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胡有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识酒令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22: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为“雅令”,“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筵构思”。这样的令“惟座客均属解人,始可行之。否则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乐矣”(见《历代酒令大观》)。《红楼梦》中贾宝玉倡议行的令即属此,他说: 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的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里要唱一个新鲜时样的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的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他的“令词”是: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 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唱的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酒底为“雨打梨花深闭门”,于是拈了一片“梨”吃。全令符合要求,第一部分为“起令”,说明了女儿悲、愁、喜、乐的四种情态及缘由,皆合标准。第二部分为“还令”,即唱的小曲,隐隐与“起令”相呼应。第三部分为“收令”,是一句古诗,照应宴席上的食品。整个酒令三部分的配合亦颇见巧思。
  “女儿令”在《历代酒令大观》中也有记载:“此令有数种行法,如‘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之类,一法也。凡女儿之性情言动,举止执事,皆可言之,下七字用成句更妙。又法用经史子集古文骚诗赋词曲,挨坐顺行之,亦一法也。又尝与同人试行两字用美人名,挨坐顺地一周,三字用曲牌名,顺行一周,四字用戏名,五字用五古,六字用词牌,七字用唐诗,八字用词,九字用曲,每加一字,通席遍行一周,则行之颇久,乃此令之变也。”可见这个“女儿令”在社会上早已流行,而且玩法很多,《红楼梦》所写的只是其中之一。
  清代掌故家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记载了一段宴会较令的故事。无锡县令卜大有与武进县令预先商议制一难令,以窘新任的宜兴县令。卜说:“我有一令,不能从者,罚一巨觥。”令为:“两火为炎,此非盐酱之盐。既非盐酱之盐,如何添水便淡。”此令“有三个难点:第一句第四字必须是第二字重叠而成;第四字必须与第二句末一个字谐音,但在字义上却毫无关联;经过第三句转折后,把第一句第四字添个偏旁,其字义便与第二句末一个字密切相关了。卜大有的酒令很见巧思。武进令和云:”两日为昌,此非娼妓之娼。既非娼妓之娼,如何开口便唱?“宜兴令和云:”两土为圭,此非乌龟之龟。既非乌龟之龟,如何添卜成卦?“宜兴县令所和之”令“完全合格,而且还借此嘲弄了卜大有。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22:30 | 只看该作者
“通令”,指通行之令,游戏性强,大多须借助骰子、牙牌等器具,没有文化的人也能玩。《历代酒令大观》中的“猜点令”:令官摇两骰,合席猜点数,不中自饮,中则令官饮巨杯。“三多五福令”:两骰递摇,得三五,合席皆饮;遇二六、或幺二、幺四免饮;如多几点,上首几位与摇者同饮;、少几点,下首几位与摇者同饮。也包括一些极通俗的“令”,像“五官搬家令”,即令官问五官某部位,如眼睛在哪里?被问者急速回答鼻子在这里,并用手指其它部位,如耳、口、眉等,唯独不许指眼睛或鼻子;连问三次,再接下一位。这些令即使家庭妇女、小孩也会玩。“通令”有的涉及到书史,多是《千家许》、《幼学琼林》之类。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22:30 | 只看该作者
“筹令”,顾名思义,是用“筹”(令签)才能行的令。“令筹”多为市街所售,其上有唐诗(或宋词、或元曲)一句,并注明饮酒条件。《红楼梦》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占花名令”,即属此类。令筹上写有花名及一句诗词,下面注明饮酒之法,掣到筹者只须按筹上说的办就可以了。开始由令官摇骰子。以点来决定谁先掣筹。如《红楼梦》写晴雯摇了一个五点,数五个人,到宝钗。她掣了个筹,上面画了一枝牡丹,题“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镌有一行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探春掣的筹上画的是杏花,有“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这种酒令简便易行,趣味性强,还增加了知识。《历代酒令大观》中还记有“名贤故事令”、“名士美人令”、“无双酒谱令”、“《西厢记》酒筹”、“访莺莺令”、“红楼人镜”、“访黛玉令”、“《水浒》酒筹”等,可见“筹令”涉及的多为较普及的诗、词、曲和戏剧小说。这与袁宏道在《觞政》“掌故”条中所说的“内典”、“外典”“逸典”的精神是一致的。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22:31 | 只看该作者
拇战,又叫掊拳、豁拳、划拳,俗称闹拳,源于酒令,是酒令的通俗表达形式。有的场合,以划拳决定胜负,由赢者限定“酒底”,“酒面”(即酒令词)由输者说。《红楼梦》六十二回描写闺中拇战,十分生动: 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划起来。平儿袭人也作一对划拳,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一时湘云赢了宝玉。袭人赢了平儿,尤氏赢了鸳鸯,三个人限酒底、酒面……拇战的输家除饮酒外,还须再说酒令,是加倍的处罚。
  拇战一般是两人相对出手,猜对方所伸手指的数目,合而计算,以分胜负。明李日华说:“俗饮,以手指屈伸相搏,谓之豁拳。盖以目遥觇人为已伸缩之数,隐机斗捷,余颇厌其奴号。”(《六砚斋笔记》)也有不出声的拇战,如“哑拳令”,玩法为“两家出手,不须口叫,有言者罚,拳数多寡,或通关,听人临时酌定”。“抬轿令”也不出声,是“三家出指,而不作声。两手相同为抬轿,其不同者饮”。
  高声呼叫的拇战也有很多区别,花样繁多,如“空拳”,彼此出指互叫,各无胜负者,两家之左右邻坐各饮。如果彼此之指皆同,彼此之叫也同,称为“手口相逢”,通席皆饮,猜中反而不饮。拇战双方都不饮,所以谓之“空”拳。“走马拳”则挨坐猜一拳,无胜负,即次坐猜之,猜中则负者饮;饮完,再轮而猜之。还有“叮当拳”、“连环拳”、“过桥拳”等。明人王征福著有《拇战谱》,载拇战细目甚详。
  拇战大多有令辞,往往通行南北,只是在词上略有区别。拇战比较粗犷,为下层社会、不识字之人所喜好,文人士大夫则不大喜欢。
  拇战中比较文雅的是“三国拳”,流行于福建一带,因为节奏纡缓,故为老人所喜爱,又称“老人拳”。其词为:“单刀赴会,二嫂过关,三请诸葛,四辞徐庶,五关斩将,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卦阵图,九发中原,十面埋伏。”一句一典,猜对了,就请输家喝酒,很有趣昧。它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很流行。
  行酒令与拇战的直接作用是延长饮酒时间,使饮者不醉,并从酒宴中得到充分的享受。它还有间接的作用;第一,行酒令和拇战有比赛之意。可调动起与宴者的竞赛意识,使其兴奋点全集中在输赢上,从而消除因酒酣易于造成的失礼行为的隐患。其次,行酒令和拇战既是比赛,那么参加者机会均等,无论元勋大老,还是后生小子,只要是在一个筵席上,他们便取得了暂时的平等,泯灭了因年龄、名位、性情所形成的差别,而完全融入“其乐也融融”的氛围之中。第三,行酒令拇战,趣味性强,有的出语诙谐,令人忍俊不禁;有的迂曲典雅,因难风巧;有的喧腾热烈;有的意趣深长。这些使时间很长的饮宴,常常处于有起伏的活跃的气氛之中,使与宴者在精神上得到最大的享乐。第四,酒令,尤其是雅令,内容丰富,上至圣经贤传,下至词曲小说,几乎涉及到中国所有的典籍。因此,在行令过程中丰富了人们的知识,训练了人们的应变能力,并能培养人们的幽默感。
  为保证行令和拇战正常进行,还订有“酒律”,由令官执掌,不遵令者,根据情节轻重,设有“杖”、笞“、”徒“、”流“”五刑“。当然,执行这些”刑典“时皆以饮酒或不许吃某种菜替代。
  当然,上述多是士大夫的精致玩艺又多与旧文化相联系。现在,能行酒令者越来越少了,只有拇战的喧叫声在城镇的饭馆酒肆中,尚可时时听到。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22:43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颠倒酒令

    古代文人墨客在一起饮酒,喜欢“拼”文化,玩文字游戏,往往先选某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来续令,所续之令必在内容与形式上与首令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宋代苏东坡曾倡行的一种颠倒酒令,就属此类玩法。“颠倒令”的意境和词章很有异趣。

  一次,苏东坡和黄庭坚、秦观、张耒和好友佛印和尚聚宴,饮酒行令,约取对立事物,颠倒反衬,先用三字作引,后接一诗句阐发倒反的内涵并要求字脚押韵,前后对应,并取名“颠倒令”。苏东坡首先发令:“闲似忙,蝴蝶飞舞过短墙;忙似闲,鹭鹚忍饥立小滩。”这里“闲忙”为反义,第二句颠倒说;“忙——墙”押韵,“闲——滩”也押韵。均符合行令要求。若仔细推敲,不难发现,所取诗句的内涵,又正切中“闲似忙”或“忙似闲”之意。头令的尾声刚落,才捷口快的秦观就连忙接道:“动似静,明月当空悬宝镜;静似动,长桥卧波漾春风。”黄庭坚早就腹稿成诗,当仁不让抢说道:“来似去,潮翻巨浪还倒注;去似来,跃马转身射箭回。”原已推敲稳当引而未发的张耒,这时也不慌不忙,抛出一令:“贫似富,身居陋室心知足;富似贫,万贯家财钱如命。”

  向来慈悲为怀的佛印和尚,每次饮酒行令,总是礼让三分,自甘殿后,不抢上风。最后轮到他时,他便打着哈哈,慢条斯理地抛出有声有色的两句:“悲似乐,亲朋送葬喧鼓乐;乐似悲,新娘上轿母女泪。”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03:37 | 只看该作者
四限酒令

  一个乡绅,全家皆通文墨。一天为老夫人庆寿,几个姑娘媳妇在房中饮寿酒,席间行起酒令。一个姑娘道:“我行的这个酒令共四句,要用上‘三分白’、‘一点红’、‘颠倒挂’、‘喜相逢’。”说完发令道:“东方日出三分白,日落西山一点红。北斗七星颠倒挂,牛郎织女喜相逢。”

  另一个姑娘听了,答令道:“一湾流水三分白,出水荷花一点红。映水莲房颠倒挂,鸳鸯戏水喜相逢。”一个媳妇也答道:“村里美女三分白,口上胭脂一点红。两个金环颠倒挂,洞房花烛喜相逢。”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03:39 | 只看该作者
传统行酒令故事
       三个女婿给老岳父拜寿,老大老二都是秀才,平日里遭到老三的挖苦奚落;总说读书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老大老二暗中合计,今日好机会,叫他在老泰山面前出出丑。
        在席宴上,大女婿先开口说:岳父大人今天祝贺您的高寿我们还是行个酒令,叫您高兴!岳父捋着胡子笑着说:好!二女胥接着说:那就请大姐夫出题吧。
        大姐夫摇头晃脑乐着说:我出题不难;但要说四句话:第一句说:一件不削自圆的东西;第二件要说一件不染自白的东西;第三第四要说两句典故,还要照应前两句。
        老岳父问啥叫典故哇?大女婿说典故就是古人作人做事的传说;当然说两句俗话也行。二女婿说:这个题目好好好。就请大姐夫先说吧。
       大女婿端起酒杯说:酒令大似军令,我有令在先除了岳父大人,我们三人都得照令行事,若说不上来罚酒三杯,赶出席外。说罢喝了手里的酒,又用眼偷瞧了三女婿的神态。
        谁知三女婿也在偷偷地笑着,没有一点着急的样子。大女婿心想:这下子非叫你这个土包子丢丢人不可!于是他又摇头晃脑地说:那我就占先啦!
       我说的是:不削自圆是月;不染自白是雪;唐王游月,曹夫走雪。老岳父同二女婿同声齐赞。说的好,说的好!同饮酒一杯。大家各饮一杯。
        二女婿接上说:不削自圆是西瓜,不染自白是棉花;刘全进瓜,二娘纺花。说完老岳父大女婿又为之叫好!各饮一杯。现在轮到三女婿啦,三女婿一时不知说啥才好,正在思索。
        两个秀才得意哈哈大笑!同时一个拿起筷子吃豆芽;一个拿起一块肉骨头来吃。三女婿看到这个场景,立刻有了主意。便开口说,我也说一个:不削自圆是豌豆,不染自白是骨头;驴吃豌豆,狗啃骨头。说完后老岳父忍不住笑掉了眼泪!两个秀才女婿呆在那里也说不出啥了。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03:44 | 只看该作者
东家自饮
     节日期间,朋友相会,难免要借酒叙怀,间或玩些猜拳行令什么的小游戏,古人亦皆如此。不过古时的文人墨客们玩起来那可就文雅多了。明朝就有一个关于“酒令”的小故事。
     说的是当朝文学家徐谓,晚年穷困潦倒,缺衣少食。一天,刚咬牙沽得二两黄酒,自己尚未及解馋,恰三友来访。三友中一位秀才,一位和尚,一位郎中。时至中午,留客吃饭。因见酒少,便议行酒令,胜者喝。规定“令”中各句须依次嵌有“天”、“地”、“左右”、“前后”、“三”、“四”等字,末句末字要是“心”,可用谐音字。并要求酒令要点明行令者的身份。
    秀才抢先作令曰:“天子门生,状元及第(地),左探花右榜眼,前呼后拥,三篇文章,四海闻名,好不欢心。”
    和尚紧紧跟上作令:“上有天堂,下有地狱,左金刚右菩萨,前韦陀后观音,三支清香,四跪八拜,一片诚心。”
    郎中徐徐出令:“天门冬,地骨皮,左防风右荆芥,前胡厚(后)补,三片生姜,四颗红枣,一支灯芯(心)。”
    徐渭稍作思考,而后作令云:“天上无片瓦,地上无寸土,左少门右缺户,前欠围墙后没遮拦,三两黄酒,四人想喝,何忍于心!”
    徐渭的令出完,四人相视,哈哈一笑。商议的结果是:酒留于主人喝。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03:54 | 只看该作者
禽言令

      宋代邢居实撰《拊掌录》中记载一篇酒令故事,说王安石和刘贡父摘经书中语作禽言令,也是利用汉字语音作的游戏。原文云:
  王荆公尝与客饮,喜摘经书中语,作禽言令。燕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久之,无酬者。刘贡父忽曰:“吾摘句取字可乎?”因作鹁鸪令曰:“沽不沽,沽。”坐客皆笑。
  选摘经书中字句,模拟禽言声音,也是语言文字游戏上的一个鲜例,颇有雅趣。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04:04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酒令

  ⑴作诗
  饮酒赋诗,由来已久。前面说过的晋人石崇金俗园宴客,则是当筵赋诗,不成则罚酒三杯。王羲之等人引水流觞,饮酒赋诗,更是文坛美谈。到唐代李太白桃李园宴弟饮酒赋诗后,此风已颇为盛行了。
  行令作诗,常见的是每人作一首诗,作不出者罚酒。这种形式的酒令在本书故事选编部分多有所见。也有时不是一人作一首诗,而是每人联诗两句,似乎作对子。也有每人联一句,凑成一首诗的,接不上则罚酒。像流传的李白和贺知章、王之涣、杜甫四人的联诗行令故事,便是一例。他们联成的一首诗是:
    一轮圆月照金樽,(贺)
    金樽斟满月满轮。(王)
    圆月跌落金樽内,(杜)
    手举金樽带月吞。(李)
  既有格律诗味,又不失为“席上之物”。

   ⑵对句
  酒席筵前行令也常常采取联对形式。
  行令联对常见的形式是一人出上联,另一人对下联,对不出则饮罚酒。还有一种形式是限定题目,每人作一副对联,作不出者罚饮酒。传说中的宋代文学家苏洵一日家宴上限以“冷香”二字联对行令的故事,便是一例(此令要求上下联句尾分别是“冷香”二字)。

  ⑶续句   
  续句指的是出令者限定一种类似学生造句的行令题目,由每人随口编造词句,即兴组织语言,东拉西扯,左连右接,凑合而生新意,联续以成文章,构成行酒令语言。这样构成的行令语言,往往新意倍出,妙趣横生,一般行这种酒令难度较大,非慧心难为,无巧口不成。   
  《清朝野史大观·清朝艺苑》中记载的陈眉公行酒令的故事,其令语即属这种形式。酒令要求“首要鸟名,中要四书二句,末要曲子一句合意”。像这种行令题目,要求把三种本来互不相及的词语联续成章,颇费神思,须有功底。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姑娘们在红香圃中举行寿宴,席间射覆划拳,中间“一时湘云赢了宝玉,袭人赢了平儿,尤氏赢了鸳鸯”,湘云限酒面道:“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这个题目更加繁复,要把五种词语凑成一句话。有关三段令语前已引及。这些虽然是曹公的妙笔,但与当时社会上所见的例子也非常类似。
  这种语言形式的酒令,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也常见,一般酒令语言无引用之处,纯粹是东拉西扯,凭心目中已有的概念、语言及当时耳闻目睹的东西,随口编造。尽管如此,编说出来,也颇有意趣。

  ⑷引用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上遗留下来很多经典、诗词、散文,成为后世之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代人们从小读书讲究背诵,养成特殊的记忆力,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李杜诗、苏辛词、韩柳文,多背之烂熟,口头行酒令往往随口引用其中的一些句段,形成酒令语言。
  《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宣牙牌酒令时道:“如今我说骨副儿,从老太太起,顺领说下去,至刘姥姥止。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押韵。错了的罚一杯。”中间轮黛玉说时,鸳鸯道:“左边一个‘天’。”黛玉口顺说了《牡丹亭》上的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鸳鸯又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又顺口说了《西厢记》上的一句“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结果被宝钗耍为话柄。

⑸析字
  析字也可以叫释字,是通过对字的分析解释,引申出某种道理和内容,构成行令语言。这种语言的形式的酒令别有雅趣,下面举例为证。
  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记载韩雍和夏埙喝酒行令,要一个字里有大人、小人,并用谚语二句来证明它,韩雍先说道:
    伞字有五人,
    下列众小人,
    上侍一大人。
    所谓有福之人人服侍,
    无福之人服侍人。
    夏埙接着说道:
    爽字有五人,
    旁列众小人,
    中藏一大人。
    所谓人前莫说人长短,
    始信人中更有人。
这种析字令语读来十分含蓄有趣。
  这种语言形式的行酒令,还见一种情况是,从诗文中选出一句,进行别解分析,翻出新意,构成令词。比如,明无名氏撰《笑海千金》记录一则酒令掌故,说:昔一县尹与县丞爱钱,主簿极清。一日,同饮酒,至半酣,县尹遂设—令:要《千家诗》一句,下用俗语二句含意。尹曰:“旋砍生柴带叶烧,热灶一把,冷灶一把。”丞曰:“杖藜扶我过桥东,左也靠着你,右也靠着你。”簿乃托意 嘲曰:“梅雪争春未肯隆,原告一两三,被告一两三。”

⑹拆字和合字
  拆字和合字酒令形式上与析字酒令相像,区别在于析字是通过对字的分析解释,引申出其他某种道理或意思,构成酒令语言,而拆字和合字酒令则只是通过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或者把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酒令语言,其字面也有某种意思、内容,但无引申之意。
  明代乐天大笑生集《解愠编·卷之五口腹》记述一篇拆字、合字酒令故事,非常有趣,可看出此令之面貌。原文云:
  一人专撞席,名为掇座,席长出令讥之曰:单禾本是禾,添口也成和,除却禾边口,添斗便成科。谚日:‘宁添一斗,莫添一口。”’主人亦厌之,蹙眉作色曰:“单羊本是羊,添水也成洋,除却水边羊,添易便成汤。谚曰:‘宁吃欢 喜汤,莫吃皱眉羊。”’撞席者曰:“单同本是同,添金也是铜,除却金边同,添重便成锺。谚曰:‘见锺不打,何处剑铜。”
  清代蒲松龄著《聊斋志异》中有一则故事叫《鬼令》,写的是几个野鬼在荒野里饮酒,竟然也行起令来。他们的酒令要求很严,要说四句话,举一个不透风的字,把这个字的中间笔画推到上边去,便成另一字。这个酒令别出心裁,饶有趣味,语言形式上也算是拆合文字,但不是添去偏旁部首,而是调整部首笔画的结构位置。原文妙趣横生。读后余味无穷。

⑺限字
  限字酒令就是出令者限定令语的开头、结尾或中间必须是,或者必须有某个字的一种语言形式的酒令。这种语言形式的酒令,其令语经过个别文字的限制,所说出来的,又多是另一种语言形式,如作诗、联对和引用古诗、古文等。
  明代冯梦龙辑《广笑府》载一则限字酒令故事,说有三个人同饮行令,要说一句话,“相”字想首,“人”字结尾。民间还流传这样一个限字酒令故事,其令语是要求每人背诵两句四书上的话,句中要有“之”字,像,“知”和“子”谐音的也行。

   ⑻字旁
  就是利用汉字具有偏旁部首的结构特点,选择个别字,开辟思路,确立话题,巧妙编造语句,构成行令语言。
  传说,清代郑板桥做县令时,其治下有一大户公子,作恶行凶,打死无辜良民,民愤极大。板桥着手处理此案,欲处公子死刑。有二乡绅与公子有亲,遂至板桥府上来求情,板桥不知来意,设席相待。席间,一乡绅道:“久慕先生雅名,今得以聚会。小人有意向先生请教,不妨行个酒令。每人说同音二字,再去添字旁,成另一字,最后由此宇举一句俗语作结。不知先生肯不吝赐教否?”板桥道:“愿意领教。”于是,此乡绅先说道:
    有水念作清,
    无水也念青。
    去了青边水,
    添心即为精。
板桥大笑道:“先生差矣,青字添心乃情字也。”此乡绅接口续道:
    我俩有心来讲情,
    惟恐大人不准情。
板桥一听大惊,心知中计,乃微舒阔袖,起座对道:
    有水念作湘,
    无水也念相。
    去了相边水,
    添雨即为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
另一乡绅见板桥一口推托,心中不悦,大声对道:
    有水念作溪,
    无水也念奚。
    去了奚边水,
    添鸟则为鸡。
    得时狸猫赛猛虎,
    落地凤凰不如鸡。
板桥见对方出口伤人,拂袖而起,二乡绅亦不欢而散。

  ⑼谐音
  谐音就是在行语言文字形式的酒令时,利用汉字的一字多音和多字一音及字音相近等特点,在酒令语言字面上表达一种意思,又隐含一种意思,使令语说来隐晦含蓄。
  明代潘埙辑《楮记屋》记载的一篇行令故事,就是这种形式。故事说元丰年中,高丽遣一僧入贡。此僧辨慧知诗,皇上令杨次公接伴之。一日宴会,此僧出令道:“要两古人姓名争一物。”他先说道:
  古人有张良,有邓禹,争一伞,良曰:“良(凉)伞。”禹曰:“禹(雨)伞。
概戏杨次公冠如伞状。杨次公也说道:
  古人有许由,有晁错,争一葫芦,由曰:“由(油)葫芦。”错曰:“错(醋)葫芦。”
概戏僧头如葫芦。这则故事出令新奇,二人所说令语古雅风趣,中间应用了谐音技巧。
  宋代邢居实撰《拊掌录》中记载一篇酒令故事,说王安石和刘贡父摘经书中语作禽言令,也是利用汉字语音作的游戏。原文云:
  王荆公尝与客饮,喜摘经书中语,作禽言令。燕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久之,无酬者。刘贡父忽曰:“吾摘句取字可乎?”因作鹁鸪令曰:“沽不沽,沽。”坐客皆笑。
  选摘经书中字句,模拟禽言声音,也是语言文字游戏上的一个鲜例,颇有雅趣。

   ⑽陈述典故和掌故
  我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上,有数目颇多的历史掌故和文学典故,成为后人的口齿美谈。行酒令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常常用到典故和掌故。一般多是在行射覆、拇战、猜枚、掷骰子、击鼓传花等酒令输了后,罚说一个古代笑话、人物掌故和文学典故。以佐兴助酒。《聊斋志异·狐谐》中有一段描写道:“酒数行,众掷骰为瓜蔓之令。客值瓜色,会当饮,戏以觥移上左曰:‘狐娘子太清醒,暂借一杯。’狐笑曰:‘我故不饮,愿陈一典,以佐诸公饮。”《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击鼓传花行令,贾母笑道:“若到谁手里住了,吃一杯,也要说个什么才好。”风姐儿笑道:“依我说,谁像老祖宗要什么有什么呢。我们这不会的,岂不没意思。依我说也要雅俗共赏,不如谁输了谁说个笑话罢。”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上,在酒席筵前,引经据典,谈笑凑趣风气甚浓。   
  也可以以这些题材行纯粹语言形式的酒令,一般是限定一个角度或题目,由每人陈述列举一个掌故或典故,构成令语。下面说一个历史故事:
  岳飞赶考到京后,一次和弟兄们吃酒行令,要说一个古人吃酒,吃得英雄,说不出的,罚酒三杯。张显说的是“关云长单刀赴会”,汤怀说的是“刘季子醉后斩蛇”,王贵说的是“霸王鸿门宴”,岳飞说的是“曹玮席间斩敌献头”。四人说的都是历史掌故。轮到牛皋,牛皋道:“我不晓得这些古董,只是我吃他几碗, 不皱眉头,就算我是个英雄了。”四人大笑道:“也罢,也罢。”牛皋于是吃了两大碗。

  ⑾列说俗语和谚语
  中国民间谚语和俗语非常丰富,口头说令常常引用举说—些,构成令词。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部记载一个酒令故事,说“古亭刘端简公居多,邑大夫或慢之。值宴会,端简公出令佐酒,各用唐诗一句,附以方言,上下相属”。文中所说的方言,实际上也就是俗语。
  《三笑》电影里,祝枝山当着丞相的面要显示唐伯虎的才能,于是出了个考题道:“我们前天在杭州行了个酒令,第一句拆一个字,第二句一句俗语,第三句引出一句唐诗。”唐伯虎答的是:
  品字三个口,宁添一斗,莫添一口,口口口,劝君更进一杯酒。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04:22 | 只看该作者
中华酒令新编目录
第一章 酒令概述
一、酒令的兴起和发展
二、酒令的特性
三、酒令构成
四、酒令的作用
五、酒令的分类
第二章 骰子令(工具令)
一、以点定位,按约行酒
1.数点令
2.一色令
3.四季令
4.赏雪令
5.中秋赏月令
6.“筷落饮酒”令
7.状元及第令
8.如意令
9.一路功名令
10.公领孙令
11.七子八婿令=
12.六顺令
13.藏头令
14.古人令
15.早朝令
16.僧家令
17.道家令
18.三月令
19.七月令
20.色色如意令
21.风月令
22.航天令
23.说“08”令
酒令故事(一) 《金瓶梅》中的“掷骰行令”
二、对掷轮摇,胜负立判
1.赶羊令
2.抢红令
3.聚六令
4.三公三粒令
5.牛牛令
6.赌21点
7.发财令
8.拔毛令
9.梭哈令
10.点将令
三、摇而不开,猜骰斗智
1.猜点令
2.猜大小
3.占风令
4.仿考试令
5.数数赶点令
6.大话骰
四、以点代意,各显才华
1.贵彩令
2.并蒂莲令
3.锦团园令
4.红豆相思令
5.花红柳绿令
6.福禄寿令
7.见景生情令
酒令故事(二) 双骰象形,名旦掷彩
8.诗色令
9.同心令
酒令故事(三) 骰子摆彩暗结同心
10.金门射策令
11.戒本色令
酒令故事(四) 侯公子一见倾心
五、特制骰子,花样翻新
1.问饮令
2.问心令
3.酒逢知己令
4.三骰令
5.《西厢》三骰令
6.绘芳园酒令
7.五木令
8.掷宝令
六、酒约变化,以骰斗酒
1.俄罗斯轮盘
2.遇缺即升令
3.卖酒令
4.探花令
5.连中三元令
6.歌风令
7.催花令
8.伯仲联欢令
9.合欢谱令
10.福禄延年令
第三章 骰子选格(工具令二)
第四章 牌类酒令(工具令三)
第五章 筹令(工具令四)
第六章 其他工具令(工具令五)
第七章 拳令(动作令一)
第八章 肢体作令(动作令二)
第九章 说唱令(口语令一)
第十章 字音字形令(口语令二)
第十一章 集句状物令(口语令三)
第十二章 呤咏类酒令(口语令四)
第十三章 文字射覆与谜语令(口语令五)
第十四章 复合令
第十五章 酒令的快乐
第十六章 弘扬中华酒令文化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04:26 | 只看该作者
徐渭急才对酒令

    有一天,徐文长和六位文人一块喝酒。这六人事先商量好,想捉弄一下徐文长。那位年纪大的文人说:“喝酒要行酒令,我作令官。今天的酒令是,各人说一个典故,要和桌上的菜肴有关。说的出的拿去吃,说不出的没的吃。按年龄大小一个一个地说。”七个人中,徐文长最小,菜只有六样,显然对徐文长不利。
    首先令官说:“姜太公约鱼。”说罢就把那碗鱼抢到了自己面前。
    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说着便把鸡肉端了。
    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边说边把猪肉端去。
    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伸手把羊肉端过。
    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话音未落,把牛肉端了。这时桌上只剩下一碗青菜。
    第六个人说:“刘备种菜。”把青菜也端了。
    于是令官说:“不要客气,大家各吃各的吧。”六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徐文长,他们很得意,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这时徐文长不慌不忙地说:“且慢,我还没有说呢!”接着,两手把袖子一捋,做好手势,大声说:“嘟!秦始皇并呑六国。”一下把他们面前的菜肴统统都搬到了自己面前。六个人无话可言,只好对徐文长说:“佩服,佩服!”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3:04 | 只看该作者
鸾老令
在《玄怪录.刘讽》中,描写一群女鬼置酒於月下欢会,主要场面即为饮酒传令,先是明府女郎举觞浇酒,致祝词;嗣後翘翘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蔡家娘子持杯受罚。然後又一女鬼起立,提议传
酒令:
又一女郎起,传口令,仍抽一翠簪。急说,传翠簪过令,不通即罚。令曰:「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传说数巡,因令翠绥下坐,使说令。翠绥素吃讷,令至,但称「鸾老鸾老」。女郎皆大笑曰:
「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
鸾老令是唐代广为流传的酒令之一,《全唐诗》卷八九七收录,此令为隋代贺若弼所做,起因如小说中所言:「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贺若弼仕周、隋,仕周,官至寿州刺史,襄邑县公。入隋,因平陈有功,封右武侯大将军。此为其嘲长孙鸾年老口吃而造,属於酒令中的急口令,它巧妙利用「l」与「n」、「h」之间的相近发音,造成发音拗折,不易说得流畅,读来具有
十分强烈的喜剧效果,因而也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氛围。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3:08 | 只看该作者
辩捷
小说《玄怪录.来君绰》里,来君绰与秀才罗巡、罗逖、李万进等亡命海州,途中夜投一宿处,主人威污蠖「命酒洽坐」,席间主人「谈谑交至」,来君绰诸人几乎「不能对」,於是来君绰欲以酒令挫之:
君绰颇不能平,欲以理挫之,无计,因举觞曰:「君绰请起一令,以座中姓名双声者,犯罚如律。」君绰曰:「威污蠖。」实讥其姓。众皆抚手大笑,以为得言。及至污蠖,改令曰:「以座中人姓为歌声,自二字至五字。」令曰:「罗李,罗来李,罗李罗来,罗李罗李来。」众皆惭其辩捷。
来君绰本以别致出奇的酒令挫损威污蠖,却被对方轻易对出,在相互的酒令对答中,威污蠖的「辩捷」之才也被成功地表现了出来。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3:12 | 只看该作者
联与渊
《大业拾遗记》中,有一段文字描写隋炀帝於宫中小会,行左右离閤令,即以拆字喻李渊将代隋炀帝:
帝於宫中尝小会,为拆字令,取左右离合之意。时杳娘侍侧,帝曰:「我取杳字,为十八日。」杳娘复解罗字为四维,帝顾萧妃曰:「尔能拆朕字乎?不能当醉一杯。」妃徐曰:「移左画居右,岂非渊字乎?」
时人望多归唐公,帝闻之不怿,乃言:「吾不知此事,岂为非圣人邪?」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3:14 | 只看该作者
阳春白雪的文令
一是字词类。
汉语言独特的字形结构为文人们在词令上争奇斗巧提供了广阔的的台。字词令主要有:
1、八字令,每人说出一个带“八”字的词,此词必是八个同类的总称,说不出者饮。如“八仙”、“八卦”等。
2、拆字对令:令官到一拆字对联的上联,要求在座者将下联对出,对不上者饮。如“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3、词牌合字令:此令要求说出三种曲牌名,三个曲牌的第一个字合起来成另一个汉字,不成者饮。如:木兰花、卜算子、早梅芳;月下笛,西地锦。女冠子(腰)。
4、离合字贯诗文成名。如: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饮一杯酒”。
5、同色离合字贯俗语。如:同色茶如酒,吕字两个口,饮荼大口,饮酒小口。
6、拆字贯诗句或俗语。如:一卜为下,二人说话,一人争上,一人争下;“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7、离合字贯俗语。如门口问信,人言不久便来;八刀分肉,内人私议不均。
8、推字换形。如:木在口内为困,推木在上为杏;十在口内田,推十往右为业。
二是诗词令,主要有:
1、诗中含字令,背古诗一句,四言、五言、七言不拘。句中须含令官所规定的字样。
2、作诗令,要求在席者每人作诗一首,顺口溜亦可。
3、诗分真假令。葡萄美酒夜光杯(真酒 ),寒夜客来茶当酒(假酒)。
4、女儿令。此令有数种行法,凡女儿之性情、言语、举止、执事,皆可言之,下七字用成句更妙。如:女儿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女儿欢,“只言容易得神仙。”
5、改字诗令。将古诗读错一字,另引一句诗解之。不工者饮一杯,不成者饮双杯。如:少小离家老二回,(明是老大,何云老二?)只因“老大嫁作商人妇”。
三是回环令。 凡诗句中首尾二字相关或回反复者均可。如:“一马当先”(甲),“先睹为快”“快人快语”“上海自
来水来自海上”;“人过在佛寺,寺佛大过人”。
四是筹令。 旧时筹令名目繁多,均在竹制之筹上刻饮、罚之令,临席摇扯,对上即饮。一般酒筹多锈刻唐诗、宁诗、元曲名句 及文学名著之人名或名贤故事,每筹下注明饮酒对象及数量。
五是名贤故事令。
其法类似于筹令。行令方法,将筹插于筒中,行令时自令官起依次掣筹,按筹中刻写的酒约行酒。
六是酒牌令。 以牌的形式,上刻所行酒令的内容。使用时,只要任意抽取其中的一张牌,按照牌面上的饮酒法则行事即
可。
七是故事令。
要求在席间或说贼,或讲故事,或说笑话,讲不了赌 饮酒,或者讲出笑话不惹人笑者饮酒。
八是混合令。
既是综合以上几类酒令内容的酒令,很难单独划分,故日混合令。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3:21 | 只看该作者
观音买鞋
明嘉靖年间状元罗洪先为人幽默,所交朋友也多诙谐。某日,他在友人家吃酒。友人既信道教,又供佛像,其曰“多多益善”。一朋友指着供着的洪均老祖行酒令:“祖师买巾,价只要轻。以是买不成,披发到如今。”别一友人指玉皇大帝像接道:“玉皇买伞,价只要减。以是买不成,头顶一块板。”末后,罗洪先指着观音像说:“观音买鞋,价只要据,以是买不成,赤脚上莲台。”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3:25 | 只看该作者
说险
从前,一个皇上带着大臣与随从去打猎。来到一座山前,大家都累了,就席地而坐,准备吃些野味,再痛饮一番。谁料到酒剩下一壶,这该怎么分?李丞相说道:“这样吧,我们每人作诗一句,说出最危险的事情者,赏酒。”赵将军也附和道:“不知万岁意下如何?”
皇上也觉得这法子好,就同意了。皇上想了会儿,忽然看到一个士兵在井上打水,就说:“井上轱辘卧婴儿。”大臣齐声叫好。输到李丞相了,他一抬头,看见一松鼠正在枯藤间攀爬,灵机一动道:“八十老翁攀枯枝。”皇上和赵将军连就:“险,险!”接着该赵将军了,他一时想不出词来,一着急把佩剑拨了出来,急中生智地说:“矛头淘米剑头炊。”其余人一听,枪头上淘米,剑头上做饭,也的确挺险的,就让他过了关。
三个人的诗句难听好坏,这时一个马夫上前跪道:“小人也有二句诗,觉得极险,不知能否献丑?”赵将军生气地说:“你个无名小卒,怎敢与万岁爷论诗?”李丞相忙打圆场:“人不可貌相,他既然有些胆量,何防让他说来听听?”皇上开口了:“丞相说情,就准你说吧。若是佳句,这壶酒就是你的了,若对不好,便犯了欺君之罪!”马夫应声道:“我觉得最危险的莫过于‘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三人听完,连连称妙,皇上心服口服,把这壶酒赐给了聪明的马夫。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4:46 | 只看该作者
隐字寻源令
清代初年江南出了三个神童:孙寅、朱光和戚琳。
一次三个神童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家喝酒行令。他们约定每人先吟诵一首古诗,但必须有意漏掉一个字;然后再吟诗一首诗,诗中必须有一句说明前首诗漏字的原因。
孙寅先吟了一首唐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 自横。
这是韦应物的一首诗。诗中末句漏了一个:“舟”字。看热闹的人都在想:“舟”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孙寅随即吟出了另外一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既然“轻舟已过万重山”,当然见不到“舟”了。李白的这首《朝发白帝城》大家都知道;又看到孙寅用得这么自然、恰到好处,立即齐声叫好。
下面一个是朱光。他吟了一首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渡阴山。
咦,“马”到什么地方去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异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唐代韩愈的名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吟出,大家立即拍手称妙。原来,诗的第六句巧妙地回答了“马”不见了的原因。
戚琳也吟出了一首唐诗: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 纷纷过墙去,却凝春色在邻家。
第五句中漏掉了一个“蝶”字。“蝶”飞到哪里去了呢?戚琳又很巧妙地运用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寺徐公店》回答了这个问题: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主题
326

5762

帖子

1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酒令轩》

Rank: 9

UID
26803
经验
136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3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5:00 | 只看该作者
酒令文化
(一)酒令中的智慧
行酒令讲究技巧方法,更需要的是智慧,靠智慧让别人喝酒,而且要喝的心服口服。行酒令时的智慧不是寻思牵强的理由,而是要耍点小聪明,故意设下陷阱让对手往里面跳。比如谜语酒令、歇后语酒令,都是智慧程度较高的酒令。
1、谜语酒令
谜语酒令就是由一人说谜语,其他人将答案写好后传给出谜语的人,猜错者罚酒;如若猜对者超过半数或者答案有两个以上,则出迷者也要罚酒,因此,这对出迷者和猜谜者都是智慧的考验 。如“‘寅卯合戊己,人称美男子’打一人名”这个谜语,地支中寅卯对应为木,戊己对应为土,木土想合就是“杜”字,“美男子”就是说男子长得很英俊,很美,意为子美,前后合起来为“杜子美(杜甫)”,在这个谜语中,不仅考查了猜谜者对《周易》的了解程度,而且需要猜谜者进行思维转换。又如“‘不是娥皇即女英,为何不号君夫人’打一人名”这一谜语,娥皇和女英都是唐虞的夫人,既然不能称为夫人,那只能降级成为“姬”,谜底就是“虞姬”,这一谜语考查的是猜谜者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以及旧社会封建等级制度下对称谓的了解程度。
上述两个谜语对出迷者和猜谜者的智慧要求都是是很高的,涉及到社会、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倘若出迷者没有宽泛的知识体系,就不可能出如此高深的谜语,同样的,猜谜者也不可能猜出谜底。
2、歇后语酒令
歇后语酒令即由一人说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又称引语),其他人说后半部分,要求后半部分是承接着前半部分的,两部分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倘若接的人答不出来或者不合规范,则要罚酒。如“老鼠给猫送礼——舍财不要命”,猫是老鼠的天敌,老鼠碰到了猫,必定是要失去性命的,这一歇后语常用于讽刺那些善于逢迎,结果却得不偿失的人。又如“新媳妇见公婆——终有一拜”,按照传统礼仪,新媳妇初次见公婆,终归是要行大礼的,而这里的“拜”和“败”谐音,又表明在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中,媳妇在公婆面前的地位低下,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凌驾于公婆之上的,这一歇后语,既肯定了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又批判了等级制度的无理。
歇后语酒令不仅要求接的人具有综合知识能力,而且对他们的应变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要求也极高,倘若接的人不能看出引语中的玄机,那么接出的谜底肯定是不能深刻体现引语的内容的。
(二)酒令中的文学
酒令创作的题材是非常宽泛的,但多数来源于古书典籍、诗词歌赋。酒令中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学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可以透过酒令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文化创造者超群的智慧。
1、从经典中得来的酒令(酒文化与艺术精神)
意即“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入酒令,选取四书五经中的句子,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则组成酒令。如“孟尝门下三千人,大有同人”中“大有”、“同人”皆是《易经》中的卦名。又如《诗经》并头花名令“月离于毕,季女斯饥——月季花”,并蒂花名令“有秋之杜,其叶沃若——杜若花”,这两个是取《诗经》中的两句诗,分别按照并头和并蒂两种形式组合而成的。
2、从诗词中得来的酒令
中国是诗的国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把诗作为人与人交往必备的
条件,诗入酒令也很好的体现了孔子这一观点。酒席宴会上,人们常用是个为酒令,采取吟诗作对的方式助酒兴,可见,是个早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诗令最大的特点是限定时间的操作,倘若接令的人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符合规则的诗句,则必须接受惩罚,这就要求对诗的人妖有非常深厚的诗文化积淀和非常熟悉的操练 。
从诗词中得来的酒令,其内容丰富多彩且韵味十足,有限字诗令、限韵诗令、限色诗令等。限字诗令即诗中必须有酒令要求的某一个字,如酒令要求第一个字为“天”,那么诗句就可以是“天为罗衾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限韵诗令即所吟的诗句必须符合限定的诗韵,如梁武帝要求曹景宗用“竞”、“病”二韵作诗,曹景宗作的诗为“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限色诗令即诗句中的颜色词必须合乎限定的颜色,如限二色的令可以为“绿杨阴里白沙堤”、“千里莺啼绿映红”;限白色的诗令可以为“入泥怜洁白”等。
3、从戏曲小说中得来的酒令
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如元杂剧、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最初都是以俗文学的面目出现,它们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来,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市场和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天然联系,戏曲小说进入酒令的现象十分普遍 。
戏曲小说令主要取材于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话本等,通常都通俗易懂,比较浅显,种类也异常繁多,人名令、筹子令是使用较高的两种。人名令即将名著中的人物编入酒令,如《三国演义》人名令:凿壁偷光——孔明,存以后用——刘备,孔雀收屏——关羽等;又如《水浒传》人名令:功夫欠佳——武松,通灵宝玉——石秀;再如《红楼梦》人名令:正月初一——元春,花香扑鼻——袭人,稀世之簪——宝钗等。筹子令是选取小说中与特定事件有关的章节编制而成,其方法是自令官开始,轮流挚筹子一枚,按照筹子上所说饮酒。如《水浒传》与饮酒有关的筹子令(第一筹,总共八筹)“李逵大闹浔阳江“,确定首二座为宋江、戴宗,末座为张顺,得筹之人为李逵,先饮一大杯,宋江和戴宗各陪饮一小杯,然后,李逵与张顺猜十拳,张顺输,饮酒,李逵输,饮茶水 。
戏曲小说家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写到酒令,其间记载了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又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酒令,为人们认识和了解酒令和酒文化提供了便利。
三缄其口,不惑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4-27 02:54 , Processed in 0.0995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