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孙逐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1
发表于 2008-1-25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今日之报刊,谈不上有理论指导,仅以奇论越多越好。
此等津津有味,乃联界之大观。</FONT>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2
发表于 2008-2-7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湖南孙则鸣</I>在2008-2-5 22:19:19的发言:</B>

<P><FONT size=5>陈教授在文章里面有很多常识性错误,除了大家列举的,还有不少,例如词性和词类的区别,词本位和句本位……陈教授解释的词本位和句本位,不过是闹笑话而已。</FONT></P>
<P><FONT size=5>时近年关,比较忙。等空暇一点,再写点帖子分析分析。</FONT></P></DIV>

<FONT size=7><b><EM>五十步笑一百步</EM></b></FONT>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3
发表于 2008-2-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把“词性一致”作为对仗的语法基本特征,而判断“词性”是否一致,首先就得设定判别词性的统一标准;不然,词性的判断就无从说起。
  吕香云教授在《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里指出:“传统语法分析中的一个主要缺点是缺乏明确而一贯的原则。为此在语法分析中造成大量的歧义,建国以来几次重大的有关语法问题的争论,都是与这一点有关的。”为此,吕香云教授提出了语法分析的三大原则,首当其冲的就是“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语法分析中所使用的语法标准要一贯到底,分析程序也要一贯到底。”〔注10〕
  “一贯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辨析词性的时候,必须采用同一种语法体系,不能采用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语法体系,尤其是决不能把相互矛盾语法体系混合着使用。
  王力不是不知道“一贯性原则”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就是王力题的词。然而在此问题上他著作中是有疏漏的。
--------------------------------
这是一段倒腾概念的胡扯。

<P><FONT size=3>关于语法系统,下面的基本知识也当了解。“语法”作为一个术语,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即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也叫语法体系),如“说话、写文章要合乎语法”中的“语法”,就是指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即指的是语法规则本身;二是指研究、描写语言结构规律的语法学说或语法著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即语法学体系,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的科学。语法学也简称为语法。一种语言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但是语法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搜集材料的范围、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可能完全一致,于是对同一语言事实就会出现不同看法。语法学体系就是语法学家根据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所作出的描写,是语法学家对语法现象的观点及其根据这些观点所作出的一切阐述,它是个人或数人科学研究的成果。所以对客观存在的一个语法系统,不同的语法学家、不同的语法著作讲的会很不一样。所谓“语法体系分歧”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在科学研究中,对客观存在的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和说法,这种分歧是难免的。语法学说的分歧,在深入广泛讨论与争辩的过程中会逐步趋于统一。语法体系的分歧,从学术研究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好事,但对教学却是不利的。为解决学校语法教学的问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年代由全国语言学家们通过广泛、热烈的讨论,产生了《暂拟系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4</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月又制定并公布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这些可以说是许多语法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摘录冯志纯《现代汉语》)</FONT>
<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既然从学术研究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好事,所以语法界从未听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XX</FONT>误导了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XX</FONT>糊弄了谁。”而今国粹论坛出现“王力误导了大家,王力糊弄了大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之说,个人认为是一种无知说法,并带有为自己捣腾的概念出笼,使用了攻击手段。</FONT></P>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4
发表于 2008-2-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5>王力不是不知道“一贯性原则”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就是王力题的词。然而在此问题上他著作中是有疏漏的。
孙老师另一段原话:
金先生说得很透彻,王力先生为了教学的需要,自然要归纳适合教学需要的语法体系,以保证语法分析的“一贯性原则”,不至于自相矛盾。
这是两段矛盾的话!
----------------
王力使用的是自已的语法系统!
王力在晚年申明过:他并未放弃自己的语法系统。
我不反对并支持使用其语法系统研究律诗和对联。但反对无知者攻击王力!</FONT>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5
发表于 2008-2-8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d52b2b size=5>如果只采用一套语法体系来分析词性,当然遵循了“一贯性原则”。比如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和《古代汉语》里面具体的词性分析,是采用马建忠的词本位语法体系分法,这样作,的确是遵循了一贯性原则。</FONT></P><P><FONT size=5>--------</FONT></P><P><FONT size=5>实际情况并不是孙老师所说,</FONT><FONT size=5>而是:</FONT></P><P><FONT size=5>一、</FONT><FONT size=5>王力在《汉语诗律学》说的是:本书里所用语法上的术语,多依照著者另一书《中国现代语法》。</FONT></P><P><FONT size=5>二、</FONT><FONT size=5>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学参考意见:</FONT></P><P><FONT size=5>(4)关于语法的教学问题</FONT></P><P><FONT size=5>有的同志批评说,本书的语法讲得太零碎,不全面,不系统。希望我们讲得更详细些。</FONT></P><P><FONT size=5>这也是教授法的问题。我们把古汉语的语法讲得比较简单,是假定学生先字学习了现代汉语语法。古今语法差别不大,古今相同语法不必再讲……。</FONT></P><P><FONT size=5>(5)</FONT><FONT size=5>关于语法</FONT><FONT size=5>体系问题</FONT></P><P><FONT size=5>有的同志认为,本书讲语法时,应该采用中学课本的暂拟语法系统。特别是师范学院,在</FONT><FONT size=5>别的课程中用的是暂拟语法系统。在古代汉语这一课程中用的是另一语法体系,非常不便。</FONT></P><P><FONT size=5>我们认为,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不用王力的语法体系,是说不过去的。况且本书涉及的语法体系(如以“之”为介语,“所”字为代词)并不是王力自己的语法体系,而是马建忠以及许多语法学家的语法体系。讲课教师如果认为不合适,可以改用暂拟语法系统或其它语法体系。在语法问题上,应提倡百家争鸣。</FONT></P><P><FONT size=5>三、</FONT><FONT size=5>在这本书中,王力注:……我在这里声明一句,</FONT><FONT size=5>我没有放弃我的语法系统。</FONT></P><P><FONT size=5>以上三点,第一是教授法问题,第二是提倡百家争鸣,第三是王力没有放弃我的语法系统。</FONT></P><P><FONT size=5>孙老师的</FONT><FONT size=5>“</FONT><FONT size=5>失误一说”是</FONT><FONT size=5>没有道理的。</FONT><FONT size=5><FONT color=#bb5c44>“王力先</FONT></FONT><FONT size=5><FONT color=#d52b2b>生在《汉语诗律学》和《古代汉语》里面具体的词性分析,是采用马建忠的词本位语法体系分法”</FONT><FONT color=#000000>不知是何道理。</FONT></FONT></P><P><FONT size=5>孙老师完全可以自已选用一套体系,我们期待!但最好不要无中生有的攻击王力。</FONT></P><P><FONT size=5></FONT></P>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6
发表于 2008-2-8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P>如果只采用一套语法体系来分析词性,当然遵循了“一贯性原则”。比如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和《古代汉语》里面具体的词性分析,是采用马建忠的词本位语法体系分法,这样作,的确是遵循了一贯性原则。</P><P>--------</P><P>实际情况并不是孙老师所说,而是:</P><P>一、王力在《汉语诗律学》说的是:本书里所用语法上的术语,多依照著者另一书《中国现代语法》。</P><P>二、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学参考意见:</P><P>(4)关于语法的教学问题</P><P>有的同志批评说,本书的语法讲得太零碎,不全面,不系统。希望我们讲得更详细些。</P><P>这也是教授法的问题。我们把古汉语的语法讲得比较简单,是假定学生先字学习了现代汉语语法。古今语法差别不大,古今相同语法不必再讲……。</P><P>(5)关于语法体系问题</P><P>有的同志认为,本书讲语法时,应该采用中学课本的暂拟语法系统。特别是师范学院,在别的课程中用的是暂拟语法系统。在古代汉语这一课程中用的是另一语法体系,非常不便。</P><P>我们认为,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不用王力的语法体系,是说不过去的。况且本书涉及的语法体系(如以“之”为介语,“所”字为代词)并不是王力自己的语法体系,而是马建忠以及许多语法学家的语法体系。讲课教师如果认为不合适,可以改用暂拟语法系统或其它语法体系。在语法问题上,应提倡百家争鸣。</P><P>三、在这本书中,王力注:……我在这里声明一句,我没有放弃我的语法系统。</P><P>以上三点,第一是教授法问题,第二是提倡百家争鸣,第三是王力没有放弃我的语法系统。</P><P>孙老师的“失误一说”是没有道理的。“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和《古代汉语》里面具体的词性分析,是采用马建忠的词本位语法体系分法”不知是何道理。</P><P>孙老师完全可以自已选用一套体系,我们期待!但最好不要无中生有的攻击王力。</P><P>
</P>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7
发表于 2008-2-8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湖南孙则鸣</I>在2008-2-8 23:47:45的发言:</B>

<P><FONT size=5>胡先生问:<FONT color=#bb5c44>“王力先</FONT><FONT color=#d52b2b>生在《汉语诗律学》和《古代汉语》里面具体的词性分析,是采用马建忠的词本位语法体系分法”</FONT><FONT color=#000000>不知是何道理。</FONT></FONT></P>
<P><FONT size=5></FONT></P>
<P><FONT size=5>这个问题胡先生自己去查资料吧,不止一篇文章有论述呢。我不可能不断地给胡先生当资料员。</FONT></P></DIV>

无理无据之说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8
发表于 2008-2-8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glow(color="#9898BA" ,strength="2" ); FLOAT: left; WIDTH: 120px?><B><FONT color=#ff0000>金锐</FONT></B></DIV><DIV left; WIDTH: MARGIN: 3px; 23px; TEXT-INDENT: 0px?><img src="http://www.duilian.cn/bbs/skins/hse/Male.gif">
   <P>  看了一下上面给出的名联会诊的地址,一种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很好很强大。</P><P>  我本来以为我在网络上只会有在天大师一个偶像,今天见到了这个地址,立刻感觉到了自己井底之蛙的渺小,胡先生的点金成铁手当和在天大师的气韵指数浑圆功并称联坛双杀,转子不传女的武林秘籍,堪为乱炖名联的必杀技是也。</P></DIV><B></B>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9
发表于 2008-2-9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湖南孙则鸣</I>在2008-2-9 9:31:03的发言:</B>
<P>
<P><FONT size=5>是无理无据么?

请看资料:</FONT></P>
<P><FONT size=5>1、首先看王力的《古代汉语》的语法体系: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学参考意见里说得很清楚:</FONT></P>
<P><FONT size=5>我们认为,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不用王力的语法体系,是说不过去的。<FONT color=#ff0000>况且本书涉及的语法体系(如以“之”为介语,“所”字为代词)并不是王力自己的语法体系,而是马建忠以及许多语法学家的语法体系。</FONT>讲课教师如果认为不合适,可以改用暂拟语法系统或其它语法体系。在语法问题上,应提倡百家争鸣。</FONT></P>
<P><FONT size=5>而马建忠的语法体系是典型的“词本位”语法体系。可参见《词本位语法》一文〔</FONT><a href="http://www.xbmu.edu.cn/kjxz/NCourse/xiandaihanyu/new/content/fulu/05/main06-01.ht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5>http://www.xbmu.edu.cn/kjxz/NCourse/xiandaihanyu/new/content/fulu/05/main06-01.htm</FONT></A><FONT size=5>〕</FONT></P>
<P><FONT size=5>由此可见,王力的《古代汉语》的词类分析采用了马建忠的词本位分析法。</FONT></P>
<P><FONT size=5>2、再看看王力的《汉语诗律学》的语法体系</FONT></P>
<P><FONT size=5>的确,王力在《汉语诗律学》说的是:本书里所用语法上的术语,多依照著者另一书《中国现代语法》。</FONT></P>
<P><FONT size=5>但是单就对于词类分析标准来说,王力先生在这里仍然主要沿袭了《古代汉语》的词本位词类分析法。</FONT></P>
<P><FONT size=5>汉语词类分类标准有三条:1、意义标准;2、形态标准;3、语法功能标准。</FONT></P>
<P><FONT size=5>《马氏文通》的词本位分析法区分词类主要根据词的意义标准。
《黎锦熙》的句本位分析法区分词类主要根据词在句子里面的语法功能。
现代教学语法体系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则采用三结合的综合判断标准。</FONT></P>
<P><FONT size=5>而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纲要》均主要根据意义标准区分词类,有资料为证:</FONT></P>
<P><FONT size=5>王力、吕叔湘在分类标准上基本以意义为主。王力说:“中国语里,词的分类,差不多完全只能凭着意义来分。就意义上说,词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实词,它们的意义是很实在的,它们所指的是实物,数目,形态,动作等等;第二类是虚词,它们的意义是很空灵的,独立的时候它们几乎没有意义可言,然而它们在句子里却有语法上的意义。”(《中国语法纲要》第43页,开明书店1946年4月初版)由此可见,王力所说的意义对实词来讲是词汇上的意义,对虚词来讲则包括语法上的意义。吕叔湘也主张把词“按意义和作用相近的归为一类”(《中国文法要略》第16页),虽说已强调“作用”,但在具体分类时仍以意义为主。上述观点,基本上还是套用旧说,因而意义不是很大。〔《汉语词类研究述评》</FONT><a href="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73671&amp;page=1"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5>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73671&amp;page=1</FONT></A><FONT size=5>〕</FONT></P>
<P><FONT size=5>最后,多数学者取得了相对一致的意见,提出了区分词类的一般标准:(1)词汇意义(概念的范畴);(2)形态标准(包括构形性质和构词性质的);(3)句法标准(词在句中的作用或功能、词的组合等)。这样就比较圆满地解决了汉语词类研究的前提问题。〔《汉语词类研究述评》〕</FONT></P>
<P><FONT size=5>由此可见,无论是王力的《古代汉语》还是《汉语诗律学》,其词类分析法都是与黎锦熙的句本位分析法背道而驰的,不能同时采用这两种背道而驰的词类分析法,否则就违背了语法分析的最基本原则:一贯性原则。
</FONT></P></DIV>
<P>
<P><FONT size=6>语法系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问题,何来失误之说?孙老师哗众取宠了</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9 16:15:58编辑过]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10
发表于 2008-2-9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能够形成对仗对称的基本方式有三种:
一是“字类相同”,二是“词类相同”,三是“语法结构一致”〔这三种方式有交叉现象〕。
从形成对称美感的力度来看,“字类相同”最高,“词性一致”次之,“成分相同”最次。
当“字类相同”、“成分相同”、“成分相同”不能兼顾的时候,力度最强的“字类相同”具有优先权,“词性一致”次之,“成分相同”最次。
以阮元为杭州贡院所撰的名联为例:
<P>下笔千言〔名〕,正槐子黄时,桂花香里;
出门一笑〔动〕,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P>
<P>此联的首句,当我们初读它们的时候,第一直观感性印象必定是“言、笑”词汇意义的同类相关和“千、一”词汇意义的强烈对比。这里的“千、一”已不是确切的数量实指,而是“多”与“少”的对比;它给我们强烈感觉是:在屋子里面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地写文章,出得门来,是“欣欣然地微微一笑”,一位满腹经纶又洒脱的诗人形象便跃然纸上。除了有语法分析癖好的人,有谁还会去注意什么“名动形”“主谓宾”呢?

---------------</P>
<P><FONT size=6>请问孙老师:“千言”对“一笑”是“字类相同”,“词类相同”,“语法结构一致”中的那一种?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9 16:58:19编辑过]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11
发表于 2008-2-9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中国楹联学会网国粹论坛的胡自立版主飞舞“对联必须一致”的大斧……。
---------
</FONT><b><FONT size=6>请问孙老师“对联必须一致”是什么东西,我自已都搞不懂!</b></FONT>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12
发表于 2008-2-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dd4822 size=5>下面我正面回答您的问题。在我回答之后,也请您回答我对您的几次质疑:1,您仅凭一个词的词性不对,就把许多优秀的对联列入不合格的对联,这种判断方法是不是正确?请说明理由。2、我批评您在分析词性的时候,同时采用了不能相容的不同的语法体系,违背了语法分析的“一贯性原则”,您是不是犯有这样的错误?你怎么解释您的方法?</FONT></P><P><FONT size=5>---------</FONT></P><P><FONT size=5>你理解错了,我使用的是王力规则。</FONT></P>
<FONT size=5><P><FONT color=#cc5233 size=5></FONT></P><P><FONT color=#cc5233>下笔千言〔名〕,正槐子黄时,桂花香里;
出门一笑〔动〕,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FONT></P><P><FONT color=#cc5233>它们属于字类相同。</FONT></P><P><FONT color=#dd4822 size=5>千和一是数目对。〔请查王力《汉语诗律学》第162页〕</FONT></P><P><FONT color=#dd4822 size=5>言和笑是人事门。〔请查王力《汉语诗律学》第158页〕</FONT></P><P>-------</P><P>孙老师首先判定“言”是名词,“笑”是动词。后又判定“<FONT color=#dd4822>言和笑是人事门</FONT>”是否矛盾了?</P><P>做谓词的动词“笑”前面的“一”是副词,孙老师说是数词,不解!</P></FONT>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13
发表于 2008-2-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湖南孙则鸣</I>在2008-2-9 17:49:00的发言:</B>


<P>是我有疏忽,漏掉了两个字,特此更正:<B><FONT size=6>“对联必须词性一致”。</FONT></B></P></DIV>
<P>
<P >词语的相互配对。原则上总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连介词也与连介词相对。(胡自立注:只要相对词的词性相同,与句型无关。)<p></p></P>
<P >凡用作主语、宾语的,一律看成名词。用作定语的,除“之”字隔开的名词外,名词和形容词被看成一类,相互配对。用作状语的,一般都看成副词。用作叙述句谓语中心词的,一般都看成动词;如果后面不带宾语,那么,动词和形容词(作谓语的形容词)被认为同属一类,相为对仗。(胡自立注:不同词性的词相对,与句法成分有关)。<p></p></P>
<P >注释为个人理解,不对请批评!<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主题
86

803

帖子

0

精华

9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7437
经验
9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4
14
发表于 2008-2-1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芭莎</I>在2008-2-9 23:48:30的发言:</B>
<P>古汉语真有那么多的语法体系吗?!?!?</P>
<P>请二位先介绍一下。</P>[em01]孙先生用什么体系?高先生用什么体系?</DIV>
<P>
<P>涉及对仗,我引用都是王力著作。</P>
<P>涉及古汉语,我引用北大张双棣等编著的《古代汉语知识教程》。</P>
<P>现代汉语不能不读,诗联后者受现代汉语教育,有关问题引用冯志纯主编《现代汉语》一书。</P>
<P>至今未见水火不相容问题,具体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各述已见,互相学习。</P>
<P>“体系”在语法界是百家争鸣的事,我反对攻击王力,我这种反对限于谈据说理。</P>

<P>我也关注孙先生的法度用何“体系”。</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0 9:06:31编辑过]

习惯沉思勾股理艰难深入字词林欣然结缘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8 04:58 , Processed in 0.1285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