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若水之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4班若水之心学习笔记(2013.10.9)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22:14 | 只看该作者
《写联一得》----征联,楹联界的"话题作文"
征联,楹联界的"话题作文"
                                                              高原汉子
  
      话题作文是新时代很受人青睐的一种作文形式。如果说楹联创作是联人作文的话,那么,征联就是一种话题作文。它是联人以主办方确定的主题为话题,依据提供的材料,围绕提出的要求进行自由创作的一种楹联写作过程,具有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命题作文的局限性。话题作文比命题作文好写,好在它给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自我发挥空间。但是,话题作文也不容易写好,局限在于,如果对话题的主旨未明了、处理不好收与放的关系,便会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
      下面,我结合这次高州征联中的二等奖作品《题悦乎亭》的创作过程,谈谈我对征联这个“话题作文”的创作体会。
任何形式的作文,审题是第一要务。审题的过程就是认真阅读主办方给出的材料和提出的要求。高州市东方新城全球重奖征联帖发出后,我反复阅读了整个征联启事。通过阅读,我明确了这次征联的根本目的在于主办方要通过这次活动,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灵魂,活动的载体是东方新城景观,切入点就是其中的12个亭台楼榭,最明确的要求就是字数不超11字。
       审题完毕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选择切入点和突破口。在12个亭台楼榭中,我首选了“悦乎亭”,因为,该亭取意于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这句话,我很喜欢,多年的作文经验告诉我,写自己喜欢的题目,创作很愉悦。
      找准切入点后,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来了,这就是立意。它是整个创作的心理准备,也是创作成功的基础。依据主办方“以儒文化为灵魂”这句话,我觉得给这个亭子题写楹联,重点是通过这个亭子,折射儒文化的灵魂精粹,而不应该放在对亭子本身的描写或议论。儒文化的内涵很丰富,简短的22字,不可能全部包含,必须突出重点。这个重点,当然是孔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这句话的关键字是“朋”、“远”、“来”和“悦”,而句眼就是“悦”字。因此我决定,我的联语必须抓住这四字,突出“悦”字。
      这个思路确定后,我发现了个问题:用这四个字表达孔子的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很难,难的是,这句话只能形成一比联,另一比如何与其匹配?是一比写实,一比议论提升?还是两比都围绕儒学思想相得益彰呢?根据我的习惯,我在这个题材的处理上,不想在亭子本身上花费多少笔墨,因此决定两比都诠释儒学思想。寻找儒家或孔子的另一句名言就成了我考虑的焦点。儒家或孔子的名言很多,哪一句用在这里不牵强附会呢?我再一次阅读了启事中关于“悦乎亭”的文字介绍,我的目光定格在“临水而建,与瀑布相邻”这句话上。于是,与水有关的一句儒家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现在了我的脑海。
       立意完毕后,谋篇布局,也即构思就是成败关键了。我认为,全联既要表达儒家的这两句名言所包含的深意,但又不能把联语变成这两句名言的“换个说法”,尤其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句更不能直接说出来,需要暗示。因此,亭子这个具体事物还不能抛在一边。我决定,写亭子不写其形而突出其神与其境。其神,就是“悦乎亭”的文化内涵融合了儒家思想的古代和现代理念,其境,就是近水而建。选取其近水之境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合理地暗示到此一游的人,重温一下孔夫子当年走近水后说出的那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上联的思路清晰了,下联就好说了。
       构思完毕,当然就是写出初稿。我的初稿是:汲古溉今,近水欣闻先哲诫,察天俯地,临风更悦远朋来。写下一看,自己也不满意,查找原因,觉得是字句推敲不到位。所谓推敲不到位,其实就是该来的字词没到位,没别的办法,找该来的那几个词语就是了。
       仔细想来,“汲古溉今”和“察天俯地”这两个词语,在当今的对联中屡见不鲜,这样的词语放在重奖征联中,肯定是下下之策,不改变绝对不行。同时,我发现,下联的后半句,几乎用了那句名言的所有重点字,实在不妥。这时我想到了“悦”是关键字,必须突出来。突出这个字的办法,一是位置提前,二是重复强调,这样,下联的第一分句就变成了“悦人悦己”,上联的第一分句随之改为“融古融今”。“悦”字前移了,空位谁来占?我想到“待”字,因为它既有接待、招待之意,还有期待之意,用在这里最能体现中心思想,但“更待”一词很生硬,再看与之对应的“欣闻”一词,也觉得有点俗气,这时,我又想到了孔子的《论语》,文言虚词用的炉火纯青,体现儒家思想的对联,如果用一两个文言虚词,岂不更好?于是,“而闻”与“以待”就对号入座了。全联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融古融今,近水而闻先哲诫;
悦人悦己,临风以待远朋来!
       认真看了一遍,全联所包含的意思,正是我要表达的意思。系统查阅格律和重字没有问题后,就定了稿。
       以上就是我作这个“话题作文”的思路回顾。说句实话,对这个联,我的自我感觉不错,果然在征联公示时列入优秀奖,最终揭晓时获得了二等奖。在高手如云的这次作文比赛中,我为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由此得出的体会就是:写好征联这个“话题作文”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但仔细阅读征联启事内容,紧紧围绕主办方的要求,审题认真、立意切旨、构思慎密、推敲到位还是行之有效的。谨把我个人的认识写下来,抛砖引玉,不亦悦乎?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21:17 | 只看该作者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2:12 | 只看该作者
预四班第三讲——成联入门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extra=page%3D1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2:28 | 只看该作者
预四班第三讲拓展阅读——成联技法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extra=page%3D1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21:52 | 只看该作者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21:53 | 只看该作者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16:29 | 只看该作者
对联炼字;
作者: 灵 瞳

    常听闻联友云:某联没有意境。这种说法我个人是不赞同的。但凡中国字都有意,有意自然就会有境,区别只在于境深境浅而已。语言文字始终是联的根本,意境则使联的骨血丰满动人起来。以文载境,欲入“室”必先修“身”,炼字,则是达到此目地的常用手段。

一、什么是炼字

炼字,顾名思义,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语言是用来表达的,字词以达意,是使用语言的最低要求。在普通的日常交流来说,我们可以不厌其烦的反复的说,直到对方听懂为止。但做为艺术而言,无论是诗、词、联、还是文章,啰嗦都是不可饶恕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为艺术用字用词时,必须做到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炼字的第一步。

    艺术是生活一种美的存在方式,所以美是艺术的亮点。这就要求我们,不但在表达出自己观点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用美的方式去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就是,炼字的第二步。

    艺术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的东西,所以它一定要为人类社会服务。歌颂、批判、讽刺等等,都是他的生命力所在。大家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脱离了人而存在的艺术?归根到底,“文学”即是“人学”。于是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上用字要有“他”的思想性和现实性。这就是,炼字的第三步。

    艺术绝不是给自己看的,这一定是要别人要大家来认可的。所以这就要求我 们在用字上不能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样,要为读者去做一定的考虑,这就要用写的社会性。也是炼字的第四步。

二、炼字的方法(转摘)

炼字方法大致可分为十三类:
(一)以蕴藉字代直率字;
(二)以生动字代平庸字;
(三)以空灵字代板滞字;
(四)以自然字代生硬字;
(六)以跖实字代虚泛字;
(七)以大方字代寒酸字;
(八)以谐合字代隔碍字;
(九)以曲指字代直斥字;
(十)以远嫌字代犯忌字;
(十一)以当理字代悖理字;
(十二)以变换字代重出字;
(十三)以别义字代同义字。

(一)以蕴藉字代直率字:

    蕴藉者含蓄有余之意也,其妙处在于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如同写别梦,赵令畤【锦堂春】词作「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岑参作「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王渔洋之【花草蒙拾】即谓赵词胜于岑诗,盖前者含吐不露,后者率直道尽也。又如同写泛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即较「八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为蕴藉,因后者径露无遗也。陈亦峰【白雨斋词话】中亦云:「后人为词,好作尽头语,令人一览无余,有何趣味?」揆诸为诗做文,亦复如此。   

(二)以生动字代平庸字:

    所谓生动者,为一改平板着实之记述,而作生气蓬勃之描绘,使人物情态跃然纸上。如王荆公于【百家诗选】评云:「老杜之『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下得『觉』字大好;又『暝色赴春愁』,下得『赴』字大好,若下『见』字、『起』字,即为小儿语,人谁不能到」。足见吟诗要一字两字工夫。(杜诗详注)   

(三)以空灵字代板滞字:

    所谓空灵者,即是不落实迹,反之质直粘着,则陷于板重而不灵动。如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句,刻本有脱去「就」字者,众人之中,或补「醉」字,或补「赏」字,或补「泛」字,或补「对」字,后得一善本,始知为「就」字,众皆佩服「就」字最妙。(见【杨升庵诗话】)(按:黄评为:「用醉、赏、泛、对诸字,含意只局限于游赏,情趣不够,而「就」字却可包涵上面四字之意,且使菊花与我有相亲之意,能使雅人之怀抱,高士之风情,充分显现,特含潇洒流逸之情致)   

(四)以自然字代生硬字:

    生硬晦涩乃是诗文之病,汉王充【论衡】书解篇云:「文贵乎顺合众心,不违人意,使百人读之莫谴,千人闻之莫怪」。即是主张自然纯熟。然自然并非平淡,必须含有深致方属上乘。谢榛【四溟诗话】云:「僧处默【胜果寺】诗『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陈后山炼成一句『吴越到江分』,或谓简妙胜原作,然余以为陈诗『到』字未稳,若改『吴越一江分』方为天然」。黄按:『到江吴地尽』之『到』字自然,『吴越到江分』之『到』字,即有斫削痕迹。改『到』为『一』,始变生硬为自然。(本则炼字章亦见)

(五)以新辟字代熟见字:

    李笠翁【窥词管见】云:「文字莫不贵新,不新可以不作」。将习常之陈言,剽窃仿真,久之令人生厌。必须自出机杼,涉笔成趣,方饶情味。然创新往往易流于险怪,故又云:「琢句炼字,虽贵新奇,然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要不越一理字」。如子夜歌『开窗取月光』句,妙在『取』字,盖『取』字虽新,不悖理也。又如杜甫【漫兴】诗『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以『破』代『残』,句法虽拗,造语甚新,如用『残』字则熟见无奇矣。   

(六)以跖实字代虚泛字:

    就诗文之风神而论,自以空灵超脱为上。然就绘景摩状而言,则须化抽象为具体,以实物字代替虚字,方能使景物浮现目前,历历可睹。如张橘轩诗「富贵傥来良有命,才名如此岂长贫」句。元遗山改「傥来」为「逼人」、「此」为「子」,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评曰:「如光弼临军,旗帜不易,一号令之,而精采百倍」。按「傥来」、「如此」,稍涉虚泛,改为「逼人」、「如子」,义有专属,确切不移,故能深切有味。

(七)以大方字代寒酸字:

    大方者,在体格上反纤巧,在造意上反寒酸,在用词上反鄙俗之谓,概诗文乃作者之心画与心声,文词风格足以征见性情。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云:「山林草野之词,其气枯碎;朝廷台阁之文,其气温缛。晏元献诗但说『梨花院落,柳絮池塘』,自有富贵气象。李庆孙等每言『金玉锦绣』,视之仍乞儿相」;史达祖词中喜用「偷」字,其东风第一词:「巧沁兰心,偷粘草甲」;【夜合花】词:「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绮罗香】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虽云巧,然并不大方,故周止庵【论词杂着】云:「梅溪词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矣」。

(八)以谐合字代隔碍字:

    谐合乃是求取字词间之统一与协调。协调得好,则脉理贯联,文从字顺。协调不好,则片段支离,隔碍难通。如唐张蠙诗「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先入五侯家」。刘绩易「残」为「霁」,易「新春」为「春风」而攘为己作,并因此得名。(朱彝尊【静志居诗话】)黄按:「新春」不能「入」,与「入」字隔碍,且失之抽象,「春风」则可入,而意更具体也。

(九)以曲指字代直斥字:

    或因避尊长之名,或谦述自身之事,或避免忌讳之言辞,而以曲折之字辞代之,是谓曲指。【礼记】曲礼:「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孔颖达疏曰:「不直云疾而云负薪者,若直云疾则傲慢,故陈疾之所由,明非假也」。又如【战国策】:「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高诱注云:「山陵喻尊高也,崩喻死也」。黄按:不敢明斥,故改云山陵;讳言死,故曰崩,是皆曲指之例。

(十)以远嫌字代犯忌字:

    此法略同于前述之「以曲指代直斥之法」,而严重则甚之。盖因一国有一国之忌讳;一时有一时之忌讳。陈辅之【诗话】载:「萧楚才知溧阳县,张乖崖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为改『恨』为『幸』字,公出,视稿曰:『谁改吾诗?』左右以实对。萧曰:『与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耶?』公曰:『萧弟,一字师也!』黄按:独恨太平,触犯时忌。改『恨』为『幸』,方能远嫌。(本则炼字章亦见)

(十一)以当理字代悖理字:

    凡为文赋诗,不仅论说之诗文,需要理胜。即抒情叙事,于遣词设采方面,亦需考其理之所在,辨其义之所宜。王贞白作【御沟】诗云:「一派御沟水,绿槐相荫清;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贯休谓其中一字未妥,后贞白改「波」为「中」,与贯休所见相同。(见计有功【唐诗纪事】)黄按:题为【御沟】,沟中难以成波,改为「中」字,于理乃当。又如张橘轩诗:「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为改「一树」为「几点」。(见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黄按:既云「一树」,已有定处,又问「何处」?于理相乖。改为「几点」,与上句通作一句,意谓水中飘来几点梅花,问春在何处?于理不悖,又富情韵。(本则炼字章亦见)   

(十二)以变换字代重出字:

    重出者同字相犯之谓,文家忌其相同,而变换字面以避重出,诗家于此尤甚。如杜甫诗「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杨树达引汉武故事,知茂陵中取出者为玉杯,又引【南史】沉炯表奏云:「甲帐珠帘,一朝冷落,茂陵玉碗,遂出人间」。杜诗即用此故事,所以改「玉碗」为「金碗」者,为避上文之「玉」字也。因「玉鱼」之「玉」字不能改易,遂改「玉碗」为「金碗」。(正三按:此与上一章刻意重出者不同)

(十三)以别义字代同义字:

    同字相犯谓之犯重,同义相犯亦称犯重。同义之犯重,又可分为字法(或称形式)之犯重,与字义之犯重二种。

    字意之犯重,如耿湋【赠田家翁】诗“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句,谢榛【四溟诗话】以为“朝、昼”二字合掌,为改“朝”为“春”,并倒装成“田家闲昼雨,蚕屋闭春寒”,以为如此可逼唐人。黄按“朝”、“昼”同意相犯,改“朝”为“春”,不但义类相隔不犯,亦能点明村居景象。又如元萨天锡(都剌)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句。虞道园以“闻、听”二字意重,引唐人“林下老僧来看雨”句,改“闻”为“看”。(明俞弁【山樵暇语】。正三按:炼字章引顾嗣立【寒厅诗话】语,意同)黄按:“闻”字与“听”字,同义相犯,改“闻”为“看”,既不犯重,又有出处,且使音调更美。又如康伯可【题慧力寺招风亭】句云:“啼鸟一声春晚,落花满地人归”。王德升以“啼鸟一声,落花满地”几乎犯重,不如各更一字,作“幽鸟、残花”则无可议者。(宋曾敏【行独醒杂志】)黄按:王氏之意谓,既云“一声”自是啼鸟,既云“满地”必为落花,故云几乎犯重。改为“幽鸟”、“残花”平添情韵不少。

三、炼字误区

1、文以立意为本,所以要多在立意上下工夫,炼字再好立意不高,也难出佳品。

2、炼字最需要文学底蕴,因而多读些书,背些东西,吃透些东西是相当必要的。 相意义和收获远大于独自闭门造车。

3、切不可为了自己感觉好生造词,或违反常规的去曲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艺术终是给人看的,若无人能懂你的作品,那必是你自己的表达有误。

4、不要用自己都搞不懂确切意思的词。一个作者如何用了自己都搞不懂意思的词,是很悲惨的事。

5、不要过份追求用词的华丽。因为词的华丽于否对联本身的影响力不会太大,如若一味追求此种风格,反将落入买椟还珠的境地。

6、不要乱用典,更不要为了设机关强嵌字。用自己的话说自己想说的东西才是联作成功之路。

    并非所有联字都要炼的,所谓物极必反,哪些字该炼哪些字可以不炼,我们一定要有所区别。联对两行字,贵在字字有着处,我们每用一字,须知其然,其所以然,尽量做到无空字、无虚字占用对联篇幅。然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文心雕龙神思篇“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多去读书,只有多渉猎书籍,才可能厚积而薄发。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16:30 | 只看该作者
成联三步曲:

主讲:云渡野桥

  前面的话:现在的初级班今非昔比,人才济济、藏龙卧虎,给大家讲课实在惶恐。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言人师,只希望能尽力做好一个指路人的角色。对联是雕虫小技,入门的门槛低,但它同时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探求。没人能说自己是对联通,本次讲义纯属一家之言,大家姑妄听之,讲得不对,讲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多包涵。望我们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快快乐乐上网,轻轻松松玩联。

  开篇:凡事难者亦易也,易者亦难也,成败取决于个人的态度,正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成联要细讲,恐怕讲几天几夜也讲不完,所以这里只能给大家讲个大概,请大家见谅,如果有想深造的同学,毕业后可加入中级班和高级班继续学习。

  一、内功篇(浪荡联坛6年的心得,嘘!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要写好对联,首先要培养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素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多读、多记、多想。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读于声则行云流水,记于脑则明霞散绮,思于心则剥茧抽丝。

  多读——常读名家的诗、词、曲、对联……体味古典文学之美。陶醉于铿锵的音韵之中,幻想于优美的意境之中,流连隽永的文字之中。从而增强兴趣,收获快乐和美的享受,把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为什么要多读诗、词、曲?因为对联是由诗、词、曲发展而来,词、曲的长短句和领字尤其要留意,因为在长联的创作中时常会运用。在多读时我们还应留意句中的平仄,这对入声字的记忆和格律知识的熟悉很有帮助。多读时还要慢慢培养起能够筛选鉴别好坏的慧眼。

推荐书目: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声律启蒙》、《龙文鞭影》、《笠翁对韵》……
《四溟诗话》、《原诗》、《一瓢诗话》、《人间词话》……

  多记——读,往往是流光片影,只有记在脑里才有真正的收获。在多读时一定要积累。积累不是漫无目的的死记硬背,而要背得巧、背得好。有些诗词不用全背,只要截取其中优美的句子和词汇就足够了,为我们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多读好句子有利于提升对意境的感悟,多记有利于以后创作的造境。(例一)多记词汇可以使写出的句子更具古意,更具文采;(例二)多记前人十分工整的词汇,对以后对联和成联在速度上和工稳上有很大帮助。(例三)

  例一:
    淮南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白居易化为: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李群玉: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化为:“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对句:慧禅填欲海 [逸灵公子] 出句:风雨动心舟  [红蕖碧水]
    云桥:禅音平欲浪;慧海渡心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例二:
  李云:晓日照疏窗。谢榛:寒日澹虚牖。

    云桥:青山深处有鸣蝉。云桥:翠微深叠隐鸣蜩。

    此皆出一机杼,而词汇不同,意味不同。

  例三:
    簪山带水最奇处;风户云梁独上时。  簪山==带水,风户==云梁。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烦恼==是非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国乱==家贫,良将==贤妻

  多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读多记还不行,还要随时思考。只有思考后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否则始终是东施效颦。思考什么?思考句子的结构、意境,如果对古典诗词的这两点不了解和熟悉,在遣词造句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语句混乱,辞不达意,过于白话等。(例一)还有就是思考能不能将所记的句子和词汇化用到创作中,多思是为了多得和活用。
(例二)

    例一:
    随手摘下一朵花。随手摘下花一朵。意思相同,结构不同,效果不同。

    千丝饮露烟波钓,一镜澄光天地收。烟波钓是倒装,理解为钓烟波,如果不熟悉句子结构,很容易写成,如:一镜澄光燕雀啼。

    多思还可以帮助我们活用。

  例二:
    簪山带水最奇处;风户云梁独上时。  学习自对化得:
    月烛柳帘藏水府;流光飞羽只瑶池。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烦恼对是非化得:
    莫因妄语增烦恼;且以平心辨是非。

    阶下别开丛菊径;亭间新碎小诗天。  碎字化得:
    晴雪呵梅羞老树;春风碎绿饰新花。


    二、招式篇

    只有招式没有内功,那是花拳绣腿;只有内功没有招式,那是枯燥乏味。适当的运用招式,可以使我们的对联生动活泼,趣味无穷。这里的招式便是对联的写作方法,对联的技巧。

(以下摘自大蒙校长讲义)

    一、集句式
    集句,就是把别人的诗词、文章中符合对联特点、意思连贯的现成句子,组成一副对联。集句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

    举杯邀明月(李白句)
    放眼看青山(白居易句)

    二、摘句式
    摘句,也是对联创作方式的一种,就是直接摘取诗文中的偶句而成的。如:
江作青罗带====水如碧玉簪(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

    三、脱化式
    脱花,又叫翻新,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关诗词文章中的句子,略加改动,表达出新的主题,而作成新对联。如:有名的联名为:

不明才主弃===多故病人疏
这是纪晓岗将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稍加改动而成的。

    四、创新式
    创新式是用自己的话写成的对联。这是对联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有扩联创新式,对句创新式,定题创新式,自由创新式。最常用的是自由创新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完成整联。我们这一讲主要是介绍整联的常用撰联方法。

    对联写作技巧:

  (一)、遣词技巧

    1、比喻法
    比喻法。如: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过去曾有人写了一联讽刺大堂六部: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
    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2、夸张法
    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如: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3、衬托法
    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如: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淅江绍兴上虞虞姬庙联)

    4、对比法
    心清水浊==山矮人高。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

    5、反对法
    反对,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
    如河南函谷关犹龙阁联:
    未许田文轻策马,
    愿闻老子再骑牛。

    6、正对法
    正对的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例如:
    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下两联都是讲摩天岭的高峻。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两联的意思是互为补充的。

    7、自对法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如:
    入流亡所====登岸舍舟(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拙著《触闻集——佛教对联八百副》一书,下同。)
其中,“入流”与“亡所”、“登岸”与“舍舟”,就是句中自对。又如,“荣辱”对“是非”、“至高无上”对“微妙甚深”、“溪声山色”对“暮鼓晨钟”、“烦恼即菩提”对“微尘含刹土”、“如秤锤落井、砺石沉潭”对“纵仙术隐空、神通入海”等,不仅上下联相对,而且句中也都有自对。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当然,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如:
    闲云野鹤翩翩去
    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8、串对法
    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如长沙岳麓山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登”是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
    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上下联意思是顺连的。还有四川白马关庞靖侯祠联:
    明知落凤存先帝,
    甘让卧龙作老臣。

    这副对联上联写庞统的牺牲精神,下联交代牺牲的动机。也是一副很好的串对。

    9、借对法
    借对。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借对分借上与借下两种。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叫借下。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这副题明成祖观灯的对联中,下联的“永乐”就是用“永远快乐”的联意的同时,借其表明成祖年号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大明”相对。又如: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红白指两种酒。这副联中,下联的“东西”就是在表明物件意思的同时,借其意思来对上联的“南北”。

    同理,借上联的词语来对应下联,叫借上。例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副对联的“沧”本意是“寒”的意思,因与“苍”同音,这里便借以表示颜色的“苍”(深绿色)同“蓝”相对。

    由于借对有较高的技巧性,因此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巧对。大家多看、多练自然熟能生巧。     

    10、双关法
    利用同音字,使语带双关。例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
    因何而得偶;
    有幸不须媒。

    再如: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第二层意思是:
    怜子心中苦;
    离儿腹内酸。

    11、用数法
    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心增强对联的表现力,显得生动活泼。如:
    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五六月间无署气==二三更夜有钟声。

    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

    12、用典法
    用典——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例如: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这是赵朴初先生为岳飞庙题的对联,用了五典。“老柏”指岳飞墓前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都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文心雕龙——丽辞》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就是指用典。用典之所以难,是因为文意两方面都不易配合妥当。赵先生的这副对联用的自然而贴切,即使没有读过《满江红》的,也照样可以理解。当然,用典冷僻,晦涩难懂,是不宜提倡的。

     还有引用搅动,假换称法,比拟法,同异法,增语法等等,不一一介绍了

    (二)、用字技巧

    1、析字法
    析字联。所谓析字联是指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联。
    一明分日月;
    五岳各丘山。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2、合字法
    如: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钟(老字体)。二人土上座==一月日边明。

    3、复字法
    即上下联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出现。如:

    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4、叠字法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四化蓝图图图美===九州春色色色新。

    5、谐音法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童子打桐籽,桐籽不落,童子不乐==麻姑采蘑菇,蘑菇真鲜,麻姑真仙。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16:31 | 只看该作者
成联三步曲(2)
6、同傍法
    同旁联。所谓同旁联意指联中采用相同偏旁部首。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广东东莞虎门联。)

    三个土头考老者;
    五家王子弄琵琶。
    王老者一身土气;
    朱先生半截牛形。
(相传某地有个王老头很会作对联,附近一位朱秀才见他普普通通的样子,颇有些不以为然。一日秀才登门便言:王老者一身土气,王老头对道:朱先生半截牛形。秀才默然。朱秀才的上联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内,故云“一身土气”。王老头的对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内,且都在上部,故云“半截牛形”。)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嗟叹嚎啕哽咽喉;
    泪滴湘江流满海。
    驱骚驶驽骜马骤;
    植檀栽桂森木荣。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
    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迎送远近通达道;
    进退迅速游逍遥。

    7、重言
    重言,就是在一联中多次使用某个或某些词语,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有以一个字为单位进行重言的。如: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骋时毋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这副对联题于湖北当阳玉泉山关帝庙。上联重言“赤”字,下联重言“青”字,比为单字重言。也有以几个字为单结重言的,如:慕汉宋两完人,文章绝世,书法绝世;称巴蜀一胜境,琵琶有声,铜锣有声。    这副对联题于四川云阳张飞庙,上联重的“绝世”,下联重的“有声”,都是以两字为单位的。如浙江天台山方广寺的长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上联重言“声”,下联重言“色”,佛理通秀,妙不可言。

    还有拟声法,飞白法,析数法,应首法,等等,

    三、江湖篇
    对联如同作文,现归纳成联“八字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立题
    2、布局
    3、起稿
    4、修饰

    1、立题——主题先行,立竿见影。

    2、布局——选择角度,组织材料,安排虚实

    3、起稿——选择运用修辞方法和对联技巧。
    如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复、顶针、互文等。技巧:集句、当句自对、叠字、用典、谐音、拆字、流水对、无情等。

    4、修饰——反复吟咏,检查格律,看似乎通畅。锤炼字词,明了联意,提升意境。
    本讲义由大蒙校长撰写并经多位老师修定而成。红色字体是我的体会。这里讲的“对联的谋篇”主要是针对成联创作而提出的,如果是应对可以承接上联句法,不用单独运筹帷幄。


    第一节  立意明确

    云说:意有两层:一为意思,二为意境。此处“意”指全联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而非意境。更确切说是立题,作联如作文,应该主题先行,然后根据主题安排材料和词句。

    诗以意为主,楹联也如此。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全铺锦帐,寓意则灵。”意,就是楹联中的“题旨”,作者写一副楹联作品,必须要明确歌颂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总得要有个明确的感情。没有立意在先,再好的文辞、再好的技巧,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一副楹联,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立意高远、精神。古今名联,或言及风物,或追溯历史,或以文采见长,或以技巧取胜,而成佳构。如清嘉庆进士陈大纲写的湖南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云说:此联上写实,下由实抒情。

    此联独辟蹊径,写风景,言简意赅,只在出句点破而已。下联笔锋突转,从四面湖山的空旷即而想到万家忧乐,这是全联的主题所在,立意也就在于此。作者若没有真挚的怜悯之心,是绝不会写出这样的联句的。

    立意,也叫命意,是对联之前提。对联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因此,作品首先要做到主题明确,意象清晰,概念具体。你要写什么,怎么写,均在立意之中。应该说,艺术的提炼往往来源于笔前的立意,点晴之笔往往来自于熟虑的思考和机智的文采。请看山海关一联:

    群山尽作窥边势;
    大海能销出塞声。

    云说:在题写风物时,通常要抓住该风物的本质特点,上下围绕实物发生联想,而少于发表自己的情怀,也就是言物之情而非人之情。当然如果是言志联另当别论。

    联语道出“山”、“海”之气势,巧用“窥边”、“出塞”二词,拟戍边将士,透出了山海关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负荷的重要性。作者犹如向人们述说历史,把人们牵回那烽火硝烟的岁月之中。立意可谓高妙、奇绝。被人们视为不可多得之上品。

    1、立意正确,体现时代精神
    云说:所谓具有时代精神就是要新和贴近当前社会背景。新一是意思要新,二是词要新。用老词写新意尚可一观,用新词写老意别有滋味。今年春晚的获胜联大多是老词写新意,围绕和谐展开。老词如:华夏,神州,春风等。

    时代精神,指的是一个时代的思想面貌。不同时代的思想面貌是不一样的。一副好的对联应给人以健康的情感,正确的思想和时代气息。在立意上要做到:要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要歌颂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全局观念,要站得高、望得远,不拘泥于个人和得失恩怨。写风景名胜,写祖国江山等等。

    迎来科普队奔向小康村 (联都大蒙)
    金鸡鸣两岁科技富三农 (联都大蒙)

    金鸡报晓迎丰岁丹凤朝阳奔小康(联都大蒙)
    科技振三农,堆金积玉文明传万代,益子利孙 (联都大蒙)

    本人的这几副春联,基本上反映祖国大江南北富有时代特色的农村面貌。

    然而,有一些联,则是非常陈旧,是“老掉牙”的了,如:
    财丁两旺;
    富贵双全。

    一看就比较陈腐,是过去那种:“七男三女”的多子多福,大富大贵的旧观念。且与现在的计生国策不相符,没有时代感。

    2、立意鲜明,态度明朗
    创作对联,要立意鲜明,态度明朗,爱什么,恨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表达清楚。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岳飞墓联,上联歌颂岳飞之“忠”。上联痛恨秦刽之“佞”,态度非常鲜明。

    才过小龙年,又催千里马;
    曾经大风浪,更上一层楼。

    这是1990年《太原北郊报》春节征联获得一等奖的联。作者通过这副对联,表明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

    3、立意新颖,不落俗套
    创作对联,要体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重复别人写的东西。

    风景共楹联一色;
    人文与经济齐飞。

    这是2004年11月,在南昌首届楹联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的节目表演中,反复朗诵的一副佳作。作者能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中化解出来,赋予时代和南昌新十景的内容。非常巧妙,不落俗套,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推崇。


    第二节   取象真

    实云说:象为意之表,意象是意境表达的载体,也是联句情与景的交融。 取象,或称物色,就是选取意象,这是在楹联立意之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所谓意象,即是楹联中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换句话说,就是作者在构思时直接浮现于头脑中的多种形象,借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情感。平时我们所说的触景生情,这个“景”就是我们说的“象”。

    要做到取象自然真实,首先要对所写的对象要有深入的了解。其次是用语要切人、切事、切情、切地、切时。

    对联的切题方法:
    云说:对联切题巧妙在于虚实结合有致。写物,常规写法是上下联皆写物的外貌形状,略高一筹的是一句状貌一句写质(用途、特性),若无状貌而尽显物之特性者为妙。写人写事,应该一实一虚。一句围绕人或事,一句抒情议论。如果是长联上下联皆可在前分句后分句间安排虚实。

    1、抓住所咏的人、物、事的本质特征来进行楹联创作。如:
    利国利民真壮士;
    伟基伟业耀蓝天。(联都大蒙)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16:32 | 只看该作者
成联三步曲(3)
这联作于2005年春节,是为航天英雄杨利伟先生而写的(见《中国楹联》2005年第一期)。杨利伟是航天英雄,他的事业就在蓝天上,联中紧扣了“蓝天”和“壮士”这两个特定“景象”,基本上做到切人切时切事。

    2、将所咏的人、物、事巧妙置于联中,写出特色。
    特等奖
    国越千年,际逢六合,听今日鸡鸣三省
    商拥四海,城发多元,看河东凤举九天(《联都》网友(江西) 潘一之)

    这是《联都》网友(江西)潘一之先生在河东“今日国际商城”海内外有奖征联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的联。联中嵌了“河东今日国际商城”,非常自然。此联主要反映了商城特色和河东风貌及地临三省的特点。联作应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立意高远、雅俗共赏、富有文艺色彩,符合对联格律,尽可能将传统的文艺形式与现代的商贸气氛有机结合,将深邃的文化内涵与通俗的语言文字精巧结合。用对联这一传统的文学艺术奇葩,显示商城的广告宣传效果。

    又如,广州市韩江酒楼上的一副联:
    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这副联巧妙地引用了与诗酒有紧密关联的四个历史人物:韩愈、刘伶、江淹、王粲。在对联的首尾嵌入了酒楼名“韩江酒楼”四个字,十分贴切。


第三节  言志 高远

    舜帝曰:“诗言志,歌咏言。”这是在说诗体的文学宗旨。楹联也同样如此。诗不言志,作者无法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志向、情趣抒发出来,从这一点说,“志”应是诗的灵魂,联与诗同在写法上,言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的表白,一种是无意的流露。

    前者如清代彭元瑞写的自勉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虽然是旧时代的勤奋苦读心态,但是对于今天来说,同样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

    再有如长篇小说《红岩》中革命志士为牺牲难友龙光章同志献出的一副挽联: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作千秋雄魂,死不还家。

    辜鸿铭集苏轼的一副对联则属后者: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周策纵的集词联,似不自觉的无意流露,然而最能看出人物的思想情趣。

    请看:
    别来风月为谁留?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啼到春归无处寻,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孟子在论诗时曾提出过“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两种读书方法,前者是说只有全面理解了作品,才能了解作者的思路;后者是说要读懂某作家的作品,一定对其作者的身世有所了解才行。两者相互为用,会对我们欣赏对联大有帮助。在对联创作过程中,要遵循“诗言志”的宗旨,强调写作态度端正、严肃,因作品一旦写出,便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处理得不好,轻的闹出笑话,严重者还会带来很坏的社会影响。


    第四节  抒情 真切

    抒情是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可“直抒胸臆”,谓直接抒情,亦可“寓情于景”,谓间接抒情。它带有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并反映一定时代、一定人群的某种共同感情,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晋朝陆机就指出过“诗缘情”之说。他说的情乃是指人们的心灵意绪,它包括人生悲喜之感,而以真实感人作为其审美之特征。

    请看周作人挽马隅卿联:
    月夜看灯才一梦;
    雨窗欹枕更何人。

    马隅卿为北大教授,是周的故友。上联写二人前一天还一道观灯,仅隔一个梦(即一夜)就病逝了;下联写自己在风雨中转侧不安的情绪。联语洗练,既不写逝者生平之业绩,也不写自己悲痛欲绝的伤情,而只写一方空间,以小事托出,极富诗意。此深情笃意完全是自寓情于景中道来,此种写法属于间接抒情。还有一种抒情手法既不属于直接抒情,又不属于间接抒情,从字面上看似通篇写景,无一字涉及主观情绪,但作者思想感情已在不尽然中融化在其中了。

    如山东济南大明湖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联中不掺入任何主观情绪,只将此地现实风景以直接的手法托出,俨然一幅风景优美的山水画。然而我们却不能说作者无“诗兴”之作。试问,如果作者没有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心情,又怎能写出这样饱醮情感,寓意舒展的佳作呢?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是此理。


    第五节  章法 灵活

    章法即指文章的组织结构。一般而言,写对联是无成法可循的。总的来说,对联章法灵活,意思完整,语言清新,主题思想突出。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借鉴诗歌的一些创作方法,因此学习对联,还要懂得一些作诗章法,这对我们楹联创作是有帮助的。

    如,南京燕子矶永济寺联: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此联构思巧妙,上联写声音美,用了五个“声”字,并用“声声自在”谱出了一曲大自然和谐优美的交响乐。下联写视觉美,而美丽的山光水色以“空”定论,表达了出家人超凡脱俗的思想。全联声色相间,加之运用反复手法,从不用的角度强调了其所见所闻,从而使联语更加鲜明,节奏铿锵有力。

    请看徐达为故邸撰写一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地有舜日尧天。

    上联前两句从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中化出,由此引发对祖国山河的怀恋之情,发思古之幽情。此为大处着笔,给读者展开一副风云迭起,辽远壮丽的景象;下联则从小处点墨,从小见大,错落有序,使人观之有物、闻之有声,感情贴切,一“问”一“看”使得起、承、转、合十分得体,叹为观止矣。

    总之,对联的章法,要应用灵活,要求周密、完整,布局得体,脉胳清晰,还要做到跌宕有致,那种平铺直叙的写法,是无章法可言的,也很少写出较好的对联。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15:22 | 只看该作者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5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4: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谈谈对联创作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read&tid=347706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5:00 | 只看该作者
网络优秀出对句作品赏析760幅(珍藏版本)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read&tid=225781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5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2:47 | 只看该作者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5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6:58 | 只看该作者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21:19 | 只看该作者
联都诗钟临屏赛的链接汇总: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extra=page%3D1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5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22:02 | 只看该作者
对联学堂中级班历史资料室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fid=469&page=1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5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23:13 | 只看该作者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一讲:对联的视角和切入点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extra=page%3D1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5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9:44 | 只看该作者
对联初级知识回顾【作者:胡有章】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extra=page%3D1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主题
8

648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577
经验
369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4
6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9:45 | 只看该作者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常用修辞手法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extra=page%3D1
心若水,韵如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22 09:43 , Processed in 0.0978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