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上搜集资料 教授写楹联:胡安顺、李志慧、龚联寿、徐超、周裕锴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主题
28

42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1858
经验
23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9 0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时较真 于 2018-9-18 22:34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胡安顺,中共党员,1949年11月29日(农历)生,陕西省商州市人。喀什师院中文系毕业,教授,博导,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胡安顺教授为文学院师生作报告-延安大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止干戈,一海内,代神农,千古雄风犹在;
旁日月,抚颛民,顺天纪,万年土德长存。
——胡安顺
2001年应陕西省黄帝陵祭陵办之约,为清明节国家祭祀黄帝陵现场撰写的这副对联并被黄帝陵采用。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主题
24

252

帖子

0

精华

6069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9481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5
2
发表于 2016-4-19 0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木帮南火助 于 2016-4-21 11:39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听陕西师大的一个亲戚说
这个教授
给非遗传承人
讲楹联课
这当然是好事
宣传楹联文化嘛

其实
楹联就是非遗
民间楹联高手很多
超过他创作水平的
估计有很多
他们陕西就不乏这样的人吧

网上还说
他以博导名义给中日语言专家讲解《中国楹联的起源和作法》
http://www.rbzwdb.com/hw/2013/12-11/4618.shtml
可惜木有查到这篇文章
现在楹联界研究很深入
不知道这位半道学写楹联的
音韵学专家
有什么新见解、新思想

实话说  说实话
眼前这副对联
不是太好
只能说还可以吧
前面叙述功绩句句不离《史记》
包括“土德”一词

质多文少
学者的通病
整天发现、推理、寻找
严谨最要紧

后面“千古雄风犹在‘之类
就俗气了
万年、千古
其实一个意思,合掌

海内、颛民
属于宽对

按照王力的意思
“内”字,最好用一个方位词来对

“止干戈”,恐怕不准确
止戈,乃儒家思想,许慎以此解释武字
黄帝打得炎帝即神农氏
屈服了、投降了
算哪门子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主题
24

252

帖子

0

精华

6069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9481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5
3
发表于 2016-4-19 02:30 | 只看该作者
一句话
贴得太紧
放不开
才气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主题
24

252

帖子

0

精华

6069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9481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5
4
发表于 2016-4-19 02: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木帮南火助 于 2016-4-19 02:46 编辑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410/17/1804492_367808190.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a3267d0101j1sb.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主题
28

42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1858
经验
23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1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有时较真 于 2016-4-21 13:49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9年04月04日
来源:央视网  
     (cctv.com消息:央视网记者 刘谨陕西西安报道)“五千卷宏图,矫矫巨龙腾玉宇;六十年大业,巍巍华夏展雄风。”这是己丑(200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祭祖现场 “龙尾道”两侧的对联,是由西北大学教授李志慧撰写的。

五千卷宏图,矫矫巨龙腾玉宇;
六十年大业,巍巍华夏展雄风。  

老教授现在退休了,网上说在民办的西安翻译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主题
24

252

帖子

0

精华

6069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9481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5
6
发表于 2016-4-19 1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木帮南火助 于 2016-4-21 11:05 编辑

我找了一下网络资料
貌似李志慧教授书法不错
诗词、对联其次
之所以被请去评联、撰联
估计都是因为西大的名声
与上面陕西师大胡安顺教授
一样的道理
要说专业
他们都算不上
陕西专业楹联家有的是

五千卷宏图,矫矫巨龙腾玉宇;
六十年大业,巍巍华夏展雄风。

五千卷宏图
指的是文明史吧
巨龙对华夏
也不大工整

看资料吧
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华,是为“章服之美”也, 夏,是为“礼仪之大”也。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后由于合并融合,蛮,夷,戎,狄等民族相继融入华夏族,构成后来汉族的主体, 汉族由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华夏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体是华夏族,这就是中国之所以称为华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主题
28

42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1858
经验
23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1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2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有时较真 于 2016-4-21 11:45 编辑

原南昌大学赣文化及古籍研究所教授、原新闻学副主任龚联寿先生代表作(之一):
  贺余德泉教授喜迁新居
  英年纵横谭楹对
  丰年联格踏马蹄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54&star=2&replyid=41397&id=6975&skin=0&page=1
选自国粹网,发布人:联花仙子
因为网友跟帖指瑕,丁山站长出面说:不是原联,“有待更正”。但网友一直没有看到更正后的“原联”。

丁山站长却“推荐”了余德泉教授赠南昌大学龚联寿先生联  
   忘晨昏以耽典籍
   精校点而绝韦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主题
24

252

帖子

0

精华

6069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9481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5
8
发表于 2016-4-20 2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木帮南火助 于 2016-4-21 11:47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龚联寿教授的成就
在于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关系
也就是复旦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级别的课题几十万经费
首次在体制内(对联界其实在体制外)对对联古籍进行了初步整理
但一部《中华对联大典》
其中错误、欠妥之处且不说
更主要的是:
在中国楹联学会“名胜对联丛书”和“对联集成”的压迫下
这部书没有多少意义
更多说明了龚联寿教授
个人的努力和意志罢了
当然
《联话丛编》有意义
对楹联界有贡献

也许
龚联寿教授搞的是与楹联不沾边的
新闻研究
所以他写的对联作品
不多见
上面一联不知是否他写的
反正
与余德泉教授
没法比

就像网友指出的
这副对联问题多多
甚至不如一般楹联家

总结:
龚联寿教授是中晚年时期
开始由新闻文献转到
楹联文献
(民国报纸上面有楹联?)
奠定了自己在楹联界的名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主题
28

42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1858
经验
23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1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有时较真 于 2016-4-21 13:58 编辑

徐超
山东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原来的文字训诂与书法文化方向博士生导师。退休后写了《对联艺术》,中华书局出版。毕业于文革时期,北大中文系。网上,他的大部分文章都与古汉语有关。书法、对联,应该是自学的结果。这一点,与陕师大胡安顺教授相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ttp://www.360doc.cn/article/113176_414957965.html

饮河逐日;
御气行天。

佛祖拈花,迦叶会意;
达摩面壁,神光(慧可)传经。

春华秋实学人种;
义路礼门君子居。

传道有恒真善美;
立基不朽德功言。

九悬生死山河痛;
百入火汤日月知。

来哲奋扬,克弘丕业;
新猷继献,孔景有光。

太守高风,人称忧乐二语;
青州美景,地藉古今一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主题
28

42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1858
经验
23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0:27 | 只看该作者
徐超
饮河逐日;御气行天
竞技精神?竞技水平?俺感觉有些脱节。列子是神仙,不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Faster,Higher,Stronger。引喻失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主题
28

42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1858
经验
23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1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0:32 | 只看该作者
博士生导师徐超退休后写了《对联艺术》,著名权威的中华书局出版。

三、对联产生的原因
1.传统观念和民风民俗
2.传统的取士制度
3.古代文学传统
4.汉语特质

俺知道诗赋取士,不知道与对联有啥子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主题
28

42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1858
经验
23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1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有时较真 于 2016-6-12 12:40 编辑

第五章自撰联释例
一、明确写作目的
二、体现健康的情感
三、思路明确,切合情理
四、充分利用相关材料
五、讲究修辞,注意语体
六、合理改造旧联或利用成词成句
七、创作长联更要精心

“合理改造旧联或利用成词成句”,都抄袭了,怎么还算自撰联?(《第五章自撰联释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主题
28

42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1858
经验
23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1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有时较真 于 2018-3-16 11:25 编辑

宋彩霞,1992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年获东北师大文学院硕士学位,2009年晋升为教授,现为白城师院文学院院长。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东北分院副院长,白城市诗词楹联家协会名誉主席,白城师院楹联研究中心主任,从教25年来,她以严谨的教育态度和认真的处事原则在高校楹联教育园地里谱写着自己的华美篇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宋彩霞教授楹联作品:

1. 一径幽廊待璧月;

半湖碧水锁长天。

——题白城市对联主题公园长亭联


2. 文能治国安天下;

学可修身成栋梁。

——题白城师院文学院联


3.一生五事,诗联书画印;

写意千秋,花鸟兽虫鱼。

——题天津楹联大会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主题
28

42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1858
经验
237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1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9-18 13:21 | 只看该作者

周裕锴,博导,先故作谦虚,再贬低网络对联

本帖最后由 有时较真 于 2018-9-18 13:26 编辑

作者:周裕锴,教授,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主要致力于研究唐宋诗学、禅学、文献学,并逐渐扩展到中西比较诗学、语言哲学和文学阐释学等领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近日偶於博客上發表聯語二則,內容鄙俚,自不足掛齒(——谦虚)。網友之所以不棄,乃以為可搞笑逗樂,僅此而已。然揆之初衷,則欲作對聯形式之實驗,為諸生示範聯語之基本規則也(——教授从外国回来的吧?不知道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及其讨论?)

1

吾常睹網上、報上、雜誌上有各種對聯征集活動,故知此形式深受吾國黎民百姓之厚愛。可惜所征集之對聯,內容或有可取,形式則多屬不倫,難以體現漢語獨有之形式美(——教授说说,哪个网站,哪些对联不如教授的对联有形式之美?)

何以言之?蓋其所出之上聯,既無抑揚頓挫之美,所對之下聯,亦乏高低抗墜之韻。等而下之者,更不顧詞性結構,唯取上下聯字數相等而已。

又嘗游若干仿古文化景觀,見亭臺樓閣、廳堂廟宇有政府要員、文化名人所撰之楹聯,其中亦往往有如前之病者。

更有若干名勝,將古人所撰楹聯上下倒置,每有見於此,不覺噴飯吐血。竊以為長此以往,晚生皆不明對聯形式之種種考究,此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延續將後繼無人,是以憂之。



2

拙聯二則,大抵以俗為雅、以故為新,雖未能化腐朽為神奇,庶幾寓粗俗於典雅。

何以言之?蓋拙聯之形式全然符合駢文對偶規則之故也。試分析如下:

堂堂正正做人,笑爾非驢非馬;
歲歲年年過節,管他是狗是豬。

其平仄形式為: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相間,高低抑揚。上聯以仄聲字收束,下聯以平聲字歸結。

或曰:“‘做’、‘管’、第二‘是’當平而仄,第二‘非’當仄而平,豈非失律?”

答曰:“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所言數字,均可平可仄,非音節停頓之處。”

又此聯之辭彙,“堂堂正正”與“歲歲年年”乃疊字相對,“做人”與“過節”乃動賓結構相對,“爾”與“他”乃代詞相對,“非”與“是”乃判斷詞相對,“驢馬”與“狗豬”乃名詞相對。

蓋名詞對偶中,另有若干考究,須得事類同者或近者相對。如雲對雨,月對風,是天文類相對,驢對狗,馬對豬,是動物類相對。

又有所謂當句對,如“堂堂”對“正正”,“歲歲”對“年年”,“驢”對“馬”,“狗”對“豬”,句内之詞自相為對也。



3
再看拙聯之二:

酒後駕車,視路人如草芥;
飯前開會,聞臺訓若虻蚊。

其平仄形式為: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駕”、“飯”、“開”均為第一、三字,屬“一三五不論”之範圍。此聯亦上聯結用仄聲字,下聯收用平聲字,蓋上仄下平,為對聯之通則。

此聯之辭彙對仗亦頗講究。

“酒”對“飯”,同屬飲食類;“前”對“後”,為時空之方位;

“駕車”對“開會”,均偏正結構;“視”對“聞”,動詞,均為人之感覺;

“路人”對“臺訓”,稍欠精工,然“路”與“臺”均屬地點;

“草芥”對“虻蚊”,動植物類。又按,“草芥”二字,均為“艸”字頭,“虻蚊”均為“蟲”字旁,二草對二蟲。此即半山老人“含風鴨綠鱗鱗起,弄日鵝黃裊裊垂”之類,“鱗鱗”對“裊裊”,非僅疊字對,且偏旁為魚鳥對。

製作聯語,與寫四六駢文相通,如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所言:

“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

此所謂文,亦包括講究聲律之詩。

以拙作《成都風土雜詠》為例,“綠萼華開仙欲舉,黃金甲破骨猶香”、“黃喉綠筍紛紛下,玉箸銀叉狠狠拈”,意在五色相宣,“鴛鴦”、“饕餮”,雙聲對雙聲,意在八音協暢。



4

然以上所言,乃聯語之純形式,非關命意,以故而不入當今騷人墨客之法眼。或曰:“聯語當以意勝,餘者不足道也!”此言似頗有理。

頃見吾校《校友通訊•110周年校慶專刊》載賀聯二則:

海納百川,集古今學術精華於斯地;
有容乃大,聚中外青年俊彥而教之。
  
楊帆起航,乘風破浪,承接巴蜀文脈百十載;
傳道授業,教書育人,栽培華夏桃李萬千株。

此即以意勝者,然形式頗有可議處。平仄之舛固不必言,如“楊帆起航”,二四均平,“承接巴蜀文脈百十載”,二四六八均仄,殊失“宮羽相變,低昂互節”之訓。對仗亦多有不倫,如“海納百川”與“有容乃大”、“斯地”與“教之”,除字數相等外,可謂無一處可對。

昔昌黎有言:“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然所指乃古文,非駢文聯語,故不得以為託辭也。

吾校乃百年名校,所倚者蓋所謂“人文底蘊”,然此等聯語刊登於校慶專刊,若流傳海内外,或恐貽笑大方之家,有司其可不慎之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主题
24

252

帖子

0

精华

6069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9481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5
15
发表于 2018-9-22 23:13 | 只看该作者
吾常睹網上、報上、雜誌上有各種對聯征集活動,故知此形式深受吾國黎民百姓之厚愛。可惜所征集之對聯,內容或有可取,形式則多屬不倫,難以體現漢語獨有之形式美

——

都2018年了,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还这样自以为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18 10:23 , Processed in 0.10483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