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力关于近体诗不能同字相对的论述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48 小时
主题
53

186

帖子

1

精华

982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852
经验
98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7 1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力关于近体诗不能同字相对的论述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叫研究----评金筑子《王力“律诗的对仗出句与对句不能同字”是没有根据的》
奇谈怪论制造者金筑子又发怪论:
王力在《诗词格律》第四章对仗第二节“古体诗的对仗”中说:“古体诗的对仗和今体诗不同。第一,今体诗(律诗)的对仗,出句与对句不能同字;古体诗的对仗,出句与对句可以(而且常常)同字”。
--------金筑子首先就犯了一个错误。这句话的出处不是王力的《诗词格律》,而是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似乎金筑子有意弄错题目,以使读者难以查到此话的出处,混淆视听。
金筑子说:
王力先生在这里的论述犯有两个毛病:
1、近体诗的格律是句的平仄、句的字数、句的句数、句的粘对、句的对仗。没有“对仗句不能同字对”这一限制。
------先不说这些话语病多多。近体诗格律怎么没有“对仗句不能同字对”这一限制?王力此话是论述“古体诗的对仗和今体诗不同”,说“古体诗的对仗”出句与对句可以(而且常常)同字”,王力关于近体诗对仗的规则,包括允不允许、什么情况下允许同字,有专门的论述。理论根据就是对仗来源于古代的诗经和骈赋,对偶句出现于唐代之前的古风诗,对仗句则出现于唐近体诗的历史实际。金筑子将王力论述非格律诗时的一句辅助性的话挑出来大做文章,借以攻击王力,本身就是一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歪风,不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详细介绍了古体诗(古风)的对仗是如何追求“出句与对句可以(而且常常)同字”的。单看题目即可:
33.17:古诗十九首同字相对例…
33.18:唐人的古风里大量使用同字相对例…
33.19:五古
       1,同一字者…
       2,同二字者…
       3,同三字者…
       4,同四字者…
33.20:七古
        1,同一字者…
        2,同二字者…
        3,同三字者…
        4,同四字者…
-------这和近体诗避同字相对的原则是完全相反的。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对仗的区别难道不是很明显吗?王力说:近体诗的对仗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骈语,因为它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一定要避同字,不能再像“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第二,它一定要讲究平仄 相对(平对仄,仄对平),…(《汉语诗律学》导言2.平仄和对仗)
金筑子接着说:
2、不受近体诗约束的诗叫“古风”,古风本无格律,所以就没有“古体诗与对句可以(而且常常)同字”这个“可以”的另一种“格律”。这就如说“中国讲计划生育,限制生第二胎。外国人则可以生第二胎。”外国人既然不讲计划生育,这“可以生第胎”就是一句废话。同样,古风不讲格律,“这古体诗的对仗,出句与对句可以(而且常常)同字”一句就是多余的。
--------金筑子这近乎是在胡说八道!前面所列王力关于古风对仗的特点,已经表明:古风诗并非“完全无律”,只是与近体诗不同而已。其实古今中外任何诗体都是有自己的格律的,将唐代开始出现的近体诗和词称作“格律诗词”只是一种习惯而已。金筑子这里形同谩骂的胡乱比喻,只能表现他的无知。
继续看金筑子的谬论:
现在来说“今体诗(律诗)的对仗,出句与对句不能同字”。律诗的格律不同于古风的地方既然只是“句的平仄、句的字数、句的句数、句的粘对、句的对仗”六个要素,就没有“今体诗(律诗)的对仗,出句与对句不能同字”这一个要素。唐人律诗中的同字对虽然少,但它不是格律的原因,是没有必要。一旦有必要,唐人同样用同字对。例如:
杜甫《得舍弟消息》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
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
         --------汝书对汝妾,汝字为同字对。
常建《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一指对一声,一字为重字对。
----------这2首诗,正是王力在谈对仗的避忌中所举的例子。见王力《汉语诗律学》:
15.23:还有一种避忌,就是同字相对。古体诗是没有这种避忌的。近体诗里,通常总设法避免。甚至避免同一个字见于出句和对句。但是,有些诗人偶然也不计较这个,例如:(上两首诗)。金筑子将王力所举的特殊情况的诗例当成一般情况反对王力,颇为可笑。
金筑子还把沈佺期的一篇古风诗《龙池篇》作为允许律诗同字相对的例子,更是选错了诗例。该诗根本不合律诗的平仄和粘对原则,虽然有入律的对偶句,但仍然是一首 体裁乐府歌行类古风“郊庙歌辞” (原题下有注"享龙池乐章 第三章"),在对仗中追求同字相对恰恰是符合了古风诗的特点。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 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天汉对天门,天字为同字对。
金筑子不觉闷,还“我现作一首”:
私塾旧书功,儿时忆发蒙。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字经牢记,千家诗悟通。文昌宫早毁,坡土剩苍穹!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声律启蒙》中的对句。有同字“对”为对仗。古人的律诗中应该还有同字对,杜甫一首就是北山钓者才提供的。
-------这里金筑子竟然将歌诀《笠翁对韵》也当成律诗了!
笑话在继续!金筑子在跟帖中天真地问:
“律诗之所以为律诗,它最根本的一个区别就是平仄。不能重字对的原理根据在哪里?” “请指出王力“近体诗里,通常总设法避免(同字相对),甚至于避免同一个字见于出句和对句。”出处,我总觉得“近体诗里,通常总设法避免(同字相对),甚至于避免同一个字”好像有些不通!”
-----本帖耐心地介绍了王力关于对仗的重字理论。估计金筑子见到 本帖后仍然是蛤蟆跳井----不通?
在线时间
148 小时
主题
53

186

帖子

1

精华

982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852
经验
98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22
2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3:35 | 只看该作者
旧帖,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4-26 17:55 , Processed in 0.0726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