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廣州風情》【作者:梁健】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10 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廣州風情》
  這個系列不知不覺已寫了六十聯,是我始料不到的,原來以為寫二十來聯玩玩就收手,誰知還可以寫下去……
  開始沒加註,因為這些大都是我非常熟悉的物事(以後會寫我聽來的舊事),但發帖以後有好幾個網友問過我幾個不同的問題,才知道對這些朋友來說,很多東西若不加以解釋,對於外地人,就如同“一嚿雲”(不知所云)般的“朦查查”,而且這裏描述的一些東西,也有可能作為史料的參考被保留下來,那注釋一下就很有必要的了。
  這個聯集中的許多對句使用了粵方言,是我的一個嘗試。
  希望各位看官能提寶貴意見。
是為序。
                               2006.
01.一德路
修身養性明明德;
接二連三步步行。
【註】一德路:在珠江北岸邊,東起海珠廣場,西接人民南路,廣州有名的天主教堂“石室(聖心堂)”就在這條路上。
02.二沙島
原來豪宅沙洲建;
要識盛名弱水浮。
【註】二沙島:原來是珠江上的沙洲,現在是廣州的豪宅區。
03.三元宮
往日誰人稱道長;
而今哪個識仙翁。
【註】三元宮:道教在廣州最重要的觀宇之一,在越秀山南麓的應元路,到三元宮求支好簽,以前是廣州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若問這些來求簽的人,對這裏歷史上出現的許多道教傑出人物的故事,能說出個子午卯酉來的,可能寥寥無幾。
04.四牌樓
當年解放開新宇;
今日飛騰換舊顔。
【註】四牌樓:在現在的解放南路,當年解放軍入城就是沿著解放路長驅直進的,這裏的四座牌樓好像是擴路的原因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被拆除了。
05.五山
南國書香地;
天河電腦街。
【註】五山:在天河區,附近有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和廣東民族學院等高等學府,也有眾多的電腦城和天河科技街。
06.六榕寺
花塔閑看千載事;
菩提頓悟一周天。
【註】六榕寺:廣州最著名的佛教叢林,因蘇東坡而出名;花塔:廣州市民俗稱六榕寺的佛塔,相對於伊斯蘭教懐聖光孝寺的光塔而言。道教有“三元宮”,而佛教則有“六榕寺”,剛好也能湊成一個對子。
07.七株榕
古巷花基連綠蔭;
校園學子樂詩書。
【註】七株榕:街名,在鄰近觀綠路的海珠中路與詩書路之間。
08.八旗二馬路
家電布匹連海印;
和風夏夜賞江灣。
【註】八旗二馬路:在東堤內,東起東沙角,西至北京南路附近,附近有天字碼頭、南關、江灣酒店、海印家電布匹批發市場及海印橋等。
09.九曲巷
抹角轉彎時勢變;
日新月異坦途開。
【註】在解放南路附近,巷因多彎曲而得名。
10.十香園
標誌中華新畫派;
誕生南嶺大宗師。
【註】十香園:嶺南畫派鼻祖居廉、居巢的故居,在海珠區江南西路附近的瑤臺隔山村。
11.雞公欖
袋袋糖膠醃欖果;
聲聲嗩呐學雞啼。
12.雲吞面擔
半盞油燈,滿江月影;
全家衣食,一擔雲吞。
【註】早年的雲吞面都是傍晚在沿街挑賣而不是開店的,用如今的角度看,全部是“走鬼”。
13.箍盆
嵌均勻無縫防漏水;
求密實陰力緊敲椎。
【註】上街的木匠,也是挑擔沿街叫賣的行檔。當年家用的盆桶大都用杉木做,拼板用竹釘,不能大力敲,只能用陰力連敲。叫賣聲為“整木,箍盆”。整:修整的意思(下同)。
14.補鑊
趕雨趕風,騎樓底乘涼忙擦汗;
焊銅焊錫,街巷中卸擔趁開爐。
【註】也是挑擔沿街叫賣的行檔,鑊指生鐵鍋。叫賣聲一般喊焊銅焊錫”或“補鑊好嚟啦,補鑊趁開爐”。當聽到銲銅銲錫——”的叫賣聲時,调皮的小孩會跟在後面起哄般續句“……補爛鑊”,然後哄笑著四散。
15.整木屐
鋸鑿刨釘鬥木嚟,手頭忙擺弄;
踢哩嗒喇歸家去,足下自逍遙。
【註】鬥木:木工幹活。嚟:方言,來。“踢哩嗒喇”,穿著木屐走在青石板路上的響聲。這一對是用方言寫的。
16.私夥局
傾情一曲同聲氣;
寄興八音共唱酬。
【註】私夥局:廣州民間粵曲發燒友的結社,一般在其中一個社員的家中的客廳,他們常在這裏聚會以學習、研討、交流、娛樂等。
17.紮獅子
且紮且糊邊上彩;
可圈可點便開光。
【註】紮獅子:最後一檔好像是在河南(海珠區)同福西路的廣州市第三十三中學對面,以前也見他們兼做死人燈籠和花圈的。紮獅子一般是先用竹篾紮好架子,然後在上面糊濕棉紙,一層乾了再糊一層,並逐漸造型,最後上漆。開光:獅子開光是用毛筆醮朱砂水塗紅新獅子的雙眼,動作一般是點上去或打圈圈。
18.食田螺
手起難停,長氣悠悠嘬、嘬、嘬;
死唔願出?牙籤密密挑、挑、挑。
【註】在炒制前不太新鮮的田螺,一般不易將肉粒嘬出而要用牙籤挑。
19.板車搬運工
貨品滿裝雖苦力;
紙牌一派最開心。
【註】板車搬運工:就是被蔑稱為“咕哩”的市二運的拉大板車的工人,分散在市區各地,一大早回隊裏接受派工領任務,一般中午就運好了,吃完午飯就在樹蔭下聚在一起打撲克牌,那些年沒多餘的錢也不敢賭博,祇是輸了的耳朵、下巴罰夾衣夾,那時見他們是最快樂的時刻了;派:發牌。這一對是用方言寫的。
20.閹騸者
絕後我來施術;
開腔你莫叫冤!
【註】閹騸者:以前沿街叫嚷幫人閹騸三鳥、豬貓狗等家畜的人,也不是獸醫。叫賣聲就是“騸雞”。本聯雙關。
21.撈紅蟲
鐵線拗攣全靠刮;
泥塘縱臭不妨蹉。
【註】紅蟲:金魚或熱帶魚飼料的一種,生長在臭水溝或水生菜田裏;工具是把一根兩尺長的鐵線的一端約10多釐米彎成7字形,沿著一團團的紅蟲輕拉即可附在鐵線上;一個下午的勞動可夠一缸魚一個星期吃的了。另一種魚食是菜田裏的水螆,用小網兜就可以撈很多的。拗:用力使彎曲;攣、孿弓:彎曲(不直);蹉:有意或無意之間(通常是下意識地)腳就踩了下去。這一對是用方言寫的。
22.趟櫳門
不擋門前風水;
閑看檻外春秋。
【註】趟櫳:廣州的風水門,高級的用坤甸木、柚木等南洋木材做,普通的用本地的杉木、雜木等做。
23.上茶樓
掗凳霸臺,揚起張單邀點菜;
呼朋喚友,戙高只腳歎盅茶。
【註】掗:占住;霸臺:一個人早到,將全張桌面上蓋下的茶杯都翻起來,每杯都倒點茶水在裏面,表示已有人開了茶位,就將整桌都“霸住”了。揚起張單:手舉帳單招呼企堂(夥計)來寫菜;戙高只腳:戙(豎)起一只腳踩在椅面上的坐姿,這姿勢市井味濃濃的。這一對是用方言寫的。
24.整喼紙槍
橡筋彈殼隨心拼;
木柄銅絲巧手裝。
【註】喼紙:俗稱“啪啪紙”;打喼紙的小手槍(用木頭鑲嵌子彈殼造)是男孩子的至愛,愛冒險的更喜歡玩由喼紙引發打出爆竹的槍。當年男孩的玩具幾乎都是靠自己雙手、再加簡單的工具(如小刀、錐子等)做出來的。可以說,那時孩子們的玩具沒有兩件是相同的。
25.鬥蟀子
猛蟲熏烈酒;
好引紮貓須。
【註】蟀子:即蟋蟀。聽說鬥前噴過汾酒的蟋蟀在微醉下特好鬥;而用貓、鼠的鬍子做引子,蟋蟀也特別易逗引。這一對是用方言寫的。
26.匍匿匿(兒童遊戲)
猜輸匍下連念咒;
想法哩埋唔現身。
【註】匍:兩手交疊,將頭埋在手肘上,表示沒有偷看。匿(讀如“哩”音)、匿埋:躲起來的意思;近似的遊戲還有“刀槍”、"點指兵兵"等;一般是一群男女孩子混合玩,大家猜“程尋”(讀音,又叫“包剪揼”,即“石頭剪子布”),輸到最後的一個就去“匍”,就是人靠在牆壁或大樹雙手交疊,頭眼埋在上面,不得偷看,口中大聲念念有詞(約二十秒鐘),讓其他人先行躲藏起來(就是“匿”),再由他四處找、逐個找出來,找不齊就要罰再匍”一次,直到把全部人找出來為止。如果找齊人,那他是當然的勝方,被找出的全部人就要猜包剪揼”,輸到最後的一個就要去“匍”。這一對是用方言寫的。
27.“起屋入夥”(兒童遊戲)
騰挪跳躍猜包剪;
大廈高樓起畫圖。
【註】一種“蓋房子”的遊戲,猜贏一次可畫一筆,每走到自己已建好“房子”的一格就不用單腳跳,可以雙腳著地休息,直到所有格子建滿“房子”為最後勝利。
28.鎅紙鳶(廣式風箏)
調蛋白舂玻璃忙蠟線;
擂梅花操線架趁食風。
【註】鎅:切割。線架:即大線碌,也是用竹篾、木餅等自製的。這一對是用方言寫的。
29.紮腳婦女
化妝半日姿姿整;
舉步輕搖晃晃悠。
【註】紮腳的婦人我印象中只有兩個,記憶最深的是住在我家樓下的一個:在我童年時代的這個七、八十歲的老街坊,她是個無依無靠的五保戶。她的一雙腳在幼年曾經紮過又放了,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人人都叫她做“紮仔妗”,一年到晚都穿襪子,據說不願被人看到;但有一次我幫她提熱水洗腳,終於見到她脫襪子後的一雙佈滿摺縐(俗稱“巢皮”)而且嚴重變形的腳。天哪,難看極了!看得我幾乎作嘔。怪不得她不願被人看見了。
30.整電燈水喉
上門若找原因,全靠估;
應變多憑經驗,要睇人。
【註】靠估:憑判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上街維修家庭裏極簡單的水電設施的人,全都憑真本事食飯,本身應該沒有什麼“資格證”、“上崗證”之類的東東,而且他們收費的標準也不嚴格,有時甚至順口開河。當年家庭的電路雖簡單,但使用時間不長,一來對電不熟悉,二來懂的人不多,對“電”存有畏懼心理。當年有個街坊就是幹這的。一般吆喝:“修整電燈水喉”。
以下五色——
31.紅山煤店
可悲今日,長街缺公德;
猶記當年,小店兩勞模。
【註】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廣州的一間小小賣煤店竟出了兩個勞動模範,真不簡單!
32.黃花崗
碧血同澆南嶺柏;
黃花長伴黨人碑。
33.藍色快線
他日新潮靡嶺表;
而今廣廈起江南。
【註】藍色快線:在江南大道中市二宮地鐵站上蓋。沒有什麼特別,只沾了個“藍”字的光——廣州帶有“藍”字打開頭的地名我好像在記憶中尚無第二個。
34.白鵝潭
今日天鵝終展翅;
何時蕭養再回頭?
【註】黃蕭養在白鵝潭過渡、以及海珠石的故事在當年的廣州可謂家喻戶曉,但若問現在的小孩,可有幾個說得出?
35.黑山
馬路交連鐵路;
黑山訛變克山。
【註】我總覺得“克山”這個地名,似系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由“黑山”被人“簡化”成的(粵語“克”和“黑”同音)。若是的話,地名委員會是否應正名才是呢。]
以下五方——
36.東山湖
九曲柳堤溶曉月;
三春花徑醉遊人。
【註】東湖公園最著名的景觀是九曲橋。
37.南方大廈
昔日進城稱首選;
而今隔岸憶秋風。
【註】南方大廈:六、七十年代南國首屈一指的大型商廈,全國“十大”之一,僅次於北京“王府井”和上海“一百”。我老爸當年在南方大廈幹了一輩子。當年物質不豐裕,四鄉的人進“省城”,哪里不去都可以,但必定要來逛一逛,甚至買點什麼工業品回鄉。因此,每天早上九點開門,門一卷起,伴著“步步高”的音樂,人即蜂湧跑進去;晚上九點,又聽著“彩雲追月”,依依不捨地離開(1973年剛中學畢業在家待分配工作,我在日用部做了一個多月的“八路軍”——即每天工資八角錢的臨時工,深有體會)。舊日南方大廈商場只有舊樓的一至四層(四樓是辦公室及飯堂、職工子女托兒所),五、六樓好像是市百貨公司的針織批,七、八樓是旅業,九樓是酒樓(七至九樓合稱“南方大廈酒店”)。旁邊的新樓和地下商場等是後來陸續建加的。今日南方大廈,再無昔日的輝煌!
38.西場
有街長臥軌;
無日不塞車。
【註】隨著老城區的工廠陸續遷走、附近煤場撤離,現在的路軌已經沒有火車經過了,但這裏依然是全市最塞車的黑點路段。
39.北站
高速路邊多黑手;
立交橋下有陽光?
【註】位於三元里大道,北環高速下面的城鄉結合部。近幾年經過治安綜合治理已有了好轉,老百姓祇希望能長治久安。
40.中央公園
變遷縮寫新華夏;
思憶長留老廣州。
【註】舊廣州市中軸線的中心,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被改名為人民公園並沿用至今,但老廣州人仍習慣用最初起名時的叫法,稱之為中央公園。
41.倒夜香
巡行鐵甲隆隆響;
涮洗金罈濁濁風。
【註】舊城區的老住宅基本沒有廁所,每隔一晚,家家戶戶就將金塔(一般是陶製的馬桶,與鄉下墳地裝骨灰的“金塔”相似,故此虐稱之)放在家門前,讓鐵甲車過來倒糞便,是當年的著名“街景”之一,市民們雅稱之為“倒夜香”。此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仍有。
42.拉麵
彈盡人間美女;
挑開眼下嬌容。
【註】拉面也稱作“拉臉皮”,當年街邊常見。這個說的並不是聞名全國的蘭州“拉麵”。
43. 三輪車夫
爛路斜坡全力踩;
老陽驟雨一身當。
【註】與市二運的人力大板車夫不同,踩三輪車的一般是街道服務站掛單的個體勞動者。
44.老家的井
夏涼消暑熱;
冬暖禦寒風。
【註】我老家的水井是附近幾條街的所有井之中最清甜的。
45.東秀湖邊觀晨練
輕煙鑲倩影;
紅扇舞清波。
【註】東秀湖:越秀山東麓的人工湖,在小北路小北花圈附近。
從這個開始一連5個,謂之“黃”、“賭”、“毒”、“當”、“兌”!是上一輩的老人說給我聽的,描寫的是舊廣州的陰暗面——
46.花艇
交易在船頭,兩毫猶找四;
風情溶夜色,一笑便除衫。
【註】據說解放前廣州低級的花艇多在東堤,俗稱“炮艇”(——打完炮就走人,類似香港人形容的“速食”),也謔稱“兩毫找四”,即一次性交易給個雙毫(當年的一種錢幣)還有四個仙(即四分錢)找零。衫、三諧音借對。
47.賭場
骰隱玄機,局中設局;
牌翻黑幕,天外有天。
【註】我外公在日寇侵華、廣州淪陷前去了澳門,據說與傅老榕是好朋友,以前聽長輩們說過不少澳門賭場的軼聞,他們曾繪聲繪色地講述當年葉漢就憑“聽骰”的絕技被封“賭王”的故事。95年有次到澳門,在葡京(娛樂城,即賭塲)見有連開十四個“大”,回頭説與舅舅聽,他笑我:“傻仔!俗語講‘十賭九騙’,在賭塲有甚麽事是不可能的!”
48.大煙鬼
直竹橫牀,吞雲吐霧;
形銷骨立,擺柳搖風。
【註】直竹:煙槍;橫牀:橫著躺在炕牀上。看過電影《林則徐》的人對此應有印象。
49.典當行
明揼硬敲,隨心出價;
生欺熟食,任你叫天!
【註】揼:捶(粵方言),引申為欺壓;敲:敲詐;生欺:專門欺負面生的人;熟食:不熟不吃,俗語有云:“黃皮樹鷯哥——唔熟唔食(不熟不吃)。”
50.剃刀門楣
往來循例抽三點;
出入留神刮一刀。
【註】剃刀門楣;即黑市匯兌檔,每次交易都要循例被收手續費,形容就如門楣上有把剃頭刀,出、入都要刮一刮。
51.賣唱盲妹
彈評世道;
曲訴天公。
【註】彈:①彈唱,②諷刺;曲:①歌曲,②婉轉。上世紀六十年代前期還偶有見過沿街賣唱粵曲的盲妹。本聯首字相關。
52.南乳肉
街頭傳策杖;
紙角溢甘香。
【註】南乳花生:可形容為“廣州的茴香豆”。賣南乳花生的,一般是盲人,斜挎個布包,有時有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攙扶著。叫賣的“南乳肉”通常用撕開的舊報紙或雞皮紙折個紙角仔來包,當年傍晚聽到“篤”、“篤”、“篤”的竹杖聲,即使不叫賣,也知道是盲公過街賣南乳肉的了。吆喝聲就是“南乳肉”或“甘香酥脆嘅南乳肉”。
53.荔灣艇仔粥
驟來艇尾人嬌,麗影留餘韻;
但見埗頭粥滾,月光溢淡香。
【註】典型的粥艇在沙基涌(今六二三路)、西濠口(今西堤)一帶;埗頭:有石級的小碼頭;滾,水開。討生活者多是狀似夫妻檔或父女倆的老男與少女。
54.文化公園(雙鉤格)
文娛開化;
公眾樂園。
【註】文化公園:在廣州老城區荔灣區的老西關南面,位於南起西濠二馬路、北至杉木欄路,東臨人民南路、西達今日的康王南路(以前這一段叫鎮安路)。
55.聯防
當道佈欄柵,居民設險;
護身攜棍棒,丁壯執勤。
【註】據說是為了“打勞改逃犯”而搞的街巷聯防,這個聯寫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的舊事。
56.農村分校
炎夏農忙,插秧打穀挑燈戰;
隆冬基建,起屋搓磚戴月歸。
【註】學生去農村體驗生活,我覺得這其實也是一件好事。這個聯寫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到七十年代初期的舊事。
57.珠江河上的釣蝦小艇
收放千尋線;
浮沉一盞燈。
58.革命文藝
馳名三戰,每連場海岸風雷,電影輪流放;
樣板八篇,乃移植京腔粵劇,機團組織看。
【註】三戰:《地道戰》、《地雷戰》和《南征北戰》,幾乎所有電影院都只放這三部“大片”;《海岸風雷》:當時唯一的一部進口電影片,出產國是阿爾巴尼亞。這個聯寫的也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的舊事。
59.媒婆
葵扇招搖,生風潑火;
紅唇飛舞,快嘴利刀。
【註】葵扇可是媒婆手中的標配武器呢。這一對是用方言寫的。
60.督卒(暗語也稱為“較腳”)
攀火龍撲網沖關,驚心反介;
賒水腳投親靠友,有幸過嚟。
【註】因當年許多人偷渡去港澳,才有這“督卒”一詞,恰如象棋的卒子,一督過河便永不回頭;督:有推進的意思,督卒即下棋的拱卒”。火龍:暗語,指火車;反介:已成為明人都懂的“暗語”,即指被抓住後遣返原戶口所在地;水腳:路費,有的人過到對面後被人“收留”勒索,只好打電話給香港的親友帶錢“贖人”。這個聯寫的也可算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這十多年的舊事。這一對是用方言寫的。
各位再會,多謝觀賞。
希望不是落幕,僅是暫告一段落,“老廣州風情”的邊憶邊寫還將會繼續……
(2018年初修订版)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4-23 22:11 , Processed in 0.0878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