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仄论笼统的根源在于乱分类,四大美女如何分成两类?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603 小时
主题
1616

5789

帖子

21

精华

10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百度搜仙史最强音

Rank: 6Rank: 6

UID
41565
经验
2376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16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8 1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平仄论笼统的根源在于乱分类,四大美女如何分成两类?
无论古四声还是今音四声(忽略轻声,轻声字太少),在音长、音高等层面都存在差异,都各有发音之妙,因此我说:众声平等妙、四声平等妙。一个句子,声调越丰富且相邻2字的声调变化越多,越声动,句子的声韵之美与平仄无关,平仄论和格律论只是穿小鞋来创作,没有体现声韵之美。
打个形象的比喻,今音四声或古四声,就仿佛四大美女,各有千秋,请思索,如果是四大美女,如何分成两类?平声和仄声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异?以今音为例,1声是平的,2声是上升的,3声相当于4声和2声的融合体,是先降后升,最终体现为略升,也就是说,实际上,今音的2声和3声,还有部分相同之处,4声是下降的,总体来看,四声都有差异,四声皆美。
平声字和仄声字的差异在哪里?
王力认为“平声较长,仄声较短”,我已经有专文反驳了,涨zhang的音长实际比张zhang还长,四声中,上声字的音长最长。
西xi,基ji,踢 ti,希xi等字的音长实际很短,低于很多仄声字。
也就是说平仄论实际是强行把古四声或今四声分成了平声和仄声这2类,没有科学依据,或者所谓的依据存在致命的漏洞。
发明平仄的古人,看到了平声和仄声的差异,忽略了仄声中的入声、上声和去声之间依然也存在差异,这就是错误和笼统的源头,一个7字句,假设是全仄的上去入上去入上,发音之美肯定超越符合平仄的上上上平平上上。如是今音,全仄的3434343,发音之美也超越符合平仄的3331133。
再打个形象的比喻,今音四声或古四声,就仿佛四大名著,各有千秋,请思索,如果是四大名著,如何分成两类?
再打个形象的比喻,今音四声或古四声,就仿佛东风、南风、西风和北风,请思索,如果是四风,如何分成两类?
再打个形象的比喻,今音四声或古四声,就仿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大神兽,请思索,如果是四大神兽,如何分成两类?
著名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上联末句是2声,下联末句是4声, 一样流传千古,末字是什么发音其实根本不重要,后人强行把上联的尾字弄成仄声就是自我设限,没有挖掘出句子声韵之美的本质。意境第一,声韵第二,本文仅探讨声韵之美。
《唐诗排行榜》第37名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在古代选本入选次数:9次,在100篇中排名第38名;
这首诗在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1次,在100篇中排名第51名;
历代评点次数:15次,在100篇中排名第59名;
文学史录入次数:7次,在100篇中排名第31名;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30000,在100篇中排名第27名;
这首《鹿柴》,无论是内涵,还是影响力,都是值得称道的,第2句和第4句用了少见的仄声韵,一样朗朗上口,因为四声皆妙,一个句子的尾字是什么声调,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每个句子的发音之美是否足够。
单句声韵之美的本质是:声调种类是否丰富以及相邻2字的声调是否有足够多的变化,与平仄无关,平仄本多余,平仄苦今人。传统的格律其实是穿小鞋来创作,没有挖掘出句子声韵之美的本质。主张用普通话来创作,古音都是浮云,无人懂真正的古音。
四声喜全递的全新声韵观是:句子声韵之美的本质规律是:四声喜全递>含4种声调,但没有四声喜全递>含3种声调>含2种声调>含1种声调,与平仄没有关系,平仄本多余。四声喜全递=四声俱全最大化,任意相邻4字都是四声俱全,如山色有无中14321=1432+4321,“山色有无中”可能是被名人引用最多的5字句,苏轼、欧阳修、周邦彦等人都曾经将“山色有无中”直接引用到自己的诗词里。
一个句子(5字句或7字句),含4种声调,发音为上品;
一个句子,含3种声调,发音为中上品;
一个句子,含2种声调,发音为中品;
一个句子,只含1种声调,发音为下品;
一个句子(5字句或7字句),只要含4种声调或3种声调,无论是什么声调结构,无论是否合律,发音之美超越符合平仄的33311、44411或3331133、4441144,这4种相对难听的声调组合的规律是只含2种声调,且相邻2字的声调变化少.
当声调多变化,音高自然多变化,从而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感。
希望近体诗的格律可以改革,希望联律可以改革,保留原有的其他合理的规定,关于平仄这条,1个5字句、6字句、7字句或8字句等,只要含了3种声调或4种声调,就可以不考虑平仄,这样更利于我们写出佳句,一个句子含2种声调,才需要考虑传统的合理的平仄规定。
意境第一,声韵第二。两全齐美,可更上一层楼。
按照我发明的四声喜全递的整体声韵理论,在基于今音四声的基础上,声调种类越多,音高变化越多,声调的抑扬顿挫的感觉越强,发音越好听;相邻2字的声调变化越多,音高也变化越多,发音越好听。
早在西周时期,先哲就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易经也主张变化,《国语》说“ 声一无听”,这些理念都指导我们求变和求新,人类也是喜新的,心电图也是以变化有致的律动为健康,声韵之美也是一样的道理。
说得更仔细点,仅看相邻2字的发音,1代表1声,2 代表2声,3代表3声,4代表4声。
12(1声+2声)、21(2声+1声)的发音之美略高于11、22、33、44;
13(1声+3声)、31的发音之美略高于11、33(3声+3声)、22、44;
14(1声+4声)、41的发音之美略高于44、11(1声+1声)、22、33;
23(2声+3声)、32的发音之美略高于33、22(2声+2声)、11、44;
24(2声+4声)、42的发音之美略高于22、44(4声+4声)、11、33;
34(3声+4声)、43(4声+3声)的发音之美略高于33、44、11、22;
《宋书.谢灵运传论》提到,务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宋代理学家张载强调:“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如上种种,都证明变则通,变则美,最后再提一下“变脸”,变脸惊华夏,变脸之所以让我们觉得有美感,在于短时间内变化了多次,符合人类喜新的心理,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
一个句子的声韵之美,也是同样的道理,丰富多变,自然更声动。
更深一步的阅读请百度搜索7字句声调定品系统,看懂了7字句声调定品系统,声韵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可以把精力放在意境、立意、炼字等层面了,可以把重心放在袁行霈教授主张的“博学、精鉴、深味、妙悟”等层面。
懂平仄,远远不够,还要懂四声喜全递。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Q彩| 六合投Q注| 网络赚钱去SO娱Q乐Q城:顶级信用Q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纵笔传心意,诗奇可大观:)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2
发表于 2013-10-2 15:00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很有勇气。 开宗立派是伟大的,却不是如此简单的。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プ彩| 六合投プ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プ乐プ城:顶级信用プ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03 小时
主题
1616

5789

帖子

21

精华

10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百度搜仙史最强音

Rank: 6Rank: 6

UID
41565
经验
2376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16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3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0 09:39 | 只看该作者
陈风 发表于 2013-10-2 15:00
先生很有勇气。
开宗立派是伟大的,却不是如此简单的。

问好 陈风 ,众生平等妙,众声平等妙:)

平仄论只看到平声和仄声的区别,没有发现  仄声中 的3声和4声依然有区别,今音。

寒波澹澹起21443,白鸟悠悠下23114

鱼水三顾合23142

心领神会1324

风雨如晦1324

纵笔传心意,诗奇可大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0 小时
主题
107

3119

帖子

0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贩葱卖瓜人

Rank: 6Rank: 6

UID
30342
经验
91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1
4
发表于 2013-10-14 11:28 | 只看该作者
四喜丸子怎么分成两类?一种男的,一种女的……
手机党请关照
无意偃溟渤,挹两湖素月清波,涤吾羽翼;
有怀输藻雅,匀一淀碧莲肥藕,慰我潇湘 。    杨通云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 小时
主题
0

31

帖子

0

精华

641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1093
经验
12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28
5
发表于 2013-10-20 18:42 | 只看该作者
四喜嘛,左两喜,右两喜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4-25 01:13 , Processed in 0.1055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