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念亲恩
有一位小女孩,父母的恩怨破碎了家。生父将她寄养在亲戚家中,那些凄凉无助的岁月……有一回生父去看她,女孩哭着说:“爸爸,我要跟你回家,我给你做饭。”三岁未满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来,那个年轻的男子泪如雨下……
爱已分飞,叹滚滚红尘,只是无言凭聚散; 别尤不忍,况潸潸泪雨,何堪相顾两凄惶。
女孩总放在亲戚家中亦不是长久之计,他选择了新的伴侣,也放弃了他的女儿。而可怜的小女孩因此遇到了她的养父母,人生从此不同……
纵恩怨难说,风雨飘摇,似我终归天未弃; 诚三生有幸,双亲慈悯,从今一样爱无缺。
养父母对小女孩视如已出,宠爱有加。女孩年幼时常听人说:“这姑娘掉福堆儿里了。”虽然三岁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可她深深记住了这句话。从灰姑娘到小公主似的童年,自有记忆始,已然是金色的。
往事依稀,幸福如花儿绽放; 流年正好,春风共燕子归来。
女孩是幸运的,她在快乐中单纯的长大。却在一个偶然的时间,因偷看了母亲当年的日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那一刻,感觉世界坍塌了。是父母含泪深情的劝慰,使女孩明白了她不应伤心,因为,她有更多的人关爱。养父母这些年来也一直悄悄的给她的生父寄女孩的相片,怕他过于想念。本想大学毕业后告诉她这些事的,现在却提前知道了,那么,中考结束后,带她回一趟家乡……无私的亲情抚平了女孩心灵的创伤……
愈了心伤,为有亲恩如水; 抛开旧事,原来风雨无痕。
再后来,善良的养父去世了,女孩与养母相依为命。而女孩的生母,也很想她,说什么也不求,只想常常看到失散了这么多年的亲骨肉。可是,女孩想给养母一份心底的安宁,不想养了她一辈子的母亲心里再有一点点苦。所以她选择了隐瞒……而且回到生母那里也很有限。生母多少亦是伤心的。许多事,就这样的难以两全……
夜雨无声,忆白发慈颜,颇多惦念如何是? 前尘未远,怅乡风古道,别有情衷不忍归。
联怎么也写不好了,故事却来自于一个真实的讲述。美好的亲情,从来都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不离不弃,陪我们走过起起落落的人生……
相携稚子亲朋,便意遂情真,一世无求心已足; 穿越繁华冷寂,共天高地迥,人间恒有爱如斯!
平时喜欢写些意境联,多了基本重复的,但还是乐此不疲,就象爱看宋词和红楼,翻来覆去的一本,怎么也不厌倦。前些天朋友介绍看了废园老师的一个帖子,其中有句话感触很深:“只有写出与己相关的切身感受,方能耐得起推敲。”其实又何尝不想写一些心底的感受,只是往往感动着,却写不出什么,或越是真正想写的,越写不好,只有叹一声实力不逮了。但做为一种尝试,还是断断续续写下了这个帖子,感动着人间许多的真与善,谨以此帖祝愿好人们一生平安……
还有写的时候感觉都不理想,如有些领字感觉蛮别扭的,还请各位老师朋友们多多指正,谢谢!:))
这种形式的成联作品新颖别致,把现实生活中的动人的故事,每一小节配上对联,更具有可读性,使本来着虚的文字变的言之有物.感觉把对联放置到故事的每小节的头上更具有这样的效果,
只有写出与己相关的切身感受,方能耐得起推敲。
深刻!
深思中。。。。。。
这种形式的成联作品新颖别致,把现实生活中的动人的故事,每一小节配上对联,更具有可读性,使本来着虚的文字变的言之有物.感觉把对联放置到故事的每小节的头上更具有这样的效果,
布衣MM好联,羊脂玉MM提议也不错:)))
[em23][em23][em23][em23]动情之作,自然动人!
爱已分飞,念滚滚红尘,只是无言凭聚散; 别尤不忍,耐潸潸泪雨,何堪相顾两凄惶。
瞎说两句,个人感觉“念”不如直接用“叹”明晰爽利,“耐”暂时没想好别的字……[em04]
布衣出手,每有出新!
修缮一下发到报刊在线版,我去投稿媒体如何?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