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小渔村16期三年级第十讲D组作业**评阅 左心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虚舟致远    时间: 2013-9-13 21:03
标题: 小渔村16期三年级第十讲D组作业**评阅 左心老师**
本帖最后由 虚舟致远 于 2013-9-18 23:31 编辑

小渔村16期三年级第十讲D组作业**评阅 左心老师**

作业:采用渔洋第九法看图写诗《七绝•秋风送雁》
要求:
1、应用情与景融合的技巧之“情景一致”法
2、应用侧写的手法,避实就虚,把想说的意思留在言外,给人以回味
3、第四句要用诘问句。


评阅要求:
1、应用情与景融合的技巧之“情景一致”法。 20分
2、应用侧写的手法,避实就虚,把想说的意思留在言外,给人以回味。 20分
3、第四句要用诘问句。10分
4、采用渔洋第九法。20分
5、意境. 30分


作者: 素心若雪安之    时间: 2013-9-14 13:37
小渔村16期三年级第十讲D组作业-----素心若雪:

《七绝•秋风送雁》
文/素心若雪
落叶西风秋水凉,孤蓬独立卧斜阳,
他乡倦客闻归雁,入耳声声谁断肠?

七言絕句 押陽韻
落叶西风秋水凉,孤蓬独立卧斜阳,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他乡倦客闻归雁,入耳声声谁断肠?
平平仄仄中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作者: 漫舞轻飞    时间: 2013-9-15 22:10
小渔村16期三年级第十讲D组作业-----漫舞轻飞
            《七绝•秋风送雁》
               文/漫舞轻飞

烟云万里缀残阳,雁字凭空写晚凉。
芰苇躯身心自隐,秋风再起为何狂?

作者: 淡看风尘    时间: 2013-9-16 10:06
本帖最后由 淡看风尘 于 2013-9-17 09:35 编辑

《七绝•秋风送雁》
               文/淡看风尘

雁阵南飞携夕色,芦花风动水中央。
遥途千里秋相似,何处青山是故乡?

作者: 茅斋听雨    时间: 2013-9-16 12:07
小渔村16期三年级第十讲D03茅斋听雨作业
作业:采用渔洋第九法看图写诗《七绝•秋风送雁》
要求:
1、应用情与景融合的技巧之“情景一致”法
2、应用侧写的手法,避实就虚,把想说的意思留在言外,给人以回味
3、第四句要用诘问句。

           《七绝.秋风送雁》
               文/茅斋听雨
飒飒芦花伴暮曛,长空黯叫眷同云。
寒霜冷月莲舟远,何处欢歌一色裙

作者: 两棵树    时间: 2013-9-16 23:49
《七绝·秋风送雁》
文/两棵树
去雁悲秋字已成,芦花摇曳泣离情。
斜阳远隐长河处,更有谁人数雁声。
作者: 慧能    时间: 2013-9-18 10:43
《七绝•秋风送雁》
文/静观
萧杀秋风吹雁行。晚霞天烂别征程
夜帘逐至余晖尽,嗟叹翌晨复见明?
七言絕句 押庚韻
萧杀秋风吹雁行。晚霞天烂别征程。
平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夜帘逐至余晖尽,嗟叹翌晨复见明?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中仄平仄仄平?

作者: 千禧    时间: 2013-9-18 21:39
本帖最后由 千禧 于 2013-9-18 21:41 编辑

小渔村16期三年级第十讲D组作业

千禧

作业:采用渔洋第九法看图写诗《七绝•秋风送雁》

要求:1、应用情与景融合的技巧之“情景一致”法
      2、应用侧写的手法,避实就虚,把想说的意思留在言外,给人以回味
      3、第四句要用诘问句。

答:

《七绝•秋风送雁》
文/千禧
秋红晚照水东流,一脉风云翰墨收。
芦苇浩荡寻归客,谁家雁字在桥头。

作者: 左心    时间: 2013-9-30 23:56
各位亲爱的童鞋,很抱歉这么晚来评阅。预祝你们在未来七天吃好喝好玩好。天天都笑口常开。也望你们在以后学业有成!
作者: 茅斋听雨    时间: 2013-10-1 21:54
非常感谢左心老师!学生一定记住.
作者: 慧能    时间: 2013-10-2 09:09
慧能 发表于 2013-9-18 10:43
《七绝•秋风送雁》
文/静观
萧杀秋风吹雁行。晚霞天烂别征程

感谢老师的点评。在思考中。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