什么?
答:去声调的字。这些不仅仅是仄声字,而且是以去声字为多。去声=第四声。
是根据去声激厉劲远的需要,但多数情况下,去声为佳,去声,重而远 。所以诗有时是可以用的。,去声音重,留音远 ,也比较响亮;
2、律诗八句中首字平仄的怎么分配为好呢?
律诗八句的首字的平仄分配方面,有4:4的。有5:3或3:5的。
3、什么是白脚?
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这个字除了第一个字采用入韵式时,都是仄声字
二、写一首以清明题材的七律,题目自拟
要求
1、标出韵句第五字的读音
2、标出白脚处的音调
3、标出每句首字的平仄,并标明平仄比
平仄比5:3
七律 清明 (新声)
应【平】时细雨润清明【平声】,绕【仄】冢藤萝泪【lei】暗零。
静【仄】土一抔隔训教【去声】,新【平】苔半寸掩【yan】音容。
倾【仄】杯点点愁方在【去声】,化【仄】纸叠叠痛【tong】未平。
每【仄】恨遥思无所寄【去声】,凭【平】谁肯带到【dao】蓬瀛?
3比5
作者: 梦云千里 时间: 2013-4-17 12:12
一、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天涯早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
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2、什么是粘替对?
粘==指奇数句二四六位置上合偶数句二四六位置上平仄相同,也就是奇数句粘偶数句
替==是指本句中二四六位置上的字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不等于,偶句可以严格 也可以义对二对仗是有严格要求的
二、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律诗的基本骨架。,
2、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转,就是转变。这个转变,只是在承句的基础上,
假如主观的东西进行转变,使起承客观的描写,让位于主观的转合。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是对前三个步骤的总结,特别是对“承、转”两个步骤的总结。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与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有个最明显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区别,这就是“,。”逗号和句号,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韵字所表示的含义就是一句话的结束。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个字。
5、什么是白脚?
律诗八只脚,韵字以外的字 那四只或者三只 就是所说的白脚
三、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共20分
《七律•学诗感怀》
不觉时光又专长,青丝朝雪暮生香
诗情权且当衾被,韵字闲来作淡妆
难解先人千万苦,唯期早度一尊墙
此身一越飞千古,愿把他乡作故乡
四、作业 共60分(每讲作业全部完成为10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及格为70分。
作者: 红牛 时间: 2013-4-18 17:55
本帖最后由 多多不多 于 2013-4-28 19:01 编辑
D01六月雨荷交作业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答:近体诗的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六言较少见)。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2、什么是粘替对?
答:粘、替、对是指:
粘是指每联的下联第二个字与下一联的上联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就是粘。粘,连也。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一平一仄 我们就说它失粘了。
对是指每一联的上句的第二个字与下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就是对。对,对立也。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都平或者都仄了,我们说它失对了。
替是指每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即平仄交替运用。这就是替。替:换也。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答: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二、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什么叫起承转合?
答:起——开始,承——承接,转——转折 深入,合——总结。
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2、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答是:转折,深入。
诗的“转”非常重要。转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跳跃,从景到情的跳跃,从量到质的跳跃,从平铺直叙到诗意的高潮。所谓的转,就是要有一个变化,要有
一个提升。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答:写合句应注意
(1)前分句要稍微总结下前面六句。
(2)前分句要在语气上,逻辑上,为后分句做准备,以利于前后分句的衔接。
(3)最好使用比,一般用比的时候都是用景结。当然,合句可以情结,可以景结。使用比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字尽意不尽的效果。
(4)要注意扣回起句。
(5)要做到字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就是所谓的余味无穷,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答: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与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有个最明显,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区别,这就是逗号和句号。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韵字,所表示的含义,就是一句话的结束,并不是象今天我们这样,使用句号来表示结束。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作品中出现韵字,就很容易导致误会发生,会使听者误以为句子结束了。特别是在吟唱的时候,会导致观众鼓错掌声,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字。我们知道古代教育,远不如我们今天这样普及,甚至连不少将军,如程咬金、李逵类似的武将们,并不识诗文,如果韵字放进诗中,特别是在宴会或某些特别的仪式上,吟唱诗作时,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这样的情形,谁也不乐意见到.
因此,在写作的时候,就要予以避免。
5、什么是白脚?
答: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首句入韵式,首句除外)。
新枝报信诉春浓,不与繁花表己功。
浅浅寒潭明胜镜,双双扁嘴影随从。
清风缕缕波心荡,绿柳丝丝显翠容。
欲问春光何处有?郊游莫忘水淙淙
红牛替代D01六月雨荷交作业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