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原创]七绝·今又七夕 [打印本页]
作者: 纤手凝香 时间: 2006-8-30 09:59
标题: [原创]七绝·今又七夕
每逢秋至蝶渐离
频顾只为花解语
三十八哉双七夕
天怜牛郎与织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30 10:01:44编辑过]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6-8-30 12:02
这不像古诗词,有了好的意境还要有合适的表达形式.[em07]
作者: 纤手凝香 时间: 2006-8-30 18:43
以下是引用L翠拨青松在2006-8-30 12:02:40的发言:
这不像古诗词,有了好的意境还要有合适的表达形式.[em07]
谢谢松版的指点!
不过我们老师说过: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绝句来源于汉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源于南朝。在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两句。这一诗体灵活轻便,适意于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为诗人普遍使用,创作之繁荣超过了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辑录唐人绝句万首之多,约占现存唐诗总数五分之一。
本人意在学习,讨教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30 18:45:10编辑过]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6-8-30 19:08
现在所说绝句,均指唐以来的近体诗,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绝大多数押平韵,也有押仄韵的.押仄韵者不押韵句则为平韵.押去声韵的规定比平韵还复杂,因为仄韵调不同也不是全可通押的.所以建议初学者最好学押平声韵.一般按平水韵.
律绝对每句的平仄是有严格规定的,建议看看有关文章(本版就有方舟子的固顶帖可参考).
作者: 水土闲人 时间: 2006-9-1 09:02
以下是引用L翠拨青松在2006-8-30 12:02:40的发言:
这不像古诗词,有了好的意境还要有合适的表达形式.[em07]
同意青松的看法.
凭心而论,楼主这首诗无论意境还是词句都是很美的.尤其后一句:"天怜牛郎与织女",一年两度七夕,,这种历法现象据说38年才有一次,岂不是"天怜"?
因偶对诗律也不太通,不好在诗律方面多说什么.只是感觉平仄方面好象有点问题.
还是多听听"砖家"的意见吧.
作者: 狂狂生 时间: 2006-9-1 10:24
每逢秋至蝶渐离 ... 渐 可读平, 但用字不妥.
频顾只为花解语
三十八哉双七夕
天怜牛郎与织女
读來拗, 但无出律.
作者: 荒唐一鉴 时间: 2006-9-1 17:09
无妨,楼主这首是七古,写得不错~~~~~~~~~~
不过“三十八哉”是否“三十八载”之误?因为这里用个虚字“哉”,感觉很突兀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17:11:58编辑过]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