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初级学校第23班第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19 小时
主题
8

82

帖子

0

精华

599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2182
经验
5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1-11
1
发表于 2016-4-13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号网名:A48-刀锋                              分数



第一题:(20分)
上联:烟雨桥头听棹远(秋风传说)
下联:江枫月下看潮平(血叶兰)
仔细品味,根据上联的意境,下联作者是如何完成意境的变化和情绪转变的?
刀锋点评:上联“烟雨”除了是环境描写,也定下了情绪的调子,烟雨凄迷。情绪与前路都像这蒙蒙烟雨。“听棹远”,可见是送别。桥头是送别的地点。独立烟雨桥头,听着远去的棹声,看着渐远的身影,上联通过意象的组合很好地表现出了送别时的不舍和忧伤。下联必须要有意境上的变化和情绪的转变,在上联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不然就成了简单的意象的堆砌和意境的重复。下联“江枫”从同一点地点的景物来完成内容上对上联的延续。同时,“江枫”“月下”,一起完成了时间上的拓展。时间的延续也使得对离人的思念更有深度。因为“月”的意象的含义,主题也更加明确。如果说“听棹声”只是表现了送别,那么“看潮平”就完成了情感的深化,更明确地指向内在的情感活动。涨起的潮水是内心情绪的物化,潮已平,思念也如满涨的潮水一样无可抑制。

第二题:(20分)
愁吟寂寞烛含泪;
恨入缠绵鸟乱心。
从艺术手法入手赏析。
答:从艺术手法上看,这一联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为作者有愁,寂寞,因而觉得)烛是有泪的,(因为怨的情绪缠绵不去,因而觉得)鸟的叫声表现了内心的凌乱(当然也可以说鸟声乱了听的人的心)。“寂寞”“缠绵”在这联里是抽象的情感,却可“吟”可“入”,以实写虚,虚的情绪变得可感受,通感的写法使得情绪感受因为多种感官的介入,变得更为丰富。

第三题:(20分)
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出自姜女庙,试全面解析。
答:秦始皇,千古一帝,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纵横征伐,实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大一统,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自然毋庸讳言。上联的前分句,以“安在哉”发问,劈空而来,振聋发聩,以历史的兴亡更替引发深沉的历史感。说到秦始皇,很自然就想到万里长城这一浩大工程,不论后人对长城如何评说,秦始皇在位时修筑的秦长城都是历史上厚重的一笔。对于长城,作者的着眼点在“筑怨”,那么这一联的主旨也就明晰了,——长城其势赫赫,秦始皇把这当作自己引以为傲的功业,可实际上这样劳民伤财的工程,给百姓带来的只有仇怨。同时,“筑怨”也为下联切入“姜女”做了准备。下联前分句说姜女未亡,制造悬念,说一个古人未亡,为什么呢?这是阅读的期待。上分句设置悬念,下分句道出原委:千秋片石铭贞。有的对联,字面读完也就完结了,这样的联太多,过目既忘;而有些联,字面读完却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在文字背后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可以让读者含英咀华,涵泳体会。这姜女庙的对联正是后者。历史的浪潮淘去多少帝王权贵,为什么一个贫寒的女子就千秋留名了呢?铭贞,可见贞烈这样的气节和情操和可歌叹的,是不会被遗忘,相反,在时间的淘洗中,它们越发闪烁出光芒,因为美好,因为可贵。这是作者价值取向的体现,也是作者历史观的体现,什么是美,什么是力量,什么可被永久纪念。这样,这一联所引发的思考就不仅仅局限于始皇姜女,万里长城了,而是对人性,对历史,对价值的更深远的形而上的思考了。
从写法上看,作者以秦始皇和姜女这两个身份地位悬殊,情操也悬殊的历史人物对举,对比的写法突显了秦始皇的穷兵黩武,姜女的贞烈淳朴。对比所形成的语言的张力也使得这一联的历史感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
筑怨,铭贞,“怨”和“贞”这样抽象的表现情感的词语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用字相当经济;怨和贞可筑可铭,也是通感的用法。被筑被铭的又何止是怨和贞,明明是人心啊。

第四题:(20分)
上联:财运国家诚为重;
下联:物流天下利当先。
此联是一位初学对联者为一家物流公司所撰。
1.指出存在问题。
2.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
3.最后贴出修改后的对联,仍为七字联。
答:上联“家”与“为”失替。“财运”和“物流”,“国家”和“天下”合掌。“利当先”联意不当,容易给人见利忘义的感觉,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修改时要改变联意,塑造企业形象,体现企业文化。合掌表达的意思相同,浪费笔墨,要修改合掌的地方。
修改后的对联是:道守心中利在后
                物流天下信当先

第五题:(20分)
解析一副你自谓得意的自撰联。
没有得意的对联怎么破!

居止三坪,胸怀亦可兼天下;
身无七尺,胆气何妨出斗间。
解析:就这一联来看,抒怀言志,还算利落,尚可一观。上联前分句从居处入笔,以蜗居言景况,下分句以胸怀兼天下言志,有前面蜗居的衬,更显胸怀的阔大。下联前分句说虽是女儿家,身无七尺,身单力弱,后分句说亦可有男儿情怀,胆气何妨出斗间。这一联表意还算清楚,“三坪”与“天下”,“身无七尺”与“出斗间”,大与小强与弱的反差所形成的语言表达效果也有所体现。至于读后的余味还比较弱,所以笔者还需要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22 01:45 , Processed in 0.08414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