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触闻集——佛联三千》第十版初稿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主题
126

1289

帖子

15

精华

2176

积分

联都元老

《联都》对联学堂教授(高级班)

Rank: 10Rank: 10

UID
146
经验
21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18 0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触闻集——佛联三千》第十版初稿

后  记

本书名为《触闻集——佛联三千》。其中,触闻二字,取意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触光柔软愿”和“闻名得忍愿”。同时,也含有接触、听闻佛法受益无穷之意。
1996年1月底的一天,作者忽然发心撰写一定数量的佛教对联,希望能成册付梓。至1998年4月,撰成500余副,编成第一稿。此后,又陆续撰写,相继编成700副、800副、900副、1200副、1600副,2200副,2800副,至2014年底,共撰成3200余副,取其大数,编成第九稿,至此,名之为佛联三千,可谓名正言顺。2015年,我把一些重要的佛教经典又浏览阅读一遍,摘录了其中一些重要的经句,据之创作了一些佛教对联,因此,2015年又增加佛联数百副。2016年上半年,又新增佛联近百副。一并编入《触闻集——佛联三千》第十稿。使《触闻集》第十稿佛联达3868副。仍取其大数,名《触闻集——佛联三千》。这样,历时20年的《触闻集》佛联创作将告一段落。当然,以后本人还会有零散的佛联创作。本书之所以名为佛联三千,一则因为佛联三千,书名顺口;二则三千之数,佛教常用,泛指众多;三则也是因缘如此。当然,此三千之数只是取其大数。而且,所谓佛联三千,亦非必定三千,是名三千而已。(另外,此书后面还附带选收一部分本人原创之佛教诗偈。)
本书中3800余副佛教对联,都是作者本人原创,而不是收集已有的佛教对联。这些对联,虽然立意总的来看尚不悖佛理,但限于作者学识浅陋和缺乏修证功夫,因此,所撰对联眼界不宽,说食数宝、堆砌词语者较多,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者甚少,更谈不上真知灼见。不过,依作者之管见:其一、就佛学史而言,本书也许是第一部以对联专集方式撰写的个人佛学著作;就对联史而言,本书也许是第一部以学术著述为内容的个人对联作品集。它尝试将佛教的一些主要内容以对联的形式进行概括,体现了文学与佛学的统一。其二、该书的内容涉及佛教的一些主要方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佛教综述或佛教概要的作用,也许不失为一本佛教入门的辅助读物,乃至可以作为佛教概要的辅助教材。虽然,本书不可能将佛教诸方面的内容包罗无余,但是,鉴于本书佛教对联数量多,内容涉及广,在某个意义上,甚至也可以看作一本佛教小百科全书了。尤其要指出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佛联,是以对联这种精炼的文学形式对佛教经籍以及其他佛教读物中的一些内容精华、格言警句、重要观点等加以概括和编写,其本身就相当于佛教格言。还有少量的集句联和摘句联,更是直接引用佛教经籍。从佛联的内容特点和文学风格看,绝大多数佛联可归于学术联、哲理联、格言联等类型。作者撰写佛联,也主要侧重其义理的阐释和介绍。对联短小精悍的形式,也比较适合将一些佛理提炼成格言。
作者在开始撰写佛教对联时,除了“撰一定数量”这个意向外,并无任何具体的规划。随着对联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划分类别或者归纳专题的问题。对此,需要分几点加以说明:其一、作者撰写佛教对联,并不打算按图索骥式的去刻意形成体系,而主要是依本人平时点滴的知解感悟和阅读中的即兴写作。而且,在利用素材进行对联写作时(比如题佛教人物),既不能不顾联律,也不能为文害意。因此,并不是每个素材都适宜于写成对联,特别在素材太少的情况下,就更不能勉强做作了。其二、佛学浩如烟海,本书不足一蠡。在佛教历史人物方面,本书基本上限于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一部分;在佛教教义方面,本书则更没有什么严格的理论体系可言,不可能也没必要象教科书或词典一样系统严谨的编排。其三、在篇章结构上,本书只分成几个大的篇章和主题,是为了既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其内容,又不至于显得过于杂乱琐碎。在编排上,考虑到对联的形式特征,除了题佛教历史人物的对联是按人物年代的顺序排列,其余对联,均按字数多少(不含标点符号)的顺序来排列。在此,还要说明的是,中篇和下篇的四个分篇,染净因果、诸法实相、修行法门、修证境界,其内容偏重有所不同:染净因果篇,内容多在于因缘果报、轮回解脱等,或染或净或染净对比;诸法实相篇,内容多在于诸法空、无我、无常、寂静等,即诸法之本质、体性、实际等;修行法门篇,内容多在于因地之法门、行门,学修之方法;修证境界篇,内容多在于果地之境界,或境界的高低深浅。但是,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之间本来就没有严格的界限,更不用说各方面佛理本身就互相融通渗透,加之很多对联尤其是上下联之间,其内容本身就不是单一的,因此在编排归类时,具有一定的任意性、选择性和侧重性。还要说明的是,少量对联的联意大体相同,乃至字面上有时只有少许差别,但是,考虑到从对联修辞或联意侧重上,它们皆各有所取,故不忍割弃而一并保留之,非为凑数也。
本书对联数量多、内容广、取材杂。作者本着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不离世间法,以及依法不依人、不以人废言等理念,本着参照补充、兼收并蓄、包容融通的想法,在有的情况下,对一些有争论的人的言论,对一些有争论的书的片段,对一些疑伪经中的只言片语,对附佛外道、其他外道(儒家、道教、基督教等)的观点,乃至对于一些文学作品中的语句,依作者个人判断,只要与佛教的精神实质没有原则性的背离,偶尔也加以引用、借用。因此,本书中有少量对联,严格说应该看成是广义的佛教对联了。
关于书中佛教对联之联题,在人物篇,题佛教人物联都有特定题目。在义理篇和修行篇,除少量对联有特定题目,大都没有题目,亦可概以佛联、佛理联、禅联等名之,则不一一标明了。另外,佛联一般不需要横批,个别情况根据需要,偶有横批。
佛教对联大体上属于学术联,其主题内容的学术性很强。因此,写作与欣赏佛教对联,除了要掌握对联的格律要求以外,还必须对佛教有所了解,包括对佛教历史、佛教人物和佛教教义的了解。为了帮肋一般读者更好地阅读本书,作者在许多对联后面作了必要的注解。这些注解,主要分名词注解和引用注解两大类,一般按书中对联出现的先后顺序加注,有些地方视具体情况,也有重复注解或没有严格按先后顺序注解的。所附注解只是针对佛联中的一部分名相和内容的解释及出处,难免有所遗漏。为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在后面增加一个“部分名词术语索引”及“佛教历史人物年代索引”。
本书注解部分所用参考资料,一部分是有关的佛教典籍或有关的书籍、文章等, 一部分是佛教工具书和电子辞典。前期的参考工具书,主要是手头几本佛教辞典:慈怡主编的《佛光大辞典》、丁福保编著的《佛学大词典》、吴汝钧编著的《佛教大辞典》、陈兵编著的《新编佛教辞典》等。后期的注解资料和工具书,则基本上得益于网络搜索以及《佛学电子辞典》fodict.exe等。在此一并致谢!尤其是利用电子词典和网络搜索这些新工具,使得后期撰写的佛联在注释上比较完整详细,也补充了前期撰写的佛联在注释上的一些空白。另外,除了极个别注解是作者本人所作,或有所综合改编。书中注解一般都是直接引用现成的。
本书在内容方面,有两个方面的错谬也许在所难免,一是在原创佛联时,作者知见修学不够,个别观点上也许有不尽符合佛理之处;一是在进行注解时,作者掌握的资料有限,难以全部保证细致准确,难免存在纰漏之处。总之,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肖大志

1998年4月第一稿500副
2000年5月第二稿700副
2002年3月第三稿800副
2003年6月第四稿900副
2004年5月第五稿1200副
2007年6月第六稿1600副
2011年4月第七稿2200副
2014年5月第八稿2800副
2015年1月第九稿3200副
2016年6月第十稿3868副



(封底)
佛学史上,第一部以对联专集方式撰写的个人佛学著作;
对联史上,第一部以佛学著述为内容的个人对联作品集;
本书体现了佛学与文学的统一;
可以看作一本佛教小百科全书;
可以作为佛教入门的辅助读物;
可以作为佛教概要的辅助教材。



作者简介:肖大志,网名达之(達之),男,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曾为湖南省对联学会会员、邵阳市对联学会副会长、佛山市对联学会理事。现为中国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对联学会会员、佛山市对联学会会员。1994年撰联参加“魏源杯”全国征诗征联大奖赛,获三等奖。著有原创对联集《触闻集——佛联三千》。曾有《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对联分类之我见》《关于马蹄韵和联谱之说》《论对联的自对手法及各种自对句式》等对联理论论文,分别在《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中国楹联报》《对联文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等报刊发表。


第十版联集全文请见附件TXT文件



欢迎光临達之的博客
http://blog.kdnet.net/boke.asp?xdz123.showchannel.0.html
包括社会批评类杂文、佛学文章、佛教对联 、对联作品与对联理论文章、新诗、格律诗词、哲理随笔、杂感体验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4-20 21:10 , Processed in 0.0861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