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偶”与“买单” 读《联都》一书,有一副无情对令我心动。联曰:
一三五七九,求偶;
二四六八十,买单。
这副楹联,使我看到了楹联文化的传承,看到了楹联文化的创新,看到了楹联文化的时代风貌。这副楹联似曾相识,又觉新鲜。运用中国小写数字撰联,司空见惯。但是,用数用得巧,用得妙的联却比较少。记得有一副纯数字的楹联,传说是宋代宰相吕蒙正,早年生活贫困,有一年除夕,家徒四壁,于是自题一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还有一横批:南北。此联集用数、谐音、双关、缺如等修辞手法,说明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联语显得机智、风趣。还有一联,《快园道古》载,吴凇间有一官宦,闺门不正,乡人作一联贴其门上: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此联同样用了用数、谐音、双关、缺如等修辞手法,只是,上联为数字,是单联用数。上联隐“亡八”,下联隐“无耻”,也是一副不可多得的佳联。楹联大家常江先生,1994年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撰有类似一联,是反其义而为之。联曰:
壹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拾
此联一、十为大写,以喻:丰衣足食。
由于脑子里有了这几副联,所以,一看到前一联,就有似曾相识之感觉。那么,新鲜又在哪里呢?新鲜在“求偶”与“买单”。“求偶”是一个老词,有追求异性,寻求配偶之意。这里却是寻求偶数的意思。因为,有了单数,却无偶数。“买单”是一个新词。其义项有三,一,结账,二,付款,三,指在金融交易所交易时,作为买进凭证的单据。这里不用其所有义项,而是来买单数。因为,有了偶数,而无单数。用“买单”去对“求偶”,是以新词对老词,新词突显了时代性,对法突显了创造性,其传承性,又在其中矣。近年来,运用新词,创作无情对,出现了许多佳联。梁石先生有几副无情对,值得一提,如:
离合器
是非坑
梁红玉
脑白金
红灯记
白话文
这几副无情对,要让古人读懂,却非易事。而其传承和创新,时代特色尽在这里。如此楹联,多多益善。 《“求偶”与“买单”》刊《塞北文苑》2013年第九期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