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感不可胡编乱造----驳为生造词“香声远“的辩解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主题
146

779

帖子

3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2351
经验
30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0 2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4-11 12:27 编辑

通感不可胡编乱造----驳为生造词“香声远“的辩解
      在一贴中曾指出,说“村烟出树香声远”句中的香声远是通感-----这是胡诌。有位若兰1先生发帖说:
     “村煙出樹香聲遠这句为什么说它是通感,村烟,此烟不仅仅是村里飘出来的吹烟,烟在古诗词中一般意义上指的是淡云薄雾,可理解为其气也,如岚烟,烟有几个感观可去感知,1,眼看,2,嗅其味,3,触觉感知,村煙出樹香味遠,姑不理平仄,易其一声字,此句则不构成通感,因烟可嗅也,香烟不是很常用么,加一声字,村煙出樹香聲遠,主体还是烟,但其感官上已移位,声是以耳听的,其与眼、口鼻、肌肤之感官已经构成沟通,此烟之香或曰香烟已变成可听之声了,香不过是形容其烟耳,烟可听,香可听,故此句是通感之运用也。”
------通感在于使用自然,合情合理,是基于人们的生活经验,能够被普遍理解和接受。而不是强词夺理,任什么情况都可以胡说成“通感”。
       “或许有人说通感的运用前面需要引导思维的过程,这也不一定对,如冷色,冷是触觉,色是视觉,直接就构成其通感,冷色的灯光,暖色风衣,这需要什么引导呢,此类词还有一些,兹不一一举例。”
-----这就证明一些与通感有关的固定用法有约定俗成过程,已被公认,如:冷色、暖色、尖声、钝声、浓香、淡香、火热、轻寒、酷寒、高温、低温、惨叫等等,都来源于形象的比拟并简化为固定的词组了。
    “那么,香声远是不是生造【凭空制造;无根据地编造】呢,不是的,请看下面的话,
     美国诗人庞特(Ezre Pound)看见日文(就是中文)“闻”字从“耳”,就把“闻香”解释为“听香”(listeningtoincense),大加赞赏,近来一位学者驳斥了他的穿凿附会,指出“闻香”的“闻”字正是鼻子的嗅觉[15]。中国的文字学家阮元《揅经室一集》卷一《释磬》早说过。“古人鼻之所得、耳之所得,皆可借声闻以概之。”[
16]我们不能责望那位诗人懂得中国的“小学”,但是他大可不必付出了误解日文(也就是中文)的代价,到东方语文里来猎奇,因为香气和声音的通感在欧洲文学里自有传统。不过,他这个错误倒也不失为所谓“一个好运气的错误”(a happy mistake),因为‘听香’这个词儿碰巧在中国文学里是有六百多年来历的,虽然来头不算很大。 诗歌通感艺术的审美创造及思维特征 。。。--------------可见,听香在诗歌中早就有了运用。
象约翰.唐的诗。“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你父亲的鼻子叫唤”(A loud perfume……cryed/even atthy father's nose)[10],也和我们诗人的“闹香”、“香声喧”、“幽芳闹”差不多,巴斯古立的名句。“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啧喳喳象小鸡儿似的走动”(La Chioccetta per l'aia azzurra/va col suo pigolio di stelle)[11],和“小星闹如沸”固然相近,和“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更切合了。。。

------这些说法是牵强的辩解。翻译讲究信达雅,听香本身就是错误的翻译,不能因有人用过听香就辩解为正确。所以没变为通用词汇,自有其道理----一般而言这是个违背了人们的生理常识的生造词。
       翻译为“响亮的香味”是机械的、笨拙的翻译。这里perfume应该翻译成“香气扑鼻而来,父亲。。。”这就叫鲁迅批评过的硬译。
-

       “既然可以香声喧,为何就不可香声远呢,只就香声而言,其自身即通感,香的感知属味觉系统,声的感知属听觉系统,两个不同的感官沟通,不是通感是什么,可见村烟出树香声远并不是什么凭空制造、无根据地编造之胡诌。题外话,所谓“意足不求颜色似”,古典诗词,惟求意也,境尚其造,词焉何不可造也,造得合不合情理之区别耳”
------即使有香声喧的用法,在穿越梅岭这里的用法也是胡诌:因为违背了一般人对炊烟的感知经验。炊烟味是呛人的、没有声音的,根本不会有香,更不会有声。所以说村烟出树香声远造得不合情理---根本就是胡编乱扯!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24

128

帖子

0

精华

25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74271
经验
5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2
发表于 2016-4-10 21:25 | 只看该作者
不说古诗词,就说现代散文和现代诗,用通感,是不少的。钟敬文有专论,百家三年前就交涉过。
通感不要神秘化,不过几种感觉互通或转移而已。“清泉石上响”,是通感,是看到的,用听到的来表现。但这必须有条件,就是这个清泉的水,是流动的,是流动在一个能够撞击出响声的一个环境。水盛在水杯里,作诗“流水杯里鸣”,这就不成立。
“炊烟出树香声远”,这里面给人的感觉,只有视觉和嗅觉,没有听觉的内容。农家炊烟,一般都表现着山乡气息,有静谧、纯朴、安定之感,这里面一般是没有声音的。而此诗这句提供的信息里面,目前也不见有声响内容,不知这声音,是指的是什么?是怎样的感觉出来的?或许有鸡鸭鹅狗之声,但我们只能凭借文本既现有诗句、文字,来解读。
说“香”,是可以的。不管它实际其实是呛人的,文学的真实是另回事。山乡的气息,泥土的气息,“香”是正常。但炊烟的声音,在哪里?
所以,此句为硬造,还没有懂通感。没有的东西,硬要造,硬要去“通”,作者有特异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24

128

帖子

0

精华

25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74271
经验
5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3
发表于 2016-4-10 21:35 | 只看该作者
不说古诗词,就说现代散文和现代诗,用通感,是不少的。钟敬文有专论,百家三年前就交涉过。
莫把通感神秘化,不过几种感觉互通或转移而已。“清泉石上响”,是通感,是看到的,用听到的来表现。但这必须有条件,就是这个清泉的水,是流动的,是流动在一个能够撞击出响声的一个环境,它实际就存在着视觉和听觉的内容。而水盛在水杯里,作诗“流水杯里鸣”,这就不成立,因为它是静止的,没有声音。

“炊烟出树香声远”,这里面给人的感觉,只有视觉和嗅觉,没有听觉的内容。农家炊烟,一般都表现着山乡气息,有静谧、纯朴、安定之感,这里面一般是没有声音的。而此诗这句提供的信息里面,目前也不见有声响内容,不知这声音,是指的是什么?是怎样的感觉出来的?山乡一定有鸡鸭鹅狗之声,但我们只能凭借文本既现有诗句、文字,来解读。
说“香”,是可以的。不管它实际其实是呛人的,文学的真实是另回事。山乡的气息,泥土的气息,“香”是正常。但“炊烟”里面的声音,在哪里?
所以,此句为硬造,还没有懂通感至少是用错了通感。没有的感觉,硬要造,硬要去“通”,作者有特异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主题
146

779

帖子

3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2351
经验
30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4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1:53 | 只看该作者
从海量的古诗词实际来看,有关人的感官功能的描绘使用通感的比例极小。香声之类的词汇在全唐诗全宋词中也搜不到。说明诗词中使用通感之处微乎其微。绝大多数是正常思维,如耳听眼观鼻嗅手触摸之类正常语言。钱钟书先生集中汇总了通感使用例子全世界不过几十例而已。所用此现象知之可也,使用慎之。别像梅岭那样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成笑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2 小时
主题
9

505

帖子

0

精华

1671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8
经验
167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5
发表于 2016-4-10 21:55 | 只看该作者
“村煙出樹香聲遠这句为什么说它是通感,村烟,此烟不仅仅是村里飘出来的吹烟,烟在古诗词中一般意义上指的是淡云薄雾,可理解为其气也,如岚烟,烟有几个感观可去感知,1,眼看,2,嗅其味,3,触觉感知,村煙出樹香味遠,姑不理平仄,易其一声字,此句则不构成通感,因烟可嗅也,香烟不是很常用么,加一声字,村煙出樹香聲遠,主体还是烟,但其感官上已移位,声是以耳听的,其与眼、口鼻、肌肤之感官已经构成沟通,此烟之香或曰香烟已变成可听之声了,香不过是形容其烟耳,烟可听,香可听,故此句是通感之运用也。”

——胡诌尔!这议论者列出的炊烟的可感觉1、2、3里,并无”听觉“。试问,这”香声远“的”声“字,是怎样”感觉“出来的?是如何”通感“的”?通感,是将本来存在的几种感觉,用其中一个或几个表现出来。比如,嗅觉到的,可以用听觉到的来表现,这是转移,在转移中即实现了通感手法。但原本不存在的感觉,如何转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主题
146

779

帖子

3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2351
经验
30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0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4-11 11:49 编辑

古诗词中“声远”的使用和通感(含有“声远”“声近”的古诗词)
    有人说“香声远”是通感。为此搜索了古诗词看“声远”的用法。经搜索,含有“声远”二字的唐诗宋词不少,但多是指实物发声,如歌声雁声箫声等。使用通感的有“寒声”2例。并无“香声”。有“芳声”2例是指“名声”,并非通感。没有“香声远”之例。这说明通感的使用不是那么随便的,必须在恰当的意境中,使用得自然且合情合理才行。
一、实物声音传播:
王昌龄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高阁歌声远,
李中        【江南春】                              永巷歌声远,
李珣        【南乡子】                              水烟轻,  歌声远
张矩           摸鱼儿                                 飞趁棹歌声远。
刘辰翁        绮寮怨                                 歌声远,
姚合        【咏雪】                                 飞随郢客歌声远,
崔涂        【橹声】                                 烟外桡声远,
杜牧        【走笔送杜十三归京】               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
温庭筠     【瑶瑟怨】                              雁声远过潇湘去,
皎然        【题江上人禅空】                     路入松声远更奇,
权德舆     【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风度箫声远,河低婺彩沈。
齐己        【庭际晚菊上主人】                  采去蜂声远,寻来蝶路长。
刘沧        【题郑中丞东溪】                     高轩夜静竹声远,
刘沧        【看榜日】                              飞鸣晓日莺声远,
皇甫冉     【送薛秀才】                           鸡声远近邻。
张祜        【笙】                                    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
李咸用     【庭竹】                                 梢声远或通。
王贞白     【度关山】                              石响铃声远,
皎然        【送至洪沙弥赴上元受戒 】        野寺钟声远,
贺兰进明  【行路难五首】                        君不见林下风,声远意难穷。
施肩吾     【送端上人游天台】                  云边望字钟声远,
薛逢        【送李蕴赴郑州因献卢郎中 】     马融闲卧笛声远,
刘沧        【过铸鼎原】                           天风乍起鹤声远,
柳永           夜半乐                                 断鸿声远长天暮。
柳永           倾杯乐                                 音信断、声远飞鸿南北。
王之道        减字木兰花                           笑中声远。
赵以夫        烛影摇红                              朔风吹到边声远。
卓田           酹江月*念奴娇                     步虚声远,直透云霄碧。
阮逸女        花心动                                 夜长更漏传声远,
苏轼           点绛唇                                 筝声远。 。
黄裳           宴琼林                                 笑声远、
晁端礼        点绛唇                                 凤箫声远。
秦观           调笑令                                 扁舟日暮笑声远。
王安中        御街行                                 喜气欢声远。
蔡伸           小重山                                 箫声远,
吴亿           烛影摇红                              玉箫声远。
洪适                                                     漏残柝静鸡声远,
赵长卿        鹧鸪天                                 夜香烧尽更声远,
辛弃疾        江神子*江城子                    玉箫声远忆骖鸾。
辛弃疾        水龙吟                                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
程垓           摊破江城子江城梅花引           漏声远,
洪咨夔        天仙子                                珂声远。
刘沧        【晚春宿僧院】                       碧空云尽磬声远,  乡梦不成闻曙鸦。
翁洮        【赠进士王雄】                       笳吹古堞边声远,岳倚晴空楚色高。
翁洮        【上子男寿昌宰】                    高楼野色迎襟袖,比屋歌声远鼓鼙。
张祜        【题杭州天竺寺】                    洞壑江声远,
郑衮        【好鸟鸣高枝】                       影高迟日度,声远好风随。
无名氏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
王维        【登楼歌】                             林薄暮兮蝉声远。
储光羲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雁声远天末,
杜牧        【张好好诗】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含有【声近】的古诗词全是实物发声)

------以上皆是能发声的实物的声音远传。

二、社会现象名词:
王维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        赖有政声远
方干        【贻钱塘县路明府】                       世路屈声远,寒溪怨气深。
------这2例是社会现象的名词:政声(良好的为政名声)、屈声(冤屈声)
三、指代: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                    定谥芳声远,移封大国新。
【中宗祀昊天乐章•中宫助祭升坛】                  芣苡芳声远,螽斯美化隆。  (芣苡,車前的別名)
-----这2例是指代“名声”,不是“芳香的声音”,不是通感。
四、通感名词:
刘沧        【留别山中友人】                          大河风急寒声远,
姚合        【喜马戴冬夜见过期无可上人不至】  林静寒声远,天阴曙色迟。
------这2例“寒声”通感----闻声(河上疾风)见景(安静的树林)使人感到寒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主题
146

779

帖子

3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2351
经验
30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06:11 | 只看该作者
-------再重复解释:
通感是指感觉错位。比如说感觉声音有重量有温度,像物体也可以被浸湿;颜色有温度等。但使用通感并未改变汉语的基本结构,即必须合乎逻辑,不能生造词汇使句意不通。如“香声远”即逻辑混乱。香,即香味,当然可以远播;声,声音,也可以远传。但“香”和“声”合在一起只能并列,却不能组成一个偏正结构的词汇,用于主谓结构的“香声-远”。这里也不能强词夺理解释成“香远”和“声远”两个并列句意,因为前面还有4字组成一句:村煙出樹香聲遠,-----村烟是香远还是声远?二者只能选一,而烟肯定无声,故本句说“村烟香声远”不是通感(香,和声都可以远传,感觉并未错位),而是生造词汇”香声“,造成句意不通。

“林静寒声远,天阴曙色迟。”“寒声”是利用了通感组成的词汇。
若故意要造一句讲声音的通感,可以用这样的诗句,如:”阵阵蜂声传蜜香。“----听到蜜蜂的声音似乎闻到了蜂蜜的香味,这里感觉错位了,是通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主题
146

779

帖子

3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2351
经验
30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0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4-11 06:56 编辑

奇谈怪论引为一笑:

村烟出树香声远改为香云远可不可以呢,直状其景,当然可以,但为何用通感呢,1,丰富修辞,2,会意上有梅花开时春声远播之意,此不赘。村烟出树香声远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理解,村烟出树之声远,这里的之换个形容词香以形容声音即香声,香声和冷色、暖色的词性结构不是一样的吗--------形名结构,有人说这里的声所从何来,那就请留意这个出字,一种物质穿过另一种物质产生声音很奇怪么,小而言之,人耳听不见耳,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就不是声音么【健康的年轻人:20——20000赫兹。超出这个范围的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就可能听不到了】,大而言之,J20以超音速飞行时不是产生过音爆的现象么。何况诗之为诗,根本就无须去穷究物理学,撇开物理学意义而言,就不可以以禅思的角度去解读么。。(若兰1)

------这人好萌萌哒。一派胡言。烟雾接近树枝会产生次声波?----莫非他具有蝙蝠的耳朵听见的么?;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2 小时
主题
9

505

帖子

0

精华

1671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8
经验
167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9
发表于 2016-4-11 07:58 | 只看该作者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4-11 06:55
奇谈怪论引为一笑:

村烟出树香声远改为香云远可不可以呢,直状其景,当然可以,但为何用通感呢,1,丰 ...

哈哈!须知文学,乃人学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主题
146

779

帖子

3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2351
经验
30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6:47 | 只看该作者
通感的滥用和乱用
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讲到通感的“滥用乱用”时,说(摘要):
通感在西洋诗文里很早出现。奇怪的是,亚理士多德虽在《心灵论》里提到通感,而在《修词学》里却只字不谈。古希腊诗人和戏剧家的作品里的这类词句不算少,
例如:
1荷马 “象知了坐在森林中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也似的声音”
2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的“奇崛(Baroque)诗派”爱用感觉移借的手法[8],
3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诗人也经常运用,
4十九世纪末叶象征主义诗人大用特用,
5滥用乱用,几乎使通感成为象征派诗歌在风格上的标志 。象约翰.唐的诗。“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你父亲的鼻子叫唤” ,也和我们诗人的“闹香”、“香声喧”、“幽芳闹”差不多,
6巴斯古立的名句。“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啧喳喳象小鸡儿似的走动”,和“小星闹如沸”固然相近,和“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更切合了。
7欧洲象征诗派还向宗教里的神秘主义去找这种手法的理论根据[12]。
8十八世纪的神秘主义者圣•马丁(Saint-Mar tin)说自己“听见发声的花朵,看见发光的音调” 。
9道家和佛家追求神秘经验,也要把各种感觉打成一片,混作一团。
道家象《列子•黄帝篇》;“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
《仲尼篇》:“老聃之弟子有亢仓于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张湛注。“夫形质者,心智之室宇,耳目者,视听之户牖。神苟彻焉,则视听不因户牖,照察不阂墙壁耳。”释书里讲这种经验的更多,从文人中最流行的佛经和禅宗语录各举一例。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之五,“由是六根互相为用。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口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参看《成唯识论》卷四。“如诸佛等,于境自在。诸根互用。”),
释晓莹《罗湖野录》卷一空室道人《死心禅师赞》:“耳中见色,眼里闻声。”
观世音菩萨”这个称号,唐初释玄奘早驳斥为“讹误”译名(《大唐西域记》卷三“石窣堵波西渡大河”条小注),可是后世沿用不改,和尚以及文人们还望文生义,借通感的道理来解释。
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卷一八《泗州院柟檀白衣观音赞》。“龙本无耳闻以神,蛇亦无耳闻以眼,牛无耳故闻以鼻,蝼蚁无耳闻以身,六根互用乃如此!”,
尤侗《西堂外集•艮斋续说》 “予有赞云。‘音从闻入,而作观观,耳目互治,以度众难”,
许善长《碧声吟馆谈塵》 :“‘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和尚做诗,当然爱来这一套,例如
今释澹归《遍行堂集》 《南韶杂诗》 ,“两地发鼓钟,子夜挟一我;眼声才欲合,耳色忽已破”,
释苍雪《南来堂诗集》 《杂树林百八首》 。“月下听寒钟,钟边望明月,是月和钟声?是钟和月色?”明、清诗人也往往应用释、道的理论,作出“照察不阂墙壁”、“六根互相为用”的词句.
张羽《静居集》 《听香亭》。“人皆待三嗅,余独爱以耳”,
李慈铭《白华绛跗阁诗》卷巳《叔云为余画湖南山桃花小景》:“山气花香无着处,今朝来向画中听”;那就是“非鼻闻香”(参看郭麐《灵芬馆杂著》续编卷三《听香图记》)。
钟惺《隐秀轩诗》黄集二《夜》.“戏拈生灭后,静阅寂喧音”,那就是“音亦可观”,只因为平仄关系,把“观”字换成“阅”字罢了。
10  美国诗人庞特(Ezre Pound)看见 “闻”字从“耳”,就把“闻香”解释为“听香”(listening to incense), 近来一位学者驳斥了他的穿凿附会,指出“闻香”的“闻”字正是鼻子的嗅觉。
------------------
可见通感不是通用,古今中外虽然自古就有应用的例子,但终究屈指可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11
发表于 2016-4-15 21:05 | 只看该作者
不通就是不通,不知为何非要文过饰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7 21:14 , Processed in 0.1099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