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晓梅评联】第2期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9 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2
锦江亭联
第一层三副
一江绿水流春韵;
满目青山簇锦亭。
一座锦山,一江绿水,八音歌胜地;
几分明月,几缕清风,四季伴游人。
一江绿水,两岸风光,三沿宝地,四季丹青收眼底;
十里长街,百年银杏,千朵杜鹃,万言诗赋蕴毫端。
第二层两副
信步登亭,丽日晴云舒画卷;
畅怀揽胜,青山绿水润文章。
联山联水联天地;
通北通南通古今。
第三层三副
边城放眼金帛锦;
故国登高日月明。
一亭花月留春地;
四季霓虹不夜天。
千里春光银杏雨;
一城秀色杜鹃风。
【鉴赏】
锦江亭位于锦江山上。锦江山,原名镇江山,1905年始建公园,“在县西南二里,纵列南北,地势高爽,山腹地九万余坪。日本满铁会社投资设公园于此。种树满山,为中外人士遨游之所。”(《安东县志·卷一·疆域志》)有“东北八景之首”之美誉,南距鸭绿江岸1.8公里。于此登高远眺,可以鸟瞰丹东市和朝鲜新义州市的全貌。
锦江亭始建于公元一九三二年,初名东天阁,名源或阿倍仲麻吕《望乡》诗“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句。“公元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更其名为镇江亭;一九六五年重新修建后更为现名。”(《锦江亭》2002年9月碑记)1966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丹东,加高为二层,后丹东人惯称其“二节凉亭”。2002年中国联通丹东分公司出资重建,重建后亭高三层,共17.5米,是六角攒尖的典型民族建筑样式。
根据丹东联家、书家口述及时任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栾德君、辽宁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孙德孚等相关人士文字记载,重修后,丹东联通公司、丹东市建委、丹东市楹联家协会曾联合发起“征集锦江亭楹联”活动,最终从数百副应征稿件中选择并书写八副悬挂于亭上。但笔者2018年3月前往调研时亭联已杳然无踪。民间传说,因对联刻于木板,多为名家所书,或为嗜者窃之私藏。
第一层第一副,正门联,“一江绿水流春韵;满目青山簇锦亭。”由丹东市第一中学教师刘红文撰,丹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史成俊书写。联家似乎是以航拍俯瞰视角来勾画场景,一江一山相对出,把丹东人的“江山”概念即鸭绿江、锦江山带入,意境较为清新阔朗。同时以一“流”一“簇”给予动感活开画面。联句表意畅达,且将“锦江亭”三字不规则嵌入,颇费匠心。不过窃以为,因亭名已在,联中不嵌或更妥。
第一层第二副,“一座锦山,一江绿水,八音歌胜地;几分明月,几缕清风,四季伴游人。”由丹东市委党校副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姚善同撰联,翰林书道馆馆长书法家养云书写。联中六分句全部动用数词,“一”、“几”重用,亦见风味。“锦山”、“绿水”写出丹东地域特色,而“明月”、“清风”似乎并无特点,但在后来雾霾四起的语境下则显得不同了,丹东空气质量一直保持良好,着实令别城人艳羡,可谓“清”、“明”不易得。“歌胜地”、“伴游人”写出丹东美誉声名。此联能够表现丹东地域特点,且韵律和谐,形式优美,不足在“伴游人”等语用致联失于过白。
第一层第三副,“一江绿水,两岸风光,三沿宝地,四季丹青收眼底;十里长街,百年银杏,千朵杜鹃,万言诗赋蕴毫端。”此联撰者落款为孙东平(但笔者多方查访暂未得到更多信息,恳请有知情者提供联系方式),由丹东市书法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韩泽恩所书。联中“一江”即鸭绿江,“两岸”即中朝两国,“三沿”则指丹东是沿边、沿江、沿海城市。此联佳处:一为巧用数词,上联连用“一、两、三、四”,下联连用“十、百、千、万”,不露痕迹,嵌入自然,读来畅快;二为结构有致,上下联皆为前三分句以景铺列,第四分句总括融情。
也因之不足,上下联同类平铺,毫无二致,缺少写作角度的变化,易使人读感索然。再则“风光”或宜理解为并列结构,与“银杏”、“绿水”等偏正结构者皆非工整属对。另外丹东是中国三大杜鹃生产基地之一,杜鹃一度被认作市花,春天一来,开得漫山遍野,依据作者表达意图,量词“朵”字在此处表现力弱了。
联中“一江”、“两岸”、“三沿”、“银杏”、“杜鹃”皆为丹东所特有,其铺陈使对联整体确有十足的丹东地域特色,完全不宜于别处。堪赞。
第二层第一副,“信步登亭,丽日晴云舒画卷;常怀揽胜,青山绿水润文章。”联由丹东城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单炳秀撰,丹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丛秀云书。人须登上盘旋木梯,至第二层亭,因此以“信步登亭”入,颇为恰切。一上二层,凭阑舒望好天气,诚然千里如画,而所望之鸭绿江、江桥、虎山以及朝邦风景可堪为“胜”,文人至此,也诚然可滋润文襟文气。此联写作以文人视角襟纳,抛却细节描摹,注重抒写主观情怀,可想文人于兹意气临风之态,意境颇为疏阔清旷。倘无一层诸联有关本土事之铺垫,此亭若仅此一联则或显寡淡单薄,因有一层铺垫,此联在此清朗倒颇为合宜,似馔玉之后须些清汤。
第二层第二副,“联山联水联天地;通北通南通古今。”此联由原丹东市文联主席时初任丹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中兴撰,丹东电视台美术编辑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彬香书写。2002年锦江亭由中国联通丹东分公司出资进行重建并征集楹联,此联即为记联通公司功德而撰写。其堪称嘉联:
第一,从内容表达上看,上联横向写天地,下联纵向写古今,如此经纬交错,彰显联通纵横广远的特性,且能与锦江亭的山亭特点相契合。乍看写山亭,登亭揽胜,自然衔联山水天地,自然会有沟通上下古今之想。然而联通公司的性质莫不与之相契合,于是观此即彼,两者兼顾,非高手不能为之。倘求瑕疵,或“南”“北”若更以与“古今”之意相谐者更好罢。
第二,从创作手法上来看,此联巧妙使用复字修辞,使联不俗。复字也称复辞、重言修辞,即上联(或出句)重复使用某个字,下联(或对句)在相同位置重复使用另外一个字的。传统名联善使用复字以得奇趣,如“水底日为天上日,眼中人是面前人”(寇准、杨艺对),三七位重字。又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四五九同位复字“容”、“笑”。其间规则复字,使联语开新境,不寻常。联通此联复字在一三五位,其一,三次连续重复使用“联”、“通”二字,毫无斧凿之痕,可称浑然高妙,读来顿生趣味。其二,“联”、“通”三次重复,起加重强调主旨之用,似三次呼告,诚可谓匠心独运。
此联之后一直被联通公司使用至今,效应可鉴品质。
第三层第一副,“边城放眼金帛锦,故国登高日月明。”由全国著名楹联家辽宁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孙德孚撰,丹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辛斌书。联句抒写亭上所观,先言其开阔,可放眼锦绣;再言其高,更近日月之光。然联意在此又不在此,玩味可得汉字之趣。此为析字联,为先拆后合式。上联“金帛”合则为“锦”,下联“日月”合则为“明”。此联工稳,融状景与析字完美一体,人于顶层山亭,饱览风色之余,玩味联趣,亦颇可得乐。
第三层第二副,“一亭花月留春地;四季霓虹不夜天。”联由时任丹东市楹联家协会主席陈凤翔所撰,全国著名书法家丹东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孙勇书写。一读此联顿有花月满亭人独立的意境摇曳而来,清幽而芬芳,而镜头推移,推出背景,那是浮如幻海的满城霓虹,此为意境联,唯美,颇合作者陈老师的儒生浪漫性情。联之视角在亭上,在人之眼。就此联本身来说,其所描摹符合城市公园山亭特点,当然也几乎符合所有城市公园山亭特点,可以区别城市公园山亭与其他,却不区别锦江山亭与其他。不过因有一二层楹联铺垫,如此倒也使整个亭联布置显得利落不冗。
第三层第三副,“千里春光银杏雨;一城秀色杜鹃风。”联由丹东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时任丹东银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圣辉撰、丹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魏家春书。联句拈出丹东市树银杏、丹东市花杜鹃,提炼了丹东的秋与春,以写边城特色。联非实际临亭视角,皆为作者想象概括。虽非在场的情景描写,却也可引发游人念想那飘落纷飞疑是雨的银杏乱零满街的金色时光,以及遍野杜鹃烂漫的春日融融的曼妙场景。然或失之于平。
读惯名楼名联,寻常读不能触动心地收服眼眸的联,不免就会生些怅惘。今通读锦江亭2002年联,其间不乏佳处妙点,算得之矣。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4-26 15:39 , Processed in 0.0739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